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中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设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0106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溪市中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设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本溪市中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设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本溪市中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设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本溪市中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设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本溪市中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设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本溪市中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设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本溪市中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设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本溪市中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设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本溪市中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设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溪市中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设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本溪市中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设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溪市中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设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本溪市中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设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全球已有一百六十二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的应用中医药防治疾病。

中医药已越来越多地为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认识、接受。

 

近些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组织开展中医药现代化的战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1997年,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联合开展了“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软课题研究,形成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并在有关部门的大力协作下得以组织实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了中药现代化产业推进战略研究,完成了上百万字的系统研究成果,提出了22条对中药现代化产业推进战略的建议,为国家相关机构战略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科技部等8部门制定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各地正在努力实施。

此外,有关部门还联合开展了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药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中医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等。

上述一系列战略研究,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本溪市医药行业的现状

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核心问题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溪市委、市政府已经把发展现代中药作为三大接续产业之一。

发展现代中药有利于调整本溪的产业结构,提升产品档次,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所谓中药现代化是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

其基本目标是建立我国中药现代研究开发体系,研究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现代中药,形成我国科技先导型中药产业,推进中药进入国际市场,推动以民族医药产业为主体、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跨国医药产业集团的形成和发展,提高中药在国际中草药市场的占有份额,使中药产业成为我国的主导产业之一。

本溪现代中药产业涵盖中药材种植、医药生产(包括:

医药工业、保健品、饮片加工、医疗器械、医药包装企业)、医药商业流通企业和中药科研部门集中以研究单位。

现分述如下:

1、中医药工业企业

本溪现有医药工业企业13户,即:

辽宁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华源本溪三药有限公司、本溪九鼎集团雷龙药业有限公司、本溪九鼎集团牛心台制药有限公司、辽宁好护士集团桓仁药业有限公司、辽宁东方人药业有限公司、本溪仙草堂药业有限公司、本溪天印药业有限公司、辽宁福源制药有限公司、桓仁中药二厂、本溪市轻化工研究所实验厂、本溪市医用氧气厂、桓仁森野熊业有限公司。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户,即辽宁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华源本溪三药有限公司、本溪九鼎集团有限公司和辽宁东方人药业有限公司。

到目前为止,全市拥有395个药品品种批准问好,其中:

国家中药保护品种37个,OTC品种118个。

按剂型分,年生产能力为:

片剂57亿片、水针剂5000万支、冻干粉针剂2000万支、颗粒剂7.4亿袋、口服液1.75亿支、胶囊剂13.4亿粒、蜜丸7500万丸、水丸195吨、搽剂500万瓶、散剂3000万袋、原料药480吨。

医药工业企业2004年预计完成产值5.4亿元,同比增长68.6%;

预计实现销售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91.5%;

预计实现利税1亿元,同比增长95.4%;

预计实现利润6409万元,同比增长200%。

其中:

辽宁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预计2004年销售收入1.6亿元,较2003年同期增长33.3%;

工业总产值1.7亿元,较2003年同期增长32%;

实现利税2200万元,较2003年同期增长22.2%;

本溪九鼎集团有限公司2004年预计工业总产值9200万元,同比增长5%;

总销售收入8500万元,同比增长7%;

利税960万元,同比增长2%。

2、保健品、饮片加工、医疗器械和医药包装企业

目前,全市保健品生产企业13户,即:

辽宁野山力饮料股份有限公司、本溪经济开发区中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溪生物科技研发中心、本溪龙宝(集团)参茸有限公司、本溪东暴林蛙保健品有限公司、本溪华康保健品有限公司、本溪红马头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本溪汇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本溪农家美食公司、桓仁鹿鹿保健品有限公司、桓仁三达药材有限公司、桓仁大东沟参茸场、本溪市南芬区天山鹿场。

饮品加工企业3户,即:

本溪中药饮片厂、本溪满族自治县森秀药材加工公司、本溪龙宝(集团)参茸有限公司。

医疗器械企业1户,即:

辽宁威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医疗包装企业1户,即:

桓仁格瑞恩包装有限责任公司。

截至2003年末,这些企业资产总额6524万元,负债总额2993万元,资产负债率45.9%。

保健品企业主要产品有:

鹿胎滋补膏、蛤蟆油、洋参蛤士蟆营养胶囊、蛤士蟆油营养饮品、熊胆粉、鹿茸血酒、鹿茸胶囊、东北三宝酒等几十种。

到2004年年底,保健品企业预计完成产值1.6亿元,增长42.2%;

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增长49.8%;

预计实现利税1749万元,增长30.5%;

预计实现利润925万元,增长58.9%。

3、中药材种植

全市拥有各种植物、动物和矿物药等野生资源1117种,其中:

植物类974种,动物类105种,矿物类24种,其他类14种,自然蕴藏量达2200万公斤。

全市和中药材种植的面积为300多万亩,目前实际人工种植中药材面积48万亩,种植农户5.8万户。

本溪县21万亩,种植农户2.4万户;

桓仁县24万亩,种植农户3.1万户;

平山区0.3万亩,种植农户290户;

明山区0.4万亩,种植农户450户;

溪湖区0.3万亩,种植农户930户;

南芬区0.6万亩,种植农户1250户;

开发区0.4万亩,种植农户130户。

中药材种植的品种有:

辽细辛、辽五味、林下参、羊乳、防风、甘草、龙胆草、穿龙骨、丹参等四十多个品种。

到2004年年底,中药材种植企业预计完成产值8.9亿元,同比增长41.4%;

预计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50.6%;

预计实现利税2.4亿元,同比增加60.9%;

预计实现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42.4%。

4、医药商业流通企业

本溪医药商业企业及医药零售商店总计300余家,遍布于两县五区。

全口径医药商业企业及零售药店年销售额约2.5亿元。

市医药总公司为全市医药商业的主体,总公司直属商业企业8户,即:

本溪市医药总公司、本溪市药材公司、本溪市保健品总公司、本溪市医疗采购供应站、本溪市医药购销站、本溪市医药建筑工程公司、本溪大药房华源连锁总店、本溪县医药公司。

其下属零售药店107家。

资产总额1.35亿元,资产负债率105.84%;

在职职工1307人,各类工程技术人员407人,占职工总数的73.3%;

经营药品品种达3000多个。

到今年年底,市医药总公司与吉实现药品购进额7500万元,同比下降10.5%;

实现销售额8500万元,同比下降7.8%;

实现利润0万元,同比减亏127.1万元。

三、主要中药工业企业主导产品和新药研发情况

1、辽宁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拥有六个剂型,53个品种。

其中国家中药保护品种8个、独家生产品种7个、国家基本药物品种28个、列入国家医保目录品种16个。

主导产品乳癖消片、乳癖消胶囊、强肾片、通乳颗粒、益心宁神片、肾炎系列药等。

2004年主导产品乳癖消销售额稳步增长,在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达75%,年销售过亿元。

目前,公司已对赤贫中进行二次开发,预计2006年投入市场。

辽宁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并通过了省政府的鉴定,产品开发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现有的大品种进行二次开发,利用现有品种的市场基础,通过二次开发提高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疗效,进而提高老品种的市场竞争力,正在进行的乳癖消二次开发,现已进入临床阶段,预计2006年投入市场;

二是开发全新产品,寻求新的增长点。

现正在同中国医科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开发的中药抗癌新药---蜂蛇胶囊,现已进入二期临床阶段,预计2007年投放市场。

2、辽宁华源本溪三药有限公司

辽宁华源本溪三药有限公司现有生产品种54个,分为脾胃,乙肝、痹症、感冒四大系列,其中:

26个品种属国家级中药保护品种,列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16个。

尤其是气滞胃痛冲剂被选为全国中医医院急诊科(室)必备中成药和中国中药名牌产品。

主导产品年生产能力达4亿袋,具有颗粒剂、胶囊、片剂、微丸胶囊剂等配套生产线,产品市场占有率达15%。

3、本溪九鼎集团有限公司

本溪九鼎集团有限公司主导产品为单硫酸卡那霉素,年产量37吨,产值6000万元,销售收入5600万元。

银杏叶冻干粉针项目是由本溪九鼎集团和沈阳药科大学、珠海丽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发的。

2003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正式下发了临床批件(批件号:

200300873)。

2003年获辽宁省省院校合作优秀项目奖。

现在临床工作已全面展开,药品临床工作已委托安徽合肥合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全权负责。

11月20日一期临床已结束,通过了有关专家的审评。

12月25日二期临床已经开始实施。

目前临床药品的小试、中试已完成。

从工艺和技术方面看企业已具备正式生产的能力。

银杏叶冻干粉针是国家级二类中药新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属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是德国进口产品“金纳多”的替代产品。

预计临床工作在2006年10月份前全部完成,同时申请国家新药证书和批准文号,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以上,创利税1亿元以上。

而且会带动当地银杏叶种植业和加工业的迅速发展。

四、本溪中医药产业园区的发展设想

1、为产业园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

政府制定发展战略目标,完善扶持政策。

对入驻辽宁本溪现代中药产业基地的企业,给予在税收、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先服务。

2、产业园的规划与发展

(1)、园区面积

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对本溪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园区)编制了控制性规划。

规划范围:

位于沈丹铁路两侧,南起高程湖,北至小小线,从南至北分为五个区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

①、康健理疗服务区,位于高程湖东方花园,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

②、中药材种植示范区,位于西高堡沟口,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

③、中药教育和研发区,安排大专院校和研发机构,位于上石村,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

④、现代中药产业区,安排中药生产企业,位于平台子村,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

⑤、商贸流通服务区,位于石桥子高速公路出口处,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

(2)、主导企业

①、生产企业

本溪市现有中医药主体生产企业辽宁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华源本溪三药有限公司、本溪九鼎集团有限公司和辽宁东方人药业有限公司。

正在兴建的中医药生产企业5家,具体情况如下:

A.本溪天印药业有限公司是由本溪龙山泉啤酒有限公司购买本溪第三制药厂的品种而组建的有限公司,现正在本溪经济开发区进行GMP改造和编制认证软件,以确保在今年年底前通过国家GMP认证。

该企业年设计生产规模为片剂2亿片、胶囊剂1亿粒、颗粒剂1亿袋、中药提取2000吨。

企业设计建筑面积为33716平方米、占地25128平方米。

B. 

本溪仙草堂药业有限公司是由本溪市科学技术局集中科技投入1807万元进行GMP改造,企业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建有丸剂、前处理两个车间,项目完成后,每年可实现产值7000万元,销售收入6700万元,利润700万元。

C. 

辽宁祥云药业有限公司是由曾祥云和杭州胡庆余堂共同投资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

预计2005年8月建成投产。

主要生产中药材饮片、中药材切片。

D. 

好护士集团辽宁桓仁药业有限公司是由好护士集团(占75%)和加拿大赵明(占25%)共同投资建设。

注册资金2000万元。

该企业2004年7月25日已通过GMP认证。

主导产品为牛黄解毒片、羚羊感冒片、复方丹参片。

E. 

本溪阳光保健品有限公司是由桓仁阳光参茸药材有限公司宋运龙(占55%)和美国汉伦国际有限公司(占45%)共同投资建设,固定资产投资1200万元。

该企业2004年11月10日试生产。

主导产品为人参皂甙、淫羊藿皂甙,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实现利税400万元。

②、中药材生产体系建设

采取“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方式,由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市场发挥带动优势,推动中药材种植和生产体系建设,使本溪市2005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

A.建立1个北方药材种苗繁育基地,3个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导中心和20个中药材种植GAP实验基地。

20个GAP实验基地,重点对人参、辽细辛、五味子、桔梗、黄芪、黄柏、龙胆草、穿龙骨、北沙参、北柴胡、平贝母、北防风、党参等地道药材和西洋参、林下参、天麻、甘草和鹿茸、林蛙、熊胆等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的中药材进行栽培试验、示范、规模化种植和专业养殖。

加强野生濒临灭绝中药材品种的人工栽培试验,在野生药材引种上狠下功夫,积极挽救中药材资源。

B.推进规范化栽培生产。

建立和完善中药材栽培技术规范、中药材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有计划地完成10种地道药材的标准化研究,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中药材优良品种,完善规范化栽培生产体系。

同时,积极开展SOP制订工作,注册本溪牌药材商标。

C.开发生物农药和药材专用肥料。

进行中药材无公害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研制开发能够保证生产无公害、高质量中药材的生物农药和药材专用肥料。

重点做好生物有机肥的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推广工作。

③、中药科技体系建设

依托国家中成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阳药科大学、辽宁中医学院和中科院大连生化所等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进行新药研发和创新药物研究,以及新工艺研发及推广。

A.重组国家中成药技术研究中心。

为了更好发挥国家中成药技术研究中心在本溪现代中药产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提高国药中心研究开发实力,本溪市政府、华源本溪三药和沈阳药科大学三家将共同出资重组国家中成药技术研究中心。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国药中心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主体。

新组建的国药中心以中药研发为主导,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技术平台,带动本溪、辽宁及至东北地区中药产业的发展。

B.加快辽宁中医学院中药学院建设。

在去年本溪开发区与辽宁中医学院达成建博士后流动站意向的基础上,辽宁中医学院计划将其中药系和科技系向开发区搬迁。

为加强现代中药产业基地人才培养,促进基地人力资源建设,为基地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提高基地科技水平,本溪市将全力支持辽宁中医学院中药学院在本溪开发区建设。

辽宁中医学院中药学院建成后,每年可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生5000人,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750亩;

工程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投资9000万元,占地350亩,2004年至2005年8月份完成一期工程,2005年秋季开始招生。

④、中药流通体系建设

A.建设中国北方中药材物流配送中心。

全国目前有17个大型药材市场,东北地区空白。

从市场布局上看极不合理。

由于长白山脉药材资源丰富,拥有各类药材近2000种,贮藏量达1亿公斤以上,东北地区医药企业有200多家,其中不乏哈药集团、修正药业、华源本溪三药等全国知名企业,这些企业每年对中药材的需求量巨大,基于这些因素,我们认为在东北地区建设一个规模较大、档次较高、功能齐全、辐射力较强的北方中药材物流配送中心十分必要。

中国北方中药材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在沈阳经济圈范围内的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距离省会城市沈阳只有43公里,可以依托沈阳这个东北地区商品集散中心和物流网络,形成辐射东北地区的中药材市场。

中国北方中药材物流配送中心以销售北药为主,兼营南方药材。

中国北方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包括三方面内容。

a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停车场一处10000平方米、环保绿地10000平方米、物流配送中心裸露地面铺盖20000平方米、通讯设施。

B、中药材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包括主体营业楼,建筑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

C、配套设施建设。

包括仓储库房5000平方米、商服楼3000平方米,变电所两处,可存15台大、小车辆2000平方米车库一处、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化验室300平方米、中药饮片厂整体改造,新建2000平方米厂房一处。

项目总投资1.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600万元。

该项目建成后,年营业额25亿元。

⑤、康健服务体系建设

以本溪东方花园为主体,建设集旅游、中药健康康复治疗为一体的本草康健园。

抓好保健康复类旅游业的发展和具有本溪特色的养生保健类旅游消费品的开发,使本溪发展成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知名的以中药养生保健著称的旅游胜地,使与现代中药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配套服务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本草康健园新建工程项目是辽宁东方水能利用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依托本溪高程湖旅游度假区,建设面向亚健康群体,集中医药理疗、康复、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本草康健园。

辽宁省目前尚无具有中医理疗、康复特色的大型娱乐休闲园区。

辽宁省内及周边地区大批的亚健康群体正在寻求可以排除亚健康状态的措施及设施。

以现代中药理论和养生理念为指导,用现代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投资兴建和经营药浴药膳项目,针对城市亚健康群体增多的趋势,通过本草康健园的建设为他们提供调理、保健等服务,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理疗、治疗及服务项目,向大众提供优质服务。

本草康健园项目依托本溪高程湖旅游度假区进行新(扩)建。

建设内容包括:

药浴中心2500平方米、戏水中心2800平方米、康体中心1100平方米、网球场1200平方米、花卉农业生态园6000平方米、中成药展示厅600平方米、专家公寓180栋48000平方米。

项目总投资14865.4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499万元。

项目建成后,正常年份营业收入8764万元,年均利税额为2999.56万元,年均利润为2536.84万元。

五、发展我市现代中医药产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药材缺乏质量保证

首先是市售药材科属不明、产地不清、采收年限混乱,使得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难以保证,自然影响药品疗效。

其次药材加工炮制不规范影响有效成分浸出和药效发挥,仅就我市2002年调查市售药中药材有50%左右不炮不制,有的虽然炮制但质量较差,这就难以保证临床疗效。

再有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这是影响我市药材和中成药出口的主要原因之一。

2、中药剂型落后,有些方剂过大

我国中药制剂大部分还是古老的丸、散、膏丹剂型,不仅制剂粗糙,而且影响药效发挥,特别是有些中药处方大到十几到几十味,甚至还有达四五十味。

这就很难用现代科学检测有效部位。

其次,大部分中药企业提取工艺还是仿传统的水提、醇提或水提醇沉方式,造成有些需要先煎后下药材,有效成分丧失,疗效降低。

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

我市的医药工业企业仅辽宁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华源本溪三药有限公司有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研发机构,医药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差,研发能力不足,相当数量的企业既缺少人才,自我开发能力差,又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技术依托,加上多年来,科技投入资金少,产品多为低附加值和市场声誉不高的产品。

一些急症型和新剂型的产品开发应用不足,新型药用辅料的生产和应用与国际药品剂型的发展还有较大差距。

六、实现中药现代化的战略思考

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要在宏观战略的指导下,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以人文化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中医药具有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属性,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较好的一门学科,其以人为本、天人相应、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学科特点和优势,与当今人们的健康观、消费观、医疗保健观以及新的医学模式等相吻合。

因此,要努力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的这些特色和优势,坚持以人文化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在中医药资源上,通过政府主导和市场调控使其得以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

在社会保障上,使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建设达到便民利民的要求;

在中医医疗机构建设上,为病人创造良好舒适的就医环境。

2、以信息化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信息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要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中医药数据库、中医药信息网络、虚拟中医药研究机构和中医药远程教育网络、远程中医诊疗以及中医药智能化信息平台,形成中医药信息化的网络体系。

中医医院也要逐步实现智能化,形成智能化病区和智能化医院,大大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中医药的实验、研究、生产等计算机实验系统,实现中医药实验研究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

中药企业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生产工艺,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实现管理方式系统化;

改变营销手段,实现商务运营电子化。

3、以标准化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中医药的标准化、规范化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保证。

建立中医药的系列标准和规范,做到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是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国中医药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已经起步,《经穴部位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等已被列入国家标准。

我们定期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并先后制定了《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药品临床实验管理规范》(GC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这些标准和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