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8038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Word格式.docx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Word格式.docx

(5)开放性原则。

3、课堂教学有哪三个要求?

(1)创设良好氛围,激励学生学习。

(2)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3)突出思维训练,培

养思维能力。

(4)着眼学生发展,组织学生活动。

(5)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选用恰当教学媒体。

(6)

重视教师的人格力量,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

4、写出本学科课标的基本理念。

四、论述题:

1、论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1、

(一)坚持“一个为本”坚持“一个为本”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这里的“发展”是指:

(1)学生的全面发

展,即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

(2)学生的个性发展,即发现学生的

潜能,发展其个性,发展其特长,同时根据学生基础和程度等不同,使其分层发展;

(3)学生的可持续发

展,即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

(二)搞好“四个调整”

(1)、调整课堂教学的目标。

一是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引导学生创新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质疑,赞赏学生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

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考核成绩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是要在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

(2)、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实现三个重新“定位”:

一是师生关系的定位,师生关系定位为交往,即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是共存的主体,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共享、共进。

二是教师的定位,教师定位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的这个定位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如下五个转变: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

学生发展转变;

(2)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4)由封闭向开放转变;

(5)由信息的单身交流向信息的综合交流转变。

三是学生的定位,学生定位也是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教学的被动者或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学习的主人,在课堂得到充分发展的主体。

(3)、调整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教师要调整好教学方式,在动用教学方式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2)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3)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4)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5)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6)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7)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8)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9)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10)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充分的发展。

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和帮助学生调整好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以及上述学习方式的交互使用和整合的。

(4)、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在继续发挥传统的教学媒体(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和传统的电子教学媒体(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积极作用的同时,要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普遍应用。

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

要把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促进各种教学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2、结合本学科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

(二)

一、填空题: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

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教与学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6、新数学课程标准的结构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

议)。

7、《标准》指出: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二、判断题:

1、教师即课程。

(X)

2、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V)

3、教学过程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变革。

4、教师无权更动课程,也无须思考问题,教师的任务是教学。

(X)

5、从横向角度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

6、从纵向角度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贸易独立性。

7、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V)

8、课程改革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9、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

三、简答题:

1、怎么认识数学?

《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

数学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

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

数学是一种人类文化。

《标准》对数学没有采取简单定义的方法。

因为数学不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的产物,是由诸多元素构成的多元结构;

社会与文化不仅推动着数学的发展,同时数学对推动社会与文化发展也起关键的作用;

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中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

从课堂教学的眼光看待数学:

大众数学、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

2、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应发生哪些变化?

数学教学活动应当赋予学生以最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

与此相伴的是,教师的角色要作出改变。

《标准》指出: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这就是说,数学课程的一切都是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

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

再次明确这一点,意在进一步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拓宽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空间。

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墨迹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

教师角色转变的重心在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表面上看,似乎教师的空间被“压缩”了,实际上《标准》赋予教师更高的要求、更大的责任和更多的期望。

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方面,在于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的机会,在于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在于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

3、一所学校期末考试二年、三年、五年、六年有如下题目。

(1)二年级:

计算①438-175,②2573+824,③6632-2820,④10275-382

(2)三年级:

读出下面各数:

①3004000②130040000

(3)五年级:

①125×

32×

25,②5330÷

205,③

(4)六年级: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10天完成,乙单独做15天完成,两人合作3天后,剩下的由乙单独做,需几天完成?

以上命题是否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请具体说明。

二年级命题中④题不符合《标准》要求,《标准》要求笔算加减法以三位数为主,一般不超过四位数。

三年级命题都不符合《标准》要求,《标准》要求第一学段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五年级命题中②③不符合要求,《标准》要求②中除数不超过两位数,③中分数混合运算不包含带分数。

六年级命题不符合《标准》要求,《标准》要求整数、小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三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不超过两步,而此题超过三步

4、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

(1)整合教学与课程。

(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

(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

(4)

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行体系。

(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三)

一.名词解释:

(5`*2=10`)

1.数学模型:

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特征或数量相依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概括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

2.反证法:

从结论的方面出发,引出矛盾,从而得到结论正确的证明方法。

.填空:

(2`*10=20`)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和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

2.新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3.课程改革将改变以往课程内容"

难、繁、偏、旧"

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

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

的工作方针.

7.高考制度改革是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要改变"

一次考试定终生"

的招生考试和评价制

度.

8.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9.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内容安排了"

数与代数"

"

空间与图形"

."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

四个学习领

域.

10.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民主,成为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三.判断:

(2`*5=10`)

1.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间的关系.(V)

2.素质教育就是把灌输式与启发式的教学策略相辅相成.(X)

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X)

4.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使师生致力于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

去.(V)

5.新课程评价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V)

4.简答:

(8`*3=24`)

1.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或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过程。

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现状,重视课程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三是改革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是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是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作用,建立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着眼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并有效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

六是改革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新课程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角色转变?

一是实现传授者角色的转变;

二是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三是教师成为教学的研究者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数学的价值;

(3)数学学习内容及对学生数学学习

的要求;

(4)数学教学;

(5)评价改革;

(6)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五.通过学习,你对课程改革有何见解?

(10`)

如何理解新课程改革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然而,我国教育事业为什么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根本原因在教育本身,负担太重——频繁、资料繁多、死记硬背、作业机械重复,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参加活动几乎是一种被动的行为。

如今,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

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可发展的人。

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一、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的过程。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内容的革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地,而有效的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己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欲。

新课标中指出:

“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鉴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注重开放式的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开放题的教学,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课程改革现在轰轰烈烈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方式,成为在新课改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课题。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精神。

最终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六.请你设计一堂课改课.(26`)怎样按课改理念设计一堂好的数学课

(帅常凯)这几天在我所在市的四个区参与教育评估,看了几百份老师们的教案,发现老师们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更新——但是很遗憾,数学老师们的教案是最不令人满意的。

为什么呢?

至少有一个原因:

数学教师受了过多的传统影响,好像数学只是公理化的知识系统而已,于是都很重视在教案中罗列准备教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不重视学生们通过多种数学活动获得对数学的真正理解。

数学的本质是什么呢?

数学课程的新课标指出:

数学是人们运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认识与改造世界的一种“活动”。

“活动”意味着什么呢?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和皮亚杰的心理学:

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非常重视“活动”概念,——他们以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为前提,强调“实践”,而实践就是“活动”!

皮亚杰则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前驱,他提出了“发生认识论”,指出人的认识不是对外在世界“白板”式的被动描述,而是以一定的、既有的“认知结构”对外在世界进行操作与建构的过程。

当然,对外在世界的建构有许多不同的角度,作为数学学科来说,它的独有特征是立足于数学的角度。

如果各位朋友想了解什么是数学的独特角度,就请大家看看我的博客中那篇《数学的基本思想及其教育价值》。

根据数学新课标的各种重要理念,我想应该提出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

它可以用六个字来精炼的表述——问题、探究和活动。

问题。

这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认知活动开始于疑惑,没有问题就没有疑惑,所以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贯穿着问题,而且教师最难做到的是“懂装不懂”,这样才能让学生充满自信和自主探究的意识;

另一方面,数学能力的最重要体现就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用一个问题序列来展开。

探究。

在问题序列展开之后,由谁来解决问题呢?

应该是由学生自己来解决。

所以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是充分展示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过程。

活动。

怎样让学生来自主探究呢?

不能只让学生进行纯逻辑的思维活动,数学的活动方式很多——观察、实验、猜测、推理、论证、计算、统计等等,课标里列出了十多项!

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操作的快感,并在此过程中懂得了“其实数学是很有实际应用价值的”!

凭我对数学学科特点的理解和对数学教学规律的了解,不揣冒昧地提出了如上对一堂好数学课的评价标准。

之所以我所看到的几十份数学教案都不太令人满意,其根本原因在于二点:

老师们没有精力和理解力去对数学课标进行深入地研究;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太强,它的这一独特特征使得数学教学很容易沦为纯知识或技能的灌输与训练。

但这毕竟是错误的,它不符合当代数学家对数学本质、功能及其教育价值的超越传统的、后现代的认识。

衷心希望数学老师们改变对数学科学本质与功能的传统落后认识,尽力研究和掌握数学课标,让数学科学能最优化地发挥它对青少年科学态度和严谨思维能力培养的最重要的功能。

一、单选

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①③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C.感受、参加、养成

3。

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D.课程制度的变迁

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斯腾豪斯

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

A.加德纳B.推孟C.韦克斯勒D.加涅

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

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

B.示范——模仿式

8.在“对话?

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

C.都是主体

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

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B.校本课程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上课

12.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

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学校

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教师

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二、多选

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

A.改变课程功能B.调整课程结构C.精选课程内容D.改进教学方式

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

A.档案袋评定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C.表现展示评定

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

B.协作C.会话D.意义建构

4、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

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

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

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民主的B.平等的C.对话的D.互动的

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学习者B.定向者

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A.均衡性B.综合性C.选择性

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

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D.保障措施

9.2001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