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女性生育管理专家共识全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5009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女性生育管理专家共识全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女性生育管理专家共识全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女性生育管理专家共识全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女性生育管理专家共识全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女性生育管理专家共识全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女性生育管理专家共识全文Word格式.docx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女性生育管理专家共识全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女性生育管理专家共识全文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女性生育管理专家共识全文Word格式.docx

2、低白蛋白血症、贫血发生率高,导致胎儿营养供应不足;

3、糖耐量下降,妊娠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

4、白细胞减少和免疫功能缺陷,使孕妇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

5、肝功能异常,导致许多激素及血管活性物质灭活减少,妊娠高血压发生风险增加。

同时妊娠期肝病加重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

1、母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而致肝脏负担加重;

2、母体内分泌发生变化,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导致 

高复制,促使乙型肝炎活动(B1)。

HBV母婴传播可为宫内感染、产时感染、产后感染。

宫内感染是指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母体内 

感染;

产时感染是指围分娩期新生儿在分娩时吞咽了含有HBV的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或在分娩过程中,因子宫收缩使胎盘绒毛血管破裂,致使少量母血渗漏入胎儿血循环引起婴儿感染 

HBV;

产后感染属于 

感染母亲和婴儿间的水平传播,主要为生活中密切接触传播(A1)。

目前认为孕妇高 

载量是发生母婴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降低病毒载量可减少母婴传播。

孕妇 

HBsAg 

阳性但 

HBeAg 

阴性时,其新生儿经正规免疫接种,保护率已达 

98% 

100%;

阳性孕妇的新生儿经正规免疫接种后,仍有 

5% 

15% 

发生慢性感染(A1)。

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女性的生育管理

(一)生育时机的选择

建议所有 

感染育龄女性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孕前检查。

推荐意见 

1:

携带者,建议进行血常规、肝功能、HBVDNA、AFP、肝胆脾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检查,必要时先行肝组织活检,充分评估妊娠及母婴传播风险后,可以妊娠(A1)。

2:

年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抗病毒治疗适应证,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首选用干扰素 

α 

治疗,也可选用核苷(酸)类似物,用药期间采取可靠避孕措施,治疗结束后 

个月复查未发生病毒反弹可妊娠。

若未达到停药标准,可根据情况换用拉米夫定(LAM)、替比夫定(LdT)或替诺福韦酯(TDF)口服,换药 

个月后、肝功能正常情况下可妊娠(A1)。

3:

年龄较大有迫切生育要求且有治疗指征者,如既往未行抗病毒治疗,建议选用固定疗程的干扰素 

治疗结束后 

个月妊娠,或选用 

LAM、LdT 

抗病毒治疗,肝功能正常后可在服药期间妊娠。

如既往使用恩替卡韦(ETV)、阿德福韦酯(ADV)等药物初治者,可在妊娠前换用 

或 

TDF 

治疗 

个月后妊娠,如有 

耐药史者,建议直接换用TDF后妊娠。

以上均需向患者充分告知基础出生缺陷率及其相关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A1)。

4:

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有强烈生育要求或已经妊娠者,建议转至有经验的专科医院进行血常规、HBV血清学标志物、HBVDNA、肝功能、凝血功能、胃镜、超声、AFP、肝组织活检、肝纤维化指标等全面检查,并建议先选用 

进行抗病毒治疗。

原则上无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者均不建议妊娠(A1)。

(二)孕期管理


1. 

定期产检,严密监测:

感染女性孕期除常规产前检查外,建议每月监测肝功能,以早期发现妊娠期肝病活动。

首次产前检查还应包括 

血清学标志物、HBVDNA、肝脏超声等检查,以全面评估妊娠及母婴传播风险。

孕 

26 

28 

周建议复查 

HBVDNA,以决定母婴阻断策略;

服用抗病毒药物期间每 

周及临产前复查 

HBVDNA 

以观察疗效、防止耐药发生。

高复制孕妇在知情同意后于孕晚期服用 

LAM、LdT、TDF 

等
药物可有效抑制HBV复制,提高母婴阻断成功率(A2)。

2.HBV 

母婴传播阻断:

目前认为宫内感染机制有两个学说:

1、血源性途径(胎盘渗漏学说):

可引起胎盘微血管破裂的因素导致胎盘屏障减弱或破坏,致使母体血液中 

进入子宫而使胎儿发生感染;

2、细胞源性途径(胎盘感染学说):

胎盘内可能存在 

自母侧向胎儿侧的“细胞转移”过程。

80%以上宫内感染发生在妊娠晚期,可能由于妊娠中晚期,胎膜、滋养层逐渐变薄,绒毛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高,胎盘屏障减弱,HBV更易逐层“细胞转移”,突破胎盘屏障,从而导致宫内感染 

(B1)。

多项研究已证实妊娠晚期服用 

LAM 

可有效降低母体血清 

水平,提高 

母婴阻断成功率,妊娠晚期使用 

安全有效,可以显著降低 

母婴传播的风险。

有研究证实 

LdT 

母婴阻断成功率可高达 

98.3% 

100%,未发现对母亲和胎儿不利的影响。

最近,美国Tran[13]、荷兰 

Boland 

等均提出建议:

高病毒载量 

感染母亲在妊娠晚期使用 

LAM、TDF 

抗病毒治疗可作为预防 

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

5:

对 

<

106 

拷贝 

/ml 

的妊娠妇女可不予干预;

≥ 

的妊娠妇女可在充分告知风险、权衡利弊、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从妊娠 

周开始口服 

抗病毒治疗以降低 

母婴传播的风险;

孕妇依从性是母婴阻断成功及降低风险的保障,用药前应予以强调并取得孕妇的理解与配合(A1)。

推荐孕期母婴阻断方案:

1、无论孕期使用何种母婴阻断方案,用药期间常规密切监测肝功能及 

HBVDNA;

2、LAM:

100mg/d,孕 

周开始服用;

3、 

LdT:

600mg/d,孕 

周开始服用,还需定期监测肌酐及肌酸激酶等;

4、 

TDF:

300mg/d,孕 

周开始,还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磷(A1)。

3. 

妊娠期特殊情况的处理:

(1)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过中意外妊娠问题:

我国育龄女性中约 

8% 

为慢性 

1/3 

已经进入 

免疫清除期,成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因此,对正在接受治疗和需治疗的HBV感染女性的用药选择和药物对母亲及胎儿的安全性也值得关注。

有研究显示全孕期服用 

未增加孕妇及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5-16],但一般不推荐全孕期服用抗病毒药物。

服用抗病毒药物期间意外妊娠,若应用的是 

或妊娠 

级药物(LdT 

TDF),在充分告知风险、权衡利弊、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可继续妊娠 

[15-16]。

若在干扰素 

治疗过程中意外怀孕,建议终止妊娠,若应用 

ADV、ETV 

等妊娠 

级药物时应充分告知风险、权衡利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换用 

或其他妊娠 

TDF)[17](A1)。

(2)HBV感染女性孕期行羊水穿刺问题:

唐氏筛查高危孕妇孕期行羊水穿刺检查能否增加HBV宫内传播,目前仍存争议。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HBsAg阳性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并应缩短分娩时间,以保证胎盘完整性,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率[8]。

但也有文献报道证实HBV感染的妊娠女性行羊膜腔穿刺检查并未增加HBV母婴传播的风险[18]。

有研究观察了40例HBVDNA<

102拷贝/ml孕妇,其分娩后的新生儿无1例发生HBV感染;

17例HBVDNA<

107拷贝/ml的孕妇中有1例新生儿发生HBV感染,HBVDNA≥ 

107 

拷贝/ml的6例孕妇中有3例出现新生儿感染,提示高载量HBV感染孕妇行羊水穿刺可能增加母婴传播风险[19] 

6:

建议 

感染孕妇应谨慎行羊膜腔穿刺,HBVDNA低复制或检测不出,在知情同意后可考虑行羊膜腔穿刺;

高复制者除非特殊原因,一般不建议行羊膜腔穿刺(A1)。

(3)妊娠期肝病的处理:

感染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肝功能异常,应除外其他原因所致肝病,及时进行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7:

(1)ALT 

ULN 

者:

可观察,也可给予对胎儿影响小的口服保肝类药物,如水飞蓟素类、护肝片、澳泰乐、S-腺苷蛋氨酸等,均需密切监测肝功能(A1)。

(2)ALT≥2×

ULN且HBVDNA≥105 

拷贝/ml或 

ALT 

但肝活检显示肝炎病变者(≥ 

G2 

和(或)≥ 

S2);

可在充分告知风险、权衡利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使用 

抗病毒治疗及保肝药物对症治疗(A1)。

(3)出现黄疸且呈上升趋势、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应警惕重症肝炎的发生,建议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

对于重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妊娠的患者应尽早转至经验丰富的专科医院进行治疗(A1)。

(4)使用 

等抗病毒药物治疗的 

感染孕妇如在妊娠期间发生耐药,应继续治疗,不可随意停药;

如 

正常,仅 

反弹,可继续使用原有药物治疗,或换用其他妊娠期 

级药物(如 

TDF);

如果 

和 

均反弹,应立即换用其他妊娠期 

TDF)进行治疗,必要时加用保肝药物(A1)。

(三)产时管理


分娩方式的选择对 

母婴传播的影响一直存有争议。

虽然剖宫产分娩可能会减少胎婴儿接触 

的机会,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分娩方式并不能降低 

阻断失败率或宫内感染率,目前的母婴阻断措施可成功阻断产时感染 

[20]。

8:

(1)肝功能正常、无内科并发症的 

感染孕妇,建议根据产科情况决定分娩方式(A1)。

(2)肝功能轻中度异常、无内科并发症的 

感染孕妇,若经过保肝治疗肝功能正常且无产科禁忌证者可经阴道试产;

若肝功能持续异常,应充分评估肝脏功能及 

Child-Pugh 

分级,适时剖宫产结束分娩(A1)。

(3)代偿期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充分评估肝脏功能及 

分级,决定剖宫产手术时机,建议孕 

33 

35 

周结束分娩 

[21](A1)。

(4)有研究显示过期妊娠可增加 

母婴传播的风险 

[22],建议尽量避免过期妊娠,以减少宫内感染的机会 

[23](A1)。

(四)新生儿管理


足月儿管理: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建议:

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 

24h 

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 

12h)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剂量应≥ 

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 

10μg 

重组酵母或 

20μg 

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肝疫苗,在第 

个月和 

个月时分别接种第 

针和第 

针乙肝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效果。

也可在出生后 

12h 

内先注射 

针 

HBIG,1 

个月后再注射第 

HBIG,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 

20μgCHO 

乙肝疫苗,间隔 

个月分别接种第 

针乙肝疫苗 

[3]。

9:

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尽早注射 

HBIG2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10μg,在第 

针乙肝疫苗(A1)。

2. 

早产儿管理:

目前对早产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时机和方法尚存争议,由于早产儿免疫功能尚未健全,对疫苗应答率较低,且疫苗中的汞对早产儿的神经可能有毒性作用,因此建议延迟乙肝疫苗的接种时间 

[24]。

推荐意见10:

按照美国儿科学会传染病委员会建议,对于体重2000g以下的早产儿暂不予乙肝疫苗接种,但要注射HBIG100~200IU;

待体重达到2000g以上或出生后1~2个月再酌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A1)。

(五)产后管理


母乳喂养:

新生儿在出生 

内注射 

HBIG 

和乙肝疫苗后,可接受 

阳性母亲的哺乳 

[8]。

11:

1、母亲 

阳性,且 

/ml,应告知母乳喂养可能存在一定风险,如患者选择母乳喂养建议定期监测抗 

-HBs 

水平;

2、母亲正在服用对婴儿安全性不能确定的治疗药物,不推荐母乳喂养;

3、以下情况建议暂停母乳喂养:

母亲乳头皲裂,渗血;

母亲肝功能异常者;

新生儿口腔溃疡、黏膜损伤者(A1)。

感染女性产后复查

12:

(1)孕期未使用抗病毒药物但肝功能异常者,应密切监测肝功能;

肝功能正常者应于产后 

至 

个月复查肝功能、HBVDNA 

及 

血清学标志物等,出现异常应建议其立即于肝病科就诊(A1)。

 

(2)孕晚期服用 

实施母婴阻断的产妇,产后 

42d 

个月复查肝功能及 

HBVDNA,建议肝病科就诊,在肝病专科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并加强产妇及新生儿的定期监测(A1)。

(3)全孕期服用抗病毒药物产妇,产后仍需继续抗病毒治疗,以免慢性乙型肝炎复发。

停药标准参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8]。

可根据病毒对药物应答情况继续原有治疗或改用有效、耐药基因屏障较高的其他药物进行治疗(A1)。

3.HBV 

感染孕妇所生新生儿的随访:

阳性孕妇所生的新生儿,需较长期随访 

血清学标志物,以判断母婴阻断及免疫接种效果。

新生儿出生时外周血中 

为阴性,但不能排除母婴传播,因 

感染潜伏期较长;

新生儿出生时外周血中 

为阳性也不能判为母婴传播,因 

HBsAg、HBeAg 

以及相关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此外,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 

周内也可出现血清 

阳性 

[25],因此,推荐随访时间为接种第 

针疫苗后 

个月(7 

月龄)至 

12 

月龄;

如未按时随访,12 

月龄后仍需随访。

若检测结果:

1、 

阴性,抗 

阳性,且>

100mIU/ml,表明抗体保护力强,可继续定期监测;

2、 

阳性,且<

100mIU/ml,表明抗体保护力弱,应密切检测,必要时补种乙肝疫苗 

次,以延长保护年限;

阴性且抗 

阴性,说明未产生保护性抗体,需再次全程接种乙肝疫苗(3 

针方案),然后再复查。

4、 

阳性,抗 

阴性,提示母婴阻断失败(A1)。

附:

文中部分缩写:

HBV:

hepatitsBvirus,乙型肝炎病毒

LAM:

lamivudine,拉米夫定

telbivudine,替比夫定


tenofovirdisoproxilfumarate,替诺福韦酯

ETV:

entecavir,恩替卡韦


ADV:

adefovirdipivoxil,阿德福韦酯

HBIG:

HBVimmuneglobulin,乙肝免疫球蛋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