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0832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

A.政治要求B.价值观念

C.规格要求D.认识水平

9.下列关于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D)7-117

A.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活动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人的发展过程,两者没有关系

B.德育过程是人的发展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两者没有关系

C.德育过程就是品德形成过程,两者没有区别

D.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相区别,又密切联系

10.人的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在品德发展需要和动机的推动下形成发展的,其顺序是(A)7-126

A.知、情、意、行B.情、知、意、行

C.意、情、知、行D.行、意、情、知

11.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和实际品德状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的原则是(A)8-144

A.因材施教原则B.知行统一原则

C.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12.德育组织形式问题是德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指的是(D)10-167

A.德育过程B.德育原则

C.德育实施方法D.德育实施途径

13.有效地进行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11-189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个别教育工作D.营造良好班级德育氛围

14.品德修养内容包括思想修养、政治修养、法纪修养和(D)12-204

A.人文修养B.理论修养

C.艺术修养D.道德修养

15.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也可以叫(A)13-221

A.品德测评B.品德测量

C.品德评定D.操作评定

16.通过诊断,提供了德育效果肯定或否定的等各方面反馈信息,必然在德育有关人员的思想上引起某种程度的震动和反思,情感上也产生某种程度的积极或消极的内心体验,从而在他们思想和行为上产生激励与抑制、鼓舞与监督作用。

这指的是品德测评的(B)13-224

A.诊断作用B.强化作用

C.调控作用D.教育作用

17.品德测评的依据是(A)13-232

A.德育目标B.德育原则

C.德育内容D.德育方法

18.就时间和空间来说,德育工作者劳动的特点是(B)15-262

A.时间的长期性和空间的稳定性B.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

C.时间的无限性和空间的有限性D.时间的稳定性和空间的无限性

19.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对教师具有模仿性和“向师性”的特点,这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者劳动的(A)15-261

A.示范性B.复杂性

C.创造性D.主体性

20.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现代仍然广泛存在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是(A)16-277

A.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B.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C.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D.规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1.对我国古代德育批判继承的基本出发点和原则是什么3-51

答:

一、基本出发点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应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德育体系,并面向共产主义德育的最高目标。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生活和人的品德发展的需要,是德育历史变革性和历史继承性的必然反映和要求,也是对我国古代德育批判继承的基本出发点和目标。

二、原则

对我国古代德育的批判继承,总昀说来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坚持两条标准或原则:

1、依据德育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及其自身所具有的规律和价值;

2、依据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德育体系以及追求共产主义德育的最高目标,特别是社会和人的品德发展的总趋势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的需要。

这两条可以具有简化为科学性和民主性(人民性)两条基本原则或标准。

22.如何理解德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5-89

德育既受政治经济制度制约,同时又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产生巨大影响作用。

这种制约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符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要求的人的品德

德育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能动作用,首先是通过培养符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要求的人的品德实现的。

德育把适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要求的思想道德转化为人的品德,把人纳入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中去,参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从而使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

(2)培养一定社会的政治领导人才

古往今来,各个社会、各个阶级都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和管理人才,从事该社会政治、经济等的领导和管理活动。

(3)传播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制造社会舆论

一定社会的政治观点、社会意识以及社会舆论倾向和性质,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

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政治观点、社会意识、社会舆论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使大多数人都能接受它、服从它,这是该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能够巩固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23.什么是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时有哪些基本要求8-136

一、涵义

这个原则要求德育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又要重视实际锻炼,既要提高学生的品德认识,又要使学生作出相应的品德行为,以便把理论和实际、知和行统一起来。

二、贯彻时的要求

1、联系实际,讲清理论。

2、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

3、教育学生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24.为什么说教学是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10-167

教学不仅是实施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1)教学为学生品德及其能力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2)教学具有教育性,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3)教学是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

25.简述学校德育管理中的教育性原则及如何贯彻这一原则。

16-279

学校德育管理中的教育性原则,要求学校将德育管理过程与德育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管理的教育作用,使之成为动员全校及社会有关方面人员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管理的德育作用。

(2)把管理和说理疏导结合起来。

(3)把教育贯穿于学校德育管理的全过程。

(4)正确运用奖惩手段,发挥奖惩的激励和抑制作用。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如何理解学校德育在人的品德发展中的作用4-65

社会生活条件对人的身心、品德发展的影响作用,对年轻一代来说,常常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

教育受社会制约,同时教育也是一种社会生活条件、一种环境。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形式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内容。

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教育,特别是学校及其德育在人的品德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这是由学校及其德育的特点决定的。

(1)学校是一种专门培养人的社会组织机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条件、社会生活形式。

(2)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社会群体,学校德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

(3)学校及其德育有经过专门培养训练的教师进行施教传道活动,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能力素养和品德修养,又具有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教育的方法与技能,能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德育的规律来教育学生,因而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上具有较好的效果;

(4)现代学校成为社会教化的重要形式。

应该说明,学校及其德育在人的品德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总的说来,它受社会生活条件特别是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受人的身心、品德发展规律的制约。

具体说来,学校德育的指导思想,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职业素养、品德修养和教育水平,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与配合程度等,直接影响学生的品德发展、学校及其德育主导作用发挥的程度和方向。

因此,不能夸大学校及其德育的作用。

27.试论品德修养的过程与特点。

12-213

一、品德修养过程

品德修养过程是个人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标准,主动地进行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陶练活动,培养自己的品德,提高自己的品德水乎或境界的过程。

这是一种个人品德中异质间和同质水平间的矛盾斗争过程,是个人在品德方面内省躬行、主动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过程。

品德修养过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1、产生品德发展完善的需要和主动进行品德修养的动机

2、正确进行自我品德认识和评价

3、制订品德修养计划

4、进行自我品德激励

5、自我品德行为实践和控制

二、品德修养过程的特点

1、自我品德自觉性

2、自我品德内省性

3、自我品德涵育性

4、自我品德实践性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28.案例材料

我是一个班主任,六年级上学期,学校要进行足球赛,经过深思熟虑,我找到后进生C,让他担任足球队队长,让他招兵买马。

他很高兴,下午就送来名单,我一看,清一色的后进生。

我毫不犹豫地批准了,并和他们一起商量训练计划,申明我是教练,是你们的朋友。

最后还对他们说,相信经过15天的努力,你们会成功的。

并且向他们承诺,有困难可以直接找我,允许在这期间少做作业。

班干部、其他任课老师对此有意见,我一一解释做工作,甚至和其他老师演“双簧”,让足球队的学生无意中看见我为他们少做作业与其他老师交涉,站在他们一边。

这使他们更加卖力训练踢球,也更加信任我。

虽然最后他们只得到年级第二名,但他们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支持和信任,懂得了干任何事情只要投入总有回报的道理。

于是,他们主动地把少做的作业补做齐了。

更可喜的是,他们每个人象是换了个人似的对待学习、对待老师的教育。

我又及时肯定、表扬他们的哪怕是微小的进步。

尽管有反复和起伏,但一个学期下来,每个人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在他们的影响下,班级风气也明显好转。

问题:

结合案例内容,谈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11-194

要特别注意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在一个班里,后进生的人数一般并不多,但其能量和不良影响及作用却很大,甚至有很强的破坏性,影响面广,是班级的消极因素,如不抓紧教育,任其发展,不仅影响班集体建设,而且他们也很容易走上歧途,成为害群之马。

但如抓紧教育且教育得法,则可能是“浪子回头金不换”。

后进生的转化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变好(或自新)三个阶段。

根据后进生的特点和转化过程,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他工作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对待后进生,关心热爱后进生。

(2)了解后进生的情况和成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后进生的工作。

(3)培养学习兴趣。

(4)抓反复,反复抓。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

1.《教育漫话》的作者是(B)1-9

A.马卡连柯B.洛克

C.杜威D.夸美纽斯

2.学校德育产生于(D)3-39

A.社会主义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

C.封建社会D.奴隶社会

3.批判继承我国古代德育传统的基本出发点和目标是为了(A)3-51

A.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德育体系

B.继承民本思想和刚健有为思想

C.继承劳动人民的德育思想

D.建立资本主义的现代德育体系

4.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人的品德发生、发展的顺序,每一年龄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是相同的、稳定的,这说明人的品德发展具有(B)4-71

A.顺序性B.稳定性

C.阶段性D.均衡性

5.关于“人的品德”的论述,正确的是(D)4-72

A.人的品德是主观自生的

B.人的品德是先天神定的

C.人的品德是由环境机械决定的

D.人的品德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6.童年期儿童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A)4-75

A.协调性B.动荡性

C.适应性D.两义性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5-86

A.德育的社会性质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B.德育是由政治制度决定的

C.政治经济制度对德育有制约作用

D.科学技术对德育有制约作用

8.德育目标的客观性是指(C)6-98

A.德育目标的存在形式是客观的B.德育目标的表现形式是客观的

C.德育目标的内容和产生是客观的D.德育目标不反映人的主观愿望

9.不同社会的德育目标是不同的,这说明德育目标具有(C)6-98

A.历史继承性B.阶级性

C.社会历史性D.民族性

10.关于“德育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A)6-105

A.不同社会、不同民族的德育内容没有差异

B.阶级社会的德育内容具有阶级性

C.不同社会、不同阶级可以有一些共同的道德规范

D.德育内容具有历史性,不同社会的德育内容不同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7-117

A.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活动过程

B.德育过程就是品德形成过程,二者没有区别

C.德育过程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学生品德的过程

D.品德形成过程是一种人的德性发展过程

12.关于“德育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是(D)9-165

A.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方式的总和

B.德育方法是受教育者受教修德方式的总和

C.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无规律可言

D.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需依具体时间、地点、条件而定

13.评议说理法的方式主要有(A)9-154

A.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B.讲解法、谈话法、调查法

C.讲解法、谈话法、示范法D.讲解法、阅读指导法、陶冶法

14.德育形式主要是指(A)10-167

A.德育实施途径B.德育实施方法

C.德育实施手段D.德育实施目标

15.要做好班集体工作,首先必须(A)11-189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选择培养班干部

C.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D.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16.关于“品德修养”和“德育”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D)12-204

A.品德修养是一种自我活动,与德育的目标无关

B.品德修养是一种自我活动,与德育的内容无关

C.品德修养与德育的过程具有不同步性

D.品德修养存在于德育过程中

17.品德测评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止测评者个人情感因素对测评结果的影响,这说明品德测评必须坚持(B)13-227

A.方向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

C.民主性原则D.可行性原则

18.品德测评不仅是对德育结果的诊断,同时也为德育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客观依据,这说明品德测评具有(C)13-225

A.诊断作用B.强化作用

C.调控作用D.监督作用

19.家庭德育的内容是全面的,但重点是(D)14-239

A.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B.政治教育和法纪教育

C.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D.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

20.在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中,必须反对“一言堂”和“家长制”作风,这说明学校德育管理必须坚持(D)16-280

A.方向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

C.规范性原则D.民主性原则

21.德育的内涵。

2-22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需要,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传、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

22.政治经济制度对德育的制约作用。

5-86

(1)制约德育的社会阶级性质

(2)制约德育的支配权

(3)制约德育的目标

(4)制约德育的内容

(5)制约德育方法的性质和特点

23.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11-196

班集体德育工作除有遵循德育原则外,还应遵循以下要求:

一、全面负责,全面安排

1、对全班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

2、以学为主,全面安排学生活动

二、面向全班,照顾个别

1、面向全班学生

2、面向班集体

3、根据本班学生特点和班级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

4、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5、照顾班上学生的不同部分、类型和层次

三、善始善终,循序渐进

1、抓好起始班的工作

2、立足于“始”,放眼于“终”,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

3、做好毕业班的工作

四、协调一致,互相配合

1、协调班集体内各种教育力量

2、协调班集体与家庭及社会有关方面的教育力量

24.社会德育的特点。

14-245

(1)广泛性和多样性

(2)复杂性

(3)自主选择性

(4)隐形性

(5)快速性和灵活性

25.德育工作者劳动的意义。

15-256

(1)继承和传播社会思想道德

(2)塑造人的灵魂,对人的健康发展起主导作用

(3)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6.知行统一原则的涵义及贯彻要求。

8-136

27.谈谈指导学生进行品德修养应注意的问题。

12-217

(1)把指导学生品德修养纳入学校德育计划

(2)激发学生品德修养的愿望和积极主动性

(3)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4)启发学生制订品德修养计划,帮助学生立志自勉

(5)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我品德锻炼

(6)帮助学生克服品德修养中的障碍

(7)教育学生养成品德修养的习惯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28.请结合有关德育原理分析下列案例,说明班主任的教育艺术。

10-183

绿叶小学有个脑瘫孩子小秦,做任何事都要比正常的孩子困难。

同学认为小秦活着没意思,也有的认为他不该来上学,这样就不会出丑。

对于同学们的看法,班主任张老师决定抓住这一契机,让同学们对小秦进行一次采访。

采访话题包括:

(1)你患脑瘫可以在家休息,为什么还要来上学

(2)你行动不便,怎么每天还是那么快快乐乐(3)你有没有感到自卑(4)你做任何事情都比我们困难,你会怨恨吗

通过采访,小朋友们了解了小秦从一个不会坐、立、走的脑瘫孩子到会坐、立、走的经历。

为了能实现从轮椅上站起来的愿望,小秦稚嫩的腿上已动了多次手术。

同学们发现小秦虽然有残疾,但对一切都充满了希望,他不仅没有悲观失望,还快乐地生活着。

同学们意识到,小秦具有的这些品质正是他们所缺乏的。

大家都表示要向小秦学习,做生活的强者。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教师。

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很多,其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1)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学生,并争取其他任课教师、团队组织、社会有关方面和学生家长的配合,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

(2)班主任特别要精心组织、培养健全的班集体,并通过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

班主任要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集体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萁中班会是一种重要的形式。

班会有一周一次或隔周一次的固定性班会,也有不定期的主题班会。

班主任应该根据学校总的要求,班级的基本情况,并针对学生每一阶段表现出来的具体情况和问题,组织班会活动,确定班会主题。

主题班会一定要主题鲜明,充分准备,要把准备班会的过程变成教育学生的过程。

(3)班主任在加强集体教育的同时,应重视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不同问题,不同对待。

(4)在整个班级工作中,班主任要以“三好”为目标,学习为中心,结合学生的学习和其他活动进行教育。

特别是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习纪律,掌握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业成绩。

全国2010年7月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

1.最新的研究结果认为,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B)1-1

A.德育特殊问题B.德育一般问题

C.德育特殊规律D.德育一般规律

2.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D)1-10

A.共产主义教育B.社会主义教育

C.国际主义教育D.集体主义教育

3.广义的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方面,其中处于基础性层次的是(D)2-25

A.思想教育B.政治教育

C.法纪教育D.道德教育

4.学校德育是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从原始形态的德育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独立的德育形态,它产生于(B)3-39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5.人的品德发展的内因即动力是人在积极活动过程中引起的(D)4-68

A.环境影响与个体接受之间的矛盾

B.教育影响与个体接受之间的矛盾

C.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之间的矛盾

D.品德发展需要与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6.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以提高品德认识和实际活动能力,形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是(B)9-161

A.语言说理法B.实际训练法

C.形象感染法D.品德评价法

7.德育对社会意识的制约影响作用首先表现为(A)5-93

A.传递社会意识的作用B.优化、升华社会意识的作用

C.控制社会意识的作用D.创造、发展社会意识的作用

8.按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社会思想道德的内在逻辑和层次结构,将德育基本内容作系统连贯的安排,是指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安排的(C)6-112

A.程式化B.制度化

C.序列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