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参考资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2102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6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参考资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人类参考资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人类参考资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人类参考资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人类参考资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人类参考资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人类参考资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人类参考资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人类参考资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人类参考资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人类参考资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人类参考资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人类参考资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人类参考资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人类参考资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人类参考资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人类参考资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人类参考资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人类参考资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人类参考资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类参考资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

《人类参考资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参考资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类参考资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

它代表着西方视野里的东方观,是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方式。

人类学对非西方文化的研究

与东方学一脉相承的是十九世纪中叶诞生于西方的文化人类学。

它肇始于欧洲获取世界经济地位和文化霸权后,西方人对进步与落后、文明与野蛮等文化问题的思考。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西方的殖民统治面临着深刻的危机。

如何利用殖民地原有的社会组织进行间接统治,以避免殖民危机的发生,成为了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拉德克利夫—布朗这位功能派的大师,就曾参与并主持培训殖民地官员的工作。

尽管这种西方权威背景下的东方研究不可避免地带有文化偏见,无论是对人类生活本身的深刻洞察、对人类自身本质的理解,还是对社会文化理论的建构,这种对“异邦”的求索和探询,都为东西方文化的沟通创造了必要的先决条件。

东方的文化复兴运动和人类学的文化相对主义理论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并趋于成熟,非西方社会的文化被迫与主流的西方文化进行广泛的接触。

在这种情况下,剧烈的文化变迁就在所难免。

v当文化侵袭使变迁的迫力超出限度时,必然产生反抗和革命。

文化复兴运动是对抗的最初形态。

它反映了文化涵化过程中,被殖民者因其传统文化渐趋失落的危机感。

文化复兴运动三种类型

1.19世纪末北美平原印第安人的幽灵舞;

2.1919年新几内亚地区曾兴起的瓦拉拉(Vailala)狂热运动(昔日重来);

3.千年禧运动(各国被压迫民族寄希望于超自然的力量来改造世界。

它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紧密关联,常常成为现代革命运动的范型。

东西方社会文化冲突的结果

一方面使西方改变了原有的殖民主义态度,强调了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平等权利和民族自觉权,也使非西方文化的价值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承认。

另一方面是东方民族主义的兴起。

这本身就包含着这样的矛盾——既排斥西方文化的介入,又以其发展的模板建构自身的文化体系。

人类学的文化相对主义理论

作为一种研究文化的态度,文化相对论认为,非西方文化是与西方文化同时并存的文化模式。

各民族文化的价值是平等的,不可以高低等级加以区分。

迈向文化理解——人类学“异文化”研究的反思

人类学理解不同境遇下人类的生存状态的初衷与文化自省的意义。

从“想象的异邦”到亲临文化现场……

田野造就的大师和因大师而闻名的田野

在“异邦”搜集别样文化中人类同胞“事实”的人类学大师

新几内亚和斯里兰卡调查的塞利格曼;

安达曼诸岛的布朗;

特洛布里恩岛的马林诺夫斯基;

印第安部落的博厄斯;

伊里安岛的米德;

……

还有他们

生活在缅甸克钦人中间的利奇;

在苏丹努尔人和加纳泰兰西人中间的埃文斯—普里查德、福忒斯;

生活在扎伊尔厘哩人中的道格拉斯

在赞比亚恩丹布人中的特纳;

印尼巴厘岛进行研究的格尔兹等

异域探询、留同存异

人类学者把“异文化”当作与本土文化具有同等地位和价值的实体加以考察,并以一种“遥远的目光”反观自身所处的文化局限,这无疑是弥合文化间的裂痕,建构全球多元文化并存观的根本前提。

人类学的价值

诞生于西方的人类学上承东方学之学术传统,虽始终以冲淡西方文化偏见、理解多元文化为己任,却又不可避免地带有着西方文化霸权的色彩,然而,其力图以“异文化”的远方探索来填平文化间鸿沟的努力,却使东西方文化的二元融为一体。

依此而论,人类学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纽带。

学科存在的永久魅力

费孝通先生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想,道出的是不断升华的境界。

在漂泊的生涯中探究生命永恒的人类学者,却始终执著地肩负着这一神圣的使命。

就此而言,人类学更是跨越文化偏执的桥梁!

社会人类学的观察方法与互网时代的文化沟通

社会人类学一直致力于各种人文类型间的文化沟通和文化理解。

人类学家们对异域文化的探询、对本土文化的自省,便是在化解各族群间因陌生而造成的误解和隔阂。

信息社会的到来,为建立“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全球文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天涯咫尺的景况

1.“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文景观

2.切近又茫远的“他者世界”,富有个性的民族文化还能否存在?

“和而不同”的诉求

前提: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有自己个性的文化存在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

“作为一种交流、创新和创造的源泉,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自然界一样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发展的动力之一,文化多样性“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而且还是个人与群体享有更加令人满意的智力、情感和道德精神生活的手段”。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

人类学情归何处?

1.国家或地区信息资源丰富和信息技术的发达程度——文化政治的思考。

2.根基于传统习俗的心理惯性如何得到切入肌肤的体察——传统研究方法的现代价值。

“蛮荒”人类学的现代处境

作为研究人及其行为的科学,人类学同样适于研究现代社会及其主流话语。

因为对人、社会和文化本质的探讨,无法游离于当代事关重大的课题。

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其生存与发展和生态保育、生物多样与文化多元、疾病与灾祸、人口的控制与人口素质、世界伦理与普化价值等问题的解决息息相关。

对此,人类学者要提出自己的看法。

这是学科自身肩负的使命,也是其赢得普遍承认和尊重的根本所在。

人类学的触角与作为-举例

v戒毒——凉山彝族家支制度——《虎日》

v加州圣何塞大学的人类学硅谷研究(卢克;

达尔)

v,CultureofSiliconValley.StanfordUniversityPress,2002.

vCharlesN.Darrah,Learningandwork:

AnExplorationinIndustrialEthnography.

GarlandPublishing,1996.

赶赴文化的田野

人类学将赋予你一种情怀……

漂泊将带给你“文化自知”的理性……

文化差异是人类学知识论上的本体论假定

文化差异被意识到,是通过与他者的文化接触

人类学的关怀

人类学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生活在远处的“别的人”,也未曾置身于自己的社会之外,它在积极地参与着现代世界的规划。

人类学家不曾淡忘给予世人的承诺(探询与反思)。

人类学对人及其社会终极价值的关怀,已使其不再仅为一门“关于人和社会的复杂科学”,而成为了一种哲学的思考方式。

我的期待

朋友们加入人类学的行列,成为增进文化沟通与理解的使者!

让你的心灵比世界更宽阔!

人类学的视野

第一编英国人类学

第1讲进化论与人类学的开启

古典进化论学派的诞生

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学派,它的产生是文化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界碑。

思想基础

1.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学者运用自然科学的归纳法来研究人类,阐述人类的历史发展。

2.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

斯宾塞的社会进化理论。

殖民贸易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的殖民统治空前。

为了进一步掠夺,就要研究殖民地国家的文化习俗。

人类学研究的早期范式:

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异民族文化风俗研究。

研究方法

民族志资料的积累

比较方法的确立

[地质学、古生物学和史前考古学的发现,使人民认识到可以通过现代的土著居民认识人类远古的生活状态]

人类学之父亲:

泰勒(1832—1917)

1855年去拉美(墨西哥)疗养期间结识考古学家HenryChristy,对人类学产生研究兴趣。

1862年开始参加伦敦人种学会(1844)活动。

学会成员的共识:

由于发现“野蛮人”的工具与欧洲出土的石器时代的手工遗存存在惊人的相似,因此猜测在当代“野蛮人”与业已消失的原始人类种族之间存在着相似性。

因此,“野蛮人”的研究为早期人类学的学科形成提供了界定性的主题。

1871年入选英国皇家学会,同年出版了《原始文化》。

1881年的《人类学》奠定了现代人类学的文化概念和理论基础。

1888年发表《论研究制度发展的方法:

对婚姻和继承法的应用》,第一次采用统计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社会文化现象。

《原始文化》

理论前提:

“人类心智同一性”

由于人类的精神过程普遍相似,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遵循着几乎一致的渠道,表现为进步的特征,并且在文化的进化中得以展现。

拥有相似文化特征的社会,可能代表了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相似阶段。

人类文明进化的重构,依赖比较法和残存法。

人类学家应该像解剖学家那样,研究蒙昧的和古老的民族,寻求那些仍在我们自身发展中起作用的文化的普遍规律。

1.“文化”的概念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2.遗留物(Surival)=残存法

3.万物有灵论(Animism)-宗教信仰的起源和演化

群星闪耀之时

巴斯蒂安《历史上的人》1860*

巴霍芬《母权论》1861

[根据古代的神话、宗教传说和法权本质对古代世界的妇女统治的研究]

麦克伦南《原始婚姻》1865

[关于婚礼中抢劫仪式的起源的研究]

韦斯特马克(

《人类婚姻史》1891

马雷特(

《心理学与民俗学》1920

古典人类学的高峰:

弗雷泽(

巫术与宗教之研究

地方习俗:

罗马附近的内米湖畔;

阿里奇亚的丛林;

森林女神狄安娜的神庙;

神庙祭司——“森林之王”

《金枝》的魅力

1.祭司为什么同时兼有“森林之王”徽号?

1—16

2.为什么祭司就职前要杀死他的前任?

17—59

3.为什么杀死前任之前先要折取一截被称为“金枝”的树枝?

60—69章

《金枝》的进化论思想

人类智力发展的三阶段:

巫术︱宗教︱科学

进化论理论观点在我国民族学人类学中的印证

1.少数民族社会性质的研究

2.母系制以及母系想父系过渡的研究

[永宁纳西族][拉祜西]

3.关于氏族公社——家庭公社——农村公社发展的研究

[独龙族]-[怒族]-[佤族]

4.关于家长奴隶制的研究

[独龙、基诺]-[怒、傈僳、景颇、佤]-[珞巴]

另一种声音:

文化传播学派

1.殖民统治的客观需要

2.反对古典进化论的“独立发明说”、“平行发展说”,认为全部人类文化史是文化传播和借用的历史。

德、奥历史传播学派

拉策尔————“人类地理学理论”

弗罗贝纽斯——“文化神话学”

格雷布奈尔——“文化圈理论”

施米特————“文化圈进化论”

主张:

文化人类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寻找历史上各民族相互接触、文化流传的线索。

特点:

文化多中心论

英国传播学派

里弗斯

史密斯——“埃及中心论”

佩里———“太阳之子论”

人类最初的文化来源于同一个中心(埃及),是一个古文化中心向外扩散流传的结果。

文化单源论

评价进化论的人类学家

泰勒时代人类学著作的共相:

全部以文字材料而非田野观察为基础,尽管在学术模式上具有批判性和探索性,但他们终属“摇椅上的人类学家”。

补救:

皇家人类学协会编,《人类学笔记和询问——为未开化土地上的旅行者和居住者们》(1874第一版)指导田野后来的工作。

托雷斯海峡的人类学考察

第一次大规模提升人类学数据质量的尝试

哈登(

《人类学史》(1910)

1888—1898年两次领导了剑桥大学赴托雷斯海峡的考察。

在巴布亚岛的南海岸进行了4-6个月的集体或独立考察。

6卷报告陆续出版,但影响不大。

托雷斯海峡考察的意义

托雷斯海峡的探险是英国人类学学统的转折点,为随后25年中的一系列转变播下了种子。

1.直接从当地人那里获得有关习俗和信仰的信息;

2.研究的目的不再是一般文化,而是具体的地方文化;

3.方法论的新特征,如:

里弗斯的系谱法

4.里弗斯(1864-1922)和塞利格曼(1873-1940)进入了人类学的阵营,成为新型的民族志学者。

意外启发:

小岛社区搜集数据的形式;

地方生活形式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受到重视。

里弗斯和塞利格曼的田野工作

1901年前往南印度,在托达人(Todas)中生活了5个月,展开了他迷人的、复杂的、近乎神话般的社区研究;

1906年的《托达人》被认为是以新的、集中式田野研究方法论完成的人类学专著的典范。

1908、1914年两次重返美拉尼西亚。

塞利格曼

1903年再赴新几内亚调查,并出版《英属新几内亚的美拉尼西亚》(1910)

1907、1908年与妻子前往锡兰,对维达人(Veddes)展开研究(1911)

在苏丹进行了三次漫长的探险,对中部和南部区域中的阿拉伯人、努巴人和尼罗河流域部落的高度多样化的问候进行了记述(1932)

马林诺夫斯基的登场

马林诺夫斯基整合了托雷斯海峡探险中的教训,他在特洛布里恩岛的调查使其成为新的民族志资料搜集方式的设计者、代表者和宣传者,也为其后几代人类学家的田野工作确立了奠基式的原则。

第2讲功能-结构论与民族志写作的范式

人类学巨擘

布洛尼斯洛·

马林诺夫斯基:

文化的功能

拉德克里夫-布朗:

社会的结构

一、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

1884年4月7日生于波兰的克拉科夫

1902年入大学,学习物理学和数学

1908年获得物理学和数学博士学位

1910年就读于伦敦经济学院

(;

;

1914年前往新几内亚进行田野工作

(1915—1918年间三次历时两年半)

1920—1938年著述教学于伦敦经济学院

1938—1941年耶鲁大学(文明社会的经济人类学研究)

1942年5月去世

二、投身人类学的种子:

痴迷于弗雷泽的《金枝》

“我刚一开始阅读这本巨著,就沉溺在此书中,受其役使”。

——马林诺夫斯基

三、马林诺夫斯基的主要著作-1

1.《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2

2.《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1927

3.《原始民族的性生活》1929

4.《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1926

5.《珊瑚岛上的田园及巫术》1935

6.《科学的文化理论》1931

7.《文化变迁的动力》1935

8.《自由与文明》1947

9.《一本严格术语意义的日记》1967

三、马林诺夫斯基的主要著作-2

生命史的总体历程

[人类学者生活和工作的典范]

在这里——Beinghere

到那里——Beingthere

回到这里—Cominghere

在研究方法上,开创了科学的田野工作之先河。

四、马氏著作视野-1

每部著作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2

人类交换关系的研究(“库拉圈”个案)

岛屿间形成的“环状循环”

与巫术和公共仪式相伴随,交换两种物品:

梭拉哇(Soulava):

红贝壳项链;

木瓦利(Mwali):

贝制臂镯

四、马氏著作视野-2

项链与臂镯是象征性的,交换是仪式性的→背后是一整套实用物品的交换

观察发现:

[1]它的交换圈与日常岛屿间的农业、渔产和手工业产品的互通有无是重叠的。

[2]库拉圈形成极复杂的组织,使不同的部落互相牵连,形成了有机的整体。

四、马氏著作的研究视野-3

与库拉制度密不可分的是土著人的神话与巫术

对巫术和宗教的研究

通常观点:

它们是与科学对立的,没有实用性和理性;

马氏发现:

原始巫术提供了“前科学条件下”人们维护心理安全感的手段。

※把“原始人”看成是非理性民族是不对的,在每一项象征行为背后都深藏着实用性目的。

库拉的意义

库拉—大规模的区域交易制度,完全是为了两种“没有用”的装饰品而设。

库拉交易维系着土著人的光荣与梦想,消耗他们的时间与精力,激励着他们的聪明与才智,撩拨着他们的贪欲与野心。

土著人对工作的热情,对秩序的服膺,对风俗的遵从,对私人占有的渴望,在库拉交易中尽现。

库拉的意义

若我们怀着敬意去真正了解其他人(即使是野蛮人)的基本观点,我们无疑会拓展自己的眼光。

如果我们不能摆脱我们生来便接受的风俗、信仰和偏见的束缚,我们便不可能最终达到苏格拉底那种“认识自己”的智慧。

就这最要紧的事情而言,养成用他人的眼光去看他们的信仰和价值的习惯,比什么都更能给我们以启迪。

——中译本2002:

447

当今之世,偏见、恶意、报复正分割着欧洲民族,所有被珍视和宣称为宗教、科学和文明最高成就的理想已随风而逝,有文明的人类从来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需要宽容。

人的科学以它最细致和深邃的形态,应该在理解其他人类观念的基础上,指引我们达到这种见识、慷慨和宽大。

——中译本2002:

四、马氏著作的研究视野-4

1922—1935年马林诺夫斯基的著作都是围绕特洛布里恩(Trobriand)人的生活而完成的专论。

通过组织该岛的材料,评论了当时西方流行的有关交易、家庭生活和生育、神话、社会规范、园艺的看法。

Trobriand的地理位置(今昔图景——图片)

五、马氏功能理论的核心观点

1.研究文化不能把文化的某些个别方面分割开来,而应该把文化的不同方面放在它们的实际用途的背景下考察。

“一个孤立起来看似粗俗而无意义的信仰,一个似乎怪异‘不道德’的行为,如果将它视为整个思想与行为体系的一部分来了解,便经常变得清楚,甚至干净利落起来”。

——马林诺夫斯基

2.社会人类学者不应该依赖被研究者的口头言论和规则来研究人,而应重视他们的行为。

参与观察的意义和价值

3.如果人类学者已经理解被研究者的行为并已经把这些行为放在一定的场合中考察的话,那么就会发现“野蛮人”的头脑和西方人一样具有理性,因为“他们”也懂得如何操作和利用可能的机会。

六、拉德克利夫—布朗(1881—1955)

大学教育专攻医学和道德科学

1901年进入剑桥三一学院学习人类学(师从;

J.Meyers)

1906—1908年和1910年两次赴印度洋上的安达曼(Andaman)群岛调查

一战期间在汤加和南非当过教育长官

(期间在澳大利亚、南非、美拉尼西亚)

1930年代任教于芝加哥大学,1937年后主持牛津大学人类学系

六、拉德克利夫—布朗的主要著作

《安达曼岛人》1922(中译本2005)

《澳洲部落的社会组织》1931

《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1952(中译本1999)

论文集:

最后25年发表的12篇论文

亲属制度;

社会结构

原始宗教;

原始法律

阐释了他对社会人类学的看法。

七、安达曼岛人今昔与《安达曼岛人》轶事

安达曼岛位于孟加拉湾东部,由200多个岛屿组成,原为英国殖民地,二战期间被日本占领,现为印度的一个省。

印度独立后,在此建立军港,使孤立于大陆之外,人口稀少的岛屿始终处于封闭状态。

寥若晨星的后续研究:

也许是绝唱

2004年印度女人类学家SiteVenkateswar

《发展与种族灭绝——安达曼岛的殖民实践》

安达曼岛分为大、小安达曼两个部分:

大安达曼原有十个部落,小安达曼只有两三个部落。

英国殖民之前估计有5000多人,1901年只剩下2000多人,印度独立时只有1000多人。

最新统计:

安达曼人仅剩下5个部落,不到900人,其中大安达曼岛人仅有36人在世。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大海啸席卷群岛,安达曼岛人遭遇灭顶之灾,濒临绝种。

安达曼岛人今昔与《安达曼岛人》轶事

1906年,25岁的布朗来到群岛,并在此生活两年左右。

布朗没有交代自己的田野工作背景,也没有暴露过自己的隐私。

因此,对他的田野工作我们知之甚少。

他的调查资料相当部分来自前人,尤其是英国殖民地官员马恩(EdwardHoraceMan)和被誉为“安达曼岛人之父”的波特曼(MauriceVidalPortman)

他对前人凌乱的资料有非凡的驾驭能力,将其分类并阐发其功能主义思想。

布朗时代的安达曼岛人

靠天吃饭,每20—50人组成一个由核心家庭构成的地方群体。

他们没有中央权威,甚至没有地方群体领袖,社会控制是非正式的。

地方群体之间关系松散,两个相邻的群体经常调换住地,有时共同举行仪式,并形成通婚关系。

以单偶核心家庭为最小单位,实行外婚,收养常见。

《安达曼岛人》的核心思想

这部民族志探讨了社会组织、仪式习俗、宗教和巫术信仰、神话与传说。

布朗通过安达曼岛人的神话仪式来说明社会是如何通过组织、仪式、习俗、巫术、信仰、宗教、神话等象征手段进入个体心理的。

他认为,社会是一个独立的事实。

它凌驾于个体,无影无形,所以必须通过各种制度把自己落到实处,这就是一个民族看似无关的各种“文化事项”的使命,也就是布朗所表述的“功能”。

八、区别于马氏的结构—功能主义

马氏运用“文化的科学研究”对“人性”加以解释,强调的是在田野中把文化翻译、阐述出来。

布朗主张社会人类学是“概化科学”,是通用的法则,他称之为“比较社会学”。

马氏的功能论解释的是风俗如何满足个人的需要。

布朗的功能论探讨的是社会结构如何在时间的推移中保持自身的作用。

1.布朗的理论源头

斯宾塞的社会机体论

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研究社会的两条途径:

因果的探讨——社会现象如何起源;

功能的方法——现象间的关系和作用

2.“社会结构—功能”的内涵

布朗认为:

社会是一个自我延生的机体或体系,个人的行为受到社会的规范和准则的制约。

“社会结构”:

可以观察并加以界定的社会制度的联结(由制度形成的社会架构)

“功能”:

某种制度对社会整体的延续所发挥的作用(人体的某个器官与整体)

九、马、布对文化进化论的反叛

1.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