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设施标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8737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风设施标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风设施标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风设施标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通风设施标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通风设施标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通风设施标准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通风设施标准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风设施标准文档格式.docx

《通风设施标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风设施标准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风设施标准文档格式.docx

(7)永久密闭墙应刷白。

(8)永久密闭前5m内支护完好,无片帮、冒顶,无杂物、积水和淤泥等现象。

(9)永久密闭前应设置栅栏、警标、密闭管理牌版,密闭管理牌版应注明:

地点、砌筑日期、材料、砌筑厚度、面积等。

2、防火密闭施工标准

(1)复用顺槽间的联巷防火密闭规格:

里墙为厚度不小于0.5m砖墙,外墙为厚度不小于0.75m的砖墙,中间间隔1m,用黄土充填或灌注特殊防火材料。

(2)采空区、回采结束的采区防火密闭:

砌筑两道厚度不小于0.75m砖墙,中间间隔5m,用黄土充填或灌注特殊防火材料。

(3)密闭周边应掏槽,见硬底硬帮与煤岩接实。

(4)复用顺槽间的联巷防火密闭掏槽深度:

与煤帮联接,见实煤后帮槽0.5m,底槽0.2~0.3m,顶槽0.1m;

(5)采空区、回采结束的采区防火密闭掏槽深度:

与煤帮联接,见实煤后帮槽0.75m,底槽0.2~0.3m,顶槽0.1m;

(6)采空区密闭应设观测孔、措施孔,反水孔,孔口应封堵严密。

(7)防火密闭前应设置栅栏、警标、密闭管理牌版、检查箱,检查箱内应有每周检查记录,记录纸上数据应填写齐全,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瓦斯、氧气浓度,日期、检查人等。

(8)其他要求同永久密闭。

3、临时密闭施工标准

(1)密闭应设在顶帮良好处,见硬底硬帮与煤岩接实。

(2)密闭四周接触严密。

采用木板时,木板应鱼鳞搭接,表面应用灰、泥满抹。

用砖、料石砌筑时,竖缝应错开,横缝应水平,排列应整齐,砂浆应饱满;

灰缝应均匀一致。

(3)临时密闭前5m内支护完好,无片帮冒顶,无杂物、积水和淤泥。

(4)临时密闭前无瓦斯积聚。

(5)临时密闭前应设置栅栏、警标和检查牌。

(6)必须经常进行有害气体的检查,保证氧气和有害气体浓度符合《规程》规定。

(7)密闭内外的水管、缆线、金属导体必须断开。

4、永久风门施工标准

(1)每组风门不少于两道正反向风门,行人风门间距不小于5m,通车风门间距不小于2辆车长度。

(2)风门位置应设在顶帮良好的平巷处,见硬底硬帮与煤岩接实。

(3)风门墙垛用不燃性材料砌筑,厚度不小于0.37m。

(4)墙垛周边应掏槽,见硬底硬帮与煤岩接实,掏槽要求同永久密闭。

(5)风门水沟处应设反水池或挡风板,管线必须设套管,管线孔要封堵严实。

(6)风门墙垛砌好后,墙两边均应用细灰砂浆勾缝或满抹,保证墙面平整(每平方米凸凹不超过10mm,料石勾缝除外),无裂缝(雷管脚线不能插入)重缝和空缝,并抹有不少于0.1m的裙边,严密不漏风(手触无感觉、耳听无声音)。

水泥砂浆凝固后,方可挂风门扇。

(7)门框应包边沿口,有衬垫,四周接触严密,门扇平整不漏风,门框与门扇不歪扭,风门安装要有一定的角度,保证能自动关闭。

(8)风门前5m内巷道支护完好,无片帮、冒顶等现象,无杂物、积水和淤泥。

(9)不使用的风门必须摘掉,不再使用的墙垛也应拆除。

(10)两道正向风门必须连锁。

(11)两道风门上部留设调节风窗。

5、临时风门施工标准

(1)每组风门不少于两道,行人风门间距不小于5m,通车风门间距不小于2辆车长度。

(2)风门设在顶帮良好处,见硬底硬帮与煤岩接实。

(3)风门墙垛四周与围岩接触严密。

采用木板时,木板应鱼鳞搭接,表面应用灰、泥抹满。

(4)门框应包边沿口有衬垫,门扇平整不漏风,与门框接触严密。

(5)风门前后各5m内巷道支护良好,无片帮、冒顶等现象,无杂物、积水和淤泥。

(6)井下巷道不得使用风帘布等作为通风设施代替临时风门控制风流。

(7)两道风门上部留设调节风窗。

6、调节风窗施工标准

(1)用砖、料石、片石等不燃性材料砌筑。

(2)风窗前后各5m内支护良好,无杂物、积水和淤泥。

(3)设调节风窗的墙体应掏槽,周边见煤岩硬体;

设在风门上的调节风窗其风门不漏风。

(4)每组调节风窗不少于两道。

(5)设在风墙上的风窗,其风墙结构、质量要符合临时密闭的质量要求。

(6)调节风窗的断面应根据配风计划或所需风量确定。

(7)调节风窗应有窗框,安设能够调节风量的插板必须保证灵活地进行风量调节。

7、防火门墙的施工标准:

(1)防火门墙必须采用不燃性材料建筑。

(2)墙体厚度不得小于600mm。

(3)墙体四周应与巷壁接实,其掏槽深度不得小于300mm。

(4)墙体无干缝、重缝,灰浆饱满,灰口不大于10mm,严密不漏风。

(5)防火墙要求勾缝,四周抹裙边不少于100mm。

(6)防火墙两侧留设电缆孔、管路孔,电缆孔安加设护套并抹泥,管路孔用单砖砌好并抹面。

(7)防火门上坎采用轨道或工字型钢。

(8)防火门门口断面,符合行人、通风和运输要求。

(9)封闭防火门所用的板材厚度不得小于30mm,每块板材宽度不小于300mm,拆口宽度不小于20mm,并要外包铁板。

(10)封闭防火门所用的木板要逐次编号,排列摆放整齐,现场悬挂说明牌板。

指定人员负责定期进行检查,发现如有变形或丢失要及时更换和补充。

8、永久风桥施工标准

(1)风桥上下巷均应使用不燃性材料砌筑。

(2)墙面平整不漏风(手触感觉不到漏风为准)。

(3)风桥通风断面不小于原巷道断面的五分之四,成流线型,坡度不大于30°

(4)风桥两端接口应严密,四周见实底实帮,应填实接实。

(5)风桥前后5m内,巷道支护良好,无杂物、积水和淤泥。

(6)风桥上下不得设风门。

(7)若用立体交叉绕道代替风桥时,上下两巷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3m。

(8)在风桥下的巷道前后6米内要加强支护。

(9)立体交叉新鲜风流走下边,污浊风流走上边。

9、测风站标准:

(1)测风站两端各10m范围内,巷道支护良好,断面无变化,无风流分支、汇合点。

(2)如巷帮凸凹变化大时,用喷浆的方法或用水泥砂浆将凹处补平。

(3)测风站内有水沟时,水沟上必须加盖板,并密闭严实。

(4)测风站建成后的断面应不小于原断面的95%。

(5)测风站本身长度不小于4m,巷道断面应光滑要用涂料涂抹,有明显标志。

(6)测风站两端抹成流线型,以降低阻力。

(7)测风站内要设置测风记录牌。

记录牌内容包括:

断面、风速、风量、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测定时间、测定人。

10、栅栏设置标准

(1)当巷道高度小于或等于1.8m时,应对巷道全断面设置栅栏;

(2)当巷道高度大于1.8m时,栅栏设置高度不小于1.8m;

(3)栅栏孔格的规格尺寸不大于200mm×

200mm;

(4)栅栏必须设置牢固可靠。

(5)栅栏上必须设“严禁入内”警标。

11、隔爆设施设置标准

(1)主要隔爆棚设置地点:

矿井两翼与井筒相联通的主要大巷、相邻采区之间的集中运输巷和回风巷、相邻煤层之间的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

(2)辅助隔爆棚设置地点:

采煤工作面进风、回风巷道,采区内的煤和半煤岩巷掘进巷道,采用独立通风并有煤尘爆炸危险的其他巷道。

(3)隔爆水棚在巷道设置位置:

隔爆水棚应设置在直线巷道内;

隔爆水棚与巷道的交叉口、转弯处距离需保持50~75m,与风门的距离应大于25m;

第一排集中隔爆水棚与工作面的距离必须保持60~200m。

(4)本矿采用集中式隔爆水棚,其排间距离为1.2~3.0m,主要隔爆水棚的棚区长度不小于30m,辅助隔爆水棚的棚区长度不小于20m。

(5)隔爆水棚用水量:

集中式隔爆水棚的用水量按巷道断面积计算,主要隔爆水棚不小于400L/m2;

辅助隔爆水棚不小于200L/m2。

(6)隔爆水棚挂钩位置要对正,每对挂钩的方向要相向布置(钩尖与钩尖相对),挂钩另一端固定在支架上,挂钩为直径4~8mm的圆钢,挂钩角度为(60±

5)度,钩尖长度为25mm;

(7)水袋之间的间隙与隔爆水袋同支架或巷道壁之间的间隙之和不大于1.5m,特殊情况下不超过1.8m,两个隔爆水袋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1.2m;

(8)隔爆水袋边与巷道、支架、顶板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1m,水袋底部到顶板的距离不得大于1.6m,隔爆水袋底部不能影响行车;

(9)隔爆水棚说明牌分别整齐吊挂于首排、末排外2m处。

(10)隔爆水棚水袋、隔爆水棚说明牌要保持整齐干净,水袋要做到行平直、列对齐,保持水量充足。

12、局部通风机管理标准

(1)局部通风机必须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保证正常运转,并实行挂牌管理。

(2)局部通风机必须在指定位置进行吊挂,距回风侧不小于10米处,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必须大于局部通风机的吸入风量。

(3)局部通风机安装时打专用吊挂锚杆,吊挂高度距离巷道底板高度不小于2.2米;

使用风机架安设风机时,距地面高度大于0.3米。

(4)局部通风机机体要完好,要固定牢固。

(5)局部通风机必须正常运转,远离产尘点,在局部通风机吸风口2米范围内不得堆放杂物和煤矸。

(6)局部通风机的设备应齐全,吸风口有风罩和整流器,高压部位有衬垫,局部通风机应吊挂在合适的靠帮一侧,靠帮、靠顶吊挂,离顶大于0.4米,离帮不大于0.3米。

(7)局部通风机吊挂必须和风筒保持平直。

(8)局部通风机与风筒连接处必须用两道铁丝绑扎牢固不漏风。

13、风筒吊挂标准

(1)风筒的吊挂要平、直、稳、紧,避免风筒被刮破、挤扁。

(2)风筒吊挂必须平直,先用铁丝做导向线且拉直、拉紧,逢环必挂。

(3)风筒吊挂必须靠近巷道一帮,采用由外向里的方向逐节连接、吊挂。

(4)风筒的接头要严密,不漏风。

(5)风筒的直径要一致,如果不一致,需要用过渡接头连接,应先大后小,不准花接。

(6)风筒吊挂应避开各种电缆、管线,以免相互影响。

(7)风筒拐弯处要设弯头或用骨架风筒拐弯,不准拐死弯。

(8)风筒穿过风门或密闭墙体时,必须加接硬质过渡风筒通过,不得用软质风筒直接通过。

(9)风筒必须使用统一的挂牌进行编号管理,所有的编号牌必须沿风筒中部呈一直线。

(10)风筒距工作面不得超过规程规定的距离,风筒无破口,末端一节要经常更换,保证有效供风。

(11)风筒在吊挂过程中如果遇到锚索过长时,应在其上安设统一的水瓶或饮料瓶加以防护,以免刮破风筒。

(12)各使用单位对井下存放的风筒进行分类码放整齐,并挂牌管理。

(13)各使用单位每班必须由专人检查风筒的完好情况,若发现有破口或损毁的风筒及时修复或更换。

14、净化水幕及喷雾装置设置标准

(1)净化水幕能够封闭全断面、灵敏可靠。

采掘工作面回风流中必须按规定安设全断面净化水幕。

(2)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必须安装两道净化水幕。

第一道距工作面30~50m,第二道距工作面出风口30~50m。

(3)掘进工作面必须安装三道水幕,第一道离掘进头30~50m、第二道离掘进头80~100m、第三道离回风巷口30~50m。

出煤时必须打开净化水幕。

(4)矿井主要及采区进、回风巷每隔500m应各安设一道净化水幕。

(5)井下煤仓放煤口、溜煤眼、输送机转载点和卸载点必须安设喷雾装置,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

(6)运输巷道内应设置风流净化水幕,水幕迎向风流,喷头与巷道顶板成45°

夹角,且固定牢靠;

供水管一律采用高压管,不准用普通胶管代替。

(7)转载点喷雾统一定为两个头的短水幕,安装方法统一加工成支架,不准随便固定在机头压柱上,或其他临时设施上。

否则,一律视为不合格。

(8)水幕或转载点喷雾的阀门必须安设在巷道的行人侧。

(9)净化水幕喷头间距统一为300mm。

安装喷头的短管长度统一为50mm。

(10)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

割煤时必须使用喷雾降尘,内喷雾压力不小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MPa,喷雾流量应与机型相匹配,如果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喷雾,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4MPa,无水或喷雾装置损毁时必须停机。

(11)综掘机作业时必须使用外喷雾装置,外喷雾装置使用的水压不得小于1.5MPa,如果内外喷雾装置不能正常工作时,则必须使用除尘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