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好心情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1745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0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出好心情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说出好心情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说出好心情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说出好心情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说出好心情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说出好心情1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说出好心情1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说出好心情1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说出好心情1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说出好心情1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说出好心情1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说出好心情1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说出好心情1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说出好心情1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说出好心情1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说出好心情1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说出好心情1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说出好心情1文档格式.docx

《说出好心情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出好心情1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说出好心情1文档格式.docx

九个人挤在四楼的护栏边向下呼救。

消防队赶来了,但让消防队员束手无策的是,这片老住宅区巷子太窄小,消防车和云梯车都开不进来。

灭火工作一时受阻。

眼看大火一点一点地向四楼蔓延。

消防队长当机立断:

先救被困的居民!

没有云梯车,他只有命令消防队员带着绳子攀壁上楼,打算让他们用绳子将被围的人一个一个地吊下来。

两个消防队员遵命向楼上攀爬,但才爬到二楼,他俩借以攀抓的木椽被烧断了,两个人双双掉下下来。

没有了木椽,就没有了附着点,徒手是很难爬上去的。

就在这时,底层用以支撑整幢楼的粗木柱被烧得咯吱咯吱响,只要木柱一断,整幢楼就有倾塌的危险。

什么样的救援都来不及了,现在被困的人惟一能做的,就是自己救自己了。

没有时间去准备,消防队长只好随手抓过逃出来的一个居民披在身上的旧毛毯,摊开,让手下几个人拉着,然后大声地冲楼上喊:

“跳!

一个一个地往下跳,往毛毯上跳!

背部着地!

”为了安全起见,他亲自示范,做着类似于背跃式跳高的动作。

只有背部着地,才是最安全的,而且,毛毯太旧,背部着地受力面大些,毛毯才不容易被撞破。

站在四楼护栏最前面的,是一个穿着大衣的妇女。

无论队长怎么喊叫,她就是不敢跳,一直犹豫着。

她不跳,后面的人也没法跳,而每耽搁—秒,危险就增大一分,楼下的人急得直跺脚,只得冲楼上喊:

“你不敢跳就先让别人跳,看看别人是怎么跳的。

那妇女让开了。

一个男人来到了护栏边,在众人的鼓励下,他跳了下来,动作没有队长示范的那么规范,但总算是屁股着地,落在毛毯上,毫发无伤。

队长再次示范,提醒大家跳的方式。

接着,第二个人跳下来了,动作规范了许多,安全!

第三个,第四个……第八个,都跳下来了,动作一个比一个到位,都是背部着地,落在毛毯上,什么事也没有。

楼上只剩下一个人了,就是那个穿大衣的女人,可她仍在犹豫。

楼下的人快急疯了,拼命地催促她。

终于,她下定了决心,跨过护栏,弯下腰来,头朝下,摆了个跳水运动员跳水的姿势。

队长吓了一跳,这样跳下来哪还有命在?

他吼了起来:

“背朝下!

”但那女人毫不理会,头朝下,笔直地坠了下来。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只见她像一发炮弹笔直地撞向毯子,也许是受力面太小的缘故,毯子不堪撞击,嗤地一声破了,她的头穿过毯子,撞到了地面上。

“怎么这么笨啊?

前面有那么多人跳了,你学也应该学会了嘛!

”队长慌忙奔了过去,他看到,那女人头上鲜血淋漓,已是气息奄奄。

女人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一点笑意,她抚了抚自己的肚子,有气无力地说:

“我只有这样跳.才不会……伤到我的……孩子。

队长这才看出,这女人是个孕妇。

女人断断续续地说:

“如果我不行了,让医生取出我肚子里的……孩子,已经……九个月了……我没……伤着他(她),能活……”

所有的人顿时肃然起敬,人们这才明白,这女人为什么犹豫,为什么选择这么笨的跳下方式。

她犹豫,是因为她不知道怎样跳才不会伤到孩子。

选择头朝下的方式跳下来,对她来说最危险,对她肚子里的孩子来说最安全!

把最危险的留给自己,把最安全的交给孩子,这就是天底下的母亲时刻在做或者准备做的选择。

附2:

泥石流下的“城堡”

2004年7月19日,如注的暴雨袭击着湖南省通道县骆团寨的侗族寨子。

第二天上午8时40分左右,随着一声轰然巨响,吴家房子后山撕开了一道约80米高、15米宽的口子——山体滑坡了!

巨大的泥石流,如一条恶龙汹涌而下,顷刻间便把正准备撤离到安全地带的吴家11口人全部吞噬了。

灾难来得太突然,连呼喊声都没来得及叫出,11条生命就被死神踩到了脚下。

素不相识的人们纷纷赶到吴家,开始了一场和死神的较量。

暴雨还在下个不停,山体还在不断滑坡,营救工作时时处在危险当中。

但没有人退缩,营救队伍很快就扩充到三百多人。

两个小时后,有3个人先后被救出来,但接下来被挖出来的是一具具已经失去呼吸、心脏停止跳动的尸体。

人们的脸色都凝重起来,空气也变得异常压抑。

人们知道,这么长时间的泥石流的掩埋,已经超越了人类生存的极限,不可能再有人生还了,挖掘变成了机械的动作。

14时30分左右,一个弱小的声音突然从泥石流下面的废墟中传了出来:

“又冷(侗语,要水的意思)!

”“还有人活着!

”这个弱小的声音令营救的群众兴奋地呼喊起来。

当人们小心翼翼地把废墟扒开后,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已经遇难的奶奶吴丙桃弯着腰,用两条手臂把年仅两岁的小孙子吴明安紧紧地护在怀里,她已经僵硬的似两道铁栅的手臂,与身体闭合成一个空间,把吴明安与外面的泥石流分隔开来,吴明安恬静地躺在由两只手臂撑起的世界里,躲过了这场劫难。

孩子被救出来了,现场却没有欢呼声,有的只是一片沉寂,每个人的脸上都涕泪横流……这场山体滑坡灾难夺走了吴明安7位亲人的生命,但两岁的吴明安却在奶奶用生命撑起的“天空”下奇迹般地生还了。

附3:

鲨鱼池的惊险一幕

2004年8月27日15时左右,刘燕带着5岁的儿子童童到沈阳市五里河公园“海洋嘉年华”游玩。

“海洋嘉年华”里有一个叫做“鲨鱼触摸滩”的鲨鱼池,池里游弋着凶猛的白鳍鲨、条纹斑竹鲨和脾气很坏的大海龟。

刘燕母子来到池边时,半米高的岩石台阶上已经站满了十几名六七岁大的看鲨鱼的孩子,为了能让童童看到鲨鱼,刘燕把他抱到台阶上。

就在童童全神贯注看鲨鱼的时候,突然出现了惊险的一幕,一名比童童壮实的大孩子将童童挤进了鲨鱼池里。

落水的童童正面扑倒在水中,呛了几口海水,他在鲨鱼池中挣扎着。

突见池中来了猎物,几条鲨鱼迅速游了过来。

看着跌落池中随时都可能葬身鱼腹的童童,池子边上的孩子都被吓哭了。

就在这危急时刻,扑通一声,鲨鱼池里溅起一片洁白的水花,童童的母亲刘燕不顾一切地跳进了危机四伏的鲨鱼池,她一下子把正在水中扑腾的儿子抱在了怀里。

她边亲吻着童童边大声喊着:

“儿子,你是妈妈的全部。

”一向以凶猛著称的鲨鱼和海龟此时也似被这勇敢的母亲吓得呆住了,竟破天荒地没有向他们发动攻击。

最后,母亲和儿子都奇迹般地平安回到了岸上。

学生体会:

平时爸爸妈妈为我做了很多事,可我从来都没觉得什么。

这次老师上了《感恩父母》一课,让我觉得心里很感动。

我想起了我小时候有一次受了伤,妈妈自己发高烧可没二话就背着我去医院,这也是母爱啊!

为了我,她可以不顾自己。

我以后一定要对爸爸妈妈好,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罗红

做一个受欢迎同学的人

1、帮助学生认识人际交往中交往方式的重要性。

2、学习与人进行人际交往的技巧。

3、认识到友善行为是受人欢迎的行为。

辅导步骤:

教师讲述一个不能与人和睦相处的故事给学生听。

(用幻灯片投影给学生看)故事内容如下:

有一天,语文老师赵老师正在上课,班主任吴老师领了一位新同学来。

吴老师给大家介绍新同学说:

“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班又多了一位新同学。

这位新同学叫李红华,他以后要和大家一起学习。

”然后,吴老师就出去了。

同学们鼓掌欢迎新同学的到来。

赵老师让全班同学都自我介绍。

之后,赵老师叫李红华坐在陈燕燕旁边的座位上。

李红华不高兴地说:

“我讨厌和女生坐一起。

赵老师看到李红华没有课本,就让陈燕燕和李红华一起看,可是,李红华却说:

“把课本给我,你那样拿,我怎么看得见?

”说着,一把把陈燕燕手里的书抢过来,几乎把书都撕破了。

赵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李红华,然后叫李红华一个人坐在后面的位子上。

没想李红华却站起来想跑出教室,被赵老师一把捉住。

赵老师问他为什么要跑出教室,他大声叫:

“放开我,我才不要上课呢!

你管不着我。

”赵老师很生气,李红华破坏了课堂纪律,使赵老师无法上课。

过了很久,赵老师才使李红华安静下来,而这时下课铃响了。

赵老师只好宣布下课,让大家去操场上玩。

黄芸、周敏、梁莉在操场的一边玩跳绳,她们一直玩得很好。

李红华跑过来,一把把她们的绳子抢去了。

黄芸、周敏、梁莉不能继续玩了,就非常生气地走开了,让李红华一个人玩,李红华也生气了。

他也不愿意一个人玩。

但大家都不理他。

就在这时,陈燕燕走过来,李红华就用绳子把陈燕燕套住,大声叫着:

“现在我把你逮住了,你这个讨厌的家伙,看你敢不敢告诉老师!

”陈燕燕被绳子弄痛了,哭了起来……

教师讲完故事后,组织学生讨论以下的问题:

这位新同学做得对吗?

为什么?

李红华同学这样做,在班上能交到新朋友吗?

如果有人像李红华那样对待你,你会怎么样?

李红华如果想要别人喜欢他,他应该怎么做?

教师讲评:

李红华是个顽皮的孩子,他不懂礼貌,不守纪律,不尊敬老师,也不能和同学和睦相处,这种行为表现是不受人欢迎的。

他应该设法改进,才能得到同学们的友谊。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讨论以下问题:

与人相处时,哪些言语、举止、态度是令人愉快的?

与人相处时,哪些言语、举止、态度是令人不愉快的?

什么样的人是受人欢迎的?

什么样的人是不受人欢迎的?

最后,教师总结:

我们在与人相处时,一定要态度诚恳,要有礼貌,要保持情绪的稳定,不可以自私自利、冷漠、骄傲、讥笑别人或者对别人乱发脾气。

如果有什么问题,在家和家长说,在学校找老师。

我们很多人在学习或是与人交往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有的人在处理一些日常事务时常常会遇到热心人的帮助,处处显得得心应手;

而有的人在生活中却处处碰壁,连做一件很小的事情都很难很难呢?

这里除了个人的能力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的人善于交朋友,有的人却不善于、甚至是没有朋友。

那些没有朋友的人往往是不受人欢迎的人!

说到这里我们就很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呢?

依我看,受欢迎的人必须是一个懂得尊重他人、在任何场合都遵守公共道德规范、并且是对同学同事都表现得很热忱的人。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人,他们对同学或者是同桌都不太尊重,处处恶意的挑剔别人的短处并加以嘲弄和取乐,还有一些人不遵守社会公德,什么事都是以“自我”为主,以自己为中心,结果是快活了自己,方便了自己却失去了很多的朋友。

也许有的人说:

我本领大,我什么都不怕,我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与帮助。

我想对这样的人说:

你错了!

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与集体而孤独的存在于世上!

即便是本领大到了通天的人,他也要懂得尊重别人,要不然会被骂上千古的。

君不见,古代的那个曹操,他可谓是千古奇才了,但他却因为“宁肯我负天下人”的极端自私的信条而变得遗臭万年,这是非常可悲也是我们今天的人万万要不得的。

让我们学会尊重别人,热忱待人吧,我们做好了这两点就会变得受人欢迎的!

成怡明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1、树立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的观点。

2、了解自己目前的消极情绪。

3、了解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

小故事:

有一天,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由于牙病,疼痛难忍,情绪很坏。

他拿起一位不知名的青年寄来的稿件粗粗看了一下,觉得满纸都是奇谈怪论,顺手就把这篇论文丢进了纸篓。

几天以后,他的牙痛好了,情绪也好多了,那篇论文中的一些奇谈怪论又在他在脑海中闪现。

于是,他急忙从纸篓里把它捡出来重读一遍,结果发现这篇论文很有科学价值。

他马上写信给一科学杂志,加以推荐。

这篇论文发表后轰动了学术界,该论文的作者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

可以想象,如果奥斯特瓦尔德的情绪没有很快好转,那篇闪光的科学论文的命运就将在纸篓里结束了。

教师简要讲解不同的情绪对人产生不同的作用。

人的情绪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投影“积极情绪的作用”)积极的情绪能提高人的活动能力,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并且可以使人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和可爱,激励人们勇敢地面对艰难困苦,成为人们活动的推动力。

例:

毛泽东同志就是一位充满乐观态度和积极情绪的伟大领袖。

(投影毛泽东的几句诗)请看他写下的诗句,“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正是这种积极的态度和情绪使他对待艰难困苦从不悲观失望,越是艰险越向前。

与积极情绪相反,一切消极情绪都会使人觉得难受。

消极情绪一般具有减力的效应,会抑制人的活动能力,减弱人的体力与精力,使人的自制力下降,以致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多愁善感,郁郁寡欢,深陷孤独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面对落花她伤心落泪,认为这就是她自己命运的写照,于是便去葬花。

由于她长期处于哀愁忧伤的情绪之中,最终她的生命也被消极的情绪埋葬。

角色扮演:

教师结全该班学生目前存在的一些消极情绪,请同学按情境认真扮演,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

情境一:

随着中考时间的临近,该同学常常出现着急,烦躁和不安的感觉。

她为她的功课达不到她的目标而着急,她有时因为忘记了该记住的知识而心烦意乱,她有时对自己的中考结果忧心忡忡。

附:

考试焦虑自消术

消除一些消极的自我意识。

“自贬”:

总认为自己笨、弱、不行;

“求全”:

认为自己应该十全十美;

“他贬”:

总担心自己被别人瞧不起;

“以偏盖全”:

一次考不好,就认为自己再也考不好了;

“主观臆想”:

自己预言自己要失败。

自我设定的考试目标要有一定的弹性。

不能把目标定得太高,应该是比平时的成绩高出5——10分。

好好休息,饮食合理。

学会松弛精神:

深呼吸(胸腹式呼吸法)、冥想法、体育运动、听轻音乐等。

情境二:

我总是学不好数学,上数学课我怕老师提问我,我觉得我的脑子里好象就没有数学细胞一样,我准备放弃数学。

自卑情绪的自我解脱法

正视自卑:

自卑感人皆有之,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有了自卑感千万不可自抱自弃。

善于补偿:

自卑感不一定都是坏事,只要善于自我补偿,可能成为激发斗志的动力。

扬长补短:

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有长处也有短处,要善于扬长补短。

树立信心:

要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地评价自我,尤其要坚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可以发掘。

有时同学之间闹矛盾了,怎么办?

学生讨论后,老师归纳:

(1)“1、2、3”愤怒控制法:

你们觉得最难控制的情绪是什么?

你们不妨这样尝试一下:

“1”想想是不是自己错了;

“2”深呼吸三次,“3”从一数到十。

可以重复进行。

(2)理解宽容法:

地球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人的胸怀。

正如刚才同学所说,有时难免会遇到各种误会,比如:

和父母、和老师、和同学,都有可能。

我们不妨这样设身处地想一想:

今天可能是我错了,他的想法也有道理,他的出发点是好的。

有时死钻牛角尖是不解决问题的,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

(3)转移回避法:

在你们的回答中,用得最多的情绪调节法是:

听音乐、散步、看书、打篮球、逛街购物、吃零食或做点其他自己喜欢的事,把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另外方面,暂时回避消极情绪,等冷静下来再处理。

(4)合理宣泄法:

也有同学提到喜欢躲在房间里打枕头、扔狗熊或偷偷地大哭,或在纸上乱涂乱画,撕纸片(当然不能乱扔);

或找人倾诉,或在无人的地方大喊几声等。

这从心理学上说,是一种正常的宣泄。

(5)自我激励法:

另外,情绪不佳时,照一照镜子,给自己一个笑容,明天会更美好。

或鼓励自己“失败是成功之母”、“不经风雨怎见彩虹”等。

(6)幽默解嘲法:

有时考砸了,可以自嘲一下:

我怎么考得这么“臭”或照照自己生气的样子,乐一乐,情绪也就缓解了。

(7)想象调节法:

当情绪低落时,不妨想想以前快乐的事情,如这一次黄山没去,想想以前去杭州的快乐时光,那也不失为一种调节情绪的好方法。

(8)自我安慰法:

在特定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采用自我安慰法。

如:

生气、发怒太伤身体,不要跟别人计较等。

分组大声朗读:

自然界有潮涨潮落,我们的情绪也会像潮汐一样,有高有低,如果我们以消极的情绪面对学习和生活,那么,我们就会不断地品尝失败的苦果。

为了生活得快乐,为了能有收获,请记住这句话:

凡是允许不良情绪控制其行动的人,是弱者;

凡是迫使行动控制其不良情绪的人,是强者。

我们要快乐,我们要成功,让我们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自从上了张老师上的如何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这节课后,对我影响很大。

 

其实人人都有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的弱点,但人并非注定要成为他情绪的奴隶或喜怒无常的心情牺牲品。

谁能把自己的感觉和情绪“握在手中”,谁就与成功握手成友。

在社交生活中,自我平静下来的艺术,是一种最重要的心理能力。

我们应当尽力抹掉头脑里一切令人讨厌的、不健康的情绪。

每天清晨起来,我们都应该是一个全新的人。

我们应当从我们的思想长廊里抹去一切混乱的印象,取而代之的是和谐、使人振奋、清心怡神的东西。

大家不妨都来试试啊!

学会怎样清除破坏我们舒适、幸福的生活和阻碍我们成功的情绪敌人,是一门最精深的艺术哦!

李璐

帮助别人,让世界更美好

让学生懂得帮助别人是快乐的,我们应该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多帮助别人。

小调查:

你帮助过别人吗?

你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吗?

你是先帮助别人的,还是先得到别人的帮助后才会去帮别人?

为什么要先让别人帮你你才去帮别人?

欣赏一篇文章:

《奴隶与狮子》,你的想法是什么?

有一种帮助更现实,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洛克菲勒与联合国大厦》

还有一种帮助很崇高,可能我们做不到,那么听一听,试一试吧。

《陀思妥耶夫斯基》。

刚才的三个故事中,他们帮助了别人都得到了回报,那么我们是不是帮了别人就一定要别人来回报我们?

如果别人暂时还没帮到我们就气得要命?

甚至就此不理别人了?

我们得到了别人的帮助,是不是可以忘记?

反正刚才也讲了,别人帮我们不是要我们来回

报的,那我们不回报也没关系。

归纳:

我们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要主动关心、帮助别人,但是帮别人的时候不能一心想着让别人来报恩,而作为受到别人帮助的人应该怀有报恩之心。

如果人人都能帮助别人,人人都有报恩之心的话,这个世界将非常美好。

奴隶与狮子

古罗马斗兽场曾经有千百次人兽相搏的血腥场面,但在那里曾上演过一次饥饿的狮子救奴隶的奇迹。

那次,在斗兽场上,饿了好几天的狮子被放了出来,缩在墙角的囚徒罗支莱斯颤抖着拎起长矛,默默地祈祷。

他想自己快要完蛋了,但愿狮子能给自己留下一具全尸。

饿极了的狮子一眼就看到了墙角的人,它大吼一声之后,便迫不及待地猛扑上去。

罗支莱斯眼睛一闭,把长矛向前一刺,狮子却灵巧地避开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那只狮子突

然停止了进攻,并且围着罗支莱斯打起了转转。

然后它忽然停了下来,缓缓地在罗支莱斯身边卧下,温顺地舔着他的手和脚。

全场顿时鸦雀无声。

不一会儿,猛地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罗马皇帝也大为惊讶,破例把罗支莱斯叫到看台上来询问缘由。

原来在一年以前,罗支莱斯在路边发现了一只受了重伤的狮子,他小心翼翼地给狮子包扎了伤口并照料它直到伤口愈合,才送它回到森林。

今天在斗兽场里遇见的正是那只狮子。

听完了罗支莱斯的讲述,罗马皇帝大为感动,立即赦免了他。

人们说真正救罗支莱斯的是他本人,而不仅是那只不失仁义的狮子。

正是他自己种下了善因,才收获了善果。

洛克菲勒与联合国大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尽,在美国纽约成立协调处理世界事务的联合国的事情就被提到日程上来了。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大家突然发现,这个全球至高无上、最具权威的世界性组织,竟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买一块地皮吧,但刚刚成立的联合国机构还身无分文。

让世界各国筹资吧,牌子刚刚挂起,就要向世界各国搞经济摊派,负面影响太大,况且刚刚经历了“二战”的浩劫,各国政府都国库空虚,许多国家都是财政赤字居高不下。

在寸土寸金的纽约筹资买下一块地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联合国筹备人员对此一筹莫展。

听到这一消息后,洛克菲勒家族经商议,马上果断出资870万美元,在纽约买下一块地皮,将这块地皮无条件地赠予了联合国。

同时,洛克菲勒家族也将毗邻这块地的大面积地皮全部买下。

对洛克菲勒家族的这一出人意料之举,当时许多美国大财团都吃惊不已。

870万美元,对于战后经济萎靡的美国和全世界,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洛克菲勒家族却不附带任何条件便将它赠出。

对此,美国许多财团和地产商都纷纷嘲笑说:

“这简直是蠢人之举!

”并纷纷断言:

“这样经营不到10年,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财团便会沦落为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贫民集团。

出入意料的是,联合国大楼刚刚建成完工,毗邻它四周的地价便立刻飙升起来,相当于捐赠款数十倍的巨额财富源源不断地涌进了洛克菲勒家族财团,令那些曾经讥讽和嘲笑过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团和商人们羡慕得目瞪口呆。

这除了要佩服洛克菲勒杰出的商业天赋外,还得归功于他愿意“腾出一只手”助人的“儒商”之风。

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二十多岁时写了一部长篇小说《穷人》。

学工程专业的他怯生生地把稿子投给《祖国纪事》。

编辑格利罗维奇和涅克拉索夫傍晚时分开始看这部小说。

他们看了十多页后,又继续看了下去,一个人读累了,另一个人接着读,就这样一直到晨光微露。

他们再也无法抑制激动的心情,顾不得休息,便直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住所,扑过去紧紧把他抱住,流出泪来。

涅克拉索夫性格孤僻内向,此刻也无法掩饰自己的感情。

他们告诉这个年轻人,这部作品是多么出色,让他不要放弃文学创作。

之后,他们又把《穷人》拿给著名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看,并叫喊着:

“新的果戈理出现了!

”别林斯基开始不以为然:

“你们以为果戈理会像蘑菇一样长得那么快吗?

!

”但他读完以后也激动得语无伦次,瞪着陌生的年轻人说:

“你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出了反应:

“多么好的人!

我要勤奋写作,努力成为像他们那样高尚而有才华的人。

”后来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出了大量优秀的小说,成为俄国19世纪经典作家,被西方现代派奉为鼻祖。

格利罗维奇、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因各自的成就早就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但他们从量初就预料到这个年轻人的光芒将盖过自己时,仍毫不犹豫地“腾出一只手”托举一个陌生人的高尚行为,更令人们尊敬地将他们载人了文学史册;

同时,成名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他们的赞誉,又将他们的形象烘托得更加光辉灿烂。

“叮铃铃……”,下课铃声欢快地响了起来,我们结束了四十分钟的心理课,这节课的内容是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会得到快乐。

起先我认为这是个很普通的话题,因为人们一直在提“助人为乐”这个词,但说实话我却没有真正体会到这种快乐。

但这只是上课之前,如今的我却大不相同。

老师介绍了一篇文章,说的是古罗马时有一个奴隶曾经救过一头狮子,结果那头狮子在人兽对战时认出了他,没有吃他,罗马皇帝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也很感动,就放了奴隶。

我在想如果这个奴隶当时没有救狮子的话,他肯定打不过狮子而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