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利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15304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xcel利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Excel利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Excel利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Excel利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xcel利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Excel利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xcel利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Excel利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体验应用公式和函数解决问题的优势。

,感受计算机的优势,增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SUM、AVERAGE、MAX、MIN等几种函数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函数的参数和函数参数的格式。

2、函数中的选定数据范围(包括连续和不连续)。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法:

教师创设好Excel的故事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讲授法:

通过有趣的游戏环节,讲解Excel中什么是函数,通过故事内容中的数据让学生区分公式运算与函数运算。

  3、任务驱动法:

根据布置任务的具体要求,利用习得的知识经验进行迁移学习,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4、自主探究法:

分小组结合书本、教师提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相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提供Excel运算的辅助材料,如练习、导入材料等。

  2、学生准备:

课前分好小组。

  3、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故事导入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棋盘上的麦粒”:

有一位宰相发明了国际象棋,国王打算奖赏他。

国王问他想要什么,宰相对国王说:

“陛下,请您在左边棋盘上的第一小格里,赏给我1粒麦子,第2个小格里给2粒,第3个小格里给4粒,以后每一小格给的麦子都是前一小格的2倍。

您像这样把棋盘上的64个小格用麦粒摆满,就把这些麦粒赏给我吧!

一、提问:

国王需要拿出多少麦粒?

二、分析:

1+2+4+8+16+32+64+128+…

 

这样从1开始,共64个数相加,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两倍。

那么我们怎么利用电子表格来输入这些数字并计算呢?

注意:

这是一个等比序列:

1248……

 1、等比序列的输入方法:

   1)先输入第一项数字1;

   2)选中1-64个单元格(因为一共有64个小格);

   3)单元菜单栏中的“编辑-填充-序列”;

   4)将“序列产生在”行或列都可以;

   5)“类型”选择“等比序列”,步长值为2;

   6)确定。

 2、接下来利用上节课学过的公式计算总和,看一下国王需要拿出多少麦粒?

三、打开D盘下的“作业08.xls”工作薄中的“麦粒的计算”工作表,试着计算一下。

给大家两分钟时间,看看哪个组完成的人数最多?

可以请一个学生在教师机完成操作过程,其他学生在自己的学生机完成。

展示学生利用公式求和后得出的答案是1.84467E+19,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在EXCEL中当数据比较大时一般都是用科学记数的(科学记数:

此格式用指数表示法显示数字,以 

E+n 

替换部分数字,其中 

E(代表指数)表示将前面的数字乘以 

10 

的 

次幂。

)这个答案也是1.84467*10的19次方,也可以表示成:

1844,6700,0000,0000,0000

答案出来了,但是非常麻烦!

仅仅64格的麦粒就让国王破产了,这位宰相真是聪明。

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当时计算这个结果时肯定花了很多功夫。

我也发现刚才很多同学对输入公式有些不耐烦了,的确,当我们处理大量数据的时候,使用公式就不太合适了。

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

答案就藏在书本的61页,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主题了:

利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

——制作歌手大奖赛成绩统计表

学生认真听故事

思考如何输入等比序列

学生在电脑上计算

学生发现用公式计算的过程非常长

明白本节课教学主题

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课主题,引学生通过了解上节课学习的公式计算的不足之处,从而调动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只是列出输入方法,学生有兴趣可以全总都自己操作,如果时间不太够,就直接找开已有的等比序列完成公式的计算总和。

通过学生在教师机上操作过程,把课堂交给学生

5

新授

活动主题一

活动主题二

活动主题一:

利用求和函数和平均值函数进行数据计算

阅读书本P62,什么是函数?

常用的函数有哪些?

通过书本,我们知道求和函数(SUM)和平均值函数(AVERAGE)是Excel中常用的两个函数,利用这两个函数可以计算出指定区域中数值的总和与平均值。

函数的调用方法是:

在函数名后面的括号内指定单元格区域范围或数值,如

  SUM(C3:

E5),用于计算C3:

E5这个单元格区域中数值的总和;

  AVERAGE(C3:

E5),用于计算C3:

E5这个单元格区域中数值的平均值。

可能同学们看了书后还是不太明白,到底什么是函数呢?

电子表格中的函数代表什么意思?

我们通过一个小游戏来理解。

我们来做一个“反应力”的游戏:

A举左手    B 

举右手   

C起立     D 

起立并举双手

规则:

屏幕显示出字母编号和需要表演同学的座位号,相应的同学完成相应的动作。

如:

屏幕显示“B

(2)”,每一组的第2位同学举右手。

屏幕显示“C(1:

3)“,每一组的第1位到第3位同学起立。

屏幕显示“A(2,4,6)”,每一组的第2、第4、第6位同学举左手。

游戏开始

通过一个VB制作的小程序来操作游戏

函数就像屏幕上显示的口令,用简短的字母指代一种动作(计算方法,比如求和函数就是:

SUM),每种函数对应相应的计算公式,因此在计算时我们不需要考虑具体的数学公式,只要记住函数名称以及它的功能就可以了;

而跟在函数名之后出现在括号中的单元格的名称指定了参与函数计算的数据范围。

E5)计算C3到E5单元格中数据的和

我们来演示一下“学生成绩登记表”工作表里的求总分和平均分

1、打开“学生成绩登记表.xls”文件,单击F3单元格;

2、单元“编辑栏”中的“插入函数”按钮,弹出“插入函数”对话框,然后找到“SUM”函数,单击确定。

3、在“函数参数”对话框,“Number1”参数框中,输入单元格区域范围C3:

E3,或拖动鼠标选择C3:

E3区域(这个区域范围就是张三的语数英三科成绩所在的单元格地址),确定

4、利用“填充柄”,将F3单元格中的函数复制到F4:

F12单元格中。

  5、学生打开相应的“学生成绩登记表”工作表用函数计算出总分和平均分。

活动主题二:

统计歌手大奖赛成绩

在Excel中,除了利用SUM和AVERAGE函数求指定区域数值的总和与平均值外,还可以分别利用MAX、MIN、COUNT函数计算指定区域数值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区域中数值型元素的个数,便于手户对数据表中的数据做进一步的处理。

打开“歌手大奖赛成绩表”工作表,要求计算每位选手获得的“原始得分”、“最高分”、“最低分”和“最终得分”。

1、分析歌手大奖赛成绩表,了解评分规则

  “原始得分”为5位评委和总和;

  “最高分”和“最低分”分别为五位评委对每位选手评分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最终得分”为“原始得分”中扣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剩余的分值平均值。

2、利用函数计算出“歌手大奖赛成绩表”工作表中的“原始得分”、“最高分”和“最低分”

   1)分组完成;

   2)组内相互帮助。

3、利用公式计算选手“最终得分”

4、学生上机完成作业

5、教师巡视,纠正学生中的错误。

6、请学生到教师机上演示操作过程。

学生看书

了解求和求平均值两个函数

思考到底什么是函数?

了解游戏规则

开始做游戏

明白函数的意义

学生认真看老师如何利用函数求和

学生练习

了解几个其它常用函数

分析歌手大奖赛成绩表的评分规则

学生分组并协作完成“歌手大奖赛成绩表”

学生演示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更有目的性

大致的讲解,让学生对函数有个初步的认识

通过游戏,让学生对函数有了更直接,更充分的理解

教师的演示更直观,学生入门更快

教师简单讲解方法后学生自行完成其它的。

通过具体的练习来巩固已学知识,分组协作完成,把课堂又还给了学生,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让学生当小老师进行作业演示操作过程,把课堂交给学生。

2

3

9

小结

创新活动

1、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2、讲解练习中发现的问题。

创新活动:

不连续单元格区域中数值的总和或平均值

 在“歌手大奖赛成绩表”工作表的最下面一行添加一个“参加比赛的选手一共有几名”栏目,然后用count函数计算出相应的分数。

提示:

count函数是计算个数的函数,是统计出现数字的单元格个数。

参加比赛的选手是指有成绩的选手,没有成绩的选手不在范围内。

老师小结

有能力的学生完成

回顾内容,巩固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有效性。

通过创新活动,让有能力的学生自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反思]

采用”知识+练习+尝试+理解+小组体验”学习方法,主要让学生先通过相关知识的理解,自己通过练习尝试,再经过老师的讲解,理解后学习,最后通过小组合作体验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欲望。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模式。

不足的地方是教学内容有点多,多种方式的对比练习不太够,希望在下节课里能加强练习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