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卫发24号度考核通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1964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卫发24号度考核通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永卫发24号度考核通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永卫发24号度考核通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永卫发24号度考核通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永卫发24号度考核通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永卫发24号度考核通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永卫发24号度考核通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永卫发24号度考核通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永卫发24号度考核通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卫发24号度考核通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永卫发24号度考核通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永昌县县级医疗机构2010-2011年医疗任务完成和医疗费用情况比较

附件四:

永昌县乡镇卫生院2010-2011年医疗任务完成和医疗费用情况比较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主题词:

卫生综合目标考核通报通知

永昌县卫生局二○一二年三月二十日印发

共印17份

永昌县卫生系统2011年度综合目标考核通报

为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根据《永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的要求,县卫生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县直各医疗卫生单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度卫生工作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完成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核,现将考核情况通报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一)组织管理进一步规范

1.狠抓组织管理,健全工作制度,强化责任落实。

各单位院(站、所)务公开、透明,年初有工作计划、安排,年终有总结,定期召开职工会、院务会,解决实际问题得力,各种资料、报表上报及时。

县妇幼站、监督所、疾控中心、县人民医院、东寨、水源、六坝等卫生院资料收集完整,装订归档。

2.加强对外宣传报道,重视舆论引导。

各单位结合各自工作需求和专业特长,参与新闻媒体报道,增强工作影响力。

特别是县人民医院、县疾控中心、妇幼站等单位,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工作成效和专科特长,取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信任。

本年度新闻媒体共刊播卫生宣传稿件22篇,其中,县人民医院7篇,疾控7篇,妇幼站3篇。

3.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构建人文卫生、和谐卫生。

各医疗单位通过抓基础设施和内涵建设,医疗条件、服务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主要表现在:

就医流程简捷,科室布局合理,标示规范;

医护人员精神面貌好,服务态度好,群众满意度高;

人员持证上岗率提高,诊疗行为规范,工作秩序稳定。

(二)医疗质量有序提升

1.重管理,完善管理机制,落实管理责任。

各单位通过内部绩效考核,进一步健全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完善了管理制度,落实了管理责任。

重点从医疗操作环节、服务质量、服务效果进行监督、考核、评价,促使整体质量稳步提升。

2.保质量,稳步提高医疗卫生文书书写合格率。

一是病历的时效性和完整性趋于规范。

各医疗单位能按照《病历书写规范》要求按时完成病历资料,按格式完成内容,逐步提高了病历书写质量。

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县二院为更好地抓好病历书写质量,认真按《病历质量评分标准》要求,开展病历质量评分工作和病历质量控制工作,特别是县人民医院坚持推行病历四级监控制度(即从书写医师到冠签医师到科主任审查再到质控办评分),值得各单位学习借鉴。

其次是规范出具处方,确保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各临床医生能按《处方管理办法》和《处方书写规范》要求出具处方,规范临床用药,落实处方点评制度。

3家县级医疗单位病例书写合格率达到了97%,9家乡镇卫生院病例书写合格率达到了96.5%,卫生监督执法文书书写合格率达到了98%。

3.抓落实,努力完成各项任务指标。

今年,3家县级医院业务总收入同比增长14.8%,门诊人次同比增长了12.2%,住院人次同比增长了6.1%,门诊次均费用同比增长了10.1%,住院次均费用同比增长了4.8%,药占比同比下降了12.7%。

县人民医院在业务总收入,门诊、住院人次同比增长前提下,次均门诊、住院费用、药占比均有所下降。

9家乡镇卫生院业务总收入同比增长3.7%,门诊人次同比下降了9.3%,住院人次同比下降了5.3%,门诊次均费用同比增长了10.8%,住院次均费用同比增长了10.3%,药占比同比下降了6.4%。

六坝卫生院在业务总收入,门诊、住院人次同比增长前提下,次均门诊、药占比均有所下降。

县级医院中医诊疗人次、中医药收入同比增长24.6%、44.1%,乡镇卫生院同比增长18.6%、42.2%;

中医适宜技术普遍推广应用,各医疗单位均开展8—15项中医适宜技术工作;

抗生素合理使用工作纳入到单位绩效考核中,有效遏制了抗生素的滥用;

县人民医院剖宫产率同比下降了3.7个百分点。

4.强措施,有效防范医疗事故纠纷。

各单位面对比较突出的医患矛盾和形式多样的医疗纠纷,认真开展自查和互评,从职责抓起,注重环节漏洞,强化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抓好问题的整改,妥善处置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

5.加强急救体系建设,确保应急工作需求。

各医疗单位根据各自实际,进一步规范了急症、急救科室的设立,配备了急救应急必备的药品器械,强化了应急制度和措施。

各医疗卫生单位应急救治能力明显提升,“120”医疗急救网络全面覆盖。

(三)医改工作稳步推进

1.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行。

继10家乡镇卫生院、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11家村卫生室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后,2011年10月1日起,县属两家公立医院基本药物均实行了零差率销售。

同时,按照《关于在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网上集中采购工作的通知》(甘药采函﹝2011﹞26号)、《关于在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基本药物实施网上采购的通知》(甘药采函﹝2011﹞29号)文件精神,各乡镇卫生院于2011年10月1日起,逐步开展了基本药物网上采购工作。

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县人民医院外科大楼的投入使用,充分缓解了科室、病房不足与住院人次逐渐增加的矛盾;

城关、焦家庄卫生院通过科室、病房整改装修,合理规范了服务流程;

水源、河西堡等卫生院加强了中医特色卫生院的宣传装修。

30家标准化村卫生室全部开工建设,24家已建成投入使用。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省、市、县人才培养项目,今年共选送76人参加临床、中医、急救、医技等进修学习,学习时间均满6个月。

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二院等结合各自科室需求,派送13名专业人员外出进修学习;

疾控、妇幼、监督3家公共卫生单位参加省、市各类项目培训班32人次。

各单位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卫生局组织的短期业务、管理培训班10余次,参加培训人员1580人次。

按各自实际开展了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并通过选拔参加了全县卫生系统护理、急救技能大赛。

9、10月份,县卫生局组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负责人分两批到庆阳、平凉等地考察学习,借鉴了经验,拓展了思路。

各医疗卫生单位共发表学术论文21篇,其中,县人民医院发表13篇,并编辑出版了《论文集》。

通过派出进修、岗位练兵、系统内培训等工作,进一步优化了各单位人员结构,提高了综合素质。

三是加强中医药服务。

各医疗单位通过引进临床疗效显著的中医药技术、外出进修培训、举办讲座等多种方式,切实加强中医诊疗工作。

先后邀请山东潍坊哮喘病医院等9名专家来我县巡诊讲学,选派12名医务人员到省内外进修学习中医临床及适宜技术,举办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3期,参加培训160余人次。

通过中医药人才培养,不断拓展了中医药和适宜技术的临床应用。

中医药诊疗患者逐年增多,受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加强。

按照《永昌县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项目实施细则》要求,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职责分工,开展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老年人体检、慢性病管理等14大类52个项目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2011年,已规范建立城乡居民个人健康档案157931人份,建档率达到62.82%。

电子档案个人信息录入149487人份,录入率59.46%。

其中:

农村居民信息录入118187人份,录入率61.18%;

城镇居民录入31300人份,录入率53.75%。

完成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13487人次,体检覆盖率达到83.03%,慢性病、残疾人和重性精神病档案化管理9832人份;

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控、妇幼保健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4.着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一是加强人才兴医战略,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人才培养战略,带动医院学科建设。

2011年,县级医院共邀请省内外专家10余人次来院授课、坐诊,选派13名专业人员外出进修学习。

二是认真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病房”创建活动,促进优质护理服务上一个新台阶。

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70%以上的病房推行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三是积极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按照《金昌市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县级医院分别开展了3—10个病种临床路径试点工作。

四是从2011年10月1日起,县属两家公立医院全面施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同时,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用药管理,严格控制门诊输液比例、剖宫产率和抗生素使用比例,全面推行医务人员四个排队和医疗机构八个排队制度,严格落实医学检验、影像检查共享制度,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切实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考核的情况看,各单位强化了目标责任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各项责任、制度需进一步落实。

一是部分医疗机构综合督查通报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二是大部分医疗机构“双排队”制度未能与处方点评、临床合理用药、临床路径管理等工作有效结合,机械性的为排队而排队,个别医疗机构甚至无根据地编造排队数据。

三是医疗机构制定的制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无法将有效的制度落实到日常服务工作中。

四是县属医疗机构对下辖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日常监督管理不到位,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等工作落不到实处。

(二)医药费用控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家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次均门诊、住院费用均低于全省二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平均值,但与2010年相比较,三家县级医院次均费用基本持平,9家乡镇卫生院次均门诊费用增涨了3.23元,增幅10.8%,次均住院费用增长了94.4元,增幅10.3%。

(三)医疗质量管理指标需加强控制。

医疗质量管理核心指标得到有效落实,但个别指标如剖宫产率、抗生素使用率仍需进一步控制。

(四)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农村卫生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素质人才依然缺乏,制约了基层医疗服务工作的发展进程。

(五)宣传报道工作要认真对待。

个别医疗卫生单位不重视对外宣传报道工作,忽视了舆论引导对单位特色专长和业绩的影响力。

(六)医疗安全工作要常抓不懈。

加强医疗安全学习,强化医疗责任,落实医患沟通,积极解决医疗服务工作中的各类矛盾,尽力避免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三、建议和要求

各单位要对考核中反馈出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改落实,并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强化责任落实。

1.完善单位内部绩效考核工作,以考核促质量、以落实求发展。

注重内涵建设,美化内部环境,简化服务流程。

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先争优活动、“三好一满意”活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创建“优质规范护理服务病房”活动、医院等级评审、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治理商业贿赂、文明单位创建、“平安医院”创建和行风评议等活动,对各医疗卫生单位质量的薄弱环节、社会反映的热点问题进行督导检查,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促使各医疗机构自觉的抓好医疗质量的环节控制,提高整体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2.巩固和加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继续落实省卫生厅“双排队”制度和《永昌县卫生局关于提高医疗质量,落实医疗机构“三升三降”管理措施的决定》,规范收费行为,切实解决广大群众看病贵问题。

3.抓好医改工作。

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切实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

二是落实基本药物网上采购工作,进一步理顺采购、配送、结款程序;

三是按要求完成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到2012年底完成95%以上的居民建档工作;

四是特殊人群全部纳入档案化管理,落实计划免疫、妇幼儿童保健、传染病防治等健康档案录入工作。

五是按要求落实公立医院改革,三家县级医院要加强临床路径管理、优质护理病房创建、门诊预约挂号、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工作。

4.加大人才培养,突显科室特色。

结合各自实际和发展需求,落实人才培养,加强特色科室建设,以点带面,提高单位综合服务水平。

2012年工作要求在提高,工作任务仍繁重,希望各单位认真扎实部署本单位年度工作,再接再厉,努力促进全县卫生事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