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PPT内容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3695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史PPT内容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国史PPT内容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国史PPT内容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国史PPT内容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国史PPT内容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国史PPT内容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国史PPT内容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国史PPT内容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国史PPT内容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国史PPT内容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国史PPT内容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国史PPT内容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国史PPT内容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国史PPT内容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国史PPT内容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史PPT内容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国史PPT内容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史PPT内容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史PPT内容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周制为多中心治理结构。

周王与数百邦国相对独立地治理,每个家也有相对独立的治理权。

这与单一中心治理的秦制恰成对比。

13.封建制是等级制:

五等爵制: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禄制:

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君臣间有等级之别,但双方却相互视为伙伴关系。

14.“五服”:

《国语·

周语上》记载祭公谋父劝周穆王: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

邦外,侯服;

侯、卫,宾服;

蛮、夷,要服;

戎、狄,荒服。

这是一个同心圆结构。

服的意思是对周王臣服的程度,认同华夏文明的程度,也就是文明的程度。

天下主义就是以文明安排政治。

15.周是中国古典文明之颠峰,周制有三大支柱:

以义而和之君臣—礼乐文明—君子

16.毛公鼎:

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周原。

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委任叔父毛公为卿。

毛公铸鼎传示子孙永宝。

毛公鼎腹内铸有铭文32行,计499字,为现存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

17.建立封建君臣关系的程序是“策名委质”。

18.君臣关系是两个独立而自主的成人,通过立约方式确立的人身性关系。

Personalbond有三层含义:

第一,人与人的关系。

第二,面对面的关系。

第三,终身关系。

19.君臣之权利-义务:

君的义务:

1、向臣提供名位,2、提供保护。

臣的义务主要由两项:

①向君提供人力②提供建议,也即“谋”。

20.谋的机制让封建的治理具有共和的性质。

21.解约权:

义者,宜者。

应得者,应为者。

双方各尽责任,各享权利。

一方违反契约,另一方可主张权利。

若一方严重违反契约,伤害另一方,另一方可解除之。

这同时适用于君臣。

22.定公问:

“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对曰: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社会就是人的组织化。

有组织,必有君臣。

而孔子之语乃是组织的普适原则。

23.周集古典文明之大成,其样式是礼乐文明,其承载者是君子。

24.礼之概论:

周人文明之最高成就在礼,周制就是礼治秩序。

周代的规则体系,包括礼与刑。

刑旨在强制执行礼。

礼分两大类:

——经礼:

规范君臣关系之规则。

涵括今天的民法、宪法、行政法等。

——仪礼:

规范公私生活之仪节的规则。

涵括今日之风俗。

礼无所不在。

25.礼的性质:

礼是习惯性规则体系。

26.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和是共同体的状态,此状态下的个体的状态就是自由。

27.经礼的载体是“文”。

经礼规范君臣关系,由君臣关系建立之文书累积而成。

策命的文书化推动君臣关系契约化。

28.六经皆礼:

孔子最初删述诗、书、礼、乐,皆为先王之政典。

孔子晚年作《春秋》,所记为“故”事,也即礼之先例。

文王演《周易》,作卦辞。

周公作爻辞。

这同样是先王之典。

孔子为《周易》作传。

29.史官是法官。

30.礼之执行:

第一种,当事人自行执行;

第二种,第三方强制执行:

刑。

司寇是警察。

31.礼具有三个特征:

第一,礼无所不在,五礼:

吉、凶、军、宾、嘉。

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军礼同邦国,以宾礼亲邦国,以嘉礼亲万民。

第二,礼覆盖所有人,包括君。

第三,无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制礼(这样的礼治,就是法治(ruleoflaw))

32.仪礼与乐:

仪礼就是关于公私生活之仪节的规范。

现存《仪礼》共十七篇,包括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射礼、朝礼、聘礼共八大类。

冠以明成人,昏以合男女,丧以仁父子,祭以严鬼神,乡饮以合乡里,燕射以成宾主,聘食以睦邦交,朝觐以辨上下。

《士冠礼》述加冠时的陈设、仪式和致辞。

男子二十岁进入成年,冠礼是为之加冠命字的成年礼。

《士昏礼》记述士娶妻成婚的礼节仪式。

婚礼共有六项内容,也叫六礼:

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33.传:

诗言志以导之,歌咏其义以长其言,声谓五声:

宫、商、角、徵、羽。

律谓六律、六吕,言当依声律以和乐

34.礼乐文明的承载者是君子,礼乐文明就是君子文明。

君子就是具有卓越合群能力之人。

没有君子,就没有组织,也就没有社会,没有文明。

为了合群,君子需具有三种品质:

德行,技艺,威仪。

35.君子之社会功能是合群,则君子需具有治理之技艺。

君子之艺:

礼、乐、射、御、书、数。

诗教。

36.君子威仪:

首先是车服之美。

仪礼。

身体的控制。

敬的心智。

37.孔子是中国文明文化史上承先启后的人物,是五千年华夏文明之枢纽。

孔子时代,礼崩乐坏。

38.封建的各项制度开始崩坏,君子群体败坏,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比如出现“盗”、“游”士。

孔子清楚自己的天命:

重建秩序。

为此,孔子做了两件事情:

总结既有经验,这就是删定六经。

提出新时代的社会秩序原理,即仁。

由此,孔子具有双重身份:

作为传道之圣人,作为儒家之创始人。

39.三十岁开始授徒。

四十岁,于学上无惑五十岁而知己之天命,乃起而行道:

先出仕于鲁,后周游列国,寻找行道于天下之机会。

六十岁,耳顺者,乐于从人也。

六十八岁,反鲁。

读《易》,作《春秋》,面向新时代培养晚期弟子。

40.孔子早年主要以诗、书、礼、乐教育弟子。

41.易经: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读《易》,韦编三绝。

42.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诗、书、礼、乐、易、春秋。

古典时代的六艺,是君子掌握的六种技艺。

此处之六艺,乃是艺人也即教育君子之六经。

透过删定六经,孔子令尧舜以下华夏治理之道成为可道、可传者。

由此,古典制度变成理念,变成理想,而树立了万世之大法。

43.“克己、复礼为仁”,可概括孔子基本思想结构孔子重建秩序之基本主张是复礼。

这是儒家的基本政治主张,后儒也经常要求复封建。

44.孔子之新发明:

仁。

仁有多重含义:

(最基本:

仁者,人也)仁就意味着,所有人都肯定自身为人,且相互肯定为人。

且这里的人,已无等级性,而是一般的人。

孔子首倡人之平等理念。

孔子旨在为后世立法,然孔子乃是在“因”中有所“损、益”。

这就确定了中国文明演进之基本模式,也即:

在保持连续性的基础上变革、调整,故可久、可大。

45.孔子不仅表述了道,提出了理念,也通过学,塑造了在历史过程中构造道之实现形态的主体:

“士君子”群体。

46.《论语》首章揭示了儒家的社会存在形态及其宗旨: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此前:

第一,没有专业之学,古典君子在实践中学。

第二,庶民几乎很少有教育机会。

“学”造成了新兴士君子群体。

封建之士是一个固定的等级,这个新兴士君子则由学塑造,人人皆可成就为君子。

士君子是平等社会中的德能优秀者,为“四民社会”之首。

47.学的形态是结成社团。

孔子世家: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中国之合,就是依靠儒家士君子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社团。

儒家士君子结成多个层次的会社:

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乃至天下。

48.士君子面临困境:

君王不知、不用:

游士。

或者用而发生冲突。

道与权力、道统与政统之分立、紧张乃至冲突,贯穿于孔子之后中国历史。

49.孔子由学塑造的儒家士君子就是超越理性经济人的积极公民。

儒家把普通人提升为公民。

50.正是孔子创造了中国的公民社会。

孔子塑造中国历史。

孔子传承古典文明,尤其是周制。

中国正在归向孔子。

一百年前,知识分子开始否弃孔子。

文革中达到高潮。

四十年前,有所谓批林批孔运动。

51.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

52.当时的学术格局:

研习六经为经学,以传承大道。

孔子删述六经,所以可以说,诸子皆晚于孔子,皆出于孔子。

经学不同于儒学。

但两者关系极为密切。

因为儒者传承经学,故儒家是中国文化之大本。

今日中国思想学术,亦为六经之余裔。

53.诸子皆致力于重建秩序。

54.子学之兴有赖于封建制在东方之遗存,形成开明专制气氛,类似于西方启蒙运动时代。

反过来,秦国毫无学术可言。

学术已初步制度化,如齐国有“稷下学宫”。

七十人之额,取法于孔子之七十贤弟子。

“不治而议论”,就是学术参与政治。

这是汉代“博士”制度之前身,从而形成学者议政之传统。

新兴的王权也需要理性之支援。

55.古有墨刑,墨子乃刑余之人,一反乎周代礼乐文明,由文返质。

兼爱,非公,尚同。

这就是墨子之思想纲领。

墨家之政府起源论。

墨子相信人性恶。

其尊天、事鬼,皆基于实用主义思考。

“尚同”者,下同于上也。

民众必须与政府保持一致。

此思想似类似于卢梭的公意论。

通过尚同,而实现兼爱。

56.墨家结成一紧密团体,领袖为“钜子”。

,墨家团体带有秘密宗教性质,其理论较为薄弱,而集体行动能力较强,因而消融于某国家中,很可能是秦。

57.道家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

58.老子之思考方式可概括为:

“反者,道之动。

”此为应世之智慧,也可以说是驭人之术。

老子这一思想为法家所用。

59.老子之基本治国主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故老子思想略同于近世西方之“自由放任(laissez-faire)”。

60.老子与庄子有所不同:

老子是政治政学家,故在汉、唐两代曾被用于治国。

庄子则带有强烈艺术色彩,追求精神之逍遥,因而为文人墨客所喜。

庄子要旨在“为我”,获得精神上的完全自由。

为此,庄子主张,人当不为外物所役,“不失其性命之情”,主张全生适性。

庄子为士人指示了另一种生存之道:

达则为儒,有为于天下。

穷则信庄,逍遥于我之世界。

故有儒道互补之说。

61.古今之兵的不同:

古典之战的目的乃在于获取对方之尊重。

62.儒家概说:

主要沿着孔子思想分化:

一派重礼,子夏及其门人参与了魏的新制度之构建;

另一派重仁,其代表为思孟学派。

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63.封建秩序的关键是身-礼关系,法家强调身-刑关系,孟子发现了心。

孟子也十分注意制度。

64.夏商周三代皆行封建,封建制崩溃之后的政体是王权制,这就是战国时代各国的政体。

它最早成型于魏国。

65.封建制的缺陷:

封建制存在权威不断下移的内在趋势。

孔子天才地预言了这一点。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

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陪臣就是各诸侯国之卿大夫,春秋中期,各国强势大夫崛起,如鲁国“三桓”,齐国陈氏,晋国韩、赵、魏、范,中行及智氏六家。

最终,韩、赵、魏三家分晋,(陈氏)田氏篡齐。

66.王权制基本政治元素:

作为主权者的王(这个王已不同于周王。

此前,只有周王是王,而且,周王和全体诸侯、大夫皆受礼乐约束。

现在,他们与周王平行。

且礼乐崩坏,其权力不受约束。

他们是主权者)国民(封建等级制逐渐崩溃,治理权威向强势大夫集中,庶民开始向强势大夫治下集中。

国民之最突出特征:

彼此之间是平等的。

封建制下之人,是各不相同的)

67.儒家第一次系统的行道试验是魏之变法,子夏及其门人。

68.王权制的制度:

刑制官僚制郡县制开明君主制

69.由礼治向刑治的转变:

封建等级被荡平,国王直接治理庶民,乃不得不依赖法典,由此出现“刑律化”运动。

先是郑国子产“铸刑书”,随后晋国“铸刑鼎”。

三家分晋之后,魏国李悝作“法经”。

70.主权国王需治理广土众民。

邦国间竞争强度加大。

这两个因素迫使各国国王需借助专业行政管理人员治理国家:

首先是军事专家。

其次是法律与制度设计专家即变法家。

再次是日常行政事务管理者。

另一方面,孔子兴学之后,庶民有机会接受教授,出现一个游士群体,寻找入仕机会。

供需对接,产生了王权之下的“官僚制”,这就是今天的科层制度。

官僚不同于诸侯、大夫。

71.国王要管理众多平等的国民,就必须第一,对人口进行地理划分;

第二,诸多平行的治理单位也需要协调、管理,从而形成政府内部的层级性分工。

由此形成郡县制。

郡县制形成于战国。

72.东方六国,尤其是魏、齐、楚,还有较多封建制传统之遗留。

因而,整体社会气氛较为开明,或可称之为开明君主制。

但是,真正冷酷的集权制度已在西方形成,这就是秦制。

73.三种现代价值:

第一,世俗主义;

第二,物质主义;

第三,个体主义。

除了儒家、阴阳家之外,墨家、道家、法家等各家都是世俗主义、物质主义、个体主义的。

74.主权国家(战国):

这时的王是主权者。

对内,国王无法(礼)无天,无人监察、也无人分享他的权威。

对外,有“相王”条约:

各国国王相互承认对方在国内的完整统治权,互不干涉内政。

这与封建时代不同。

这类似于欧洲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1648年),确定以平等的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

春秋时代犹为古典时代,犹有礼治,战国时代则为强权政治。

75.主权国家相互之间天然为敌,只有永恒的利益,而没有任何道义。

故各国要么在战争,要么在准备战争。

76.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

秦制本质在此,这成为穆公以后秦人追求的最高政治目标。

法家为此提供了理念和技术。

77.法家最为重要的人物是商鞅,《商君书》是最为雄辩的政治哲学论著。

商鞅的变法规划实来自于魏。

商鞅把魏制搬到秦国,而借助秦王较为集中的权力,在秦较为蛮荒的社会基础上,将其中的现代治理原则,更为彻底地实施。

78.变法理论:

变法以国王可依自己之意志立法为前提。

变法论确定了国王主权论,确定了君王在法律之上的理念,法律则被工具化。

79.变法宗旨:

摶万民为一体。

吴起、商君皆为十分成功的将领,其思想盖欲以管理军队的方式管理国家。

商鞅变法宗旨是把国民凝聚成一个服务于同一目标的整体,也即国民。

这个目标是由国王确定的。

80.作壹主要依靠暴力。

因为商鞅相信,人性恶。

商君认为,人性恶,故天然相互伤害。

为此立君,以维持秩序。

明王当以法律治理,但此法律就是奖、惩之手段。

81.在商君理念中,政府与人民是对立的。

商君的弱民之道,就是其驱民于农战之国策:

①重农②对外进行战争

82.消灭社会:

摧毁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限制家庭规模,从而消灭“社会”,也即人与人的联系。

83.消灭商业:

重农抑商其实是法家的思想,而并非儒家思想,最早实施于秦国。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由此,个人荣誉只能来自国家,所有人都可有国家操纵,变成实现国家目标的资源。

84.消灭学术:

商君相信,思想学术会造成国民离散,故需消灭学术。

85.韩非:

人性恶与统治术。

韩非相信,君臣乃是相互算计的关系韩非的思想主考就是围绕着君王统治术展开。

法家只相信赏罚,尤其是严刑峻法。

统治术:

势、法、术三者相结合。

86.秦始皇完成了经典秦制之建立,这是一种极端的政体。

87.打天下:

战国的强权秩序由秦发展到极致,秦开创了新的王朝建立模式:

打天下。

88.皇权制:

皇帝。

皇帝称号具有神学意味,秦始皇自认为超越五帝。

89.郡县制:

秦始皇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

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

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

乡、亭亦如之。

皆秦制也。

秦制试图以皇权自上而下地控制每个人。

90.刑治:

残酷的肉刑多出于秦。

秦始皇迷信刑罚。

秦始皇以刑律教育皇子。

91.焚书起于复封建之议:

焚书坑儒的本质是消灭民间议政。

92.私学与多元政治权威

93.政治一律,以吏为师。

焚书并未准备全盘消灭学术,而在于消灭民间学术,以消灭政府之外的政治权威中心。

94.秦何以不二世而亡:

专权之悖论(秦制以皇帝拥有绝对权力为本。

要保持整套体制正常运转,需皇帝“任理去欲”。

然一旦处于那个位置,皇帝就必放纵其欲望与意志。

这样的皇帝成为秩序的首要破坏者。

)人性恶的悖论(秦制以人与人相互为敌作为其伦理预设,以恶制恶,完全依靠暴力和暴力威胁进行统治。

人性之恶释放出来,国家天然处于不稳定状态。

国家以每个人为潜在敌人,则每个人随时都可能变成国家的敌人。

)统治成本太高(合理的治理体系是多中心分担成本。

皇权借助官僚体系,排他性地控制每个人,则治理的全部成本都直接由皇权承担。

为应对成本危机,皇权被迫不断增加汲取能力,比如人力,金钱。

秩序因此而不稳定。

另一方面,国家规模大幅度扩大,资源动员的成本也就大幅度提高。

95.汉承秦制:

刘邦通过打天下方式得天下,且承袭秦制。

人事与精神(汉初统治集团多为秦之刑名吏。

他们没有文化,缺乏反思意识,而不自觉地秉承秦之治国精神。

)政体(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

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刑律(秦汉旧律,其文起自魏文侯师李悝。

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

商君受之以相秦。

汉承秦制,萧何定律,除参夷连坐之罪,增部主见知之条,益事律《兴》、《厩》、《户》三篇,合为九篇。

96.汉人以宽和精神操作秦制,这就是黄老之术。

97.不是制而是术:

黄老之术奉行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政策,由此而有汉初之繁荣,所谓“文景之治”。

但这终究只是一种“术”,也即政策,而不是体制。

体制仍为秦制。

故黄老之治的本质就是暂时不再使用秦制的绝对权力。

但到了汉武帝时代,物质财富增加后,暂时蛰伏的绝对权力就会出动,由此而形成社会富裕但秩序混乱之景象。

98.秦制的复归:

①权贵资本主义:

官员经商。

②国家资本主义:

政府盘剥。

出现一批兴利之臣,实施盐铁官营,告缗等制度。

商人大量破产。

99.诸子百家中,墨、道、法、兵等各家之精神总体上都是世俗主义、物质主义的,共同推动了世俗化、物质化,并自我消亡:

—墨家融入秦制。

—法家建立了秦制,不二世而亡。

—道家,也即黄老主导汉初六十年,不能解决秦制问题。

秦汉之际,出现杂家。

杂家出,而百家时代终结。

杂家出现的环境:

权势人物养贤下士,宾客拼合而成。

100.杂家:

《淮南子》(其书以道家为本,兼采诸家,是为诸子百家之殿军)杂家:

《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以儒家为本,杂以道家、法家,吕氏实欲以东方文化改造秦之政制。

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

101.儒家的理念内在地决定了其强韧的生命力:

—只有儒家逆时而动,坚持天道信仰,发明人心,向上提撕人的生命。

儒家致力于养成士君子群体。

故其理念始终有人坚守。

102.儒家最大的优势在于传经。

战国、秦时,五经相传不绝。

儒家最重教育,教育是儒家重建秩序之利器。

最为重要的是,皇子、王子接受儒家教育。

汉武帝也接受儒家教育。

103.诸侯王热心儒家:

皇子、诸侯也会支持儒家,如河间献王刘德。

104.陆贾命题: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陆贾命题是中国政治中最关键的命题,一个王朝通常需要进行第二次立宪,才可能建立稳定的政治秩序。

105.叔孙通制礼:

第二次立宪的关键是修文德。

叔孙通为汉朝建立浅表层次的文德。

106.贾谊更化(秦之所以亡,因为不知第二次立宪:

仁心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武帝初年更化

107.董仲舒-汉武帝以来中国乃是儒家士大夫-皇权共治体制。

儒家并非只关心道德,实具有敏锐而强烈的创制立法意识。

108.董子思想见于《春秋繁露》。

浓缩于“天人三策”中,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政治文献之一。

董子对秦的专制深恶痛绝。

在“天人三策”中,董子深刻地指出了秦制之失,一言以蔽之,就是专制

109.董子政治思想之关键在于引入“天”。

第一:

天有天道。

王者须法天而治。

第二:

天始终在监察人间,尤其是王者之作为,并通过祥瑞、灾异表达自己的意见。

此即天人感应。

110.宪政含义:

万民确实应当服从君王,这是维持秩序之所必需。

但是,君王决不是最高的,君王之上有天。

秦始皇相信自己就是天,儒者则宣告,皇帝不是天,不过是“天之子”,而天子必须法天而治,并就自己的行为对天承担责任。

结果:

第一,王者有所敬畏。

第二,法律、制度成为客观的,独立于皇帝之外。

反过来,皇帝必须受这些法律制度的管理。

第三,儒者进入治理结构。

111.罢黜百家只是要求改变治国理念:

放弃法家刑名之术和黄老之术,转向儒家的仁义之道儒家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向来有思想自由、宗教宽容的传统。

112.士人政府之成立:

借助于独尊儒术的制度安排,接受过儒家教育的士人大规模进入政府,逐渐改变了秦制以文法吏为主体的政府形态

113.宫、府之分立:

儒家士大夫组成的士人政府则与皇权之间出现了微妙的分立。

所谓“内朝-外朝”之分。

前者包括皇帝及依附于他的人,如外戚、宦官、佞幸等组成的皇室。

后者就是士大夫组成的政府。

道统与政统之别,落实到政体中。

宫、府之间经常发生分歧乃至激烈冲突。

中国历史的政治斗争主要就在这两者之间展开。

114.社会自治之发育:

借助于儒术的权威和进入政府而获得的资源控制权,儒生共同体也在社会中开始树立治理的权威。

正是儒生共同体在汉代中后期构造了“社会”。

儒家士大夫构造了家族等社会自主治理组织。

共治的理念让皇权也承认儒家所代表的社会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利,从而形成了政府与社会的“共治”。

115.西汉中期以后,也出现了刑治与德治共治理的格局。

秦制是单纯的“刑治”,政府管理社会的唯一规则体系是刑律,执行刑律的主体是文法吏,类似于警察国家体制。

这样一套礼俗之治体系,乃是社会自主治理之本。

116.儒家士大夫也打破了刑治的垄断,形成了刑治与礼治的共治。

当时的规则体系约有一下几种:

1、朝廷之礼典。

2、朝廷之政典。

3、朝廷之刑律。

4、民间的礼俗。

民事方面的大部分规则在礼俗中。

礼俗是自由与繁荣之源。

德治不是以道德治国,而是社会自我执行礼俗。

117.在共治结构中,皇权带有强烈的非理性的、堕落的内在倾向。

对抗这种倾向的就是儒家之道德与政治理想主义。

儒生是共治体制的灵魂是儒生,它为霸道中注入了道德和理性的力量。

共治绝不同于秦制。

儒家的王道部分地控制秦制的霸道。

118.相对于秦制,共治体制具有明显的宪政主义倾向,因而,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