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7083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八年级物理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八年级物理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八年级物理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八年级物理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八年级物理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八年级物理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八年级物理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八年级物理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八年级物理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八年级物理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八年级物理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八年级物理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八年级物理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八年级物理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水银

特殊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

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

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

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

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读数准确。

(二)物态变化

 

1、熔化和凝固

(1)熔化

①定义:

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

分类

区别

晶体

非晶体

物质种类

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各种金属

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玻璃

熔化图像

温度

时间

熔化特点

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没有固定的熔点

熔化条件

(1)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高熔点的物质常温下呈固态,低熔点的物质常温下呈液态、气态。

(2)凝固

①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分类

晶体

凝固图像

凝固特点

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凝固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没有固定的凝固点

凝固条件

(1)达到凝固点。

(2)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

(1)汽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

②分类:

定义: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影响因素:

⑴液体的温度;

⑵液体的表面积;

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

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

⑴达到沸点。

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③应用:

1、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2、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液面气压,提高液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

(2)液化

①定义: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②液化的两种方式:

⑴降低温度,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⑵压缩体积。

气体液化放出热量;

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它液化储存在钢瓶里的。

1、“白气”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看见了就不是水蒸气。

“白气”都是水蒸气降低温度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

烧开水冒白气;

冬天呼白气;

冬天湖面上冒白气;

夏天冰棒冒白气;

夏天空调冒白气;

夏天开冰箱冒白气;

冬天井水冒白气;

冬晨的大雾;

火箭发射时发射塔下冒白气;

炒菜的锅冒白气;

两个房间都把水烧开,可根据白气判断房间温度的高低。

2、出汗:

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成的小水珠附在……上从冰箱中拿出的啤酒;

饮料出汗;

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从冰箱中拿出的香烟、茶叶会出汗(不要马上打开,防止受潮);

夏天街道上盛冷饮的容器外壁出汗;

露。

3、模糊:

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成的小水珠附在……上喝开水,吃饭时镜片模糊;

冬天晚上,晚自习回家后,镜片模糊;

夏天,空调房里出来后镜片模糊;

冬天晚自习时教室玻璃模糊(里还是外?

里);

夏天空调房间里的玻璃可能模糊(里还是外?

外);

医生检查口腔时要把放入口腔中的小镜子烤一下,以避免口中水蒸气液化模糊镜面。

3、升华和凝华

(1)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

易升华的物质有:

碘、冰、干冰、樟脑、钨

(2)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4、云、雨、雹、雪、雾、露、霜的形成

云——液化或凝华雨——熔化雹——凝固露——液化

雾——液化霜——凝华雪——凝华

(三)应用

1、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1)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将衣服挂在通风处。

(3)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较高处。

(4)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

2、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

霜是地面的空气中水蒸气在低温下凝华而形成的冰晶。

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水蒸气凝华的过程是放热的,即这个过程有大量的热放出,这样使空气的寒冷会有所缓解,这可能是霜后不太寒冷的原因;

雪后寒:

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3、卫星外部整流罩涂有特殊物质的作用:

物质熔化和汽化都吸热,降低卫星温度保护卫星。

4、电冰箱的电动压缩机:

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把气态制冷物质压入冷凝器中使其在冰箱外部放热液化,被液化的制冷物质通过节流阀进入冰箱内部的蒸发器迅速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二、易考题复习

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_____摄氏度,体温计的量程是。

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的性质制成的。

使用温度计前应_______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适当量程的温度计;

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

2、如图所示,容器A中装有水,在水中放入另一个容器B,B中也装水,给容器A加热并使A中的水沸腾.继续加热,B中的水是否也可以沸腾?

为什么?

3、夏天,人们吃冰棍时,看到冰棍周围冒着“白气”;

冬天,人呼出“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B.它们都属于汽化现象

C.冰棍冒“白气”是冰棍先熔化后蒸发形成的,人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的水蒸气

D.冰棍冒“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人呼出的“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4、下列有关天气现象及其成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刮风是水蒸气太多形成的B.大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霜是地面附近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雪花是高空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5、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A.aB.bC.cD.d

三、针对练习

1、如图中,a、b、c三条图线表示三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同时同等条件下加热时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 )

A.a、b、c肯定都是晶体  

B.a、b、c的熔点相同

C.c比a熔点的低

D.a比b的熔点高

2、工业生产中用蒸馏法来提高酒精度,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先给含水较多的酒精加热使它汽化,把蒸气引出,再经过冷凝管(冷凝管是双层玻璃管,冷却剂从管口1流入,管口2流出)冷却液化成纯度较高的酒

精溶液,这种方法的依据是( )

A.水的密度比酒精大

 B.水的沸点比酒精低

C.水的比热比酒精大

 D.水的沸点比酒精高

3、用开口的烧杯烧水,水沸腾后继续用猛火加热,这时烧杯中的水温( )  

 A.升高B.保持不变C.降低D.无法判定

4、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 )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一定不变    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

5、在寒冷的冬季,房间玻璃窗的内表面结了一层冰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是水蒸气遇冷而发生液化的现象  B.是水蒸气遇冷先液化后凝固的现象  

 C.是水蒸气遇冷而发生凝华的现象  D.是冰的凝华现象

6、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

A.用衣架将湿衣服展开晾晒    B.用热风干手器吹湿手

 C.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放入冰箱  D.喝开水为了不烫口,向水吹气

7、在制作液体温度计时,为了提高温度计的准确程度,下面措施可行的是( )

 A.玻璃泡的容积做大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细一些

 B.玻璃泡的容积做小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粗一些

 C.玻璃泡的容积做大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粗一些

 D.玻璃泡的容积做小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细一些

8、将一盆0℃的水放入0℃的房间内,用电风扇向水面吹风,则( )

 A.水会结冰,水与冰的总量少于原有水的总量

 B.水会结冰,水与冰的总量等于原有水的总量

 C.水会结冰,结冰后室内气温下降

 D.水不会结冰

9、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发生的这两种物态变化情况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10、在烧热的油锅中溅入水滴时,会听到“叭叭”的声音,并溅起油来,而在沸水中加入油时不会发生以上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A.溅入的水滴温度太低 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C.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

 D.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11、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图所示。

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A.同时沸腾了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12、哈尔滨寒冬气温是-24℃,松花江上结了一层冰,江面上冰的温度是________,冰层下有水流动,冰和水接触处的温度是_______,最底层水温是4℃,你猜想原因可能是。

13、一位年轻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只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只是测甲前把体温计用力甩几下,测得数是37.2℃,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结果乙、丙的体温读数均为37.8℃,问三人的体温真实值应为甲_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

14、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的冷却效果较好。

因为它在________过程中要_______热量。

15、将碘的小颗粒放到烧杯里,上边盖一个玻璃器皿,在杯底部加热时会看到有紫色的气体生成,同时玻璃器皿底部有紫黑色碘颗粒生成,这两个现象反映了碘发生和。

16、四位同学在测量自己的体温时分别沿A、B、C、D(见图a)方向观察读数。

其中沿______方向观察易于读数,这是因为体温计在设计时应用了,图b是某同学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他的体温是________。

          

17、将食物和水放在高压锅中加热时,由于水从而在锅内形成高于1标准大气压的环境,因此锅内水的沸点会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00℃,大大缩短了加热时间;

其锅盖上还有一个保险装置,其中的金属片是用熔点较______的合金制成的。

18、用笔画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

(1)放在碗中的水变浅了      熔化

(2)夏天阴暗处的水管“出汗”   凝固

(3)堆高的雪人“消瘦”了     汽化

(4)撒在舞台上的干冰不见了    液化

(5)冬天早晨屋顶的霜       升华

(6)蜡液浇注鞋模         凝华

19、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图像,由图像可知,海波在第______分钟开始熔化,凝固过程用了______分钟,第3~7分钟,物质的状态是___________,海波的熔点是________。

             

20、2008年9月25日,“神舟7号”飞船在“长征二号F”火箭的推动下,开始了中国人的首次太空行走。

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______(填“固”、“液”或“气”)态的,它是通过既________又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2)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

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_________,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至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________后________形成的。

 请你也举出一个生产技术或生活中利用物态变化来调整环境温度的例子:

(3)飞船返回进入大气层时,由于和空气高速摩擦而使船体表面温度很高,为了防止烧坏飞船,科学家在飞船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物质(又叫“烧蚀层”),这层物质在高温下从而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

21、李明同学所在的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一次“探究教室内的温度与那些因素有关”的活动。

 

影响教室内温度的因素

教室内的人数

1

2

3

4

(1)在活动中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影响教室温度的因素,请你根据示例和自己的体会,至少写出四种影响教室内温度的因素。

(2)在所写因素中,请选出一种,试猜想它与教室内温度的关系。

  [例]因素:

教室内的人数。

    它与教室内温度的关系:

教室内的人数越多,温度越高。

    因素:

____________

    它与教室内温度的关系:

22、“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俗语。

小峰却不以为然,为此与小芳发生激烈的争辩。

小峰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遮阳伞,人在遮阳伞下与大树下同样没有阳光的直接照射,所以一样凉爽;

小芳认为,遮阳伞下比树下炎热。

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对上述两人的观点,你支持_______的观点。

  请帮助他俩设计一个实验,以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辩。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23、李明同学认真观察烧开水的过程,初步发现当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气”出现;

但通过进一步的仔细观察发现“白气”的位置总是与壶嘴有一小段距离,而在水壶嘴位置什么也看不见,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上面两个现象。

24、李明有一只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标度却不准确,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7℃,在沸水中的读数是103℃。

(1)这只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

(2)当它指示气温是5℃时,实际温度是多少?

四、课后练习

1、蒸发和沸腾是的两种方式。

右图中甲、乙是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是沸腾时的情况。

2、夏天,在室外放两支温度计,其中一支的玻璃泡包上湿布,并将湿布的另一端放入水中,如图所示.可以发现两支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

3、家用电灯泡用久了会发黑,这是由灯丝中的钨升华后在灯的内壁上而成的。

4、日常生活中,炸麻花用油,煮饺子用水,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__不同,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

5、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

有一种新型环保冰箱就是用环戊烷替代氟里昂进行工作的。

如图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到冷冻室就会,流到冷凝器就会。

(选填“吸热”或“放热”)

6、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 )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B.南昌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7、下图中,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 )

ABCD

8、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

A.将湿衣服晾在阳光下通风的地方

B.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C.晒粮食的时候,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并且把粮食摊开

D.在缺水地区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9、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状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B.先凝固,后蒸发

C.先液化,后汽化D.先凝固,后升华

10、在下图中,描述晶体的熔化图象应为( )

11、在下列过程中,一定要放热的是( )

A.凝华B.汽化C.升华D.熔化

12、下列事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B.冻冰的衣服变干

C.清晨,花草上出现露水D.水结成冰

13、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有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 )

A.铁的密度比锡小B.铁比锡硬

C.铁传热比锡快D.铁的熔点比锡高

14、下面是小丽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

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

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15、大气湿度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用来表示大气的潮湿程度,它是许多天气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

下列天气现象的形成,与大气湿度无关的是( )

A.雾B.风C.雪D.霜

16、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17、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三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

图20是他们所做实验的部分情景示意图(实验材料是均匀剖开的胡萝卜)。

ABC

第21题图第22题图

观察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组实验中,研究方法正确的是组(填组别字母)。

(2)研究方法正确的小组是依据什么物理知识来设计实验的?

18、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

(1)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至少写出两种方法)

(2)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实验中的水的沸点是。

19、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物态变化的名称。

、、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3)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

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两项节水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