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集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9828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集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集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集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集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集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集锦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集锦Word下载.docx

《高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集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集锦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集锦Word下载.docx

(3)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如Cl2与FeI2、FeBr2的反应。

(4)反应的本质是否有误,如电荷不平、该拆者不拆、不拆者拆开、反应本身无法发生(如常温下Fe、Al不与浓硝酸反应)。

3.元素周期律

(1)解题时可以用实际情况去代替题中的字母,如An+可以直接用Na+代替,AB2可以用CO2、NO2、MgCl2等代替,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快速判断。

(2)多借助实际的例子,如HF很稳定(氢化物稳定性),HClO4是最强的酸(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F的原子半径最小(原子半径),卤素单质常温下的状态由气体(F2、Cl2)到液体(Br2)再到固体(I2)及N、O、F易形成氢键(沸点)。

(3)明确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和它们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一般阴离子的半径比阳离子大,同种元素的离子的电荷越多半径越小(半径Fe2+>

Fe3+),金属晶体与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越大的熔点越低。

4.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1)熟记一些常用的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转化情况和它们被还原时失电子的数目,如MnO4-~Mn2+~5e、Cr2O72-~Cr3+~6e、NO3-(浓)~NO2~e、NO3-(稀)~NO~3e。

(2)多步氧化还原反应判断转移电子数时应找准初末状态各元素的变价,列关系式计算,不必结合方程式。

(3)氧化还原+电化学的十字口诀:

负阳氧失升,正阴还得降。

(4)原电池中负极被腐蚀,溶液中不反应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不反应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强酸性时,析氢腐蚀正极放出H2;

弱酸性、中性、碱性时,吸氧腐蚀正极吸收O2生成OH-,Ag的腐蚀只是一般化学腐蚀。

(5)电解池阴极只能生成H2或析出金属Cu、Hg、Ag,阳极先出Cl2后出O2;

阴极放出H2时电极附近的pH增大,阳极是金属电极时一般金属先放电溶解。

电解精炼铜时阳极先溶解的是比铜活泼的金属。

5.阿伏伽德罗常数

(1)见22.4L及其倍数时一定要注意条件是否是“标准状况”和该状态下物质的聚集状态。

(2)SiO2中Si原子与Si—O键之比为1:

4,而金刚石中C原子与C—C键之比为1:

2。

P4分子中有6条P—P键,CH3+、—OH、—NH2中只有9个电子,重水D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一定质量的最简式为CnH2n的混合物中所含的碳原子和氢原子的数目是定值。

(3)1molNa2O2与H2O、CO2反应只转移1mol电子,1molCl2与OH-反应也只转移1mol电子。

(4)一定物质的量两种含有相同的数量的某种原子的混合气体(如O2与CO2混合气体)中该原子数为定值;

一定质量的某种单质的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如O2和O3)中该单质的原子数也为定值。

6.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1)键能的计算按断开化学键吸热,△H>

0;

形成化学键,△H<

0直接进行代数运算。

若结果为负值,则整个反应放热;

结果为正值,则整个反应吸热。

(2)一般热化学方程式不限制系数,但要注意△H的符号;

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注意燃烧物必须为1mol,生成的H2O为液态;

中和热的方程式注意应生成1molH2O,且只有稀的强酸与强碱溶液反应时中和热才为57.3kJ/mol。

浓硫酸的稀释,弱电解质的电离都要放热。

(3)物质的能量越低,物质便越稳定(石墨比金刚石能量低,白磷比红磷能量低)。

7.化学平衡

(1)直接记住合成氨工业中的两个规律:

反应△H<

0,升温左移;

方程式两边△V>

0,升压右移。

借助这两个规律,经过简单变化,便可直接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2)记住一些常见的平衡图像,如合成氨反应的△H<

0时的“温度—转化率”图像“先拐先平”和△V>

0时的“压强—转化率”图像“先拐后平”;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反应速率—时间”图像;

温度、压强、转化率或体积分数同时变化的“定一论二”图像。

(3)等效平衡题先把一边的物质进行换算。

恒温恒压或恒温恒容且反应前后体积不变时换算后只需成比例,恒温恒容时换算后须完全相等。

mA+nBpC的反应,恒温恒压时只要初始投料比满足m:

n便可等效,C可任意投料。

(4)恒容时充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

恒压时充稀有气体,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充入一样反应物,该反应物的转化率下降,其它反应物的转化率上升;

只要初始投料比与反应物系数比相同,平衡时反应物转化率之比也与系数比相同。

8.电解质溶液

(1)H+和OH-都抑制水的电离,pH相同的溶液,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温度升高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Kw增大,纯水的pH会减小。

(2)pH=a的弱酸溶液中c(H+)>

>

10-amol/L,pH=b的弱碱溶液中c(OH-)>

10a-14mol/L。

若酸A溶液pH=a,碱B溶液pH=b,且a+b=14,二者混合后pH=7,当A、B均为强酸或强碱时VA=VB;

A为弱酸时,VA<

VB;

B为弱碱时VA>

VB。

(3)稀释弱酸时c(OH-)增加,溶液中其它的离子浓度均减小,离子的浓度之和减小,而溶液中的离子总数增多。

等倍数稀释两种酸时若初始pH相同,酸越弱稀释后pH越小。

(4)酸越弱,对应的盐的水解能力便越强。

若某弱酸HA得电离能力大于其阴离子A-的水解能力,则c(A-)>

c(HA);

若某弱酸HA得电离能力小于其阴离子A-的水解能力,则c(A-)<

c(HA)。

5)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的关键是电荷守恒式和物料守恒式。

荷守恒式注意浓度的系数,物料守恒式注意初始时投入的物质的配比关系。

注意电荷守恒式的推论:

①“两头同阴阳”,即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式中浓度最大和最小的离子的电性相同②一元弱酸的盐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浓度之差即为c(H+)与c(OH-)之差,溶液为中性时阴阳离子浓度相等。

注意题目中的一些复杂的浓度关系式都是将电荷守恒式与物料守恒式加合起来的结果。

(6)(NH4)2Fe(SO4)2中NH4+的水解受抑制,(NH4)2CO3中NH4+的水解受促进,使等体积的(NH4)2Fe(SO4)2溶液、(NH4)2SO4溶液与(NH4)2CO3溶液的c(NH4+)相同,三种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次增大。

9.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数有机物分子式用不饱和度法。

先数碳原子,再数双键、三键、环的缺氢指数,由碳原子数×

2+2-2=不饱和度便可算出氢原子数。

分子中有N时记得加上相应数目的H,有卤原子时记得减去相应数目的H。

(2)双键两端的原子和二者所连接的原子共6个原子共平面;

三键两个碳原子及其所连接的原子共4个原子共直线;

苯环六个碳原子及其所连接的原子共12个原子共平面;

双键或苯环上的一个碳原子及α位和β位三个碳原子构成一个平面,该平面可能与双键或苯环平面重合。

(3)有机官能团反应的注意事项:

羧基、酯基、酰胺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与H2加成、苯环上只有一个酚羟基时,其间位不能被Br2取代;

取代酚羟基的邻、对位只能用溴水,Fe催化下直接取代苯环只能用液Br2或Br2的CCl4溶液;

醇羟基不能与NaOH反应,酚羟基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1mol酚酯皂化要消耗2molNaOH;

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用NaOH醇溶液,醇类消去用浓硫酸;

醇羟基无α-H不能被氧化,无β-H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4)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酚、醛、乙二酸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5)有机物燃烧的守恒规律:

一定质量烃类混合物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则完全燃烧耗氧量不变;

一定物质的量有机物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子式若只相差(CO2)m(H2O)n时,完全燃烧耗氧量不变;

一定物质的量有机物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子式若只相差(CO)m(H2)n时,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足量Na2O2固体,固体增重不变。

10.化学计算

(1)多步骤计算问题(如金属与酸反应后再加碱沉淀问题,金属与硝酸反应后再处理生成的气体问题,NH3氧化后再将气体通入水中问题,气体点燃反应的混合物再与其它物质反应的问题,电解CuSO4溶液再恢复到原状态以及一些工业生产的多步骤流程计算问题等)应用整体思维法,跳开中间过程,寻找初、末两个状态下物质间的关系。

注意从“恰好沉淀完全”“pH=7”“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等关键字眼中找到末状态中或初末状态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然后运用原子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电荷守恒、差量法等方法求解。

(2)多过程、多反应计算问题(H2S与O2的燃烧问题,CO2通入

NaOH溶液的产物问题,Fe与硝酸反应的产物问题,Fe与Fe3+、Cu2+混合溶液的反应问题,OH-与Al3+反应的沉淀—溶解问题等)应善用守恒法,对题中要求的状态列出至少两种元素的原子守恒方程。

有时可采用一种极端方法——待定系数法,即先给不同生成物设定一个系数,然后直接写方程式并配平,再代入题中数据。

如amolH2S与bmolO2反应的方程式

这类题型经常会出现“取值范围”的问题,确定范围时应使某物质的系数≥0。

(3)混合物计算问题分为定性判断题和定量分析题,二者的解题关键都在于对“平均值”的把握。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某物理量相对于平均值不可能全部偏高或偏低,通过某物质的某物理量与平均值的差距,可简单判断出该物质在混合物中的比重大小。

1定性判断题包括多种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的判断,盐类混合物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量的判断,烃类混合物组成的判断等。

金属混合物问题常用摩尔电子质量法(摩尔电子质量:

金属每失去1mol电子时所需的质量,不与酸反应的金属摩尔电子质量为无穷大);

盐类混合物问题常由方程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判断;

烃类混合物常根据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判断。

2定量分析题包括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计算,含多种阳离子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多种离子共沉淀的计算,Na2O、亚硫酸

盐、亚铁盐的物质部分氧化时的计算,多步骤确定混合物组成的计算等等,题型相当多,变化难以捉摸。

但基本的思想是相同的:

设出混合物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此时已经得到了一个方程),从题中找出反映混合物共性的量(生成气体体积,转移电子数、沉淀质量等),然后由方程组或十字交叉法求解。

(4)过量计算问题的关键是找准过量的情况,将不过量的物质的量代入方程式计算。

这类问题常常会再将生成物与剩余的反应物进行其它处理。

常见的题型有:

Cl2、H2混合气反应后通入NaOH溶液,NH3、O2混合气反应后通入水中,金属与酸反应的“天平问题”,NaHCO3与Na2O2固体混合物共热,金属或盐类混合物与酸反应的“多组实验的表格”等。

这类问题的难度非常大,常常涉及定性、定量综合讨论,解题时要全面地考虑到每一种可能的情况,然后针对每种情况进行定性分析或定量计算。

应善用“极值法”来排除某些答案。

判断过量的简单方法:

设物质A与物质B反应时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b,当n(A)/n(B)>

a/b时,A过量;

当n(A)/n(B)<

a/b时,B过量,当n(A)/n(B)=a/b时,恰好完全反应。

(5)同一体系中不同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的判断是进行分析和计算的重要前提。

①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一般与同一种物质反应,越活泼的物质越先发生反应。

如金属与多种金属阳离子反应时,活动性最弱(离子氧化性最强)的金属先析出;

Cl2与Fe2+、I-、Br-反应的先后顺序为I-→Fe2+→Br-。

②电解反应时阴极氧化性越强的离子越先放电,即放电顺序为Ag+→Hg2+→Fe3+→Cu2+→H+。

电解水溶液时,活性大于H的金属都不可能析出。

3一般的离子反应无明显顺序差别,只要符合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多个反应发生的时间间隔很短,可看成同时进行。

但气体(一般为CO2、SO2等)通入沉淀与溶液的固液共存体系中时,最易发生的反应最先发生,因而反应顺序为:

溶液中的沉淀反应→中和反应→固体的溶解反应(沉淀是最容易脱离反应体系的,因而先发生)。

④CO2与H2O的混合物与Na2O2反应,先反应的是CO2。

(6)溶液的计算关键是m、M、c、V、ρ、a%、S这些物理量的换算,要注意密度和浓度的单位。

稀释溶液时溶质不变,将体积为V的2a%的硫酸(密度大于水)稀释到a%,所加水体积大于V;

将体积为V的2a%的氨水或乙醇(密度小与水)稀释到a%,所加水体积小于V。

(7)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计算关键是找准饱和溶液的某一部分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从而将其与溶解度联系起来。

当晶体中有结晶水时,注意溶液中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都会有相应的变化。

最后应强调一点:

高考理科综合考试对化学计算的考查已经淡化了很多,难度也大大降低了,选择题中出现的计算题不会占去考生太多的时间。

如果在化学计算题上一时没有合理的思路,宁可放弃也千万不要耗费大量时间“死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