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核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19214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考核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考核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教师考核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考核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考核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a:

11:

{i:

0;s:

5976:

"《二维分镜头设计》课程教学大纲@#@(TwodimensionalLensdesign)@#@课程编号:

@#@103124@#@学分:

@#@2@#@学时:

@#@40(其中:

@#@讲课学时:

@#@20实验学时:

@#@20)@#@先修课程:

@#@《二维动画场景设计》@#@后续课程:

@#@《二维动画原画设计》@#@适用专业:

@#@动画专业@#@开课部门:

@#@艺术设计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分镜头脚本设计是动画专业的必修课程。

@#@一部动画的创作及制作的全过程中,动画分镜头设计就是体现动画片叙事语言风格、构架故事的逻辑、控制节奏的重要环节。

@#@目标是使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从导演的角度去思考,其判断力是要通过后面一系列实验才能检验并逐步积累经验,并使学生对分镜头脚本制作过程要有有全面的了解。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1章:

@#@动画分镜头概述 (8学时)@#@[知识点]@#@了解分镜头画面的概念、影视画面、镜头设计以及分镜头脚本的基础理论。

@#@@#@[重点]@#@掌握动态画面的意义以及动画分镜头制作流程。

@#@@#@[难点]@#@动画分镜头的设计流程。

@#@@#@[基本要求]@#@掌握动画镜头制作的程序,动画镜头制作的分工。

@#@ @#@[实践与练习]@#@题目:

@#@临摹一分钟的经典动画分镜头五张,并举例分析经典动画分镜头的基础理论等@#@要求:

@#@并提交1500字的论文。

@#@用A4画面打格或分镜头纸,临摹画出分镜头画稿。

@#@@#@第2章 动画分镜头的影视特征(8学时)@#@[知识点]@#@了解剧本与画面设计的关系,画面设计与摄影机镜头的关系。

@#@@#@[重点]@#@掌握镜头的概念,机位的概念,镜头与景别。

@#@@#@[难点]@#@了解镜头与运动,镜头与角度的选择。

@#@@#@[基本要求]@#@掌握移动镜头的机位设计@#@[实践与练习]@#@题目:

@#@命题创作,根据剧本改编分镜头组接图稿。

@#@注意镜头与运动,镜头与角度的选择。

@#@@#@要求:

@#@用A4画面打格或分镜头纸,画出分镜头画稿。

@#@@#@第3章 动画分镜头的规律(8学时)@#@[知识点]@#@理解分镜头与剧本,剧本的镜头化,角色的镜头化的重要性。

@#@@#@[重点]@#@分镜头画面设计的节奏把握,分镜头的声音要素的作用。

@#@@#@[难点]@#@了解画面设计节奏要素,画面组接的基本原理,分镜头声音节奏的设计,声音的设计。

@#@@#@[基本要求]@#@掌握剧本的镜头化,角色的镜头化的语言。

@#@@#@[实践与练习]@#@题目:

@#@命题创作,根据剧本改编分镜头组接图稿,加入音效。

@#@@#@注意画面组接的基本原理。

@#@@#@要求:

@#@用A4画面打格或分镜头纸,画出分镜头画稿。

@#@@#@第4章 动画分镜头的表现形式(8学时)@#@[知识点]@#@理解动画分镜头美术形式的基本要素,色彩的运用,光影设计以及镜头在动画广告中的重要性。

@#@@#@[重点]@#@分镜头画面设计的节奏把握,分镜头的声音要素的作用。

@#@@#@[难点]@#@了解动画片头,动画短片,影视动画片的镜头区别应用。

@#@@#@[基本要求]@#@掌握动画分镜头设计的类型语言。

@#@@#@[实践与练习]@#@题目:

@#@命题创作,根据剧本改编分镜头组接图稿,加入音效。

@#@@#@注意画面组接的基本原理。

@#@@#@要求:

@#@用A4画面打格或分镜头纸,画出分镜头画稿。

@#@@#@第5章 动画分镜头的画面赏析(8学时)@#@[知识点]@#@赏析经典四格漫画,理解分镜头画面空间设计的技巧,动画分镜头的表现形式。

@#@@#@[重点]@#@掌握动画分镜头的规律,动画分镜头的表现形式。

@#@@#@[难点]@#@了解动画分镜头的影视特征。

@#@@#@[基本要求]@#@掌握动画分镜头设计的类型语言。

@#@@#@[实践与练习]@#@题目:

@#@根据剧本改编分镜头组接图稿,加入音效、对白。

@#@@#@注意表现动画分镜头的规律。

@#@@#@要求:

@#@用A4画面打格或分镜头纸,画出分镜头画稿。

@#@@#@三、学时分配@#@章目@#@讲课@#@设计@#@上机@#@合计@#@第1章:

@#@动画分镜头概述@#@4@#@4@#@0@#@8@#@第2章 动画分镜头的影视特征@#@4@#@4@#@0@#@8@#@第3章 动画分镜头的规律@#@4@#@4@#@0@#@8@#@第4章 动画分镜头的表现形式@#@4@#@4@#@0@#@8@#@第5章 动画分镜头的画面赏析@#@4@#@4@#@0@#@8@#@合计@#@20@#@20@#@0@#@40@#@四、考核模式与成绩评定办法@#@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按百分制来进行计分,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完成规定作业。

@#@本课程为专业考试课,成绩计算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平时作业(20分)+考勤(20分)+考试(60分)=总成绩(百分制)@#@五、选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动画分镜头设计》,吴向阳,马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2.《动画分镜头设计》,晓欧;@#@吉林美术出版社,2011年01月@#@六、大纲说明@#@1.本课程是一门专业选修课。

@#@加强实际作业训练,让学生加强实际操作,是本课程的重点。

@#@具体方法有课下搜集资料、观看幻灯、录像、图片和设计案例的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多利用实物投影、幻灯片和录像等直观视觉形象教学,以便学生理解。

@#@课堂设计辅导结合设计实践;@#@@#@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师生间的互动充分交流。

@#@运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开放性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教学方法;@#@@#@3.增加作业点评环节,加强师生沟通与对教学效果及时总结;@#@@#@4.注重创造性思维训练,强调实践操作。

@#@@#@撰写人:

@#@陈华审定人:

@#@孙卫@#@批准人:

@#@李一执行时间:

@#@2010年9月@#@";i:

1;s:

16612:

"第一讲@#@1鼓励教师学会做研究的本质是:

@#@提高教师专业判断力@#@2请判断下面的研究问题哪个属于描述型研究?

@#@:

@#@家长们对学校课外活动计划的态度如何?

@#@天才班学生的上课表现与普通班学生有什么异同?

@#@@#@3请判断下面的研究问题哪个属于关联型研究:

@#@老师的性别对低年级学生学习效果有没有影响?

@#@在阅读测验上得分高的学生在写作测验上是否也得高分?

@#@@#@4如果按照对问题探究的思路逻辑,我们可以把研究分成哪三类?

@#@:

@#@描述型研究-关联型研究-干预型研究@#@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研究人员多从学术角度进行研究,教师研究更关注教学实践;@#@每个老师都应该要有研究意识,相信:

@#@做事要有依据,事出有因,愿意去刨根问底;@#@科学的研究有助于教师发现课堂和教学中的盲点;@#@@#@6博耶认为教学学术由哪四个部分组成?

@#@:

@#@发现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与教学的学术@#@7在”科学引导与课堂管理“的案例中,主角陈老师为了验证”奖励“对于引导那些总是具有扰乱行为的学生的有效性,采用了很多方法,但没有采取的做法是:

@#@在记录下学生扰乱行为发生的基线后,持续的采用奖励,发现学生的扰乱行为减少,于是就直接得出奖励是有效的这一结论@#@8请判断下面的研究问题哪个属于干预型研究:

@#@怎样才能帮助李明学会阅读?

@#@多个老师合作上课是有助于还是有碍于学生的学习?

@#@@#@9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历史研究,我们平时在读书、读报和看文章的过程中会随时积累并做好笔记,下列选项中关于材料的需要进行记录的是?

@#@:

@#@主要观点;@#@国际书号(ISBN)@#@10以下属于教师准备做研究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是:

@#@@#@A.研究的伦理问题如是否涉及到学生的隐私等,是否会对学生带来伤害@#@B.初步打算的研究对象@#@C.自己研究目的与价值@#@D.自己的研究与教学之间的关系@#@11下面哪些属于教师的教学学术活动?

@#@@#@A.教师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科教学相关的论文@#@B.教师申请学科教学研究的课题@#@C.教师在学术论坛上汇报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D.教师参与学校的教学研讨会议@#@12做研究如烹小鲜中谈到“试味过程”,这是要求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B.研究过程中需要不断尝试,不断调整@#@C.要熟知各种要分析的数据能够解释什么,不能够说明什么@#@D.可以找他人来帮助我们确认做得对不对,是否合适@#@13下列哪些研究方法可用于关联型研究?

@#@@#@A.因果研究@#@B.相关研究@#@D.内容分析研究@#@14专业化教师的特征是:

@#@@#@A.能够根据研究论文对研究过程的阐述判断研究论文的结论在多大程度上可信@#@B.能够在遇到教学问题的时候根据现象和数据作出决策判断@#@D.能够判断别人介绍的经验/或研究发现是否可信@#@15在进行历史研究的时候,资料搜集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B.对搜集到的材料要进行分类@#@C.随时积累并做好记录@#@D.尽可能全面搜集材料@#@16描述型研究是最基础的研究,也是最简单易做的研究。

@#@(错)@#@17判断(0.5分)教师获得改进教学的思路和方法不一定要通过教学研究来达到。

@#@(对)@#@18判断(0.5分)为了让别人能够在我们的研究基础上发展,在写文章的时候我们要综合各种资料,尽量把有的资料都罗列上去。

@#@(错)@#@19判断(0.5分)教师在做研究的时候应该从自己日常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在选题上强调“切入点小”、“真实情境”等等。

@#@(对)@#@20判断(0.5分)历史研究是历史学家或者教历史的教师所做的研究。

@#@(错)@#@21科学的研究方法只是获得信息的一种途径(对)@#@22好的烹饪成品需要精心装盘来点缀。

@#@好的研究也应该要有自己的声音,而不只是简单的总结。

@#@(对)@#@23关联型研究跟干预型研究是相互替代的,不可以同时进行。

@#@(错)@#@24干预型研究的目的是证实某种理论预测,但很难形成一般性知识。

@#@(错)@#@第二讲@#@1、张老师想对本地区12年级选修AP课程(大学预修课)的365位学生进行一项调查研究,他了解到这些学生中有219个女生,146个男生,假设他只想对其中的30%进行调查,所以用计算机软件中的随机函数帮助抽取了66个女生,44个男生。

@#@张老师使用的抽样方法是:

@#@分层随机抽样@#@2、研究论文中关于样本的描述最常见的缺陷是:

@#@没有详细定义研究总体和研究样本;@#@没有说明样本流失(比如中途退出,拒绝参加)情况@#@3、王老师想分析自己班级同学三次月考的成绩,有没有显著的提高,应该用哪种T检验方法?

@#@:

@#@配对样本T检验@#@4、教育实验研究与其他类型研究的主要区别是:

@#@唯一一种试图直接影响特定变量的研究方法;@#@如果应用恰当,是对因果关系假设进行检验的最佳方法;@#@对不同的实验处理进行比较。

@#@@#@5、李老师在体育课上记录了56名学生的乒乓球得分,男女各28名,假设男生得分相互独立且均服从正态分布,下图是两组数据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

@#@数据结果分析可得知?

@#@:

@#@两样本方差相等;@#@男女生乒乓球得分存在显著差异;@#@男女生乒乓球得分有差异。

@#@@#@6、在设计抽样方案时,下列哪些表述是使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有利条件?

@#@:

@#@有理论或研究支持分层标准的设定;@#@研究总体数量非常大;@#@分层设计有一定的数据支持,比如了解各层的人数比例;@#@抽样的分层标准比较明确。

@#@@#@7、某研究小组向了解学生对于学校要求学生自己买电脑的态度,在学校教学楼门口拦阻所遇到的前100名路过的学生,询问有关的问题。

@#@请问,这样得到的样本会出现哪些方面的偏差?

@#@:

@#@那天没有在教学楼上课的学生就没有被采访;@#@采访时间在教学楼门口的可能是同一个班的学生;@#@同意接受采访的可能是非常同意或者非常不同意的人;@#@可能会有同学不接受采访。

@#@@#@8、下面哪些变量是数字变量?

@#@:

@#@英语水平;@#@好奇心;@#@整洁度;@#@学习兴趣@#@9、张老师(31岁)是一个年轻的女教师,她教一班的数学,每周二和周四的上午第二堂课,这个班有30个学生,12个女生。

@#@陈老师(54岁)是一个有经验的男教师,他教二班的数学,每周一和三下午的第一堂课,这个班有40个学生,16个男生。

@#@两位老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期末进行考试成绩比较。

@#@请问,这个研究涉及一些没有得到控制的无关变量,可能会影响研究结论,下面哪些变量是无关变量:

@#@学生性别、教师性别、上课次数、班级大小、入学成绩@#@10、下面哪个研究假设更有研究意义(即其研究的知识性贡献)?

@#@:

@#@接受翻转教学的学生比接受传统讲授教学的学生对学习过程更加满意;@#@被分到特殊班级的学障儿童将比他们在普通班级时有更加消极的态度;@#@二年级学生对学校的喜欢程度低于一年级学生,却高于三年级学生@#@11、“控制”在教育实验中的主要含义是?

@#@:

@#@对各种无关变量的控制、对除自变量以外影响因变量的因素的控制、实验设计过程中的控制、对实验所操作的自变量的控制、对外部因素和实验情境的控制@#@1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虽然有霍桑效应的存在,研究者依然要告知参与者在做研究及研究数据会被怎样处理,这是研究伦理的问题;@#@预研究的目的在于修正研究的内容和设计,预研究数据不能够在最终分析时与正式研究数据一同使用,但可用来说明信效度;@#@在分析成绩这一变量时,要考虑到成绩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教学实验研究中,教学设计的严谨与细致是为了保证研究的信效度;@#@@#@13、赵老师想要研究如何分配复习时间才能收到较好地英语复习效果,自变量是复习时间的分配方式,因变量是测验成绩,以下哪些方法可以控制无关变量?

@#@:

@#@选择两组学生参与实验,均复习“现在进行时”的内容,拿到同样的资料;@#@保证两组只是复习时段不同,复习时间长度一样;@#@实验前后多进行几次测试,消除成熟因素的影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项参数(性别,人数,成绩,态度,求学经历)努力做到可比;@#@@#@14、黄老师在这学期的历史教学中,使用了一种模拟历史人物辩论的教学方式,她发现一段时间以后,学生们不仅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有所提高,甚至有的学生性格都变的外向了。

@#@如果黄老师开展一个教学研究,哪些变量可以设计成因变量?

@#@:

@#@学生看《百家讲坛》的次数;@#@学生对历史课的态度;@#@学生的历史课程成绩@#@15、对于一个研究问题,只能将其改写为一个研究假设。

@#@(错)@#@16、随机抽样的好处是抽出来的都是有代表性的,不受抽样人的偏见干扰。

@#@(错)@#@17、究的信效度只要在研究设计之初考虑清楚,随后的研究就能够非常顺利的开展了。

@#@(错)@#@18、在实际研究中,受到教学条件等客观因素限制时,研究者可以不考虑抽样方法,选择方便抽样。

@#@(错)@#@19、在证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存在上,其他任何一种定量研究(相关研究或因果比较研究)都不如实验研究有效力。

@#@(对)@#@20、李老师把参与实验的学生分成三个组,对每组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强化,第一组用口头表扬,第二组用金钱奖励,第三组用加分。

@#@在这一研究中,自变量是(选择填写:

@#@类别变量)@#@21、实验研究论文中会给出实验测验题目的样本,读者由此可以确定测验工具所包含的内容是否是所有要测量的内容的一个充分代表性的样本。

@#@这是为了证明研究具有(选择填写:

@#@内容关联效度@#@22、生物考60分,化学考80分,哪门成绩好:

@#@生物@#@第三讲@#@1、在焦点团体访谈的小组抽样中,应该选择同质性的群体,还是异质性的群体?

@#@这取决于不同的研究问题和目的。

@#@同质性高的群体有利于创造安全的环境,异质性的群体可以产生有意思的交流。

@#@@#@2、在案例3.2中,Jones老师将研究问题分为五个子问题,逐一研究,主要是考虑什么?

@#@降低研究的难度,在研究子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找到研究问题的答案@#@3、焦点团体访谈过程中,协调员要学会“踢皮球”的策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协调员可以将参与者提出的问题抛还给提出的参与者,或者让其他参与者参与思考和回答。

@#@因为协调员不是主角,而是负责协调大家有效积极参与讨论。

@#@@#@4、单选(0.5分)下列关于对观察是否录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录像可能会使被观察者觉得压抑@#@5、单选(0.5分)关于如何解释观察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可以根据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商定的标准@#@6、多选(0.5分)下列情况适合使用观察进行研究的是:

@#@A.赵苑老师想看看学生在课堂上都做些什么B.黄玲老师想看看自己是否进行了有效的教学C.李琦老师想看看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情况@#@7、多选(0.5分)冯老师想就最近的教学效果组织6名学生进行小组访谈,以下做法较好的是?

@#@A.冯老师在访谈中不断强调要畅所欲言,想到什么说什么,不用有心理压力B.冯老师先从课堂上轻松的话题谈起,逐步引导学生谈论教学效果D.冯老师拿出纸笔,边听边记录@#@8、多选(0.5分)在进行课堂观察时有很多重要的原则,下列关于课堂观察原则的描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在观察中要避免想当然而过早下结论B.观察过程中应收集客观观测数据@#@9、如果您想要优化课程小组的分组情况,需要了解现在小组学习的情况以及大家对于现在小组构成的态度,可以采用以下哪种工具进行数据分析?

@#@A.对话关系图B.行为计数单(访谈或问卷调查是错的)@#@10多选(0.5分)在进入现场进行观察之前,观察者应该完成的工作包括:

@#@A.设计用来记录观察信息的工具B.与被观察者一起规划具体的观察内容C.与被观察者一起确定观察的规则D.建立起与被观察者之前的信任@#@11多选(0.5分)在3.2案例中,Jones没有采用教育领域习惯使用的问卷调查法而是用小组访谈法来了解学生对课堂提问的态度,主要考虑是什么?

@#@A.小组访谈启发了学生对上课提问的认识,对于后期开展相关研究也是一个预热和培训的过程,一举两得。

@#@B.小组访谈法(或称为焦点访谈法)可以让小学生有安全感,而且孩子年龄小,考虑问题不容易周全,集体访谈法可以让学生互相启发,说出自己潜意识的观念。

@#@C.对5-7岁孩子也不能采用个别访谈法,因为让他们单独和老师在一起,会感到很害怕。

@#@D.小组访谈只是要得到一部分学生的一些看法就行了,不需要统计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想法,省事E、5-7岁学生识字有限,做问卷法不合适。

@#@除非是在课上,老师边提问解释选项,学生用投票器选择,才可以用问卷调查法。

@#@@#@12多选(0.5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日志(Fieldnotes)是一种简单的记录课堂发生事件的辅助工具,适合于:

@#@B.用于案例研究C.记录具体关注的问题如,学生对题目的解释D.记录整体印象@#@13多选(0.5分)十年前英特尔有一个教育项目,叫“求知计划”,教学生学会使用常用软件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比如,用画图设计邮票,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规划旅游等。

@#@项目配套制作了学生用书,其中有一本学生日志本,要求学生必须在完成每个活动前先在这个本子上面画出设计草图。

@#@在项目评估的时候,会抽调某些培训点的一些学生日志本来分析。

@#@这些学生日志本能够告诉我们什么?

@#@B.作为三角校验的一种证据,提供了学生方的信息。

@#@C.将学生的设计草图与最后的设计作品进行对比,可以了解学生不好好做项目规划,是不是作品质量也受到印象。

@#@@#@14结构化访谈所使用的提问提纲与问卷很像的,也有选项,访谈的人会根据回答选勾选项。

@#@之所以当面问这些问题,由提问者划勾,而不用问卷的方式发送,由被访者划勾,最关键的原因是:

@#@A、希望被访者能够回答所有问题B.提问者能够通过交流更好地理解被访者的回答C.用当面访谈的方式比用问卷对研究问题或研究对象来说更合适@#@15判断(0.5分)在设计观察工具时应考虑如何记录方便(对)@#@16判断(0.5分)李芳老师建议张丽老师自己对课堂录像再次进行分析,并发问卷给学生,是为了保证研究的信度(错)@#@17判断(0.5分)课堂研究往往需要采用多种来源的数据,不只是学生成绩,还有课堂观察,教师反思,学生问卷等,这既是要保证课堂研究的效度,也是为了保证课堂研究的信度。

@#@(对)@#@18判断(0.5分)为了研究的信效度,观察者不需要与被观察者商定观察的时间和地点,应该随机选择观察的时间和地点(错)@#@19判断(0.5分)在设计观察工具时不用考虑观察收集的数据如何使用(错)@#@20判断(0.5分)张丽老师多次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录像,进行分析,是为了保证研究的效度(对)@#@";i:

2;s:

3230:

"@#@三仁教辅学生教育奖惩制度@#@为加强从严治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健全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学生学习、管理考核机制,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考评学员的学习状态及发展趋势,通过对成绩优秀、表现努力、有明显进步的学生以积分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

@#@@#@奖励细则@#@1.到班后主动做作业,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主动帮助有困难同学的,奖励2分;@#@@#@2.字写的漂亮,作业做得规范条理的奖励1分;@#@写得快、对、好的分别再奖励1分;@#@@#@3.遵守课堂纪律,敢于主动维护班级秩序、维护三仁教辅声誉的奖励1分;@#@@#@4.诚实守信、知错就改,勤学好问、知难而上的,奖励1分;@#@@#@5.英语、语文听写全对的分别奖励1分,数学公式定理背诵准确并理解完整的奖1分;@#@@#@6.在辅导班学习期间会有各种比赛等活动,一等奖10分,二等奖8分,三等奖6分;@#@@#@7.每次月考,考95以上的奖励10分,考90分以上的奖8分,考85分以上的奖6分;@#@@#@8.每月进步较快的,奖励10分,其他酌情加分;@#@介绍新同学来学习辅导的,奖10分;@#@@#@9.本期结束时要进行大考,第一名者奖励30分,第二名奖20分,第三名奖10分;@#@@#@10.在三仁教辅学习期间,参加市一级以上比赛获奖的,一次性奖励50分。

@#@@#@处罚细则@#@1.放学后20分钟未到达教室,无故迟到没有跟老师请假的(有事请假的同学必须由家长打电话),扣2分;@#@@#@2.在教室内外攀爬栏杆,不注意自身安全的,扣1分@#@3.大声喧哗,不尊重老师和自己同学的,扣1分;@#@@#@4.随意乱说脏话,辱骂同学的,扣1分;@#@@#@5.乱扔垃圾,浪费不节约水电纸张,不自觉保护教室卫生的,扣1分;@#@@#@6.和同学在教室或者楼上追逐打闹的,扣1分,不听老师和其他同学劝阻的,扣2分;@#@@#@7.未做完作业,又没有特殊情况随意回家的,扣1分;@#@@#@8.辅导期间,离开座位,不听老师劝阻,在教室乱走乱跑的,扣1分;@#@@#@9.警告教育三次不改者,到单间教室隔离自习,并扣除当日所有纪律积分。

@#@@#@10.屡教不改者,三仁教辅将通知家长带回,并开除其辅导资格。

@#@@#@以上所扣分数仅供参考,视情节轻微或者严重,自行扣除合适分数。

@#@@#@积分兑换细则@#@1.每5分奖励一张积分卡;@#@@#@2.看过的书,捐献给三仁教辅,以便大家分享,每本书奖励一个积分卡;@#@@#@3.积分卡兑换奖品如下(如有变更,将及时予以张贴告知):

@#@@#@

(1)五张积分卡换一块橡皮或一支铅笔或一个作业本;@#@

(2)十张积分卡换一个削笔机或一个方形小夜灯;@#@(3)十五张积分卡换一个文具盒;@#@(4)二十张积分卡换一个卡通小夜灯;@#@(5)三十张积分卡换一个小黄人公仔创意水杯。

@#@@#@";i:

3;s:

27519:

"@#@课题编号:

@#@@#@@#@尤溪县教师小课题@#@研究手册@#@课题名称:

@#@高一物理力学教学中图像应用的研究@#@所在学校:

@#@尤溪七中@#@负责人:

@#@曾志烈@#@成员:

@#@廖燕情李生计@#@学科:

@#@高中物理@#@尤溪县教师进修学校编印@#@2012-9-10@#@开题记录@#@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

@#@2012、11、16@#@开题地点:

@#@逸夫楼阶梯教室@#@评议专家:

@#@詹祖权、陈梅琴@#@参与人员:

@#@物理组全体全教师@#@过程简述:

@#@由课题组负责人做开题报告,评议专家对课题做点评,对研究内容、研究步骤及措施、研究方法等做指导,并提出希望和意见。

@#@@#@二、开题报告要点@#@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目前,学生厌学,触目惊心,我校是一所省二级达标校,高一新生是经过一级达标校“层层”筛选后录取的,分数较底、基础较弱,且随着初中升高中比例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同学不同程度地感到物理比较难学,他们就会放弃学习理科,据我了解上届高一就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选择文科,这与高一物理没有学好,觉得理科难有一定的关系。

@#@@#@力学又是高一物理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整个高中物理知识的基础。

@#@相比其他物理内容力学也是学生前概念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

@#@由于顽固前概念的影响以及一些主客观原因使得力学难教难学的现象非常普遍。

@#@本课题重在分析了高一力学学习的特点,为克服前概念转化理论缺乏整体性观念的缺陷,提出物理图像教学策略。

@#@对这一教学策略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展开,首先是对深刻的认识,物理图像是描述物理过程,展现物理规律,揭示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物理图像具有形象、直观、动态变化过程清晰等特点,能从整体上反映出两个或者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性或者定量关系。

@#@物理图像有很多类型,如模型图,受力分析图,运动过程图,矢量合成与分解图,函数图像等。

@#@其次在布鲁纳认知结构教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对物理图像教学的特点、优越性、对教学过程的具体要求以及如何在课堂之上实施都提出自己的初步设想,最后给出了具体实例,以指导我们的教学,让学生尽量学的轻松。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通过课题组成员的查阅文献、实践积累、归纳总结等,构建高一物理利用图象教学意识和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如果能够合理有效应用物理图像,能够培养学生的图像意识,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有利于学生简化问题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采用数形结合思想形象表达物理规律,灵活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

(2)对实验班级学生进行深入调查,归纳总结高一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的困难,结合物理优秀的学生的个案分析,归纳总结高一物理教学中如何应用图象。

@#@切实将物理图象教学落到实处,尝试减小实验班级里学生在构建物理图象模型方面的能力差异,并分析、男女学生在物理图象模型建构能力上的差异,来消除女生在学习物理上的恐惧心理。

@#@@#@(3)通过实践研究,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将物理图象模型真正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图象模型教学模式、学习模式,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培养出具有较强建模能力、创新能力、物理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群体,并从中还可以探索一条有利于模型建构的课堂教学设计、导学案设计等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4)为青年教师提供教学实践和科研的机会,培养提高年青教师教学业务能力;@#@@#@(5)取得一些有价值的教科研成果,包括教师论文、高中物理图象模型素材、实验研究报告等。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1、物理问题解决中的表征研究@#@2、图像研究的相关综述@#@3、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1)、物理图像的界定(2 )、图像表征@#@(3)、“物理问题解决”的含义@#@二、物理图像应用的理论建构@#@1、认知—发现说2、双重编码理论@#@3、问题解决理论4、布鲁纳认知结构@#@三、物理图像的功能@#@1、物理图像的教育功能2 、物理图像的教学功能@#@四、高一学生应用物理图像解决问题的调查研究@#@五、研究的结论的呈现@#@1、本研究的结论及论文2、对物理图像教学的建议@#@3、应用物理图像解决问题的教学案例@#@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实验法为主,探索实践有效的教学方法。

@#@ @#@

(1)文献资料法搜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物理图像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物理图像意识的现状和构建物理图像能力的评估框架,以便使课题研究更具针对性;@#@@#@(3)案例研究法通过对选定的班级进行物理图像教学,来了解学生在物理图像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实验研究来总结更好的物理图像教学方法;@#@通过对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和不足的教训;@#@对实验班级进行男女学生在利用物理图像能力上的差异进行个案分析,从中汲取有用的信息。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

(1)、课题组成立。

@#@

(2)、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

@#@通过课题组成员及其它物理学科教师的协助合作,开展比较系统的研究。

@#@其中辅以具体的收集资料(包括观察、调查、访谈等)、归因分析、建模概括等方法,在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和有总结反思的过程和循环中达到研究目的。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

@#@@#@本课题研究结果预期@#@1、物理图像不仅是一种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更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思维方式。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高一的学生为样本,对高一学生应用物理图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2、通过课题组成员的查阅文献、实践积累、归纳总结等,构建高一物理利用图象教学意识和能力。

@#@@#@3、对实验班级学生进行深入调查,归纳总结高一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的困难,结合物理优秀的学生的个案分析,归纳总结高一物理教学中如何应用图象。

@#@切实将物理图象教学落到实处,尝试减小实验班级里学生在构建物理图象模型方面的能力差异,并分析、男女学生在物理图象模型建构能力上的差异,来消除女生在学习物理上的恐惧心理。

@#@@#@4、通过实践研究,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将物理图象模型真正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图象模型教学模式、学习模式,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培养出具有较强建模能力、创新能力、物理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群体,并从中还可以探索一条有利于模型建构的课堂教学设计、导学案设计等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5、为青年教师提供教学实践和科研的机会,培养提高年青教师教学业务能力;@#@@#@6、取得一些有价值的教科研成果,包括教师论文、高中物理图象模型素材、实验研究报告等。

@#@@#@课题负责人签名:

@#@曾志烈@#@2012年9月16日@#@三、专家评议要点@#@物理图像不仅是一种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更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思维方式。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高一的学生为样本,对高一学生应用物理图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实验班级学生进行深入调查,归纳总结高一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的困难,结合物理优秀的学生的个案分析,归纳总结高一物理教学中如何应用图象。

@#@切实将物理图象教学落到实处,通过实践研究,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将物理图象模型真正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图象模型教学模式、学习模式,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培养出具有较强建模能力、创新能力、物理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群体,并从中还可以探索一条有利于模型建构的课堂教学设计、导学案设计等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为青年教师提供教学实践和科研的机会,培养提高年青教师教学业务能力。

@#@通过对学生学习物理困难“问题”特别是图像“问题”的分析及策略的寻找改变这样的情况,让学习物理不再是学生“难受”,远离“忍受”,走出“接受”,走进“享受”。

@#@@#@评议专家签名:

@#@@#@2012年9月16日@#@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所作的名称、内容、方法等方面调整,特别是课题名称有更动的,应对申请表中相关内容作全方位修改,可加页)@#@本课题在研究之前本想可以做一更大范围的高一力学知识构建式的广义上的图像研究,但在研究中发现我们能力有限,因此转为主要研究狭义上的函数图像在力学中的合理应用。

@#@@#@@#@课题负责人签名:

@#@曾志烈@#@2012年9月16日@#@研究过程记录

(一):

@#@主要理论文献与资料查找(四篇)@#@1@#@作者姓名@#@严仁东@#@论文或论著名称@#@高一力学物理图像教学的初步研究@#@发表或出版时间@#@发表刊物或出版社或网址@#@D@#@主@#@要@#@观@#@点@#@与@#@读@#@后@#@感@#@物理图像教学优越性@#@1.由重视单一概念教学向典型物理图像教学的转变,典型的物理图像的建立涉及到整个知识结构中最基本的相对独立的单元,以典型的物理图像如何建立为目标的第一阶段教学,增强物理概念的有效性程度,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初步的概念印象.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改造和重组,以整体性的结构体现物理内容.典型的物理图像往往会与学生头脑中广泛存在的错误前概念发生冲突,使得前概念的转化即有针对性又不致于难度太大.典型的物理图像建立起来之后就可以应用到更为复杂的具体物理现象或者物理过程之中.@#@2.由重视陈述性知识传授向重视程序性知识传授的转变按照知识解决问题功能的不同,知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称为陈述性知识或是描述性知识,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或者是操作性知识,传统物理教学将陈述性的物理知识放在首位,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自己去揣摸教师解决物理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并不去关心观察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整个学习过程都脱离真实的物理世界,脱离物理学的根本.物理图像教学重视图景的建立过程,而不是让学生去识记和背诵现成的物理学知识,在物理图像的建立之中潜移默化将程序性知识传授下去,让学生懂得物理学知识从何而来、如何而来,使得物理学习有的放矢,避免错误的学习方法.@#@3.由接受式学习向发现式学习的转变@#@接受式学习方法是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材料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并不需要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独立发现;@#@发现式学习方法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探究,再发现知识,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探究性、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的方法可以用于形成具体物理图像的教学活动之中,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一些最为基本的物理思维方式和探究发现物理规律的策略方法,只要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之下,很多物理概念学生可以自己建立,物理定律或定理可以自己发现,物理知识结构也可以靠学生自己的思考逐步完善和建立起来.@#@高一力学学习的特点@#@1.物理内容的特点@#@对于高一力学教材,很多教师仍然坚持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并不认为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是牛顿力学的一个基础内容.高中力学的例题以及习题中运用最多的就是牛顿第二定律,而且不采取微积分的数学形式,很多学生对于加速度以及力的概念的错误认识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暴露的部分原因也在此,这就要求教师站在现代物理学的高度认识牛顿力学,认识高中力学,把握力学的完整体系.@#@2.初高中力学内容的比较@#@初中力学知识在呈现方式上一般从观察和实验人手,内容上形象直观,较多地依赖于形象思维的特点,但是系统性较差,知识点比较琐碎,联系性不强,知识应用的要求也并不高,很多习题中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简单明了.这样的特点也导致很多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机械的背诵和记忆,将物理习题当成是计算题来做.而高中力学知识量很大,相比初中而言,系统性、理论性和综合性都明显增强,并且重视理论上的推导分析,模型抽象、定量分析、数学化的描述等等方法在初中也相对少见.物理习题中会出现很多物理变量,题目灵活多变,数量关系较为复杂.这样的特点也会使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毫无用处.3.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分别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高一学生应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或者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的认知特点使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会将物理现象、定律、数学公式的识记当成是学习的主要任务,缺乏对物理意义的理解,在解决较复杂的物理问题时显得无能为力.学生课后习题完成得可能比较好,但并不真正具备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仍旧按照初中的学习方法套用公式、得出结果.当问到力学学习真正要学的东西是什么,以及知识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时,很多学生并不清楚.@#@阅读并记录时间:

@#@2012年9月20日@#@2@#@作者姓名@#@@#@刘贵生@#@论文或论著名称@#@物理图象在教学中的作用@#@@#@2008年第10期@#@发表刊物或出版社或网址@#@《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主@#@要@#@观@#@点@#@与@#@读@#@后@#@感@#@物理中的图可以分为三大类型:

@#@一是实物和现象图;@#@二是原理图;@#@三是图象.这三类图具有共同特点即直观性.然而,它们又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物理教学几乎每章、每单元都贯穿了图象的教学问题.随着学生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教材内容的不断深化和扩展,图象的教学也由浅入深,由具体、形象到抽象.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图、作好图和利用图来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呢?

@#@这是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物理图象是用来反映某一物理量随另一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函数关系图线,中学阶段多用直角坐标系表示(如反映质点作简谐振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在直角坐标系中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与实物图和原理图相比较,物理图象虽说也是直观形象,但从图上看到的是一种物理属性随另一种物理属性变化的关系,因此它比较抽象,是三类图中最难的一种.物理图象在教学中具有以下重要作用.一、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某些物理规律图象法作为研究物理量之间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某些物理规律的重要作用@#@阅读并记录时间:

@#@2012年10月7日@#@3@#@作者姓名@#@冯占余@#@李达@#@论文或论著名称@#@物理图象中“面积”的妙用@#@发表或出版时间@#@发表刊物或出版社或网址@#@主@#@要@#@观@#@点@#@与@#@读@#@后@#@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图象的理解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难点。

@#@用图象法来解决物理问题,有时比其他数学方法更简捷,形象和直观,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

@#@物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的意义因坐标轴的含义不同而不同,因而明确图象中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下面举例说明妙用图象的“面积”解决物理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一、巧用面积求时间@#@高中物理运用图象解题的方法是一种很重要的、能使问题得以简化的实用方法.但是多数同学还只认为图象仅在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以及简谐运动时才能使用,其实很多问题包括力学、运动学、电学等都可以使用图象解法,并且使用这种解法能使解决问题变得简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物理图象法中,常用图象"@#@面积"@#@来描述所求的物理量,灵活应用图象"@#@面积"@#@,既可以帮学生理解物理过程,@#@物理图像是描述物理过程,展现物理规律,揭示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物理图像具有形象、直观、动态变化过程清晰等特点,能从整体上反映出两个或者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性或者定量关系。

@#@物理图像有很多类型,如模型图,受力分析图,运动过程图,矢量合成与分解图,函数图像等。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如果能够合理有效应用物理图像,能够培养学生的图像意识,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有利于学生简化问题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采用数形结合思想形象表达物理规律,灵活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物理图象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和工具,用图象法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直观地叙述物理过程、鲜明地表达物理量间的依赖关系.物理图象的“面积”表示Y轴物理量在x轴物理量上的积累效果,如压强一体积图象中所围的“面积”代表压力做的功,力一时间图象所围的“面积”为该力的冲量,力一位移图象所围的“面积”为该力做的功、电流一时间图象所围的“面积”为这段时间内流过导体的电量等.一些看似很复杂、解题过程较为繁琐的物理习题,通过物理图象的“面积”分析求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并记录时间:

@#@2012年10月16日@#@4@#@作者姓名@#@任小亚@#@论文或论著名称@#@浅谈数学函数图象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发表或出版时间@#@2012-12-8@#@发表刊物或出版社或网址@#@主@#@要@#@观@#@点@#@与@#@读@#@后@#@感@#@(请结合课题谈!

@#@)可加页@#@函数图象是表示物理规律的方法之一,形象地描述物理规律。

@#@在进行抽象思维的同时,利用图象的视觉感知,有助于对物理名词的理解和记忆,准确把握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深刻理解问题的物理意义。

@#@应用图象不仅可以直接求出或读出某些待求物理量,还可以用来验证某些物理规律,测定某些物理量,分析或解决某些复杂的物理过程。

@#@@#@一、明确图象的物理意义@#@图象的物理意义主要通过“点”、“线”、“面”、“形”四个方面来体现,教学中应从这四方面入手,予以明确。

@#@@#@1.物理图象中“点”的物理意义:

@#@@#@“点”是认识图象的基础。

@#@物理图象上的“点”代表某一物理状态,它包含着该物理状态的特征和特性。

@#@从“点”着手分析时应注意从以下几个特殊“点”分析其物理意义。

@#@@#@

(1)截距点。

@#@它反映了当一个物理量为零时,另一个物理的值是多少,也就是说明确表明了研究对象的一个状态。

@#@如图1中,图象与纵轴的交点反映出当I=0时,U=E即电源的电动势;@#@而图象与横轴的交点反映出电源的短路电流。

@#@@#@

(2)交点。

@#@即图线与图线相交的点,它反映了两个不同的研究对象此时有相同的物理量。

@#@如图2中的P点表示甲、乙物体运动位移相同的时刻和位移。

@#@@#@(3)极值点。

@#@它可表明该点附近物理量的变化趋势。

@#@如图3中的D点表明当电流等于E/(2r)时,电源有最大的输出功率。

@#@@#@(4)拐点。

@#@通常反映出物理过程在该点发生突变,物理量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

@#@拐点分明拐点和暗拐点,对明拐点,学生能一眼看出其物理量发生了突变。

@#@如图4中的P点反映了加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而不是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

@#@而暗拐点,学生往往察觉不到物理量的突变。

@#@如图5中P点看起来是一条直线,实际上在该点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

@#@@#@2.物理图象中“线”的物理意义:

@#@@#@“线”:

@#@主要指图象的直线或曲线的切线,其斜率通常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物理图象的斜率代表两个物理量增量之比值,其大小往往代表另一物理量值。

@#@如S—t图象的斜率为速度,V—t图象的斜率为加速度、U—I图象的斜率为负载的电阻等。

@#@@#@3.物理图象中“面”的物理意义:

@#@@#@“面”:

@#@是指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

@#@有些物理图象的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的值常代表另一个物理量的大小。

@#@学习图象时,有意识地利用求面积的方法,计算有关问题,可使有些物理问题的解答变得简便。

@#@如V—t图象中所围面积代表位移,F—S图象中所围面积为力做的功,P—V图象中所围面积为气体压强做的功等。

@#@@#@4.物理图象中“形”的物理意义:

@#@@#@“形”:

@#@指图象的形状。

@#@由图线的形状结合其斜率找出其中隐含的物理意义。

@#@如V—t图象中,如果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是一条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是一条曲线,则可根据其斜率变化情况,判断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在波的图象中,可通过微小的平移能够判断出各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在研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与电流I关系时,通过实验测出在不同电压下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作出U—I图线,得到的是一条曲线,通过对图线斜率的分析可得出:

@#@在实际情况下,小灯泡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

@#@@#@二、图象的坐标选取和图形@#@1.把握图象物理意义,处理解决与图象有关的物理问题@#@必须搞清楚纵轴和横轴所代表的物理量,明确要描述的是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去构建图象。

@#@最后要从物理意义上去认识图象。

@#@由图象的形状应能看出物理过程的特征,通过长期的训练,使学生能正确利用图象解决问题,开拓思路,提高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应提倡解析法与图象法的有机结合。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地把对物理概念、定义、规律、定律等的教学图象化,把数学的函数与物理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平时教学的潜移默化让学生对图象有个较扎实、深刻的理解。

@#@@#@2.力求清晰、全面、透彻地分析物理中的函数图象@#@清:

@#@图象的物理意义要清,不拖泥带水。

@#@@#@全:

@#@一个物理图象中所隐含的所有物理信息要分析全面,让学生对整个图象的物理意义有一个整体的理解;@#@@#@透:

@#@讲到一个图象时,应能举一反三把这个图象与前面学过的类似的图象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对图象有一个横向和纵向的把握。

@#@@#@3.收集有关图象的题目,用于平时教学训练@#@用一些图象法能一目了然,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图象法解题的妙处,使学生在内心深处渴望用图象法来解决物理问题。

@#@@#@总之,函数图象在初中物理中已经很明显地显示出它自身的重要性。

@#@因此,在初中数学中学好函数非常重要的。

@#@函数图象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识图、建图、用图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运用函数图象法解物理题的深层意义主要在于可以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锻炼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阅读并记录时间:

@#@年月日@#@研究过程记录

(二):

@#@他人成功经验或先进做法(二个)@#@1@#@姓名@#@谭道军 @#@@#@性别@#@所在学校@#@来源渠道@#@图形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功@#@的@#@经@#@验@#@或@#@先@#@进@#@做@#@法@#@(请结合课题谈!

@#@)@#@文中从教学与社会环境中有关图形的现状出发,指出了图形教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通过图表的分类,讨论了现在的教育环境,确立了本研究的重点为图形组织工具的教学研究。

@#@通过教育叙事的方式讲述了有关图形在物理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疑惑,包括:

@#@

(1)做笔记与听讲的冲突;@#@

(2)物理图形教学中学生关注的问题:

@#@(3)教师有关图形教学的理论冲突:

@#@(4)学生的认知倾向。

@#@结合个人教学经历,讲述了图形在高中物理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可能对学生在教学中造成什么样的效果。

@#@作者带着问题寻找相关的理论指导,从众多的相关理论中寻求可供操作的实验研究方案,确立了以思维导图与概念图为核心,以传统的解析图为辅助手段来进行教学实验。

@#@在第四章中,作者讲解了自己的图形组织工具教学过程。

@#@主要总结了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感受。

@#@通过教学实验,总结了有关图形的教学媒体理论,指出了教师应具备的观念、各种图形组织工具的优缺点、具体应用时的选择策略,说明了图形在高中物理教学各个环节中的实际应用途径、方法与优缺点。

@#@在最后文章给出了实际的教学模式实例,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与发展方向。

@#@@#@";i:

4;s:

4411:

"教学公开课大赛推优课例教学设计表@#@一、基本信息@#@学校@#@秦安县兴国镇第三小学@#@课名@#@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姓名@#@牛建鹏@#@学科(版本)@#@教科版@#@章节@#@第二单元第二节@#@学时@#@1@#@年级@#@六年级 @#@@#@教学目标@#@1、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2、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3、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学习者分析@#@1、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2、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教学重难分析及解决措施@#@1、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有没有变化@#@2、对实验过程的细心观察和概括@#@二、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活动目标@#@教学内容@#@活动设计@#@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导入阶段@#@1分29秒@#@复习物质之间相互混合会发生变化?

@#@@#@物质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

@#@生活中,经常要混合一些物质,如炒菜的时候,把调味品和蔬菜混合。

@#@@#@物质之间相互混合,会发生变化吗?

@#@@#@师生互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师生深层次教学阶段@#@37分19秒@#@1、掌握物理变化及其特点@#@2、掌握化学变化及其特点@#@3、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

@#@@#@一、豆子和沙子混合实验:

@#@@#@1.实验前的观察:

@#@把沙和豆子倒在白纸上,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引导推测:

@#@如果我们将豆子和沙子进行混合搅拌,它们会发生变化么?

@#@怎么做来证实?

@#@建议:

@#@留取对比样本。

@#@@#@3.分离实验:

@#@引导思考,用什么方法分离?

@#@怎样分离,根据所想方法选择实验品实验。

@#@@#@4.观察比较:

@#@分离出的豆子和沙子和我们预存的实验前的样本进行比较,观察是不是发生了变化。

@#@5.小结:

@#@类似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

@#@如同上节课我们的易拉罐和水结冰等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板书:

@#@物理变化及其特点@#@二、糖的加热实验@#@1.相对于物理变化的是化学变化。

@#@观察白糖特点,记录课本表格中。

@#@@#@2.预测:

@#@给白糖加热,会发生哪些变化?

@#@填在课本表格中。

@#@@#@3.实验:

@#@@#@A、说明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B、从实验盒取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C、教师在巡视中指导观察和记录以及安全事项。

@#@@#@4.交流:

@#@你们都看到和记录哪些现象?

@#@引导明了:

@#@白糖在加热以后得到的物质还是以前的白糖么?

@#@@#@5.小结并引申:

@#@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板书:

@#@化学变化及其特点就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来看,是不是从加热那刻开始就是产生黑炭的化学变化的过程呢?

@#@比较: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

@#@@#@6、拓延:

@#@我们在对糖加热的过程还是蜡烛燃烧的过程,蜡烛的燃烧是怎样的变化呢?

@#@@#@展现图片视频、引导思考,用什么方法分离?

@#@怎样分离,根据所想方法选择实验品实验。

@#@(对于外部形态上出现的细微变化,教师要予以肯定,但要引导本质上的变化比较)@#@根据图片。

@#@引导比较融化时是物理变化,后期才是化学变化@#@运用电子白板、课件、视频学生积极性很高,能练掌握,效果显著。

@#@@#@总结1分@#@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但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变化不单纯属于物理或者化学的变化,有时像糖加热和蜡烛燃烧一样同时出现。

@#@做个有心人,观察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变化究竟属于哪一种。

@#@@#@展现图片。

@#@进一步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运用电子白板、课件、视频学生积极性很高,能练掌握,效果显著。

@#@@#@";i:

5;s:

23631: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马崇龙@#@( @#@ @#@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2004级 @#@)@#@[摘 @#@ @#@要] @#@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和对老师的访谈、调查等形式,对十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

@#@教师在思想认识,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方面需要加强,应建立良好的学习团体和培训机构,抓好硬件、软件设施和教学资源的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程度愈来愈高,就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跟上信息化教学的节奏和步伐。

@#@@#@[关键词] @#@信息技术 @#@ @#@信息素养 @#@ @#@课程整合 @#@ @#@校园信息化 @#@ @#@协作学习@#@1引言@#@美国作为科学、文化发达国家,其信息技术教育思潮也相对比较先进,较大地影响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践。

@#@其中对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具有较大借鉴意义,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认识到信息的需要,认识到正确的、完整的信息是作出决策的根本,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可能的信息资源,展开成功的检索策略,访问信息,包括基于计算机和其他技术的信息,评价信息,为实际应用组织信息,将新的信息综合到现有的知识体系中,利用信息进行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

@#@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一般指的是对一些技术工具的最低水平的了解,如字处理工具、电子邮件、网络浏览器等。

@#@相反,信息技术通晓要求人们能够广泛地理解信息技术,从而能够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富有成效地运用,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既能帮助,也能阻碍目标的实现,并能不断地调整自己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

@#@因此,与传统的信息技术基本技能相比,信息技术通晓需要对信息技术处理信息、交流和解决问题有更深刻、更本质性的掌握和理解。

@#@教育信息化是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所必须的,它有助于加快知识更新速度,书本化教材的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少则5年,多则10年或更长,而计算机网络上的知识更新可发生在一周之内,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可以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他们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为他们提供可以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有助于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由于信息技术是新开设的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各课科任老师都是在摸索中教学的。

@#@下面我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谈谈自己的观点。

@#@@#@2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 @#@ @#@根据十中的杨秋玲教师所做的调查分析,发现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上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2.1思想认识态度不够积极@#@教师对电脑的利用率与上网率都很低,不到30%,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十中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差距较大:

@#@60%的教师承认还处在电脑启蒙阶段,对于信息化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Word等文字处理、网页制作、PowerPoint等简单课件制作类工具,能熟练应用的分别只占27.9%、2%和5%,这与我们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要求相差甚远。

@#@图示如下:

@#@(杨秋玲老师的调查数据):

@#@@#@电脑的利用率@#@29%@#@电脑的上网率@#@28%@#@电脑启蒙阶段@#@60%@#@Word等文字处理@#@27.9%@#@网页制作@#@2%@#@PowerPoint等简单课件制作@#@5%@#@2.2信息技术能力欠缺@#@教师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交流合作、拓展视野和勇于创新,并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这是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

@#@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技能,首先老师要能达到一定的信息技术能要求,从实际应用情况可以看出,十中教师对信息技术基本操作能力属于中下等水平,对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掌握不够熟练,教师对网络知识的了解不多,甚至较欠缺。

@#@如:

@#@收发电子邮件只有30%的人会,并且对最简单的Word熟练操作也不到50%的人会用。

@#@对媒体教学的掌握程度也不是很理想,如对基本的课件制作,也只有信息技术老师在使用,其他老师几乎不用,要么在教学评比时,请信息技术老师帮他们做课件。

@#@这说明两个问题,其一是学校配置了设备,但在管理上不符合实际,教师怕麻烦而不使用;@#@其二是教师没有上课要用媒体进行教学的观念或是使用媒体的习惯。

@#@在基础教育中信息技术设备还比较奇缺,现有设备的利用率也不是很理想。

@#@@#@2.3软件资源匮乏,硬件设施维护差@#@ @#@ @#@ @#@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中小学硬件设施比前些年有了很大的发展。

@#@因此,十中也添置了大量高配置的计算机,学校现有3个微机房,建成一个多媒体教室,和一个教师课件制作室,硬件设施初具规模,已完全可以满足现现代信息化教学的要求。

@#@但是重视硬件设备投入的同时,却轻视软件建设的投资,老师用的教学软件要么是从网上免费下载,要么是盗版,要么机子没有安装杀毒软件,从而使机子感染大量的病毒,使机子运行速度慢或无法正常运行,好多机子使用一段时间后没法再使用。

@#@机房维护不及时,新机器配置两年了从没清除机箱里面的尘土导致机箱发出不正常的响声,从而烧毁显卡等。

@#@不能很好的为教学提供服务,影响教学效率,学校现在对多媒体教室和微机机房以及师资培训投资比较多,可是教师使用率却不是很高,有些教师只把它当做成一种摆设,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更谈不上对自己的教学有所帮助了。

@#@@#@2.4共同学习的意识低下,发展动力不足@#@教师意识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发展趋势,只是由于对新技术的不熟悉,没有那么得心应手,所以在行为表现上仅仅停留在“也想”运用信息技术,但往往只能望而止步。

@#@@#@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所持的态度:

@#@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持各种态度,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对于教学很有用的教师占60%,认为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较有用的教师占25%,还有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对于教学有点用只有14%,认为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用处不大的教师占1%。

@#@图示如下:

@#@(杨秋玲老师的调查数据):

@#@@#@有用@#@60%@#@较有用@#@25%@#@有点用@#@14%@#@用处不大@#@1%@#@虽然在校的大部分教师都接受过培训,可是培训的巩固效果不高,有些教师培训完后,不用就忘光,甚至连WORD如何找到都不会,更谈不上做课件了,主要还是依赖学校里信息技术老师的帮助。

@#@这就加大了专任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但是现在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对其专业知识掌握水平差异大,有生力量并不强。

@#@这就对一个学校的信息技术发展有了一定的阻碍。

@#@@#@3新课改下对教师新的要求@#@3.1转变角色观念@#@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

@#@面对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如何适应新的媒体、驾驭新的媒体,我认为转变观念是有必要的。

@#@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观念,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也发挥不了作用。

@#@@#@转变观念就是要转变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知识观、人才观。

@#@要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使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有一个明确的理论认识。

@#@应让他们认识到,教师是信息技术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它的出现,为教师施展才华提供了契机,如果不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 @#@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解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

@#@首先要求教学工作的组织者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教学不单单是学习计算机的问题,而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如何利用计算机获取各个学科知识的问题,以便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更好地使用计算机这种获取信息、知识的工具。

@#@二是要教育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以后学习、工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有兴趣地学习。

@#@三是在各学科教学中,多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

@#@ @#@ @#@@#@教师对新技术的态度影响到技术的应用以及教师角色的转换,由于缺乏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培训,不了解它们在教育中的作用,一些教师满足于传统的“粉笔加黑板,课本加笔记”的教学方式,存在着不良的态度:

@#@有的由于有误解,产生机器会取代人的忧虑,有失落感;@#@有的态度冷漠,甚至拒绝在教学中使用新媒体;@#@有的认为信息技术高不可攀,产生恐技术症;@#@有的害怕在教室中摆弄计算机时卡壳,当众出丑;@#@有的对教育媒体产生恐惧心理,望而却步,从“不会用”、“不能用”到“不想用”;@#@有的对新技术期望值过高,一旦失败,就认其无效,产生失望心理。

@#@凡此种种,都不利于教师角色的转换。

@#@ @#@ @#@@#@现代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伙伴关系,学生才能在这种愉悦而轻松的环境下去学习,从而更好的促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双向的、平等的,而且,在信息化社会中,知识日新月异,如果教师稍有懈怠,甚至会失去与学生平等对话和双向交流的资格,从而阻碍信息技术教学的进展。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在教学方式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还要深入学习,适应未来教育现代化。

@#@真正的教育者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对学生最巧妙、最有效的帮助,就是分担他的忧戚,不去触动他个人内心深处的隐秘,不要给学生增添痛苦,不要去触动他心灵的创伤。

@#@@#@3.2用教学设计的理论对课程做精心的设计@#@教师在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媒体的应用、教学步骤的安排等方面拥有了更多的自主管理权。

@#@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协调者,必须同时是一个优秀的设计者。

@#@要紧扣教学大纲,理顺各模块之间的相关联系。

@#@如图像素材的处理,我在第一个班讲授时就教他们何如使用命令来对图片修饰,好多同学要么不懂,要么觉得没意思,我赶快改变教学方法和策略,在下个班教学时,我把处理后的图片和未作处理的图片先做对比给他们看,这时同学争先恐后的问:

@#@“老师怎么处理的这么好,教我呀”,我并不立即告诉他们如何去处理,我先让他们摸索,然后我在做指点,课堂效果极佳。

@#@所以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联系已学知识自学新知识,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处理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之间的关系上,倾向于侧重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上,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涉及到相关的理论知识时,结合操作实例向学生讲授。

@#@@#@在实习期间,指导老师告诉我要不断的钻研教材,起初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后来才发现每看一遍就有新的感受。

@#@研究教材、把握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把握好教学重、难点,并开展合理化的教学设计,包括学生学习资源的设计,同时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做到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学习文字的修饰是为了让文章美观,大方,重点应该放在文章的修饰上,而且还要让学生知道该如何修饰。

@#@如文章标题要加粗,字号要大一点,目的是为了醒目,突出标题,修饰可以插入艺术字,这样学生才知道以后该如何应用知识,学以致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可以合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是课堂教学能否取得高效的关键。

@#@如讲Excel时单元格你就不能叫方框框,应该有准确的叫法。

@#@教学语言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师要会运用语言艺术,捕捉最佳的教学时机,达到完美的教育学生的目的和高效的教学质量。

@#@所以我们的计算机老师需要学习、磨练,反复推敲教学用语,千万不要太随意。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与学具有诊断、反馈、激励、调节、导向的功能。

@#@过去的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而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为此,我们必须要学会评价,要注重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注意树立学生正确的评价观,老师的评价,小组评价等多样化评价,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得以全面、主动的发展。

@#@@#@3.3能够与时俱进,不断的提高信息技术能力@#@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这就要求老师不断的去学习新的知识,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加强信息技术素养,就要与时俱进,具有终身学习的思想,才能满足现代信息化教学对老师的要求,否则难以达到新课程教学下对教师新的水准,制约信息化教学的发展。

@#@@#@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中。

@#@这部分教师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不存在“未知恐惧心理”,他们是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对待信息技术进入课堂的。

@#@教师选择“大胆采用”,表明了他们对于信息技术的认可,但信息技术应用的好坏不但要有积极的态度,还要具备较强的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教学设计能力。

@#@如果应用的不好,反而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因此对于这部分教师应当引导他们重视如何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组织教学。

@#@也有的教师是“尽量少用”或“害怕不会用而影响教学效果”。

@#@他们对于新的信息技术存在一种畏惧感,缺乏终身学习的观念。

@#@在培训中应当使这部分教师充分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驱除他们的畏惧心理,促使他们主动的学习信息技术和相关的教学理论知识并积极的将之应用于学科教学中。

@#@@#@4相应对策研究@#@4.1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互助学习、相互鼓励、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必须具备提高协作学习的能力,从全局出发,策划学习进程。

@#@@#@在新的教学环境、教学理念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中,教师作为实践者,有很多问题和困惑,本身也希望能够多一些与同行交流探讨的机会,应该形成机制,比如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制度、同行评课评估制度等。

@#@同时,鼓励一线教师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与同行、专家交流和合作,真正形成教师的学习共同体,毫无疑问,对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业务能力显然达不到要求,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首先从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入手,让教师边学习边应用,骨干教师尤其是区级教师,要积极发挥其带头作用,以带动全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在加强培训的基础上,还要建立评估考核机制,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学校要建立明确的规定制度,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15%,并将此列入年度考核目标。

@#@@#@4.2学校应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良好的设施@#@加强信息化教学进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迫切需要大量适合教学使用的辅助教学软件。

@#@为此,学校要狠抓CAI课件建设,一方面组织一支有丰富教学经验,美工设计,信息技术老师等人员组成的开发队伍,研究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开发适合课堂教学模式的各种类型CAI教学软件,对全校的软件开发工作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

@#@另一方面通过多重区道引进多媒体课件制作素材库,包括各种教学图片、视频动画、音响素材等,引导和组织教师借助网络上的资源库自行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丰富校园网的教学资源,建立了各学科的课件库。

@#@同时我们引进了一些目前教育领域中优秀的教学管理软件、题库、多媒体教学软件、电子备课系统以及课件制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功能提高管理的效率、简化教师开发制作课件的过程。

@#@ @#@@#@对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应经常性的检查其运行状况,定期进行除尘,除静电处理,注意各种程序的运行状态,及时修复程序,定期做磁盘清理,整理硬盘,对天馈系统等外部设备,要注意做好防锈、防雷击、防破坏和盗窃等工作,做好设备维护记载,有严重问题应及时请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有技术问题应及时和电教装备站或其它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保证各种设备正常使用和运行。

@#@拥有一个校园网络,不可能长期依赖于硬件供应商的售后服务,学校必须要有专门的硬件维修人员来维护学校的网络和硬件以及办公设备,硬件维修人员应该参预到学校的整个网络铺建的工作中,熟悉全校的网络线路的布局。

@#@硬件维修人员的要求主要着眼于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的架设技术;@#@第二,微机的安装和保养;@#@第三,微机故障的处理和维修;@#@第四,网络故障的处理和维修。

@#@@#@我们应该关注软件和硬件的并行建设,加强硬件的维护和支持,不断的引进和更新软件。

@#@提高硬件的设施和管理,信息技术课才能顺利的开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4.3加强教师校本培训,给教师持续发展的动力@#@当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已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的重要举措。

@#@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已成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让广大中小学教师尽快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对而言,在计算机应用方面青年教师及高学历比较有优势,随着社会和教育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不仅在对教师学历而且越来越关注教师们对知识层面以及应用层面上也需要提升,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对教师进行上岗前的培训。

@#@ @#@@#@ @#@4.3.1信息技术的知识培训@#@信息技术知识培训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计算机基础知识、简单的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设计知识、多媒体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计算机辅助教学知识等。

@#@@#@4.3.2信息技术的技能培训@#@要把技能培训作为重点。

@#@培训内容应包括:

@#@计算机硬件系统及简单操作技术、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与使用,PowerPoint等软件的使用及课件制作方法、Internet基本使用等。

@#@使一般教师能比较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能够比较熟练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同时,能根据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

@#@对于计算机教师来讲,要把工作重点(教师的主要职责)转移到一般教师计算机知识技能培训、网络维护、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制作上来。

@#@@#@在对大多数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技能培训中,要以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制作为重点。

@#@它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具有集成性、形象***互性、高效性的特点。

@#@因此,它在教学中可以把视、听觉媒体的特点有机地、综合地显示出来。

@#@把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表述的教学内容,以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素材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不仅一目了然,而且引人入胜。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互教互学,教学相长。

@#@@#@信息技术培训还应结合教育教学活动,注重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加强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使教师能学以致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各自的学科教学中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4.3.3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培训@#@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分不开的。

@#@计算机应用于课堂,不仅仅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改变固有的教学观点和思想。

@#@如果教师的教学思想一成不变,教师就会把计算机当作传统教学方法的附属物,不能很好地发挥计算机的独特潜力,只能用它作演示或练习用。

@#@这实际上是用新瓶装旧酒,势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因此,我们将抓好转变老师的教学观念,通过大会的宣传、教研组会的研讨、公开课、示范课的开展来形成一个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份围和紧迫感。

@#@@#@信息社会为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需要,把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学校改革的突破口,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这样我们才能在教育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说明了在对他们加大培训的力度的同时,特别是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操作。

@#@@#@5结束语@#@诚然,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给信息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带来了相当大的阻力,然而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又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它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兴衰和现代化建设大业的成败。

@#@正如原教育部部长所说:

@#@“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并化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实际行动,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

@#@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认识不足、行动不快、措施不力,那将拖国民经济的后腿,就要负历史的责任。

@#@”@#@";i:

6;s:

10474:

"@#@高效课堂班级文化建设(教室布置)@#@评比方案@#@学校各班级:

@#@@#@为实施学校“优雅”校园建设规划,进一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制定了《班级文化建设(教室布置)评比方案》,请按照方案实施。

@#@@#@特此通知@#@蔡园中学@#@2014年5月5日@#@附:

@#@《班级文化建设(教室布置)评比方案》@#@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整洁、明亮、温馨的教室能激发学生的热情,陶冶思想情操,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决定开展教室布置评比活动,现将方案公布如下:

@#@@#@一、总体要求:

@#@@#@1、精心策划,让教室内的每一处布置,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功能,彰显班级内涵和特色,并充分发挥各项布置的实效功能。

@#@@#@2、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使学生在建设班级文化中受到锻炼,受到教育。

@#@@#@二、布置对象:

@#@全校各班级教室内外。

@#@@#@三、活动方针:

@#@美化、净化、绿化;@#@知识性、激励性、教育性、实效性@#@四、具体要求:

@#@@#@1、教室物品摆放、卫生要求:

@#@@#@

(1)地面整洁,门窗干净,桌椅排列整齐成“工”字形。

@#@,桌面、桌内物品摆放整齐规范。

@#@@#@

(2)多媒体展台内无杂物,无灰尘;@#@桌面清洁,物品摆放整齐。

@#@@#@(3)门沿、窗沿、标牌、开关、电脑等物品无积尘。

@#@@#@(4)卫生角扫帚、纸篓、垃圾桶等卫生工具保持清洁,按要求摆放整齐、有序,教室内无杂物。

@#@@#@(5)窗帘、插座、开关、玻璃无破损。

@#@@#@(6)教室内各类物品应按要求定点摆放,不得随意更换位置。

@#@@#@(7)教室墙面无污渍、无破损,墙面装饰物无缺损。

@#@@#@2、教室内外环境布置:

@#@@#@ @#@ @#@ @#@总体规划@#@

(1)、统一制作区@#@班级核心文化区:

@#@确定好班级文化主题,班级有“班名”、“班徽”(班级前门玻璃上)“班训”、“班级目标”、“班主任寄语”、“全家福”、“班级口号”等;@#@(已经有了)@#@星级小组考核表;@#@(外黑板另一侧)@#@知识梳理评比;@#@(外黑板另一侧)@#@中横梁:

@#@课改标语(1、合作探究迸发知识火花,交流展示呈现智慧结晶2、入室即静,入座即学3、我因课堂而自信课堂因我而精彩4、挑战人生是我无悔的选择,决胜中考是我不懈的追求5、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成绩比进步6、领先来自争锋,成功源于合作7、耕耘分秒,勤奋造就天才,积蓄力量,实力铸就辉煌8、中国梦蔡中梦我的梦)从中选择2条也可以自己查找2条@#@金字塔学习理论(后门外墙)@#@

(2)自由发挥区@#@ @#@自由张贴区(前面墙黑板下方区域、后面墙黑板下方区域)@#@建议:

@#@哲理格言、“心语心愿”、“评价反馈”“班歌”、学生的学案展示、试卷、各科答案的展示等。

@#@@#@自我管理三句话:

@#@1、我的目标是什么2、我现在做什么3、我现在在做的事情对我的目标有无帮助?

@#@@#@展示区域(走廊外墙包含瓷砖位置)@#@建议:

@#@学校每月校报、班级核心文化宣传、星级小组、星级个人、“班级公约”、光荣榜”、课堂精彩一刻、学生优秀作品尤其知识网络图作为必备一项和奖状的展示。

@#@@#@课室内其它地方的布置要求@#@

(1)课室内侧边黑板西北角:

@#@可作信息公告板(包括通知、课表、日常安排、注意事项等);@#@@#@

(2)后面墙上面空位:

@#@可作班级高效课堂口号张贴(要耐久、美观,至少可保持一学期不掉、不松、不破损);@#@@#@(3)前面墙其它地方除学校规定外不能张贴任何物品。

@#@@#@(4)后面墙下面空位可做相关布置@#@注意事项@#@

(1)课室内高效学习口号限在教室南窗帘上3处;@#@@#@

(2)除以上规定外,其它地方一般情况下,不能乱张贴;@#@@#@(3)室内可适当放置绿色植物进行美化;@#@@#@(4)班级图书角要利用好,可放置工具书和班上好书交流;@#@@#@(5)不提倡使用双面胶,有贴痕的地方要清理干净。

@#@@#@教室布置特色附加分:

@#@

(1)教室整体布置能体现班级风格。

@#@如:

@#@自制班训,班级公约等,要醒目,有创造性,健康向上,能体现班级特点,体现奋斗目标。

@#@@#@

(2)班级评比栏、学习园地、个性化园地设置有特色。

@#@@#@(3)根据班级实际,添置盆栽植物。

@#@@#@五、布置时间:

@#@2014年5月5日——5月12日。

@#@@#@六、评比时间:

@#@2012年5月12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他要求:

@#@ @#@ @#@ @#@ @#@ @#@ @#@ @#@ @#@ @#@ @#@ @#@ @#@ @#@ @#@ @#@ @#@ @#@@#@1、制定班级内百分评比奖惩制度(参照班级公约)@#@2、要求:

@#@评比日上表周上板,评出3个优胜组奖励@#@3、月报学校:

@#@1个优秀小组1个优秀小组长@#@4、黑板展示区:

@#@距上22厘米界限@#@向你推荐:

@#@@#@青春擂台赛@#@个人挑战赛@#@挑战者@#@应战者@#@挑战结果@#@备注@#@小组挑战赛@#@第 @#@周@#@挑战组@#@应战组@#@挑战结果@#@备注(加减分)@#@评比注意事项:

@#@@#@1.只能选取一个小组进行挑战。

@#@@#@2.挑战对象应是实力相当或实力高于自己的组。

@#@@#@3.以纪律、卫生、学习三项总评为依据。

@#@@#@4.每周挑战结果将公布于教室外墙板予以表彰和激励。

@#@@#@制作组名牌@#@组名:

@#@XX三班@#@组徽:

@#@@#@组规:

@#@@#@组训:

@#@组口号:

@#@组目标:

@#@组合影:

@#@@#@主动回答展示要求:

@#@@#@1.当被提问同学3秒钟后仍未开始回答,要主动替他完成,小号同学生要让着大号的学生。

@#@@#@2.当被提问学生答案错误或不完整、不科学并且停止回答时要主动地进行纠正和补充、完善。

@#@@#@3.当有新思路、新方法时,要积极说出与大家分享。

@#@@#@4.起立时要有相应的过渡语:

@#@我能;@#@老师,我来回答;@#@老师,我有补充;@#@我有新方法等,不必大喊,以老师听到为宜。

@#@@#@5.听到或看到有许多人主动回答时,为了争取自己回答,大号要大声报号,小号及单独一人主动回答时不报号。

@#@@#@6.发现同时有大于自己号的同学,要主动坐下,把机会让给大号。

@#@@#@7.本节课已经主动回答过,不准再自行起立,但要举手,等待老师给自己机会。

@#@@#@@#@对于一个问题的展讲@#@通常采用这几种话语结构:

@#@1、破冰语(如:

@#@同学们,大家好!

@#@请看……)2、陈述语(如: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3、讨论语(关于这个问题大家还有什么疑问或补充吗?

@#@)@#@我们是xxx组,我们组的疑难问题是xxx@#@我们是xxx组,我们可以解答x题@#@我们组对于x问题有一点补充,有请我们组的xxx同学解答展示。

@#@@#@我们组不同意xxx的观点,我们认为xxx或xxx更好@#@试问xxx组员xxx,你们组是怎么想的?

@#@@#@对不起,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组还没有考虑清楚。

@#@@#@4、结束语(对于以上问题我们的结论如下……我们xxx组讲解完毕,谢谢大家!

@#@)。

@#@ @#@@#@知识模块展示栏(括弧归纳法、表格归纳法、表框归纳法、脑图归纳法、树状归纳法、云朵归纳法、坐标归纳法、拼图归纳法)@#@语文楼数学树政治塔@#@英语室地理图历史链生物圈@#@自主学习指导策略@#@◆“三定”123策略一定时间,二定任务,三定问题。

@#@@#@教师表达语言是:

@#@同学们,下面我们用10分钟时间自主学习,具体内容是78---82页的”三角函数性质“,围绕导学案上的关键问题进行自主学习。

@#@当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一定要采用123策略:

@#@1、教师闭口策略2、教师巡观策略(指导声音控制在3度以内)3、心照策略教师在心理把握学生解决问题的进度和质量。

@#@@#@自主学习法:

@#@“查、划、写、记、练、思”“六字诀”阅读(查着工具读,划着重点读,写着感想读,记着内容读,练着习题读,思着问题读。

@#@)@#@学生展示学习法:

@#@“展---展讲、思---倾听思考、论----讨论、评---评价、演---表演、记-----记录”的展示学习“六字诀”@#@拓展学习“六字诀”:

@#@@#@(纳、---多元归纳练、---练习思---设计思考题、展-----展示成果、问---质疑交流、演---表演)@#@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的“12345+2策略”:

@#@@#@1—起立(全体)当教师或主持人宣布小组讨论时,小组长马上暗示,起立(全体)集中注意力,进入讨论状态;@#@@#@教师或主持人话语:

@#@同学们,根据导学案上的问题开展讨论,请各组长主持,另一组长协助,马上开始!

@#@@#@2—聚首:

@#@小组长暗示各位把头聚拢过来,聚焦于问题讨论;@#@@#@3—开口(小组长开口)具体分配每位成员的讨论任务;@#@@#@4—讨论---各位成员顺次主持和陈述,引发问题讨论@#@5—评价-----对每位成员的陈述和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及时作出评价,并根据下一步的学习要求,做好展写和展讲准备工作。

@#@也可以由部分同学根据展讲需要,主动到黑板上去展写。

@#@注意2组长分头行动,1人组织展写,另一人继续组织讨论。

@#@+2:

@#@行走自如,坐立自如。

@#@@#@“3715回归复习:

@#@即:

@#@学生每隔3天、7天、15天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

@#@@#@";i:

7;s:

14139:

"@#@高新区芳草小学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总结@#@本期,在成都市万名教师大比武活动背景下,我校教师在学校具体组织安排下积极参与,顺利地完成了本次活动。

@#@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保障研究活动正常开展。

@#@@#@1、召开行政会议,成立机构,明确职责。

@#@@#@成立芳草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领导小组,由陈光前校长任组长,黄润清、钟玉文两位副校长负责领导和组织工作。

@#@@#@成立芳草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评审小组,负责动员、培训及评审工作。

@#@陈光前、黄润清、钟玉文三位行政代表及外请的学科教学专家担任评委。

@#@@#@活动办公室设在学校教导处,由教导处、教科室成员具体办公。

@#@@#@2、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具体落实活动细节。

@#@@#@和教科室一起,多次组织教研组长学习上级有关大比武的相关文件,讨论、修改、完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各教研组根据本组情况上报具体活动时间及参赛者名单。

@#@@#@3、召开教师大会,宣传动员。

@#@@#@三次召开教师大会,宣讲本次活动的必要性、重要性,全体教师取得一致共识。

@#@对于学校的教学活动来说,本次大比武不以比赛结果为目的,结合学校开展的个性化教学研究,展示教师的特色、优势或风格,展示小课题研究的成果,因此教学研究的过程尤为重要。

@#@@#@二、活动蓬勃开展@#@1、第一个阶段:

@#@2008年12-2009年2月,宣传动员,确定参赛人员并培训。

@#@按照文件要求,首先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年龄筛选,钟玉文、卢晋康、周晓蓉、李晓荷、李秋菊等女老师超出45岁,不参加本次活动。

@#@@#@2、第二个阶段:

@#@2009年3月,活动具体实施、评审,活动小结。

@#@@#@

(1)、组内选拔。

@#@经过行政会议通过,按区上要求进行了名额分配。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第四、五周开展了八个教研组的组内课堂教学比武选拔。

@#@组内教师均是评委都来评分,各教研组通过组内课堂教学选拔推荐1~2名教师参加校级选拔。

@#@@#@

(2)、校级选拔。

@#@第六周举行了校级课堂教学比武选拔。

@#@评委由行政代表、学科代表以及专家共同组成,学校评审小组对全校所有参与者的参赛课进行认真评比,按学科评选出一、二等奖,最终选拔六名教师代表学校参赛(语文2人、数学1人、英语1人、体育1人、班队1人)。

@#@@#@(3)、第七周进行了入选教师校内公示,并于第八周将入选教师名单上报高新区教研室。

@#@@#@(4)、活动结束后,每个教研组收集整理出活动资料(包括教案、反思、课件等),写好了组内活动的总结。

@#@@#@三、收获与成绩@#@首先,教师们的心态都很好。

@#@在这次比赛活动中,我们能感受到,每一位老师的心态都很好,他们是怀着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心态上课,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年近退休的周晓蓉老师也主动上了一堂研究课,让一些年轻教师很受感动。

@#@这也反映我们老师在内心深处有一种需要,需要通过这种比赛活动的平台来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在这样的活动历练自己,需要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认可。

@#@通过同事的互相听课,通过专家的点评,来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继而扬长避短,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日趋完美。

@#@@#@其次,集体备课,先研后教。

@#@分年级进行组内定课,根据老师自身的教学特点确立课题,有的组进行了同课异构、同课异上。

@#@自身研究加组内切磋,集体打磨、修改教学方案。

@#@从教材分析入手,深入剖析,学文析例,挖掘教材资源。

@#@分析学情,让学生轻松、有效地走进文本,解读文本。

@#@备课中,不求完美,只求课中的亮点一、二,充分显示务实、创新的教学特色。

@#@@#@第三,研究的氛围很浓。

@#@本次活动比以前的教学研讨活动,氛围特别浓厚。

@#@一是参赛老师热情高涨,办公室里,经常看到老师们围在一起,在研究教材,讨论教学方法,评课找亮点,出主意,七嘴八舌,研究的氛围很浓。

@#@他们精心准备,巧妙构思,在赛课中各展风采;@#@二是其他老师的积极参与,在赛课期间,几乎每一位老师都利用时间来听课,很怕错过学习的机会。

@#@@#@第四、比赛现场精彩纷呈。

@#@@#@由于老师们的精心准备,在课堂上我们看到了不同的文体(如散文、诗歌、古诗、文言文、记叙文等)、不同课型(语文的阅读教学、习作指导课,数学的练习课、复习课,班队的心理辅导课等)及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

@#@张锦文老师执教《春》,让学生播放音乐、板书,谈对文本的体会,并展示朗读,并注意拓展积累与春天有关的诗词等。

@#@杨丽老师执教《凡卡》,以情感教学为主线,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并渗透文本以“书信”为主,穿插“回忆”,并以“梦”结尾的写作方法,感悟了作者运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等手法,有效地实现了“长文短教”。

@#@王晓燕执教《古诗二首》,大胆突破一节课上一首古诗的传统教法,开课检查学生对两首古诗的朗读、背诵、默写情况,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理解诗意,比较两首送别诗的意境、写法,最后拓展积累与送别有关的诗句,体现了高效课堂的特点。

@#@罗平老师引导学生直奔《金色的鱼钩》重点段,以“读”为手段,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读出人物的心理,读出人物的情感,读出语言文字的魅力。

@#@课堂上教师全情投入,语言铿锵,字字敲击学生的心弦。

@#@胡雪梅的参赛课——文言寓言《矛与盾》。

@#@精心设计的导语,有效地创设了教学情境,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给组内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时,她较好地把握了高年级文言文教学的目标,较好地利用了文后的白话文帮助学生读出文言的停顿,读懂文言中一些字词的意思。

@#@@#@中段语文组的林文红老师与牟守斌老师以习作为突破口,分别献上了《我喜欢的动物》和《怎样把句子写具体》两堂作文课,扎实有效地进行了习作指导。

@#@冯琴老师训练学生依据课后的问题展开讨论,学生理解阅读个性鲜明。

@#@四年级组从教材和自身出发,向第一课时要质量,进行了第一课时的有效性探索研究,注重字词的学习,挖掘词句的深刻含义,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梁艳老师注重读准、读通,尽量读出味来,学生品读兴趣浓厚,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有效提升了第一课时的实效性。

@#@陈玉萍老师抓住教材资源,学习观察和描写方法,读写结合。

@#@@#@低段语文组的夏红老师上《水乡歌》,在课前,她收集了很多与江南有关的诗歌,让学生提前背诵和赏析,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课文理解奠定了基础,老师本人也在教学中进行了合理的延伸。

@#@徐丹老师以朗读教学为线索,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贯穿,从读字、读词、读句、读文入手,以读促理解。

@#@课堂中,老师的读,学生的读相互交错,活跃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数学高段组一共有七堂课。

@#@赖杉老师执教的《露在外面的面》让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很有数学味道。

@#@何香老师执教的《小数点搬家》创设孩子熟知的教学情境,让孩子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程贵兵老师执教的《常见的量的复习》讲练结合,练习富有层次性。

@#@王晓明老师执教的《百分数的认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生活中的百分数,学生兴趣浓厚。

@#@游琼英老师执教的《字母表示数》从学生和老师的年龄出发,引入课题,在教学中渗透符号化思想。

@#@杜琳老师执教的《可能性的复习》放手让学生整理、复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林宇老师执教的《变化的圆柱和圆锥》,从“泡一泡”、“切一切”、“熔一熔”等小环节让学生充分理解有关圆柱和圆锥的知识。

@#@@#@一年级的两位老师对计算教学的方式进行了研讨,如何突破难点是教学的关键。

@#@王晓东上了《采松果》一课,主要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情况,教学过程流畅,练习形式丰富,板书美观,注重对学生的鼓励。

@#@郭晓兰上了《进位加法》,在教学中利用摆小棒突破进位这一难点,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算法多样化并进行分析和优化方法,最后是学生展示用竖式计算,强调进位的一放在哪里好,在教学中还力图体现数形结合,把摆小棒与竖式结合起来。

@#@二年级的易英老师第一个上组内研究课《辨认方向》,采用多种方式来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如在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以后,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教室的八个方向分别有什么,学生兴趣盎然,非常兴奋,而易老师漂亮的板书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卢燕老师是一位充满朝气的青年教师,她优美的声音和亲切的笑容给课堂带来无限乐趣,执教《万以内数比大小》一课,把较大数的比较分成几个环节的比赛来进行,每一轮比赛结束及时进行方法的总结,学生感到轻松,在玩耍中加深了比较大小的方法,本课还进行了拓展,如括号里最大能填几,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年级几位老师进行集体备课,同课同上,但每位教师的风格不同,在教学时的感受是不同的。

@#@周晓蓉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把分数的认识作为难点,在多种活动中加强学生对分数的感知,然后才认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和分数线。

@#@在生活中找到很多分数,说明分数与生活密切相关。

@#@体会总数不同,它们的二分之一也会不同,这为以后学习单位一有很大帮助。

@#@张晓琴老师亲切的笑容让整堂课很轻松,老师把分数的认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加入了数学故事,让学生对学习内容非常着迷,培养了孩子的兴趣。

@#@梅志强老师利用会制作课件的优势,采用生动的动画演示平均分的过程,在教学中分别采用分圆形和分长方形,加强感知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学生在分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方式,体现了思维的多样化,在练习形式上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使学生能逐步提高认识。

@#@@#@英语组的彭敏老师激情飞扬,在课堂上全用英语和学生对话,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升,整堂课兴趣很浓。

@#@体育课上,龙成香老师把篮球带入课堂,创设出了球操,既达到了运动量,又进行了美的熏陶,课尾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带领学生做瑜伽放松。

@#@@#@班队课上,王晓东老师的生命的话题,让学生唏嘘不已,听课的老师也眼眶湿润,做到了“教育无痕”。

@#@马丽老师的《走近刘谦》让孩子知道成功者耀眼光环背后的艰辛,懂得人生在于拼搏。

@#@@#@第五、这次活动我们看到了参赛老师们在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

@#@一是新课标的落实。

@#@新的理念决定教学思路,教学中三维目标落实比较到位,情感与态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都有较好的体现,突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是教学手段的改进。

@#@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使用,显得课堂容量大,训练落实。

@#@三是教师个人独自教学研究与集体研究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问题与思考@#@尽管成绩突出,但仍有一些值得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进一步的研讨的问题。

@#@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做得还不够。

@#@课堂上,特别是像这样的比赛课,老师常常忽视那些弱势群体,尽管这次整班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课堂,但老师照顾得还是并不周到。

@#@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特别是平时的常规课上,一定要多加关注学困生,要让他们有表达的机会,要通过正面的引导、施以积极的影响,缩小他们在知识、能力、情感上的差距,最大限度地降低“学困生”的产生率。

@#@二是教学的创新还有空间。

@#@要在落实新课标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建立平等、和谐、快乐的课堂,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内容形式等方面都可以创新,旧的内容还可以上出新意来,只有推陈出新,教学才会有生命力。

@#@三是没有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很少有教师主动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提出问题,都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老师准备的问题,课堂主体性没有真正体现。

@#@四是有的课堂上并没有多少真实的生成,一些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地位迷失,整堂课看不到老师的点拨、提升、引导等。

@#@当然,课堂如何改变单元的教学方式,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也是老师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

@#@教中学,学中研。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会逐步成长起来,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渠道共同探讨,共同促进。

@#@@#@芳草小学教导处@#@2009.4@#@";i:

8;s:

3031:

"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的育人行为规范,是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

@#@它要求老师的职业理想——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职业情感——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职业规范团结协作。

@#@为人师表,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面对跨世纪的人才培养所提出的要求,我们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时刻对自己提出严格要求,积极参加职业道德学习,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当我们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时,就意味着我们的工作时间是无界线的。

@#@@#@首先,我们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要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能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所以,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做好“等堂”“活堂”“管堂”,以保证既有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又能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

@#@@#@其次,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教育教学中,要妥善处理师生关系:

@#@要给予学生特殊的关心和爱护;@#@不得体罚学生和变相体罚学生,因为体罚学生,学生的心灵会留下伤痕,造成性格残暴,不服从教育。

@#@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教师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得对学生进行特殊的关心和爱护;@#@不得歧视学生,对于班级个别调皮的学生,老师要积极进行帮教,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而不是有意进行歧视,造成学生退学。

@#@@#@再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共同努力,将自己的光芒照向每一位学生,发扬奉献精神,同时,对学生充满希望,要做到“尊重与信任,有耐心和爱心”。

@#@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在把握准教材中心,重难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写出详细教案。

@#@讲课以教学法为指针,积极实践,以教师为主导,因材施教,坚持“抓中等生、促优秀生、带学困生”的个人原则,使上、中、下三类学生都能有所学,学有所得。

@#@作业全批全改,单元考试认真对待,期中期末、中考成绩常名列全校前茅。

@#@教书之余与教书同时,精心育人,我还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很多名学生都有了光辉的前程。

@#@自己也多次荣获中考数学学科优胜奖。

@#@在去年的升级考试中我教的两个班级数学成绩又取得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

@#@@#@精诚培育桃李,今后我会继续向优秀教师学习,用青春热血洒蓓蕾、育新苗、默默无语地做人梯、苦耕耘。

@#@用那坚实的足迹,敬业的精神去铸就师魂,谱写出一名人民教师永不休止的奋斗诗篇!

@#@@#@";i:

9;s:

10655:

"霍市一小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与考核实施方案@#@为了全面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建立一支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基本功扎实、学科素养较高的教师队伍,根据通辽市、教育局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以提升教师执教能力为重点,结合教师专业成长规划,依托校本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基本能力的专门训练,全力打造专业技能过硬、教学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

@#@@#@二、训练目标@#@ @#@ @#@ @#@1.通过一般教学基本功训练,使100%的教师熟练掌握包括两笔字、普通话、等在内的教学基本功。

@#@@#@ @#@ @#@ @#@2.通过学科教学基本功训练,使90%的教师精通学科知识,熟悉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把握教材特点,弄清知识点,灵活组织教材,适当选择教法,提高教学水平。

@#@@#@三、训练内容@#@教师“教学基本功”主要指:

@#@教学设计、教学表达、教学测评、教学研究、学科专业技能、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六项基本功。

@#@@#@四、训练原则@#@1.集体培训与自我研修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组织集中讲座学习要领,通过学年组互助与个人自修进行练习。

@#@@#@ @#@ @#@ @#@2.专项训练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两笔字、朗读、教具制作与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将各项基本功综合运用在教学实践中。

@#@@#@3.训练效果与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阶段性培训、训练,学校定期组织考核、总结,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评优晋级挂钩。

@#@@#@五、训练形式@#@ @#@ @#@ @#@采取“培训——练习——运用——竞赛——考核”五环节模式开展活动,通过训练,使教师掌握学科教学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完成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提高教学水准。

@#@@#@ @#@ @#@ @#@1.校领导听课、评课活动@#@ @#@ @#@ @#@校领导集体走进课堂听课、评课,并做好记录,课后及时反馈情况。

@#@反馈分为个别交流、集体研讨、评课单资料反馈等方式。

@#@并定期开展课堂教学综合点评活动,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方法。

@#@@#@ @#@ @#@ @#@形式:

@#@现场听课、评课,与教师交流@#@ @#@ @#@ @#@2.骨干教师课堂风采展示活动@#@ @#@ @#@ @#@展示两个层面的课,一是市、县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示范课,二是校级业务领导优质课。

@#@强化骨干教师的教学中心意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教学示范作用,促进全校有效课堂教学再上新台阶。

@#@@#@ @#@ @#@ @#@形式:

@#@现场作课,全校教师观课、议课。

@#@@#@ @#@ @#@ @#@3.青年教师大练教学基本功活动@#@ @#@ @#@学校每学期围绕几项基本功开展专题培训。

@#@培训采取讲座、课例示范、资料学习相结的方式进行。

@#@@#@ @#@ @#@一般教学基本功:

@#@粉笔字、钢笔字、朗读、演讲、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 @#@ @#@形式:

@#@自我训练、同伴互助、专项竞赛@#@ @#@ @#@学科教学基本功:

@#@书写技能、语言技能、媒体运用技能、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组织技能、强化技能、学习指导技能。

@#@@#@ @#@ @#@形式:

@#@教学竞赛,评课反思@#@五、实施步骤@#@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五年为一个周期。

@#@具体实施步骤为:

@#@@#@第一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1.依据通辽市训练考核办法,把训练活动纳入本地、本校发展规划和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之中,并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健全组织,建立制度,细化责任,落实到人,逐层推进。

@#@@#@2.召开启动大会,向教师宣传、阐释在新的背景下开展教学基本功训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认真部署训练计划,组织教师学习达标要求,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营造“大练兵、大比武”的氛围,将达标要求自觉转化为每个人的自练行动。

@#@@#@第二阶段:

@#@组织实施阶段@#@1.专业引领。

@#@学校要根据达标考核要求,充分利用名优教师这一培训资源,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传授其先进经验,提升训练水平。

@#@@#@2.自我研修。

@#@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重在自我研修,贵在立足岗位,练有用之功;@#@同时,要结合个人的优势项目,练就教学特长。

@#@@#@3.活动促进。

@#@根据基本功训练的特点和规律,学校逐项组织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从而为广大教师搭建展示、竞争的平台,以调动教师“练功”的积极性,提高训练质量。

@#@@#@第三阶段:

@#@考核总结阶段@#@1.学校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过程性考核主要考核教师的平时作业及自我研训质量;@#@终结性考核,对达标项进行逐项测查,量化积分。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将各项考核纳入校教科研先进个人评比,取教科研考核前百分之三十参加市、局考核。

@#@具体考核办法见附表。

@#@@#@六、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教师基本功训练与考核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2.落实经费保障。

@#@依据基本功培训与考核计划,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确保培训与考核活动正常开展。

@#@@#@3.强化考核奖惩。

@#@将培训与考核有机结合,加强对教师基本功的过程性考核,并注意资料的积累,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与考核档案;@#@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作为各类评优、评先、晋级的重要依据。

@#@职称评审、骨干教师评选将把教学基本功达标作为必备条件。

@#@@#@七、领导小组@#@霍市一小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达标要求及考核办法@#@序号@#@考核@#@达标要求@#@学校考核办法@#@备注@#@类别@#@项目@#@1@#@教学@#@设计@#@基本@#@功@#@解读@#@教材@#@能正确分析教学内容的背景、地位与作用,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拓展理解教学内容。

@#@@#@学期教师全员賽课,制定竞赛课各项量化考核评分表@#@ @#@@#@教学@#@目标@#@预设@#@既体现三维目标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能兼顾个别差异,并具有可观察、可测量的特点,便于教学检测。

@#@@#@教学@#@过程@#@设计@#@能有效加工教材,正确选择教学内容;@#@能选择有效教学策略,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能开展有效教学评价,获取必要的反馈信息。

@#@@#@2@#@教学@#@表达@#@基本@#@功@#@教学@#@语言@#@准确简明,条理清晰,普通话水平达规定等级。

@#@@#@通过校级全员教研课等活动听评上课语言。

@#@@#@ @#@@#@教学@#@板书@#@书写正确规范,设计合理,并能用简笔画、示意图表等辅助表述。

@#@@#@进行粉笔字、钢笔字、简笔画考核与过关。

@#@@#@现代技术运用@#@能熟练制作课件并进行教学演示;@#@获得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证书。

@#@@#@通过竞赛课评分表对此项进行考核。

@#@@#@3@#@教学@#@测评@#@基本@#@功@#@试题@#@命制@#@能按要求命制试题,对命题意图和设想进行说明,并拟定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现场给定范围命题@#@ @#@@#@ @#@@#@质量@#@分析@#@掌握教育测量中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能运用学科测量中相关参数评估教与学现状,并会分析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

@#@@#@每学期开展磨题说卷活动,学科单元测试、期中、期末撰写分析报告。

@#@@#@ @#@@#@4@#@教学@#@研究@#@基本@#@功@#@教学@#@论文@#@撰写@#@能结合教学工作,总结教学经验、教学心得体会,开展教学反思、案例研究和课例研究。

@#@@#@1.发表论文、参加《通辽教育》等各级论文竞赛获奖情况。

@#@@#@2.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 @#@@#@教学@#@课题@#@研究@#@了解课题研究的流程及方法,能结合教学工作,对非常态的教学问题提出研究课题,并加以研究。

@#@@#@教育@#@理论@#@研读@#@了解教育法规对教师教学及教育的规定,了解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等方面的规定;@#@了解学生学习需求,正确分析学生心理特征;@#@掌握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养成做学习卡片或笔记的习惯。

@#@@#@通过业务学习笔记、教育名著读后感竞赛、理论试题检测方式考核学习效果。

@#@@#@5@#@教学@#@专业@#@技能@#@基本@#@功@#@学科@#@专业@#@技能@#@语文学科教师能深度解析不同类型的文章,并能声情并茂地诵读;@#@@#@英语学科教师能精读一定数量的原文,口语表达规范纯正;@#@@#@数学学科教师具有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解题快速、灵活、一题多解;@#@@#@理化生等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能依据不同内容、条件,合理设计实验项目并熟练操作课标中的实验;@#@@#@科学、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等学科能开展社会调查,从文本及社会生活中获取信息加工研究,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并用以解析现实社会中的问题。

@#@@#@通过学科教学竞赛进行考核评定@#@ @#@@#@音乐学科有一定的音乐欣赏水平,独唱或是钢琴独奏达演出水平,并在民乐、西乐演奏或舞蹈方面有一项专长。

@#@@#@钢琴自选独奏曲一首;@#@声乐自选独唱歌曲一首(流行唱法除外);@#@民乐、西乐或舞蹈,自选一项表演;@#@理论考试以音乐欣赏为主,教材内容占80%@#@美术学科具有色彩命题创作、国画人物写生、网页制作和手工制作、美术字等技能。

@#@@#@通过学科教学竞赛进行考核评定@#@体育学科能演示口令与创编徒手操,具有传授学生健身的2~3项特长。

@#@@#@通过学科教学竞赛进行考核评定@#@信息@#@技术@#@专业@#@技能@#@在4.5小时内利用提供的软硬件环境,完成网页和网站的创意、设计、开发。

@#@@#@通过学科教学竞赛进行考核评定@#@";i:

10;s:

1682:

"@#@教师考核管理制度@#@为加强对教师的考核管理,不断提高教育培训水平,特制定教师考核制度如下:

@#@@#@一、遵守《宪法》、《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和法规,热爱教育培训事业,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具备大学(含)以上学历或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专业课教师除学历要求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

@#@@#@三、任课教师必须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并负责制定所授课程的教学实施计划并遵照执行。

@#@钻研主教材或有关辅导教材;@#@清楚本课程的各种教学媒体及相互关系和使用方法;@#@能按照培训要求进行教学班的课程面授或面授辅导教学;@#@负责答疑、咨询等各项具体工作。

@#@@#@四、按时参加教学会议和各种教研活动,遵守教学班的各项规章制度,主动听取教学班和学生对教学的反映,适时改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遵守教学班的要求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

@#@@#@五、加强对教师的考评。

@#@每期培训结束时,都要由学员、学校共同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

@#@将考核成绩作为是否继续任课的重要依据。

@#@同时,讲考核结果反馈给教师本人。

@#@@#@六、所有新任课的教师,都要通过试讲。

@#@有学校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考评,经确认合格后,方可正式任课。

@#@对现已任课的教师,也要接受监督考核。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