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 A 重点总结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7403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工程 A 重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桥梁工程 A 重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桥梁工程 A 重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桥梁工程 A 重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桥梁工程 A 重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桥梁工程 A 重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桥梁工程 A 重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桥梁工程 A 重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桥梁工程 A 重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桥梁工程 A 重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桥梁工程 A 重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工程 A 重点总结Word格式.docx

《桥梁工程 A 重点总结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工程 A 重点总结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梁工程 A 重点总结Word格式.docx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柱脚处具有水平反力,梁部主要受弯,但弯矩水平值较同跨径的简支梁小,梁内还有轴压力H,因而其受力状态介于梁桥与拱桥之间。

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钢等)

(4)斜拉桥(受力特点:

竖向荷载作用下,受拉的斜索将主梁多点吊起,并将主梁的恒载和车辆等其它荷载传至塔柱,再通过塔柱基础传至地基。

塔柱基本上以受压为主。

跨度较大的主梁就象一条多点弹性支承(吊起)的连续梁一样工作,从而使主梁内的弯矩大大减小。

主梁截面的基本受力特征为偏心受压构件。

高次超静定结构。

高强平行钢丝或钢绞线等制成斜拉索,主梁用材有预应力混凝土、钢、钢-混凝土组合(结合、叠合)、钢-混凝土混合等)

(5)悬索桥(受力特点:

竖向荷载作用下,通过吊杆使缆索承受很大的拉力,缆索锚于悬索桥两端的锚碇结构中。

缆索传至锚碇的拉力可分解为垂直和水平两个分力,因而悬索桥也是具有水平反力(拉力)的结构。

采用高强度的钢丝成股编制形成钢缆)

2、桥梁的其他分类简述

(1)按用途来划分:

公路桥、铁路桥、公铁两用桥、农桥、人行桥、水运桥、管线桥等。

(2)按桥梁全长和跨径划分:

特殊大桥、大桥、中桥、小桥和涵洞。

桥梁按总长和跨径分类(中国,2004规范)

桥梁分类

多孔跨径总长L(m)

单孔跨径L0(m)

特大桥

L≥1000

L0≥150

大桥

100≤L<1000

40≤L0<150

中桥

30<L<100

20≤L0<40

小桥

8≤L≤30

5≤L0<20

(3)按照主要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划分:

圬工桥、钢筋混凝土桥、预应力混凝土桥、钢桥、钢-混凝土组合桥和木桥(不用于永久性桥)等

(4)按跨越障碍的性质:

跨河桥、跨海桥、跨线桥、立交桥、高架桥等

(5)按桥跨结构的平面布置:

正交桥、斜交桥和弯桥。

(6)按上部结构的行车道位置:

上承式桥、中承式桥和下承式桥。

第二章桥梁的总体规划设计

一、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有利于环保。

(1)结构尺寸和构造上:

Ø

在强度方面:

足够的安全储备;

在刚度方面:

控制变形

稳定性方面:

保持原形状和位置的能力。

(2)使用上的要求:

适用耐久

✓保证在100年的设计基准期内正常使用

✓桥面宽度满足当前以及今后规划年限内的交通流量;

✓利于泄洪,通航(跨河桥)或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旱桥);

✓桥梁的两端方便于车辆的进入和疏散;

✓考虑综合利用,方便各种管线的搭载。

(3)经济上的要求:

合理的经济

◆选择造价和养护费用综合最省的桥型;

◆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和方便施工的原则;

◆桥位应考虑建在能缩短河道两岸的运距,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最大的效益;

对于过桥收费的桥梁应能吸引更多的车辆通过,达到尽可能快回收投资的目的。

(4)施工上的要求:

技术先进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成熟的新结构、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

(5)美学和景观上的要求:

美观

(6)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多方面考虑环境要求,采取必要的工程控制措施,建立环境监测保护体系,将不利影响减至最小。

二、桥梁设计的步骤

1、“预可”阶段

“预可”阶段着重研究建桥的必要性以及宏观经济上的合理性,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2、“工可”阶段

“工可”阶段的主要工作目标是解决建设项目的上报立项问题,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1.工程可行性论证——制定桥梁标准、自然条件及周围环境、桥式方案、桥位

2.经济可行性论证——造价及回报、资金来源及偿还

3、初步设计:

确定桥梁的设计方案

1).进一步开展水文、勘测工作2).桥梁方案比选

3).科研项目立项4).施工组织设计5).概算

4、技术设计

进一步深化初步设计:

充分勘探、确定细部尺寸、截面配筋、确定施工方法、调整概算

5、施工设计:

编制施工图、编制工程预算

三、桥梁的纵断面设计

1、桥梁总跨径的确定

原则:

在整个使用年限内,保证泄洪及通航,流冰;

避免因过分压缩河床引起河道和河岸的不利变迁;

避免因桥前壅水及河床过度冲刷带来的不利影响。

对于深埋基础,一般允许稍大一点的冲刷,使总跨径能适当减小;

对于平原区稳定的宽滩河段,流速较小、漂流物少、主河槽较大,可以对河滩的浅水流区段作较大的压缩,但必须慎重校核,压缩后的桥梁的壅水不得危及河滩路堤以及附近农田和建筑物。

2、桥梁的分孔

在满足使用和技术要求的前提下,使上、下部结构的总造价趋于最低。

使用和技术要求:

(1)通航河流:

应满足桥下的通航要求。

通航孔应布置在航行最方便的河域。

对于变迁性河流,根据具体条件,应多设几个通航孔。

(2)平原区宽阔河流上的桥梁:

通常在主河槽部分按需要布置较大的通航孔,而在两侧浅滩部分按经济跨径进行分孔。

(3)对于在山区深谷上、水深流急的江河上,或需在水库上修桥时,应加大跨径,甚至采用特大跨径的单孔跨越。

(4)从结构的受力特性考虑,合理地确定相邻跨之间的比例。

(5)可以适当加大跨径避开不利的地质段。

(6)上下游临近桥梁的情况

3、桥道高程的确定

满足流水净空的要求;

通航桥孔应满足通航净空的要求;

桥下通车桥孔应满足建筑净空限界的要求;

桥的两端能够与公路或城市道路顺利衔接。

流水净空要求

按设计水位计算桥面最低高程:

通航净空要求

为了保证桥下安全通航,通航孔桥跨结构下缘的标高应高出自设计通航水位算起的净空高度。

跨线桥桥下的交通要求:

保证桥下通车的净空安全

(4)桥面纵坡:

既利于交通,美观效果好,又便于桥面排水

✓单向或双向坡度的桥梁,对于不太长的小桥,可以做成平坡桥

✓桥上纵坡不宜大于4%

✓桥头引道纵坡不宜大于5%

✓位于市镇混合交通繁忙处的桥梁,桥上纵坡和桥头引道纵坡均不得3%,并应在纵坡变更的地方按规定设置竖曲线

四、横断面设计

高速公路上的桥梁应设置检修道,不宜设人行道。

一、二、三、四级公路上桥梁的桥上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设置,应根据需要而定,并与前后路线布置协调。

人行道、自行车道与行车道之间,应设分隔设施。

一个自行车道的宽度为1.0m;

当单独设置自行车道时,不宜小于两个自行车道的宽度。

行人道的宽度宜为0.75m或1.0m;

大于1.0m时,按0.5m的级差增加。

当设路缘石时,路缘石高度可取用0.25m~0.35m。

漫水桥和过水路面可不设人行道。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的桥梁必须设置护栏。

二、三、四级公路上特大、大、中桥应设护栏或栏杆和安全带,桥梁和涵洞可仅设缘石和栏杆。

不设人行道的漫水桥和过水路面应设标杆和护栏。

第三章桥梁设计作用

1、作用标准值:

设计结构或构件时,所采用的各种作用的基本代表值,其值可根据作用在设计基准期内最大值概率分布的某一分位值来确定。

2、作用永久值:

结构或构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长期效应组合设计时,所采用的一种可变作用代表值,其值可根据在足够长的观测期内作用任意时点概率分布的0.5分位值来确定。

3、作用频遇值:

结构或构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短期效应组合设计时,所采用的一种可变作用代表值,其值可根据在足够长的观测期内作用任意时点概率分布的0.95分位值来确定。

4、永久作用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可变作用应根据不同的极限状态分别采用标准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其代表值。

偶然作用取其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一、作用的分类

编号

作用分类

作用名称

1

1)永久作用——在结构使用期

间,其量值不随时间而变化,或

其变化值与平均值比较可忽略

不计的作用。

结构重力(包括结构附加重力)

2

预加应力

3

土的重力

4

土侧压力

5

混凝土收缩及徐变作用

6

水的浮力

7

基础变位作用

8

2)可变作用——在结构使用期

间,其量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

化值与平均值比较不可忽略的

作用。

汽车荷载

9

汽车冲击力

10

汽车离心力

11

汽车引起的土侧压力

12

人群荷载

13

汽车制动力

14

风荷载

15

流水压力

16

冰压力

17

温度(均匀温度和梯度温度)作用

18

支座摩阻力

19

3)偶然作用——在结构使用期间

出现的概率很小,一旦出现,其

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作用。

地震作用

20

船只或漂流物撞击作用

21

汽车撞击作用

5、汽车荷载由车道荷载和车辆荷载组成,车道荷载由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组成。

汽车荷载分为公路-Ⅰ级和公路-Ⅱ级两个等级。

6、均布荷载标准值qk=10.5kN/m,桥涵计算跨径小于或等于5m时,Pk=180KN;

桥涵计算跨径大于或等于50m时,Pk=360KN,计算剪力效应时,集中荷载标准值PK应乘以1.2的系数。

公路-Ⅱ级车道荷载的标准值qk和PK按公路-Ⅰ级车道荷载的0.75倍采用。

7、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应满布于使结构产生最不利效应的同号影响线上,集中荷载标准值只作用于相应影响线中一个最大影响线峰值处。

当f<1.5Hz时,冲击系数μ=0.05;

当1.5Hz<f<14Hz时,μ=0.1767lnf–0.0157;

当f>14Hz时,μ=0.45。

公路桥梁人群荷载:

 

8、城镇郊区行人密集地区的公路桥梁,人群荷载标准值取上述规定值的1.15倍。

专用人行桥梁,人群荷载标准值为3.5kN/m2。

9、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于0.10g、0.15g、0.20g、0.30g地区的公路桥涵,应进行抗震设计。

汽车撞击力标准值在行驶方向取1000kN,与之垂直方向取为500kN,两个方向的不同时考虑;

作用于行车道上1.2m处,直接分布于撞击涉及的构件上。

对于设有防撞设施的结构构件,可视设施的防撞能力予以折减,但折减后不应低于上述的1/6。

第五章桥面布置与构造

1、城市桥梁布置形式:

双向车道布置、分布道布置、双层桥面布置。

高速公路桥梁的桥面,一般采用分隔带或分离式主梁布置。

2、桥面铺装功用:

是保护桥面板不受车辆轮胎(或履带)的直接磨耗,防止主梁遭受雨水的侵蚀,并能对车辆轮重的集中荷载起一定的分布作用。

类型:

可采用水泥混凝土、沥青表面处治和沥青混凝土等。

3、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由粘层、防水层、保护层及沥青面层组成,其总厚度宜为6—10cm,铺设方式分为单层式和双层式两种。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为双层式,下层为3—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整平层,表面层的厚度与级配类型可与其相邻桥头引线相同,但不宜小于2.5cm。

多雨潮湿地区、纵坡大于5%或设计车速大于50km/h的大中型高架桥、立交桥的桥面应铺设抗滑表层。

4、桥面的纵坡一般都做成双向纵坡,纵坡一般不超过3%—4%。

桥面横坡形成的三种方法:

1、对于板桥或就地浇筑的肋板式梁桥,将墩台顶部作成倾斜的,在其上盖桥面板,可节省铺装材料并减轻恒载。

2、对于装配式肋板桥,可采用不等厚的铺装层包括混凝土的三角垫层和等厚的路面铺装层,方便施工。

3、桥宽较大时,直接将行车道板做成双倾斜,可减轻恒载,但主梁构造、制作均较复杂。

5、防水层类型:

①沥青涂胶下封层;

②高分子聚合物涂胶;

③沥青或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及浸渍沥青的无纺土工布等

6、桥面伸缩缝功能:

适应桥梁上部结构在气温变化、活载作用、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因素的影响下变形的需要,并保证车辆通过桥面时平稳。

一般设在两梁端之间以及梁端与桥台背墙之间。

在伸缩缝附近的栏杆、人行道结构也应断开,以满足梁体的自由变形。

伸缩缝类型:

镀锌铁皮、钢板、橡胶

7、对于多跨简支梁桥,桥面应尽量做到连续,使得多孔简支梁桥在竖直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状态为简支或部分连续体系,而在纵向水平力作用下则属于连续体系。

采用桥面板连续构造,连续部分桥面易开裂,因此今年来发展了简支—连续结构,使多跨简支梁在一期恒载作用下处于简支体系受力,在二期恒载和活载作用下处于连续体系的受力。

第六章混凝土梁桥与刚构桥概述

1、混凝土梁桥可分为简支梁桥、连续梁桥和悬臂梁桥三种基本体系。

2、混凝土梁桥的施工方法,可分为整体浇筑法和节段施工法两类。

整体浇筑施工法,就是一次浇筑完成桥梁主体结构混凝土的方法。

节段施工法,是将桥梁结构在纵向、横向或竖向划分为许多段,分段现浇或分段预制拼装的施工方法。

3、刚构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梁与桥墩固结的刚架结构,由于墩梁固结,使得梁和桥墩整体受力,桥墩不仅承受梁上荷载引起的竖向压力,还承担弯矩和水平推力。

4、刚构桥按受力体系,可分为连续刚构桥、斜腿刚构桥、门式刚构桥和T形刚构桥。

5、为了减小墩顶水平位移产生的墩顶水平推力、墩底弯矩及结构中的其他附加内力,在设计中一般应减小墩顶的水平抗推刚度。

因此,对于墩高较矮的连续刚架桥,通常采用水平抗推刚度小的双肢薄壁墩,高墩连续刚构桥则可采用双肢薄壁墩或单肢薄壁墩。

对于跨数多连续长度很长的桥,为了减小桥墩对梁纵向位移的约束作用及在结构中产生的附加内力,往往在两侧的一个或多个边跨上设置滑动支座,成为刚构-连续梁组合体系桥。

第七章混凝土梁桥与刚构桥的构造及设计

1、板桥可分为钢筋混凝土板桥及预应力混凝土板桥,其截面形式包括整体式矩形实心板、装配式实心板、空心板及异形板等。

2、单向板和双向板:

通常把长宽比等于和大于2的周边支承板看作仅由短跨承受荷载的单向受力板(简称单向板),对于长宽比小于2的板称为双向板。

3、整体式正交板桥的受力特点:

1)、在均布恒载作用下,桥跨板基本处于单向受力状态,其跨中截面单位宽度上的M

可像简支梁跨中弯矩那样进行确定,而与之正交截面单位宽度上的弯矩M

比弯矩M

小得多。

2)、当车轮荷载作用在板中时,桥跨板出处于双向受力状态。

3、当车轮荷载作用在自由变附近时,M

和M

的分布规律与荷载作用在板中类似,但M

数值较大,而M

数值较小。

4、装配式板桥常用的连接方式:

1、企口混凝土铰链接为使桥面铺装层与主板共同受力,将预制板中的N1钢筋伸出以与相邻板的同样钢筋互相绑扎,再浇筑在铺装层内;

将相邻板的底层箍层N2伸入铰缝绑扎,铰缝内用C30以上的细骨料混凝土填实。

2、钢板连接钢板连接一般采用在预制板顶面沿纵向两侧边缘每隔0.8-1.5m,预埋一块钢板。

连接时将钢盖板与相邻预制板顶面对应的预埋钢板焊接在一起。

通常在跨中部分钢板连接布置较密,而两端支点部分较稀疏。

实践证明这两种连接能够很好地传递横向剪力使各板块共同受力。

在国外,通常以横向预应力方式连接,使装配式板桥的受力特性接近于整体式板桥。

5、装配式简支梁桥上部构造由主梁、横隔梁、桥面板、桥面系等部分组成。

主梁是桥梁的主要承重结构;

横隔梁保证各根主梁相互连成整体,以提高桥梁的整体刚度;

6、装配式简支T型梁桥横隔梁的高度应保证具有足够的抗弯刚度,通常可做成主梁高度的3/4左右。

粱肋下部,成马蹄形加宽时,横隔梁延伸至马蹄的加宽处。

从梁体在运输和安装阶段的稳定要求来看,端横隔梁应做成与主梁同高,但为便于安装和检查支座,端横隔梁底部又应与主梁底缘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如何选择视施工的具体情况而定。

横隔梁的肋宽,通常采用12-16cm,且宜做成上宽下窄的楔型,以便脱模。

横隔梁的横向连接:

1、钢板焊接连接;

2、扣环式湿头。

桥面板横向连接:

1、刚性接头(既可承受弯矩也可承受剪力)2、铰接接头(只能承受剪力)

7、装配式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在跨中截面,预应力筋均靠近梁的下缘布置,一段区域后逐渐弯起,弯起的目的:

1、由于简支梁弯矩从跨中向支点逐渐减小,故预应力筋的偏心距也应逐渐减小,否则梁上缘的拉应力及下缘的压应力都会过大。

2、由于支点区剪力较大,故可以利用弯起力筋所产生的竖向分力来抵消一部分剪力。

3、为了使两端部分所受的预加力部太集中和分散布置锚具,也须将力筋弯起。

8、预应力筋的布置在满足《桥规》规定的构造要求的同时,尽量相互紧密靠拢,以减少下马蹄尺寸,减轻自重,并在保证梁底保护层的前提下,尽量是预应力束筋的重心靠下,以便获得更大的预应力弯矩,从而节省高强钢材。

9、预应力束筋在两端锚具的布置原则:

1、锚具在梁端的布置应尽量减小局部应力。

集中、过大的锚具是不利的;

分散的、小得锚具是有利的。

2、锚具在梁端布置时,应满足安放张拉设备所需的锚具间最小净距地要求。

3、锚具应在梁端对称纵轴布置。

第十章梁式桥的支座

1、支座的作用:

1)、将上部结构的支承反力(包括结构自重和可变作用引起的竖向力和水平力)传递到桥梁墩台。

2)、保证结构在汽车荷载、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等因素作用下能自由变形,以使上、下部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符合结构的静力图式。

2、梁式桥的支座一般分为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两种。

常用的桥梁支座形式有橡胶支座、球形钢支座、拉压支座、抗震支座等。

橡胶支座可分为板式、聚四氟乙烯滑板式、球冠圆板式和盆式。

3、板式橡胶支座一般分为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这样能将水平力均匀地传递给各个支座且便于施工,如有必要设置固定支座可采用不同厚度的橡胶支座来实现。

盆式橡胶支座按其工作特征可分为固定支座、多向活动支座和单向活动支座三种。

4、支座布置方式:

1、对于坡桥,宜将固定支座布置在标高低的墩台上。

2、对于简支梁桥,每跨宜布置一个固定支座,一个活动支座;

对于多跨简支梁,一般把固定支座布置在桥台上,每个桥墩上布置一个(组)活动支座与一个(组)固定支座。

3、对于连续梁桥及桥面连续的简支梁桥,一般在每一联设置一个固定支座,并宜将固定支座设置在靠近温度中心的位置,以使全梁的纵向变形分散在梁的两端,其余墩台上的均设置活动支座;

在设置固定支座的桥墩上,一般采用一个固定支座,其余为横桥向的单向活动支座;

在设置活动支座的所有桥墩上,一般沿设置固定支座的一侧,均布置顺桥向的单向活动支座,其余均为双向活动支座。

4、对于悬臂梁,锚固孔一侧布置固定支座,一侧固定活动支座;

挂孔支座布置与简支梁相同。

第十三章拱桥概述

1、拱桥的优点:

1)跨越能力较大;

2)能充分就地取材,与混凝土梁式桥相比,可以节省大量的钢材和水泥;

3)耐久性能好,维修、养护费用少;

4)外型美观;

5)构造较简单。

2、拱桥的缺点:

1)自重较大,相应的水平推力也较大,增加了下部结构的工程量,当采用无铰拱时,对地基条件要求高;

2)由于拱桥水平推力较大,在连续多孔的大、中桥梁中,为防止一孔破坏而影响全桥的安全,需要采用较复杂的措施,例如设置单向推力墩,也会增加造价;

3)与梁式桥相比,上承式拱桥的建筑高度较高,当用于城市立交及平原地区时,因桥面标高提高,使两岸接线长度增长,或者使桥面纵坡增大,既增加了造价又对行车不利。

3、拱桥的受力特点:

拱桥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两端支承处除有竖向反力外,还产生水平推力。

正是这个水平推力,使拱内产生轴向压力,并大大减小了跨中弯矩,使之成为偏心受压构件,截面上的应力分布与受弯梁的应力相比较为均匀,因而可以充分利用主拱截面的材料强度,使跨越能力增大。

4、拱桥按结构体系的分类:

1、简单体系2、桁架拱桥3、刚架拱桥4、梁拱组合体系桥。

5、按照主拱的截面型式分类:

1、板拱桥2、肋拱桥3、双曲拱桥4、箱形拱

5、钢管混凝土拱桥6、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

第十四章拱桥的设计与构造

1、拱桥的整体布置:

1)、确定桥梁长度及分孔2)、确定桥梁的设计标高和矢跨比

2、不等跨连续拱的处理:

1)、采用不同的矢跨比2)、采用不同的拱脚标高

3)、调整拱上的建筑恒载重量4)、采用不同类型的拱跨结构

3、拱上建筑是拱桥的一部分,按照拱上建筑采用的不同构造方式,可将拱桥分为实腹式和空腹式两种。

第二十四章桥梁墩台的构造与设计

1、梁桥墩台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重力式墩台。

这类墩、台的主要特点是靠自身重量来平衡外力而保持其稳定。

因此,墩身、台身比较厚实,可以不用钢筋,而用天然石材或片石混凝土砌筑。

它适用于地基良好的大、中型桥梁,或流冰、漂浮物较多的河流中。

在砂石料方便的地区,小桥也往往采用重力式墩、台。

其主要缺点是圬工体积较大,因而其自重和阻水面积也较大。

2、另一种是轻型墩台。

一般说来,这类墩台的刚度小,受力后允许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弹性变形,所用的建筑材料大都以钢筋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为主,但也有一些轻型墩台,通过验算后可以用石料砌筑。

3、单向推力墩又称制动墩,它的主要作用是:

在它的一侧的桥孔因某种原因遭到毁坏时,能承受住单侧拱的恒载水平推力,以保证其另一侧的拱桥不致遭到倾坍。

当施工时为了拱架的多次周转,或者当缆索吊装设计的工作跨径受到限制时为了能按桥台与某墩之间或者按某两个桥墩之间作为一个施工段进行分段施工,在此情况下也要设置能承受部分恒载单向推力的制动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