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课教学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19497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唱课教学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合唱课教学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合唱课教学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合唱课教学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合唱课教学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合唱课教学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合唱课教学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合唱课教学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合唱课教学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合唱课教学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合唱课教学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合唱课教学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合唱课教学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合唱课教学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合唱课教学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合唱课教学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合唱课教学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合唱课教学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合唱课教学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合唱课教学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唱课教学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

《合唱课教学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唱课教学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合唱课教学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

每次抽时间对学生的音准、节奏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

安排简单的音准练习,节奏练习,打好基础。

7、听音练习

加强学生对旋律的模唱,提高学生对旋律的感受和捕捉能力。

并要求学生自觉的参加训练。

具体时间安排:

1周:

了解情况,定下合唱组成员的名单。

2——5周:

进行简单的音准模唱练习,开始固定学生的音准,并进行简单的旋律的跟唱。

6——8周:

继续进行简单的音准模唱练习之外,再加入咬字发音的练习,使学生渐渐体会头腔共鸣,自然的唱歌发声。

练习演唱歌曲《小纸船的梦》。

9——12周:

加强头腔共鸣的发声,练习演唱歌曲《同一首歌》,并运用头腔共鸣,处理歌曲的情绪。

13——16周:

继续加强头腔共鸣的发声,练习演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并运

合唱训练基础

(一)

教学目标:

学会歌唱的发音、状态、气息运用,使学生懂得在合唱集体里所发挥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嗓音在集体的合唱队中能协调和控制并达到统一的共性。

教学重难点:

课堂的组织与学生合唱的要领掌握

教学准备:

课前了解学生情况

教学方法:

组织法等

课型:

合唱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合唱队的组织

一、挑选队员(四年级每班二十人,共六十人)

合唱是集体的歌唱活动个人的演唱必须服从整体的要求,如果各行其是,旁若无人地引吭高歌,只能是一种杂乱的音响,无法取得协调的效果,那就谈不上艺术表现了。

只有在各种技术因素都达到高度统一,才可能使合唱队灵巧而有表现力,演出才能有魅力、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因此合唱的统一要求决定了合唱队的水平。

考虑到合唱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就是说选择学生的范围应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听音能力与歌唱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我们组建的合唱队所吸收的成员都是学习成绩优良、有良好的声音、较宽的音域、音调准确、听辨能力较强,并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

学会歌唱的发音、状态、气息运用,使学生懂得在合唱集体里所发挥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嗓音在集体的合唱队中能协调和控制并达到统一的共性。

二、划分声部

第一、了解学生的歌唱机能。

由于受先天嗓音条件的影响,有的学生高音机能相对较差,那就要尽量安排在低声部,而有的学生属于天生的小嗓子,高音好但是低音下不来,这样的学生更适合安排在低声部。

第二、学生的音色也是我们安排声部的重要依据。

高声部的声音要明亮抒情,低声部的声音要浑厚有浓度,合理的安排音色有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声部,能够使合唱的声音更丰满和谐。

第三、我们还要考虑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音准好、声音好的优秀学生在各声部中的人数要均衡。

分声部合唱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较为陌生的,由于学生对各声部演唱不同的旋律很不适应,经常造成中低声部的音准出现问题,容易跟着高声部跑,因此在中低声部中一定要有音准、声音出色的学生带动大多数的学生,这样就能使低中音声部不至于声音过弱,使各声部的声音均衡更容易实现。

第二部分:

合唱训练的基本要求

一、姿势

这决不仅仅是一个整齐美观的问题。

统一姿势的根本目的是使所有合唱队员身体器官的状态一致,使发出声音的“乐器”处在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之中,这是做到其他统一要求的基础。

而且,良好的姿势还有助于减少疲劳,提高排练效率。

正确的排练姿势应上身要求与坐姿相同,双脚略分开小半步,重心一虚一实,脚跟虚而脚尖实。

这些要领并不是使人拘束如坐针毡,而是在一种必要的工作状况之中保持放松。

事实上,稍经训练都是可以做得到的。

二、呼吸

是发声的动力,也是共鸣、音准、吐宇等的基础,没有合理统一的呼吸就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也就没有好的歌唱。

1.日常身心平静时的呼吸是无意识而较浅的,激烈运动或者情绪紧张时呼吸会自然加深。

歌喉时属于较探的呼吸,是有意识、有控制的,而且更深沉,腹部的活动更积极。

但这并不是说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呼吸上面,而是体会这种正确的活动状态,以适应演唱的需要。

2.歌唱时的呼吸是口鼻同时进行的。

口腔内部打开.软颚提起,面部提眉,两肋及腹部扩张,根自然就完成吸气过程了。

3.吸气的深浅按歌唱的需要,切忌太深,那会影响发声的灵活性,使呼吸器官僵硬,音也无法唱准。

4.整个合唱队的呼吸和分句都要统一,特殊的高音,延长音或破句的呼吸尤其要由指挥指示并经过练习。

三、音量

很多作品都要通过小而弱的音量来表现内容,造成力度的对比音量大的歌手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歌声,以免破坏整个声响效果。

弱声时要求更集中、更有力、更有紧张度。

因此,队员应该掌握半声、轻声、抑制声的唱法;

学会随时调整力度,做到强而不噪,弱而不虚,使演唱符合整个色调的变化要求。

四、音色

通过对共鸣的泛音的调节,使音色有灵敏而多样的变化能力,或浓或淡,或明或暗,能高亢激越,能深沉委婉,有极大的适应性,能根据音乐内容而作出变化,这些变化又统一在色调处理之中。

五、发声

歌唱的声音有音质、音高和音量的要求,还有色调处理的起伏变化,要调动所有与发声有关的器官参加工作,而且正确灵活地配合动作,才能实现演唱的发声。

起声要求音头准确、整齐而有弹性,干净清脆,不能带有“舒起”所特有的沙哑声,防止臃肿无力的起声。

成熟的合唱队能默契地运用这些技巧,并且与咬字吐字等其他技术结合起来,完美地表现音乐内容。

2.共鸣——歌唱的时候,人体的喉腔、咽腔、鼻控、口腔、胸腔、头腔(包括前额和两颧)都起着共鸣作用。

六、波动

这是合唱的忌讳,尽可能不要使用,因为波动的幅度大小或波动太快都会破坏合唱的音响。

总之,合唱的统一要求是为了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做到了这些就可达到强而不炸,轻而不虚;

高而不挤,低而不压;

快而不乱,慢而不断;

统一得越好,合唱队的演唱水平就越高。

七、合唱曲目练习

曲目一《春天在哪里》

曲目二《歌声与微笑》

合唱基础训练

(二)

一、教学对象:

小学2-4年级

二、教学时间:

三、教学目标:

二声部视唱训练是进行合唱教学的基础,本堂课希望通过二声部视唱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的准确度,培养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整体感受能力;

体会声音的协调与均衡。

四、教学重、难点:

对二声部作品的“整体”的把握。

五、教学过程:

1.以贺佳改变的《布尔诺维尔法国视唱40首》NO.29引入整堂课。

2.给学生播放合唱歌曲《雪花》。

提问学生听后对合唱作品的感受。

提问学生还听过哪些合唱作品,好不好听,为何好听。

3.给学生简介合唱的特点:

①音域宽广。

②音色丰富。

③力度变化大。

④音响层次多。

⑤表现力强。

4.给学生观看二声部作品片段,提问学生对于多声部音乐的整体感受。

5.提取作品片段,作为本堂课的练习。

1=F4/4

Ⅰ0│00012│3---│4·

·

34·

542│3---│

Ⅱ67│1---│750671│2·

12·

32·

7│1--07│

0656712│3---│4·

34·

542│3---‖

1---│1750671│2·

327│1---‖

6.把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担当高声部和低声部,进行二声部视唱练习。

(唱名)

(1)两个声部各练唱一次;

(2)帮助高声部练唱:

教师弹奏高声部的旋律,要求高声部学生轻唱,老师轻声演唱低声部的曲调,低声部学生跟着老师默唱。

(3)帮助低声部练唱:

由于第二声部的旋律性一般不强,不容易把握,此时教师仍然轻声演唱低声部的曲调带着低声部学生进行练习,但是伴奏两个声部都弹,高声部学生跟着钢琴进行默唱。

(4)在各自练习1-2次以后,两个声部进行合并练习,此环节应作为重点,以此让学生体会声音的协调与均衡。

此时,老师仍然以钢琴伴奏。

(5)反复进行两声部合并练习。

最后,丢开钢琴,进行练习,在此要求学生注意用耳朵去听。

6.以唱名把二声部的旋律练熟以后,以“啊”来哼唱此作品。

老师示范此二声部作品。

第一课 

童年

1、《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聆听《童年的回忆》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曲调。

有感情的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4、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

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选用《苏珊娜》)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

(小兔子出场)

生:

兔子!

兔: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小兔!

小兔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钢琴曲,名字叫《童年的回忆》。

兔:

小朋友们,这首钢琴曲是小兔子特别爱听得一首,音乐中有一段乐曲像我跑步一样轻快好听,你们能自己听一听,找一找吗?

(这时候小乌龟,鸭子也纷纷出现了)

乌龟:

还有我,还有我呢,音乐里面也有像我的爬行速度一样慢的音乐,你们也找找看呀!

鸭子:

我走路一摇一晃,既不像小兔子跑得那样快,也不像乌龟爬得那样慢,我的速度说不好,反正你们帮我找一找,我还没有找到呢!

三、新授1、聆听钢琴曲《童年的回忆》,请同学们根据三个小动物的话,来分乐段!

听完,做简单分析,画书。

2、小游戏。

聆听音乐学三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给学生走路空间)3、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三个同学分角色扮演!

4、小兔子讲故事。

让小兔子讲述她小的时候与外婆如何共度美好童年的?

(创编一个小故事)

兔:

现在回忆起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外婆哄我进入梦乡的那个好听的童谣!

同学们想知道吗?

”(小兔子朗诵一遍歌词)生:

让学生打开书读一遍。

(没有感情!

“不像不像,你们读的一点都不像我的外婆一样好听!

外婆的声音很小。

这个时候让学生再读,他们的声音一定按照小兔子的要求,声音轻而弱。

“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读的速度没这么快。

第二次的要求同学们还能更好做到。

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不但会读,还会唱呢,你们行吗?

同学们听到这里他们憋足了劲异口同声地说:

“行”。

5、学习歌曲,聆听几边。

6、学生小声跟唱。

7、音乐小知识——反复记号‖∶  ∶‖

四、创编活动——进行简单表演

小兔子:

哎!

现在我真得很想回到从前,躺在外婆的怀抱里好好睡上一觉。

外婆总会用他那温柔的手抚摸我的头、身体还有小尾巴!

可惜可惜啊,再也看不到了!

同学们你们会哄我入睡吗?

(这个时候全班同学那种迫不及待的手已经开始按照小兔子刚才的一番话模仿了。

)同学们当然说没问题!

于是,主题曲再次想起,学生们终于理解了这首歌曲,用缓慢的速度,温柔的声音,细致的表演完成了这首歌曲!

五、课堂小结

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你的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向大家说说。

第二课时1-2

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1、发声练习:

12 

34 

│ 

5— 

54 

32 

1— 

小猫爱吃 

鱼, 

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摇啊摇》。

三、导入师:

世界真大,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比如:

鲜花、绿草、蝴蝶、小溪、高山……,到处充满美丽、和平、欢乐。

最近老师也在同学们的脸上发现了美丽的东西,同学们互相观察观察到底老师发现了什么?

各抒己见!

师:

老师最喜欢的是每个同学的微笑,因为我会看到你们每个人脸上可爱的小酒窝!

四、学习歌曲《小酒窝》1、初听歌曲《小酒窝》,感受音乐的欢快的情绪。

2、按节奏朗诵歌词。

3、再次聆听歌曲,学生可以小声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句教唱:

“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成天价笑呵呵咿呀咿子喂。

”5、跟着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6、制作彩色小酒窝,利用剪刀剪出两个圆形酒窝贴到脸上,教师给学生配备即时贴纸。

7、休止符游戏。

×

   ×

   ○   ×

○   ×

   

   ○   

五、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1、导入

看到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有两个笑起来的小酒窝,老师真开心,那么老师问一问大家你们在微笑的时候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

高兴!

幸福!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

我们的生活是快乐、幸福的!

有一首歌曲就是唱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快乐,我想同学们一定很想听一听!

2、欣赏《我们多么幸福》,可以随着音乐拍手或做动作。

3、播放flash,结束本课!

六、课堂小结,听音乐走出教室。

课时小节及体会:

母亲(诗歌)小草的母亲是谁?

小草的母亲是大地,是她给了小草蓬勃的生命。

鸟儿的母亲是谁?

鸟儿的母亲是蓝天,是她给了鸟儿奋飞的空间。

鱼儿的母亲是谁?

鱼儿的母亲是江河,是她给了鱼儿畅游的场所。

我们的母亲是谁?

我们的母亲是祖国,是她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

第三课时2-1

三、导入;

第二课 

草原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通过其他创编活动来初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2、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在小组集体活动中,用各种创编活动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2、创编活动,节奏练习,旋律片段创作。

教学难点:

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课时划分:

二课时

第一课时2-2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

小猫爱吃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摇啊摇》、《小酒窝》。

三、导入1、聆听音乐《草原放牧》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你们想不想去呀?

想!

在看的时候如果你有什么感受都可以用你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跟着唱、打拍子等等(放《草原放牧》flash给学生看)。

2、情境想象,进入主题

草原是不是很美丽呀?

是!

(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老师作提示:

天上有什么?

地上有什么?

草原有什么颜色?

它们分别是什么?

天上有白云,地上有羊、马、狗,草原有绿色、蓝色、红色、白色、棕色,绿色是草和山,蓝色是天空和河流,白色是云和绵羊,还有蒙古包是白色红边的,棕色是马和狗。

3、初步掌握歌曲风格:

下面再给你们听一首歌,也是关于草原的。

听的时候要思考这首曲子是什么速度、情绪、节奏和旋律是怎样的?

(播放歌曲《草原上》的录音)

4、听一听、想一想《草原上》和《小酒窝》在情绪、速度上有什么不同?

A、优美、舒展地、宽广B、欢快、活泼地、紧凑

四、学习歌曲《草原上》

1、进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回蒙古人,唱蒙古歌,跳蒙古舞。

2、聆听歌曲,初步感受内蒙民歌的特点。

这首歌曲为4/4拍的羽调式内蒙古族歌曲,音乐语言简练易记,旋律线条起伏较大,基本素材只包含两个乐句的八小节乐段。

节奏舒展,旋律优美,生动地勾画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就仿佛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当中,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热爱家乡的美好生活,刻画了内蒙古人民的爽朗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小声的跟着录音范唱学习歌曲。

4、听辨音的长短: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唱这曲子的时候,在同一个小节里有的歌词唱得短一些,有的要唱得长一些?

请同学回答。

(生)高、照、跑、叫、壮、肥。

5、实践活动:

(师)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

哪种乐器表现短音?

6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五、拓展

1、进一步掌握风格,播放一段蒙古舞蹈《我也来当小骑兵》,让同学们留意看内蒙古舞蹈有什么特点。

2、老师鼓励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分组出来表演各自创编的表演活动共同评选出最有创意合作得最好的一组

六、课堂小结

内蒙古人的性格开朗,而且很热情好客,如果你们到内蒙古去做客,他们一定会很热情地招待你,这就是我们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的内蒙古族,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内蒙古草原参观活动结束了,请同学们骑着马离开这个美丽的大草原。

(放《我也来当小骑兵》音乐,学生们做着骑马状离开课室)课时小节会:

第二课时3-1

一、组织教学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1、发声练习:

│1— 

lalalala 

la 

lalalala 

la

2、复习歌曲《草原上》。

3、聆听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范唱。

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交流)

2、按节奏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

│×

— 

我是 

个 

草 

原 

小 

牧 

手拿 

着 

羊 

鞭 

多 

自 

3、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4、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5、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6、创新表现,处理歌曲。

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

四、拓展延伸,表现歌曲。

在课后,大家可以收集更多的歌唱草原的歌曲唱一唱,或者通过诗歌朗诵、或者创作、或者绘画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

五、课堂小结,下课。

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三课时3-2

在看的时候如果你有什么感受都可以用你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