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6691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中地理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中地理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中地理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中地理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初中地理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初中地理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初中地理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初中地理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初中地理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初中地理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初中地理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初中地理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初中地理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初中地理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初中地理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初中地理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地理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

死海是世界最深的湖泊

亚洲东部、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

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答案】C

【解析】【解答】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

死海是世界上陆地的最低点;

里海既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又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

亚洲东部濒临太平洋,南部濒临印度洋,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

故答案为:

C

【分析】亚洲的世界之最:

(1)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

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湖面。

(2)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

(3)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3.读下图,回答下列五题。

(1)亚洲气候复杂多样,表现为“干湿同在”。

主要是因为亚洲( 

A.经度跨度大

B.四面临海

C.纬度范围广

D.全部处在北半球

(2)亚洲的河流( 

A.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河流都注入太平洋

B.东亚地区的河流冬天都会结冰

C.受降水的影响南亚地区河流雨季水量大增

D.受地势的影响北亚地区河流多为内流河

(3)根据亚洲河流的流向,推断亚洲的地势( 

A.东西高,中间低

B.东高西低,纵列分布

C.南北高,东西低

D.中间高,四周低

(4)右图表现了亚洲某地居民的生活习俗,该习俗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是( 

A.纬度较低,竹楼是当地的传统民居

B.气候湿热,居民多居住在高脚屋里

C.多河湖,船是当地重要的交通工具

D.地形平坦,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5)右图中的典型民居最有可能位于左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1)A

(2)C

(3)D

(4)C

(5)C

主要是因为亚洲经度跨度大,导致沿海和内陆地区降水差异显著。

A。

(2)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河流大部分注入印度洋,部分河流注入太平洋,故A错误;

东亚地区中高纬度的河流冬天会结冰,位于东亚南部地区的河流不会结冰,故B错误;

受降水的影响南亚地区河流雨季水量大增,故C正确;

受地势的影响北亚地区河流多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故D错误。

C。

(3)读图可知,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故可知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D。

(4)读图可知,某地居民多乘船出行,说明该地区多河湖,船是当地重要的交通工具。

(5)读图可知,该地河湖众多,出行以乘船为主,是位于左图中的丙东南亚地区,该区域气候湿热,河湖众多。

【点评】

(1)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总体上看,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2)亚洲的河流有两大特点:

一是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二是内流区面积广大。

(3)亚洲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起伏极端和地貌类型最为复杂的大洲。

地形类型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洲。

地势特征是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大部分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5)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

4.(广西)以下关于亚洲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地势是南北高,中部低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答案】D

【解析】【分析】欧洲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的大洲,故A叙述错误;

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故B叙述错误;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C叙述错误,故D叙述正确。

D

【点评】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亚洲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亚洲河流众多,其中长江是亚洲最大的河流;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广。

5.(梧州)读亚洲地图,回答下题。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人口分布不均。

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相比较,人口相对稀少的是(  )

(2)下列有关港澳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原来都是英国殖民地

旅游业十分发达

澳门面积比香港大

两地都人多地广

【答案】

(1)A

(1)读图可知,甲是西亚、乙是南亚、丙是东南亚、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西亚的阿拉伯半岛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所以人口稀少。

根据题意。

(2)香港原来是英国的殖民地,澳门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两地相同处都是地狭人稠,旅游业十分发达,不同处是香港面积比澳门大,香港有深水港,港口条件优越,因此香港经济比澳门发达。

故选项B符合题意。

(1)A

(2)B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亚洲总人口达43亿(2008年),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3%。

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2)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南,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香港多低山丘陵,澳门多平原,香港的主导产业是对外贸易,澳门的经济支柱是博彩旅游业。

6.(昭通)某兴趣小组制作了四张关于“世界之最”的卡片,其中错误的是(  )

【答案】B

【解析】【分析】死海是世界陆地最低点;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为俄罗斯;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故B项描述错误。

【点评】死海是世界陆地最低点;

7.(贺州)关于亚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青藏高原位于亚洲中部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答案】C

【解析】【分析】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选项AB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点评】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8.(广安)下列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季风气候区

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解析】【分析】A、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位于非洲,故叙述错误;

B、亚洲东部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季风气候区,故叙述正确;

C、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故叙述错误;

D、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叙述错误。

【点评】根据亚洲的河流、气候、人口及地势特点等知识解答。

9.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海陆差异十分显著 

地势高低悬殊 

人口众多 

面积辽阔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亚洲季风气候的成因。

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两者巨大的海陆差异,是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

【点评】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10.(聊城)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面积达5000多万千米2。

据此并结合如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位于亚、欧两洲分界线上的山脉和湖泊有(  )

乌拉尔山脉、红海 

乌拉尔山脉、里海 

阿尔卑斯山脉、黑海 

大高加索山脉、地中海

(2)与亚洲相比,欧洲显著的地理特征是(  )

水系结构呈辐射状 

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

地势起伏大,高低悬殊 

几乎全部为发展中国家

【答案】

(1)B

(1)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选项B符合题意。

B

(2)A、亚洲地势中高周低,因此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故A不符合题意;

B、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受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影响,形成显著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B符合题意;

C、亚洲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号称“地球之巅”;

死海的湖面,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

故C不符合题意;

D、亚洲几乎全部为发展中国家,日本是唯一的发达国家。

故D不符合题意。

(1)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

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

(2)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区域是欧洲。

11.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亚

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世界面积最大、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频繁

地势起伏大既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最低洼地里海

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和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入海,缺少内流河

【答案】B

【解析】【分析】A.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A不符合题意;

B.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频繁,B符合题意;

C.亚洲地势起伏大,既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最低洼的地点﹣﹣死海,C符合题意;

D.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和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入海,中部多内流河,内流区面积广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以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寒、温、热三带。

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主要集中于中部,平原主要分布在四周,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因此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因此气候复杂多样;

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差异显著,因此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较远,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较少,大陆性特征显著。

 

12.(东营)读亚洲略图判断,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 

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解析】【分析】亚洲面积约4400万千米2,是世界第一大洲。

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亚洲东部和南部临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气候显著。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点评】亚洲面积约4400万千米2,是世界第一大洲。

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13.(齐齐哈尔)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显著的气候是(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季风气候

【答案】D

【解析】【分析】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

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点评】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其他主要气候类型都有分布。

14.读亚洲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①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②亚洲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跨度最大的大洲

③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④图中D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⑤图中B是最大的半岛——印度半岛

①② 

②③ 

③④ 

④⑤

【解析】【分析】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故①正确;

亚洲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跨度最大的大洲,故②正确;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故③错误;

图中D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故④错误;

图中B是印度半岛,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故⑤错误。

综合分析,A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亚洲的地势、河流、气候、地形等相关知识,根据教材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5.有关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解析】【分析】通过所学的知识可知,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洲;

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一个洲;

是世界上跨东西距离最长的洲;

跨经度最广的洲是南极洲;

亚洲东临太平洋,西临欧洲;

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点评】考查亚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势特征,亚洲作为七大洲之首,又中国位于亚洲,因此查考会比较多,学生要多花时间来掌握。

16.下图描述的亚洲的“左邻右舍”,错误的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亚洲地理位置。

亚洲东临太平洋,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邻,南临印度洋,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

故A、B、C正确,与大西洋并不相邻,D不为大西洋。

【点评】亚洲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面积达4400万平方千米。

17.我们亚洲常常是“寒暑并存,干湿同在”,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造成这种气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亚洲大部分处在高纬度地区

亚洲处在东半球

亚洲纬度跨度大,东西距离长

亚洲四面濒临海洋

【解析】【分析】解:

亚洲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且地形复杂多样,河湖众多,是造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主要原因,使亚洲常常是“寒暑并存,干湿同在”;

故选项C符合题意,

【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

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

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18.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 

大洋洲 

南极洲 

亚洲 

欧洲

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

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纬度约90°

,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19.读亚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亚洲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从亚洲河流流向看地势西高东低

由于面积广大,海洋性气候显著

跨纬度广,面积大,气候复杂多样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落差小

(2)有关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地跨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地跨热、温、寒三带

地跨高、中、低纬度地区

四面环海,气候湿润

(2)D

(1)由图可知,亚洲被赤道、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也是面积最大的大洲,有热、温、寒三带的气候,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故选C。

(2)亚洲地跨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热、温、寒三带和高、中、低纬度地区。

故选D。

(1)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特征是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大部分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东亚东部和南部是湿润的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东南亚和南亚为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2)亚洲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由于亚洲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距离长,地形复杂多样,导致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0.(宜宾)《西游记》中描写的唐僧于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8年从长安出发,长途跋涉5万作里,到达天竺国佛教最高学府那兰陀寺学习。

645年2月(唐贞观十九正月)回到长安。

读“玄奘西天取经路线图”,完成下题。

(1)玄奘西天取经最后到达地所在的半岛名称是(  )

中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