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0816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Word格式.docx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Word格式.docx

旅游业发展较快,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较为完善。

第二节挑战与机遇

未来一段时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能源资源需求将大幅增加,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环境保护压力更加突出;

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区域竞争力较弱,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不多,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不足,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

重开发、轻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惯性依然较大,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政绩综合考评体系尚未建立,有利于促进资源整合、强化污染综合防治的宏观统筹机制仍然存在障碍。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由于区域内外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和全球气候变暖,鄱阳湖水位变化异常,连续多年出现历史罕见低水位,鄱阳湖水体污染呈日益加重趋势,保护“一湖清水”的压力不断增大,直接威胁鄱阳湖的生态功能,同时,低水位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血吸虫孳生繁殖,威胁着湖区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上述问题和矛盾,都需要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予以重视和解决。

同时,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也面临良好的机遇。

国内外对可持续发展已形成广泛共识,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代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资源节约的发展模式、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新的竞争优势;

我国确立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和重大举措,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深入推进,中部地区的发展条件逐渐改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

所有这些,为鄱阳湖地区转变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三节战略意义

鄱阳湖流域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又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鄱阳湖地区是江西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环境承载能力较大。

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遵循产业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的理念,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有助于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示范。

——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

大湖流域的开发和保护,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保护和修复湖泊生态系统,有效控制滨湖和江河源头地区的人为破坏,合理开发环湖平原地区,探索大湖流域保护、治理、开发的新经验,有助于保护“一湖清水”,维护湿地复合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保障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

——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

鄱阳湖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较好。

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着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助于培育长江中游地区新的城市群,形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快实现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战略目标。

——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

鄱阳湖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是国际重要湿地,也是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推广生态文化,为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应有贡献,有助于为我国开展国际生态经济合作交流提供重要平台,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

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探索建立反映资源环境成本和生态效益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保护“一湖清水”,建设绿色家园,发展生态产业,实现在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谋崛起。

——坚持科学布局,促进协调发展。

遵循区域生态经济功能特性,把握开发节奏、时序和强度,明确功能分区,优化空间布局,促进人口、产业、资源集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坚持改革开放,促进跨越发展。

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率先创新生态补偿、水权交易、综合开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体制机制。

加强区域融合与对接,扩大国际生态经济交流与合作。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让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第二节发展定位

——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

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鼓励率先探索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模式,走出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为全国其他湖区综合开发和治理发挥示范作用。

——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

发挥保障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切实维护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着力提高调洪蓄水能力,努力创造一流水质、一流空气、一流生态、一流人居环境,构筑区域生态安全体系。

——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

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和知名品牌,建成全国粮食安全战略核心区和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建成区域性的先进制造业、商贸和物流中心,培育若干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重大产业集聚基地,建设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区和休闲度假区,争当中部地区崛起的排头兵。

——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切实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中国坚持生态与经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成就;

广泛开展国际经济和技术交流,积极借鉴国际生态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充分发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自身特色,探索建立国际生态经济合作新机制。

围绕上述定位,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调配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光电、新能源、生物及航空产业基地,改造提升铜、钢铁、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基地。

第三节主要目标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阶段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2009年~2015年为先行先试、强基固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经济实力,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

2016年~2020年为深入推进、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任务是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体系,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

2009~2015年重点规划期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鄱阳湖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

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

湿地保护面积持续稳定,湿地生态功能不断增强;

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数量有所增加;

河道行洪通畅,防洪抗旱治涝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

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质量不断提高,水土流失面积持续减少;

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城镇公共绿地面积不断扩大;

流域综合管理能力大幅增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高效生态农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逐渐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资源综合利用达到新水平,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

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建立,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广泛推广,清洁生产机制初步建立。

率先在欠发达地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生态文明社会初步构建。

生态文化氛围浓厚,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健全,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应急处理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城乡统筹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所突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创建生态城镇、绿色乡村取得明显成效,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第四节功能分区

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同特征和经济地域的内在联系,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和高效集约发展区。

依据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现状和开发潜力,界定区域功能,明确发展方向。

——湖体核心保护区。

范围为鄱阳湖水体和湿地,以1998年7月30日鄱阳湖最高水位线(吴淞高程湖口水位22.48米)为界线,面积5181平方公里。

区域功能是:

强化生态功能,禁止开发建设。

基本要求是:

稳定湖体水质,维护湿地功能,改善候鸟栖息环境;

规范采砂、捕鱼、养殖等经济行为,严格执行采砂管理的相关规定,全面取消湖泊禁养区的围网养殖、肥水养殖,严禁围湖造田、围湖养殖;

认真执行封洲禁牧各项措施,切实控制血吸虫病传播;

加强旅游和船舶污染防治,各类旅游设施必须配备污水及污染物处理装置,入湖机动船舶必须按标准配备使用防污设备,集中停泊区必须设置污染物收集处理设施。

——滨湖控制开发带。

范围为沿湖岸线邻水区域,以最高水位线为界线,原则上向陆地延伸3公里,核定面积3746平方公里。

构建生态屏障,严格控制开发。

加强尾闾疏浚,提高行洪能力;

推进植树造林,建设环湖防护林,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减少泥沙入湖;

限制施肥量大的农业生产活动,严禁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提高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标准,加强污染综合防治,依法依规强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鼓励控制开发带内现有企业搬迁异地改扩建。

——高效集约发展区。

范围为区域其他地区,面积4.22万平方公里。

集聚经济人口,高效集约开发。

稳定提高生态空间,集约整合生活空间,优化拓展生产空间。

遵循主体功能区的理念,科学划分生态保护、农业发展、城镇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域;

严格保护自然保护区、自然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以及饮用水源地、水源涵养区,积极建设沿河、沿湖、沿路生态廊道和城市公共绿地;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大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优势农产品布局区域化、种养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资源向优势区域与优势产业集中,从严控制“两高一资”项目,积极发展生态产业、推广低碳技术,加快形成并壮大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块状经济;

全面推进对外开放,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源转移,大力提高参与国际国内分工与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以湖体保护、滨湖控制、生态廊道建设为重点,建立流域综合管理体制,强化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统筹湖区及流域上下游、干支流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提高环境容量和生态功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一节湿地保护

采取工程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湿地恢复治理力度,增强净化水质、涵养水源、休养生息的能力。

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

巩固退田还湖、还泽、还滩成果,实施鄱阳湖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建立湿地自然恢复区,完善引水设施体系,实施水位和水文周期调节,恢复湿地植被;

治理乱堵堰、乱栽树、乱排污,严禁一切破坏湿地的行为。

加强柘林湖、仙女湖等库区湿地保护,实施小型湖泊、山塘、港汊、农田、溪流湿地保护工程,禁止非法侵占。

加强人工湿地建设,加快湿地动态监测体系和基础数据平台建设,合理建设城市河段、湖泊湿地,提升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管理水平。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

加强候鸟保护,严厉打击非法捕猎、贩运、销售候鸟行为,加快完善候鸟疫病监测防治体系。

实施鱼类资源保护工程,落实休渔措施,妥善安排因实施渔业资源养护措施造成生活困难的部分渔民生活;

加强鄱阳湖鳜鱼、翘嘴红鲌等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为鱼类洄游、繁殖、生息提供优良场所。

严格保护和封育湖区沙洲天然植被,禁止垦荒放牧。

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建设鄱阳湖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救护与繁育中心,重点加强白鹤、江豚、鲥鱼等濒危物种保护,维护种群数量。

加强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矶山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完善国家、省、县三级自然保护区体系,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第二节污染防治

坚持防治并举,统筹生产生活、兼顾城市乡村,实行最严格的污染防治政策,全面提高污染防治水平。

完善防控监测体系,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快防污治污工程建设,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化学需氧量、氮(总氮或氨氮)、总磷、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及削减量原则上优于国家要求,并加以分解落实。

加强生活污染防治。

加快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完善管网收集系统,到2015年所有市县和重点镇建成污水处理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

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对排放湖泊水库的执行更严格的标准。

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率先建成滨湖控制开发带乡镇污水处理设施。

科学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完善标识与警告设施,严禁设置排污口,严禁可能危害水源功能的开发建设及活动。

加快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收集系统,提高固体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水平,统筹城乡收运处理体系,因地制宜采取适宜技术和运行机制,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推行“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到2015年所有市县建成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推进县级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心建设。

加强工业污染防治。

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所有工业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要求做到持证排污和达标排放,防止产业承接中的污染转移。

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生产能力,污染排放不达标或对当地环境影响严重的企业必须实行“关停并转”,建立并实施水污染排放强度大的工业企业退出机制。

鼓励工业企业在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治理,推行清洁生产。

加强“五河”22个重点污染河段治理,有效削减氨氮、总磷、重金属和高锰酸盐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加快园区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和雨污分流系统建设。

推进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二氧化硫和粉尘防治。

加快重点污染企业排污在线实时监测体系和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高污染、高危险物品和放射源安全监管和应急体系建设,加快危险废弃物处置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鼓励使用有机肥和农家肥;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农药施用量;

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水、肥、药的利用效率;

合理布局畜禽水产禁养区和集中养殖区,推广畜禽排泄物收集与再利用模式,加大畜禽养殖场改造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加强污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禁止未处理排放;

加强水产养殖污染治理,推广生态健康养殖;

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农膜、地膜回收利用,推广使用可降解材料。

第三节绿色屏障建设

围绕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的目标,加强林、草业生态体系建设,形成密布城乡、点线面结合的绿色屏障,进一步增强生态系统功能。

构建生态廊道。

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原则,积极建设沿湖、沿河、沿路生态保护带。

在滨湖控制开发带建设鄱阳湖防护林,在“五河”沿岸积极开展绿化带建设,大力实施交通沿线绿色通道工程,推进实施农田林网工程,合理布局城镇和产业密集区周边的开敞式绿色生态空间。

加强植树造林。

重点加强“五河”及一、二级支流源头保护区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以及森林公园建设,积极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加大造林补植、低效林改造、阔叶树补植力度。

加快建设油茶林,因地制宜发展工业原料林、能源原料林、药用林等经济林。

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在生态比较脆弱、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区域和森林公园等地区实行封山育林、禁伐天然阔叶林。

巩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落实退耕还林后期扶持政策。

扩大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提高补偿标准。

强化水土保持。

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加大工程治理力度,加强坡耕地、崩岗、荒山、荒坡、残次林、沿湖沙山、沿河沙地及交通沿线侧坡等水土流失易发区的治理。

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加大封育保护力度,促进水土流失轻微地区植被恢复。

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做好城镇化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

第四节血吸虫病防治

以控制传染源为重点,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降低疫情、压缩疫区,有效控制血吸虫病。

加强综合治理。

全面推行以控制血吸虫病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在有螺洲滩实施封洲禁牧;

在重疫区全面推广以机代牛工程;

在三、四类疫区村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实施饮用水改造工程;

大力推进抑螺血防林、水利血防工程、耕地血防沟渠和低洼地沉螺池建设;

加大疫区血防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觉防治意识。

加大查螺力度,重点压缩垸内及垸外易感地带钉螺面积。

进一步强化人、畜的查病和治病措施,积极救治血吸虫病患者。

提升防治能力。

加强血防机构能力建设,改善业务用房和装备条件,提高科技含量,强化专业队伍素质,提高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理能力。

建立人畜血吸虫病疫情监测体系,加强血吸虫病预警预测、疫情风险评估。

开展鄱阳湖区钉螺分布调查,对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关键技术和重大问题组织攻关,加强对血吸虫病防治的科学指导。

专栏1:

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

●鄱阳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重点建设湿地示范保护区、湿地保护区,建设湿地公园,恢复湿地植被50万亩以上,治理五河入湖口湿地30万亩。

●鄱阳湖珍稀候鸟保护工程:

重点建设候鸟保护监测站(点)、鸟类保护监测设施、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鄱阳湖区水禽疫源疫病检测站(点)。

●鄱阳湖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程:

重点建设鄱阳湖江豚自然保护区以及翘咀红鲌等水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若干县级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基地。

●水源涵养林建设与保护工程:

在“五河”源头及两岸、主要支流源头及两岸、大型水库库区周边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补植补造、水源涵养林建设与保护工程。

●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

围绕江西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这一总体目标,实施市县、乡镇、村庄所在地以及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等四个重点区域的绿化。

●森林资源保护工程:

对流域内的2100万亩天然阔叶林全面实行禁伐,对5100万亩生态公益林实行严格保护,恢复3018万亩受灾生态公益林植被和1000万亩受灾毛竹;

新建一批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

●农区草地开发利用工程:

重点开展天然草地改良、人工种草、草田轮作等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草地生产力,促进草产品加工业和草地农业发展。

●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程:

建设流域内水源保护地,重点建设物理隔离防护和水源保护区内的点源、面源及内源污染治理设施;

治理源头和支流的水土流失,加固整治“五河”干流,取缔工矿污染源,治理养殖污染湖库。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

重点建设流域内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规模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

新增12万户以上户用沼气池,建设3500处沼气集中供气工程、7000处村级沼气服务网点;

建立水稻等作物病虫害安全用药示范区。

●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

重点建设流域内85座县(市)污水处理厂及城镇、工业园区、企业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管网约4200公里,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约500万吨;

建设一批县(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及部分乡镇垃圾处理设施,新增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1.5万吨。

●血吸虫病防治工程:

综合治理河道3000公里;

建设饮水安全工程48000处,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290万人、牲畜71万头;

硬化灌区渠道5400公里。

建设血防生态林30万亩。

第四章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

按照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努力构建以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

第一节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坚持用现代手段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巩固和加强粮食主产区地位,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

提高优质粮食生产能力。

进一步强化国家粮食主产区地位,明确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提高粮食播种面积。

根据《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优质稻谷综合生产能力;

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农田整治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增加土地复垦和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实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沃土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工程。

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完善各项补贴,加大对粮食主产区财政奖励和粮食生产项目扶持力度。

开发绿色有机农产品。

依托山水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势,大力推广“猪(牛)-沼-果(粮、鱼、油、菜)”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重点开发特种水产、有机绿茶、特色果业、无公害蔬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