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对啊网怎么样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7596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会计对啊网怎么样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对啊网怎么样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对啊网怎么样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对啊网怎么样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对啊网怎么样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对啊网怎么样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对啊网怎么样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对啊网怎么样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对啊网怎么样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对啊网怎么样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对啊网怎么样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对啊网怎么样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对啊网怎么样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对啊网怎么样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对啊网怎么样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对啊网怎么样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对啊网怎么样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对啊网怎么样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对啊网怎么样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对啊网怎么样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会计对啊网怎么样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

《财务会计对啊网怎么样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会计对啊网怎么样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务会计对啊网怎么样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

在这一时期,由于会计电算化工作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指导,加之计算机在我国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同样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多数企业和会计人员对“电算化”的理解,是设计一个专门的账务处理程序,模拟替代手工记账算账,利用电子计算机来处理会计账务。

模拟手工记账阶段的基本特征,是采用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开发企业自身的“账

务处理系统”。

虽然数据库等工具已开始引入会计工作,但各单位开展这些工作的出发点主要还是为了让会计人员从复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劳动效

率和信息输出速度,并没有主动将其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开发的会计核算软件,实质上是将电子计算机作为一个高级的计算工具用于会计领域,系统开发的目标是使会计人员摆脱手工账务处理过程中繁杂易错的重复劳动,在其应用过程中还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容易造成电算化会计数据资源的浪费,也无法实现电算化的会计信息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在企业内部造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原始的电算化会计工作也成为信息“孤岛”之一,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给会计数据处理技术带来了巨大变革。

考点3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

在这一阶段,企业积极研究对传统会计组织的业务处理流程的重新调整,从而实现企业内部以会计核算系统为核心的信息集成化,其主要特征为在企业组织内部实现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一体化,并在两者之间实现无缝联结,使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能够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信息集成的结果是信息的有效共享和利用,所有相关原始数据只要输入一次,就

能做到分次或多次利用,既减少了数据输入的工作量,又实现了数据的一致性,还保证了数据的共享性。

考点4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

企业以准则为指引、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文件为准绳,在前期会计电算化工作成

果的基础上,将各种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要求,渗透融合进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

在这一时期,企业纷纷建立了以会计电算化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

尽管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会计信息系统和ERP的概念,但其实质仍停留在会计电算化阶段,即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的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

考点5与内部控制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

2008年11月12日,中国会计信息化委员会暨XBRL中国地区组织正式成立,这是深化会计改革、全面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大举措,标志着中国会计信息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从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会计信息化是一次质的飞跃。

考点6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1)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

会计电算化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a.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b.缩短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周期。

c.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2)提高了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

(3)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

考点7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

总的来说,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包括国家的宏观管理和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系统的微观管理两个方面。

(一)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1.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加强会计核算软件管理,对会计核算软件及生成的会计资料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实施监督。

3.加强会计软件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建设。

4.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组织、领导,引导基层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5.组织和管理电算化人才培训工作。

实现会计电算化,人才是关键。

(二)微观管理

企业在建立会计电算化系统之后,为了保证会计数据信息的可靠性、经营管理的有效性和财产物质的安全性,需要建立健全基层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微观管理制度,这是保证基层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的必要手段。

会计电算化微观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软硬件和数据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

1.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

2.日常操作管理。

日常操作管理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使用管理、上机操作管理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的管理。

第二节会计核算软件考点8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和演进

简单地说,计算机软件就是那些能使计算机正常工作的各种程序及其相应的数据和文档。

软件被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会计软件属于应用软件的一种。

(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

会计软件是以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为核心,以会计制度为依据,以计算机及其应用为技术基础,以会计数据为处理对象,以向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信息资料为目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管理工作的软件系统,包括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的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程序。

由于会计工作范围较广,一般可分为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决策三个层次,相应的会计软件也被分为会计核算软件、会计管理软件和会计决策软件。

所谓会计核算软件,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包括采用各种计算

机语言编制的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程序。

凡是具备相对独立完成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模块的软件,如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软件等,均可视为会计核算软件。

会计电算化工作因此变成会计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这样一个简单的工作流程,

即输入会计数据,借助会计核算软件对会计数据进行处理,再输出各种会计信息,最终实现会计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同时大大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

(二)会计核算软件的演进

1.人工管理阶段。

在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的初期,即人工管理阶段,被开发出来的会计核算软件主要应用于会计业务的单项处理。

该阶段的会计核算软件主要是模仿手工会计数据处理方式和程序,着重解决那些数据量大、计算简便但需多次重复的单项会计业务,例如工资计算、固定资产核算等,但各个单项的会计核算软件并没有实现系统的集成。

2.文件管理系统阶段。

此时的会计核算软件实现了会计部门内各项业务工作的集成,但它只是企业会计部门专用的信息系统,在物理上独立于企业其他部门的信息系统。

这个会计信息系统被动地依赖业务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相关核算,对管理决策方面的支持仅限于提供事后的统计、分析和评价,无法有效进行事中控制。

可以说,此时的会计核算软件基本上实现了计算机替代手工会计核算的目标,以及主要会计核算业务的自动化。

3.数据库系统阶段。

ERP是大中型企业中使用的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系统的简称。

它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基础,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其目的是整合并优化企业资源。

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体,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反映出时代对于企业合理调配资源,从而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管理平台。

考点9会计核算软件分类

(一)单用户和多用户会计核算软件

按硬件结构划分,会计核算软件可分为单用户会计核算软件和多用户(网络)会计核算软件。

(二)通用和专用会计核算软件

按会计核算软件的通用范围划分,会计核算软件可分为专用会计核算软件和通用会计核算软件。

1.专用会计核算软件。

一般来说,专用会计核算软件是指由使用单位根据自身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需要,自行开发或委托其他单位开发,专供本单位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

专用会计核算软件也称定点开发核算软件。

其特点就是把使用单位的会计核算规则,如

会计科目、报表格式、工资项目、固定资产项目等编入会计软件,非常适合本单位的会计核算,使用起来简便易行。

但其缺点是,受使用范围和时间的限制,系统只适用于个别单位。

2.通用会计核算软件。

通用会计核算软件一般是指由专业软件公司研制,公开在市场上

销售,能适应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基本需要的会计核算软件。

目前,我国的通用会计核算软件以商品化软件为主。

例如,用友M8.X系列、金蝶2000系列的通用企业会计软件可适用于工业、商品流通、交通运输、农业、外资、股份制等各种类型的企业。

如果按适用范围划分,通用会计核算软件又可分为全国通用的会计核算软件和行业通用的会计核算软件。

通用会计核算软件虽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许多不足。

会计软件越通用,系统初始化的工作量越大,计算机系统资源的占用和浪费就越严重,同时使得用户单位的某些特殊核算要求难以得到满足。

3.通用会计核算软件的特点。

与专用会计核算软件相比,通用会计核算软件具有以下

特点:

(1)通用性强。

(2)成本相对较低。

(3)维护量小,并且维护有保障。

(4)软件开发水平较高。

(5)开发者决定系统的扩充与修改。

(6)专业性差。

4.会计核算软件的选择。

(1)所选软件的技术指标是否能够满足需要。

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其中软件环境还包括操作系统和语言支持软件。

(2)会计软件的功能是否能充分满足和保证企事业单位的特殊需求。

(3)售后服务的质量。

(4)是否有同类企业成功地运用了该种软件。

考点10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

(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构成

会计核算软件替代手工完成会计工作,必须与使用单位所采用的会计制度、核算方法以及工作习惯相适应。

由于使用单位的企业规模、行业特点、性质和管理水平各有不同,企业对会计工作的要求也存在着差异,因此会计核算软件所划分的功能模块并非完全一致。

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一般可以划分为账务处理、应收/应付款核算、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销售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财务分析等。

会计核算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也常常被称为子系统。

其中账务处理模块是会计核算软件的核心模块,该模块以记账凭证为接口与其他功能模块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存货

核算、成本核算、应收/应付核算等模块均能实现相应会计业务的明细分类核算。

成本核算模块通过存货核算模块、工资核算模块、固定资产核算模块与账务处理核算,并将核算结果

送回存货核算模块和账务处理模块。

而账务处理模块不仅可以直接处理来自记账凭证的信息,

而且还可以接收来自各核算模块的自动转账凭证,进行总分类核算。

下面简单介绍会计核算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主要作用。

1.账务处理模块。

作为整个会计核算软件的核心,账务处理模块是以会计凭证为原始数据,通过凭证的输入和处理,完成记账、算账、转账、结账、账簿查询及账务数据管理等功能。

期末账务处理模块将生成日记账、总分类账和其他功能模块生成的明细分类账之外的全部明细分类账。

此外,为了更好地完成账务处理工作,很多会计核算软件的账务处理模块还提供了记账凭证汇总、银行对账、清理往来账以及部门核算和项目核算等辅助核算功能。

2.报表处理模块。

会计报表生成、汇总与分析模块主要是根据事先定义好的格式和数据生

成公式,由计算机自动从账务处理系统的账簿数据库中获取核算数据,完成各种报表的编制

与汇总工作,生成各种内部报表、外部报表及汇总报表,并根据报表数据生成各种分析图等。

企业会计报表发生变动时,只需修改或重新定义报表格式和取数公式即可。

3.应收/应付款核算模块。

在会计业务活动中,应收/应付账款均为往来业务科目,因

此一般也称应收/应付账款的核算为往来账管理核算模块。

往来业务的处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单位与单位、单位与个人之间业务往来所形成的债权、债务的处理。

4.工资核算模块。

5.固定资产核算模块。

(二)账务处理模块与主要核算模块间的联系

与其他模块相比,账务处理模块的处理流程不是最复杂的,但它能汇集企业全面的经济活动数据,进行处理并提供综合财务信息,为编制会计报表和进行企业财务分析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从而为投资者、债权人、管理人员和政府有关部门等企业内外的各个方面提供相应的会计信息。

账务处理模块在会计核算软件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与其他各个单项核算模块均保持非常紧密的联系。

由于账务处理模块以会计凭证为主要数据处理对象,而会计凭证所包含的信息相对比较全面、标准,因此账务处理模块与其他模块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凭证数据的传递。

考点11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会计核算的异同

(一)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会计核算的相同点

1.目标一致。

2.遵守共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3.遵守共同的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

4.会计数据处理流程大体一致。

(二)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会计核算的区别

1.会计核算工具不同。

2.会计信息载体不同。

3.记账规则不完全相同。

4.账务处理流程类型存在差别。

5.内部控制方式不同。

重点就是控制好原始会计数据的录入,以便把非法数据排除在系统之外。

此外,主要通过操作员授权、预留审计线索、软件上采用检错和纠错技术、重新处理前自动保留副本、数据定期备份、设置并控制运行状态等手段来加强内部控制,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与可靠。

第二章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第一节计算机基本知识

考点12计算机及其种类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能够真正自动运行的电子计算机,设计这台计算机的目的主要用于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军事上弹道课题的高速计算。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年):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2.第二代计算机(1959~1964年):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3.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年):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4.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二)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存储容量大。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

(三)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可按多种标准分类。

比如,根据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形式和处理方式划分,可将其分为数字电子计算机、模拟电子计算机和数字模拟混合式计算机三类。

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划分,可将其分为通用机和专用机两种。

根据计算机的规模划分,可将计算机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五大类。

根据学习会计电算化的需要,从用户使用的角度划分,一

般可将计算机分为微型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计算机等。

1.微型计算机。

也称电脑、个人计算机,PC机等。

2.服务器。

3.终端。

最初是指一种计算机外部设备,现在泛指一种由显示器、控制器及键盘合为一体的设备。

它与微型计算机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没有独立的中央处理器(CPU),也没有自己的内存。

其主要功能就是将键盘输入的请求数据发往主机(或打印机),并将主机运算的结果显示出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目前“终端”一词又有了新的含义,它泛指一切可以介入网

络的设备,例如个人电脑、网络电视、可以上网的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等。

考点13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

(一)科学计算

(二)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指计算机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存储、分类、加工、利用等一系列活

动的总称。

(三)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用计算机及时采集数据、检测数据,进行判断、分析,并按最佳值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控制、自动调节或故障预报等。

这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且还可以完成一些特殊环境、特殊要求下的工作。

例如数字化机床、电子仪表,又如会计电算化中利用某些指标对企业库存量进行的报警和控制等。

(四)计算机辅助系统

计算机辅助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帮助人们完成某项任务的系统。

常用的计算机辅助系统有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

(五)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六)计算机通信

考点14计算机中的数据和编码

(一)数据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即用“0”和“1”的编码表示数据。

此处数据包括数值、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的原因有三点:

(1)电路简单,容易实现,而且稳定可靠;

(2)二进制数运算法则简单,可简化硬件结构;

(3)便于逻辑运算。

(二)数据的存储单位。

计算机内部运算的是二进制数,因此,计算机数据的最小单位就是二进制的一个数位,简称为位,英文名称是bit,音译为“比特”。

一个比特只能表示两种状态(0或1)。

(三)计算机中的编码

所谓编码就是采用少量的基本符号,按照一定的组合原则表示大量复杂多样的信息,包括数值型信息与文字、符号、语音、图像等各种非数值型信息。

由于计算机只能识别二进制

数,因此各种信息在计算机中只能用若干位二进制码的组合来表示,这就是二进制编码。

(四)字符编码

字符编码就是规定怎样使用二进制数来表示字母、数字以及一些专用的符号。

第二节计算机硬件系统

考点15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只有硬件而没有软件的计算机通常称为裸机,什么也干不了。

普通用户所面对的一般都不是裸机,而是已经配置若干软件之后所构成的计算机系统。

1946年,著名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

诺依曼提出并论证了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

1.在计算机中,程序和数据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

2.将程序(包括数据和指令序列)事先存放在存储器中,当计算机工作时,能够自动、高效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执行指令。

3.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其中可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输

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构成

这就是著名的冯·

诺依曼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可总结为“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冯·

诺依曼思想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开始,60多年来,虽然计算机系统在性能指标、运算速度、工作方式和应用领域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就其基本结构而言,仍然沿用冯·

诺依曼的体系结构,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考点16中央处理器

1.中央处理器概述

中央处理器(在微机中也称为微处理器),简称CPU。

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高低直接决定一个计算机系统的档次,CPU是决定微机性的最重要的部件。

2.中央处理器构成

中央处理器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部件构成。

3.中央处理器的技术参数

(1)型号:

CPU型号越高,性能就越强。

(2)主频:

CPU工作的时钟频率

(3)字长:

字长是指一个字所包含的二进制的位数,如8位、16位、32位等;

目前,64位CPU比较常见。

字长越长,计算机一次处理的信息位就越多,因此处理速度也就越快。

考点17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装置,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它的基本功能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按照指定的地址存入和取出各种信息。

存储器中最小的存储单元是字节(简称B),每个存储器都有许多存储单元,所有存储单元都按顺序编号,这些编号称为地址。

存储器中所

有存储单元的总和称为这个存储器的存储容量,描述存储器容量的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分别有B、KB、MB、GB、TB。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1TB=1024GB=1024×

1024MB=1024×

1024×

l024KB=1024×

1024B

按照存储器在计算机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类。

(一)内存储器

内存储器也称主存储器,简称内存,用于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和数据(包括计算结果和中间结果)。

由于内存直接与CPU交换信息,因此要求它的存取速度非常快。

在微机系统内部,内存是仅次于CPU的重要器件之一,是影响微机整体性能的重要部分。

如果说,软件是微机的灵魂,CPU是“总导演”,那么,内存就是软件运行的舞台,舞台越大,表演就越宽畅、自如。

中央处理器再加上内存,就是通常所称的计算机主机。

内存按其功能,又可分

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和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1.RAM中的信息可以随时读出和写入,用来存放计算机工作时所需要的程序和数据。

由于RAM依靠计算机电源供电,当计算机掉电(即停电)时,RAM中的信息会完全丢失,并不可恢复。

通常人们所说的内存就是指随机存储器RAM,它有较高的读写速度,但存储容量小

且价格较贵,不能永久地保存程序和数据。

2.ROM中的内容只能读出、不能写入,它的内容是由芯片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写入的。

由于ROM依靠电池供电,所以即使关闭计算机电源,ROM中的信息也不会丢失,因此常用ROM来存放重要的、固定的并且反复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3.Cache是位于CPU和内存之间的规模较小但速度很快的一种存储器,主要用来存放当前内存中使用最频繁的程序块和数据块,并以接近CPU的速度向CPU提供程序指令和数据,其目的是解决CPU和RAM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由于Cache中的信息只是RAM中部分内容的副本,因此,增加Cache,只是提高CPU的读写速度,但不会改变内存的容量。

4.存储容量和存取时间是内存性能优劣的两个重要指标。

存储容量指存储器可容纳的二进制信息量。

目前,微机内容容量有512MB,1GB,2GB等。

一般来说,内存容量越大,则程序运行速度相对就越快。

(二)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也称辅助存储器,简称外存,主要用来存储大量的暂不参加运算或处理但又需要长期保留的数据和程序,它是内存的后备和补充。

与内存相比,外存容量较大,关机后信息不会丢失,但存取速度较慢。

它只能与内存交换信息。

当CPU需要访问外存的数据时,需要先将数据读入内存,然后CPU再从内存中访问该数据,当CPU要输出数据时,也是先写入内存,然后再由内存写入外存。

常用的外存储器有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和光盘存储器等。

1.软盘存储器。

是指各类计算机中应用广泛的外存设备,常见的有软盘存储器、硬盘存储器。

软盘存储器简称软盘,目前常用的软盘是容量为1.44MB的3.5英寸软盘。

在软盘的左下角,有一个可以活动的小滑块,即写保护开关。

当滑块挡住小孔时,软盘处于读写状态;

当滑块拨下露出小孔时,软盘处于写保护状态,即只能读不能写。

软盘便于携带,用户可以

方便地通过软盘传递信息。

但软盘容量较小,读写速度也较慢。

硬盘存储器简称硬盘,通常固定在主机箱中。

硬盘的容量较大,目前微机的硬盘容量一般都在几十GB,而且读写速度较快。

2.硬盘存储器。

简称硬盘,通常固定在主机箱中。

硬盘的容量较大,目前微机的硬盘容量一般为100GB,300GB,500GB,1000GB的硬盘市场上也已经出现了。

硬盘的读写速度快。

硬盘防尘性能良好、可靠性高,对环境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