物理专题16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4972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专题16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物理专题16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物理专题16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物理专题16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物理专题16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物理专题16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物理专题16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物理专题16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物理专题16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物理专题16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专题16文档格式.docx

《物理专题16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专题16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理专题16文档格式.docx

A.库仑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

牛顿于1687年在前人(开普勒、胡克、雷恩、哈雷)研究的基础上,凭借超凡的数学能力证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故C项正确。

第334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

在下列4个核反应方程中,x表示质子的是( 

A.→+x 

B.→+x

C.+→+x 

D.+→+x

C

由质量数守恒和核电荷数守恒知,A为正电子,A错;

B为4,B错;

C项为质子,C正确;

D项为,D错误.

第335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理科使用)(上海卷))

有同学这样探究太阳的密度:

正午时分让太阳光垂直照射一个当中有小孔的黑纸板,接收屏上出现了一个小圆斑;

测量小圆斑的直径和黑纸板到接收屏的距离,可大致推出太阳直径。

他掌握的数据是:

太阳光传到地球所需的时间、地球的公转周期、万有引力恒量;

在最终得出太阳密度的过程中,他用到的物理规律是小孔成像规律和( 

A.牛顿第二定律 

B.万有引力定律

C.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 

D.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设太阳直径为D,则

由牛顿第二定律结合万有引力定律可得

G=mR

R=ct

ρ=

V=π(D/2)3

联立可得:

ρ=,故选C。

第336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延考卷))

如图,地球赤道上山丘e,近地资源卫星p和同步通信卫星q均在赤道平面上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

设e、p、q的圆周运动速率分别为v1、v2、v3,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1、a2、a3,则

A.v1>v2>v3 

B.v1<v2<v3

C.a1>a2>a3 

D.a1<a3<a2

地球自转角速度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相同,根据V=ωr 

V1<V3.同步卫星高度大于近地卫星,根据V= 

V3<V2故A、B错误。

根据a=ω2r 

a1<a3.根据a= 

a3<a2故D正确。

第337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

1990年4月25日,科学家将哈勃天文望远镜送上距地球表面约600km的高空,使得人类对宇宙中星体的观测与研究有了极大的进展。

假设哈勃望远镜沿圆轨道绕地球运行。

已知地球半径为6.4×

106m,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的距离为3.6×

107m这一事实可得到哈勃望远镜绕地球运行的周期。

以下数据中最接近其运动周期的是

A.0.6小时 

B.1.6小时 

C.4.0小时 

D.24小时

B

由G=mr可得T=

另G=mg,则GM=R2g

所以T=2π,即T∝

由=×

24h≈1.6h。

第338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东卷))

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于2008年4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于5月1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

关于成功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行速度大于7.9km/s

B.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

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

D.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BC

由题知成功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星”为地球同步卫星,故其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7.9km/s),故A错误;

由,故h=-R,故该卫星距地高度一定,且相对地面静止,B正确;

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为1天,月球绕地球的运转周期约30天,由ω=知C正确;

因“天链一号01星”与赤道上物体的运转周期相同,由a=r知a星>a物,故D.错误。

第339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Ⅰ))

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N,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A.0.5 

B.2 

C.3.2 

D.4

B

设地球质量为M地,半径为R地,“宜居”行星质量为M,半径为R,

人在地球 

G=mg=600N

人在“宜居” 

G=mg′=960N

其中M=6.4M地,由以上两式相比得=2,所以B项正确。

第340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15.不久前欧洲天文学家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命名为“格利斯581c”。

该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5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

设想在该行星表面附近绕行星沿圆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Ek1,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的相同质量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Ek2,则为

A.0.13 

B.0.3 

C.3.33 

D.7.5

C

由G=m得Ek1=

由G=m得Ek2=

则==3.33,故C正确。

第341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

17.我国绕月探测工程的预先研究和工程实施已取得重要进展。

设地球、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半径分别为R1、R2,人造地球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对应的环绕周期为T,则环绕月球表面附近圆轨道飞行的探测器的速度和周期分别为

A., 

B.,

C., 

D.,

A

由向心力公式=,=,两式联立,得v2=v;

由T2=,T=,两式联立,得T2=T,故A项正确。

第342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卷))

10.假设太阳系中天体的密度不变,天体直径和天体之间距离都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地球绕太阳公转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物理量变化正确的是

(A)地球的向心力变为缩小前的一半

(B)地球的向心力变为缩小前的

(C)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与缩小前的相同

(D)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变为缩小前的一半

BC

M=ρV=πd3ρ,向心力F向=G,当天体直径和天体间距均缩小到原来的一半时,

,因此B对,A错.由

可得T=2,由此式可见,当M变为原值的、r变为原来的时,周期T不变,C正确,D错误.

第343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广东卷新课标))

1.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数

B.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C.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D.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ABD

A、B、D三选项符合物理学史实,故ABD正确.洛伦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故C错误.

第344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理科使用)(广东卷新课标))

11.现有两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A和B,它们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A和rB。

如果rA>rB,则

A.卫星A的运动周期比卫星B的运动周期大

B.卫星A的线速度比卫星B的线速度大

C.卫星A的角速度比卫星B的角速度大

D.卫星A的加速度比卫星B的加速度大

由G=mr=m=mω2r=ma,且rA>rB可得

T2=,故A正确;

v=,故B错误;

ω2=,故C错误;

a=,故D错误。

第345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文科使用)(广东卷新课标))

59.当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同一轨道上,卫星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

B.同质量的卫星,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力越大

C.轨道半径越大,运动周期越大

D.轨道半径越大,运动速度越大

卫星运行过程中,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mr=F向,则v=,T=,所以A、B、D三项均错,选C项。

第346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理科使用)(上海卷))

9.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可近似看作圆轨道,“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的三次方”成正比。

地球与太阳之间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结合下表可知,火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 

)。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公转周期(年)

0.241

0.615

1.0

1.88

11.86

29.5

A.1.2亿千米 

B.2.3亿千米

C.4.6亿千米 

D.6.9亿千米

由题知=,解得r=2.3亿千米,故选B。

第347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

17.我国探月的“嫦娥工程”已启动,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将登上月球。

假如宇航员在月球上测得摆长为l的单摆做小振幅振动的周期为T,将月球视为密度均匀、半径为r的球体,则月球的密度为

A. 

B.

C. 

D.

由单摆周期公式T=2π得g=

由牛顿第二定律G=mg,可得M=,由ρ=得ρ=,故B正确。

第348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庆卷))

19.土卫十和土卫十一是土星的两颗卫星,都沿近似为圆周的轨道绕土星运动,其参数如表:

卫星半径(m)

卫星质量(kg)

轨道半径(m)

土卫十

8.90×

104

2.01×

1018

1.51×

108

土卫十一

5.70×

5.60×

1017

两卫星相比,土卫十

A.受土星的万有引力较大

B.绕土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较大

C.绕土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D.动能较大

AD

因m十>m十一,r十=r十一,由F=知土卫十所受万有引力大,故A正确;

因=mr,T2=,又因r十=r十一,所以两卫星周期相同,故B错误;

由ma=,知a=,得两卫星做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故C错误;

由=,得mv2=,知土卫十的动能较大,故D正确。

第349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东卷新课标))

22.2007年4月24日,欧洲科学家宣布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Gliese581c。

这颗围绕红矮星Gliese581运行的星球有类似地球的温度,表面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距离地球约为20光年,直径约为地球的1.5倍,质量约为地球的5倍.绕红矮星Gliese581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

假设有一艘宇宙飞船飞临该星球表面附近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在Gliese581c表面附近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

B.飞船在Gliese581c表面附近运行时的速度大于7.9km/s

C.人在Gliese581c上所受重力比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大

D.Gliese581c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平均密度小

由题知= 

则Gliese581c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故飞船在Gliese581c表面飞行的速度

===×

7.9km/s,

故A错误,B、C正确。

因===,故D错误。

第350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宁夏卷新课标))

14、天文学家发现了某恒星有一颗行星在圆形轨道上绕其运动,并测出了行星的轨道半径和运行周期。

由此可推算出

A.行星的质量 

B.行星的半径

C.恒星的质量 

D.恒星的半径

由mr=G可求得M=,故C正确.

第351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Ⅰ(新课程))

16.我国将要发射一颗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1号”。

设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

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

A.0.4km/s 

B.1.8km/s 

C.11km/s 

D.36km/s

由 

,得:

,由则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为。

所以B选项正确。

第352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北京卷(新课程))

18.一飞船在某行星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该行星飞行。

认为行星是密度均匀的球体。

要确定该行星的密度,只需要测量

A.飞船的轨道半径 

B.飞船的运行速度

C.飞船的运行周期 

D.行星的质量

飞船贴着行星表面飞行,则,行星的密度为

知道飞船的运行周期就可以确定该行星的密度。

所以C选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