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0172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五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五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五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五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五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五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五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五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五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第五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第五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第五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第五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第五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第五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第五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五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五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分析:

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不只发生于同种生物之间。

(2)利用生长素类似物2,4D杀死单子叶作物田中的双子叶杂草,属于对化学信息的应用。

(×

虽然2,4D是化学物质,但不是生物体自身产生的,不属于信息传递。

(3)(2016·

山东威海市高二检测)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信息传递的方向往往是双向的。

(4)并非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作用,这三者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5)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在生产中可以用于害虫的防治等。

(√)

主题一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学生用书P86]

 信息传递的种类

资料1:

如图为一只蝴蝶、一只蜻蜓撞上了蜘蛛网,引起了蜘蛛网的振动,蜘蛛感觉到了振动,爬向蝴蝶。

(1)蜘蛛网的振动对蜘蛛来说属于物理信息,其概念是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2)请对该信息举例:

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

(3)该信息来源于无机环境、生物。

资料2:

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70%由搜救犬发现,搜救犬是根据人的气味进行搜寻的。

(1)人的气味属于化学信息,其概念是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动物的性外激素等。

(3)该信息可产生于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

资料3:

春天是孔雀产卵繁殖后代的季节。

雄孔雀展开它那五彩缤纷、色泽艳丽的尾屏,还不停地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舞蹈动作,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丽,以此吸引雌孔雀。

待到它求偶成功之后,便与雌孔雀一起产卵育雏。

(1)孔雀开屏属于行为信息,其概念为动物的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的信息。

蜜蜂跳舞、雄鸟的“求偶炫耀”。

(3)该信息的来源是生物的行为特征。

 信息传递的来源和方向

结合下面信息传递模式图,分析以下问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1)信息可来自于环境,也可来自于生物。

(2)信息传递一般是双向的。

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渠道

食物链或食物网

多种途径

特点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循环往复,

具有全球性

单向或双向

范围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与无

机环境之间

生物与生物之间

或生物与无机环

境之间

模式图

联系

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把生态系统的各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1.(2016·

吉林实验中学高二期末)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

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

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

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解析:

选C。

分析题意可知:

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发出的聚积信息素、榆树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和群居动物的群体气味都属于化学信息,而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属于物理信息。

2.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过程,则图甲、乙、丙可依次表示(  )

A.能量流动、碳的循环、信息传递

B.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碳的循环

C.碳的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能量流动、碳的循环

图甲是可以循环的,且生产者和无机环境之间是双向箭头,故表示碳的循环;

图乙是单向流动的,故表示能量流动;

图丙是双向的,故表示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种类的判断方法

(1)涉及光、声、温度(热)、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应为物理信息,其接收途径包括动物的听觉、视觉、皮肤及植物的叶、芽或细胞中光敏色素对光信息的接收等。

(2)涉及“化学物质”(包括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动物的尿液、性外激素等)的信息为化学信息。

(3)行为信息是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动作等“肢体语言”来传递和表达的。

(4)从文字表述的着重点判断:

孔雀开屏如果是通过行为传递给对方,则属于行为信息;

如果通过羽毛的颜色等传递给对方,则属于物理信息。

主题二 信息传递的应用[学生用书P87]

分析下面的资料,总结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

蝙蝠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与飞行,几乎完全依赖声波。

蝙蝠通过自身发出声波,对目标进行“回声定位”。

有些植物,像莴苣、茄、烟草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生长。

自然界中,植物开花需要光信息刺激,当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够开花。

许多动物都能在特定时期释放用于吸引异性的信息素。

资料4:

科学家们在研究植物与草食性昆虫之间的关系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当烟草叶片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挥发性化学物质。

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乙种蛾,使其不能在烟草叶片上产卵(乙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如图:

资料5:

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上的相邻营养级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的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

例如:

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子,兔子也同样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

(1)由资料1、2可以看出,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2)由资料3可以得出,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由资料4、5可以看出,信息的传递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害虫防治可以用化学药剂、机械捕杀、生物天敌,若从信息传递的方面考虑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提示:

可以在田间释放过量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达到降低害虫数量的目的。

作用或应用

在生态

系统中

个体水平:

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莴苣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

种群水平:

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异性个体

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

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雪兔和猞猁的关系

在农业

生产中

提高农产品或者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防治

利用模拟的动物信息吸引传粉动物,提高果树传粉效率和结实率;

利用音响设备诱捕或驱赶有害动物

黑龙江实验中学高二期末)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对信息传递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尾属于行为信息

B.鸟类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

C.金钱豹尿液所散发出的气味属于化学信息

D.信息传递可以双向进行

选A。

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尾属于化学信息,A项错误;

鸟类的鸣叫声属于通过物理过程传播的物理信息,B项正确;

金钱豹尿液所散发出的气味属于化学信息,C项正确;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般是双向的,D项正确。

2.下列生产实践未利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是(  )

A.人工释放性外激素制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B.控制日照时间以控制开花时间

C.利用“黑光灯”集中捕杀棉铃虫成虫

D.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选D。

性外激素最重要的作用是引诱害虫异性个体前来交尾,生产中常用性外激素制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植物的开花需要一定时间的光照,据此可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等。

黑光灯可以发出较大剂量的紫外线,诱捕一些对紫外线敏感的害虫。

秋水仙素处理可抑制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从而诱导产生多倍体,未利用信息传递。

核心知识小结

[要点回眸]

[答题必备]

1.生态系统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2.物理信息包括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

3.生物碱、有机酸和性外激素等都属于化学信息。

4.生物的特殊行为,如蜜蜂跳舞、鸟类“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

5.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学生用书P88])

[随堂检测]

1.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发生在(  )

A.种群与种群      B.种群内部各个体

C.生物与环境D.以上三项都对

信息传递发生在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成分之间。

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  )

A.心猿意马B.飞蛾扑火

C.花香引蝶D.老马识途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飞蛾扑火是通过光传递信息,光属于物理信息。

花香引蝶、老马识途都是通过气味传递信息,气味属于化学信息。

3.(2016·

黄冈高二检测)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下列选项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  )

A.警犬嗅寻毒品B.蜜蜂跳舞

C.蝙蝠捕食D.花香引蝶

“警犬嗅寻毒品”不属于信息传递;

“花香引蝶”与化学信息传递相关;

“蜜蜂跳舞”属于生物的行为特征,是行为信息;

“蝙蝠捕食”是由蝙蝠发出超声波,然后通过回声定位来获得食物的过程,超声波属于物理信息,因此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

4.(2016·

贵州黔东南州凯里一中高二期末)狗会用它的尿液和粪便来标记领地和记住来往的路径;

电鳗可输出电压高达300到800伏的电流把比它小的动物电击致死而获取猎物;

蜜蜂发现蜜源后用不同的舞蹈动作告诉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远近。

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哪一类信息传递(  )

A.行为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C.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

D.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狗会用它的尿液和粪便来标记领地和记住来往的路径,这是利用尿液和粪便中的某种特殊化学物质,因此属于化学信息;

电鳗可输出电压高达300到800伏的电流把比它小的动物电击致死而获取猎物,其中电属于物理信息;

蜜蜂发现蜜源后用不同的舞蹈动作告诉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远近,其中舞蹈动作属于行为信息。

5.(2016·

天津一中月考)如图表示的是A与B之间的关系,则A与B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

A.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

B.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

C.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

D.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

由题图可知,A与B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维持这种动态的制约关系的是双方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调节种间关系中的作用。

6.(2016·

海南高二检测)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  )

A.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

B.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

C.当光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开花

D.云杉根的分泌物使玫瑰不能很好地生长

光照时间对植物开花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并非生物的种间关系,故C项符合题意;

其他三项均为不同生物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A项为捕食关系,B、D项为竞争关系。

7.(2016·

合肥一中月考)贝克是英国一个农场的经营者,他在农场种植了一些粮食作物,栽培了多种果树,同时还饲养着优质的家禽、家畜等。

他通过各种措施来提高自己农场中各类农畜产品的产量。

以下是他采取的一系列增产措施:

①根据植物的光周期特性和经济利用部分的不同,人工控制光周期使作物达到早熟、高产。

②释放过量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使雄虫无法辨认雌虫的方位,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活动,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

③家禽饲养,在增加营养的基础上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④用一定频率的声波处理蔬菜、谷类作物等的种子,可以提高发芽率,获得增产。

⑤在稻田中竖立人工扎成的稻草人,风吹稻草人转动,起到驱赶鸟类的作用。

请据此回答问题:

(1)上述增产措施中,涉及的信息依次为: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2)请根据以上措施,总结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 物理信息 物理信息 行为信息

(2)①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②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课时作业][学生用书单独成册]

1.下列各项属于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是(  )

A.信息素B.有机酸

C.孔雀开屏D.温度

信息素和有机酸属于化学信息,孔雀开屏属于行为信息。

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

2.下列各项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

A.哺乳动物的体温B.昆虫发出的声音

C.昆虫的性信息素D.蜜蜂跳舞

化学信息主要是指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如昆虫的性信息素;

哺乳动物的体温、昆虫发出的声音属于物理信息;

蜜蜂跳舞属于行为信息。

3.萌发的种子通过低温处理后,可提前开花和成熟。

如春小麦经过春化处理后,可早熟5~10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温度在生态系统中属于一种物理信息

B.该材料体现了信息传递对植物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

C.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能够提高产品的产量

D.影响春小麦生长发育的信息只有温度

A项描述了信息传递的种类,B项描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C项描述了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在春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光、温度、水分、空气等多种信息的影响。

4.①萤火虫通过闪光来互相识别;

②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飞起,扇动翅膀向雌鸟发出信号;

③某种植物根系可以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因找不到宿主而死亡。

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  )

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选B。

三个实例分析如下:

实例①中的“闪光”属于物理过程,因此通过“闪光”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

实例②中“急速飞起,扇动翅膀”是雄鸟发出的行为信息;

实例③中植物根系分泌的化合物是一种化学物质,传递的是化学信息。

5.运用信息传递作用防治害虫的优点是(  )

①可以减少农药的用量 ②防止环境污染 ③防治效果肯定好于化学防治 ④容易操作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生物防治的优点:

无污染、效果好且持久、成本低等。

6.蟑螂可以传播多种病菌。

研究人员人工合成出雌蟑螂吸引雄蟑螂的性外激素成分,然后把这种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浸入纸中,放在距雄蟑螂55cm的位置,结果在1min内有60%的雄蟑螂被这种激素所吸引。

研究人员还在猪圈里放置了千分之一克这种性外激素,结果一个晚上诱捕了30只雄蟑螂。

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

A.蟑螂的性外激素由雌蟑螂分泌,具有挥发性

B.蟑螂的性外激素是一种信息素

C.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信息传递能在种群的繁衍过程中起作用

由题干可知蟑螂的性外激素由雌蟑螂分泌,具有挥发性,可以吸引雄蟑螂,属于一种化学信息,这对于蟑螂种群的繁殖是有利的。

但是该激素对于其他生物是没有作用的,不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7.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有许多方面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B.提高农业害虫的出生率

C.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

D.提高畜产品的产量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目的在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B项与这一目的相悖。

8.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

这个事实说明(  )

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

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正是这种种间捕食的信息,调节了生态系统中狼和兔数量的动态平衡,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9.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

下列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是(  )

A.适时灌溉与定时饲喂

B.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C.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D.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

性引诱剂是一种化学物质,此实例属于对化学信息的利用。

生产中常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光照属于物理信息的一种,故C、D两项均属于对物理信息的利用。

A项中适时灌溉和定时饲喂属于生物对营养物质方面的需求,不属于对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方面的运用。

10.下列属于对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的是(  )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通过呼吸作用使能量返回到大气中 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④大气中的氮气被根瘤菌转化成无机氮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①描述的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②描述的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③描述了生态系统中生物的行为信息的传递过程;

④描述的是物质循环。

11.(2016·

广州高二检测)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属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的是(  )

A.莴苣在适宜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

B.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

C.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

D.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

昆虫散发的性外激素传递信息和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的行为都属于调节种内关系;

莴苣在适宜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体现了信息传递对生命活动的作用;

草原返青时,“绿色”为捕食者提供了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在调节种间关系时的作用。

12.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山坡上生长着一种灌木,这种灌木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被雨淋溶到土壤中去,能抑制其他植物种子的萌发和草本植物的生长。

当火灾烧尽了此类灌木,其他草本植物便乘机生长繁盛,直到灌木再次出现时,这种化学抑制作用又再次出现。

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灌木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B.灌木释放的化学物质调节的是种内关系

C.灌木与它抑制的草本植物之间是竞争关系

D.农业生产上可利用信息传递控制有害动物

灌木释放的化学物质抑制其他草本植物种子的萌发和草本植物的生长,所以此化学物质调节的是种间关系。

13.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

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

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

甲昆虫采食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现象中,X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进行传递。

(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______。

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__。

(3)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和乙昆虫天敌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无机环境和生物。

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

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物理信息。

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故甲昆虫天敌数量增加,乙昆虫天敌数量减少。

(1)植物与甲昆虫的天敌、植物与乙昆虫

(2)无机环境 生物 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 物理信息

(3)甲昆虫天敌数量增加,乙昆虫天敌数量减少

14.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信息流)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信息流在方式和方向上不同于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营养信息的传递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以及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的关系,因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

(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循环流动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而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2)食物链和食物网 (3)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生物 生物

15.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蜜蜂是一种群居的益虫,蜜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