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6041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1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铜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铜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铜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铜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铜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铜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铜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铜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铜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铜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铜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铜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铜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铜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铜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铜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铜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铜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铜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铜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铜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铜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铜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A、河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大理石是碳酸钙和杂质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氮气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硫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也属于化合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2分)(2015•铜仁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凡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二氧化锰可以作为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物质的分类;

空气与水.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二氧化锰可以作为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是错误的,因为有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催化剂;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是正确的,化学能经常转化为热能、光能和电能;

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不变,已改变是错误的.

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凡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是错误的,如高锰酸钾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锰可以作为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是错误的,因为有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催化剂,故选项错误;

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是正确的,化学能经常转化为热能、光能和电能,故选项正确;

D、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不变,已改变是错误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催化作用和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2分)(2015•铜仁市)“驾车不喝酒,喝酒不驾车”,“酒精检测仪”可检测司机酒后驾车,当红色的CrO3试剂遇到酒精时就会生成绿色的Cr2(SO4)3,请判断Cr2(SO4)3中Cr的化合价是(  )

+2

+3

+4

+5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化学式的计算.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硫酸铬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x,硫酸根显﹣2,可得:

2x+(﹣2)×

3=0,则x=+3.

故选B.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5.(2分)(2015•铜仁市)小明同学患有夜盲症,到了晚上就看不清东西,引起夜盲症主要是人体内缺乏(  )

铁元素

钙元素

维生素A

维生素C

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化学与生活.

根据化学与人体健康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缺乏维生素A易引起夜盲症,据此解答.

缺乏铁元素易引起贫血,错误;

B、缺乏钙元素,老年人易引起骨质疏松,小孩易引起佝偻病,错误;

C、缺乏维生素A易引起夜盲症,正确;

D、缺乏维生素C易引起坏血病,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人体健康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6.(2分)(2015•铜仁市)生活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棉花、羊毛、蚕丝等属于天然纤维

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质量不守恒

保持干燥,刷漆等是防止自行车生锈的有效方法

2B铅笔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是因为铅笔芯含有石墨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金属与金属材料;

A、根据物质的类别解答;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答;

C、根据铁生锈的原因解答;

D、根据铅笔的成分解答.

A、棉花、羊毛、蚕丝等都是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材料,属于天然纤维,正确;

B、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是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逸散到了空气中,质量仍然守恒,错误;

C、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保持干燥,刷漆等能使铁与水或氧气隔绝,是防止自行车生锈的有效方法,正确;

D、铅笔芯含有石墨,石墨很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痕迹,故2B铅笔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正确;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类别、质量守恒以及常见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7.(2分)(2015•铜仁市)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浓硫酸稀释

液体的倾倒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氧气验满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液体药品的取用;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

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8.(2分)(2015•铜仁市)下列反应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Zn→ZnSO4

Fe2O3→FeCl3

BaCl2→Ba(OH)2

CH4→H2O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金属的化学性质;

盐的化学性质;

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物质的制备.

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该物质转化成另一指定物质的反应,选出不是由一步反应实现的一组

A、Zn→ZnSO4,Zn与稀硫酸反应即得ZnSO4,能由一步反应实现;

B、Fe2O3→FeCl3,Fe2O3与HCl发生复分解反应,可生成FeCl3;

能由一步反应实现;

C、BaCl2→Ba(OH)2,无法直接转化;

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

D、CH4→H2O,CH4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能由一步反应实现.

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正确运用物质分类及反应规律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9.(2分)(2015•铜仁市)观察与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下列实验对应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

实验内容

操作或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

黑色固体是Fe2O3

B

将氧化铜与碳粉混合高温加热

有红色物质生成

说明碳有还原性

C

用烧杯取井水50mL,加入少量肥皂水

搅拌,水面有浮渣

该井水是硬水

D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

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隔

氧气的化学性质;

硬水与软水;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碳的化学性质..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A、根据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解答;

B、根据碳有还原性,能够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解答;

C、根据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解答;

D、根据分子的性质解答.

A、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不是三氧化二铁,故错;

B、碳有还原性,能够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故对;

C、通常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用烧杯取井水50mL,加入少量肥皂水,搅拌,水面有浮渣,该井水是硬水,故对;

D、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对.

答案: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碳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0.(4分)(2015•铜仁市)糖类在提供人类的营养和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古到今在食品加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的祖先品尝到香甜的麦芽糖也很早,已知麦芽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由 3 种元素组成;

(2)1个麦芽糖分子中含有 45 个原子,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42 ;

(3)该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1:

8 .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1)由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2)根据麦芽糖的分子结构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3)

(1)麦芽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可见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填:

3;

(2)麦芽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可见1个麦芽糖分子中含有1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共45个;

麦芽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为12×

12+1×

22+16×

11=342;

故填:

45;

342;

(3)麦芽糖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

22):

(16×

11)=1:

8.故填:

1:

8.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5分)(2015•铜仁市)

(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

①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②铝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10 ;

③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方法冶炼铝,化学方程式为:

2Al2O3

4Al+3O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分解反应 .

(2)要除去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写出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

①Ag(Cu) Cu+2AgNO3=Cu(NO3)2+Cu ;

②CO2(CO) CO+CuO

Cu+CO2 .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反应类型的判定;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以及离子的形成、反应类型的判断依据来分析;

(2)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①铝是13号元素,则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②铝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3个电子,剩余10个电子;

③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

10;

(2)①可将混合物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故填:

Cu+2AgNO3=Cu(NO3)2+Cu;

②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故填:

CO+CuO

Cu+CO2.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2.(3分)(2015•铜仁市)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Cl

34.0

40.0

45.6

51.1

56.7

KNO3

31.6

63.9

110

169

246

(1)20℃时KCl的溶解度是 34.0g ;

(2)20℃时将20gKCl与50g水混合,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 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

(3)上表两种物质中, KNO3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1)运用溶解性表中的数据读出20℃时KCl的溶解度;

(2)根据20℃时KCl的溶解度的概念分析溶液的状态;

(3)根据表格得出结论.

(1)从溶解性表中的数据可知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0g,故填:

34.0g;

(2)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0g,表示100g水中溶解34g氯化钾达到饱和,所以将20gKCl固体加入50g水中只能溶解17g氯化钾,形成溶液为饱和溶液;

饱和;

(3)由表格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化较大,故填:

KNO3.

本题考查了有关溶解度的问题,解答这类题目关键是熟练和灵活应用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3.(5分)(2015•铜仁市)请从C,H,O,Na四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化学式回答:

(1)最简单的有机物 CH4 ;

(2)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 CO2 ;

(3)用于制作馒头、面包的小苏打 NaHCO3 ;

(4)可作溶剂的是 H2O或C2H5OH ;

(5)分布在离地面10﹣50km的高空,能吸收紫外线的单质是 O3 .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1)甲烷是结构最简单的有机物,故填:

CH4;

(2)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故填:

CO2;

(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故填:

NaHCO3;

(4)水、酒精可做溶剂,故填:

H2O或C2H5OH;

(5)臭氧能吸收紫外线,故填:

O3.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三、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

14.(3分)(2015•铜仁市)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如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食盐标签的部分文字说明,请按要求回答:

①从成分上看,食盐中除含有NaCl外还有KIO3,KIO3的作用是 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元素,防止甲状腺肿大 ;

②家庭生活中,食盐除了可以调味,还可用于 腌制蔬菜、鱼、肉等 .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的蔬菜,其目的是 隔绝氧气或降低温度 .

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以及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和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1)①食盐含有的KIO3含有碘元素,碘元素是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组成元素,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元素,防止甲状腺肿大,故填:

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元素,防止甲状腺肿大;

②家庭生活中,食盐除了可以调味,还可用于腌制蔬菜、鱼、肉等,用于防腐,故填:

腌制蔬菜、鱼、肉等.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的目的是隔绝氧气,放入较多的蔬菜能降低温度,故填:

隔绝氧气或降低温度.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用途进行.

15.(3分)(2015•铜仁市)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只有一个家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所谓“低碳”指什么?

(2)燃放烟花炮竹时,除了会带来噪音污染外,还会带来 空气污染、粉尘污染 等环境问题.

(3)为了我们的青山绿水,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回答和解决问题,我市锰矿资源丰富,某电解金属锰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等物质,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你认为最好选择什么物质处理该废水中的硫酸?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酸、碱性废水的处理..

化学与环境保护.

(1)所谓“低碳“,就是指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2)燃放烟花炮竹时,会造成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粉尘污染;

(3)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分析.

(1)现在全世界都在倡导“低碳”生活,所谓“低碳“,就是指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3)酸和碱能够反应中和反应,废水中的硫酸可用较为廉价的生石灰除去.

故答案为:

(1)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2)空气污染、粉尘污染;

(3)生石灰.

本题考查“低碳”含义、空气的污染、中和反应,难度不大.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满分13分)

16.(6分)(2015•铜仁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完成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锥形瓶 ,若要完成“粗盐提纯”实验,某同学选择F装置,请写出需要补充的仪器名称 玻璃棒 ;

(2)实验室若要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或A (填一种),并写出所选实验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O2↑或2KClO3

2KCl+3O2↑;

(3)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 C 装置,写出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1)由仪器的图形和用途去分析;

由F装置是过滤装置,过滤时为防止液体溅出,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去分析;

(2)由实验室若要制取氧气,可选择发生装置B,由于反应不需加热,故只能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

若发生装置选择A,由于装置和特点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试管口没放棉花团,则药品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去分析;

(3)由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通常用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去分析.

(1)由仪器的图形和用途可以看出仪器a为锥形瓶;

F装置是过滤装置,过滤时为防止液体溅出,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

锥形瓶玻璃棒;

(2)实验室若要制取氧气,可选择发生装置B,由于反应不需加热,故只能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若发生装置选择A,由于装置和特点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试管口没放棉花团,则药品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B2H2O2

2H2O+O2↑或2KClO3

(3)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C装置;

通常用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CCO2+Ca(OH)2=CaCO3↓+H2O.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发生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的选择取决于水溶性和气体的密度;

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注意事项,是考试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重点.

17.(7分)(2015•铜仁市)酸、碱、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 腐蚀性 ,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小丽同学总结了碱的化学性质如图,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小丽同学发现,以前取用氢氧化钠溶液时试剂瓶忘记盖瓶塞,依据反应③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如果该溶液变质,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

(2)要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选择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是 B 

A.稀HClB.酚酞试液C.CaCl2D.Ca(OH)2

(3)为了验证反应④,小丽将无色酚酞试液分别滴入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