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福建省连江县尚德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8677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福建省连江县尚德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历史福建省连江县尚德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历史福建省连江县尚德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历史福建省连江县尚德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历史福建省连江县尚德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历史福建省连江县尚德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历史福建省连江县尚德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历史福建省连江县尚德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历史福建省连江县尚德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历史福建省连江县尚德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福建省连江县尚德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历史福建省连江县尚德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福建省连江县尚德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福建省连江县尚德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7.中国古代地方官制的演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废除分封制度,建立郡县以后,秦朝()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8.《史记》载:

“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

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这表明(  )

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9.汉代对秦朝的政治制度,既有继承又有变革。

西汉时的刺史代表中央行使()

A.监察权B.行政权C.军权D.财政权

10.元朝时,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的行政机构是()

A.枢密院B.中书省C.宣政院D.行中书省

11.下列关于元朝行省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是中国地方省制的开端②是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③加强了中央集权④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③④

12.“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中国学过去的。

”中国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主要指()

A.西周的世卿世禄制B.汉的察举制

C.魏晋的九品中正制D.隋唐的科举制

13.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

“天下谁人最快活?

”有的人回答:

“金榜题名。

”有的人说:

“功成名就者快活”。

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个叫万刚的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敬畏法律的人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

朱元璋赞赏万刚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B.万刚的回答强调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万刚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14.1840年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其半殖民地的体现是()

A.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破坏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15.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16.在《南京条约》的下列条款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B.开五口通商口岸

C.英商进出口关税由双方协定D.赔款2100万银元

17.《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A.增开通商口岸B.赔款白银二亿两

C.割台湾等地给日本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18.台湾人民发布檄文,抗议示威“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誓与台湾共存亡.这种悲壮情景发生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中法新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19.有人曾经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大的耻辱呀!

”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下图是圆明园遗址(局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你对此印象最深的是该图反映了(

A.元代行省制度的兴盛B.近代列强侵华的暴行

C.太平天国规模巨大D.北伐战争轰轰烈烈

21.《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该条约的签定导致()

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B.清政府在军事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形成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22.义和团运动的直接作用是()

A.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B.暴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D.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2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的思想来源是( )

①西方基督教 ②中国民间宗教 ③达尔文的进化论 ④西方民主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24.下列对太平天国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永安建制,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

B.定都天京,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C.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D.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25.“太平世界,男女同权应科举;

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

”此联是洪秀全为天京文阁殿新考时撰写的门联。

下列对其所含历史信息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描绘了太平天国定都后的斗争片段B.表达了要击退外国侵略军的意志

C.体现了太平天国倡导男女平等的政策D.反映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文化改革措施

26.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看,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运动的最大不同在于()

A.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地主阶级B.主张建立“均贫富”的理想社会

C.进行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D.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

2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巩固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下列与统一战线形成密切相关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八一宣言”发表②西安事变③瓦窑堡会议④八一三事变⑤红军改编()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④③②⑤D.①④⑤②③

28.“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描述的历史发生在()

A.1840年—1842年间 

B.1927年—1936年间

C.1937年—1945年间 

D.1946年—1949年间

29.下图中数字符号标明的地点,能为国共合作抗日提供实地资料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0.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是()

A.实行全民族抗战B.战争的正义性

C.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D.正确的战略战术

二、材料解析题40%(31题13分,32题13分,33题14分,共4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卷上)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一是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皇帝

材料二图二是唐代中央官制示意图

请回答:

(1)从图一可见,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4分)

(2)根据图二,指出唐朝“三省六部”中三省的职能各是什么?

三省六部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5分))

(3)明清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分别发生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

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摘自《原道醒世训》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杂以九等。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

……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帘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

……”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三 “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

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惟计牧司等并教技艺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摘自《资政新篇》

(1)材料一中洪秀全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观念?

(2分)

(2)材料二中《天朝田亩制度》所述的内容涉及社会经济的哪些方面?

对太平天国运动产生怎样的影响?

(5分)

材料三中,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应如何评价《资政新篇》(6分)?

33.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洋舰队官兵遭遇日舰偷袭,英勇反击。

海军提督丁汝昌身负重伤,仍坐镇“定远”舰,用重炮击伤日军旗舰“松岛”号。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战舰中炮,弹药用尽的情况下,下令全速撞击日“吉野”舰,壮烈殉国.北洋水师虽然损失惨重,但也重创5艘日舰,日本海军遭到沉重打击。

材料二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

徐州会战中取得了台儿庄大捷……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日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扫荡”、“蚕食”和“清乡”。

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敌后战场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终止时间

小计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4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3年10个月17天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8日

1945年9月2日

3年8个月26天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13年11个月16天

苏对日作战

1945年8月9日

25天

(1)材料一反映的是近代史上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这次决战历史上称为什么?

(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抗日战争的特点。

(6分)

(3)上述两场战争,中国一败一成,请简要指出它们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6分)

高一历史学科阶段考答卷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一.选择题60%(本大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31.

(1)(4分)

(2)(5分)

(3)(4分)

32.

(1)(2分)

(3)(6分)

33.

(1)(2分)

(2)(6分)

(3)(6分)

高一历史学科阶段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材料解析题40%(31、32题13分,33题14分)

31.

(1)这一制度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独裁。

(2分) 

措施:

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的人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设“中朝”限制相权);

宋太祖设参知政事等官职分割相权。

(2)职能:

中书省──起草诏令;

尚书省──负责执行;

门下省──封驳审议。

(3分)特点: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分割;

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

职责明确,提高效率;

协商政务,集思广益。

(2分,任意两点即可)(3)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后设内阁。

清朝设立军机处,大臣由皇帝钦定,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说明了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

32.

(1)原始的平等、平均观念(天下大同思想)(2分)

(2)内容主要涉及土地分配、劳动产品分配和消费方式等方面。

影响:

土地分配反映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可以调动农民革命斗争的积极性;

但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3)观点:

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外国不得干涉中国内政。

评价:

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时代的潮流。

(进步性)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又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处于战争环境,故未能推行。

(空想性)(6分)

33.(l)黄海海战。

(2)特点:

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路战线;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击侵略,沉重打击了日军;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时间最早,结束最晚,持续时间最长。

(6分)

〔3)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被迫签仃《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2分)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使略的完全胜利;

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莫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4分。

答出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