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产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8244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用航空产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民用航空产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民用航空产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民用航空产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民用航空产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民用航空产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民用航空产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民用航空产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民用航空产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民用航空产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用航空产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民用航空产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用航空产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民用航空产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500强

排位

主要产品

国别

美国波音

687

921

123

B747B787

美国

空中客车公司

460

1608

125

空客A320、A380

欧洲

美国通用电气

1476

16

飞机发动机

中航集团

310

330

飞机制造

中国

普惠

1272

26

航空发动机

霍尼韦尔

333

279

航空产品及服务

联合技术公司

543

150

飞机制造及运输

芬梅卡尼卡

255

379

直升机、卫星、导弹

意大利

雷神公司

251

385

飞机制造、商用电子

Bae系统公司

325

287

固定翼飞机

英国罗罗

158

英国

法国斯奈克玛

100

航天发动机

法国

2、主要特点

美国的特点:

美国政府将民用航空制造业视为国家战略,年销售收入约8000亿美元,约占世界民用航空的36%。

通过支持龙头企业不断兼并重组,实现全球垄断,如美国政府和国防部合力推动了波音公司兼并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美国麦道公司,目前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设立了分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民用飞机制造企业,被人们作为民用飞机的代名词。

美国政府还非常重视帮助企业拓展产品市场,历任总统多次亲自出面帮助企业争取订单,如沙特阿拉伯近100亿美元的巨额订单就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出面帮助争取而来的。

欧洲的特点:

欧洲采取的是抱团发展的政策,通过整合各自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由英、法、德、西班牙四国的跨国公司组建成立了空中客车公司。

为支持空客的发展,政府不但给予企业大量的秘密补贴,固定补贴和免税优费,还给予开发一项机型100-200亿美元的直接补贴,使空客经营实力直线上升,从成立之初民机市场占有率几乎为零,到目前市场占有率50%左右(2011年大飞机订单达64%),成为与美国波音公司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

(二)国内民用航空产业发展情况

2011年,有民用航空企业350户,实现产值1880.6亿元,同比增长21.2%,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4%,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幅12个百分点,行业从业人员约13万人。

我国民用航空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占全球份额不足3%。

2006年—2010年民用航空产业情况

      单位:

亿元、%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增幅

民用航空产值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2006

210871

11.1

812.8

17.4

0.39

2007

257306

13

986.2

21.3

0.37

2008

300670

9

1131.8

14.6

0.36

2009

335353

8.7

1316.5

13.1

2010

397983

10.3

1550.4

17.7

2011

471564

9.2

1880.6

21.2

0.40

 

产业增幅图

中航集团、中国商飞公司、民航公司预测,在未来20年间,中国航空市场需求4900多架新飞机,总价值5630亿美元,航空运输市场以每年约15%的速度增长,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民用航空市场。

我国各地政府发展民用航空产业的积极性非常高,目前各地正在建设的民用航空产业基地有12个。

(附件1:

国内民用航空产业基地简要情况)

从隶属关系看,除中国商用飞机公司等少数企业外,基本隶属于中航集团公司。

中国商用飞机公司主要负责牵头组织研制民用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任务,参与研制的企业主要包括上航公司、西飞公司、沈飞公司、成飞公司、陕飞公司和哈飞公司等。

近年来,我国在14个方面与波音、空客等国外知名企业在民用飞机的研制与组装生产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附件2:

与国外合作企业分布表)

三、我市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现状

由于我省民用航空产业主要集中在哈尔滨地区,所以不单独对全省产业情况进行分析。

1、基本情况。

按统计局代码统计,2011年我市有规模以上航空产业企业6户,实现产值84.7亿元,同比增长10.4%,约占全国行业的4.5%。

从调研和配套情况看,有民用航空关联企业27户,实现产值约200亿元,同比增长13%。

主要产品有:

整机研制、发动机、传动系统、航空电子、铝镁合金材料、复合材料构件等,另有空地勤培训、飞机和机载设备维修、备件供应等关联服务产品。

近五年产业发展情况图

2、发展现状。

民用航空产业作为我市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起源于“一五”时期。

经多年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哈飞集团、东安集团为龙头企业,以东轻公司、中航哈轴等为重点配套企业,以中国航空气动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玻璃钢研究院等为科技支撑,以飞龙公司为核心的运输服务业产业格局。

在产品方面:

形成了直升机系列、运12系列为重点的整机产品;

以航空发动机、传动系统为重点的飞机核心部件产品;

以复合材料、铝镁合金为重点的原材料配套产品;

以航空运输和飞行培训为重点的服务延升产品。

运12系列通用飞机是目前国内唯一取得美国适航证的整机产品,轻型多用途飞机及直升机产品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近年来我市还与空客、巴航、意大利艾维欧等国际资名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快了融入世界航空产业体系的步伐。

同时我市有较强的产业发展后劲,目前正在建设的民用航空产业项目有12项,总投资119.6亿元。

民用航空在建设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建设起止年限

总投资

1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公司

哈飞空客项目

建设复材制造中心32280㎡,建设A350、A320飞机部件。

2009-2013

206000

2

Z15研制项目

中法合作建立总装生产线,形成年生产Z15通用直升机12架的能力

2006-2013

186000

3

Y12F研制项目

以Y12E飞机为基础进行改进,建设处于先进水平的新型短途客货飞机

2005-2013

76000

4

哈飞SMA工装合作项目

该项目占用土地约40000平方米,生产工装设备

2011-2013

48000

5

中航与巴航合作项目

生产高端公务机。

2010-2012

16320

6

东安发动机集团公司

先进民用直升机发动机组产业化项目

与法国TM公司技术合作,形成年产60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

2010-2015

187300

7

大飞机、直升机传动系统生产线建设项目

与意大利AVIO公司合资,生产直升机传动系统和国产大飞机配套产品

2010-2011

130000

8

高精密直升机管轴管材产业化项目

与沈阳金属所合作,建设管轴坯生产线、尾传动轴生产线建设。

2011-2014

80000

9

中航工业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

新哈轴工业园区建设项目

建设航空、铁路轴承等高端产品。

2010-2013

160500

10

哈玻璃钢研究院

先进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建设项目

占地10万平方米,建设复合材料生产基地

2011-2012

20000

11

哈尔滨焊接研究所

特种优质焊接材料

建设中高档焊接材料

18442

12

中国电子工业部哈尔滨第四十九研究所

49所产业园区建设

含高新工程研发、光学传感器中心、研发中心等

2008-2015

67000

合计

1195562

3、产业链及配套情况分析。

从调研情况看,哈飞机工业集团、东安发动机集团的年配套额约36亿元,其中我市有25户企业为其提供配套,年配套额约5亿元。

主要集中在工序加工,工装工具方面,其余特殊钢及大部分成品件均在省外采,另有部分原材料,如蜂窝、予浸布、钢材、铝材等特殊原材料,仍需从国外进口。

上游产业主要有原材料、冶金、特种加工、电子和化工等,这部分产业是地方企业和业外企业参与航空产业的重点,年产值约为80亿元。

我市重点企业有空客复合材料公司,东轻公司、哈尔滨鑫华工贸有限公司等。

核心产业主要有飞机、发动机、直升机传动系统及部件加工等,这部分以业内企业和全球协作为主,年产值约90亿元。

我市重点企业有哈飞集团、东安集团等。

下游产业主要有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服务、维修、培训、航材保障等,这部分产业主要依托航空企业和有实力的业内企业为主,发展潜力较大,年产值约20亿元。

我市重点企业有哈尔滨双龙航空公司等。

四、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政策优势:

哈尔滨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已于2008年获得国家批准,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被国家确定为门户机场,还有国家级铝镁合金基地、先进复合材料基地等。

省、市也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我市航空产业具备了包括国家级战略的支撑。

市场优势:

黑龙江通用航空市场资源列全国前列,且产品交付受地域限止较小,还地处东北亚中心,紧离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蒙古等国,已开通国内、国际航线82条,通航城市47个,每天有11个国际航班飞往世界各地,有利于民用航空运输业务的开展。

产业优势:

工业基础雄厚,有较为完整的民用航空产业体系。

直升机、传动系统等领域国内一流,加工制造业和金属铸造居国内领先水平。

飞机(直升机)部件、发动机部件、复合材料结构件等领域实现了与世界接轨,并形成了一定的民用航空转包生产能力。

拥有国内最大的通用航空企业飞龙公司,有目前国内唯一取得美国适航证的运12系列整机产品。

航空电子设备的维修已经取得CAAC的维修许可和国际许可,且有飞机维修、运营、航空驾校陪训等完备的产业体系。

人才及科研优势:

有中航空气动力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黑龙江省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9研究所等一大批科研实力较强的科研院所为航空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二)劣势(Weakness)

在我国新一轮航空产业布局,大客主要布局在上海、大运主要布局在西安,我市只能争取分包,协作配套等较小的产业份额。

区域竞争力明显不如上海、天津等地,如我市东安发动机集团与美国合资建设,并占50%股份的C919辅助动力系统项目,上海市政府出面向中航空集团和外方争取后,于今年5月份落户上海。

有些产品和项目还有外迁的可能性。

我市民用航空产业资源比较分散,各关联单位分别隶属于不同集团公司,难以形成整体竞争力和完整的产业链。

航空产业严格的技术准入和保密要求,我市大部分企业参与配套的能力较弱,为主机厂的年配套额不足20%。

中航集团从2008年开始先后与上海、天津、沈阳包括吉林在内的19个省、市签订和确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这些省市大多成立了专门的协调机构。

而我市航空龙头企业哈飞集团、东安集团均隶属于中航集团,尚未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也没有专门的协调机构。

(三)机遇(Opportunity)

全球化带来航空产业转移进程的加快。

跨国公司为加快推进全球战略,加快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步伐,且美国和欧洲航空工业巨头纷纷看好中国、巴西等航空运输大国的市场资源,采取合资合作、转包生产等方式,加快非核心业务的转移。

目前空客公司和波音公司新研制飞机的外包比例都在50%左右,我市与国外航空企业有一定的合作,具有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基础。

我国低空飞行政策的放开将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2013年我国1000米以下低空空域开放将在全国推开。

据民航部门预测,全国低空空域全面放开后,五年内通用航空市场需1万架以上,年均增长在20%以上,上下游产业形成超万亿的市场规模,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10年黄金发展期。

市场需求潜力将助推产业发展。

目前世界通用航空人均拥有量为万分之五,而我国不足千万分之一,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特别是正在建设的公务机项目和民用直升机等私人飞机和通用飞机,将在低空飞行政策全面放开后的市场需求重点。

随着市场的增长,我国目前仅有的1700余人通用航空飞行员远满足不了市场需要,必将带动飞行培训及维修等相关服务的大增。

国家战略为我市加快产业发展提供机遇。

我国以大客、大运为代表的重大航空产业项目的正式确立,带来我国新一轮民用航空产业的加速发展。

按我国航空运输规划2015年在全球贸易比重从将10.4%增加到15%,为我市民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机会。

(四)挑战(Threat)

一是低迷的世界经济和航空运营企业大面积亏损,可能减弱对航空制造业产品的需求预期,加之我国人力成本明显高于东南亚国家,人力成本的优势正逐步减弱。

而美国的“实业再造”观念把民用航空产业的发展作为重点,为我市加快民用航空产业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二是获得国外关键技术的难度越来越大。

我市民用航空制造业源于军用航空工业,起步于国外技术引进及仿制。

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客、大运飞机,将成为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潜在的竞争对手,因此,国际大公司将更加严格控制关键技术对我国的转移。

三是在国内新一轮民用航空产业布局中,个别地方与我市产业形成直接竞争。

如新成立的天津直升机研制和总装基地,与我市产业形成了直接竞争,中航集团在珠海成立了通用航空公司,对我市发展以运12系列为重点的通用飞机产品构成直接竞争。

四是我市未能成为国家空域管制试点地区。

在国家新一轮低空空域改革试点中,我省是东北三省唯一没有试点城市的省份。

五、下步工作重点

1、争取国家支持。

将我市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列为全国产业规划布局的重点,在项目审批、国际合作、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支持。

加强与中航集团的战略合作,并争取在产业布局和项目摆布上优先考虑我市。

2、推动与中国商用飞机公司的战略合作,争取更多的大飞机配套项目,重点争取和发展大飞机用铝材、复合材料、钛材料以及发动机转动系统、重点部件生产和组装等。

3、强化国际合作,一方重点引进蜂窝、予浸布、特种钢材、铝材、运12系列飞机发动机等依赖国外进口的配套产品,另一方面瞄准空客、波音、英国罗罗等重点航空企业,加大机头、航电设备等关键部件的招商,争取更多的转包、协作项目落户我市。

鼓励在哈零部件重点企业,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或技术改造,取得航空产业配套资质。

4、加快进行维修、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及直升机、小型飞机场起降点等保障性设施建设,申请设立1-2个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

成立集销售、航材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空域为一体的直升机或通用飞机5S公司,为明年我国低空域开放后巨大的市场潜力做准备。

5、推进与国家民航总局及相关央企总部的合作,争取国家建设哈尔滨航空产业保税区,重点发展民航技术装备、研发、维修、技术服务、培训以及空港物流,通用航空飞行于一体的综合基地。

6、建立由省、市、区政府、中航集团和区域内重点企业主要领导参加的哈尔滨航空产业基地领导小组。

负责整合区域企业、大学、科研院所资源,共同推进航空产业基地的日常管理和健康发展。

7、研究出台适合航空产业发展的土地、税收、科技、人才、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主管副主任:

付洁苒

中直省属办公室:

主  任:

张 辉

副主任:

刘永玲

副调研员:

贾 梦

主任科员:

余定志(执笔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