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有效复习要过好三关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5236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有效复习要过好三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有效复习要过好三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有效复习要过好三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有效复习要过好三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有效复习要过好三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考有效复习要过好三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考有效复习要过好三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考有效复习要过好三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考有效复习要过好三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考有效复习要过好三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考有效复习要过好三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考有效复习要过好三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考有效复习要过好三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考有效复习要过好三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考有效复习要过好三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考有效复习要过好三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有效复习要过好三关Word文档格式.docx

《中考有效复习要过好三关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有效复习要过好三关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有效复习要过好三关Word文档格式.docx

C.变为会聚光束D.无法确定

例.在光屏上能成等大像的镜子是()

A.只能是平面镜B.只能是凸透镜

C.凸透镜平面镜都行D.凸透镜平面镜都不行

例1、物体A在F=75N的力作用下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时,求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

分析:

许多同学一拿到题目不假思索,认为物体做匀速运动,摩擦力与拉力必然是一对平衡力,因此得出f=75N。

事实上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摩擦力与拉力不再满足平衡力的条件,不是平衡力。

正确的思路应从做功的角度去考虑:

由W总=W有+W额和W额=fL可得出f=15N。

5.题在课外,理在课内

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出题,关注教材的细节点,引导学生思考教材、重视教材;

例1:

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

一次快一次慢,声音有什么不同,谁是声源?

例2:

光的色散课本图

 

通过教材插图帮助学生分析水平仪的变化可对这类题

进行归纳总结,可很顺利地完成下列例题。

例3.如图所示,为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则该桌面()

A.右面高,左面低C.左右相平,前高后低

B.左面高,右面低D.左右相平,前低后高

总之,第一轮复习,所有教师都知道重双基,重课本,关键是如何开展双基复习,才能避免机械重复、呈现旧题新讲,避免课堂沉闷。

就要从内容的形式上做文章,从学生的认知上做变换和延伸。

所以基础题,呈现方式应灵活一点、新颖一点。

复习时,针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可灵活多样地选取教材上一些重要的正文或习题作为素材,来编制题目;

也可从中考试卷中选一些好题,进行训练和评析。

  

二、备好习题关(题目要有代表性)

有了好的计划设想、好的复习形式不能备出好的题目。

有时会多走弯路时倍功半,会走进题海触不到要害、会复习疲惫。

1.重视概念集训

例.请识别下列声音的特征

(1)“你的声音很高,我听得很清楚”()

(2)“请勿高声喧哗”()

(3)“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男高音(),女生声音高()。

(4)唱歌时的“走调”()。

(5)“震耳欲聋”();

“悦耳动听”();

“脆如银铃”()

(6)“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

(7)女高音轻声歌唱,男低音高声歌唱。

()

(8)“随身听”播放英语磁带时,用“快放”播放.()

(9)口技演员模仿动物发声。

2.关注题设转换(做好题目的逆向考查,及题型转换)

一只空瓶质量是100g,装满水后,瓶水的总质量是600g;

现改装某种液体,装满后,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500g。

求:

这种液体的密度。

(变未知为已知)

(1)变未知为已知

(2)变计算为探究

例2.给你天平、烧杯、水,请你设计测出该液体密度的方案和步骤?

例3.给你某种液体,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测出该液体的密度?

3.重视问题系列

(1)(如图象题)s-t图与v-t图的转换

(2)如求面积

例1.图是一张上海市地图的示意图.该地图的原始尺寸是27×

38cm2.现有型号为WL-1000型的物理天平(最大称量1000g,感量0.05g)一架,透明描图纸一张,大小为27×

38cm2质量为8g的白纸若干张及剪刀一把等器材.

(1)请你设计一个测量上海市实际面积(图15中阴影部分,不包含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的方法.(要求测量过程中不损坏原图)

(2)若要求测量值与图示面积之差不大于20平方公里(地图比例尺1厘米∶600000厘米).则测量过程中,至少要用几张白纸.

指导学生理清几点:

1.不损坏;

2.关系式;

3.称白纸的方法;

4.比例

例2.我们用来书写的纸张,通常是用“克数”来表示它质量的优劣的.例如,一般教

材所用的纸张约为60g.实际上,纸张的优劣是用其密度来衡量的:

由于纸的厚薄是均匀的,我们无须测算其单位体积的质量,只须知道它单位面积的质量即可,单位面积的质量又叫做物质的“面密度”,上述的教材纸张约为60g,其意义是60g/m2.

现小明想知道A4纸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于是,他要测出A4纸的面密度.

该A4纸的面密度的表达式为:

4.好题突破难点

复习中要加强重难点知识,概念、规律的方法复习教学,教会学生一些高效通用的解题技巧。

例1.例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变化;

所有折射光线或其延长线都经过像点;

确定一点、确定一线

例2.水中看筷子现象:

将筷子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图中情形()

例3.受力与状态的理解

用弹簧秤拉木块沿水平桌面滑动,第一阶段使A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弹簧秤的读数是F1;

第二阶段使A的速度从2m/s慢慢减少为1m/s,弹簧秤的读数是F2;

第三阶段再使A维持1m/s的速度匀速运动,弹簧秤的读数是F3(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是均匀不变的),则()

A.F1<

F2=F3B.F1<

F2<

F3C.F1=F2=F3D.F2<

F1=F3

例4.求比值

两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质量之比为2∶3,跟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3∶2,则

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之比为,桌面受到的压强之比为.

例5.电学网络图

例题:

如图4所示,R1=2Ω,R2=6Ω,接在电源上时,电压表的示数为0.5V,求电

路消耗的总电功率是多少?

这是有关两个电阻串联的典型习题,

有关电阻R1的物理量:

I1、U1、R1、P1;

有关电阻R2的物理量:

I2、U2、R2、P2;

有关总电路的物理量:

I、U、R、P。

在这12个物理量中,已知其中的三个物理量,就可以求出剩余的9个物理量。

用“表格分析法”进行解题分析如下表

有关R1

有关R2

有关总体

横向关系

电流

I1

I2

I

电流相等

电压

U1=0.5V*

U

U=U1+U2

电阻

R1=2Ω*

R2=6Ω*

R

R=R1+R2

电功率

P1

P=?

5.重视物理思想教学

控制变量法;

积累法;

转换法;

物理模型法;

等效替代法;

观察法;

归纳法。

三、抓好落实关

计划设计很好,习题出得很典型,如不能很好消化,落实不到位;

会前功尽弃,很可惜。

1.认真对待错题:

老师发的每一份卷子都要认真地做,错题用红笔标出来,一定要弄懂,最好可以对每一份练习题进行分析。

2.定期检查反馈:

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反馈。

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3.帮助整理资料:

定期对学生的试卷、教学案进行归类整理,为学生有效复习提供方便。

4.辅导化整为零:

哪些学生需要教师个别辅导,什么时候辅导?

辅导什么?

以什么形式辅导,教师要和备课一样重视。

对待基础教薄弱的学生每天都要辅导,要化整为零,见缝插针。

5.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

6.学生指导学生:

教师先对个别学生进行重点辅导,然后采用学困生指导中等生,中等生指导优等生,激发学生内驱,产生学生动力,达成学习自信。

7.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物理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创设机会,小步子、多台阶,培养学困生的“成功意识”,增加学习自信心。

成功是一个人在前进中努力追求的目标,对于差生来说,更是他们不可多得的精神力量。

成功动机是激励人克服困难,达到优异标准,获得有效行为的内在动力。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不断地尝到甜头——即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实践证明,这是促进学生转化的一个有力杠杆,是其他转差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学困生学不好物理的原因一般都是学习基础较差,知识缺漏多,智力稍钝,反应稍慢,学习上懒散,马虎,抄袭作业;

心理上自卑,失去进取心。

因此必须一个一个地主动和他们交知心朋友,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真诚相待,不歧视,不训斥,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下面结合我的实际,在教学的过程中,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帮助学困生狠抓基础.

教材是学习物理的基本依据,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初中物理课本文字精炼,语句准确,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与一体,完全适合与中学生阅读、理解、探索。

教师在开始上物理课时就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按照新教材编排体系,首先要阅读课前问号和课题,了解问题的提出,明了问题解决的方向;

其次阅读小标题、插图和正文,读小标题可以知晓知识框架,插图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补足个别学生孤陋寡闻的现象。

二、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好学习指导书

编写《物理学习指导书》的目的是: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为学生学习教材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参考资料,更好地学好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同时发展自己的爱好与个性。

《物理学习指导书》设立了“学习要求”、“怎样学习”、“阅读材料”等栏目。

通过这些栏目的学习,可以明确教学目标及教学目标的要求层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学习指导书》掌握物理学习方法,使重点得以突破,难点得以解决,并及时通过完成习题自我检测。

我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本的同时,必须阅读《学习指导书》,并进行检查督促。

三、指导学生解题的正确方法及规范解题

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复习、巩固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

教师在指导学生解题过程中,必须指导学生解题的正确方法。

四、注重知识的整理和认真订正错误的习惯

复习是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的重要环节。

因此,学完一章后我就要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将所学知识按物理学本身的内部结构整理成有机联系的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弄清章节的前后联系及每一部分知识在教材内容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便于融合贯通。

总之,指导学生的学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大胆探索,不断实践,帮助学生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效果。

目前已进入九年级毕业班复习阶段,这是中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本文转自免费教育文稿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九年级理科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中考成绩,尤其是个别学生的薄弱学科和学困生的成绩会直接影响中考总成绩的好坏。

中考看的是总分,不能让一门学科拖了后腿。

为了使毕业班总复习扎实有效地进行,针对薄弱学科和学困生的成绩有效提高,我校在初中理科总复习中,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课上的分层教学和课下的针对性辅导。

复习课中仍然贯彻施行分层教学,对个别学生的薄弱学科和学困生进行知识和心理上的辅导。

复习中抓实基础,尤其是课本,紧扣课本进行“四清”——即清课本、清插图、清实验、清习题,做到彻底清理,学懂弄通。

例如:

清插图,对课本中插图进行归类整理,帮助学生认真分析,学懂弄通:

(1)装置图的构造原理,掌握物理知识的应用。

(2)实验图片会分析发生的物理现象和过程,总结出其中规律。

(3)光路的规范画法。

(4)受力图的受力分析。

(5)电路图与实物图的相互转换。

(6)磁力线图(7)常用表的读数、单位及用法。

教师帮助总结规律,细心分析,弄清意义。

又如,清实验:

中考实验探究题型,是我校历年中考失分较多的部分,而复习中,合理运用实验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的主要方法、措施。

复习中,对教材中近20个学生实验,要认真研究,明确目的、器材、步骤、原理、数据测量和所得结论,做到“三会”——即会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会正确处理实验数据,会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对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和小实验,也要弄清现象、过程和原理。

针对学困生,可以在自习课和课间,到办公室、实验室随时动手操作,教师可随时指导。

二、加强月考和成绩分析,构建互拼、互助、互比小组,加强奖励。

每一次月考后,师生一起共同分析,重点放在查漏补缺上,抓薄弱环节。

对学困生的复习过程,不是题越难越好,而是越基础越好。

通过对月考进行试卷分析,师生一起总结,“漏”在哪,“缺”在哪,“薄弱”在什么地方,一门学科一门学科查清楚。

对于学生来说,把做过的试卷、练习找出来,对错题进行整理,分析错误原因,找出哪里是自己不应该失分的,至于马虎出错的,那是态度问题,要帮助学生调整好答题心态。

对于老师来说,实行“承包责任制”,哪科成绩偏差的学生,哪科教师负责,有针对性的辅导,再进行跟踪性调整习题梯度、难度的练习,在下次月考中,对进步的学生给予奖励,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自信。

同时在复习和学习中,根据不同成绩,结成互助、互拼、互比小组,每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以2-3人为宜,对练习、课下作业、月考等各项进行对比,奖励和鼓励,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比拼劲头。

三、重视复习策略,掌握复习方法。

复习策略是学生对复习的安排和目标的判定,关系到考生是否用有限的时间做出更多的成绩,要防止前松后紧的现象存在。

复习策略上,做到有计划性,这个计划既要结合学生实际的整体性,又要有具体的天天计划,教师提示学困生,每天晚上临睡前想好第二天复习内容,越具体越好,过一天要让他有一天的进步,这可避免一天忙下来,一无所获。

定目标要适当高一些,利于提高复习效率。

复习计划要有阶段性,复习策略上做到有针对性:

一个针对性是以课本为主,狠抓“双基”;

另一个针对性是抓时效性,即抓住学生在复习中认识到的问题不放,直至解决。

尽量做到在下一个月考前,少留问题。

教师要在辅导和平时练习、作业中,帮助找出产生“病根”的原因,再加以针对性练习。

另外,抓时效性还要在复习中狠抓重点知识、重点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因为这些内容,往往起到“龙头”作用,抓住前后左右知识,可牵动一片,往往在这一环节,使学困生有一质的飞跃。

好的方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视方法等于提高质量,在复习阶段,由于时间少,任务重,所以教师要帮助他们学会科学、合理、巧妙的利用有限时间是十分重要的。

复习阶段,本人认为采用“滚雪球”的方法,有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当在复习某一个知识点时,应以这一知识点为主,与此同时,不妨将涉及这个知识点其他知识引入,一并复习,等到复习后边的知识点时,又可将前面复习过的这一知识引入再次巩固。

这样,知识记得牢,反反复复印象深刻。

对于学困生复习阶段,更要狠抓双基,做到天天练,不间断。

同时,老师注意引导他们,注意对知识学会串联的方法,例如帮助他们通过列表格,记成口诀串联知识,也可以将同类型的知识通过类比,融为一体。

四、复习中,要注意讲练结合的关系。

对学困生必须把讲和练有机结合起来,讲要精讲,讲思路、方法、技巧,指点迷津;

练要精练,既要通过练巩固知识,又要通过练总结方法、规律。

只有讲练结合,才能有效提高复习效果。

五、教师要处理好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在总复习中,重视发展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要注意协调发展非智力因素,使学生能够认真审题,培养自信,缓解压力,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意志品德养成教育,对于学困生来说更尤为重要。

教师和学生要及时进行思想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家庭情况,了解他们想做的,与他们交朋友,此时的关心,在学习提高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每次月考或针对性习题完成较好的、有所进步的,更应该给予鼓励。

另外,对于个别学生的薄弱学科,年级组和教研组之间,学科教师之间,一定要协调好关系。

因为中考看的是总成绩,有个别学科拉了后腿,总成绩都不会理想。

初三总复习,各科任务都较重,时间紧,所以在自习课的分配和各科作业量的大小上,往往会出现矛盾,只有年级组整体协调,发挥团队的力量,才能在中考中考出好的成绩。

以上是本人总结几年毕业班工作的点滴想法,和我校结合实际情况的一些做法,供专家指正和参考。

王玉起老师在《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提到复习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改善的建议,很受启发。

数学总复习是对新课教学的检查、弥补、巩固、综合和提高。

如果在复习课中把知识任意地加深和盲目地拔高,就会伤及那些本来兴趣不浓、信心不足的学生的积极性,导致新的差生的增加。

这是复习教学中差生面反而增大的重要原因,也是复习课教学的大忌。

在新课教学中,由于学生和教师双方面的原因,不可能避免地造成学生成绩差异,这是正常的。

而其中大部分学生的表现是由于基础知识上的漏洞造成数学能力的低下。

对于非智力因素所致的学生,提高的主要途径就是总复习。

教师唯有把这部分学生的转化工作纳入自己的工作重点,才有可能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由此谈谈今年我带毕业班的一点做法。

一、促被动变主动,再度激发兴趣

复习课必须解决后进生学生学习被动、信心不足的矛盾。

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再度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思维活动。

其做法是在复习之前根据复习内容为差生准备好一次讲座,其内容注意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外,还着重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选择一些中考题中的容易题,和学生分析做答,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让差生发现自己的能力,从心理上缩短与中考的差距,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提高兴趣,增强信心,变被动为主动。

二、看基础查漏洞,重新落实知识点

差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能形成能力的原因,并不是对知识的“全不知”,而是“不全知”。

因而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容易落入“陷井”,漏洞百出。

尤其是在解答填空、选择题时,其弱点更为突出。

仔细分析此类现象便不难发现,差生在知识点上有许多没有落实的地方。

要克服上述毛病,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查清“病症”,对“症”下“药”。

为达到充分了解的目的,在复习之前,安排一次知识点的检测,试题力求展示本章的知识点,结合简单的运用。

然后教师再依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重小题,抓课堂练习,及时反馈信息

在教学中,把计划讲授的内容,按所涉及的知识编成四到五道小题,安排在每堂课的前几分钟,让学生练习。

要求学生向教师提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我释疑。

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展开、综合提高。

这样既可使学生尽快地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又能达到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目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适时地把握火候,深入教学。

答题过程实质上就是对知识复习和巩固的过程。

答题以后教师就可在此基础上适度地综合提高,使复习课不至于陷入简单地重复或盲目地拔高,同时又能做到使各类学生都有所收获。

四、找差距攻弱点,过好运算关

运算能力差是差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差生之所以不能正确地完成运算,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概念、公式遗忘;

其二,相邻概念模糊,相近公式混淆;

再次,没有掌握好基本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找准学生错因后,再加强针对性训练。

在数学教学中往往碰到这样的现象:

面对知识,尽管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诱惑,但总是有少数学生不得其法,难以理解。

他们对旧知的掌握不牢固,不准确,或者理解有误,或是知识出现“断条”。

长此以往问题成堆,恶性循环,成为数学学习中的学困生。

在数学复习中,根据学困生知识严重匮乏和知识间的联系薄弱这一实际,有的放失,采取相对应的对策,努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力求每个学生都能较好的发展。

一、复习中要查漏补缺,为学生夯实探求新知的基石

学困生并不是对知识一无所知,而是对知识理解不全,在学习中,只能用头脑里形成的残缺的概念来解决数学问题。

特别是遇到选择判断之类的问题时,更是困难重重,或是应用概念有误,南辕北辙,或用不完全概念判断问题,差之分毫而失之千里。

在数学复习中,教师如果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查漏补缺,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

如果教师在复习前安排一个小的知识检测,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实际,然后有的放矢地为学生补上旧知的缺憾,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复习中要由浅入深,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学困生由于知识基础差,长期在学习的困惑中度过,所以自卑心理非常严重。

他们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一般只能说“不会”,有时甚至会,也不愿意回答。

因为他们对成功缺乏自信,,总怕回答错了,被同学笑话。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教师要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尽最大可能放缓知识的坡度,下功夫钻研教材,为学生搭建探索知识的桥梁。

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如其分的处理教材,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的掌握,为学生多设计几个台阶,以达到“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复习中要动之以情,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

在数学复习中,由于学困生在知识上出现空缺,所以他们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畏惧心理和压抑感。

他们既有厌学情绪,又希望受到尊重,获得成功。

这时,教师能因势利导,用亲切的言语、期待的目光来激励鼓舞,为他们创设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气氛,他们的畏惧心理就会得以缓和,减轻压抑,逐步提高求知欲。

四、复习中要狠抓基本功的训练,增强学困生自身的探究能力

学困生不但对知识理解掌握不准不全,而且基本运算能力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

他们对基本运算眼高手低,说来容易,做起来问题百出。

虽然认认真真,结果还是错误。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帮助学困生彻底摆脱困境,我在数学复习中采取二项措施:

第一,在复习前,引导他们在思想上重视运算。

如果你什么都掌握,数学问题都可以解决了,但你到最后运算错误了,也将前功尽弃。

要告诫他们知识必须从头学起,必须一步一步的扎实掌握,否则困难越来越大,无法弥补。

第二,重视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数学复习课中我除了注意渗透和强化基础的数学方法外,还适当设计安排一些对比性练习,特别是让学困生在提高基本运算能力的基础上,发散思维,开拓创新,最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逐步成为在学习上敢于探究、善于探究的优秀生。

阅读全文(47)|回复(0)|反映问题|

润物细无声——浅谈新课改教学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 

张平 

2011年7月22日12:

16

润物细无声

——浅谈新课改教学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因而从面向少数优生的应试教育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课改之后,物理学科难度已经有所下降,但是仍有一部分高中生感觉头疼,随着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