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23026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研究报告 

研 

 

究 

背 

一、课题确立的背景分析。

课题确立的科学、规范、适中,是课题研究取得成果和课题顺利结题的前提。

我校是一所长期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与科研的学校,在课题研究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因此,该课题是我们在精心考虑,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现在及未来的基础上确立的,其背景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科研兴校”是我们的立校之本。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坚持以“科研兴校”作为我校的办学方针,把教育教学改革视为学校发展的源动力。

“教科研”最为直接的外在表现即为“课题研究”。

有人甚至把有没有课题研究作为衡量一个学校科研氛围、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

的确,通过多年的课题研究,尤其是1997年10月至2001年12月我校自主进行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课题研究获得了湖南省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以及我校湖南省九五电教课题《运用电教媒体,提高教师素质》的研究与结题,使我们深深地感到课题研究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⑴课题研究的过程,其实就是锻炼教师队伍的过程。

在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进行理论的总结和概括。

在省、市、区教育技术的专家和领导的悉心指导、帮助下,经过多次地磨合,反复修改,使得课题组的一部分教师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逐步向专家型、学者型迈进。

另一方面,研究的过程需要有一大批教师将先进的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丰富理论。

通过科学、规范的实践活动,同样也锻炼了一大批教师,为今后成为教科研骨干奠定了基础。

⑵课题研究的过程是真正地实现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实践的重要渠道,这是课题研究的另一重要意义。

由于我们多年来一直注意开展课题研究,较早地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了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最前沿的理念,因此,我们的课连接不断地在全国、全省、全市取得优异成绩。

⑶课题研究的过程是探索教育教学内在规律、本质,寻求高效高质的教学运行机制的主要过程。

不论课题选题的大小,侧重于哪一方面,其最终的目的必然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为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服务。

因此,我们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让我们更加清楚地把握各学科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本质,以便寻求一种高效高质的教育教学运行机制。

2、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研究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在不断创造佳绩的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挑战。

自98年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室及电子备课室建成之后,我校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发展一发不可收拾。

我们在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的同时,也投入了大量人力去推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发展,接踵而至的全国、全省、全市课堂教学一等奖、二等奖的荣誉,使老师们尝到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成功喜悦。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中的方便、快捷,具有常规媒体所不及的诸多优点,更是使得广大教师对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情有独钟。

逐渐的,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有仅仅是公开教学、评比课的需要,也成了老师们日常教学的需要。

这样必然地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

如一间多媒体室已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要,再者对课件制作需求量增加,只有几个计算机教师,显然也不能满足这种日益增长的需要。

同时对计算机CAI课件开发的人的需求,必然地迫使我们不得不去提高广大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即从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培训与提高去想办法、找出路。

3、二十一世纪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决定了不得不调整我们的科研战略目标,即把握“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源头”,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作为我校的科研目标。

教育界人士曾经指出:

“我们相信,21世纪的人们不仅需要大量的事实性的知识和大量的专门性技巧,而且需要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需要进行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考来设计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也就是说,当今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在脱离学校大门以后,能够自主地获取新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能够进行创造性和批判性思考的创造性人才。

具体地说,21世纪,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数字化时代,新的时代对人的要求:

必须具有很强的查询信息、获取信息、整理和加工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这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没有很高的信息素养的教师,是不可能培养出具有高信息素养的学生的。

这一点与新的《课程标准》的精神是一致的。

据报载,美国作为计算机发展的超级大国,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也提出五大目标:

1、所有的师生都将能在他们的教室、学校、社区和家里使用信息技术;

2、所有的老师将使用技术来有效地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学习目标;

3、所有的学生都将具备信息素养的能力;

4、研究和评估将提高下一代在教与学方面的技术应用;

5、数字内容和网络应用将改变教与学。

4、无限神奇的网络,为我们打通信息高速公路,实现新的课题研究目标提供了更为广阔而坚实的基础。

世界有了网络,将变得十分渺小。

自90年代以来“网络”的发展迅猛之急,令人无法预料。

校园网、城域网、国际互联网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发出惊叹,网络太神奇了!

“网络”作为信息时代、数字时代的最为直接的代表,为我们实现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提供了自由发挥、任意驰骋的时间和空间。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

我们在充分探讨的基础上,确立了这样的研究目标:

(一)使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达到预定的标准,即我校“十五规划”的具体目标。

(二)由教师信息素养以及教师运用信息能力的提高,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尤其是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

(三)力求实现由教师信息素养以及教师运用信息能力的提高,而更好地为广大师生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研究变量及有关界定

1、信息技术是本课题研究的自变量。

及学校设置多层面的信息技术环境,包括班级的五机一幕,学校的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系统以及电子备课适合电脑事的网络系统,这些技术将延伸到教师教学的各个方面,从而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2、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提高是本课题的因变量。

在学校的指导下,多层面的信息技术有计划有目的的使用和渗透,使得教师自觉主动的云哦您戏工具,去获取信息并加工信息,发挥信息的最高效益。

从而,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3、教师信息素养的界定。

教师的信息素养包括:

① 

掌握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

② 

能熟练的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播工具。

③ 

能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有效的收集各种信息与资料,能熟练的运用各种获取信息的方法。

④ 

课堂上,教师能准确、快速的评价学生发出的信息,并准确的把综合改造后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深入。

⑤ 

能积极参与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

⑥ 

善于运用接受的信息解决问题,让信息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四、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将采用行动研究法,其研究程式如下:

课题研究 

探究规律 

研究总结 

检测评价 

具体实施 

研究计划 

研究假否定

过 

我们认为,信息素养的提高,应贯穿于全校各项工作之中,所以我们在规划学校工作时,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理念,贯彻始终。

为了保证课题实施的有条不紊,我们将实验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需求分析。

信息素养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逐渐被大家所认识和了解的。

由于过去我们对信息素养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从多方面学习和了解有关信息素养的理论,并从根本上对信息素养进行必要的剖析。

我们通过对教师信息素养的问卷调查的统计和分析后,一致认为: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的整体素养的一部分。

信息素养的教育与提高关系到人们如何立足于信息化社会这一基本点。

它不是所谓的超前教育观,而是教育界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只有加强信息素养的教育,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的职能才会充分发挥作用。

总之,重视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加强教育改革力度的核心要素,面对教师对信息本质及功能的认识仍存在偏差的问题,学校将重视运用校园网络、各种学习资源,通过分层次、有重点的培训,充分挖掘及发挥教师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素养,加快推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型教师。

第二阶段:

规划设计。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拟订课题方案,整体规划,总体设计该课题实验的方法与步骤,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实验教师队伍。

带领实验教师认真深入学习课题方案,及有关的文献,领会实验的要求,把握实验的方法、步骤。

第三阶段:

实现与完善时期。

这一阶段的操作,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为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与氛围。

随着教师信息科技技术的提高和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们认识到以信息技术和教学设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创新与改革的突破点,是当今信息社会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学校倡导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均要运用信息技术,各个教研组均要有信息技术与该学科整合的方案、计划及实施意见。

在学期结束时的教研组教科研工作总结中,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施情况作为专题汇报。

每学期中,各学科均要举行研究课、观摩课。

此外,我们还结合各级各类教学活动,广泛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探讨。

如每年的国家、省、市、区以及学校的各级赛课,学校均将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学科整合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加以研究。

应该说,在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尤其是众多教师为上课而准备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不仅熟练了计算机的操练,更多地是提高了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为其信息素养的提高奠定了技术基础。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学科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

“网络”作为信息的高速通道,为课堂教学的改革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和内涵,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与方式。

在利用网络进行学科教学方面,我们也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实践,通过教学,极大地促进师生利用网络查询、搜集、整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和意识,激发广大教师(部分学生)登录因特网,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工作的举,为其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活动的整合。

为了提高广大师生学科实践的能力与水平,我校每学期均要安排大量的教师教学实践活动。

学科实践活动很多都涉及到信息的查询以及整理、应用的能力。

过去,老师学生往往是从书海中捞“针”,觉得费时、费力,效率也不高,现在有了计算机网络,进行这类活动就方便得多了。

1.组织老师们学习新的课程计划

2001年下期,新课程计划(讨论稿)已经出台,学校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全体老师学习,运用多媒体把新旧课程计划同时呈现在教师眼前,通过分析、对比,老师们有了危机感,也有了努力的方向。

业务学习后,学校布置教师上网查找有关新课程的信息,并写出心得体会。

老师们清楚的认识到,不改变自己,不适应改革,就将被淘汰出局。

2.率先实施新课程试验 

自新课程计划的学习以后,学校就组织了各科新课标的系列学习,通过自学、专家讲座、小组讨论、写心得体会等活动把新课标的各种信息传递到老师心中,内化为老师心中的新课程标准,使老师们对新课标下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迫切的希望在新课程中去贯彻落实这些新的思想观念,学校也就因此有了实施新课程的肥沃土壤。

2002年的秋天我校在雨湖区率先实施了新课程,尽管我们有思想准备,但这一步我们仍然走得很难很难,没有现成的模式与道路,没有现成的资料与经验,全凭实验老师的热情与勤奋,他们走过来了,他们不仅把全体老师带出了新课程的迷雾,也为后面的实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具有时代特色的校本教材的开发

校本教材是我校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基础自行开发出来的特色课程。

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从2003年上期开始启动的,学期开始,学校就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计划,成立了以严杏为组长的校本教材研究小组,小组成员事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在张校长的带领下到长沙市校本课程最好的紫凤小学取经;

小组成员分头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最新的校本教材研究动态。

暑假,教材进入编写阶段,严杏老师带领周密、熊春蕾、崔岸、罗丹、赵婵娟等老师在廖哲敏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艰苦的编写工作,整整一个暑假的辛勤劳动,在开学之前终于有了回报,以 

“少儿哲学”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终于编写成功,各年级段分别是《诗歌与童心》、《寓言与智慧》、《故事与哲学》。

其课程总目标是:

《少儿与哲学》以诗歌、寓言、故事的形式,将人类思想的精华内化为少儿的内心体验,使儿童学会做人、学会思考。

同时每年级段还配备《成长》一书,这本书主要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体验成长的乐趣,培养儿童热爱生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校本教材的编写给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通过这一活动,编写组的老师们掌握了许多电脑技术。

4.适合新课程的教学计划撰写改革

老式的教学计划厚厚的一本,拿在手上就有些害怕,导致许多老师写计划时就抄教参,有的甚至互相抄袭,没有起到教学计划应有的目的,更不用说对各种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处理。

为了使教学计划能够切实的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 

2001年我们把厚厚的教学计划改成了一张纸,里面的内容也变成了这样几项:

1、谈谈你的学生;

2、说说你手中的教材;

3、你将采取哪些方式使你的学生有所收获;

4、有哪些学生需要你的个别辅导?

你将怎样帮助他们?

5作出你的工作安排。

这样,形式变了、语气变了,教师撰写的计划也跟着变得更有个性。

要写的字虽然少了,但老师们却觉得更难写了,因为,他们要把长篇的抄袭变成大量信息的浓缩,这就无形中提高了教师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5.独具特色的备课改革

为了真正解放教师的手脚,促进教研工作和教师的个性发展,适应新课程改革和信息时代的需要,学校实施了独具特色的备课改革。

其改革步骤如下:

2003年上期,分教研组收集教师对原有备课方式意见和建议,接着,教学部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老师们的反馈意见制定备课改革方案,方案获得老师们的认同和通过后,由教学部门发放备课方案申请表,愿意参加备课改革的老师可以填写申请表,把自己喜欢的备课方式提交备课改革审核小组审查。

2003年下期,通过审核的老师根据备课申请表的要求进行备课,教学部门根据备课申请表进行备课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纠正,也鼓励老师们进行自我调整,从而使备课改革更加完善。

从开始时老师们递交的一份份体现科目特点、年级特征的备课方案申请表,到期末时老师们交上来的一本本及具创造性和个性的备课,我们不难看出老师们对备课改革的热心和支持。

在备课方案申请过程中,很多老师都自觉主动地提出了电子备课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备课方案,在学校的提倡和鼓励下,老师们对信息技术有了更多的信心和需求,这一改革也把信息技术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的结合起来,促使教师主动的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6.有创意的作业设计比赛

在近两年的教学常规检查中,我们经常发现老师们在作业布置上由许多独到之处,如:

崔岸老师布置的“把你心里的秋天打电话和你最要好的朋友分享”;

“把今天学的生字写两遍,可千万别忘了记住它们”;

丁理册老师布置的“和爸爸妈妈玩买东西的游戏”……老师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改变着作业的形式,作为教学管理部门的我们更有责任引导全体老师进行改革,2003年10月国庆节期间,我们进行了作业设计比赛。

老师们交上来的每一份设计都有设计构想、学生的作业内容和教师的作业反思,同时还有家长的评价。

此次比赛从作业设计的层面,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进行的一次检测。

通过比赛,我们发现网络成了教师必不可少的工具,老师们要上网查找各种信息,了解作业布置的最新动态,就连不上网的老教师也主动向年轻教师了解作业布置的趋势,意识自己的作业布置更有创造性。

通过作业设计比赛,把每一位老师创造力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同时也让学生和家长真切的感受到新课程给他们带来的可喜变化。

如:

我们的数学教师丁理册将作文类比迁移到了数学当中,大胆试行了数学作文的实践与探索。

学生的作业五花八门,用数学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自己的国庆生活,有:

蜗牛的疑问、牙膏和牙刷、姥姥家的玉米棒、我家谁最高等等。

还有郭卫老师布置的“与陌生人交朋友”、许滔滔老师布置的“给奶奶洗脚”、周密老师布置的“交通标志与我”、王常花老师布置的“测量与生活”、赖声毅老师布置的“父母工作单位的现状调查”等等都显现了我校教师较高的信息素养和无穷的创造力。

7.有一定理论高度的教学交流活动

不具备反思和研究能力的教师,是难以真正体现新课程精神的。

教师对教学的自主决策、反思和研究能力,是伴随具体的教学实践及教学研究活动形成和发展的。

因此,我校每年都开展一次教学交流活动。

所有的案例、反思都是发生在老师身上的故事,都是老师教育工作和课堂教学的真实体会。

学校再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进行集体交流,成功的经验大家尝试和分享,工作的困惑大家思考和帮助。

这种交流既是老师对自己工作的反思,也是他们对新课程的反思,非常有实效性。

8.颇具个性的教学特色建设

在风车坪学校,有着相当浓厚的教研氛围,每一个教师在心灵深处想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为了开创学校教学研究“百花齐放”的局面,教学部门为每位教师提供个性教学的广阔空间。

教师根据各自学科、各班学生特点及自身特长选择一项教学特色,有针对性、创造性、实效性地开展教学,例如谢早早老师的“词语积累”、苏华敏老师的“新闻发布会”、陈娟老师的“一分钟演讲”、杨绎霖老师的“五分钟充电”、杨敏老师的“成语积累”等等都是十分有研究价值的小课题,这些教学特色的建设从各班的教学情况出发,以促进学生、教师发展为基础,给风车坪的校本教研注入了新的活力。

9.充满人文关怀的试卷改革

为了给教师更多的教学空间,更全面的展示教师的信息素养,综合检测教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学校进行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试卷命题改革,让教师可以把外界信息、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等信息有机的综合、处理、运用,并且在电脑上把试卷制作出来。

五年级的一套语文试卷,题目之前有一段话:

“亲爱的同学,当你拿到试卷的时候,千万不要紧张,因为它只是对你的一次小小考查,相信你能轻松对待!

”下面把标题写出来,第一题:

快乐拼一拼;

第二题:

词语芳草地(把本学期学会的好的词语写下来,越多越好,可以是课内或课外的);

第三题:

句子万花筒,如:

写一句名言,写一句电视内你印象最深的广告语,写一句赞扬落花生的话,用上一个成语;

第四题:

当回小老师(出现要背的课文,改错字、错词、改标点、改变以往按课文内容填空的形式);

第五题:

智力大冲浪(把古诗补充完整);

第六题:

沟通你我他(出示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让学生谈观点);

第七题:

赏析加油站(理解分析文章);

第八题:

开心作文岛(不是命题作文,内容很活);

试卷的最后有:

恭喜你做完了,是不是再检查一遍?

学生做完以后,绝对不会觉得是一场考试而是一次有趣的练习。

再如:

四年级的作文考试改革

教师在批完学生的试卷后,并不定下学生的考试分数,而是给学生一次提高考试分数的机会——让学生对考试的作文进行两次修改,并且拿出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篇文章交给老师计分。

这个方案一经宣布,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看到学生前所未有的有了多次主动修改作文愿望和行动,我们的老师收获了盼望已久的欣喜,他们从学生的身上看到了改革的希望,他们更加明白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没用心的老师。

10.“学自然、爱科学”科技小论文、小制作评比活动。

(三)完善校园网络,充实校园资源库。

★三个方面:

1、基础建设;

2、资源建设;

3、队伍建设。

⑴基础建设:

校园教学楼、办公室宽带连接,信息点分布,多媒体室1个、电子备课室1个、网络室1个,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各1个,各办公室1台与Internet相连。

风车坪 

⑵资源建设:

有水晶资源库,收集制作电子图书库、影视库。

校园网 

(自建资源)教师课件、论文、素材

这些是优秀教师积累的智慧。

基础培训:

全体教师掌握Windows(40岁以上)

⑶队伍建设:

制作课件(40岁以下)

应用培训:

教学骨干、青年教师电教馆网页制作培训班、Photoshop制作班;

邀请现代教育技术专家、电脑公司网络工程师、软件工程师对校骨干进行技术与意识方面的培训。

<

BR<

p>

★三个步骤:

1、搭建校园网基本架构,以教学应用为主,已实现在线课件运用教学;

2、初步完善阶段:

以教学资源应用为主,实现在线考试、在线答疑、开阔教师眼界,加强互动交流。

3、深化教学应用:

以教学管理应用为主,实现校园办公自动化、无纸化。

风 

车 

坪 

学 

校 

站 

点 

结 

构 

脚 

主页(Index) 

——学校简介(botton 

1)

——教师风采——(学校师资结构表)

——相关报道——(学校近期的新闻)

——教育教学——(学校近期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

——校内活动——(学生活动)(附图)

——德育工作

——校际联系——(知名校园网站的友情链接)

——艺术节

——科技节

——体育节

——超级链接——(知名网站的链接)

——班级搜索

——个人主页

——学生天地

——教师信箱(全体教师的E-mail地址)

——水晶工作室

——课件资源 

学科( 

) 

第( 

)册 

)课

——超级下载——教案搜索

——课件素材—— 

影像——GIF

声音——flash

——软件工具—— 

图片——AVI

(四)认真检测,建立评价体制

1.学校计算机培训考核

学校计算机培训完成以后,又培训教师出题进行复习考试,检测教师的学习成果。

2.每年不同层次的教师信息素养检测

2001年,教师信息素养问卷调查

2002年上期,教师信息素养检测的统计与分析

2003年年底,教师信息素养提高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