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5802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下载.docx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下载.docx

花粉发育成熟后,落在雌蕊的柱头上,完成传粉的过程。

(3)受精:

花粉内的精子和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过程。

(4)形成果实和种子:

受精完成之后,受精卵发育成种子中的胚,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它将发育成新一代的植株。

(5)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2.有性生殖

(1)概念:

有性生殖就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特点:

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3)

意义:

有性生殖使后代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更强,在进化上具有重要意义。

①植物凡是靠种子来繁殖后代的方式,都属于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产生的种子的胚受到种皮、果皮的良好保护,往往可以耐受不良环境条件,也容易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到其他地方,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②不仅绿色开花植物进行有性生殖,其他的生物,如裸子植物、人和大部分动物等都可以进行有性生殖。

知识点二无性生殖

1.教材第4页“观察与思考”全解

(1)竹子生长数十年后开花、结果、枯死,种子落入土中又长成幼竹。

竹子开花较为少见,它的繁殖主要依靠竹鞭(地下茎),竹鞭分节,节上的芽发育为竹笋,竹笋长成新竹。

这是竹利用茎进行繁殖。

(2)将椒草的一片叶剪下,将叶柄插入水中,隔一段时间,椒草叶的叶柄处能发出芽和根,从而长成新的植株。

这是椒草利用叶进行繁殖。

(3)马铃薯的地下块茎上有许多芽眼,芽眼里会长出新芽,把块茎切成带芽的小块,种植在土壤中,这些带芽的小块可以长成马铃薯植株。

这是马铃薯利用茎进行繁殖。

1.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子代。

2.例如,甘薯的块根上可以长出根和芽;

草莓的匍匐茎茎节处可长出根;

莲可利用地下茎繁殖;

薄荷的匍匐根状茎节处可生出新根。

3.既可以在环境条件适宜时通过无性生殖迅速扩大种群规模,占领更多的时空资源,又可在环境条件恶劣时以有性生殖产生的果实和种子度过不良环境,以保证种群的延续。

2.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就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特点:

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与有性生殖相比,无性生殖的繁殖速度一般较快,后代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特性,但适应环境的能力有下降的趋势。

有时,长期的无性生殖,还会引起一些优良品种的退化,如马铃薯利用块茎进行长期的无性生殖后,块茎会逐渐变小。

物界中的其他无性生殖方式

①分裂生殖:

分裂生殖又叫裂殖,是由一个母体分裂出子体的生殖方式。

这种生殖方式比较普遍。

例如,草履虫、变形虫、细菌都进行分裂生殖。

②出芽生殖:

出芽生殖又叫芽殖,是由母体在一定的部位生出芽体的生殖方式。

酵母菌和水螅(环境恶劣时,水螅也进行有性生殖)常常进行出芽生殖。

③孢子生殖:

有的生物发育成熟后能够产生一种细胞,这种细胞不经过两两结合就可以直接形成新个体。

这种细胞叫作孢子,这种生殖方式叫作孢子生殖。

低等植物(如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和真菌一般进行孢子生殖,如铁线蕨、青霉、曲霉。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可列表比较如下。

比较项目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生殖细胞有无性别区分

有(雌、雄生殖细胞分别是卵细胞、精子)

本质区别(是否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植物通常的繁殖方式

种子

营养繁殖(根、茎、叶)或组织培养等

意义

产生的后代具备两个亲本的遗传特性,具有吏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繁殖速度快,后代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知识点三无性生殖的应用(重点)

1.营养生殖

(1)概念:

利用植物体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营养生殖。

营养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无性生殖的一种方式。

(3)应用举例:

营养生殖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例如,人们利用月季、葡萄的枝条进行扦插繁殖,将柿树的枝或芽接到黑枣树上进行嫁接繁殖,利用石榴的枝条进行压条繁殖等。

(4)

优点:

利用营养生殖方式得到的植物体,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

2.扦插

(1)过程:

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不久,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最后长成一个新个体(图7-1-1-2)。

(2)

常见实例:

常见的利用扦插来繁育的植物有甘薯、葡萄、月季、柳、山茶、菊等。

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亲子代的遗传物质相同,可用来保持优良性状及培育无病毒植株等。

从生产实践看,长期的无性生殖会引起品种的退化,对环境的适应力相对较弱等。

3.嫁接(教材第5页图7-2全解)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其中接上去的芽或枝叫作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作砧木。

(2)关键技术:

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确保接穗成活。

(3)分类(教材第6页图7-3全解)

①枝接

枝接是利用植物上一段带芽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砧木上。

进行枝接时,接穗的枝条如果和砧木的茎干同样粗细,可采用全接法,全接法的结合处可削成互相嵌合的舌状或马鞍状;

如果接穗枝条比砧木细小,不能在两切口面完全重合,可采用切接法或劈接法。

②芽接

芽接是以枝条为接穗进行嫁接。

进行芽接时,先在砧木莲上划一“T”形的接缝,深及形成层,并将接缝处树皮挑开,同时把接穗枝条上的腋芽用刀削下,保留部分形成层,再修剪成盾形,切下芽下方的叶片,仅留一小段叶柄,然后把盾形的接穗嵌入已割开的砧木皮下,使接穗的芽体正好在砧木接缝正中央的位置,用绳等扎紧,待愈合后即成(图7-1-1-3)。

(4)嫁接的应用

嫁接后形成的新植株,接穗保留了原有的性状,可以用来快速地繁育优良品种。

柿树、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利用嫁接的方法来繁育优良品种,这既能保持植株的优良特性,又能加快开花结果。

还可利用砧木的特性,增强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等能力。

例如,柿树常以黑枣作为砧木来嫁接繁育。

柿树有性繁殖的播种苗通常需要6〜8年才能开花结果,而嫁接苗只需3〜4年就可以开花结果,并能基本保持原来的品质。

①并不是任意两种植物都能嫁接在一起,一般来说,两种植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如“同科或同属的两种植物,嫁接到一起就越容易成活;

反之,亲缘关系越远,嫁接后植物就不易或无法成活。

②在嫁接的植物中,开出的花、结出的果实和种子的性状与接穗是一致的。

4.影响植物无性生殖的条件

(1)外界环境条件:

外界环境中的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空气等都会影响植物的无性生殖。

(2)自身条件:

有些植物的枝条容易生根,适于扦插;

有些植物的枝条受创伤后很难发育,就不适于进行扦插、嫁接等。

知识点四植物的组织培养

1.概念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或细胞等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生物技术。

2.原理

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活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具有分化并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全能性。

3.过程

将植物的茎尖、叶片、茎段或花药、花粉等外植体置于无菌条件下,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它们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如图7-1-1-4所示)。

4.优点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只需用少量植物材料,就可以在短期内诱导出大量“试管苗”。

此外,采用茎尖培养还可以有效地脱去病毒,从而获得更加健康的植株。

5.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广泛应用于植物基因工程及转基因植物的实验室筛选和大量繁殖。

我国的组织培养技术在某些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例如,我国已经用花药培育出许多优质高产的烟草、小麦、水稻新品种,果树、花卉的快速繁殖也获得广泛应用。

知识点五教材第7页"

课外实践”全解(扦插和嫁接)

1.薄荷的扦插

(1)选取材料:

选取薄荷植株上生长健壮、没有病虫害的枝条作插条。

(2)处理材料:

①在剪取茎段时,一般保留两个节。

②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可以减少水分过多蒸发;

下方的切口是斜向的,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

这样剪出的材料也很容易辨认上下方向,以免插错(颠倒极性会影响生长)。

③上面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一部分,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

④在对扦插的材料进行处理时,去掉叶片是为了降低扦插材料的蒸腾作用强度,有利于扞插材料成活。

一般来说,在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达,此处较易生根。

去掉叶柄时,在节上留下伤痕,伤口处较容易产生愈伤组织,也就容易生根。

对于一些不太容易生根的木本植物来说,剪口位于节处更好。

(3)扦插:

分清茎段的上下方,将茎段下方插入潮湿的土壤中,并注意保温和保湿。

一般在扦插后4-10天可生出新根,见到有新叶长出就可以移栽了。

2.蟹爪兰的嫁接

接穗:

蟹爪兰;

砧木:

仙人掌。

(2)过程:

先将仙人掌在适当位置横切一刀,再在切口上直切一个1~2厘米深的纵切口;

将作为接穗的蟹爪兰扁平茎的下端两面削成楔形斜面,插入砧木的纵切口之中;

最后,用牙签或仙人掌的长刺横穿相接处,将接穗与砧木固定。

等蟹爪兰萌发出新芽,就表明它已经可以成活了。

重点内容总结

植物的生殖

易误易混警示

1.误认为不能进行有性生殖的植物才进行无性生殖

高等植物的无性生殖一般是通过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

利用根、茎、叶来繁殖新个体的植物并不是只进行无性生殖,在自然状态下,这些植物大都能开花、结果,产生种子,利用种子进行有性生殖。

只是有些植物进行有性生殖的繁殖速度和后代的优良特性都比不上无性生殖,因此在农业生产上,这些植物一般利用无性生殖来繁殖后代。

2.嫁接后接穗生长表现出的特性

利用嫁接进行繁殖,一般是利用接穗的优良特性以及砧木发达的根系和较强的抗逆性。

嫁接后,由于接穗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接穗原来的优良特性就保留下来,而砧木的特性则不会在接穗上表现出来。

综合提升训练

1.下列关于有性生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性生殖一般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过程

B.有性生殖是指由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发育成的新个体的过程

C.有性生殖后代有更强的生活力D.有性生殖后代变异性更强

2.(典型例题剖析例1变式)下列几组植物的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①鼠尾草靠丸花蜂传粉繁殖后代②玉米种子种下去长出玉米植株③小麦靠风力传播花粉进行繁殖④马铃薯块茎上的芽眼里会发出芽来⑤竹鞭节上的芽可以形成竹笋,进而长成新竹子⑥秋海棠的叶发出芽和根,进而长成新的秋海棠植株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

3.据图7-1-1-6分析,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是嫁接,是人工营养繁殖

B.①②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

C.①②③均是植物的生殖方式

D.③中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芽

4.在杂交水稻生产过程中,需要用一种叫不育系的水稻与一种叫恢复系的水稻进行杂交,才能获得杂交水稻种子。

若某年因某种因素所获得的杂交水稻种子数量不足,农民则先将种子播种,待长出的秧苗分蘖(茎的基部长出新的芽所发育成的新植株)后,将分蘖苗分开插入水田。

以上两种繁殖方法分别属于()

A.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B.都属于有性生殖

C.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D.都属于无性生殖

5.生产上常用嫁接的方法进行果树的营养生殖,这种生殖方式的优势是能够()

A.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B.获得新的优良性状

C.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D.培育高产的新品种

6.下图为高等植物繁殖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水蜜桃味美汁多,生产上常采用的繁殖方法是图。

(请填序号)

(2)图③所示的生殖方式属于生殖,其种子中能萌发成幼苗的结构由发育而来。

(3)若要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批康乃馨等花丼幼苗,生产上常利用的技术是图。

7.小刚是个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

他学习完“植物的无性生殖”以后,便把两个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进行种植,结果发现种植的马铃薯块有的长了芽,有的没长。

他将马铃薯块取出进行比较,惊讶地发现了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

(1)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你认为小刚发现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是()

A.已经死亡丑B.没有带芽眼C.块太小D.没有根

(2)为了验证该原因是否成立,小刚又重新进行了实验。

①取两个盛有潮湿、肥沃土壤的花盆,分别编号为甲、乙。

②将挑选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若干,平均分成两组,将种在甲花盆内,将种在乙花盆内。

将两花盆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③你认为他将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的原因是。

④预计花盆中的马铃薯块茎会发育成幼苗,小刚设置甲、乙两花盆的目的是。

⑤得出的结论是。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的异同点。

3.关注昆虫在自然界及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知识点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1.家蚕与人类的关系

我国饲养家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千年以前,我国人民就开始饲养家蚕,生产蚕丝,并用蚕丝织成美丽的丝绸。

后来,大量的丝绸制品西运,由此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悠悠文明史,漫漫丝绸路。

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现在,我国的养蚕业已由原来的手工作坊式的家庭生产,逐渐转变为大规模的现代化工业生产,生产的丝绸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2.教材第10页“观察与思考”全解

(1)家蚕的生殖

家蚕繁殖后代时,首先雌雄蚕蛾进行交尾产下受精卵(如右图所示),受精卵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孵化出幼虫,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2)家蚕的发育(重点

观察教材第10页家蚕生殖发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形态图,将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进行排序,正确的顺序应为2→5→4→1→3→6。

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如下图所示)。

①受精卵在适宜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孵化为幼虫。

②蚕的幼虫以桑叶为食,在生长的过程中,五六天就蜕皮一次。

刚孵化出的幼虫为第一龄幼虫,第一次蜕皮后为第二龄幼虫,以后每蜕皮一次增加一龄,经过4次蜕皮后,蚕就不再税皮了,这时的蚕会停止取食,吐出蚕丝,将身体围绕起来,结成茧。

③蚕“潜伏”在茧里变成蛹,茧可以保护蚕蛹免受不良条件的侵害。

在茧里,蛹的身沐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经过十多天,羽化成蚕蛾。

④家蚕的成虫叫蚕蛾,蚕蛾的全身被覆白色的鳞毛。

雌雄蚕蛾交配后,雌蚕蛾产下大量受精卵。

(3)家蚕的幼虫、蛹、成虫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的比较

时期

形态特点

生活习性

幼虫

身体柔软,具有环节,在胸腹部有8对足

主要以桑叶为食,有蜕皮现象,化蛹前吐丝结茧

外表光滑,呈椭圆柱状

不食不动,羽化成蛾,破茧而出

成虫

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表被覆白色鱗毛

不取食,几乎不能飞行,雌雄蛾交尾后,雄蛾死亡,雌蛾产卵后也死亡

3.变态发育的概念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知识点二其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重点)

某些昆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般进行体内受精,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发育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具有蛹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显著差异。

(3)常见昆虫:

菜粉蝶、蜜蜂、蝇、蚊、蛾等。

2.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

生殖:

蝗虫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的昆虫,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雌雄蝗虫交尾后,雌蝗虫将产卵器插在土壤里,将受精卵产在其中。

(2)发育:

①受精卵(卵):

许多受精卵集结在一起,形成卵块,当环境适宜时,受精卵开始孵化。

②幼虫:

刚由受精卵孵化出的幼虫与成虫一样具有三对足、一对触角,但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称为若虫。

蝗虫的若虫能够跳跃,又称为跳蝻。

③成虫:

若虫经过5次蜕皮以后,变成能飞的成虫(图右)。

其发育过程不经过蛹期。

3.不完全变态(重点)

某些昆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般进行体内受精,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发育过程分三个时期,不具有蛹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上差异不太明显,有许多相似之处,幼虫也被称为若虫。

蛾蟀、蝼蛄、螳螂、蜻蜓、蝉、蟑螂等。

知识点三教材第11页“技能训练”全解(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

从问题的具体、明确、可探究性的评价准则来分析,“在昆虫的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这与它们的身体结构有关吗?

”提得较好。

因为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既受遗传因素影响,又受环境影响,并且是进化的结果,所以问题“为什么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都要经过几次蜕皮?

”提得不具体、不明确。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可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

如蚕吐丝的量与蚕的大小有关吗?

只有雌性或雄性的成虫,蝗虫能进行有性生殖吗?

为什么说雌雄昆虫的相互识别与昆虫的触角有关?

昆虫在蜕皮后、新皮变硬之前,抗干旱和抗虫害的能力如何?

等等。

知识点四教材第12页“课外实践”全解(饲养家蚕并观察其生殖和发育过程)

1.目的

通过饲养家蚕,了解家蚕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2.背景知识

家蚕一般每5~6天蜕皮一次。

蜕皮期间不食不动,叫作“眠”。

经过4眠后,体内绢丝腺发育成熟,停止取食,吐丝结茧,在茧内化蛹。

蛹经过10余天羽化成蚕蛾。

雌雄蚕蛾均不取食,立即进行交配。

交配后雄蚕蛾死去,雌蚕蛾产卵后死去。

3.材料器具

纸盒,蚕种,桑叶等。

4.方法步骤

(1)用蚕种孵化家蚕,孵化温度一般为20~25℃,孵化时间在10天左右。

采摘桑叶饲养,并需每天清理饲养纸盒。

(2)观察和记录家蚕生活的各个发育时期的主要特点。

(3)观察和记录雌雄家蚕交配生殖的全过程。

混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比较如下表所示(可以对比理解、记忆)。

发育方式

发育起点

发育过程

发育特点

相同点

常见昆虫

完全变态

一般为受精卵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具有蛹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明显差异,有羽化现象

体内受精,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家蚕、蜜蜂、蚊、菜粉蝶等

不完全变态

受精卵、若虫、成虫

不具有蛹期,若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相似,无羽化现象

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1.

教材;

内容全解例1变式)图7-1-2-8中的图1是蔬菜上最常见的一种害虫——菜青虫,图2是它的成虫——菜粉蝶,由此可知它的发育过程为()

A.卵→幼虫→蛹→成虫B.卵→幼虫→成虫

C.卵→成虫→幼虫D.卵→蛹→劫虫→成虫

2.(2014·

湖南常德)下列生物的发育过程不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A.蝗虫B.蜜蜂C.苍蝇D.蝴蝶

3.判断某一昆虫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还是不完全变态发育时,主要是比较昆虫的哪两个发育时期有无明显差异?

()()

A.受精卵和幼虫B.蛹和成虫C.幼虫和成虫D.受精卵和成虫

4.(2014·

山东泰安)蝗虫的发育要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若虫与成虫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若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B.若虫身体较小,无翅,无外骨骼

C..若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发育成熟

D.若虫身体较小,有翅,无外骨骼

5.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中,与昆虫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

A.飞蛾扑火B.作茧自缚C.金婢脱壳D.蜻蜓点水

6.

(2014·

湖南株洲)图7-1-2-9表示蝽类动物的发育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属于完全变态

B.该过程与蝗虫的发育过程相同

C.成虫与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相差很大

D.该过程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7.图7-1-2-10是与柑橘大实蝇有关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实蝇属于昆虫,它的翅和足都着生在部。

(2)图①中危害柑橘的蛆虫是由大实蝇的[⑤]发育而成的。

(3)用箭头和图中标号②③④⑤表示出大实蝇发育的先后顺序:

此发育过程为变态。

(4)大实蝇虫害使广大橘农损失惨重。

为防止这样的事件重演,保护广大橘农的利益,请你提出一项既能控制大实蝇的数量,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措施。

8.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在雨水多的年份,蝗虫很少,而在干旱的年份蝗虫特别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他们准备了花盆、土壤、雌雄活蝗虫成虫各20只、新鲜的青草、铁丝网罩、清水等,通过实验探究适于蝗虫生殖和发育的环境。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订并实施计划:

①取2个花盆,分别放人相同且等量的土壤,并编号为甲、乙。

②向甲盆内加入一些,使土壤保持,乙盆不做处理。

③向甲盆内放入10只雌蝗虫和10只雄蝗虫,向乙盆内放入,并用铁丝网罩住。

④把甲、乙盆放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每天按时饲喂等量的青草,并定期向甲盆内加入。

观察并记录蝗虫的生活情况。

(4)过了一段时间,同学们发现在乙盆内出现了许多小跳輔,而甲盆内小跳蝻很少。

(5)小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