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农村饮水安全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1929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农村饮水安全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全农村饮水安全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全农村饮水安全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全农村饮水安全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全农村饮水安全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安全农村饮水安全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安全农村饮水安全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安全农村饮水安全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安全农村饮水安全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农村饮水安全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安全农村饮水安全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农村饮水安全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农村饮水安全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五阶段,2005年至今,我国制定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新规划和统一建设标准,农村饮用水逐步进入规范化建设的新的历程。

2.农村安全饮水现有状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农村还比较落后。

受自然和经济、社会等条件的制约,农村居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长期存在,加上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发展政策,使农村供水设施十分薄弱。

城市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政府投入力度大,发展很快;

而大多数农村供水设施主要靠村集体和农民自建,投入不足,造成农村供水以传统、落后、小型、分散、简陋的供水设施为主,自来水普及率低。

目前我国农村安全饮水发展水平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

据有关资料介绍,世界上中等发达国家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在70%以上,发达国家在90%以上。

我国的安全饮水率大致为东部70%,中部40%,西部还不到40%。

农村饮用水源主要来自大自然的的泉水、井水等基本上不采取任何净化措施直接饮用火烧开引用。

2005年,水利部、卫生部联合组织开展以县为单位的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和评估工作,结果表明,全国尚有3.23亿农村人口存在饮水担心全问题。

其中东部地区7780万,中部地区1.3亿,西部地区1.15亿人。

3.23亿饮水担心全人口中各类饮水担心全的有2.27亿人,水量不足、取水不方便和供水保障率低的有9600万。

2.27亿水质担心全人口中,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的有5370万人,引用苦咸水的有3850万人,地表水货地下水被污染的有9080万人,水质中铁锰超标的有4410万人。

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主要类型有如下几类:

一类是已经实现乡镇供水一体化的工程;

第二类为多村联合供水工程;

第三类,单村供水工程;

第四类,单户工程。

前三类为集中供水工程,第四类为分散供水工程。

通过集中式供水工程解决饮水问题的人口有3.4亿,占36.5%,而分散式占63.5%。

可见,我国农村仍以传统、落后的分散式供水为主。

一方面,大量的农村饮水工程是落后的、简陋的、低标准的,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周期赶不上老化破损的周期,许多地区总是处于低水平重复的状态;

另一方面,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血吸虫病等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饮水水质问题依然广泛存在。

3.国家现行政策

(1)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中小河流治理要优先安排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河流及河段,加固堤岸,清淤疏浚,使治理河段基本达到国家防洪标准。

巩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尽快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恢复防洪库容,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

推进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

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要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抓紧完善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加快实施防灾避让和重点治理。

(2)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

加快推进西南等工程性缺水地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坚持蓄引提与合理开采地下水相结合,以县域为单元,尽快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引提水和连通工程,支持农民兴建小微型水利设施,显著提高雨洪资源利用和供水保障能力,基本解决缺水城镇、人口较集中乡村的供水问题。

(3)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

尽快健全防汛抗旱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提高雨情汛情旱情预报水平。

建立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着力推进县乡两级防汛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健全应急抢险物资储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

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立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储备制度。

加强人工增雨(雪)作业示范区建设,科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

(4)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

到2013年解决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担心全人口的饮水问题。

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有条件的地方延伸集中供水管网,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落实管护主体,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制定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用地政策,确保土地供应,对建设、运行给予税收优惠,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或农业排灌用电价格。

4.全国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及改善计划

根据2000年初各省调查资料显示全国农村饮水困人口为5020万,目前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基本解决。

目前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根据去年卫生部和水利部的调查,全国共有三亿浓醇人口纯在饮水担心全问题,氟砷含量超标的饮用水、苦咸水、污染的地表和地下水成为严重威胁农民身体健康的三大隐患。

应严重不足地区6000-80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2015年目标时间饮水担心全人口比例减半;

到2020年基本解决我国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争取让三亿多你哦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

根据我国你哦哦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国内外对饮水安全问题的基本要求,水利部和卫生部日前制订了《农村饮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将农村饮用水分为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分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障率四项指标进行评价,四项指标其中一项指标低于安全或基本安全最低值,就不能地位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

根据《农村饮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在水质方面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的为基本安全;

在水量方面,每人每天可获得水量不低于40-60升为安全,不低于20-40升为基本安全;

在方便程度方面,人力去睡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安全,去睡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为基本安全;

在保证率方面,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

5.危机农村饮水安全的因素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按形式可分为:

利用小泉小水提饮水,早井早池、早窖供水和以深井、浅井、大口井提水三种方式。

通常情况下水源卫生条件较差:

以水库为水源的去水工水工程,汛期水体混浊,加之净化措施少,影响供水水质;

以露天蓄水池为饮用水源工程,没有较好的保护措施,集雨场卫生条件差,不经处理直接饮用,既不卫生,也担心全,而严重威胁农民圣体健康。

水资源紧缺、气候变化,加大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难度。

我国水资源紧缺,是世界上最贫水的国家之一。

受全球气候环境

变化的影响,我国极端气候发生频繁,且水资源总量呈下降趋势,严重威胁饮水安全。

有资料显示,1997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7855亿m3,2004年降为24130亿m3,特别是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地区水资源总量下降趋势极为明显。

河北省平均年降水量上世纪五十年代为612mm,而近七年只有430mm,明显减少。

我国华北、西北地区主要靠地下水源,多年来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单井出水量减少,有的井深在500米以上。

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山丘地区,主要靠集雨的水窖、水池和小水库,由于持续干旱,这些蓄水设施干涸,需要到几十公里外拉水吃。

一方水成本高达40多元。

2006年重庆、四川等地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大旱,许多中小河流干涸,水源枯竭,上百万人饮水困难。

由于水资源短缺和缺少必要的供水设施,全国农村水量不足、保证率低的饮水不安全人口占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三分之一。

水污染严重,已成为威胁农村饮水安全主要因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工业及城市污染大量向农村转移,农村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交错,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村镇水环境恶化,局部突发性恶性水污染事件经常发生,大范围出现的水源污染和水环境破坏,对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影响社会稳定,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通过加快工矿企业工艺技术升级改造、加快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推广测土施肥和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以及加强水功能区监测和管理等措施治理环境污染。

但总体看,农村水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止。

污染不仅造成许多农民的饮水困难,而且给目前已建工程的水源保护带来巨大难度。

目前农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威胁广大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的主要因素,且呈不断扩大趋势。

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中有近一半是由于水环境污染和水源破坏造成的。

6解决农村安全饮水的思路和措施

6.1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总体思路

解决农村高氟水问题的主要策略是打深井,对于通过打深井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

首先打一眼深度超过200米的井,需要穿过不透水层—岩石层,成本非常高,大面积推广需要巨额资金支持;

其次,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从地下抽取的是浅层水,在下雨后会及时得到补给。

由于深井的深度过深,中间又穿过不透水的岩石层,深处水资源在开采后无法得到地表水的补给,随着开采量的加大,深层水存在枯竭的可能;

最后,不能得到及时补给的深层水开采过后,可能会导致地面沉降,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反映,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一些地区饮水安全的基本问题是水污染,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对地表水的净化处理,这也是解决当地农村饮水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

另外,雨水利用工程也是一个值得推广发展方向,具体的做法可以借鉴山区的水窖、集雨工程。

在高砷水和高氟水地区,收集自然界的与雨水进行二次利用是一个解决当地饮水安全的较好途径,而且成本较打深井低,雨水收集起来渗入地下后又变成了高砷水和高氟水,等于白白浪费了。

6.2采取的主要措施

6.2.1工程措施

(1)增强饮水工程规划设计的科学性,饮水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的整个环节,不仅要对水源供水保证程度进行充分论证,而且要结合供水区域的环境特点、产业结构和水现状,用发展的眼光对工程做出评估。

无论工程大小,都要按照总体规划来进行,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的审批和验收制度。

(2)大力兴办集中供水工程,对一些水源条件较好,居住相对集中的乡村,可以采用集中供水的方式。

(3)对于居住分散、调蓄表水比较困难,开发地下水又无源的地区,可以发展早井、早窖集雨等微、小型水利工程。

家家户户建水窖,村村建蓄水池,乡级供水与县级供水网络相连,县级统一规划,从水库或其他水源调水,保证供水保证率。

与此同时,要加强对水质的检验,保证饮水安全。

(4)建立、健全水质监测系统,增建水处理和净化设备。

6.2.2非工程措施

(1)要防治并重,综合治理。

水源的保护要与水质处理相结合,特别要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格监控化肥、农药的使用,水源地附近要禁止发展高污染工业,防止和逐步减轻对农村饮用水源的污染,让群众喝上干净水。

(2)资金筹集措施。

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单靠国家的有限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资金筹措上,要从推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入手,在产权流动,结构多元的基础上拓宽筹资、融资渠道,要积极发展股份合作、联合办水;

大户带头、民营办水;

拍卖转让、滚动办水;

贷款融资、举债办水等融资办水方式,是饮水工程在产权明晰,责权利一致的前提下保证足够的投入,得到良好的运行。

(3)谁家调控措施。

饮水工程供水水价偏低,是制约供水工程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供水管理政策,实行保底价、成本价和超额用水水价区别对待、足额收取的政策,是人需饮水工程实现有偿供水,以水养水,逐步走向良性循环。

(4)管理监督措施。

长期以来,重建轻管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为了保证饮水工程的持续有效运用,保证饮水安全,必须从根本上采取措施既要从工程的所有权、经营权等方面强化管理,也要加强部门监督、服务等管理功能,还要适当从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饮水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才能保证农村人畜的饮水安全。

7.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的对策

7.1饮水工程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摆到优先位置,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深化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水源保护、水质监测和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使农村居民获得安全饮用水,维护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7.2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我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众多,需要从实际出发,全面安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中,要与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规划相衔接,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统筹考虑饲养畜禽和二、三产业用水需求。

“十一五”期间重点解决农村居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及微生物病害等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水质问题,以及局部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

优先安排解决人口较少民族、水库移民、血吸虫疫区、涉水重病区村、华侨农场和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

(2)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首先要保护好饮用水源,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地防护,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

特别要防止采矿、工业等引起的水源污染和破坏,按照“谁污染、谁破坏、谁付费”的政策,做好源头治理;

同时引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减少面源污染,加强农村废污水、垃圾、粪便处理,做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中,应根据水源水质等情况,采取适宜的水质净化措施;

同时加强水质检验,建立水质监测体系,保障供水安全。

(3)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要充分考虑区域水资源条件,采取资源节约型建设方式,做好水资源配置,处理好生活用水与生产用水的关系,优先保证生活用水需求,干旱缺水地区要重点保障水源保证率;

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水资源等条件以及村镇发展需要,做好区域供水工程规划,加强工程可靠性和可持续性论证,水质、水量并重,合理选择水源、工程型式、供水规模和水质净化措施。

有条件的地方,提倡发展适度规模的联片集中式供水、供水到户,或依托已有的自来水厂,通过延伸其供水管网发展自来水;

制水成本较高的地区,提倡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水分质供水;

山丘区居住分散的农户,可采取分散式供水。

(4)建管并重,完善机制

改进农村饮水项目建设和管理办法,确保工程质量,落实管理主体和责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形成良性运行机制。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政府投资为主,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农民投工投劳,但要防止加重农民负担。

加强前期工作,严格项目审查审批程序;

对于建成的饮水工程,要建立验收、跟踪调查和水质监测制度,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主要由各级地方政府负责,中央给予指导和资金支持;

有关部门要分工负责,密切配合。

要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普及饮水安全知识,大力提倡节约用水。

7.3供水工程建设

根据水源、用水需求、地形、居民点分布等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工程类型。

集中式供水工程具有供水可靠、便于专业化管理的特点,规划提倡建设联片集中式供水工程,包括管网延伸、适度规模集中供水和分质供水等,有条件时,供水到户。

山丘区,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和落差,兴建自压供水工程;

平原区,采用节能的变频供水技术和设备,兴建无塔供水工程。

①集中式供水

管网延伸。

距城镇等现有供水管网较近的农村,利用已有自来水厂的富余供水能力,或扩容改建已有水厂,延伸供水管网,发展自来水。

新建水厂。

人口稠密,水源水量充沛,地形、管理、制水成本等条件适宜时,结合当地村镇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区域供水整体发展,合理确定供水范围,兴建适度规模的跨村镇联片集中供水工程。

水源水量较少,居民点分散时,可兴建单村集中供水工程。

分质供水。

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难以找到良好水源的地区,采取特殊水处理措施,制水成本较高时,兴建集中供水站,分质供水。

处理后的优质水用于居民饮用和做饭,利用原有供水设施(如手压井、水窖)提供洗涤、饲养牲畜等其他生活杂用水。

在确定农村供水工程的供水规模时,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用水水平和习惯,避免供水能力过剩,造成浪费。

②分散式供水

山丘区居住分散的农户,兴建单户或联户的分散式供水工程。

有浅层地下水的地区,采用浅井供水工程;

有山溪(泉)水的地区,建设引溪(泉)水设施;

水资源缺乏或开发利用困难的地区,建设雨水集蓄饮水工程。

7.4加大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力度

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以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为重点,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力度。

依法严格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合理确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饮水工程管护范围,制定保护办法。

大力治理污染,饮用水水源地附近要禁止发展高污染工业,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

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指导农户合理施用化肥、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监控化肥、农药的使用,推进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发动群众做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防止垃圾和粪便等面源污染。

加强禽畜养殖环境管理,推广水产生态养殖,严格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围网等形式的水产养殖活动。

严格禁止破坏涵养林和水资源保护设施的行为,因地制宜地进行水源安全防护、生态修复和水源涵养等工程建设。

特别要防止乱打井、乱开矿造成饮用水氟、砷等有害物质超标。

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定期开展对集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进行专项整治并挂牌督办。

对违法违规建设的项目,要责令停建并限期治理整顿或拆除;

对排污超标的企业和单位,要责令限期达标排放或搬迁。

7.5加强水质分析

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检验分析工作,按照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和《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SL308)的要求,定期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检验,确保农村饮用水的安全。

8.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意义

一是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减轻了医药费支出负担。

饮水解困项目的实施,不仅解决了农民的饮水困难,同时也改善了他们的卫生条件,减少了水介传染病发病率,提高了农民尤其是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

据调查分析,受益区人均年减少医药费支出40元左右。

二是节省了家庭取水劳动用工,解放了农村劳动力。

据调查,饮水工程建成后,平均五口之家每年用于挑水的工日可减少50个,节省的劳力和时间转向投入种植、养殖等生产,也增加了外出务工、经商等机会。

三是促进了农村庭院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贫困户脱贫。

饮水条件的改善,增加了家庭饲养畜禽的数量,为发展庭院种植和家庭农副产品加工提供了水源保障。

四是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饮水问题的解决,减少了水事纠纷,促使农民养成了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美化了居住环境等。

五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

受益地区群众将饮水解困工程称为党和政府的“德政工程”、“爱民工程”;

基层干部称之为“三个代表”在基层最直接、最有力的体现。

结束语

通过对农村饮水安全的调研,知道了当今农村饮用水存在的安全问题,现在在国家大力的支持下,改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起着重大的作用。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个准公益性或准公共性工程,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将有利于缓解政府资金的压力,减少政府财政负担,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

这次论文调研主要从农村饮水现状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早日改善农村饮水条件,让农民喝上干净水,放心水,让社会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左其亭,窦明,吴泽宁.水资源规划与管理[M].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左其亭,晨曦.面向可持续发展水资源规划与管理[M].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文件》2010,1202

4.李代鑫,杨广欣.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5):

4-7.

5.李广贺,刘兆昌,张旭.水资源利用工程与管理[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6.刘昌明,陈志恺.中国水资源现状评价和供需发展趋势分析[M].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7.姜开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农民群众饮水安全〔J〕.水利部农村水利司,2008,(7):

7-9.

8.李仰斌.采取措施努力工作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J].中国水利,2005,(3):

30-32.

9.《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J),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卫生部,2007,(8).

10.王延勇.我国生活饮用水安全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

(1):

34-36.

11.李丽,张震宇,杨金田.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现状分析及保护政策建议[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9).

12.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检查调研报告[J],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水利部规划计划司,2008,

(2).

13.刘正平.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水利保障[J],重庆水利局,2008,

(2).

14.董增川,刘凌.西部地区水资源配置研究.水利水电技术,2001,32

(2):

1-4

15.科学建管多方筹资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J],重庆市巴南区水利农机局

16.任黎,董增川.农村饮用水源污染的因素和对策[J],江西水利科技.2003,29(3):

156-157.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