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安市卢家村规划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8137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高安市卢家村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西高安市卢家村规划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西高安市卢家村规划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西高安市卢家村规划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西高安市卢家村规划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江西高安市卢家村规划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高安市卢家村规划Word下载.docx

《江西高安市卢家村规划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高安市卢家村规划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高安市卢家村规划Word下载.docx

全村有385户住户,其中非农业户口12户,整家外出务工户4户,五保户4户,民政救济户28户。

全村土地面积2454亩,其中耕地1754亩(水田1372亩,旱地382亩),村庄占地300亩,排灌渠道占地120亩,村外道路占地80亩,林地和其他占地200亩。

(二)生产状况

全村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种植早辣椒面积900亩,大头菜300亩、黄芽白200亩、包菜200亩,主要集中在巷里、卢家、塘角、庙下、毛家等5个自然村,水稻种植面积2144亩。

2005年全村养牛920头,出栏670头,主要集中在楼子里、高郭村养殖;

养生猪450头,出栏450头,有两户规模养猪户,每户养猪在200头以上;

农户散养土鸡3880只。

全村经营食品的自营小店7个,农药化肥代销点4个。

200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010元,其中来自蔬菜的收入有3600元,来自水稻收入300元,来自畜牧业及其他方面的收入110元。

(三)住房状况

全村有宅院420个,1995年后建造的有90个,倒塌毁损的17个,常年无人居住的24个。

(四)基础设施状况

全村有通村公路6公里,村内道路13公里,均为泥沙路面。

有灌溉渠道18000米,已防渗2000米,未防渗16000米。

除高郭村1500米提灌渠道外,其余渠道为自流灌溉。

(五)教育文化卫生状况

卢家村小学坐落在巷里村,现有学生140人,教师9人。

全村有大、中、小学学生260人,其中大学生19人,高中生46人,初中生55人。

村里有167户农户装有固定电话,有104人使用手机,有电视机250台,有3名赤脚医生,村民大病要到市区医院治疗。

(六)村集体经济收入状况

村委会在高胡公路旁有荒地3亩,出租给私人办了一个水泥预制厂,年租金收入3000元;

有水面15亩,出租私人养鱼,年租金收入1000元;

上级转移支付收入33040元,村集体经济年总收入为37040元。

(七)基层组织状况

全村有党员31人,男性27人,女性4人,年龄最大的为81岁,最小的29岁。

全村有村干部5人,其中村党支部成员有3人,村委会干部3人(村支书兼任村委会主任)。

村小组有干部17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村没有一条水泥路,各自然村村民及车辆外出交通不便。

(2)村庄布局零乱,各自然村都有长期无人居住的空屋及房屋倒塌现象。

(3)庙下村处在锦惠灌渠末端,农业生产用水困难。

高郭村农业生产靠两座机灌站电力提灌,30千瓦的电动机老化损坏,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4)村民都饮用地表水,饮用水安全得不到保证。

(5)菜农没有掌握防治辣椒青枯病技术,死苗现象严重。

(6)新鲜蔬菜直接上市,没有冷藏、加工、包装,产业链不长,附加值不高。

(7)村委会除1所小学外,无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公共设施,服务功能差。

(8)村集体经济收入微薄,社会公益事业无钱投入。

三、建设思路和目标

基本思路:

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做好组织、发动、服务工作;

立足“一村一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产条件,加快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协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搞好村务财务公开,促进管理民主,村风和谐;

建好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总体目标:

到2010年,把卢家7个自然村全部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走在省部共建示范村的前列;

修通到7个自然村的水泥公路,硬化各自然村的村庄道路,彻底改变交通条件;

建设优质蔬菜制种基地、高产稳产水稻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高安黄牛养殖,搞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科技化、高效化;

建设农村垃圾处理设施,新建沼气池240个,改变村容村貌;

普及有线电视、电话和太阳能,宽带信息进村入户;

改善生活习惯,提高村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四、建设重点

(1)搞好7个自然村的村庄建设规划,立足方便村民生产生活,着眼长远,突出江南民居特色,发展农家休闲旅游。

(2)利用土地整理项目,搞好渠系防渗工程,全长16000米,改善庙下村灌溉条件,更新高郭村提灌设备,解决庙下村、高郭村生产用水,全村建设高产、稳产农田1300亩。

(3)兴修到7个自然村的通村公路6公里,村庄环村道路13公里,全面改善交通条件。

(4)在巷里村建设50亩蔬菜制种育苗基地,在卢家、巷里、塘角、庙下、毛家村建设500亩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引进新技术,新品种。

(5)实施清洁工程,兴建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在7个自然村全面改水、改厕、改灶,让全体村民都喝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6)兴建蔬菜冷藏库1个,引进扶持蔬菜加工企业1家,统一商标,分类包装。

(7)在巷里、楼子里、高郭村分别组建辣椒、养牛专业合作社组织,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8)整合资源,建设好党支部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农民文化活动室、村级卫生诊所,实施阳光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五、建设实施方案安排

(一)生产发展实施方案

2006年下半年,引进秋延后辣椒优质品种,计划种植400亩。

2007年,建设50亩高标准蔬菜制种育苗基地,以此辐射整个上湖乡。

到2008年,建设优质国家级无公害辣椒标准化生产基地500亩,复种大头菜及其他蔬菜1000亩,年产辣椒3000吨,大头菜6000吨;

引进优质水稻品种,实施测土配方,建设优质稻生产基地1300亩,年产优质稻480吨以上。

改良高安黄牛品种,推广育肥技术,大力发展家庭养牛业,户均养牛5头以上;

发展8~10户养牛大户,户均养牛50头以上,到2010年实现年出栏2000头以上。

主要建设内容为:

1.实施土地整理项目 

进行田间渠道、道路整理,加快16000米的渠道防渗工程建设,建设高产、稳产水稻种植面积1300亩。

2.改良辣椒品种,增加复种面积 

在现栽种早春辣椒的基础上,引进优质品种,测土配方施肥,改良土壤,传授推广栽培新技术,栽种秋延后辣椒400亩。

规范建立辣椒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行联合制种育苗、统一商标、分类包装、统一销售。

同时扩大复种面积,发展冬季作物,以栽种大头菜、黄芽白为主,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3.在巷里村建设50亩优质蔬菜制种育苗基地 

依靠项目投入和农业院校专家技术扶持,建设蔬菜良种培育基地。

4.栽培优质杂交水稻 

引进优质稻种,推广机械作业,减轻栽插、收割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产总产。

5.扩大高安黄牛养殖规模 

鼓励支持以农户庭院养殖高安黄牛为主的养殖业,传授育肥技术,搞好防疫、销售服务,成立养牛专业合作社,户均养牛5头以上。

扶持8~10户养牛大户,户均养牛50头以上。

6.建立贮藏蔬菜冷藏库 

在省道高胡公路旁,建一个大型的蔬菜冷藏库,贮藏蔬菜100吨以上,确保从农户手中统一收来的蔬菜保鲜销往外地。

引进蔬菜加工企业1家,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降低蔬菜生产销售的市场风险性。

(二)基础设施改造实施方案

到2008年,硬化通往7个自然村的公路6公里、各自然村环村道路13公里,完成以十二斗渠系为主的16000米渠道防渗工程,改善庙下村灌溉条件,更新高郭村提灌机电设备。

1.硬化通村公路 

2006年8月底前向交通部门申请立项,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不足部分由村民投资投劳,巷里村在8月份动工,10月份完成硬化水泥道路,其他自然村在2008年底前,全面完成通村公路6公里的硬化。

2010年前,全面完成各自然村环村道路硬化13公里。

2.完善水利设施 

2006年以前,向农业和水利部门申请立项,2007年底完成以十二斗渠系为主的16000米渠道防渗工程。

3.更新高郭村机电提灌设备 

由水电部门立项出资,更新到位。

(三)村容改造实施方案

2007年底前,按照新的村庄建设规划,安排7个自然村的100户农户建新房,每户规划面积200平方米左右,搞好村庄环境整治,实施“六改四普及”工程(改房、改栏、改水、改厕、改路、改环境,普及沼气池、有线电视、电话、太阳能),修建村庄排水沟8000米以上,确保每户都用上自来水、水冲厕,搞好村庄内外、房前屋后的绿化。

1.编制村庄建设规划 

2006年底前,完成7个自然村的村庄建设整体规划,注重村庄面貌、道路、排水、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村容村貌。

规划坚持四条原则:

一是满足村民长期生产生活需要;

二是突出庭院经济和江南民居风格,发展农家休闲旅游业;

三是坚持自愿、利益补偿;

四是一次规划,分步实施。

2.实施沼气工程 

利用庭院养牛的优势,争取项目扶持,在2008年前建沼气池240个,建垃圾处理设施和垃圾池20个,带动改水、改灶、改厕。

3.实施改水工程 

2007年采取农民自筹一点,向水利、建设、卫生等上级部门争取一点的办法,实施人饮工程,确保村民饮用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兴修排水沟8000米,以便生活用水排放畅通。

4.搞好村庄美化 

重点做好村庄周围、房前屋后的绿化,建设生态村庄,保持村庄整洁,村容靓化。

(四)文化教育卫生改善实施方案

2006年,创建一个能容纳200人左右的文化娱乐活动室、农民培训场所,添置农村实用技术书籍1000册以上,搞好农民培训工作。

2007年建立村级医疗卫生诊所1个,培养3~5名卫校毕业生从事医疗服务。

2007年开通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宽带信息网进村入户。

2010年普及太阳能热水器。

1.2007年创建农民文化娱乐活动室、农民培训场所一个,能同时容纳村民200人以上,添置农村实用科技图书1000册以上,供农民阅读。

2.2007年加大乡村医生培训力度,培养卫校毕业生3~5名,在村内开设村级卫生诊所1家。

3.2006年底前,电话入户率达100%,2007年以前向广电部门申请,开通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

2007年宽带信息网进村入户,到2008年会使用电脑的农民达240人以上。

4.2010年推广普及太阳能热水器及其他太阳能设施。

(五)基层组织建设实施方案

到2007年,培训村支部及村委会干部5名;

到2010年,发展党员25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名,使党员人数达到56人,成立村党总支,按行业、年龄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发挥村民小组干部和专业合作组织干部的作用,提高村民管理事务水平,加强民主管理,促进村风文明。

1.在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建好村总(支)部、党员办公活动场所,下设3~4个党支部或党小组。

2.加快发展壮大农村党员队伍,突出抓好“三培两带”工程,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

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

3.建立健全村民理事会,推选好理事会会长,制订村规民约。

4.组建辣椒、养牛专业合作社,按照合作社章程,坚持民主管理,开好年度社员大会。

5.优化专业合作社队伍建设,通过专业合作社组织,培养一批能直接进入一级市场的“规模型”经纪人;

能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化传媒手段从事经纪活动的“知识型”经纪人;

加快发展农村党员,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成为能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型”经纪人;

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诚信型”经纪人。

6.村里兴办公益事业,坚持“一事一议”制度,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的意愿,在可承受范围内,积极投资投劳,党员干部起示范带头作用,党组织真正成为村民的“主心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