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奥数课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5261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三年级奥数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三年级奥数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三年级奥数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三年级奥数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三年级奥数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最新三年级奥数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最新三年级奥数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最新三年级奥数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最新三年级奥数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最新三年级奥数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最新三年级奥数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最新三年级奥数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最新三年级奥数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最新三年级奥数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最新三年级奥数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最新三年级奥数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最新三年级奥数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最新三年级奥数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最新三年级奥数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三年级奥数课教案Word下载.docx

《最新三年级奥数课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三年级奥数课教案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三年级奥数课教案Word下载.docx

),20,1

(7)30,2,26,2,22,2,( 

),14,2

【例题3】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3,4,20,6,17,8,( 

),11,12

【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第一个数减去3的差是第三个数,第二个数加上2的和是第四个数,第三个数减去3的差是第五个数,第四个数加上2的和是第六个数……依此规律,8后面的一个数为:

17-3=14,11前面的数为:

8+2=10

练习3:

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6,5,10,9,14,13,( 

(2)13,2,15,4,17,6,( 

(6)2,9,6,10,18,11,54,( 

),13,486

(8)320,1,160,3,80,9,40,27,( 

【例题4】下面每个括号里的两个数都是按一定的规律组合的,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8,4)(5,7)(10,2)(□,9)

【思路导航】经仔细观察、分析,不难发现:

每个括号里的两个数相加的和都是12。

根据这一规律,□里所填的数应为:

12-9=3

练习4:

下面括号里的两个数是按一定的规律组合的,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6,9)(7,8)(10,5)(□,)

(2)(1,24)(2,12)(3,8)(4,□)

(6)(64,62)(48,46)(29,27)(15,□)

(7)(100,50)(86,43)(64,32)(□,21)

第2讲找规律

(二)

对于较复杂的按规律填数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对于几列数组成的一组数变化规律的分析,需要我们灵活地思考,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有时需要综合运用其他知识,一种方法不行,就要及时调整思路,换一种方法再分析;

2.对于那些分布在某些图中的数,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往往与这些数在图形中的特殊位置有关,这是我们解这类题的突破口。

3.对于找到的规律,应该适合这组数中的所有数或这组算式中的所有算式。

【例题1】根据下表中的排列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思路导航】经仔细观察、分析表格中的数可以发现:

12+6=18,8+7=15,即每一横行中间的数等于两边的两个数的和。

依此规律,空格中应填的数为:

4+8=12。

找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例题2】根据前面图形中的数之间的关系,想一想第三个图形的括号里应填什么数?

【思路导航】经仔细观察、分析可以发现前面两个圈中三个数之间有这样的关系:

12÷

10=6 

20÷

10=8

根据这一规律,第三个圈中右下角应填的数为:

30÷

10=24.

根据前面图形中数之间的关系,想一想第三个图形的空格里应填什么数。

(1) 

 

(2) 

(3) 

【例题3】先计算下面一组算式的第一题,然后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得数。

12345679×

9= 

12345679×

18=12345679×

54= 

81=

【思路导航】题中每个算式的第一个因数都是12345679,它是有趣的“缺8数”,与9相乘,结果是由九个1组成的九位数,即:

111111111。

不难发现,这组题得数的规律是:

只要看每道算式的第二个因数中包含几个9,乘积中就包含几个111111111。

因为:

9=111111111

所以:

2=222222222

54=12345679×

6=666666666 

81=12345679×

9=999999999.

找规律,写得数。

(1)1+0×

2+1×

3+12×

9= 

4+123×

9+12345678×

9=

(2)1×

1= 

11×

11= 

111×

111= 

111111111×

111111111=

第3讲简单推理

(一)

解答推理问题,要从许多条件中找出关键条件作为推理的突破口。

推理要有条理地进行,要充分利用已经得出的结论,作为进一步推理的依据。

【例题1】一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等于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饼干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

【思路导航】根据“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两袋饼干的重量”与“4袋牛肉干的重量=一包巧克力的重量”可推出:

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量。

因此,一袋饼干的重量=两袋牛肉干的重量。

(1)一只菠萝的重量等于4根香蕉的重量,两只梨子的重量等于一只菠萝的重量,一只梨子的重量等于几根香蕉的重量?

(2)3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糖的的重量,12袋牛肉干的重量等于3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糖的重量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

【例题2】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一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

一头象的重量等于几头小猪的重量?

【思路导航】根据“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与“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可推出:

“一头象的重量等于12匹小马的重量”,而“一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因此,一头象的重量等于36头小猪的重量。

(1)一只西瓜的重量等于两个菠萝的重量,1个菠萝的重量等于4个苹果的重量,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两个橘子的重量。

1只西瓜的重量等于几个橘子的重量?

(2)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鸡的重量,3只鸡的重量等于4只鸭的重量,两只鸭的重量等于6条鱼的重量。

问:

两只小猪的重量等于几条鱼的重量?

【例题3】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18

○+□=10

【思路导航】在第一个算式中,3个○相加的和是18,所以○代表的数是:

18÷

3=6,又由第二个算式可求出□代表的数是:

10-6=4.

(1)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32△-□=20

(2)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15○+○+□+□+□=40

(3)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8△+△+△=○

第4讲简单推理

(二)

【例题1】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2○+○+△+△+△=56

【思路导航】由第一个算式可知,△比○多2;

如果将第二个算式的○都换成△,那么5个△=56+2×

2,△=12,再由第一个算式可知,○=12-2=10.

(1)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8□+□+○+○=20

(2)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78△+△+○+○+○=72

(3)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12□+□+□-△-△=2

【例题2】甲、乙、丙三人分别是一小、二小和三小的学生,在区运动会上他们分别获得跳高、跳远和垒球冠军。

已知:

二小的是跳远冠军;

一小的不是垒球冠军,甲不是跳高冠军;

乙既不是二小的也不是跳高冠军。

他们三个人分别是哪个学校的?

获得哪项冠军?

【思路导航】由“二小的是跳远冠军”可知垒球、跳高冠军是一小或三小的;

因为“一小的不是垒球冠军”,所以一小一定是跳高冠军,三小的是垒球冠军;

由“甲不是跳远冠军”,“乙既不是二小的也不是跳高冠军”可知,一小的甲是跳高冠军,二小的丙是跳远冠军,三小的乙是垒球冠军。

小兔、小猫、小狗、小猴和小鹿参加100米比赛,比赛结束后小猴说:

“我比小猫跑得快。

”小狗说:

“小鹿在我前面冲过终点线。

”小兔说:

“我们的名次排在小猴前面,小狗在后面。

”请根据它们的回答排出名次。

【例题3】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位做了一件好事,为了弄明白是谁做的好事,老师询问了他们,他们三人的回答如下是:

甲说:

“我没有做这件事,乙也没有做”。

乙说:

“我没有做这件事,丙也没有做”。

丙说:

“我没有做这件事,也不知道是谁做的”。

在老师的一再追问下,他们承认了上面几句话中,每人都有一半是真话,一半是假话。

请你帮助老师分析一下,究竟是谁做的好事?

【思路导航】假设甲做的好事,那么甲的前半句是假的,后半句是真的,那么乙就是没有做好事,乙的前半句是真的,后半句是假的,即丙做好事了,这样家就有两人做好事了,与条件不符,所以甲做好事不成立。

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用上述的方法很快地验证出:

只有假设乙做好事时,才能符合题目中的所有的条件。

所以好事是乙做的。

4个小朋友在交作业时少交了一人的作业本,老师分别问了他们四人:

“没交作业的人在乙、丙、丁三人之中”。

“是丙没有交”。

“在甲和丁中有1个人没交作业“。

丁说:

“乙说的是真的“。

经过证实,四人中有两人说对了,两人说错了,你知道是谁没交作业吗?

第5讲速算与巧算

(一)

一、知识要点

速算与巧算是计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一些速算与巧算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这一周我们学习加、减法的巧算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根据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从而使计算简便。

在巧算方法里,蕴含着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转化问题法即把所给的算式,根据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或改变它的运算顺序,或减整从而变成一个易于算出结果的算式。

加减法同级运算,括号外面是减号的,添上或去掉括号,括号里的符号:

括号里的符号:

加号要变成减号、减号要变成加号。

当所有括号都去掉后,可以将数与前面的符号一起移动,第一个数前面为加号。

1.加法的简便运算

(1)A+B=B+A

(2)(A+B)+C=A+(B+C)

2.减法的简便运算

(1)A-B-C=A-(B+C)

(2)A-B+C=A-(B-C)

【例题1】计算9+99+999+9999

【思路导航】这四个加数分别接近10、100、1000、10000。

在计算这类题目时,常使用减整法,例如将99转化为100-1。

这是小学数学计算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9+99+999+9999

=(10-1)+(100-1)+(1000-1)+(10000-1)

=10+100+1000+10000-4

=11106

1.计算99999+9999+999+99+92.计算9+98+996+9997

3.计算1999+2998+396+4974.计算198+297+396+495

【例题2】计算下面各题。

(1)632-156-232

(2)128+186+72-86

【思路导航】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如果只有第一级运算,计算时可以根据运算定律和性质调换加数或减数的位置。

计算下面各题1.1208-569-2082.283+69-183

【例题3】计算下面各题。

1.248+(152-127)2.324-(124-97)3.283+(358-183)

【思路导航】在计算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有时为了使计算简便可以去括号,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符号不变;

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加号就要变成减号,减号就要变成加号。

我们可以把上面的计算方法概括为:

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

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

1.248+(152-127)

=248+152-127

=400-127

=273

计算下面各题

1.348+(252-166)2.629+(320-129)

3.5623-(623-289)+452-(352-211)4.736+678+2386-(336+278)-186

第6讲速算与巧算

(一)

一、知识要点

乘、除法的巧算方法主要是利用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积、商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将其中的数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或者使这道题计算中的一些数变得易于口算,从而使计算简便。

乘除法同级运算,括号外面是除号的,添上或去掉括号,括号里的符号:

乘号要变成除号、除号要变成乘号。

当所有括号都去掉后,可以将数与前面的符号一起移动,第一个数前面为乘号。

1.乘法的简便运算

(1)A×

B=B×

A

(2)(A×

B)×

C=A×

(B×

C)

(3)(A±

C=A×

C

2.除法的简便运算

(1)A÷

C=A÷

(2)A÷

(B÷

(3)A÷

B=(A×

C)÷

C)(A能被B整除)

【例题1】计算325÷

25

【思路导航】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使这道计算题简便。

325÷

25=(325×

4)÷

(25×

4)=1300÷

100=13

【例题2】计算25×

125×

8

【思路导航】经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

在这道连乘算式中,如果先把25与4相乘,可以得到100;

同时把125与8相乘,可以得到1000;

再把100与1000相乘就简便了。

这就启发我们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5×

8=(25×

4)×

(125×

8)=100×

1000=100000

【例题3】计算

(1)(360+108)÷

36

(2)(450-75)÷

15

【思路导航】两个数的和(或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除这两个数,再求出两个商的和(或差)。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使这道题计算简便。

(1)(360+108)÷

=360÷

36+108÷

36=450÷

15-75÷

=10+3=30-5

=13=25

【例题4】计算158×

61÷

79×

3

【思路导航】在乘除法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计算时可以根据运算定律和性质调换因数或除数的位置。

158×

=158÷

61×

=2×

=366

【例题5】计算下面各题。

(1)123×

96÷

16

(2)200÷

(25÷

4)

【思路导航】这两道题都是乘除混合运算式题,我们可以根据这两道题的特点,采用加括号或去括号的方法,使计算简便。

其方法与加减混合运算添、去括号的方法类似,可以概括为:

括号前是乘号,添、去括号不变号;

括号前是除号,添、去括号要变号。

=123×

(96÷

16)=200÷

4

6=8×

=738=32

练习1

计算下面各题。

450÷

25525÷

253500÷

125

10000÷

62549500÷

9009000÷

225

练习2

15×

425×

2425×

64×

125

3275×

16125×

16

第7讲应用题

(一)

解答应用题时,必须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深入细致地分析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通过对条件进行比较、转化、重新组合等多种手段,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从而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例题1】某玩具厂把630件玩具分别装在5个塑料箱和6个纸箱里,1个塑料箱与3个纸箱装的玩具同样多。

每个塑料箱和纸箱各装多少件玩具?

【思路导航】如果玩具全部装在塑料箱或全部装在纸箱里,那么可以求出一个纸箱或一个塑料箱装多少件。

因为3个纸箱与一个塑料箱装的同样多,所以6个纸箱与2个塑料箱装的同样多。

这样,5个塑料箱装的玩具件数和7个塑料箱装的就同样多。

由此,可求出一个塑料箱装多少件。

(1)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木箱和6个纸箱里。

如果两个纸箱同一个木箱装的球鞋同样多,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双球鞋?

(2)王叔叔买了3千克荔枝和4千克桂圆,共付款156元。

已知5千克荔枝的价钱等于2千克桂圆的价钱。

每千克荔枝和每千克桂圆各多少元?

【例题2】一桶油,连桶重180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还有100千克。

油和桶各重多少千克?

【思路导航】原来油和桶共重180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还有100千克,说明用去的一半油的重是180-100=80(千克),一桶油的重量就是80×

2=160(千克),油桶的重量就是180-160=20(千克)。

(1)一筐梨,连筐重38千克,吃去一半后,连筐还有20千克。

梨和筐各重多少千克?

(2)一筐苹果,连筐共重35千克,先拿一半送给幼儿园小朋友,再拿剩下的一半送给一年级小朋友,余下的苹果连筐重11千克。

这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例题3】有5盒茶叶,如果从每盒中取出200克,那么5盒剩下的茶叶正好和原来4盒茶叶的重量相等。

原来每盒茶叶有多少克?

【思路导航】由条件“每盒取出200克,5盒剩下的茶叶正好和原来4盒茶叶重量相等”可以推出,拿出的200×

5=1000(克)茶叶正好等于原来的5-4=1(盒)茶叶的重量。

(1)有6筐梨子,每筐梨子个数相等,如果从每筐中拿出40个,6筐梨子剩下的个数总和正好和原来两筐的个数相等。

原来每筐有多少个?

(2)在5个木箱中放着同样多的橘子。

如果从每个木箱中拿出60个橘子,那么5个木箱中剩下的橘子的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两个木箱里橘子个数的和。

原来每个木箱中有多少个橘子?

第8讲应用题

(二)

通过对条件进行比较、转化、重新组合等多种手段,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例题1】一个木器厂要生产一批课桌。

原计划每天生产60张,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4张,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务。

原计划要生产多少张课桌?

【思路导航】这道题的关键是要求出工作时间。

因为实际比原计划提前1天完成任务,这就相当于把原计划最后1天的任务平均分到前面的几天去做,正好分完。

实际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4张,所以实际生产的天数是60÷

4=15天,原计划生产的天数是15+1=16天。

所以原计划要生产60×

16=960张。

(1)电视机厂接到一批生产任务,计划每天生产90台,可以按期完成。

实际每天多生产5台,结果提前1天完成任务。

这批电视机共有多少台?

(2)小明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12页,实际每天多看8页,结果提前2天看完。

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

(3)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60米,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15米,结果提前4天修完。

一共修了多少米?

【例题2】有两盒图钉,甲盒有72只,乙盒有48只,从甲盒拿出多少只放入乙盒,才能使两盒中的图钉相等?

【思路导航】由条件可知,甲盒比乙盒多72-48=24只。

要盒两盒中的图钉相等,只要把甲盒比乙盒多的24只图钉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放入乙盒就行了。

所以应拿出24÷

2=12只。

(1)有两袋面粉,第一袋面粉有24千克,第二袋面粉有18千克。

从第一袋中取出几千克放入第二袋,才能使两袋中的面粉重量相等?

(2)有两盒图钉,甲盒有72只,乙盒有48只。

每次从甲盒中拿4只放到乙盒,拿几次才能使两盒相等?

(4)有两袋糖,一袋是68粒,另一袋是20粒。

每次从多的一袋中拿出6粒放到少的一袋里,拿几次才能使两袋糖同样多?

第9讲数数图形

(一)

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当这些图形重重叠叠地交错在一起时就构成了复杂的几何图形。

要想准确地计数这类图形中所包含的某一种基本图形的个数,就需要仔细地观察,灵活地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思考方法,掌握数图形的规律,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

要准确、迅速地计数图形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弄清被数图形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2.要按一定的顺序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例题1】数出下面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思路导航】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A点出发的不同线段有3条:

AB、AC、AD;

从B点出发的不同线段有2条:

BC、BD;

从C点出发的不同线段有1条:

CD。

因此,图中共有3+2+1=6条线段。

数出下列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2)

(3)

【例题2】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思路导航】图中AD边上的每一条线段与顶点O构成一个三角形,也就是说,AD边上有几条线段,就构成了几个三角形,因为AD上有4个点,共有1+2+3=6条线段,所以图中有6个三角形。

数一数下面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例题3】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思路导航】与前一个例子相比,图中多了一条线段EF,因此三角形的个数应是AD和EF上面的线段与点O所围成的三角形个数的和。

显然,以AD上的线段为底边的三角形也是1+2+3=6个,所以图中共有6×

2=12个三角形。

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例题4】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思路导航】数长方形与数线段的方法类似。

可以这样思考,图中的长方形的个数取决于AB或CD边上的线段,AB边上的线段条数是1+2+3=6条,所以图中有6个长方形。

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分别有多少个长方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