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酸和碱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1870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9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酸和碱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酸和碱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酸和碱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酸和碱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酸和碱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酸和碱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酸和碱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酸和碱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酸和碱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酸和碱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酸和碱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酸和碱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酸和碱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酸和碱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酸和碱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酸和碱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酸和碱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酸和碱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酸和碱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酸和碱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酸和碱Word格式.docx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酸和碱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酸和碱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酸和碱Word格式.docx

A.放入水中,看是否全部溶解B.滴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C.滴加酚酞,看是否变色D.用手接触,看是否有滑腻感

8.〔07福州〕图2所示实验操作不正确的选项是A

9.〔07福州〕家庭常用洗涤剂的pH如图4所示,其中最接近中性的是B

 

10.〔07福州〕有关氢氧化钠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C.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D.能做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11.〔07济南〕以下试剂中,能把KOH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一次鉴不出来的是

A.KCl溶液B.K2CO3溶液C.NaNO3溶液D.稀盐酸

12.〔07济南〕.某同学设计的以下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不二氧化碳和氧气

B.加入适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以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C.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D.用石蕊试液鉴不澄清的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13.〔07江西〕将酚酞试液滴人碳酸钠溶液中,发觉溶液变成了红色。

由此可得到的信息是()

A.碳酸钠是一种碱B.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C.碳酸钠是一种白色固体D.

 碳酸钠的pH大于7

14.〔07烟台〕依照维生素C能够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用

右图所示的实验能够测定出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相

对多少。

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操纵的条件是

(A)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B)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

(C)烧杯中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

(D)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

15.〔07烟台〕以下推论正确的选项是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因此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C)燃烧都相伴着发光、放热,因此有发光、放热现象的确实是燃烧

(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因此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16.〔07泰州〕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而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碱中都含有氢元素,因此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D.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因此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17.〔07泰州〕以下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少的是

A.烧碱B.石灰水C.浓盐酸D.氯化钾

18.〔07上海松江〕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

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

这些同学的看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B.假设C.观看D.做结论

19.〔07盐城〕以下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B.用食醋除去水瓶胆中的水垢

C.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D.用洁厕精〔要紧成分是盐酸〕除去铁锈

20.〔07镇江〕对实验现象的观看和分析,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以下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证明该溶液是碱溶液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是盐酸

C.某白色固体与熟石灰混合后加热,产生可使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证明该固体是铵盐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21.〔07成都〕以下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选项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稀硫酸

过滤

B.

CaSO4溶液

过量CaCO3、过滤

C.

FeCl2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D.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点燃

二、填空题

22.〔07常州〕〔1〕阻碍物质性质的因素有:

A.离子的种类不同;

B.分子的构成不同;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等,请从中选择导致以下物质性质差异的因素〔填序号〕。

①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

②FeSO4为绿色而Fe2(SO4)3为黄色:

③浓硫酸有吸水性而稀硫酸没有:

B A C

〔2〕写出具有以下用途的物质〔或其要紧成分〕的化学式。

请从以下物质中选择:

甲烷、食盐、熟石灰、氧气、碳酸氢铵、石灰石

①可作为燃料;

②可作为化肥;

③可作为调味品;

④可作为火箭助燃剂。

CH4 〔NH4〕2CO3NaClO2

23.〔07达州〕从氢气、氧气、盐酸、氯化铵、熟石灰中选出相应物质填写化学式:

用作化学肥料的是: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用于除去铁锈的是:

称为〝绿色能源〞的是:

NH4ClCa(OH)2HClH2

24.〔07成都〕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的,请你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

〔1〕〝西气东输〞工程中输送的气体是;

〔2〕水银不是银,是一种金属的俗称,这种金属是;

〔3〕既可用来消毒杀菌,又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4〕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多的氧化物是。

CH4HgCa(OH)2H2O

25.〔07威海〕化学课上,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能否发生反应的实验中,小宇同学发觉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当向该溶液中连续滴加稀硫酸,溶液红色又褪去。

〔1〕依照实验现象,你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填〝能〞或〝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理由是有。

〔2〕针对上述实验,你还想探究的咨询题是有。

能 红色褪去,讲明碱已被消耗  该反应是不是恰好完全反应

26.〔07成都〕某镇有座硫酸厂,设备简单,技术陈旧,该厂每天排放大量含SO2的废气和含H2SO4的酸性废水。

当地的其他工厂和居民均用煤炭作燃料。

只要下雨就下酸雨,对该镇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1〕分析该镇下酸雨的缘故:

〔2〕举一例讲明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3〕该镇某中学环保小组提出了治理酸雨的以下措施,你认为其中不妥的是

A.将硫酸厂搬离该镇B.建议环保部门限令整改

C.将硫酸厂排出的废气中的SO2处理后排放D.工厂和居民改用较清洁的燃料

〔4〕可用熟石灰来处理硫酸厂排出的酸性废水,处理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

〔5〕浓硫酸弄到手上后应赶忙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

假设是稀硫酸弄到手上,

〔填〝需要〞或〝不需要〞〕如此做,理由是

〔1〕排放二氧化硫废气、用煤作燃料〔2〕酸化土壤、腐蚀、破坏森林植物、腐蚀建筑物〔答出一点即可〕〔3〕A〔4〕Ca(OH)2+H2SO4=CaSO4+2H2O〔5〕需要  浓硫酸中的水蒸发后会变成浓硫酸

27.〔07江西〕向盛有10m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

请分析并回答以下咨询题:

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1

1.2

1.4

1.6

11.0

12.2

〔1〕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mL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mL时,溶液显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

28.〔07福州〕图14是稀释浓硫酸实验的示意图。

(1〕写出图14中a、b两种仪器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

(2)b容器所盛的试剂是________〔填〝水〞或〝浓硫酸,'

〕。

(3〕稀释时,假设两种试剂添加顺序颠倒,将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与拓展】据媒体报道,2007年5月有一村民在家里误将装在酒瓶中的稀硫酸当成白酒喝下,造成食道和胃严峻损害,这是因为稀硫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事件警示我们,家中存放或使用药物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7江西〕小丽午餐时买了一份清炒菠菜和一份豆腐肉片汤,但同学告诉她菠菜不能与豆腐同食。

[发觉咨询题]菠菜什么缘故不能与豆腐同食?

[查阅资料]a.制作豆腐需要加入石膏(要紧成分:

CaSO4);

b.菠菜中含有草酸、草酸盐等成分;

c。

草酸钙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醋酸的白色固体,是诱发人体结石的物质之一。

[提出猜想]菠菜与豆腐同食可能会产生人体不能吸取的沉淀物。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菠菜在少量开水中煮沸2~3min,取l~2mL滤液于试管中,并滴加少量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有草酸钙生成

②在步骤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过量醋酸

沉淀部分溶解,且产动气泡

被溶解的沉淀一定

不是

[发觉新咨询题]被溶解的沉淀是什么?

产生的气体又是什么?

因此她又设计如下实验进一步探究:

③将步骤②产生的气体

通入中

产生的气体是;

步骤②被溶解的沉淀是碳酸钙

[反思与应用]

〔1〕家庭中常常将菠菜放在开水中煮沸2~3min捞出后再烹饪,其目的是

〔2〕联想到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请提出一个你想要探究的新咨询题:

  [设计实验]①硫酸钙(或氯化钙等)②草酸钙③澄清石灰水[或Ca(OH):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二氧化碳(或CO2)[反思与应用]

(1)除去(或减少)菠菜中的草酸、草酸盐等。

(2)草酸钙能否溶于盐酸?

(或草酸钙在胃部会可不能形成结石?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07烟台〕国家环保总局已规定将各类实验室纳入环保监管范畴。

某中学九年级甲、乙两个班的同学分不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所做

的实验和使用的试剂如下图。

实验后废液分不集中到各班

的废液缸中,甲班废液呈红色,乙班废液呈蓝色。

(1)请你分析废液的成分:

甲班废液含有

乙班废液中含有。

〔2)目前许多高校、中学以及科研单位的化学实验室排放

的各类废液大都未经严格处理便进入了下水道。

甲班的废液

假设直截了当排入铸铁管下水道,会造成什么危害?

你建议如何处理甲班的废液?

 

(1)甲班:

NaCl、CaCl2、HCl乙班:

NaCl、CaCl2、NaOH、Ca(OH)2

(2)废液会腐蚀水管,造成污染。

用适量的碱性物质中和(或将两班的废液按照一定的比

例混和等)

〔07上海虹口〕某工厂实验室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某校爱好小组对其进行了如下研究。

(1)操作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M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有哪些情形______

过滤  1.硝酸亚铁 2.硝酸亚铁 硝酸铜 3.硝酸亚铁 硝酸铜 硝酸银

〔07上海松江〕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

(1)假设:

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

(2)实验方案:

提供试剂;

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pH试纸。

依照以上试剂,请你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

(3)结论:

维生素C具有酸性。

(4)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下比较稳固,在高温时易被破坏。

请你想一想,如何食用黄瓜才能充分利用其中丰富的维生素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7自贡〕现有A、B、C、D、E五种物质,其中A、B是单质。

纯洁的A呈银白色,在同类物质中,人类一直对A有着最多最广泛的应用;

气体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在B中剧烈燃烧生成固体C,同时火星四射;

D的浓溶液有强烈的腐蚀性,A与D的稀溶液反应得到的产物之一是氢气,D与E发生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硫酸钠和水。

试回答以下咨询题:

〔1〕写出C的化学式。

〔2〕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中的哪一种。

A与D反应:

〔〕

D与E反应:

、Fe3O4Fe+H2SO4==FeSO4+H2↑置换反应

2NaOH+H2SO4==Na2SO4+2H2O复分解反应

〔07泰州〕以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

A、B、C、D、E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的组成元素也相同。

C、丙均为黑色粉末,C和E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D,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

试推断: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甲_________、E_________;

(2)写出以下化学方程式:

A→B+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E→丙+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

H2O2甲:

O2E:

CO

(2)2H2O2MnO22H2O+O2↑4CO+Fe3O4高温3Fe+4CO2

实验与探究

〔07成都〕小艾同学在妈妈买回的某食品包装内发觉有一包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

小艾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放在窗台上,过一段时刻后发觉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小艾同学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1〕猜想一:

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写两种〕;

〔2〕猜想二:

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现象〔填〝放热〞或〝吸热〞〕。

〔3〕取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内,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

就白色固体C同学们展开了烈火讨价,一起猜想。

小艾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小聪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

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任写一种〕。

 〔1〕Ca(OH)2CaCO3〔2〕放热〔3〕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07成都〕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

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某化学探究小组打算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加以区不。

请回答:

〔1〕化学方法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形下,按表中方法一〔例如〕填写。

所选试剂须属于不同物质类不〔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等〕。

所选试剂

判不方法

方法一

取少量样品分不与锌反应,有气体产生的是稀盐酸,没有的是氯化钠溶液。

方法二

方法三

〔2〕物理方法同学小王使用了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了。

请你推测一下他的做法:

操作方法:

判定方法:

〔1〕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下面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碳酸钙

取少量样品分不与碳酸钙反应,有气体产生的是稀盐酸,没有的是氯化钠溶液。

〔2〕

用玻璃棒分不蘸取两种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

有固体显现的是氯化钠溶液,没有的是稀盐酸

〔07威海〕一种固体化合物由C、H、O、Cu四种元素组成。

向盛有该化合物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步溶解,得到蓝绿色溶液。

己知这种蓝绿色是氯化铜溶液。

〔1〕探究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①可能是氢气;

②③……

【实验】请针对你②和③猜想中的一种,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2)从蓝绿色溶液中提取金属铜。

现利用该溶液制取金属铜,过程如下:

操作1的名称为,完成该实验需要的要紧仪器有

,加入过量的A的目的是,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②加入足量B的目的是,如何确定此目的差不多达到?

 (1〕可能是氧气;

可能是二氧化碳〔或答可能是一氧化碳、甲烷等也正确〕。

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或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或将气体点火,气体能燃烧,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显现水珠,迅速将烧杯倒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甲烷)。

(2)①过滤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使溶液中的氯化铜完全反应

Fe+CuCl2=FeCl2+Cu〔或Zn+CuCl2=ZnCl2+Cu等,答案合理即可〕

②完全除去过量的A溶液中不再有气泡产生,那么讲明目的差不多达到。

〔07成都〕某化学爱好小组想探究某一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酸碱度。

探究过程如下:

【猜想或假设】溶液的pH可能为:

①pH<

7,②,③。

【设计和实验】要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除有正确的操作步骤外,其中不能采纳以下物质中的〔填序号〕来进行实验。

①pH试纸②紫色石蕊试液③酚酞试液

组内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

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乙同学:

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丙同学:

将pH试纸直截了当浸入氯化钠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评判与反思】三位同学中操作正确的选项是同学。

指出其于同学的操作错误:

同学:

【结论与分析】丙同学得出:

〝凡是盐溶液的pH都等于7〞,你认为该同学结论

〔填〝正确〞或〝不正确〞〕。

如不正确,请举一例讲明〔如正确,该处不填〕。

【猜想或假设】pH=7;

pH>

7  【设计和实验】②③  【评判与反思】甲;

pH试纸不能润湿;

pH试纸不能直截了当放入待测溶液中;

【结论与分析】不正确;

碳酸钠

〔07南昌〕在整理实验室时,发觉有一瓶失落标签的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也可能是氢氧化钙。

白色粉末是哪种物质呢?

请你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我的猜想

操作步骤

结论

是碳酸钠

取样加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

〔07烟台〕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探究碱的性质时发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可溶性碱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他们想进一步探究:

不溶性的氢氧化镁是否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为此,他们将适量的氢氧化镁加入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搅拌,然后向浑浊的液体中滴加酚酞试液,发觉酚酞试液变红,但是过一会儿红色又消逝了。

四位同学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分不对上述酚酞试液变红、红色又消逝的缘故作了如下猜想:

小明:

可能是个偶然现象。

小东:

可能是浑浊液体中的固体氢氧化镁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镁沉降后溶液就变无色了。

小花:

可能是酚酞试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逝;

也可能是氢氧化镁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小红:

可能是在热水中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溶液中OH一离子较多,使酚酞试液变红;

过一会儿温度降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OH一离子变少,酚酞试液又变无色。

(1)对小明猜想〝是个偶然现象〞,四位同学都认为能够用科学探究的一样方法排除偶然现象。

他们的方法是:

(2)小花认为小东的猜想不正确,她从碱使酚酞试液变色的缘故上给予了否定:

(3)四位同学讨论后认为要验证小花的猜想,还需做如下实验,你明白事实上验的目的吗?

设计目的

将氢氧化镁加入到热水中搅拌,滴入酚酞试液,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4)对小红的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进行证明。

请你写出其中一种。

实验方法

可能观看到的现象

相应结果或结论

  

(1)做重复实验

(2)固体氢氧化镁中没有自由移动的OH一离子,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3)隔绝空气证明红色消逝与氧气和二氧化碳无关

(4)

相应结果与结论

取两支试管,分不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镁和相同质量的热水振荡,各滴加数滴酚酞试液。

一支保持温度不变,另一支自然冷却。

保持温度不变的红色不消逝(或消逝),自然冷却的红色消逝。

红色消逝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有关(或无关)。

〔07上海松江〕常用的强酸(H2SO4、HCl、HNO3,)跟常用的强碱(NaOH、KOH)反应生成的盐的水溶液呈中性,现将白色粉末溶入一无色中性液体中,按以以下图示进行实验:

(1)用化学式写出:

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假设无色中性液体也是纯洁物,那么中性液体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假设无色中性液体是只含一种溶质的溶液,那么溶质可能有哪几种情形?

〔07上海松江〕期末化学实验老师整理药品时,拿出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钙粉末[Ca(OH)2)],他让小王和大伟对这瓶氢氧化钙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

(1)提出咨询题:

这瓶氢氧化钙是否差不多生成碳酸钙(CaCO3)而变质?

(2)进行猜想:

①氢氧化钙全部变为碳酸钙;

②氢氧化钙部分变为碳酸钙;

③氢氧化钙没有变质。

(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下表是对猜想①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例如:

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②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盐酸

①滤液不变色

②有气泡产生

氢氧化钙全部变

为碳酸钙

请你另选择一种猜想参与探究,完成下表。

取样,加适量水广搅拌,过滤

(4)原理与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