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考试方案初稿浙江教育考试院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1064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6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考试方案初稿浙江教育考试院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医学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考试方案初稿浙江教育考试院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医学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考试方案初稿浙江教育考试院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医学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考试方案初稿浙江教育考试院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医学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考试方案初稿浙江教育考试院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医学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考试方案初稿浙江教育考试院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0页
医学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考试方案初稿浙江教育考试院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0页
医学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考试方案初稿浙江教育考试院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0页
医学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考试方案初稿浙江教育考试院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0页
医学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考试方案初稿浙江教育考试院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0页
医学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考试方案初稿浙江教育考试院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0页
医学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考试方案初稿浙江教育考试院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0页
医学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考试方案初稿浙江教育考试院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0页
医学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考试方案初稿浙江教育考试院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0页
医学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考试方案初稿浙江教育考试院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0页
医学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考试方案初稿浙江教育考试院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0页
医学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考试方案初稿浙江教育考试院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0页
医学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考试方案初稿浙江教育考试院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0页
医学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考试方案初稿浙江教育考试院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0页
医学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考试方案初稿浙江教育考试院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考试方案初稿浙江教育考试院Word格式.docx

《医学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考试方案初稿浙江教育考试院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考试方案初稿浙江教育考试院Word格式.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考试方案初稿浙江教育考试院Word格式.docx

熟悉骨的分类;

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2)掌握关节的基本构造;

熟悉关节的辅助性结构;

了解关节的运动。

(3)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

熟悉颈椎、胸椎、腰椎和骶骨的主要形态特点。

(4)掌握椎间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熟悉椎骨间的连结概况;

熟悉脊柱的整体观和运动;

掌握胸廓的组成;

了解胸骨和肋的形态,肋骨与胸椎、肋软骨与胸骨之间的连结。

(5)掌握上肢骨的组成、排列;

了解肩胛骨、锁骨、肱骨、尺骨和桡骨的形态。

(6)掌握肩关节和肘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

熟悉桡腕关节的组成和运动;

了解前臂骨的连结、腕骨间关节和腕掌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的组成与运动。

(7)掌握下肢骨的组成、排列;

了解髋骨、髌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的形态。

(8)掌握骨盆的组成和分部。

(9)掌握髋关节和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

(10)掌握脑颅和面颅各骨的名称;

掌握骨性鼻腔外侧壁的形态结构,熟悉新生儿颅的特征。

(11)掌握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12)掌握临床常用的骨性标志。

3.肌学

(1)了解骨骼肌的作用、形态和分布,了解肌的辅助结构。

(2)熟悉头肌的分部、主要面肌和咀嚼肌的名称。

(3)了解躯干肌的分部和各部肌的名称。

(4)掌握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和肋间肌的位置与作用。

(5)熟悉膈的位置、形态;

掌握膈的裂孔及其所通过的结构、膈的作用。

(6)掌握腹前外侧群各肌的名称、位置、层次、形态;

熟悉腹直肌鞘的构成。

(7)掌握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和通过的内容物,了解其临床意义。

(8)了解上肢肌的分部;

掌握三角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位置和作用。

(9)了解前臂肌的分群及作用。

(10)了解下肢肌的分部和分群;

掌握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和作用。

(11)了解腋窝、肘窝、股三角、胭窝的组成(境界)和内容。

(12)熟悉尿生殖膈、盆膈的概念。

(二)内脏学

1.掌握胸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

2.消化系统

(1)消化管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上、下消化道的概念。

掌握咽峡的构成;

熟悉舌的形态和舌乳头的名称及功能、颏舌肌的作用。

熟悉牙的形态和构造、牙式及牙周组织。

掌握腮腺、下颌下腺的位置及腺管的开口部位。

掌握咽的位置、分部和交通以及腭扁桃体的位置。

掌握食管的形态、位置、食管的狭窄部位及其临床意义。

掌握胃的位置、形态和分部。

掌握小肠的分部;

熟悉十二指肠的位置、形态和分部,熟悉空、回肠的区别。

掌握大肠的分部、盲肠和结肠的外形特征、盲肠与阑尾的位置、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了解回盲瓣的形态、位置及作用。

熟悉结肠分部和各部的位置;

掌握直肠的位置、弯曲和肛管黏膜的结构特点。

(2)消化腺

了解消化腺的组成,掌握肝的位置和形态,熟悉肝上、下界的体表投影。

掌握胆囊的位置、形态,熟悉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掌握肝外胆道的组成和胆汁的排出途径。

熟悉胰的位置、分部和胰管的开口部位。

3.呼吸系统: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

(1)呼吸道

掌握呼吸道的组成和上、下呼吸道的概念。

掌握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其开口部位;

了解固有鼻腔黏膜的分部。

熟悉喉的位置和喉软骨的名称、数量,掌握喉腔的形态和分部。

熟悉气管的位置,掌握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及临床意义。

(2)肺

掌握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

掌握肺下界的体表投影。

了解肺段的概念。

(3)胸膜与纵膈

掌握胸膜与胸膜腔的概念。

熟悉壁胸膜的分部;

掌握肋膈隐窝的概念;

熟悉壁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

掌握纵膈的概念;

了解纵膈的分部和内容。

4.泌尿系统:

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

(1)肾

掌握肾的形态和位置,熟悉肾的被膜。

掌握肾的冠状(额状)切面的结构。

(2)输尿管

掌握输尿管的分部和狭窄,熟悉输尿管的行程。

(3)膀胱

熟悉膀胱的位置、形态和毗邻。

掌握膀胱三角的位置、黏膜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5.生殖系统:

掌握生殖系统的组成。

(1)男性生殖器

掌握男性生殖器的组成。

熟悉睾丸的位置和形态。

熟悉附睾的位置和形态。

熟悉输精管的分部,射精管的合成及开口部位。

了解输精管结扎术常选用的部位。

掌握精索的概念、位置和内容。

熟悉前列腺的形态、位置及主要毗邻。

熟悉阴茎的构造。

掌握男性尿道的弯曲、狭窄和分部。

了解精子的排出途径。

(2)女性生殖器

掌握女性生殖器的组成。

掌握卵巢的形态、位置。

掌握输卵管的位置和分部;

了解输卵管结扎术的常用部位。

掌握子宫的形态、分部、位置和固定装置。

了解阴道穹后部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3)会阴

熟悉会阴的概念和分区,狭义会阴的临床意义。

6.腹膜

(1)掌握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

(2)熟悉腹膜与器官的关系。

(3)熟悉小网膜的位置和分部、大网膜的位置与功能;

了解系膜的名称。

(4)熟悉直肠膀胱陷凹和直肠子宫陷凹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三)脉管系统

1.掌握脉管系统的组成。

2.心血管系统

(1)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及体循环与肺循环的概念。

(2)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及心各腔的形态结构,了解心壁的构造。

(3)掌握心传导系统的组成。

(4)掌握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行程、重要分支及其分布范围。

(5)熟悉心包的构成和心包腔的概念;

了解心的体表投影。

(6)了解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的行程;

熟悉动脉韧带的位置及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意义。

(7)掌握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部。

(8)掌握主动脉弓的分支。

(9)熟悉颈总动脉的起始、位置和行程;

了解颈动脉小球、颈动脉窦的位置和作用。

(10)熟悉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及其分布。

(11)熟悉上肢动脉主干的名称和行程;

了解掌浅弓和掌深弓的组成。

(12)熟悉腹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支、分布。

(13)掌握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的主要分支和分布。

(14)了解肾动脉、睾丸动脉(或卵巢动脉)的来源。

(15)了解髂内动脉的主要分支;

掌握子宫动脉的起始及其与输尿管的位置关系。

(16)熟悉下肢动脉主干名称和行程。

(17)熟悉上腔静脉的合成和收集范围;

熟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的起止、行程。

(18)掌握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的行程、注入部位及临床意义。

(19)熟悉下腔静脉的合成和收集范围。

(20)掌握大隐静脉的起始、行程、注入部位及临床意义;

了解小隐静脉的起始、行程和注入部位。

(21)掌握肝门静脉的合组成、主要属支和收集范围以及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之间的吻合途径和临床意义。

3.淋巴系统

(1)掌握淋巴系统的组成。

(2)熟悉淋巴干的名称及收集范围;

掌握胸导管及右淋巴导管的注入部位和收集范围。

(3)熟悉腋淋巴结、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的位置、收集范围及流向;

了解全身淋巴结群的位置。

(4)熟悉脾的位置和形态。

(5)了解胸腺的位置和形态。

(四)感觉器

1.了解感受器结构的种类和功能。

2.视器

(1)了解视器的组成。

(2)掌握眼球壁的层次、各层的分部及形态结构特点。

(3)掌握眼球内容物的名称和作用。

(4)熟悉房水的循环途径。

(5)熟悉泪器的组成和鼻泪管的开口部位;

了解结膜的形态结构。

(6)熟悉眼球外肌的名称和作用。

3.前庭蜗器

(1)了解前庭蜗器的组成。

(2)了解外耳道的走向;

熟悉鼓膜的位置、分部。

(3)熟悉中耳的组成及鼓室各壁的结构。

(4)掌握咽鼓管的交通、功能及小儿咽鼓管的结构特点和临床意义。

(5)了解内耳的组成;

熟悉骨迷路和膜迷路的分部。

掌握听觉感受器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6)了解声波传导途径。

(五)内分泌系统

1.了解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2.掌握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和胸腺的位置;

了解各内分泌腺的形态。

(六)神经系统

1.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分部和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2.中枢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

掌握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掌握脊髓灰质、白质的位置,掌握灰质内的主要神经核团及白质内的主要纤维束的名称、功能;

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掌握脑的分部和位置;

掌握脑干的组成;

熟悉脑干各部的外形主要结构及其与内部结构之间的联系;

熟悉脑干内主要神经核团的名称和性质,了解脑干内纤维束的联系概况及重要纤维束的名称、功能。

掌握小脑的位置和外形、小脑扁桃体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小脑的内部结构。

掌握间脑的位置、分部及背侧丘脑腹后核的功能。

熟悉下丘脑的组成。

掌握大脑半球的主要沟、回和分叶;

掌握大脑皮质主要机能区的位置。

掌握基底核的名称及新、旧纹状体的概念。

掌握内囊的位置、分部、各部分的组成及临床意义。

了解各脑室的位置和联通。

(2)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熟悉脑、脊髓被膜的层次及蛛网膜下隙和硬膜外隙的位置;

了解硬脑膜窦的概念。

掌握颈内动脉的主要分支。

掌握椎动脉、基底动脉的主要分支。

掌握大脑动脉环的组成、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脑室系统的组成,掌握脑脊液的产生及其循环途径。

3.周围神经系统

(1)脊神经

熟悉脊神经的组成分支、纤维成分及前、后支的分布规律。

了解颈丛的组成、位置和皮支浅出的部位;

熟悉膈神经的分布。

了解臂丛的组成、位置,掌握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和腋神经的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

了解胸神经前支的分布及其节段性。

了解腰丛的组成和位置;

掌握股神经的行程和分布。

了解骶丛的组成和位置;

掌握坐骨神经的行程和分布;

掌握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分布。

(2)脑神经

掌握12对脑神经的名称、性质,了解其成分和分布。

了解嗅神经的行程、性质、分布;

掌握视神经的行程、性质。

熟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的分布。

掌握三叉神经的纤维成分、主要分支和分布

掌握面神经的纤维成分、主要分支和分布,了解其损伤后的表现。

熟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的分布。

熟悉内脏神经的概念和区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部位。

掌握交感干的位置、组成,熟悉交感神经主要椎前节的名称。

掌握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内副交感纤维的起始及节后纤维的分布。

了解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3)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

了解传导通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掌握浅感觉、躯干和四肢的本体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和行程(各级神经元及纤维束的名称和位置、交叉部位、皮质投射区)。

熟悉视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和行程;

熟悉瞳孔对光反射的路径。

掌握锥体束的组成,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概念。

熟悉皮质脊髓侧束的行程、皮质核束的的行程及其对脑神经运动核控制的概况。

了解锥体外系的概念。

了解各传导通路的重要部位损伤后的主要临床表现。

【人体机能】

(一)绪论

1.掌握:

兴奋性,反应,兴奋和抑制,刺激阈、内环境的概念;

反射和反射弧,机件功能调节的反馈控制。

2.熟悉:

(1)生理学与护理工作的关系。

(2)新陈代谢的概念,阈下刺激和阈刺激。

(3)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正反馈和负反馈。

3.了解:

(1)生理学研究的对象、目的。

(2)同化、异化作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3)神经调节,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体液调节,神经一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易化扩散、主动转运、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阈电位和阈刺激、兴奋一收缩耦联的概念。

(1)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形成的原理。

(2)极化、去极化、超极化、复极化、强直收缩的概念。

(3)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特征,兴奋在细胞间传递的原理。

(1)单纯扩散,入胞与出胞的作用。

(2)受体的概念、基本功能与特点。

(3)局部反应、超射的概念。

(4)兴奋传导的原理、速度。

(5)肌丝滑行过程,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单收缩。

(三)血液

(1)各种血细胞的正常数量与主要功能。

(2)凝血的基本步骤。

(3)ABO血型系统及其输血关系。

(1)血细胞比容,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其生理意义,等渗液的概念。

(2)红细胞的生成。

(3)血型分类的依据。

(1)血液的组成和一般理化特性。

(2)血浆的主要成分。

(3)红细胞的渗透脆性与悬浮稳定性,红细胞生成调节。

(4)止血与凝血的概念。

(5)血液中的抗凝因素;

纤维蛋白溶解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6)交叉配血试验,Rh血型的特点。

(四)血液循环

(1)心动周期和心率的概念,心脏射血和充盈过程中心腔容积,内压、血流及瓣膜活动的变化。

(2)心肌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及收缩性的主要特点。

(3)微循环通路与功能,中心静脉压的概念、正常值意义。

(4)压力感受性反射;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

(5)动脉血压的概念、正常值;

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1)正常心率及生理变异;

心输出量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心肌生物电特点及其形成原理。

(3)正常起搏点、异位起搏点的概念。

(4)血流量、血压和阻力的关系,动脉血压稳定的生理意义。

(5)影响静脉血回流的因素;

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6)局部代谢产物对血管的调节作用。

(1)血液循环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2)心力贮备的概念;

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的形成、特征及出现时间。

(3)快反应与慢反应细胞、自律与非自律细胞的概念;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的概念;

心电图基本波形及其所代表的意义。

(4)动脉血压的生理变异,脉搏的形成及其意义。

(5)调节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和中枢;

化学感受性反射;

血管紧张素的作用。

(6)微循环血流量的调节;

脑循环与肺循环的特点,淋巴循环及其生理意义。

(五)呼吸

(1)肺通气的概念,呼吸运动(平静呼吸、用力呼吸)。

(2)胸内负压的概念、特点、生理意义。

(3)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

(4)二氧化碳对呼吸的影响及机理。

(1)呼吸的概念和基本环节。

(2)表面活性物质和表面张力的关系;

弹性阻力、气道阻力及其影响。

(3)潮气量、功能残气量的概念;

肺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的关系。

(4)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氧与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

(5)延髓和脑桥呼吸中枢的作用。

(6)缺氧和氢离子增多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作用途径。

(1)呼吸形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2)跨肺压的概念,气胸和人工呼吸的概念。

(3)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余气量的概念。

(4)肺牵张反射及本体感受性反射。

(六)消化和吸收

(1)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2)胃排空、胃液的成分和作用;

蠕动。

(3)胰液、胆汁的成分和作用。

(4)吸收的部位和途径。

(1)唾液的成分和作用。

(2)胃的运动形式和作用;

胃黏膜屏障的概念。

(3)小肠的运动形式和作用。

(4)消化器官活动的神经调节,胃泌素的作用及引起释放的因素。

(1)咀嚼和吞咽。

(2)小肠液的成分和作用。

(3)大肠内细菌的作用,粪便的形成及排便反射。

(4)吸收的方式。

(5)胆囊收缩素、促胃液素、促胰液素、抑胃肽的作用及引起释放的因素。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1)基础代谢率的概念。

(2)体温的正常范围及测量方法,人体散热。

体温稳定的生理意义,体温调节调定点的概念和调节反应。

(1)体内能量的来源、转移、贮存和利用。

(2)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呼吸商的概念。

(3)人体产热;

汗腺的分泌功能,皮肤血流量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

(4)体温调节的感受装置,体温中枢。

(八)肾脏的排泄

(1)肾小球滤过作用;

有效滤过压。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主要部位、特点及肾糖阈的概念。

(3)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和排泄作用的生理意义。

(4)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及其释放调节。

(1)排泄的概念和途径,肾脏的功能。

(2)尿量和尿的外观。

(3)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影响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

醛固酮的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水重吸收的调控;

渗透性利尿和水利尿的概念。

3.了解

(1)尿的理化性状。

(2)肾脏结构和血液循环的特点。

(3)滤过率的概念,H+、NH3、K+的分泌。

(4)膀胱的功能,排尿反射、尿失禁、尿潴留的概念。

(九)感觉器官

(1)眼视近物的调节。

(2)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功能。

(3)气传导的途径和作用。

(1)眼的折光异常(近视、远视、散光)及矫正。

(2)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

(1)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感受器的分类和一般生理特征。

(2)眼的折光成像、色觉和色盲、暗适应、视力、视野的概念,双眼视觉的作用。

(3)骨传导的概念,耳蜗对声波的感受和换能作用,椭圆囊、球囊和半规管的功能。

(十)神经系统

1.掌握内容

(1)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

(2)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路径和功能。

(3)肌紧张及其生理意义。

(4)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和生理意义,植物性神经外周递质和受体。

(1)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2)痛觉与牵涉痛。

(3)小脑的功能;

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路径和功能。

(4)情绪对植物性功能的影响。

(5)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的概念和意义。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2)突触的结构;

突触传递的特征;

中枢递质概念;

中枢抑制;

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及其生理意义。

(3)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

丘脑的感觉功能;

大脑皮层的感觉功能及其代表区。

(4)脊髓牵张反射的反射弧;

腱反射的生理意义;

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易化和抑制;

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5)植物性神经中枢和结构特点。

(6)条件反射的形成和消退,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

优势半球的概念;

脑电图的波形和意义;

觉醒和睡眠的生理意义。

(十一)内分泌和生殖

(1)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及生理作用。

(2)甲状腺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3)雌激素与孕激素的功能及分泌调节,月经周期的概念。

(1)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关系;

靶腺激素对腺垂体的反馈作用;

神经垂体与下丘脑的关系;

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调节。

(2)月经周期中卵巢、子宫内膜及激素分泌的变化。

(1)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激素的化学分类和作用原理。

(2)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

(3)甲状旁腺素、降钙素、胰高血糖素、盐皮质激素的作用。

(4)生殖、副性征的概念;

睾丸的生精作用,雄激素分泌调节;

卵巢的生卵作用,月经周期形成的原理;

受精与着床,胎盘的功能;

分娩与授乳。

选考模块:

相关专业知识

项目一护理专业知识

【走进护理】

1.了解护理学的发展简史,明确南丁格尔在护理发展中的作用。

2.掌握护理学的任务,护理的概念。

3.掌握人的基本需要理论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4.熟悉护士的角色功能,掌握护士素质的内容。

5.了解人际沟通要素、类型,影响因素和人际沟通的原则。

6.熟悉语言沟通的类型、原则,掌握常用的交谈技巧。

7.了解非语言沟通特点,掌握非语言沟通的技巧。

8.掌握护士仪容礼仪、服饰礼仪、行为礼仪、临床礼仪的基本要求以及实际应用。

9.了解护理程序的发展史,掌握护理程序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

10.熟悉护理伦理基本理念、护理执业中的具体伦理原则及患者和护士的权利与义务。

11.掌握《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内容及实际运用。

【护理评估】

1.了解护理评估的概念、主要内容。

2.一般状态评估:

掌握生命体征,意识状态,体位评估的评估;

熟悉发热、呼吸困难症状评估要点及相关护理诊断等。

3.皮肤粘膜及浅表淋巴结:

掌握皮肤颜色、出血、皮疹、蜘蛛痣的评估;

熟悉水肿症状评估要点及相关护理诊断;

了解浅表淋巴结肿大的评估及肿大的临床意义。

4.头颈部评估:

了解颈部的姿势与运动;

熟悉气管、颈部血管的评估。

5.肺和胸膜评估:

熟悉胸部体表标志;

熟悉肺和胸膜视诊、触诊、叩诊方法;

掌握肺和胸膜听诊的方法;

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体征。

6.心血管评估:

熟悉心脏的视诊、触诊、叩诊;

掌握心脏听诊的方法;

熟悉循环系统常见疾病主要体征。

7.腹部评估:

掌握腹部的体表标志和分区,各脏器所在位置;

熟悉腹部视诊、听诊、叩诊;

掌握腹部触诊;

熟悉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体征。

8.四肢、脊柱评估:

掌握脊柱整体观的形态特点,熟悉四大关节、骨盆评估。

9.神经反射评估:

熟悉生理反射的评估;

掌握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的评估及临床意义。

10.实验室评估:

(1)血液检查。

了解各项检查血液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掌握血常规检查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熟悉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2)尿液检查。

掌握尿液标本的收集和保存方法,熟悉尿液化学检查和显微镜检查常见项目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3)粪便检查。

掌握粪便标本采集与送检的注意事项;

熟悉粪便检查的内容及隐血试验的临床意义。

(4)肝、肾功能检查。

掌握肝功能、肾功能项目及临床应用。

11.特殊器械检查:

掌握X线、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前准备,超声波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