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二轮复习重点训练古诗词鉴赏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1577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第二轮复习重点训练古诗词鉴赏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重点训练古诗词鉴赏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重点训练古诗词鉴赏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重点训练古诗词鉴赏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重点训练古诗词鉴赏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重点训练古诗词鉴赏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重点训练古诗词鉴赏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重点训练古诗词鉴赏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重点训练古诗词鉴赏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重点训练古诗词鉴赏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重点训练古诗词鉴赏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重点训练古诗词鉴赏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重点训练古诗词鉴赏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重点训练古诗词鉴赏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重点训练古诗词鉴赏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重点训练古诗词鉴赏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重点训练古诗词鉴赏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重点训练古诗词鉴赏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重点训练古诗词鉴赏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重点训练古诗词鉴赏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第二轮复习重点训练古诗词鉴赏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第二轮复习重点训练古诗词鉴赏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第二轮复习重点训练古诗词鉴赏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第二轮复习重点训练古诗词鉴赏诗句赏析与其作用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糗粮:

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政:

通正。

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从色彩方面赏析,半山碧与一枝黄色彩互相映衬,半山碧绿更衬托出一枝野菊的清幽高雅。

画面优美,寄意幽远。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艺术手法。

自选角度分析颈联,可以从修辞(对偶、借代)、炼字(逢忙等)、色彩(碧与黄映衬)、情感(喜爱之情)等方面确定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3.(2012·

新课标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和抒发情感的方式。

联系词作的题目和千里念行客等词句即可归纳出流露出的情感。

抒情词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是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在这首词中该句是首句,有起兴作用。

综合以上分析即可作答。

错题回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远行

李璟

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长日镇长扃。

余寒不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

黄金窗下忽然惊:

征人归日二毛[注]生。

注二毛:

头发斑白。

(1)上阕前两句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

(2)请赏析辽阳月,秣陵砧的妙处。

答案

(1)点明季节,用春光的明媚反衬氛围的冷清,暗示思妇落寞的心情。

(2)辽阳征夫对月思乡,秣陵守妇砧上捣衣,虚实结合,传达出相思之情,并巧妙暗示季节的更替。

(四个要点:

画面描述,点出手法,情感,暗示更替。

后三点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另外,手法从意象选用、组合角度答亦可)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巴丘书事

陈与义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

首句中提到的三分书具体指哪部作品?

首联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三国志》。

点题,交代写作缘起,暗示河山分裂(或中原沦陷的局面),为尾联埋下伏笔。

核心知识回放

古人写诗,不仅善于炼字,更善于炼句。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是诗人在炼句方面呕心沥血、苦心经营的写照。

我们的赏析,更应聚焦在这些精警佳句上。

我们可以直接鉴赏这些名句。

或者是鉴赏它们内容的精深之处:

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是诗人为维护人格独立、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庄严宣言,鲜明

地反映了酷爱自由、性格高傲的诗人的反抗精神;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抒发了不愿虚度年华,迫切要求建功立业、报仇雪耻、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或者是赏析它们形式的完美之处: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巧妙地运用声色静动对比,诱发了人们丰富优美的想像,诗中有画,画中有声,声中有情;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以花喻人,极写多愁善感、弱不禁风的闺阁女子的离别之情和相思之苦。

推敲、赏析诗句,要注意从语言点出发:

有的名句倒装,有种错位的美,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

有的名句对仗,有种整饬的美,如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有的名句互文,有种开合的美,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

有的名句节缩,有种凝练的美,如艰难苦恨繁霜鬓(杜甫)。

推敲、赏析诗句,也要注意从表现手法出发:

有的运用修辞方法,如运用双关手法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运用比喻、设问兼排比的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

有的运用表现手法,如以动衬静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直抒胸臆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

但更重要的是,要将诗句的推敲、赏析放置在全诗整体的框架内,做到句不离篇。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句,摘句而论,其精妙之处并不醒豁。

但只要放入全篇,其关键作用就十分突出:

全诗四句,前面两句写洛城夜闻笛声,最后一句抒发游子的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恰好是由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因此从内容上看折柳句是全诗的关键;

第三句在全诗中正好处在承前两句写景,启后一句抒情的特殊的的地位上,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从章法上看折柳句也是全诗的关键。

定向训练一诗句赏析题的突破训练

1.(2011·

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琅玡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此诗写于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琅玡溪在滁州琅玡山。

槎(ch):

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

答案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

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

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像力,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解析不知溪源来远近一句,眼前幽静的溪水为实写;

而形成溪水的源头在哪里并不知道,本句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山深之处,春雪消融,琅玡溪不断壮大,一路远行,一路欢歌,此为虚写。

但见流出山中花一句,山花随溪水流出是实写;

而本句又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山深之处春意盎然、落英缤纷的景象,此为虚写。

此两句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结合地写出了琅玡溪的诱人景色。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注]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此诗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

这首词以槛外长江空自流作结,有何妙处?

答案紧承上文的游踪和感慨,衔接自然。

一个空字,写出了长江奔流不息,从不因任何事而改变的特点,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或物是人非)的感慨。

使人展开联想和想像,扩大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歌的意蕴。

练中点拨

赏析题是一种综合性强、自由度大的题型。

它几乎涵盖了诗歌鉴赏的内容、形象、情感、语言、技巧、结构等所有的知识点;

它可以规定赏析角度(如从炼字的角度),这时就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

可以自选角度,答案的自由度很大。

诗句赏析题是一种以诗句为赏析对象的题型,从赏析角度看有定向赏析(如上面第1题)、自选角度赏析(如上面第2题)。

答好这种题型,要掌握好三个关键词:

角度、效果、分析。

(1)角度

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是答好这种题型的关键。

除定向赏析外,对那些未规定角度或规定角度较笼统的题该如何切入呢?

主要有两个角度:

一是内容角度,一是艺术(形式)角度。

内容角度,主要是从句子意思、描写情境、上下文意、诗作标题、全诗意境与情感等方面来赏析。

艺术角度主要是表达技巧角度,另外有意象、语言等角度。

正因为有如此多的可切入的角度,所以给选择带来了难度。

一般而言,要从两个角度同时切入:

内容(句意和情感)与表达技巧[有时兼及意象、语言(炼字)]。

表达技巧多从修辞方法、表现手法两个角度切入。

如顾及语句位置特点,可考虑结构角度。

至于具体到一首诗,到底从哪一个或哪两个角度切入,是要因诗而异的。

一般而言,应从特征最明显、最突出的角度切入,类似于表达技巧中的大中取特、多中取主。

(2)效果

这是与角度相并列的答题关键词。

换言之,答好这种题型,既少不了角度,也少不了效果。

赏析句子之妙,所谓妙,就是使用了什么办法达到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在古诗中,艺术效果主要有三方面:

写景、造境、达情。

(3)分析

分析,并不能与角度效果并列,因为分析是具体的答题方法,即要能对角度、效果展开分析。

赏析,赏是指角度效果,析就是分析,就是把你赏的过程和心得有层次地、令人信服地写出来。

不能笼统空泛,要结合具体诗句、词语进行分析。

另外,要特别注意句子的位置特点,把它放在全诗整体的框架内,做到句不离篇。

句子处在诗中不同的位置,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

高考所选句子的位置一般有三处:

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

中间句(主要指绝句的第三句、词的中间句),有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

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

总之,关注句子位置,联系全篇赏析。

3.诗句定向赏析题

(1)(2011·

福建)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晓至湖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选自《清诗选》)

注湖:

杭州西湖。

折:

弯曲。

景:

影。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

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

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

(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

解答此题,应从诗歌的修辞方法(对比、对偶)及描写角度、感觉角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分析重点是第五、六句,有对比,有对偶。

当然,也可以从景和情之间的关系进行鉴赏分析,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2013·

四川)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九日和韩魏公

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

金罍:

泛指酒盏。

曲台:

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

请简要赏析。

答案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

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

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现了的内心世界。

解析本题考查通过对比鉴赏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分析颈联对比手法的妙处,主要从分析本联内容和运用对比手法的作用两方面答题。

内容上,分析运用对比手法的字句,三层对比:

喜与忧的对比,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对比,久与偶在时间上的对比。

作用上,运用对比层层递进,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栖禅[注]暮归书所见

唐庚

雨在时时黑,春归处处青。

山深失小寺,湖尽得孤亭。

注栖禅:

惠州山名。

好诗全凭结句高,请结合全诗,分析结尾句与前三句在写法上和内容上的关系。

答案写法上:

前三句大处着笔,是面的抒写,是浑然的整体,而结尾则是点的集中,是局部的放大。

前三句是长镜头,结尾是特写。

前三句是整体的大色块,结句是画中焦点。

内容上:

前三句浓墨重彩地描绘出暮归栖禅山时,看到暴雨来时天地一片昏黑,雨过又满目青葱,处处洋溢着春天归去、初夏来临时山深林密的壮丽,色彩对比强烈,是一种整体的直观感觉,结句的湖尽二字不但点明归意,补充交代了前三句的景象乃为舟行观察所见,且让全诗画面有层次感、纵深感和流动感,而且得孤亭三字将读者视线拉回眼前的特写,由浑茫的整体感觉到集中的焦点画面、特写镜头,圆然,给人极高的审美享受。

4.自选角度赏析题

(1)(2012·

初见嵩山

张耒[注]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

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

清瘦有何精神内涵?

答案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

一个出字,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

清瘦表现了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

(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的分析鉴赏。

第四句写嵩山终于在层层浮云中耸现出来,清瘦用拟人手法突出其峭拔的形象、高洁超脱的姿态。

诗中鲜活清晰的意象是诗人情感的外化。

诗人精心挑选了清瘦一词来形容嵩山,写得有血有肉、极富灵性,不只赋予嵩山以人的品格、人的风貌,更体现了的人格操守与精神追求。

诗人究竟是在写山还是在写自己,已很难分得清,物我融为一体,言有尽而意无穷。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注]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注云和:

乐器。

试赏析西宫夜静百花香一句的妙处。

答案西宫夜静百花香一句,既点明季节,又点明时间,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花气袭人的春夜。

这一句,就手法而言,它运用反衬手法,衬出诗中人的孤独凄凉的处境;

就内容而言,它与下文紧密衔接,由此引出了诗中人的矛盾心情和无限幽愤。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槛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水槛:

江边的栏杆,可供垂钓、眺望。

在杜甫成都草堂附近。

赊:

渺茫。

这首诗的第五、六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称其缘情体物,有天然之妙。

请你谈谈这两句诗的妙处,并结合全诗说说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两句诗,写细雨轻洒,鱼儿嬉戏于水面;

微风吹拂,燕子斜掠过天空。

出,写鱼儿的欢乐;

斜,写燕子的轻盈。

诗人观察细致入微,遣词造句自然平易而又精巧生动。

诗歌描绘草堂的自然环境,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和优游闲适的心情。

定向训练二诗句作用题的突破训练

酒泉子

冯延巳

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

归鸿飞,行人去,碧山边。

风微烟淡雨萧然。

隔岸马嘶何处?

九回肠,双脸泪,夕阳天。

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伤感情怀的词,词的上阕起笔两句写景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交代离别季节,是芳草萋萋、绿柳成荫的春季。

交代离别地点,是在绿草如茵的郊外的一座桥下的柳荫中。

描绘出春天生机勃勃的美景,为后文抒发伤离惜别情怀起到反衬作用(乐景反衬哀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谪仙怨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唐]刘长卿

晴川落日初低,落日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晴川:

晴朗的江面。

携:

分离。

长沙:

这里用汉代贾谊谪迁长沙的典故,表现自己与友人梁耿同遭贬谪的境遇。

词的首句晴川落日初低有何作用?

答案首句写江上夕阳西沉的情景,点明时间已是傍晚,意味着别离的时刻即将到来,引出下文别离后的各种情感。

诗句作用分析题同文学作品中句子作用分析题答题思路差不多,仍然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个别题目可兼顾表达技巧。

从内容角度看,主要有写景方面、意境方面、表情达意方面;

从结构角度看,要抓住这些术语:

缘起、呼应、铺垫、折、过渡、总结、层层深入等。

分析诗句作用,一要结合该诗句内容,二要顾及在诗词中的位置。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

王禹偁[注]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王禹偁:

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由于他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

首句雨恨云愁的作用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答案比拟,这雨使人添恨生愁,突出了江南水乡多云多雨这一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

欲扬先抑,衬托江南水乡无论是淡妆浓抹,还是细雨浓云,总是秀美迷人。

总领全篇,呼应下片,完整表达感情。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卖花声

张舜民

楼上久踟躇。

地远身孤。

拟将憔悴吊三闾。

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

不醉何如。

又看暝色满平芜。

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又看暝色满平芜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有什么作用?

答案夜色笼罩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

用昏沉苍茫的夜色衬托诗人内心的悽怆。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注]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锦江在成都南,绵州在成都东北,绵谷在绵州东北。

尾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点明思念友人的题旨;

以景作结,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情韵悠长,余味无穷。

诗歌鉴赏

这首诗追忆昔游,抒发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联叙事,字里行间流露出喜悦之情。

两个值字,蕴含际此春秋佳日之意。

颔联具体写锦江游踪,极写所见之美,写景之笔濡染着浓烈的感情色彩。

明明是诗人多情,沉醉于大自然的迷人景色,却偏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白云。

颈联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极言别去之难。

在离人眼里,锦江的山好像因我之离去,而牵绕着别恨,锦江之水也似乎带着离情,发出咽泣之声。

尾联又因寄书蔡氏兄弟之便,再次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之情。

诗人用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寄写自己的情思,结束全篇,情韵悠长,余味无穷。

6.(2011·

湖北)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城

刘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望湖楼晚景

苏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

答案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濛濛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所云江南水墨图意境。

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

贺新郎·

九日

(南宋)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