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2314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8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重庆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重庆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重庆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重庆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重庆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重庆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重庆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重庆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重庆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重庆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重庆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重庆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重庆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重庆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重庆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重庆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重庆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重庆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重庆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重庆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1、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前期:

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③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④末期:

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

2n

n

染色单体

4n

DNA数目

【详解】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复制一次,DNA只复制1次,A正确;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联会、后期有同源染色体分离等行为,B正确;

C、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独立的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等于核DNA数,C正确;

D、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交叉互换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D错误。

故选D。

3.以下不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

A.将紫罗兰的叶肉细胞培育成植株

B.将诱变处理的番茄种子培育成植株

C.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D.将转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成植株

【答案】B

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具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

细胞的全能性以产生个体为标志,若无个体产生,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如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法将杂种细胞培养成杂种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据此答题。

【详解】A、将紫罗兰的叶肉细胞培育成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

B、种子不是一个细胞,不属于离体已经分化的细胞,因此将种子培育出植株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

C、花粉培育成植株,需要借助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手段,体现了花粉细胞的而全能性,C正确;

D、将转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成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

故选B。

4.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互为同源染色体

B.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互为同源染色体

C.性染色体X、Y形态不同,但互为同源染色体

D.同源染色体不会存在于一个染色体组中

【答案】A

1、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2、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详解】A、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是复制而来的,不是同源染色体,A错误;

B、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B正确;

C、性染色体X、Y虽然形态和大小不同,但减数分裂过程中能配对,是同源染色体,C正确;

D、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所以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D正确。

故选A。

5.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

C.某些新物种的形成不需要经历地理隔离,但一定出现生殖隔离

D.种群中如果某种性状的隐性个体都不育,则一定导致该隐性基因的消失

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

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

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详解】A、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但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错误;

C、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正确;

D、种群中如果某种性状的隐性个体都不育,则一定导致该隐性基因的频率降低,但不会消失,D错误。

6.以下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倍体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三倍体植株不能由种子发育形成

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均可引起DNA碱基序列的改变

C.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D.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均产生新基因、新基因型、新性状

1、基因重组是2对或2对以上的性状,而Aa只有1对性状,等位基因分离导致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2、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

3、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使DNA分子中碱基序列发生改变,整个DNA中碱基序列可发生改变。

4、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不会有基因重组,因为该过程不会涉及减数分裂而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详解】A、三倍体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三倍体西瓜不可育,三倍体无籽西瓜由种子发育而来,A错误;

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使DNA分子中碱基序列发生改变,故整个DNA中碱基序列可发生改变,B正确;

C、杂合子Aa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基因重组至少要有两对等位基因,C错误;

D、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D错误。

7.下列对细胞分化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核酸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从蛋白质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不变、数量改变的结果

C.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

D.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

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

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详解】A、从核酸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

B、从蛋白质分子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数量改变的结果,B错误;

C、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C正确;

D、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D正确;

8.下列有关遗传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红绿色盲基因与白化病的基因遗传中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男性患者数量多于女性患者,这说明该遗传病属于伴X显性遗传

C.两只黄色的雌雄小鼠交配多次,后代黄色与灰色的比例接近9:

7,因此相应基因不可能在X染色体上

D.女娄菜控制叶子形状为阔叶型和细叶型性状的基因,由于存在隐性基因花粉不育现象,因此不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

(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

(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2)世代相传。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

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

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5、伴Y染色体遗传:

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

传男不传女。

【详解】A、控制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白化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男性患者数量多于女性患者,这说明该遗传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B错误;

C、两只黄色的雌雄小鼠交配多次,后代黄色与灰色的比例接近9:

7,说明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一对基因可能在X染色体上,C错误;

D、女娄菜控制叶子形状为阔叶型和细叶型性状的基因,由于存在隐性基因花粉不育现象,也可遵循分离定律,D错误;

9.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个体生长发育依赖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

B.白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C.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

D.生物体实现对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实质: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3、衰老细胞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

(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4、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详解】A、个体生长经历了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去向专门化,A正确;

B、白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因此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B正确;

C、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C正确;

D、生物体实现对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

10.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的特点决定诱变育种时需要处理大量的材料

B.单倍体育种不能得到既是纯合子又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

C.普通小麦(含6个染色体组)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个体是三倍体

D.多倍体育种时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体的任何部位

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详解】A、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低频性和少利多害性等特点,所以需要处理大量的材料,A正确;

B.单倍体育种能得到既是纯合子又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B错误;

C、普通小麦(含6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C错误;

D、多倍体育种时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体的分裂较为旺盛的部位,如幼嫩得茎、芽等部位,D错误;

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正常情况下血浆的渗透压等于组织液的渗透压

C.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D.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内环境的成分包括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调节类物质等,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酶等。

稳态的调节机制是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pH的调节是靠缓冲物质。

【详解】A、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运输氧气的蛋白质,不属于血浆的主要成分,A错误;

B、正常情况下血浆的渗透压等于组织液的渗透压,因而能够保持相对平衡,B正确;

C、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C正确;

D、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D正确。

12.下列有关基因及其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包括复制、转录和翻译

B.复制与转录过程中均需要解旋酶解开DNA的两条链

C.翻译时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

D.基因就是细胞核中一段有遗传效应的DNA

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

(1)转录:

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2)翻译:

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包括转录和翻译,不包括复制,A错误;

B、DNA分子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的参与,而转录过程中不需要解旋酶的参与,B错误;

C、翻译时,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C正确;

D.基因是一段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但是存在基因,D错误;

13.如图表示遗传信息的中心法则图解,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DNA的合成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B.存在A与T配对的过程有:

a、b、d

C.b过程和e过程所需的原料都是核糖核酸

D.在自然条件下只有病毒

增殖过程中才会发生d或e过程

据图分析,a表示DNA复制,b表示转录,c表示翻译。

d表示逆转录,e表示RNA自我复制,其中逆转录和RNA复制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

【详解】A、真核细胞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因此DNA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A正确;

B、存在A与T配对的过程有:

aDNA复制、b转录、d逆转录,B正确;

C、b过程为转录和e过程为RNA复制,其产物均为RNA,因此所需的原料都是核糖核苷酸,不是核糖核酸,C错误;

D、在自然条件下只有病毒的增殖过程中才会发生d逆转录或eRNA的复制过程,D正确;

14.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A.①、④B.②、④C.①、⑤D.③、⑤

由于DNA中含有C、H、O、N、P五种元素,蛋白质中主要含有C、H、O、N四种元素,一般含有S元素,而噬菌体中只含有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故用35S、32P分别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详解】据图分析,第一个图是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其中①表示磷酸,②表示脱氧核糖,③表示含N碱基,而P主要集中在DNA的磷酸部位。

第二个图表示多肽,其中④表示R基团,⑤表示肽键(-NH-CO-),S是蛋白质的特征性元素,位于氨基酸的R基团。

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二、选择题:

15.如图表示某个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代表的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

B.乙图代表的细胞处在有丝分裂后期

C.丙图代表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D.甲、乙、丙图代表的细胞中都只有2个染色体组

【答案】BC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其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说明该动物为雄性动物;

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由甲细胞可知该动物为雄性动物(均等分裂),所以甲为初级精母细胞,A错误;

B、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在有丝分裂后期,该细胞含4个染色体组,B正确;

C、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正确;

D.甲有2个染色体组,乙有4个染色体组、丙有2个染色体组,D错误。

故选BC。

16.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朱红眼基因cn具有特定的碱基序列

B.暗栗色眼基因cl、白眼基因w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

D.基因v、w控制的性状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答案】ABD

分析题图:

图中所示①一条常染色体上朱红眼基因(cn)和暗栗色眼基因(cl)两种基因;

②X染色体上辰砂眼基因(v)和白眼基因(w)两种基因;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的基因,此题中的朱红眼基因和暗栗色眼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不属于等位基因,同理辰砂眼基因和白眼基因也不是等位基因。

【详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而朱红眼基因cn具有特定的碱基序列,A正确;

B、暗栗色眼基因cl都在常染色体,而白眼基因w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暗栗色眼基因cl、白眼基因w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在一条染色体上,它们不是等位基因,朱红眼基因cn,因此它们均不属于等位基因,C错误;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总是和性别相关联,如基因v、w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的性状总是与性别相关联,D正确。

故选ABD。

17.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及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均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单倍体水稻植株的高度与正常植株的高度一致

C.秋水仙素可抑制细胞分裂间期形成纺锤体

D.三倍体西瓜不育,其原因是无同源染色体

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

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详解】A、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A正确;

B、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含本物种配子的染色体数目,一般长得弱小,且高度不育,B错误;

C、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而纺锤体形成于有丝分裂的前期,C错误;

D、三倍体西瓜有同源染色体,因此三倍体不育的原因不是因为无同源染色体,而是因为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紊乱,D错误。

18.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内环境就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B.内环境稳态就是其理化性质稳定不变

C.人喝醋后,血浆中的pH会明显下降

D.内环境中有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

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详解】A、人体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构成

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A正确;

B、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是处于相对稳定的,B错误;

C、人喝醋后,血浆中的pH会下降,但由于存在缓冲物质,因此血浆pH不会明显下降,C错误;

D.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环境,既有营养物质,也有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D正确。

19.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两个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花甜豌豆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

B.紫花甜豌豆杂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一定不是3:

1

C.基因型为AaBb的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豌豆之比为9:

7

D.若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

5,则亲本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aaBb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甜豌豆的紫花和白花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说明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

又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所以紫花甜豌豆的基因型为A-B-,白花甜豌豆的基因型为A-bb、aaB-和aabb。

【详解】白花甜豌豆杂交.后代有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如白花AAbb与白花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表现型都为紫花,A错误;

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可以是3:

l,如紫花AaBB自交,后代A-BB紫花:

aaBB白花=3:

1,B错误;

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B-(紫花):

A-bb(白花):

aaB-(白花):

aabb(白花)=9:

3:

1,即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甜豌豆之比为9:

7,C正确;

若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

5,则亲本基因型可能是AaBb和aaBb,也可能是AaBb和Aab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