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2304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通过实施维特矿业有限公司煤矿地质类型划分工作。

进一步促进全矿安全生产条件的持续改善和安全状况的稳定好转。

任务:

对维特矿业有限公司煤矿划定矿区范围煤炭资源进行详细地质类型划分工作,为矿井安全生产及管理提供依据。

报告编写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O215-200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安监总煤调[2013]135)《新余市维特矿业有限公司矿产资源储量地质报告》。

A.1.2煤矿概况

煤矿位置:

新余市维特矿业有限公司煤矿矿区范围位于新余市万溪矿区第16勘探线与第22勘探线之间,属新余市分宜县湖泽镇管辖。

距新余市区方位268°

,直距15.51Km处,距分宜县城12Km,矿区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14°

45′33″;

北纬27°

48′58″。

范围:

采矿许可证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1。

开采深度标高为+170~-650米。

矿区范围面积2.0388平方公里。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1-1

西安80坐标系

点号

X

Y

1

3078643.372

38576032.895

9

3079497.381

38575242.885

2

3078497.371

10

38575242.883

3

3078643.370

38575822.893

11

3080447.391

38574742.874

4

3078317.368

38575772.893

12

3080447.395

38576407.895

5

3078337.368

38575702.892

13

3079774.387

38576407.896

6

3078293.367

38575692.892

14

3079774.385

38575736.888

7

3078293.365

38574942.883

15

3079378.380

38575731.889

8

3078717.370

38574942.882

四邻关系:

自然地理:

本矿区属山地丘陵地带,地面最高海拔标准为206.80米,最低标高57.60米,一般标高100~150米。

山间和坡间植物生长较茂盛,植被覆盖率达70%以上,在预划定矿区范围内没有河流、水库等较大水系。

区内属亚热带气候,水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600毫米,一般情况下,降雨量大于蒸发量,属江南温暖潮湿气候。

煤矿和区内邻近矿井及老窑开采情况:

在维特矿业有限公司煤矿所处的万溪矿区里,目前有4个合法矿井在正常生产,其中一个开采安源煤系D煤组,三个开采龙潭煤系B煤组(详见插图2)在万溪矿区内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曾有新余市办万溪煤矿开采D煤组煤层,1990年因故下马。

小煤窑的开采历史较为久远,最远可追索到100多年前,B、C、D三个煤组中均见过老窑开采,数量可达数十个,但一般深度不太大,一般垂深不会超过120米(除上世纪九十年代开采的分宜镇煤矿等规模较大煤矿外),在维特公司预划定矿区范围内经调查小窑开采深度标高在±

0米以上。

A.1.3以往地质工作

维特矿业有限公司煤矿位于新余市万溪矿区16~22勘探线之间。

本区自1955年以来,先后有不同的地勘及相关单位在矿区内进行了普查评价及普查勘探工作,对矿区的地层、构造、煤层、煤质、水文地质等项目进行了一定的了解与研究。

其主要工作如下:

1、1963年7月~1964年12月901队三分队在本区进行了普查勘探,施工槽探20846m3、浅井323m、峒探214m、钻探3533m,提交了万溪煤矿区普查评价报告,获地质储量952万吨(其中B4煤层519万吨、C8煤层433万吨),因计划变动,未能将普查工作完成,槽探资料无坐标,测井成果仅能参考。

2、1969年8月~1970年1月,江西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二二四地质队普查分队在本区进行1/5千地质测量,填绘1/5千地质图31.5km2。

完成槽探工程量54341m3。

此次工作系统地划分了地层。

对乐平组王潘里段和老山下亚段地层研究较细,对构造形态有了系统的了解。

3、1982年12月~1989年6月,江西煤田地质勘探公司224地质队在本区进行普查地质勘探工作,共施工钻孔53个、工程量22026m,提交了《江西省新余市万溪矿区普查(附侯巷小煤矿)地质报告.》和《分宜县湖泽乡尚睦小煤矿地质报告》,共获B4煤层C+D级储量621.2万吨(其中C级82.27万吨)。

该二个报告经江西省煤炭工业厅组织评审,1991年10月22日以(91)赣煤基字第515号文批准认定。

4、2003年11月该矿委托江西省地矿局赣西地质调查大队编制了《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维特矿业有限公司万鑫煤矿储量地质报告》,该报告提交B4煤层+40m~-150m标高内(122b)煤炭资源储量9.3万吨。

5、2004年11月矿山扩界,再次委托江西省地矿局赣西地质调查大队编制了《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维特矿业有限公司万鑫煤矿储量地质报告》,该报告提交B4煤层+40m~-600m标高内扩界后(122b)资源储量12.11万吨,2004年11月20日新余市国土资源局确认扩界后煤炭资源储量为:

(122)

9.69万吨,(122b)12.11万吨,并以余国土资储备字[2004]40号文备案。

6、2009年1月,该矿委托224队编制了《江西省新余市维特矿业有限公司煤矿2008年度矿产资源储量年报》,报告提交矿区范围内B4煤层+40~-600米标高截止2008年12月底煤炭资源储量27.69万吨(122b+333类)。

新余市国土资源局以余国资储检备字【2009】28号备案。

7、2009年9月,该矿委托224队编制了《江西省新余市维特矿业有限公司(扩界)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报告提交矿区范围内B4煤层开采深度为+40m~-650m标高,根据原有地质资料,结合本次补充施工的四个钻孔和实地地质调查及维特矿业有限公司煤矿井巷工程开拓见煤情况,通过估算获得载止2009年12月底止划定矿区范围内B4煤层(122b+332+333类)资源储量117.86万吨,其中122b类9.36万吨,332类21.10万吨,122b+332类共计30.46万吨,333类87.40万吨。

扩界范围新增煤炭资源储量332+333类72.60万吨,其中332类21.10万吨,占29.06%,333类51.50万吨,占70.94%。

A.2地层构造

A.2.1地层和含煤地层

维特公司煤矿矿区内出露地层由新至老主要有第四系、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二叠系下统茅口组。

现分述如下:

(一)、第四系(Q):

为洪积、冲积、坡积及残积层,岩性为暗灰色耕土,灰色粘土、棕红色亚粘土及亚砂土等,分布于河流两岸,低平区或山坡等地。

厚0~16.68m。

(二)、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

按岩性及含煤性可分四段

1、王潘里段(P2l4):

上部为灰白色薄层状石英砂岩,夹黑色含植物树枝碎屑遗迹的薄层粉砂岩,含不可采煤0~2层;

中部灰黑色中厚层状石英细砂岩夹灰黑色薄层状细粉砂岩及页岩,含不稳定煤层1~5层;

下部为灰色厚层状、中厚层状石英细砂岩,深灰色薄层状粗粉砂岩,厚度约70m。

2、狮子山段(P2l3);

为灰黑色泥质细砂岩夹薄层-中厚层状石英砂岩,局部为中粒砂岩,主要成份为石英,含少量云母,结构致密坚硬,中部夹粗粉砂岩及细砂岩,产腕足类、瓣鳃类及植物碎屑化石。

厚度约27m。

3、老山段(P2l2);

可划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1)、上亚段(上部P2l23):

下部为深灰色薄层状粗粉砂岩,中夹少量细砂岩,底部含少量铁质及钙质结核;

中部为深灰色薄层状细粉砂岩,夹薄层状粗粉砂岩,产少量小个体腕足类及植物化石;

上部为深灰色粗粉砂岩,中夹薄层~中厚层状石英细砂岩。

厚度约89m。

(2)、中亚段(中部P2l22):

为深灰色薄~中厚层状泥岩、细砂岩,风化后呈灰白色,片状及页片状,质纯,下部夹泥灰岩2~3层,局部夹极不稳定煤层一层(B5),上部主要为页片状泥岩,富含少量铁质、钙质结核及条带,结核常呈椭圆状及饼状,产菊石、腕足类、海百合茎及植物碎屑等化石,厚度为27m。

(3)、下亚段(下部P2l21):

下部:

深灰~灰黑色薄~中厚层状粗粉砂岩富含云母片,中夹薄层状细砂岩、泥岩及石英细砂岩,具鲕粒状结构,含少量不可采煤1~2层(B3),厚度约10m。

中部:

浅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石英细砂岩,中夹少量细粉砂岩,具微波状层理及水平层理,厚度约7m。

上部:

深灰色细粉砂岩为主,夹薄层状粗粉砂岩及薄~中厚层状石英细砂岩,具鲕状结构,含少量铁质结核,含可采煤一层(B4),为本矿区主要开采煤层。

厚度约11m。

4、官山段(P2l1):

底部:

深灰~灰黑色,风化后呈黄绿色薄层状粉砂岩为主,中夹薄层~中厚层状细砂岩,局部夹煤线1层,厚度约12m。

中下部:

浅灰色、灰白色,风化后为灰黄色的中厚~厚层状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生要成份为石英、长石,泥质及砂质胶结,具同向收敛斜层理,厚度约43m。

以灰色薄层状细粉砂岩为主,局部具鲕状结构,含不可采煤2层,厚度约14m。

浅灰色,风化后呈灰白色、紫红色的中厚层状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含大量云母片及少量黑色矿物,局部为含砾石粗砂岩、中粒砂岩砾岩,顶部为中~粗粒砂岩,含泥质包裹体。

本层具有同向收敛斜层理,厚46m。

(三)、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

下部为隐晶质灰岩,钙质泥岩及泥质灰岩,上部为深灰色隐晶质结构灰岩夹钙质泥岩,含较多隧石结核及条带,厚度不详。

(四)、矿区内含煤地层为二迭系上统龙潭组,含有三个煤组,即官山段A煤组,老山下亚段B煤组和王潘里段C煤组。

A煤组煤层极不稳定,偶见可采点,无工业价值。

C煤组煤层虽见一定可采点,但极不稳定,煤层无法连片计算储量,亦无工业价值。

B5煤层矿井井下揭露煤厚一般为0~0.30m,极不稳定,极少数可采点,直接顶板为薄~中厚层状泥灰岩。

本区内主要可采和计量煤层只有B4煤层。

A.2.2地质构造

万溪矿区平面形态为一马蹄状短轴复式向斜构造,构造线从西往东呈撒开之势。

维特公司煤矿矿区内断裂、褶曲较发育,以东西方向断层和向背斜为主。

1、褶皱;

⑴尚睦向斜:

轴长2000余米,位于预划定矿区范围北端,轴向大致东西向,两端向北延伸,局部倒转,二翼出露B4煤层露头,倾角近60~70°

⑵大江布背斜:

自东向西倾伏,轴向北700东,轴部为茅口组灰岩组成。

西部南翼倒转剧烈。

⑶牛栏布向斜:

轴向大致东西向,位于原矿区范围位置,北翼正常,倾角35°

,南翼倾角近于直立,平均倾角73°

上部倒转。

2、断层:

⑴、F1正断层:

在尚睦向斜北翼B4煤层露头附近出露,近东西走向,出露长约1600m,倾向南,倾角大于70°

,落差不详,对煤层无大的破坏。

⑵、F21正断层:

位于预划定矿区范围东南面,控制走向长1200米,走向北50~60°

,倾向南西,倾角40°

左右,落差30米左右,该断层断失了洞源向斜东段浅部B4煤层,对采区布置无影响。

⑶、F20逆断层:

走向W30°

S,倾角近40~55°

,落差约100米,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在矿井南翼,对采区布置无影响。

⑷、F26正断层:

分布在大江布背斜北翼,近东西走向,出露长6000m,环大江布背斜两翼发育,倾向北,倾角35°

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

从地表来看,断层两盘为老山中亚段和老山下亚段地层接触,南边落差较小,对采区布置无影响。

(5)、维特矿业有限公司煤矿矿区范围内褶皱为一向斜构造。

划分为南、北两个采区。

(6)、矿区范围内无岩浆岩出露。

A.2.3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划分

维特矿业有限公司煤矿划定矿区范围内断裂和褶皱影响较小,地质构造属于中等类。

A.3煤层、煤质和资源/储量

A.3.1煤层赋存特征

B4煤层位于老山下亚段上部,上距老山中亚段最底部的泥灰岩1.57~22.24m,平均6.6m;

下距官山段粗砂岩6.6~20.20m,一般18m。

区内B4煤层层位稳定,厚度变化较大,如矿井井下揭露煤厚为0.73~6.20m,钻孔见煤厚为0~9.08m,平均厚度1.61m,倾角300~750。

煤层直接顶板为薄层状深灰色粉砂岩,夹细砂岩线理,水平层理发育,具色素条带,含植物化石碎屑,产舌形贝化石。

直接底板多为团块状粉砂岩或黑色泥岩,具鲕状结构,产植物根茎化石。

A.3.2煤种及煤质变化

本区主要可采煤层为B4煤层,属无烟煤种。

半亮型煤,多具似金属光泽,煤炭颜色为深灰至灰黑色,条痕为灰黑色,煤层多为粉状,也有块状。

粉煤无光泽,粒状结构。

块煤为金属光泽、块状构造,断口为阶梯状或贝壳状。

主要煤岩成份为亮煤、次为镜煤和暗煤,丝炭少量,多组成半亮-半暗型煤。

暗淡煤次之一。

粉煤和块煤中含有黄铁矿结核或星散状黄铁矿晶粒,B4煤层为中灰分、中高硫、中磷、特低挥发分、中高热值煤。

煤类为无烟煤二号,主要用作工业动力用煤,亦可用作民用燃料和化工原料。

A.3.3煤炭资源/储量估算

A.3.3.1煤炭资源

维特矿业有限公司煤矿初期设计规模为4.0万吨/年开采原煤,目前核定生产能力为4.0万吨/年。

主井、风井均为立井,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

该煤矿于1995年建井,1996年底竣工投产,至目前共施工巷道3000余米,主采B4煤层,采煤方法为短壁式炮采落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在现采矿证范围内经估算1995年3月至2014年12月底累计动用B4煤层资源储量14.33万吨(开采10.52万吨,损失2.25万吨,回采率82%),其中2006年9月底以前累计动用11.15万吨(开采9.10万吨,损失2.05万吨,回采率82%),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动用1.0万吨(开采0.84万吨,损失0.26万吨,回采率85%),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动用0.68万吨(开采0.58万吨,损失0.10万吨,回采率85%),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底动用1.50万吨(开采1.28万吨,损失0.22万吨,回采率85%)。

详见下表:

历年动用B4煤层资源储量情况表

开采时间

(年、月)

开采储量

(万吨)

损失量

动用储量

回采率

(%)

备注

1995.3~2006.9

9.10

2.05

11.15

81

2006.10~2007.12

0.84

0.26

1.00

85

2008.1~2008.12

0.58

0.10

0.68

84

2009.1~2014.12

1.28

0.22

1.50

合计

11.80

2.53

14.33

82

矿区范围内载止2014年12月底止累计查明B4煤层资源储量(122b+332+333类)共计132.19万吨,其中动用14.33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22b+332+333类)117.86万吨。

A.3.3.2储量估算

一、储量估算范围的确定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以预划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所圈定的平面范围及预开采深度(+40~-650m)为基准.结合老窑采空范围及钻探和井巷工程控制程度确定边界范围。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分为二个块段,拐点坐标见表4及插图3。

储量估算截止日期:

2014年12月31日。

二、估算对象

根据范围内实际情况,确定估算对象为龙潭组老山下亚段B4煤层。

三、工业指标的确定

本次资源储量估算对象为B4煤层,煤类为中灰中高硫中高热值无烟煤二号。

仍采用原万溪矿区地质报告中所采用的工业指标:

煤层最低可采厚度≥0.5米。

另根据国土资发[2007]40号文《(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指导意见》中关于缺煤地区确定工业指标要求,补充采用工业指标:

最高全硫分(St.d)≤3%;

最低发热量(Qgr.d)≥12.5MJ/kg。

本矿预划定矿区范围内煤层倾角大多大于45°

,采用工业指标符合国土资发[2007]40号文《(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指导意见》中关于缺煤地区确定工业指标的要求。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拐点坐标表4

拐点号

54年北京坐标系

80年西安坐标系

3078622

38575252

3078569

38575195

3078698

38575830

3078645

38575773

3078704

38575902

3078651

38575845

3078720

38576066

3078667

38576009

3078688

38576076

3078635

38576019

3078646

38575998

3078593

38575941

3078564

38575826

3078511

38575769

3078526

38575798

3078473

38575741

3078502

38575762

3078449

38575705

3078508

38575720

3078455

38575663

3078504

38575676

3078451

38575619

3078494

38575670

3078441

38575613

3078412

38575442

3078359

38575385

3078414

38575240

3078361

38575183

3078446

38575234

3078393

38575177

16

3078450

38575220

3078397

38575163

储量估算范围拐点坐标Ⅱ标高:

0~-500米

四、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参数确定

(一)、估算方法

本煤矿区B4煤层呈层状和似层状、产状相对稳定,但倾角变化较大,倾角在30º

~75º

之间,采用地质块段法进行资源储量估算。

现矿区范围内复式向斜南翼煤层倾角大于70º

,新扩界部分(尚睦小煤矿区)向斜北翼煤层倾角大于60º

,斜面积估算采用立面投影法;

其余地段煤层斜面积估算采用平面投影法。

采用估算公式为:

Q=S×

D

式中:

Q—资源储量(万吨)S—斜面积(㎡)

M—煤层厚度(m)D—视密度(吨/m3)

(二)、估算参数的确定

煤层厚度:

依据该矿井井下巷道的煤层见煤厚度实测值及钻孔见煤质量点厚度,取块段内煤层平均值作为块段内计量煤厚。

对预扩界部分钻孔中见到的特厚煤层点如2402孔7.98米和2203孔5.20米均进行了二次平均法处理,(先以原厚度计算出块段内的平均厚度,再以该平均厚度作为二个孔的厚度参加平均值计算。

详见表5:

倾角:

煤层倾角小于60°

时在底板等高线上用正切方法求取,大于60°

时在剖面图上量取并取平均值。

面积:

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立面投影图)上用微机直接求得平(立)面积,然后除以倾角的余弦(正弦)值求得斜面积。

视密度:

本次补钻采取了3个样品送化验并进行了视密度测试,但本次测试到的视密度与原报告中的测试值有较大差异(原报告测试平均值为1.63吨/m3,本次的测试平均值为1.81吨/m3),考虑到原地质报告中取样点多面广,代表性较好,本次的取样点较少,故本次报告仍采用原万溪矿区地质报告测试的平均值D=1.63吨/m3。

块段煤层平均厚度采用表表5

煤层

编号

储量

类别

块段

钻孔及巷道

测点编号

煤层厚度

(m)

块段平

均厚度

B4

122b

采1

①、②

、③、④

0.73、0.82

6.20、6.20

3.48

对2402和2203孔的厚煤层进行了二次平均法处理

采2

⑼、⑽、⑾

⑿、⒀、⒁

6.30、0.78

5.80、1.83

0.75、1.55

2.84

采3

⑩、⒀、

⑮、⑯

0.78、0.75

1.95、1.83

1.33

⑴、⑵、⑶、⑷、

⑸、⑹、⑺、

⑻、⑿、⒀

0.73、0.83、

0.80、1.75、0.81、0.95、1.83、0.75

2.09

332

Ⅰ、Ⅱ

2402、2203、

2202、2201

ZK—2、ZK—3

3.07、3.07

0.62、0.74

2.61、1.26

1.89

333

①、CK1605孔

CK1605孔

内插

0.73、1.11

1.24、0.50

0.90

⑿、⒁、⑽、

⒀、⑹

1.83、1.55、0.78、0.75

1.75

⑵、⑷

⑸、⑹

0.82、6.20

0.80、1.75

2.39

2402、ZK—2、

2203、内插×

2.52、2.61、

2.52、0.50×

1.38

2203、2202、

内插×

1.70、0.62

0.50×

0.83

2202、2201、

ZK—3、

1.26、

0.66

2402、ZK—3

1.87、1.26

0.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