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1255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

《论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

正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变迁规律,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对策,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弘扬长征精神,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且深远的意义.关键词:

长征精神;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

I)64文献标识码:

A七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前行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是中国革命历程中一座不朽的丰碑.长征历时两年,途中共转战14个省份,红军平均每天行军37公里,平均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途中渡过湘江,乌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等22条主要江河,翻越了越城岭,乌蒙山,夹金山,岷山,秦岭,六盘山等20座主要大山,其中有八座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一路上,红军将士们遭受着险山恶水还有敌人围追堵截的双重考验.长征,是人类近现代历史上的奇迹,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的英雄史诗.时至今日,战争的硝烟散尽,但是长征精神早已经融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历练,成为华夏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2006年10月,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在今天,弘扬长征精神,将长征精神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使长征精神绽放出新的生命活力,是对长征精神最好的继承.“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解决好的重大战略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多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重视对他们进行理想和信念的教育.大学生作为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代表”民族希望”,”祖国未来”的青年群体,他们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着眼教育实践,直面大学校园,深入思考大学在人文教育上的特殊使命,结合实际开展长征精神的培育,探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形式,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既责无旁贷,又刻不容缓.一,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现状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受到社会历史的影响,由于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思想随着历史进程中自我意识的增长而增强,过去那种奉献型的,无条件服从社会或国家需要的单一化人生追求,正在被一种现实的,具有明确功利倾向的,个人色彩突出的多样化人生追求所取代.在校大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对国情民情有所了解,对党的思想路线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他们逐渐走向政治理智.同时,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点对象,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使得大学生们能主动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行为规范,认可伦理道德准则.主流是积极,进步的,但不可避免会受到社会发展过程中消极观念的侵蚀和西方政治文化思想而产生负面的影响,西方伦理与传统东方道德产生冲击,而衍生出部分大学生对一些重大政治性问题存在模糊认识,对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信心不足,社会责任感淡化,社会公德和传统文化缺失的支流.”快餐文化”,只求享受不求奉献,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大量西方的观念被大学生所接收,在追逐西方现代观念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道德观念上的思想碰撞,造成大学生政治和道德判断标准模糊.二,弘扬长征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弘扬长征精神.塑造当代大学生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迫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毅然走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并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得以保存,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长征途中,是什么支撑着红军将士们有翻越险山恶水的毅力,是什么给予他们历尽千难万险层层击破敌人穷凶恶极的围堵追截的勇气,又是什么使他们怀着必胜的决心一步步地向革命的胜利迈进?

可以说,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们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是红军长征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他们坚信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定可以被打败,坚信全中国一定能解放,坚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定可以实现.正是这种坚定的革命理想和必胜的信心,给予了红军战士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使得他们能以坚强的毅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虽然战争年代已经远离,但是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同样需要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这是培养他们成才的第一步,而且是重要的第一步.只有具有崇高的理性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坚定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促使他们奋发成才,将来才能投身服务社会的队伍,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中流砥柱.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作者简介:

周煜,女,1984年生,现就读于广西大学政治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信念,归根到底来自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弘扬长征精神,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精神,坚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信心,帮助大学生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转型期,立稳人生的坐标.二,弘扬长征精神,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观.长征是在中国革命极为艰险和困难时期做出的战略决定,在长征的途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经历的痛苦磨难,可以说是完全超出了人的生理和心理极限.据统计,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参加长征的共有20多万人,到达陕北后,四支队伍加起来只有33400多人了,十七八万红军牺牲在长征路上.可以说,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是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这种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和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现代人所罕见的.弘扬长征精神,就是为了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实现21世纪宏伟目标的生力军,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决定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作用,将长征故事,长征精神融入教学中,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始终以谋求国家独立和民族生存为己任,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前途英勇无畏地献出自己的一切;

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观念,积极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之情,使大学生树立报国之志,努力学习,奋力拼搏,把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还要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特征江泽民指出: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使命.今天努力学习,明天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就是最具体的也是最实际的爱国主义表现.三,弘扬长征精神.在当代大学生中倡导凝聚向心价值观.长征的历史表明,紧密团结,顾全大局是革命胜利的保证.红军长征充分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团结互助,不谋私利的精神境界.长征作为一次全国大范围的战略行动,涉及了全国各支红军队伍,全党全军是否能保持高度团结统一,各支红军队伍时候完全服从党中央的绝对领导,这些与我党,红军命运和革命事业的成败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尽管出发的时间,地点,路线不同,但是党中央和红军队伍都能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严格遵守纪律,自觉服从大局,相互支持与配合,各部队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并同闹分裂搞独立的行为?

12?

作斗争,使红军队伍组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只有胸怀全局,严守纪律,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才能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才能发挥团结的力量.正是这种高度凝聚的向心力,使红军一步步走向了胜利.当代大学生要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样需要养成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团结协作,万众一心的集体主义精神.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网络的普及,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引起大学生在观念上的更新;

另一方面也造成他们在价值取向方面的一些困惑,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现象的滋生,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失范和偏离,集体主义观念的弱化等.所以,我们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用红军团结协作,顾全大局以及为了集体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为了整体利益而牺牲局部利益这种高度凝聚的向心观教育和引导广大大学生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力度和深度.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导向.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当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局部利益要无条件的服从集体利益,全局利益的精神.班集体,是与大学生最密切相关的集体组织,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也是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集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的重要阵地.要以班级为依托,积极引导大学生勤奋学习,努力上进,培养自律意识,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要按照学习型组织的要求加强班集体建设,使班级成为有利于大学生人格完善,个性发展,素质提高,团结友爱,充满活力的温暖集体.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10.23.[2]蔡炎斌,刘铁芳.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

(1).[3]简敏.当代青少年理想信念的教育与重塑[J].教学与管理,2006(7).[4]王文利,自向宁.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境遇及方式探求[J].思想教育研究,2006(4).[5]王昌标.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6).[6]郭金光,李贵敏.发扬长征精神培养”四有”新人[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