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器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2367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电器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子电器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子电器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电子电器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电子电器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电器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

《电子电器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电器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电器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

实现销售收入23.1亿元,同比增长28%。

(二)主要特点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006年,全市电子电器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2009年,全市电子电器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通过三年的发展,产业的规模明显增强。

近年来,通过与世界500强企业、央企以及国内百强企业的合资合作,市内企业自身实力明显增强。

飞达与德国爱普科斯公司的合资重组;

源光与中节圣唐的强强合作;

聚隆与美的、海尔建立了长期稳定的配套关系;

天成、明福等老牌企业加快优化升级;

龙驰、裕华等新生力量异军突起。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天目兰普为主的一大批节能灯具企业;

南北源为主的新型LED照明企业;

创远为主的电线电缆生产企业,真正实现了内延外进两条腿走路,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之一。

2009年,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被评为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园,目前,正积极争创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2、产业链逐步完善

全市电子电器企业通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飞达、源光等为代表的CBB薄膜电容器;

以天成为代表的发热电缆、电热电器、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

以聚隆为代表的全自动减速离合器;

以天目兰普为代表的节能灯整灯;

以晨虹照明为代表的毛管配套;

以南北源为代表的LED半导体节能型照明以及以创远为代表的电线电缆等产品门类,同时积极培育机电、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及传感器等高附加值新兴优势产业,努力建立元器件材料——电力电容器——节能灯具——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产业链条。

通过企业的不断发展,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宁国将建设成为泛长三角区域内重要的电子电器产业基地,亚洲最大的电力电容器生产基地。

3、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为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企业或依靠自身的力量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进行技术攻关,以促进产业技术升级,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引进技术的创新,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企业自身的持续创新能力有了明显增强。

聚隆机械公司就与国内多所重点大学及研究院所长期合作,成功开发出的国家发明专利产品——新型全自动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实现了洗衣机行业的革命。

安徽飞达集团率先在全国同行业中建立“电容器研发中心”,通过技术创新和产能升级,使产品质量、产量及综合实力稳居中国电容器行业首位。

天成公司以科技开拓商机的经营理念,每年投入研究开发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5%以上,以确保客户对新产品需求研发能力。

4、产业发展基础工作不断完善

①、大力推进招商引资。

近几年来,我市电子电器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引进了一大批外来投资企业,现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天目兰普、双联照明、南北源等项目的入驻;

源光与央企中节的合作;

飞达与河北海伟的联姻,必将大大推动我市电子电器产业发展的进程。

同时,我市加大太阳能光伏产业类项目的引进力度,目前,阿波罗光伏产业园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中。

②、积极推进园区开发与建设。

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被评为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园,目前,正积极争创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这里聚集了一大批电子电器企业,产业配套较为齐全,领域分布也较广泛,随着产业进一步提升聚集,开发区必将成为我市电子电器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③、积极出台了促进产业发展政策。

为加快企业的发展,我市先后出台了《宁国市鼓励外来投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等文件,并在地价、税收等方面给予新引进的电子电器企业优惠,同时成立了电子电器行业办公室,负责产业以及产业园的规划、建设以及协调工作。

这些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优化环境,推动电子电器产业的发展。

二、我市电子电器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我市电子电器产业主要核心技术缺乏,关键零部件、重要材料和专用设备基本依赖进口,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高效的产业协同效应。

大部分企业研发实力薄弱,长期停留在加工、组装的阶段,对外依存度高,企业根植性弱。

全市电子电器产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家,占全市电子电器企业总数%;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仅家,占全市电子信息企业总数%。

在产品研发方面,能够带动和促进行业技术进步的研发中心屈指可数,市级研发中心个,省级研发中心个,国家级研发中心没有一个。

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有限,导致产业发展只能走低端路线,产品附加值低,整个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较弱,在面临激烈的国内竞争,特别是外来企业的冲击时,会显得极为被动。

 

2、企业创品牌意识差。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灵魂。

没有自主品牌,企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目前我市的电子电器产业仍然以制造业为主,品牌缺失严重。

省级名牌个,仅占全省个省级名牌的%;

省级著名商标个,仅占全省个省级著名商标的%;

至今没有一个省级免检产品,更没有一个国家级名牌、著名商标和免检产品。

不少企业是在家庭作坊式基础上慢慢发展起家的。

时至今日,虽然有许多企业已初具规模,但是在管理方式上,仍较多地侧向于家族式管理,对品牌重视程度和开发能力均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使得企业的扩张不是靠实施品牌战略抢占市场,往往以量的扩大为主,靠削低价格的手段来占领市场份额,这往往容易形成市场摩擦和供给过剩,导致企业之间大打价格战,相互倾轧,引发和加剧了同业间的无序竞争,造成“血拼式”竞争。

3、产业整体实力不强。

虽然我市电子电器企业有70余家,但大多数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规模偏小,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全市电子电器行业中,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亿元的仅家,总投资超过5000万元的家,出口创汇超千万美元的企业仅家。

龙头企业相对较少,企业之

2、搭建平台,突出产业链招商引资。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灵活多变的招商方式方法,有计划、有目标进行产业招商。

整合强化招商队伍,有目标有任务地扑捉招商信息,对有价值的信息组织强势力量进行重点公关,提供最优惠的政策,超前提供优质的服务,把良好的投资环境送到投资者手中,在源头上树立宁国形象,增强招商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提高招商项目的成功率。

推行产业化招商,吸引一个或多个大型的电子企业,通过这个企业进行产业招商,与其配套,形成产业链,走以企引商路子,形成葡萄串效应。

特别是注重对源头产品企业、元件生产、芯片制造、IT产业、终端产品的大项目,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降低门槛,在选址、地价、税收、规费及优惠政策上给与倾斜,引导投资者激发投资的积极性。

快速优化电子、电器产业的产品结构,上连下延扩展产业链,形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3、鼓励创新,提高产业整体竞争水平。

电子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新技术的竞争。

要以企业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鼓励安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

要引导企业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特别是做好专利申请、无形资产与知识产权保护。

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省内外高等院校的技术优势,发挥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各自所拥有的优势互补作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逐步实现由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转变,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4、培育龙头,发挥产业集聚带动作用。

龙头企业是引擎,是火车头。

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产业化水平的高低。

要围绕“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引进龙头项目,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集聚水平。

要尽快培育一批对电子行业结构调整、产业提升有一定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大力吸引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带动性强、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的重大项目入驻。

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攀大赴强,借船出海,整合人才、技术、资金、管理等资源,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中。

5、突破瓶颈,加大产业资金投放力度。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资金为引导,金融贷款为支持,外资与民间资金并重,各类风险投资机构和担保机构稳步发展”的开放式、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和融资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投资产业的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鼓励金融企业对电子电器产业资金的支持力度,按照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联动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搭建银企资金供需洽谈平台,加强银企之间的相互沟通,有效地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电子电器产业的信贷资金投入。

6、储备人才,提供产业发展智力保障。

企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有高科技的技术人才、高等的现代化管理人才和高素质员工队伍作支撑,各类人才的引进需要稳定的渠道和平台,需要长效的管理机制。

一是对现有的和引进的高等人才在各种待遇上要给予优惠,同时要提供宽松的生活学习环境,企业在工资待遇尽量提高,生活环境待遇进一步优厚。

同时要给他们家人在上学、就业、就医提供方便,解决后顾之忧。

使他们干的顺心、过的安心,实现留住人、留住心。

二是与高等院校建立稳定的关系,给电子电器企业提供所需人才。

三是建立一个稳定的培训体系,有计划地对各类人才进行培训,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

四是与高职专业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电子电器产业提供和补充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五是要组建完善专业技术培训机构,不断地给企业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保障技术水平稳定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