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美丽的晋祠》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22925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美丽的晋祠》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7美丽的晋祠》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7美丽的晋祠》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

《《17美丽的晋祠》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美丽的晋祠》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7美丽的晋祠》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

在对文本和美乐课堂教学理念进行反复研究后,我选取了第一课时作为每师一课的教学展示。

在任务的选择上,将初读和学习1、2自然段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初步拟定为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为:

激趣-----认识、体验、表现语言美--------创造美的语言这四个环节。

1激趣环节:

我采用的是播放自制的PPT图片和文字介绍供学生观赏。

这些客观的,真实图景展现了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晋祠古朴、奇绝的风貌。

在视觉上产生冲击力,震撼学生,学生内心对晋祠产生了探知的欲望,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2认识语言美-----体验语言美------表现语言美是整堂课的重点。

在把握文章中体结构和文脉以后,我便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这一环节。

此时,我分别采用两种方式来实施这一环节。

第一自然段:

让学生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来学习。

•晋祠的山、树、水都很美。

•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作者为什么采用了下面一句?

学生自主地在反复出声大声朗读中认识、体验品味语言文字,在比较中很快地发现1(后者朗朗上课,节奏明快,语气更强烈排比的修辞手法)2(由于是排比出现递进层次变化更能体现作者观察晋祠的顺序由高到低)3(省略号涵盖内容更丰富)4(这样表达印象深刻)从文字到标点不漏一滴地完成了认识语言美-----体验语言美------表现语言美。

方法则是读—议----读。

而在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中,由于段落的容量大,信息丰富。

则加入了同位互相说一说和创造的环节。

2出示第2自然段

•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

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

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

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A自由读看看山美在哪?

你是怎样体会到美的?

B同位互相说一说。

C教师引导交流互动。

D齐读

E仿写。

试一试,我能行!

万木葱茏枝繁叶茂神清气爽,尽享清凉。

•夏阳酷暑荷花飘香夏日可畏气喘吁吁

• 

腊梅怒放 

粉妆玉砌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暗香扑鼻心惊肉跳

A夏日万木葱茏,神清气爽;

冬来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我更行!

B夏日绿荫漫山,艳阳高照;

冬来雪花飞舞,冰清玉洁。

此处的创造环节体现了坡度,面向全体学生而设计了两个不同层次的创造任务:

1我能行:

提供语言素材,从中选择恰当的搭配写对偶句,来表现夏日和寒冬晋祠的山美丽的景色。

2我更行:

跳离的语言材料自行写。

学生完成情况较好,这样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语言文字的学习不再是一种枯燥的、乏味的活动,而是生活化的有感而发的语言学习与实践活动。

加上老师饱含深情的启发与鼓励,一节课,课堂学习氛围浓厚,体现了语文课的本体特征:

认识语言,感受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

当然,成功不是白来,也不是照搬他人的教学,而是经过反复研究文本,学习揣摩美乐课堂教学理念,从学生接受角度反复思索才制定出的教学方案。

因此从文本到学生甚至PPT课件的制作都是自己亲力亲为,所以上起来才得心应手。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更坚信了这个观念:

功夫在诗外!

2014-6-30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