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1947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8.2017年5月由北京主办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

下列与古代丝绸之路有相似作用的历史事件是(  )

A.文成公主入藏B.宣政院设立

C.郑和下西洋D.伊犁将军的设置

9.《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

“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

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

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甲午战争B.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

10.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  )

A.1894年B.1840年C.1856年D.1851年

11.“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

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

12.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

A.广州起义B.秋收起义C.南昌起义D.百色起义

13.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

“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

”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

①中华民国的成立②侵华日军屠杀中国同胞的暴行

③中共“七大”的召开④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4.德国财经网称“雄安新区”是“中国新区3.0”,同时,深圳与浦东的崛起之路反复被说起。

据此推断合理的是(  )

A.浦东新区迈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B.深圳特区是我国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

C.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果的体现

D.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15.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西方科技文化成就的笔记,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B.牛顿﹣﹣英国﹣﹣“力学三定律”

C.西班牙﹣﹣毕加索﹣﹣《向日葵》

D.德国﹣﹣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16.《权利法案》、《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都体现了时代精神,以下不属于它们共同主张的是(  )

A.自由B.平等C.民主D.民族独立

17.某同学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他在搜索引擎输入如下关键词:

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人物是(  )

A.查理一世B.罗伯斯庇尔C.伊达尔戈D.卢维杜尔

18.“女王用她正值青春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反抗侵略、追求自由的壮烈篇章。

她是印度人民的骄傲,也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

”材料中的“她”(  )

A.反抗的是西班牙军队的侵略

B.最终带领印度人民获得独立

C.是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杰出女英雄

D.使印度彻底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19.“互联网+”是当今热门概念,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促生许多新兴产业。

“互联网+”最能反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

A.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

B.人类开始制造使用机器

C.新技术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

D.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20.2017年5月5日,凝聚着国人梦想的国产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天空中终于有了属于中国人的大型喷气式客机。

如图是C919主要供应商示意图,它反映了当今世界(  )

A.贸易保护主义不复存在

B.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C.经济全球化趋势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二.材料题(共4小题,满分30分)

2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取有关秦朝的哪些信息?

材料二:

(如图)

(2)图中A地为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什么机构的设置归属中央的?

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材料三……这个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

首先,为后代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

其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

(3)依据材料三,判断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制度的评价?

什么机构的设置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

(4)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请你列举两项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管辖采取的措施。

22.(7分)材料分析

材料一: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之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中华民族复兴之基。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材料三: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归纳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起止的标志性事件。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人民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中国开始“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主要得益于什么政策?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中国共产党哪次重要会议为开端?

(5)依据以上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读读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

23.(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兄弟阋墙】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1)在1927~1936年的十年中,蒋介石为了“安内”,对中国革命犯下了哪些罪行?

(2)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

【同仇敌忾】

毛泽东说:

“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3)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

【败走麦城】

1950年,败退的蒋介石在反思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此次战争(指解放战争)的失败实在是国民党自己打倒了自己!

(4)你如何看待蒋介石的这一说法?

请简要说明理由。

24.(6分)革命或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种重要方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宪法里既找不到奴隶也找不到奴隶制这样的字眼,甚至找不到称奴隶为财产的词。

”林肯高声呼吁:

“让我们坚信正义就是力量,让我们怀着这个信念,勇敢地担负起义不容辞的责任并坚持到底。

(1)为了解决奴隶制问题林肯在哪场战争中颁布了哪一文献?

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俄国1861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

“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

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列宁则指出:

“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2)依据俄国1861年改革的有关内容,分别指出材料二中两种认识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

……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

……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3)材料三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

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材料四中的“独特实验”指苏联形成的什么模式?

该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材料五: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

……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5)根据材料五所述,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新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六: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国家百废待兴。

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欧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到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区域一体化趋势日益增长。

1999年元旦,欧洲通用货币欧元正式启用。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6)材料六中美国的“援助”指的是什么?

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区域一体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案解析

1.【分析】本题以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为切入点,考查北京人的相关知识。

【解答】北京人生活于距今70﹣﹣20万年前,北京人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比较完整的人类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

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丰富、材料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故选:

B。

【直击中考】本题以北京人的历史地位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北京人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2.【分析】本题以“塞翁失马”的故事为切入点,考查老子.

【解答】老子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认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老和少,是我国最早提出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家。

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人的祸福可以相互转化,正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体现。

A。

【直击中考】本题以老子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3.【分析】本题考查秦长城,知道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解答】为抵御匈奴的进攻,秦始皇征调大批人力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C。

【直击中考】本题考查秦长城的起止点,属于基础知识,学生可与明长城比较熟练掌握。

4.【分析】本题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为依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解答】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引起了全社会对权力监督问题的讨论。

这一问题在汉代也受到高度重视,汉武帝专为监督权力设立的官职是刺史。

汉武帝时,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负责监督朝内的大臣与皇亲国戚。

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即州部,每个州部设刺史一人,为专职监察官,对州部内所属各郡进行监督。

【直击中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的相关历史史实。

5.【分析】本题以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为切入点,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

【解答】秦兵马俑遗址是秦始皇的陵墓。

那烂陀寺古代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和学术中心。

唐穆宗时,唐番两个政权相约盟誓,互不侵犯。

至今屹立于拉萨大昭寺门前的“唐蕃会盟碑”,是汉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最能体现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

唐招提寺鉴真坐像是唐朝时中日友好的见证。

河南开封大相国寺是宋代最繁华的地方。

【直击中考】本题以唐朝的民族关系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6.【分析】本题以我国古代文化成就的叙述为依托,考查隋唐时期的成就.

【解答】①商朝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已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不符合题意;

②东汉蔡伦发明“蔡侯纸”,“蔡侯纸”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不符合题意;

③唐朝“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等是隋唐时期文化成就的杰出代表,符合题意;

④隋唐时期开凿的甘肃敦煌莫高窟是这一时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符合题意;

⑤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不是活字印刷术,不符合题意。

⑥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不符合题意;

③④符合题意。

【直击中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7.【分析】本题以示意图切入考查了中国朝代顺序。

【解答】中国王朝更迭顺序口诀为: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西汉和东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西晋和东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空白处为商、东周。

【直击中考】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相关朝代的先后顺序。

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郑和下西洋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到1433年郑和前后七下西洋,郑和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所以郑和下西洋与古代丝绸之路有相似作用。

【直击中考】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郑和下西洋影响的相关知识点。

9.【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英国打开,从此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遭受列强的侵略。

【解答】依据材料中的“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再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就是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英国打开,从此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遭受列强的侵略,中国近代史开始。

【直击中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掌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0.【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解答】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历史上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直击中考】本题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记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和结束的时间.

1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解答】据题干“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

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

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直击中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12.【分析】本题考查南昌起义的相关知识。

【解答】1927年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直击中考】重点记忆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13.【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上和南京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

【解答】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的成立定都南京,故①符合题意;

日军侵华期间,1937年在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故②符合题意;

1945年中共“七大”的在延安召开,故③不合题意;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故④符合题意。

【直击中考】考查历史归纳能力。

14.【分析】本题以德国财经网称“雄安新区”是“中国新区3.0”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雄安新区”是“中国新区3.0”,同时,深圳与浦东的崛起之路反复被说起,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性,表明深圳和浦东的崛起都是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关键步骤,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果的体现,C是正确的选项。

【直击中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

15.【分析】本题查西方科技文化成就的知识点。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毕加索是西班牙著名画家,是20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

他用画作《格尔尼卡》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向日葵》是梵高的代表作。

“西班牙﹣﹣毕加索﹣﹣《向日葵》”对应有误。

【直击中考】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文西方科技文化成就和历史影响。

16.【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权利法案》、《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的知识点。

【解答】ABC选项是共同主张。

D《独立宣言》要求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具有民族独立的性质。

《权利法案》、《人权宣言》反对的封建统治,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没有涉及民族独立的主张。

D。

【直击中考】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权利法案》、《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1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

1794年7月27日的热月政变,罗伯斯庇尔等人被推上断头台,结束了雅各宾派的统治,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

【解答】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以罗伯斯比尔为首的雅各宾派掌握了国家政权,罗伯斯庇尔掌握法国政权后,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打退了外国军队的进攻,平息了国内的叛乱,一度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据搜索引擎输入的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人物是罗伯斯庇尔。

【直击中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

理解并识记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

18.【分析】本题考查了章西女王。

【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女王和反抗侵略”等可知是她是章西女王。

1857年﹣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是起义队伍中的女英雄,她在1858年3月率领起义军与英军作战,最后壮烈牺牲。

印度民族大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抗击了英国殖民者,表现了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反抗殖民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直击中考】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印度民族英雄章西女王的事迹。

19.【分析】本题以“互联网+”是当今热门概念,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促生许多新兴产业为依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点。

【解答】“互联网+”是当今热门概念,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促生许多新兴产业。

“互联网+”最能反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首先,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而且大大加速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

其次,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第三,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

20.【分析】本题以C919主要供应商示意图为依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点。

【解答】据C919主要供应商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919主要供应商示意图,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当今信息化、知识化速度的加快使生产力迅速提高,市场经济席卷全球。

资本流动、资源配置、经济贸易以及经营管理活动冲破国与国界线,出现全球化的趋势。

识记与灵活掌握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

21.【分析】本题以唐朝、汉朝、元朝的材料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汉元巩固统一措施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1)据材料一“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可知,秦朝修筑了长城,抵御了匈奴,巩固了边疆。

(2)图中西北狭长地带﹣﹣西域是通过西域都护的设置归属中央的。

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自此,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据材料三“…这个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

首先为后代的行政划分基础。

”可知,这是对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的评价。

由于元朝疆域广大,为了有效实行控制地方,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元统治者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4)清政府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有:

确立了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设驻藏大臣等。

故答案为:

(1)秦朝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巩固边疆。

(2)西域都护的设置;

(3)行省制度;

西域都护府。

(4)确立了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直击中考】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2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族复兴的历程的相关史实。

重点掌握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史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