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8142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B、思想品德差的学生工作

C、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工作

D、优秀生的工作

【答案】A

【解析】个别教育工作包括三个方面:

①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优秀生典型。

②做好后进生的思想

转变工作。

③做好偶发事件中的个别教育。

班主任在教育集体时,实际也是在教育学生个人,每个学生都是

独特的,班主任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故选A。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

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

B、小学三年级至高中

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

D、初中一年级至高中

【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做出了如下阐述: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

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

与技术教育。

小学阶段自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8、教师的主要任务是()。

A、关心学生的身体和生活

B、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C、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D、做好教学工作

【解析】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9、观察法的不足是()

A、难以制定严密的计划

B、观察的目的性不能保证

C、作出精确的判断相当不易

D、所获得的材料不够真实

【解析】使用观察法时,不容易做出精确的判断。

10、学生是以系统学习()为主。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生活经验

D、实践经验

【解析】从获取经验的性质来看,学习过程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

间接经验的书面形式是书本知识,是经

过科学编排,以教科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学习内容。

通过书本获取知识,成为学生掌握大量科学文化基础知

识的高效过程。

但是,学习间接经验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直接经验应是学生掌握间接经验的起点。

11、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

【解析】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

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2、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二为一的课程是()。

A、活动课程

B、隐性课程

C、显性课程

D、综合课程

【解析】综合课程是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的课程。

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

经验课程,是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根据心理逻辑而编排的课程。

显性课程又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

校情境中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隐性课程又称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

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

13、“时间就是生命”这一命题所表达的观念,在知识分类体系中属于()。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条件性知识

【解析】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这类知识主要解决是什

么的问题。

14、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A、自动发展

B、自由发展

C、自愿发展

D、自主发展

【解析】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指导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A、技术人员

B、管理人员

C、科研人员

D、专业人员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

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16、某初级中学在初一的六个班级中设了一个重点班,该校做法()。

A、正确,有利于因材施教

B、不正确,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C、正确,有利于提高升学率

D、不正确,应由教育主管部门设立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

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

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

班。

”题目中某中学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违背了《义务教育法》的要求。

17、我国基础教育实施“一纲多本”的教材使用原则,这里的“纲”指的是()。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学计划

D、教学原则

【解析】课程标准指在一定的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

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因此,我国基础教育实施的“一纲多本”的教

材使用原则中的“纲”指的是课程标准。

18、“四书”、“五经”是我国()的教育内容。

A、现代社会

B、奴隶社会

C、原始社会

D、封建社会

【解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封建文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教育制度上有官学、私学、书院等多种

形式;

教育内容为经、史、子、集等,其中《五经》、《四书》影响最大,是最主要的教材。

全社会盛行

“学而优则仕”,从察举到科举,学习《五经》、《四书》是晋身的主要门路。

19、“四书”、“五经”是我国()的教育内容。

20、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接触最多的是学生,所以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

下列教师做法中不能处理好

与学生关系的是()。

A、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B、互相交流,教学相长

C、教师广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是密切师生关系的法宝

D、教师严格执教,时刻监督学生在校行为

【解析】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关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2)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

(3)赏识学生。

(4)互相交流,教学相长。

(5)教师广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是密切师生关系

的法宝。

(6)教师教学得法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手段

21、依法执教的主体是()。

A、教育主管部门

B、学校

C、教师

D、班主任

【解析】依法执教是正确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因而其主体是教师。

22、编写教材(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目标

C、课程标准

D、课程说明

【解析】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2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学秩序的,

由()来处罚。

A、学校

B、教育主管部门

C、家长

D、公安机关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

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

任。

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4、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解析】布鲁纳是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他在心理学方面接受并发展了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形成了结构

主义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学习论主要强调学科基本结构学习。

同时,布鲁纳还提出了“发现学习”的概

念,他认为儿童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借助于教师或

教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去发现事物。

25、班级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班级的()。

A、制度管理

B、教学管理

C、活动管理

D、学习管理

【解析】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四个,即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和班级活动管理。

班级

制度管理是班级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制度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是班级管理的具体体现。

26、李老师在语文课上,按照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的程序进行教

学。

这体现了哪一类型课的结构()。

A、单一课

B、综合课

C、练习课

D、复习课

【解析】根据一堂课完成教学任务的多少,可以把课划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大类。

单一课是指在一节课内

只完成一种主要任务的课。

单一课又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实验课、检查课等。

综合课是指在一节

课内同时完成两种以上教学任务的课。

在一堂课完成复习旧知识、讲授新课、巩固新知识等多项工作,李老

师的一节课要完成多个教学任务,所以是综合课。

27、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方面。

A、特性与共性

B、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C、能力与人格

D、生理与社会

【解析】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人的气质差异是先

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不像气质那样具

有天赋性,没有好坏之分,它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

28、荀况认为‘人性恶’。

因此教育要从‘礼’这一需要出发,须以‘礼义’加以教化,这体现的教育目的

价值取向是()。

A、社会本位论

B、个体本位论

C、无目的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解析】所谓“礼”,就是外在的社会要求,约之以礼,属于社会本位论。

29、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体现了我国教育的()原则。

A、方向性

B、公共性

C、保障性

D、平等性

【解析】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确立了我国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30、“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具体到教育实践中就是以()为本。

A、教师

B、教材

C、学生

D、社会需求

【解析】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育应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基石,因为人是教育生成、教育行为

存在的前提,是推进发展的“思想内涵和逻辑内核”,具体到教育实践中,就是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

故选

C。

31、“分层教学”做法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互补性

C、差异性

D、顺序性

【解析】分层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

32、如果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比较复杂、结构化程度很高,又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加以掌握,他们最宜采

用的学习形式是()。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合作学习

D、互动学习

【解析】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

受。

对学生来讲,学习不包括任何的发现,只是需要将新的学习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相联系。

面临高难

度、高结构知识的时候,适宜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根据题目选项得知为接受学习。

33、当人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是()。

A、忧愁感

B、习得性无助感

C、抑郁感

D、焦虑感

【解析】习得性无助感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

题于中所描述的现象符合习得性无

助感的定义。

34、《学记》说: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A、学思结合

B、教学相长

C、因材施教

D、循序渐进

【解析】A学思结合是孔子的思想;

B教学相长出自《学记》;

C因材施教最早的践行者是孔子,最早的提

出者是朱熹;

D循序渐进也是出自《学记》。

35、在教育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中,通常以国家强制性措施要求承担的惩罚性或补偿性责任的要素是

A、假定

B、处理

C、制裁

D、定案

【解析】制裁是指违反教育法律规范时所导致的法律后果,通常是以国家强制性措施要求承担的惩罚性或补

偿性的责任。

36、新课程评价主要倡导的评价方式是()。

A、发展性评价

B、综合性评价

C、多元性评价

D、过程性评价

【解析】新课程评价主要倡导的评价方式是发展性评价。

37、下列选项中有利于教师及时改进教学的评价是()。

A、诊断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绝对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确定学生学

习成果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改进、完善教学过程。

38、针对某一特殊的教学内容,教师先进行简单提示或不作讲解,只是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其自己完成。

种教学方法是()。

A、演示教学法

B、示范式教学法

C、探索式教学法

D、情景教学法

【解析】探索式教学法,又称发现法、研究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

觉地、主动地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指导主要是简单指示和给出任务等。

39、—次小学生科技知识普及课上,小明问老师:

“神舟十号飞船的航天员叔叔和阿姨,怎么总是飘浮在空中

啊?

”这位老师说:

“你懂什么,听老师说就行了。

你呀,经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礼貌的!

今后不能这样。

小明听后心里憋着气坐下了。

请问这位老师违背了哪项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系统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

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老师压

40、练习式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需要依靠()。

A、良好的课堂秩序

B、学生的自觉性

C、一定的理论知识

D、教师的指导

【解析】课堂教学模式的类型有: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练习式、自学式、复习式。

其中练习式是学生

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性,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

法。

41、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为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是()。

A、德育过程

B、美育过程

C、智育过程

D、心育过程

【解析】德育过程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

42、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体现了教师的()

角色。

A、授业、解惑者

B、示范者

C、管理者

D、心理医生

【解析】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里,学生学习的对象都是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即所谓“润物细无声”。

这体现了教师的示范者角色。

因此本题选B。

43、地方课程是指()。

A、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发的课程

B、由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发课程

C、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发的课程

D、由学校开发的课程

【解析】本题考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三级课程管理的知识。

《纲要》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

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其中,“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

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

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

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订本省

44、19世纪末,美国教育家()创立了“昆西教学法”,被美国的杜威称作“进步主义教育之父”。

他主张:

教学过程以儿童为中心,为学生安排各种活动;

注重计算、测量、绘画、手工劳动等课程以及各门

学科的相互联系;

用报纸、杂志和活页读物代替教科书;

强调理解,反对机械背诵,重视户外观察和实验室

教学。

A、约翰逊

B、帕克

C、克伯屈

D、帕克赫斯特

【解析】进步教育的奠基人F.W.帕克于19世纪70年代在马萨诸塞州昆西市首先进行了新教学方法的实

验,创立了昆西教学法,其教育改革被认为是美国教育史上的新起点。

4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的工作具有()特点。

A、教育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解析】题干体现了教育工作的长期性。

46、论证了灵魂的三个部分及其与之对应的三种教育,尝试将课程建立在心理基础上的人是()。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毕达哥拉斯

【解析】教育史的研究公认,亚里士多德是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他按照儿童的年龄特征划分教育阶

段,并且为各个阶段设置相应的课程。

此外,他还论证了灵魂的三个部分及其与之对应的三种教育,这些都

是将课程建立在心理基础上的尝试。

47、体现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科学性和教育性结合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解析】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给学生传授基础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道德

品质,保证教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做到既教书又教人。

这一原则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

的劳动者的要求,体现了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

48、在对学校隐性课程的分类中,一般把教师无意识的言行对学生所产生影响而构成的课程称之为

A、物质性隐性课程

B、制度性隐性课程

C、心理性隐形课程

D、活动性隐性课程

【解析】物质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建筑、教室的布置、校园环境等;

制度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

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

心理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人际关系状况,师生特有的心态、行

为方式等。

49、教师通过平常的观察记录,与学生的交流和谈话,以及多次阶段性的测试和考核,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等多

种信息,对学生的表现和学习状况进行评估,这属于教学评价中的()。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标注参照性评价

【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题干中“多

次阶段性的测试和考核”等说明是形成性评价。

50、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A、夸美纽斯

B、麦克费尔

C、华生

D、斯宾塞

【解析】课程是指学生要沿着学习的“跑道”进行学习,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

斯宾塞,作为教育科学的重要倡导者,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51、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

A、不可以

B、可以

C、尽量

D、随意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指出,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

少数民

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学校及其他教

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52、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A、思维品质

B、学习内容

C、学习结果

D、知识技能

【解析】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

动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53、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是()。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现代教育

【解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属于广义的教

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专门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

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54、所谓概念的(),是指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相关概念以定义的方式

直接向学生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

A、理解

B、编码

C、形成

D、同化

【解析】概念同化就是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或描述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新概念的

本质属性,进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过程。

也就是以间接经验为基础,利用已掌握的概念去学习新概念的过

程。

概念形成是一种发展过程,也就是在对事物感知和分析、比较、抽象的基础上,概括一类事物的本质属

性,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55、学习一直不好的张同学这次考试得了59分,老师给他评分为“59+1”,并在发试卷时悄悄对他说:

“这一分是预支给你的,希望你下次考得更好些,再把这一分还给老师好吗?

”该老师的做法()。

A、虽未按常规处理,但有利于激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