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6566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齐鲁文化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齐鲁文化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齐鲁文化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齐鲁文化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齐鲁文化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齐鲁文化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齐鲁文化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齐鲁文化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齐鲁文化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齐鲁文化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齐鲁文化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齐鲁文化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齐鲁文化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齐鲁文化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齐鲁文化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齐鲁文化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齐鲁文化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齐鲁文化Word下载.docx

《齐鲁文化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齐鲁文化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齐鲁文化Word下载.docx

  主要特色小吃主要有:

蒙阴红烧兔子头、沂水油炸山山牛、广饶肴驴肉、沂水豆油炒姜芽、临沂油炸知了鬼、沂水大锅全羊、沂水塌煎饼、沂水塌包、沂水油煎白鳞鱼、清油盘丝饼、油旋、八批果子、玫瑰糖炸糕、五仁包、春饼、鸡丝馄饨、长清大素包、民众煎包、银丝卷、炸鸡丝春卷、济南米粉、济南甜沫、商河老豆腐、玉皇庙豆腐皮、济宁甏肉干饭、福山拉面(抻面)、景芝金丝面、单县羊肉汤、蛋酥炒面、鱼肉水饺、豆汁粥、鸡丝伊府面、鸡汤饸饹、临沂糁、滕州糁、朝天锅、荷叶粥、枣庄菜煎饼、八宝茶汤、瓜荅、石子旋饼、六角旋饼、糖酥杠子头火烧、泰山豆腐面、烟台焖子、蓬莱小面、梨丸、龙凤炒饭、龙口肉盒、芙蓉烧麦、潍坊火烧,鸡鸭和乐,朝天锅。

德州扒鸡、禹城扒鸡、莱芜棋山鸡、雪野鱼头、莱芜香肠、博山酥锅、利津水煎包、单县羊肉汤、曹州耿饼等。

戏曲艺术

  山东是我国较早有戏剧活动的地区之一。

其戏剧艺术的孕育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齐鲁诸国。

  隋代齐倡名动全国,到了唐代参军戏在山东地区流行。

可以说长期流行的歌舞百戏,俳优活动,是山东戏曲孕育发展所必不可缺的重要过程。

宋杂剧形成后亦波及山东,金末元初产生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即元杂剧,山东是主要流行地区之一,元人钟嗣成的《录鬼簿》和明初贾仲明的《录鬼簿续篇》中记载的山东籍戏曲作家共28人,能歌擅唱者4人。

戏曲最盛之地是东平,单东平籍元曲作家就有高文秀、张时起等10人,最突出的当推高文秀,所作《黑旋风双献头》深得人民的喜爱。

  山东戏曲到明清时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李开先的《宝剑记》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成就突出,影响最大。

在演出方面,职业戏班增多,活动频繁。

  到清代中叶已有数十个不同的戏曲剧种同时活跃在山东境内。

大致可分为梆子腔剧种、弦索腔剧种、肘鼓子腔剧种等。

  现在在山东境内流行的戏曲剧种多达30多种,大致可以划分为梆子腔系、弦索腔系、肘鼓子腔系和民间歌舞及说唱形成的戏曲剧种这几种类型。

  山东流行的梆子腔剧种,有豫剧(即河南梆子)、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枣梆、两夹弦、东路梆子、河北梆子等多种。

流行区域包括菏泽、济宁、临沂、枣庄、泰安、济南、聊城、德州、莱芜、滨州等十余个市地。

获得梅花奖的豫剧演员章兰、朱桂琴、李新花等还活跃在山东各地的舞台上。

  弦索腔由民间流传的俗曲小令,经过弦索清唱阶段,进而发展为戏曲声腔。

由于流传地域和伴奏乐器的不同,及受其他艺术的影响,弦索腔形成了风格不同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山东的主要有柳子戏、大弦子戏、罗子戏。

号称“东柳”的柳子戏是弦索腔剧种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剧种之一。

代表剧目有《李亚仙思夫》、《貂蝉思夫》、《莺莺思夫》、《李三娘思夫》等“十大思夫戏”。

  肘鼓子腔,是在流行于民间的花鼓秧歌的基础上,以“娘娘腔”为其主要腔调逐渐演化而成的戏曲声腔。

所包含的剧种有柳琴戏、五音戏、茂腔、柳腔、灯腔、东路肘鼓子等。

  由说唱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有:

吕剧、坠剧、渔鼓戏、八仙戏、蓝关戏等。

齐鲁名人

  古代

  

文圣

 

孔子

孔丘字仲尼,春秋末年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史称孔子。

后世誉为“至圣”。

孟珂即孟子。

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被称为“亚圣”

曾参即曾子。

编著了《大学》《孝经》两书。

后世称为“宗圣”。

科圣

墨子,名翟(dí

),鲁人。

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兵圣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

著作《孙子兵法》。

吴起,我国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一书。

武圣

姜尚字子牙,吕氏,一名望,尊称太公望,武王尊之号为“师尚父”,世称“姜太公”。

田穰苴著名军事家,因功被封为大司马,世称司马穰苴。

医圣

扁鹊姓秦,名越人。

系我国医学事业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发明望闻问切疗法(望闻问切诊断法)。

匠祖

鲁班姓公输,名般,春秋鲁国人。

古代杰出土木建筑工匠和发明家,“匠师之祖”。

书圣

王羲之东晋大书法家。

颜真卿唐代大臣,书法家

车神

奚仲,造车鼻祖。

智圣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算圣

刘洪,字元卓,首创珠算。

著有《七曜术》。

孝圣

王祥,字休征,以孝著称,为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翁。

理论家

刘勰南朝梁杰出的文学理论批评家。

所著《文心雕龙》一书,在文学批评史上影响极大。

经学家

郑玄汉末著名经学家。

画家

张择端字正道,北宋风俗画家,代表作有《清明上河图》。

民族英雄

戚继光明朝著名军事家,抗倭名将。

 

左宝贵回族,清末爱国将领。

词家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

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

散曲家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散曲家。

农学家

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等,是我国古代著名农学家。

文学家

东方朔西汉文学家。

性诙谐滑稽,善辞赋。

左思西晋著名文学家,叫洛阳纸变贵的就是他的文章《三都赋》和《招隐》。

孔融孔子20世孙。

东汉末学者,“建安七子”之一,典故孔融让梨。

王粲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刘桢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王戍西晋大臣,“竹林七贤”之一。

刘峻南朝梁著名学者、文学家。

于慎行东阿人,明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明史》推为“山左文学之冠”,《四库全书》均有其著作载录。

蒲松龄清初著名小说家,有《聊斋志异》传世。

戏曲家

李开先明代中叶著名文学家和戏曲家。

孔尚任孔子64代孙,昆曲名剧《桃花扇》即他所为。

哲学家

仲长统东汉末著名哲学家、政论家。

训诂家

刘熙字成国,汉末训诂学家,代表作有《释名》。

孟喜字长卿,西汉今文经学中易学“孟氏学”开创者,汉宣帝时立为博士。

匡衡西汉时期人。

凿壁偷光来读书,后官至丞相。

政治家

刘统勋字延清,清代政治家、文学家。

刘墉刘统勋之子,清代政治家、书画家

当代

名人

简介

季羡林

(1911-2009)临清人,语言学家,文学大师,东方鸿儒。

李丁

山东济宁人演员

王尽美

莒县人(今诸城市),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丁肇中

(1936年1月27日-)日照人,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任继愈

(1916-2009)平原人,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

臧克家

(1905—2004)诸城人,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

焦裕禄

(1922—1964)淄博人,中共兰考县委书记、革命烈士。

孔繁森

(1944—1994)聊城人,党的好干部。

谷牧

(1914—2009)荣成人。

曾任国务院副总理。

李建国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

迟浩田

历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

宋平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王沪宁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王乐泉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副主任。

张万年

1993年晋升为上将军衔。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李继耐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罗干

原国务院秘书长、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书记、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

李肇星

国家第九任外交部长。

田文聚

山东莱芜人,1912年生人,曾任东海舰队某基地政委,享受正军级待遇。

1982年病故。

马金凤

著名豫剧大师。

贺敬之

山东栆庄人,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

万里

山东泰安东平人,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田纪云

山东泰安肥城人,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王国生

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

李鸿忠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三运

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

苏树林

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

鹿心社

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

类别

文化

乍启典、李苦禅、王成喜、韩美林、莫言、乔羽、于洋、魏启后、薛中锐、方荣翔、邹德忠、刘大为、吴山石刘立杰,李本和、李荣海、唐秀玲、高宏军、徐翎超、田茂泉、朱树松、杜焕常、王艳、项堃、薛俨、丛珊、朱尧堃、鞠萍、王宁、隋强,刘德凯、刘雪华、张瑜、孙荣山、李念云、非凡靳东、倪萍、欧阳中石、谷建芬、白宗伶、

歌唱

韦唯、江涛、彭丽媛、郭菻卿、景岗山、凌峰、赵记军、许镜清、谢天笑、刘大成、朱之文等

演艺

成龙、黄渤、李雪健、唐国强、范冰冰、夏雨、黄晓明、陈好、林永健、高亚麟、巩俐、宋佳、范明、大S、小S、郭晓冬、林青霞、练喻轩、王艳、马天宇、伊能静、孙松、焦恩俊、谷德昭、贾乃亮等。

小品

姜昆、牛群、朱时茂、黄宏、魏积安、郭冬临等。

武术大师

于海、王俊法、李慧、李明治、杨晓靖、柳海龙等;

音乐作词

赵记刚

2010年5月23日,在东明县召开了菏泽市华夏文化促进会成立大会暨《菏泽文化论坛》启动仪式,这标志着我市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与发展、研究与传播有了一个新的阵地和平台,在弘扬菏泽优秀地域文化,促进全市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和文化大市建设中将发挥积极作用。

  市委赵润田书记和市委宣传部孙丰华部长在听取筹备情况汇报时,特别指示要全力办好《菏泽文化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专题研讨会,每季度聘请专家学者举办一次专题讲座。

每次的论坛、讲座,要在《菏泽日报》刊出和市电视台播出,可以光盘或资料的形式,发到县区和基层,做好普及工作。

  菏泽市华夏文化促进会的成立,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刘士合市长亲自到会讲话,提出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鼎力相助,成立大会圆满成功,开局良好,社会反响很大。

  菏泽市华夏文化促进会与菏泽日报社在《菏泽日报》将联办“菏泽文化论坛”专题栏目。

5月23日下午,原省委副书记、省华夏文化促进会会长王修智在东明县作了《齐鲁文化与山东人》讲座,这是“菏泽文化论坛”的开坛之讲。

讲座内容生动丰富,现根据录音资料整理刊出。

今后,“菏泽文化论坛”将陆续刊登知名专家学者围绕菏泽历史文化所作的专题演讲和相关研讨文章,欢迎大家在“菏泽文化论坛”栏目发表研究成果。

  我们所说的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呢?

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我们所说的、翻来覆去强调的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呢?

我以为这种文化包括三种文化:

第一种文化就是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上下五千年不断传承、不断发展的文化,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和相当多的外国人共同接受的文化,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中国文明提升的文化。

第二种文化就是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以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为主要任务,亿万人民前赴后继积极参与的文化。

第三种文化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与发展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包括学习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在内的现代文化。

总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包括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中国现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凝聚了两个字,那就是“和谐”。

中国革命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奉献”,有的革命烈士奉献了生命,有的奉献了家庭幸福,有的奉献了个人前程,有的奉献了青春年华。

总之,革命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奉献”。

现代文化是一种竞争的文化,是一种奋进的文化,竞争和奋进的背后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前进,就没有发展。

因此,现代文化的核心理念就是“创新”。

三种文化、三种理念结合在一起,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我们民族复兴,走向现代化的巨大的精神财富。

我们东明县这个地方,三种文化都有丰富的底蕴,都有丰富的资源,作为传统文化来讲,东明是中国传统文化,包括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庄子的故乡。

作为革命文化来讲,在抗日战争时期是苏鲁豫皖边区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大后方,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到战略反攻,就是由鲁西南开始的。

谈到现代文化,东明县实行农村改革在山东省最早,东明县家庭联产承包和安徽省凤阳的家庭联产承包几乎是同时的。

因此,东明县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现代文化资源都很丰富,在进行文化建设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

“一片阳光、一块沃土、三株大树”。

“一片阳光”是借助自然的一个名词,就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主要是四大观点:

第一个是“道法自然”的观点。

什么是“道”?

孔子讲一阴一阳谓之道,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

“道”就是规律,“道”存在于、来源于客观存在,客观存在是道的蕴藏所在,道的源头、道的根本就是自然。

比方说农民种庄稼,种庄稼有种庄稼的道,春种秋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道”来自于庄稼生长的自然。

工业有工业的“道”,这个“道”就是自然科学,就是数理化,数理化来自于客观存在,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当中就有数理化的原理,所以道法自然这个观点讲的是道与自然的关系、规律与自然及客观存在的关系。

“规律”从哪儿来,不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的。

第二个是人天合一的观点。

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道”就是怎样做人,怎样做好人,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

“人道”与“天道”是一致的、是合拍的。

比方说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是天道,那么人道就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人的作息、生活习惯要和天的运行规律合拍。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根据季节的变化,人类怎样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呢?

就是“春发、夏长、秋收、冬藏”。

人的起居、作息要和天道合拍,这就是人天合一。

第三个是五行生克的观点。

古人把万事万物,分成了金、木、水、火、土五大类。

这五大类事、物、象之间的关系既是互相促进的,又是互相制约的。

互相促进的一面叫相生,互相制约的一面叫相克。

相生相克是表达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和制约的一种关系。

第四个是阴阳和合的观点。

这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既互为存在的条件又互相制约,只有阴阳两个方面实现了和谐才能达到事物的统一。

  中国古代哲学的四大观点,第一,天道自然,天道和客观的关系;

第二,人天合一,人道和天道的合一;

第三,五行生克,指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

第四,阴阳和合,讲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关系。

这四大观点和后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大家知道哲学是百科之首、大道之源,什么叫百科之首?

大学里有文科、理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业、农业,分工很细,但总的源头就是哲学,哲学是百科之首、大道之源。

各种道的源头都来自于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不具体研究某一个行业,但是这一个学问必然贯穿着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思维的开关,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这个哲学思想就像一片阳光一样照耀中华民族五千年,照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照耀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必须了解这“一片阳光”,然后还要了解“一块沃土”,这块沃土是指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生产实践当中形成的文化的底蕴,形成的文化的积累、积淀,如果把文化的积累、积淀比作一块土地的话,那么它就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农民种地讲究氮磷钾,营养要全面,我们中华民族这“一块沃土”的氮磷钾也是三个方面,即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

一是“区域文化”包括齐鲁文化,过去黄河就是中原文化,过去潼关就是关山文化,顺着长江下来是楚文化,到了长江下游是吴越文化。

从山东往北看燕赵文化、三晋文化,往东北看辽金文化,往南看,南岭之南是岭南文化,这都属于区域文化。

我们的黄河文化、运河文化,这也属于区域文化的范畴。

二是民族文化。

汉、回、蒙、藏等五十六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文学艺术包括饮食、服装、头饰、房屋建筑等等,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风格,这些风格就是文化。

三是宗教文化,除了邪教之外,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个的宗教组织,宗教的教义、教规、组织仪式、礼仪、绘画、音乐、服装、建筑,传承方式等,这也是一种文化系列。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这块沃土里的氮磷钾就是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

现在有的专家研究民俗文化,有些民俗文化可以划分到区域文化里面,比如“喝羊肉汤”算是一种饮食文化,可以归到菏泽这个区域文化里面,但到了新疆内蒙,还可以归到民族文化里面,维吾尔族和蒙古族也喜欢喝羊肉汤。

有一些文化既可以归到区域文化还可以归到民族文化,甚至有一些还可以归到宗教文化。

我没有把民俗文化单列,省里也有研究这方面的专家,我和他们探讨过。

  中国传统文化这块沃土主要包括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五千年来在这“一片阳光”的照耀下,在这一块肥沃的土地上,长成了三棵大树,这三棵大树是:

第一棵大树就是“儒家学派”,或者叫儒学思想、儒学文化。

第二棵大树就是“道家思想”,也叫道学文化。

第三棵大树就是“佛家思想”,佛学文化。

有的同志说佛学不是发源于印度、尼泊尔吗?

怎么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了呢?

佛教是释迦摩尼创造的,那时还不叫教,思想体系是释迦摩尼创造的,它是两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的。

佛教有一个特点,它不向任何思想体系挑战,不排除任何其它的思想体系,但是很注意向其它思想体系学习,所以佛学思想传入中国之后就学习了中国的儒学,学习了中国的道学,实现了中国的本土化。

儒学思想的创始人是孔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和庄子。

老子的家乡在哪里暂且不说,庄子的老家在东明,这个看来已经没有疑议,所以我们东明这个地方为什么说是传统文化的摇篮呢?

摇篮很多了,有大摇篮小摇篮,至少我们这出了一个摇篮,是不是这是道家思想的摇篮,那么道家和佛家后来都发展成了宗教,道家形成宗教是汉朝的事情,汉朝之前仅是一种思想体系,发展成宗教以后,用宗教的力量来传承他们的思想。

儒家思想到现在也没形成宗教,但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最深刻的。

儒家思想主要是靠政权的力量来传承,自从汉武帝决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思想就成为全国的指导思想,儒学文化就成为全国的主流文化。

靠政权的力量来推行,影响会更深刻更长远更广泛。

说到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孔子思想的影响我就不举例了,道家思想的影响无处不在,不用说别的,就光说道德这个词,我们随时随地都在讲道德,“道德”就是老子创造的。

什么是“道”,规律就是道;

什么是德,运用规律的能力就叫德。

“道”无处不在,都有规律可循,方方面面都有规律可循,这个规律就是道。

但是能不能认识和使用这个道呢?

这就看各人自身的修养如何和胸怀了,没这个深厚的修养和宽阔的胸怀,就认识不到,认识到也不会使用。

各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就是德,个人的胸怀、修养、眼界,包括能力都是德。

道和德这两个字,《道德经》最早的版本是《德道经》,德字在前,道字在后。

总之,这个对中华民族是很深刻的,且不说老子本身的一些观点,委屈求全的观点就是老子的“曲则全,枉则直”。

挖坑才能存水,满则溢了,就往外淌,挖了它就往里淌,这一些哲学思想就是道家的,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佛教思想影响不可低估。

中国现在已是世界上佛教徒最多的国家。

主要是分三种,一是藏传佛教。

不管是信教还是不信教,信佛还是不信佛,佛教的思想在中国人当中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如因果报应,农村劝人不要做坏事,做了坏事会得到报应。

这个因果报应的思想,佛教把做坏事叫做“孽”,我们中国人有时叫“业”,“孽障”、“你不要做孽”,就是不要做坏事,这就是佛教的理念。

所以佛、道、儒三棵大树是根深叶茂的,影响深远的,但是最根深叶茂影响深远的还是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产生在我们山东,属于齐鲁文化的一个核心。

刚才讲到了三棵大树,第一棵是儒学文化,讲到区域文化的时候,第一个讲的是齐鲁文化,齐鲁文化和儒家学派是个什么关系呢?

儒家学派是齐鲁文化的一部分,是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学派是齐鲁文化的核心、主流、灵魂!

那么齐鲁文化除了儒家学派,还有哪些学派呢?

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第一是儒家学派,第二是墨家学派。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孔子、晏子、曾子、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孟子、荀子,作为齐鲁文化组成部分的另一个完整的学派,就是墨家学派。

墨子,滕州人,墨家学派。

墨家学派和儒家学派原来是一致的,但是墨子这个人出身工匠,来自基层,接触下层群众多,许多观点有个人特色,所以墨家学派就独立出来了。

百家争鸣中儒家是先学。

第三个与山东有关系的学派就是道家学派。

道家学派在齐鲁文化中,在中国的整个传统文化中,是三棵大树之一。

但是在山东、在齐鲁文化中,道家学派占不到重要的位置,但也是一个学派,特别是在鲁国、鲁西南一带影响深远。

第四个与山东有关的是兵家学派。

兵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姜太公、孙武、孙膑,吴起、司马穰苴,他们都是齐国的将领,所以兵家思想主要产生于齐国。

与山东有关的还有一个学派,那就是法家学派,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商鞅、韩非、管仲。

在这些学派中,主流是儒家学派,儒家学派被汉武帝尊为全国的唯一的指导思想,所以整个齐鲁文化就跟着沾了光。

儒家学派走出齐鲁,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