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复习题综述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0392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0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换性复习题综述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互换性复习题综述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互换性复习题综述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互换性复习题综述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互换性复习题综述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互换性复习题综述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互换性复习题综述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互换性复习题综述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互换性复习题综述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互换性复习题综述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互换性复习题综述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互换性复习题综述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互换性复习题综述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互换性复习题综述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互换性复习题综述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互换性复习题综述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互换性复习题综述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互换性复习题综述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互换性复习题综述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互换性复习题综述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互换性复习题综述Word下载.docx

《互换性复习题综述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换性复习题综述Word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互换性复习题综述Word下载.docx

14、在计算标准公差值时,各尺寸段内所有基本尺寸的计算值是用各尺寸段的()作为该段内所有基本尺寸来计算值的。

A、首尾两个尺寸的几何平均值B、所有尺寸的算术平均值

C、所有尺寸的几何平均值 

D、首尾两个尺寸的算术平均值

15.均方根误差σ是评定测量()误差的精度指标,σ愈小,则测量的()愈(),当测量方法一定时,σ为()。

A.系统B.随机C.精密度D.正确度

E.高F.低G.常数H.变数

16.圆锥的锥度C=1:

10,小端直径30mm,圆锥长为70mm,大端直径()mm。

A.37B.32.5

C.31.4D.44

14.电动轮廓仪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双管显微镜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A.针描B.印膜

C.光切D.干涉

15.光滑极限量规的通端用来控制工件()尺寸,止端用来控制工件()尺寸。

A.极限B.实际C.实效

D.最大实体E.最小实体

16国标规定,内、外花键配合时,采用()作定心尺寸。

A.大径B.小径

C.键宽两侧D.键数

17.一般来说,设计时尺寸公差值()形状公差值,形状公差值()位置公差值。

A.不一定B.小于

C.等于D.大于

18.测量表面粗糙度时,规定取样长度是为了()。

A.减少波度的影响B.考虑加工表面的不均匀

C.使测量方便D.能测量出波距

19.某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为0.1mm,则允许该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偏离量为()mm。

A.0.1B.0.2

C.0.05D.不一定

20._____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A.基轴制是实际偏差B.基孔制是实际偏差

C.基轴制是基本偏差D.基孔制是基本偏差

21.公差原则是指。

A.确定公差值大小的原则B.制定公差与配合标淮的原则

C.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关系D.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

22.光滑极限量规止规的设计尺寸应为工件的。

A.最大极限尺寸B.最小极限尺寸

C.最大实体尺寸D.最小实体尺寸

23、利用同一加工方法,加工Φ45H7孔和Φ100H6孔,应理解为()。

A、前者加工困难B、后者加工困难

C、两者加工难易相当D、无从比较

24、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的精度决定了()。

A、配合精度的高B、配合的松紧程C、配合的性质

25、配合的松紧程度取决于()。

A、基本尺寸B、极限尺寸

C、基本偏差D、标准公差

26、作用尺寸是()。

A、设计给定的B、测量得到的

C、加工后形成的D、装配时产生的

27、比较相同尺寸的精度,取决于();

比较不同尺寸的精度,取决于()。

A、基本偏差值的大小B、公差值的大小

C、公差单位的大小D、.公差等级系数的大小

28、国标规定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是()。

A、因为轴比孔难加工B、为了减少孔和轴的公差带数量

C、为了减少定尺寸孔用刀、量具的规格数量

29、尺寸公差带图的零线表示()尺寸。

A、最大极限B、最小极限

C、基本D、实际

30、配合是()相同的孔与轴的结合。

A、基本尺寸B、实际尺寸

C、作用尺寸D、实效尺寸

31、配合公差带位于配合公差带图的零线下方时为()配合。

A、过盈B、过渡C、间隙

32、孔的最小极限尺寸与轴的最大极限尺寸之代数差为正值,叫()。

A、间隙差B、最大间隙

C、最小间隙D、不能确定

33、孔的上偏差小于轴的下偏差的配合,应是()配合。

A、过盈B、间隙C、过渡

34、下列孔轴配合中选用不当的是()。

A、H8/u7B、H6/g5

C、G6/h7D、H10/a10

35、下列配合代号标注不正确的是()。

A、φ60H8/r7B、φ60H8/k7

C、φ60h7/D9D、φ60H8/f7

36、设置基本偏差的目的是将()加以标准化,以满足各种配合性质的需要。

A、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B、基准制

C、公差带的大小D、各种配合

37、对于游标卡尺主尺的刻线间距为()。

A、1mmB、0.5mm

C、2mmD、0.02mm

38、在等精度精密测量中,多次重复测量同一量值是为了减小()误差的影响。

A、粗大B、随机C、系统

39、对某一尺寸进行测量得到一列测得值,测量精度由于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此温度误差称()。

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粗大误差

40、实际尺寸是具体零件上()尺寸的测得值。

A、某一位置的B、整个表面的

C、部分表面的D、所有表面的

40.形位公差标准中不规定()的未注公差,因为它由该要素的尺寸公差来控制。

A.圆度B.直线度

C.对称度D.平行度

41.对于精密机床的分度齿轮或仪器仪表的读数齿轮,主要要求具有();

若需要可正、反向传动时,应对()加以限制,以减少正、反转的空程误差;

对低速重载传动齿轮,则要求()较高。

A.传递运动准确性B.运动平稳性

C.承载均匀性D.齿轮副侧隙

42.对于孔,J~ZC(Js除外)的基本偏差为。

A.EIB.ES

C.eiD.es

43.形位公差标注应遵循的原则是()。

A、形状公差值应大于定位公差值B、定位公差值应大于定向公差值

C、定向公差值应大于定位公差值D、定位公差值应小于定向公差值

44.形状误差的评定准则应当符合_____。

A.公差原则 

B.包容原则

C.最小条件  D.相关原则

51.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与的公差带形状相同。

A.同轴度B.圆度

C.圆柱度D.线的位置度

52、用游标卡尺测量孔的中心距,此测量方法称为()测量。

A、直接B、间接

C、绝对D、比较

53、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叫()。

A、绝对误差B、极限误差

C、剩余误差D、相对误差

54、精度是表示测量结果中()影响的程度。

A、系统误差大小B、随机误差大小

C、粗大误差大小D、相对误差大小

55、在加工完毕后对被测零件几何量进行测量,此方法称为()测量。

A、接触B、静态

C、综合D、被动

56、检验一批零件,若测量结果分析后发现,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都较小,假定已剔除粗大误差,则可认为这批零件()高。

A、精密度B、正确度

C、精确度D、精度

57、用比较仪测量零件时,调整仪器所用量块的尺寸误差,按其性质分类为()。

58、用示值误差为±

5μm的外径千分尺验收Φ40h6(0-0.016)轴颈时,若轴颈的实际偏差在-21μm和-17μm之间,此时千分尺的示值误差恰好-5μm,此时会出现()现象。

A、合格B、不合格

C、误收D、误废

59、σ是评定测量的()误差的精度指标,σ越小,则测量()越(),当测量方法一定时,σ为()。

A、系统B、随机C、精密度D、正确度

E、高F、低G、常数H、变数

60、公称尺寸为100mm的量块,若其实际尺寸为100.001mm,用此量块作为测量的基准件,将产生0.001mm的测量误差,此误差性质是()。

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粗大误差

61、在零件测量时,测得一数据为23.775mm,数据处理时,若要求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则该值应取成()mm。

A.23.77B.23.78C.23.80

62.尺寸公差带图中,公差带的大小由决定,公差带的位置由决定。

63.

属于配合,最小间隙为。

64.光滑极限量规有规和规,应使用。

65.当相配孔、轴既要求对准中心,又要求装拆方便时,应选用。

A.间隙配合B.过盈配合

C.过渡配合D.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

66.对于尺寸公差带,代号为a-g的基本偏差为。

A.上偏差,正值B.上偏差,负值

C.下偏差,正值D.下偏差,负值

67.若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30μm,孔的下偏差为―11μm,轴的下偏差为―16μm,轴的公差为16μm,则其配合公差为。

A.46μmB.41μm

C.27μmD.14μm

68.工作止规的最大实体尺寸等于被检验零件的尺寸。

A.最大实体B.最小实体

C.最大极限D.最小极限

69.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标准公差有个公差等级。

A.13B.18

C.20D.28

70.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与的公差带形状相同。

68.一般配合尺寸的公差等级范围大致为。

A.IT1~IT7B.IT2~IT5

C.IT5~IT13D.IT8~IT14

69.基本偏差为s的轴的公差带与基准孔H的公差带形成。

C.过渡配合D.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

70.若某平面对基准轴线的端面全跳动为0.04mm,则它对同一基准轴线的端面圆跳

动一定。

A.小于0.04;

B.不大于0.04mm;

C.等于0.04mm;

D.不小于0.04mm

71.最大实体尺寸是指。

A.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B.孔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C.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D.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72.测量误差是指;

按其性质分为误差,误差,误差。

73.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轴相配合按制,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应按制。

74.按具体情况平面度公差带的形状可以是,圆度公差带的形状为。

75.属于定位公差的有()。

A、平行度B、圆度

C、倾斜度D、位置度

76.()是判断零件尺寸合格与否的标准。

A、极限偏差B、公差

C、实际偏差D、以上三者都是

77.用一基本尺寸50上偏差为25

,下偏差为0的孔与上偏差为30

下偏差为-30

的轴配合,则其配合性质是()配合。

A、过盈B、间隙

C、过渡D、以上三者都不是

78.国家标准规定的优先数系R10系列的公比q为()。

A、1.60B、1.25

C、1.12D、1.06

7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Ra数值越小,则表面越光滑

B、零件表面越光滑,该表面的尺寸精度要求一定也越高

C、表面粗糙度是尺寸精度的一部分

D、制造零件时,表面越光滑越好

76.零件加工的尺寸精度,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当孔轴基本尺寸小于等于500mm时,把标准公差分为()级。

A、18B、20

C、8D、12

77.()是设计给定的。

A、实际尺寸B、体外作用尺寸

C、体内作用尺寸D、最小实体尺寸

78.相关公差要求包括包容要求、最大实体要求和()。

A、可逆的最小实体要求

B、可逆的最大实体要求

C、最小实体要求

D、以上三者都是

79.形位公差标注应遵循的原则是()。

A、形状公差值应大于定位公差值

B、定位公差值应大于定向公差值

C、定向公差值应大于定位公差值

D、定位公差值应小于定向公差值

80.属于形状公差的有()。

A.圆柱度C.同轴度

B.圆跳动D.平行度。

81.Φ20f6、Φ20f7、Φ20f8三个公差带()

①.上偏差相同下偏差也相同②.上偏差相同但下偏差不同

③.上偏差不同且偏差相同过渡配合④.上、下偏差各不相同

82.用游标卡尺测量孔的中心距,此测量方法称为( )

 ①.直接测量  ②.间接测量

③.绝对测量    ④.比较测量

83.内螺纹的作用中径和单一中径的关系是()。

①.前者不大于后者②.前者不小于后者

③.两者相等④.两者没关系

84.用三针法测量并经过计算出的螺纹中径是()。

①.单一中径②.作用中径

③.中径基本尺寸④.大径和小径的平均尺寸

85.光滑极限量规的止规用来控制工件的()。

①.作用尺寸②.实体尺寸

③.极限尺寸④.实际尺寸

86.下列配合代号标注不正确的是()。

①.Φ60H7/r6②.Φ60H8/k7

③.Φ60h7/D8④.Φ60J7/f9

87.国标规定,内、外花键配合时,采用()作定心尺寸。

①.大径②.小径

③.键宽两侧④.键数

88.某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为0.1mm,则允许该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偏离量为()mm。

①.0.1②.0.2

③.0.05④.不一定

89.一般来说,设计时尺寸公差值()形状公差值,形状公差值()位置公差值。

①.不一定②.小于

③.等于④.大于

90.公差是指允许零件的变动量,设计时要规定,加工时会产生。

100.h5、h6、h7的相同,不同。

f7、g7、h7的相同,不同。

101、形位公差带的形状决定于()。

A、公差项目B、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公差项目和标注形式

C、形位公差的标注D、被测要素的形状

102、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0.05mm,则其()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A、平行度B、位置度

C、对称度D、直线度E、垂直度

103、同轴度公差属于()。

A、形状公差B、定位公差C、定向公差D、跳动公差

104、在图样上标注形位公差,当公差值前面加注φ时,该被测要素的公差带形状是()。

A、两同心圆或球形B、圆形或球形

C、圆或圆柱D、两同轴圆柱

105、某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为0.2mm,则允许该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偏离量为()mm。

A、0.1B、0.05C、0.2D、0.12

106、一般说来,作用尺寸是()综合的结果。

A、实际尺寸和形位公差B、实际偏差与形位误差

C、实际偏差与形位公差D、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

107、测得某圆轴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径向圆跳动为0.05mm,若其形状误差(圆度)忽略不计,则该轴相对于同一基准的同轴度误差大约为()mm。

A、0.1B、0.05C、0.025

108、一般说,定向误差()定位误差,位置误差()形状误差。

A、大于B、小于C、等于

109、()公差的公差带形状是唯一的。

A、直线度B、同轴度

C、垂直度D、平行度

110、形位公差标准中不规定()和平行度的未注公差,是因为它可由该要素的尺寸公差来控制。

A、圆度B、直线度C、对称度

111、测量径向圆跳动误差时,指示表测头应();

测量端面圆跳动时,指示表测头应()。

A、垂直于轴线B、平行于轴线

C、倾斜于轴线D、与轴线重合

112、在设计时,图样上给出的基准是()要素。

A、关联B、理想C、实际

113、评定位置度误差的基准应首选()。

A、单一基准B、组合基准

C、基准体系D、任选基准

114、形状误差的评定准则应当符合()。

A、公差原则B、包容原则

C、最小条件D、相关原则

115、在下图中所示的同轴度公差,图()标注正确。

a)b)

c)d)

116、对某一被测要素给出定向公差后,一般不再给出其();

如果在功能上有特殊要求,则可同时给出,但其值一定要()定向公差。

A、位置B、定位C、形状

D、大于E、小于

117、在下图中所示的直线度公差,标注正确是()。

118、表面粗糙度是指波距λ和波高h的比值为()。

A、<

40B、40—1000

C、>

1000D、>

3000

119、零件加工时,表面粗糙度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刀具装夹误差B、机床的几何精度

C、进给不均匀D、刀痕和振动

120、表面粗糙度代号表示()。

A、Ra0.8μmB、小于等于Ra0.8μm

C、大于Ra0.8μmD、上限值为Ra0.8μm

121、下面论述不正确的是()。

A、介于表面宏观形状误差与微观形状误差之间的是表面波度

B、表面粗糙度属于表面微观形状误差

C、表面粗糙度属于表面宏观形状误差

D、磨削加工所得表面比车削加工所得表面的表面积粗糙度大

123、测量表面粗糙度时,规定取样长度是为了()。

A、减少波度的影响B、考虑加工表面的不均匀性

C、使测量方便

124.互换性表现为对产品零、部件在装配过程中三个不同阶段的要求。

即装配前

,装配时,装配后。

125.径向滚动轴承内圈的内径公差带规定在零线,且其上偏差为,这是为了使轴承内圈与轴相配时得到的配合。

126.与高度特性有关的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有、、(可写代号)。

127.在配合制的选用中,应优先选用,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或

的原因,选基轴制较为合理。

128.标准中规定基本尺寸为30~50mm时,IT8=39μm,则对于图样标注为Ф40h8时,其最大实体尺寸为mm,最小实体尺寸为mm,对于图样标注为Ф40H8时,其最大实体尺寸为mm,最小实体尺寸为mm。

129.公差原则是处理和关系,按规定分为原则、要求、要求和要求。

17.光滑工件尺寸检验标准中规定,验收极限应从被检验零件的尺寸向移动一个安全裕度A。

130.常用尺寸段的标准公差的大小,随基本尺寸的增大而,随公差等级的提高而。

131.键与键槽的配合尺寸是,采用的是基制配合。

132、电动轮廓仪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A、针描B、印模C、光切D、干涉

133、表面粗糙度的基本评定参数是()。

A、SmB、RaC、tpD、S

134、对于磨削加工表面,其表面粗糙度的评定长度()5倍取样长度,而对于车、铣、保、刨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一般取评定长度()5倍取样长度。

135、评定参数中()最能客观、充分反应被测表面的实际情况。

A、轮廓的最大高度 

B、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C、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D、轮廓的支承长度率

136、用以判断具有表面粗糙度特征的一段基准线长度是()。

A、基本长度B、评定长度

C、取样长度D、标称长度

137、车间生产中评定表面粗糙度最常用的方法是()。

A、光切法B、针描法C、干涉法D、比较法

138、用双管显微镜测表面粗糙度时,被测表面的加工纹路与仪器的狭缝()。

A、平行B、垂直C、倾斜45°

D、倾斜60°

139、塞规的通端用来控制被测孔与轴的作用尺寸不得超越()。

A、实际尺寸B、最小实体尺寸

C、最大实体尺寸D、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140、根据泰勒原则,光滑极限量规通端与被测表面的接触形式应为()。

A、点接触B、线接触

C、全面接触D、局部面接触

141、光滑极限量规止端用于控制工件的()尺寸,通端用来控制工件的()尺寸。

A、作用B、实体C、极限

D、实际E、最大实体F、最小实体

142、塞规通端的设计尺寸应为的()尺寸,止端的设计尺寸应为工件的()尺寸。

A、最大极限B、最小极限

C、最大实体D、最小实体

143、国标规定量规的形位公差值,一般为尺寸公差的()。

A、50%B、50%,并应限制在量规的尺寸公差带之内C、50%以上

144、圆锥配合和圆柱配合相比较,其特点()。

A、定心精度高B、加工方便

C、装拆不方便D、密封性差

145、圆锥以()作为基本尺寸。

A、大端直径B、小端直径

C、长度D、锥度

146.公差是指允许零件的变动量,设计时要规定,加工时会产生。

147.配合是指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之间的关系;

三种配合是、、。

148.孔的基本偏差是由换算得到的;

换算原则为;

国标对孔和轴分别规定种基本偏差。

149、圆锥的锥度C=1:

A、32.5B、37

C、31.4D、44

147.评定单个齿轮的加工精度应检查项目有、、

、。

148.标准公差系列规定了个公差等级。

孔轴分别规定了个基本偏差代号,其中为间隙配合,为过渡配合,为过盈配合。

在公差带图中,公差带的位置由确定,公差带的宽度由确定。

149.在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孔体外相接的理想轴的尺寸,称为孔的体外作用尺寸,与实际轴体外相接的理想孔的尺寸称为轴的体外作用尺寸。

150.尺寸Φ70js6的基本尺寸为,公差等级为,基本偏差为,它是制的轴。

151.在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