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doc32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8982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3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满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doc32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圆满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doc32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圆满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doc32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圆满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doc32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圆满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doc32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圆满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doc32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圆满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doc32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圆满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doc32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圆满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doc32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圆满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doc32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圆满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doc32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圆满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doc32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圆满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doc32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圆满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doc32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圆满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doc32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圆满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doc32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圆满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doc32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圆满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doc32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圆满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doc32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圆满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doc32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圆满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doc32Word下载.docx

《圆满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doc32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满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doc32Word下载.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圆满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doc32Word下载.docx

共同愿景英文原文为sharedvision,本意是大家共同分享的、共同愿望的景象。

那么组织的共同愿景的本义就应该是组织所有成员共同的愿望和共享的景象。

组织全体员工所拥有共同愿望的景象究竟是什么呢?

组织的战略是描述组织未来发展的行动方案,换句话说战略方案本身描述组织未来的一种景象,从这个意义上看,组织战略算不算是组织的共同愿景呢?

组织的精神如“IBM就是服务”、“产业报国”等,表达的似乎是组织员工共同需要的产物,表明特定组织的一种价值取向,这算不算是组织的共同愿景呢?

一个创新的想法,一个绝妙的主意,对组织而言可能非常重要,例如负责上市,拓展市场的新方式采用等,展示组织未来的一个方面状态,这又算不算组织的共同愿景呢?

准确地说,组织的战略、组织的精神、一个创新想法都不能算作组织的共同愿景。

所谓组织的共同愿景是指组织中所有成员所共同发自内心的意愿,这种意愿不是一种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的能够激发所有成员为组织这一愿景而奉献的任务、事业或使命,它能够创造巨大的凝聚力。

组织共同愿景的这一概念实际上包含着以下几层含义。

1.组织共同愿景所表示的一种景象实为组织未来发展成功的目标、任务、事业

或使命。

它不一定包含具体的行动方案或行动策略,但它一定是比较具体的,未来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如果这种景象虽描述得十分漂亮宏伟,但无论如何努力这辈子都达不成的话,那么这种景象就难以成为激发组织成员为之努力与奋斗的内在力量。

就好像目前年销售收入不到20亿美元的企业,说要在未来3年中进入世界500

强,景象固然不错,但由于其不可能性就难以使其成为组织所有成员的愿望。

反之,

如果这种景象描述得并不十分宏伟,但大家争取一下便可实现,那么它反倒成了激励的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战略未必能成为企业的共同愿景是由于它可能过于超前或宏伟,不能成为全体成员发自内心的愿望。

2.组织共同愿景是全体成员共同发自内心的愿望或意愿。

每个组织成员都有自己的个人愿望或意愿,在这样的愿望和意愿中,有许多是不相一致的,也有许多是一致的,但这许多的一致中未必能表达出组织的根本利益和根本的要求所在,因此,找到或构建这样一种共同的发自内心的愿望就显得十分困难。

3.组织共同愿景概念的第三层含义是:

真正的共同景象或愿望能够使全体成员

紧紧地连在一起,淡化人与人之间的个人利益冲突,从而形成一种巨大的凝聚力。

只有当人们致力于实现某种他们常常关切的事业、任务或使命时,他们才会忘掉自己的私利,他们才会不顾一切地团结起来。

凝聚力不是嘴上说一说就有的,它产生于共同愿景,就好像“劫富济贫、替天行道、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成为梁山好汉的共同愿景时,才会产生犹如兄弟般的凝聚力一样。

我们有些企业提出了自己的理念、精神口号,什么“团结、奋斗、创业”,什么“服务顾客”,什么“创造幸福”等等,不可不谓用心良苦,但到其企业一看便可知,这只不过是口号而已,员工照样拖拖奋咨,精神不振,管理者照样一张报纸、一杯茶。

1.1.2组织共同愿景的特征效用

具有上述内涵的组织共同愿景概念,表明它的非同一般,这可从其特征效用中具体体现出来。

1.孕育无限的创造力。

由于组织的共同愿景是组织全体成员发自内心的愿望,并由此产生了对全体成

员长久的激励,如果全体成员真正把这一共同愿望当作自己努力的方向,那么此时此刻全体成员就会真正发出无限的创造力。

彼得。

圣吉博士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中指出: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共同愿景会唤起人们的希望,特别是内生的共同愿景。

工作变成是在追求一项蕴含在组织的产品或服务之中,比工作本身更高的目的——苹果电脑使人们透过个人电脑来加速学习,AT&T借由全球的电话服务让全世界互相

通讯,福特制造大众买得起的汽车来提升行的便利。

这种更高的目的,亦能深植于组织的文化或行事作风之中”。

“愿景令人欢欣鼓舞,它使组织跳出庸俗、产生火花”。

日本企业在学习了美国的企业管理方法手段之后,曾创新了许多新的管理方式方法,如TQC、JIT,开发拓展了巨大的国际市场。

这些成功给人巨大的启示,这就是日本企业在确立本企业管理模式时注重了全体员工的集体主义观念,并用“年功序列制”、“终身雇佣制”、“企业提升制”等制度把全体员工融为一个大家庭,结果员工们把企业看作是自己的家,使得员工们有了创造力的持久激励源,尽管日本的企业尚未明白共同愿景为何,但现实中它们确实在向这方面努力,因而也就有了日本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成功,也就有了日本企业“不可战胜”的神话。

2.激发强大的驱动力。

无数的事实可以证明这么一个真理:

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拉力把人们拉向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维持现状的力量将牢不可破。

事实上一个共同愿景通常建立一个高远而又可逐步实现的目标,它引导人们一步步排除干扰,沿着正确的方向达到成功的彼岸。

正如弗利慈所形容的:

“伟大的愿景一旦出现,大家就会舍弃琐碎之事。

”若没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则整天都是些琐碎之事。

另外,共同愿景培育出承担风险与实验田精神。

赫门米勒家具公司总经理赛蒙说:

“当你努力想达成愿景时,你知道需要做哪些事情,但是却常不知道要如何做,于是你进行实验。

如果行不通,你会另寻对策、改变方向、收集新的资料,然后再实验。

你不知道这次实验是否成功,但你仍然会试,因为你相信惟有实验可使你在不断尝试与修正之中,一步步地接近目标。

好的共同愿景可以产生强大驱动力,驱动组织的全体成员产生追求目标愿景的巨大勇气,并把这种勇气转化为自己发自内心的行为动力。

可口可乐公司永远要做软饮料世界第一的愿景,对可口可乐公司的员工的确产生了巨大的驱动力,我们曾为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在中国各地的罐装厂的经理们讲过课,与他们交流过。

人们在他们身上感到了一种作为可口可乐一员的自豪和自家人的亲切感觉,我们也体会到了他们要做得比百事可乐更好的巨大愿望与勇气,而这种精神面貌及感觉在一般的国有企业员工身上很难感受得到,这就是差异。

在上海的报刊上曾讨论过一则有名的案例,即“斯米克斯”现象。

斯米克斯是一家外国企业,近年在上海投资兴办许多三资企业。

有一家国有企业,其员工平时工作懒散、无精打采,混日子,一天忽然听说本企业将与斯米克斯公司合资,而且已经正式签约,即将进行调整运作,结果第二天一大早员工们个个精神抖擞,工作时努力积极,工作效率比平常提高一倍以上。

厂长感到很奇怪,也引起了新闻界的注意,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大讨论。

尽管合资未必是一个很好的共同愿景,但合资本身可能给员工展示了良好收入以及严格管理、混日子的要下岗这样一个景象,于是便有一种驱动力。

3.创造未来的机会。

共同愿景是全体成员发自内心的未来欲实现的愿望或景象,这种具有未来特性的愿望与景象实际上为组织未来发展提供了机会。

系统科学已向我们证实,许多短

期不错的对策或策略,可能会产生长期的恶果,而采取消除组织近期不良症状的对

策,可能会导致人们舍本逐末的倾向,就好像如果对产品的价格大战不加以一定限制的话,实际上将导致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低效益。

所以,现代组织的共同愿景实在是要给定组织一个长远的经得起推敲的未来,而这种未来应该是充满了挑战、机会和风险,不是一般的战略规划所给定的那种。

战略规划原来应该是企业长期前瞻性的思考,但它经常是反应式与短期性的。

对当代战略规划提出最尖锐批判的两位学者,伦敦商学院的哈默尔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普拉哈拉德指出:

“虽然战略规划被认为是使组织变得更能掌握未来的方法,但大多数的管理者都承认,在压力较大时,他们的战略规划解决今日的问题,多于创造明日的机会。

”典型的战略规划过于强调分析竞争者优劣势、市场利基和公司资源等,都无法培育出长期行动所需要的一种哈默尔与普拉哈拉德所谓的“值得全心追求的目标”。

从这个角度看,战略规划与共同愿景依然有很大的区别,但战略规划本应也提供组织未来发展机会。

1.1.3共同愿景的构成

1.共同愿景的组成。

组织共同愿景有如此大的效用,那么一个良好共同愿景一般包含哪些部分,如何构成?

一个优良的共同愿景具体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景象。

所谓景象就是未来组织所能达到的一种状态及描述这种状态的蓝图、图像。

例如“GE永远做世界第一”,这是通用电气公司希望未来达成的状态,具体描述这种状态则可以从产品、市场份额、销售收入、员工收入、利润等具体方面进行。

显然,景象应具有一定的气魄和诱人特性,它应该给人以希望,应该给人以激动,

而不应该给人空话连篇、永远体会不到的感觉,也正是如此,景象才能够成为全体成员发自内心的共同愿望;

也正是如此,景象应该产生于全体成员个人愿望之上。

(2)价值观。

价值观的英文字value源自法文的动词valoir,也就是“值得”的意

思,这个字逐渐衍生出了与勇气、价值相关的意思。

此处的价值观是指组织对社会与组织的一种总的看法。

例如松下公司认为其企业从不追求利润,利润只是自己企业对社会有贡献,社会给企业的一种回报。

这就是松下公司的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松下公司有不同于别的企业的追求,有不同于别的企业的行为和行为途径。

如果这个企业的价值观是个人奋斗第一,那么将引导员工们互相竞争从而抛弃良好的合作,沉溺于过分斤斤计较的行为方式。

显然,价值观与景象是有很大相关性的。

某种意义上说价值观不同,追求的景象就会不同或至少具体实现这种景象的方式途径会不同。

(3)使命。

共同愿景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使命。

所谓使命是组织未来要完成的任务过程。

使命代表了组织存在的根本理由,例如宝钢人的使命就是要把宝钢建成世界第一流的钢铁联合企业,就是说宝钢人的存在就是因这个使命的存在而存在。

现代企业的使命是与每个企业所处环境、行业、市场等具体情况有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就是只有具有使命感的员工才可能创造出巨大效率和效益,才可能有持续的内在动力。

使命应具有令人感到任重道远和自豪的感觉,而这又与景象和价值观相关。

没有良好的景象,使命感会消失殆尽;

没有良好的价值观,使命感不会持久。

就好像把追逐金钱看作是唯一价值追求的话,当金银很多时,使命感就会谈化。

(4)目标。

目标是指组织在努力实现共同愿望或景象过程中的短期目标,这种短期目标可以说是总的愿望的阶段性具体目标,代表了成员们承诺的将在未来几个月内一定要完成的事件。

这种目标不仅仅从组织未来发展的角度得出,而且一定从组织员工个人目标中产生,在员工们追求自己

目标的同时实现了组织的目标,或在实现组

织目标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个人的目标。

期目标的不断实现与不断地向共同愿景靠拢

也就引导了成员们持续地努力和奉献。

2.共同愿景的构造。

共同愿景的四个部分是相互关联有机结脉文化氛围

合的,其具体结合方式可用图15.1表示。

图1.1共同愿景构成图

从图1.1这一共同愿景构造图中可以看到以下几点:

(1)价值观与使命两者支撑了景象本身,也就是说景象具体是什么很大程度上受到价值观与使命的约束。

反之,景象一旦确定也就给定了使命,表达了组织的价值

观。

因此,没有价值观的景象是苍白无力的景象,而一个景象不能给组织成员以使命感的话,那么这个景象难以成为共同愿景中的共同景象。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构建共同愿景需要组织首先有自己良好的价值观。

(2)宏大的景象决定了阶段性的行动目标,但价值观和使命对目标构成和目标实现也有重大影响。

可以说价值观决定了目标选择,决定了目标实现的方式途径(这种途径方式有时确有道德与不道德之分),而使命及使命感则给定了行为主体为实现此目标的内在激励动力。

良好共同愿景应该拥有良好的价值取向,拥有崇高的使命,

若非此就谈不上共同愿景。

(3)价值观与使命本身是互动的关联的两部分。

良好的价值观是与崇高的使命相配合的。

价值观很不合时代,即使行为主体有“使命”,恐怕也未必崇高。

另一方面使命和使命感会强化人们对企业和自己的看法,提升自己的价值判断力,就好像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的使命,必定会使行为主体在完成这一使命中升华他对民族工业及竞争、管理、市场、企业等的认识。

(4)文化氛围。

共同愿景实在也是在一定的组织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无论是价值观、使命,无论是景象和目标都带有本组织文化的深深烙印,是本组织文化的产物。

组织的文化氛围又带有文化特征,就像美国企业的文化一定带有美国文化特征一样。

文化氛围对于共同愿景来说是一种广泛的土壤,也就是说一个组织如果没有优良的

文化特征的话,成长不出很好的共同愿景。

所以,广义地说构造组织共同愿景首先是构建组织自己的文化。

我们知道了共同愿景的一般构造,并不意味着共同愿景就可以构建了,因为具体组织自己的共同愿景是什么一定是组织自己创新的结果,是组织在实践中逐步摸索而最终创立,从而进一步引导组织走向未来过程中的产物。

对于现代组织的成功而言,共同愿景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具有一种内在的张力能使组织全体员工具有神圣的使命感和为组织愿景奉献的持续动力。

那么如何才能创建自己良好的共同愿景呢?

创建共同愿景的一般方式与途径究竟是什么呢?

1.2.1构建共同愿景的基本方式

共同愿景构建的基本方式是指推动共同愿景形成的一般方面,这些方面既有一

定的相互联系,又可能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1.从个人愿景到共同愿景。

个人愿景通常是个人对自己未来发展的一种愿望,通常包括对家庭、组织、社区、民族甚至世界未来的看法以及自己的个人利益和未来。

个人愿景根植于个人价值观、关切与热望、利益之中,它是个人持续行为的内在动力。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景,有的人可能整天浑浑噩噩、饱食终日,今朝有酒今朝醉,而有的人则可能为自己未来构想的目标努力奋斗、竭尽全力,正是如此,社会和组织中才会有各类不同成就的个人。

另一方面,所有有个人愿景的人也会由于其个人价值观等的不同,导致个人愿景不尽相同,也正是如此,社会和组织中才会有不同领域中获有不同成就的许多个人。

共同愿景虽不等同于个人愿景,却是从个人愿景中汇聚而成,借着汇集个人愿

景,共同愿景获得能量和培养行为,因为别人的愿景有时对你并不重要,惟有你自己的愿景才能够激励你自己。

所以,彼得·

圣吉指出:

“有意建立共同愿景的组织,必须持续不断地鼓励成员发展自己的个人愿景。

如果人们没有自己的愿景,他们所能做的就仅仅是附和别人的愿景,结果只是服从,决不是发自内心的意愿。

另一方面,原本各自拥有强烈目标感的人结合起来,可以创造强大的综效,朝向个人及团体真正想要的目标迈进。

”.

从个人愿景到共同愿景是说企业的共同愿景必须构筑在个人愿景之上,同时共

同愿景又不同于个人愿景,它应该高于个人愿景,共同愿景的实现过程同时也是个人愿景实现的过程。

组织在建立共同愿景时应该容纳那些与组织共同愿景无利害冲突的个人愿景,并能够给予一定的实现空间。

组织应在构建共同愿景时创造鼓励个人愿景形成的气候,因为成员们具有个人愿景比不具个人愿景时行为效率要高。

在鼓励形成个人愿景时把组织共同愿景容纳于其中,使共同愿景成为个人愿景的一部分,这是从个人愿景到共同愿景的根本所在。

2.把握方向,塑造整体图像。

所谓把握方向是组织在构建自己的共同愿景时要把握这一共同愿景方向,即组

织未来究竞向何处去,达到什么状态。

这种方向既可以指示组织将成为什么样的组

织,也可以指示组织未来将从事什么产业领域,更可以指示组织未来在市场、在顾客、在同行中的地位。

显然这些方向如果比较明确的话,共同愿景中的景象也就比较鲜明了,可以明白地让员工知道组织的未来,从而起到应有的内在激励作用。

在方向明确的条件下,结合个人愿景来塑造整体图像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

如何做呢?

首先我们在塑造组织共同愿景这一整体图像时应明白,这一整体图像是“全息”性的图像,即它能够全方位地展示组织未来的景象,当组织的员工在分享组织的某部分景象时,在他的脑海中就会显现出一个最完整的组织景象,从而使每个组织成员尽管在各自具体的专业性工作岗位上工作,也自始至终都知道他在为组织整体尽责,而不是仅知道其所属部门或小团体的利益。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样,组织上下才能真正以组织整体利益为重,才能克服小团体狭隘的利益观念,才能团结一致,争取组织美好的未来。

其次,结合个人愿景来塑造共同愿景树立整体图像时,应该将每个人的愿景分解成一些片段,在这些片段中寻找出能够反映组织方向、整体利益、长远可能的东西,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拼接、提炼、加工,一方面使个人愿景中的闪光东西保留下来让其继续发光;

另一方面使个人愿景中不够清晰的图像在整体图像中清晰起来,完整起来,生动起来,使得共同愿景成为员工们的共同创造物,使员工们真正感到这愿景也是我的,也是你的,我们都有责任为之奋斗,而不是愿景的实现最终仅仅是组织领导的事。

3.使命宣言与使命感。

实现共同愿景导致了员工们及组织拥有使命,即实现这一共同愿景的使命。

谓使命宣言是指把组织与员工们拥有的使命用一些简练、明了,带有激动性的文字加以表达,形成格言、座右铭等。

使命宣言是共同愿景实现的一种要求或一种必然性选择。

使命宣言本身应具有这么一种魅力,即每当员工们在想起或读起这一使命宣言时,就能产生一种神圣使命感、自豪感,产生一种努力工作,积极创造的强烈欲望。

使命宣传能做到这一点才算得上很好的使命宣言。

使命宣言与一般组织的口号不同,例如“资源有限,创意无限”是一条非常好的组织价值口号,但它与使命宣言仍有一定的差距,因为高尚不能产生使命感。

使命宣言不应该是组织领导的一种说教。

它绝不应该是组织请来的顾问或咨询公司帮助写下的豪言壮语,虽然词句漂亮,但常常是苍白无力的,变不成员工们的使命,也不能使其产生使命感。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通常只对组织作一个浮光掠影式的了解,以最高领导的意愿为马首,并非从个人愿景中产生。

这种宣言即使写成,往往也会因缺乏员工的基础,而无从孕育出能量与真诚的投入。

事实上,有时它甚至无法在建立它的高层管理团体中鼓起一丝热情。

使命宣言作为使命的一种表达形式,是共同愿景构建的一个方面,有其必要性,只是它的制定需要认真的工作才行。

4.发展核心价值观,融入组织理念。

共同愿景中含有组织价值观,价值观不同,组织的共同愿景也会有所不同。

由于组织的价值观是组织关于对自己、未来、社区、社会等各方面的完整看法和价值取向,所以它是完整的一个体系,尽管许多组织并不很清楚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

我们说共同愿景中含有组织的价值观,实际上它并不能全面包含组织的价值观体系,而只能是含有这一价值体系中的核心部分,这种核心部分我们叫做组织价值观。

一个组织若没有自己清晰的价值取向,谈不出什么是核心价值,那么构建共同愿景只是一句空话。

所以,构建共同愿景的一个方式就是要从发展组织的核心价值观着手。

例如一个组织的核心价值取向是“贡献社会,利润是社会给的回报”,那么这个组织的使命宣言一定与“贡献社会”、“如何贡献社会”有关,它的行为取向会着重于对社会的贡献,此时它的共同愿景中一定会有展示这方面的景象。

但是一个组织如果没有核心价值观与价值观,那么这种组织一定是随波逐流无定性的组织,通常没有很长的寿命。

我们观察那些成功的组织,就可发现它们均有核心价值观,而且其核心价值观对这些组织的发展具有巨大引导作用。

组织的核心价值观有时就以组织理念的形式表达出来,CIS设计中通常考虑的组织理念,应该就是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尽管有些组织可能有其特定的价值判断,但未必能明白地表现出来,因而也就有了给予明白表达的需要。

从事CIS设计的人,把此作为对组织包装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显示组织上档次,而这一做法本身也证明了发展组织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1.2.2构建共同愿景的基本途径

构建组织共同愿景的基本途径是指构建共同愿景的基本路径,根据这一路径可导致构建共同愿景的正确步骤。

这一基本途径实际上由培养共同语言、开展团队学习、进行深度汇谈以及实现自我超越等步骤构成。

1.培养共同语言。

共同语言是指组织员工们均一致使用的语言,或是指组织员工们特定使用的语言。

共同语言对于某一个组织中的员工而言,如果存在的话,它一定是一定范围的语言,反映出这个组织、这些员工们的共同点,如共同价值观、共同兴趣、共同使命等。

共同语言的存在对于共同愿景的形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试想一个组织中的员工,管理者与非管理者之间没有一点共同的语言,互相不知对方在想什么,说什么,也不想试着在他人的角度考虑他人为什么那么想那么说,那么该组织就不可能有一个共同发自内心的愿景。

而且这种没有共同语言存在的组织,是不能长期存在的,因为各想各的,力不往一处使,均以个人利益为重。

共同愿景成为每个人的个人愿景的一部分,这一部分一定应该符合大家个人愿景的特性,而共同愿景本身就应该用组织全体员工的共同语言来表示,只有这样的共同愿景才首先是大家可以认可的。

共同语言是可以培养的。

一般而言,共同语言的形成可以有几种方式:

一种是在组织运作过程中注意将组织某些小团体的共同语言归纳引申为整个组织的共同语言,当然这些可以归纳引申的小团体共同语言应该有其很好的内涵,与组织的价值观相符。

一种是将组织制定的官方语言强制性灌输给全体员工,最终形成以此为基础的共同语言。

在这方面,日本企业可能最为擅长,如工作前背诵“语录”和“使命宣言”,工作结束时重复口诵,这样日复一日,就可以把原来官方的语言逐步建立在员工们的词汇库中,并影响他们的思想与行为。

郑州的亚细亚商场(后改名为仟村百货)就曾这样做过,他们的总经理曾经告诉我们,日子一长确有成效。

2.开展团队学习。

共同语言的形成方式,是建立在组织内成员进行团队学习的结果上。

团队是指若干人形成的为完成某一特定目标或任务的小团体,这一小团体是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就尤如车间、班组、部门、项目组等。

团队学习是指这么一个小团体的群体性学习,成为组织内进行学习的基本单位。

之所以团队学习对建立共同愿景很重要,一方面是因为它可以把共同愿景首先转化为团队的努力方队从而克服小团体的局部利益,坚持组织的共同愿景;

另一方面也因为对于组织最终目标的实现来说,一项决策的执行大都直接或间接地由团队来完成,而不是靠单个个人就能够完成。

“在某些层次上,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是无关的,即使个人始终都在学习,并不表示组织也在学习。

但是如果是团队在学习,团队变成整个组织学习的一个小单位,他们可将所得到的共识化为行动;

甚至可将这种团队学习技巧向别的团队推广,进而建立起整个组织一起学习的风气与标准。

”事实上,只有群体一起学习时,才能更容易形成共同语言,因为群体学习过程也是一个群体沟通的过程。

在现代组织内部,团队学习必须注意四个方面,只有注意了这四个方面,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