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与政治 考点归纳 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3891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与政治 考点归纳 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世界经济与政治 考点归纳 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世界经济与政治 考点归纳 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世界经济与政治 考点归纳 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与政治 考点归纳 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

《世界经济与政治 考点归纳 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经济与政治 考点归纳 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世界经济与政治 考点归纳 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

马歇尔提出这项计划的目的,在于用经济手段扶助西欧,使其迅速复兴和稳定,进而拉拢和控制西欧,共同与苏联抗衡。

由于西欧遭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经济元气大伤,迫切需要美国在经济上的帮助,因此积极响应这一计划。

马歇尔计划从1948年4月至1952年6月,历时4年,取得了一定成效。

 

也称雅尔塔体系,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苏联和英国三国首脑举行了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日-11日)和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7日-8月2日),就如何加快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及处理战后问题达成的一系列协议,其实质是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它奠定了战后冷战两极格局的基础。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攻击苏联奉行扩张政策,威胁欧洲和世界和平。

他危言耸听地指出: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他呼吁英美结成联盟,使双方的军事力量、道义力量和其他物质力量联合起来,有效地遏制铁幕后面苏联的扩张。

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建立的军事集团组织。

简称北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遏制苏联的战略,1949年4月4日与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共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公约于1949年8月24日生效。

至1992年共有16个成员国,增加了土耳其、希腊、德国、西班牙。

总部在布鲁塞尔。

这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几乎合乎逻辑的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标志。

是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北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

冷战爆发后,苏联为了巩固东欧这一安全地带,保障国家安全,在军事上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与美国抗衡。

苏联加强了与东欧的军事合作,缔结双边同盟条约,形成了以双边条约为形式的苏联东欧同盟体系。

1954年11月,针对美国重新武装西德并加紧遏制苏联的举动,苏联与东欧七国(保、匈、罗、波、捷、阿、东德)在莫斯科召开了保障欧洲和平与安全的会议。

1955年5月,苏联与东欧七国在华沙召开第二次保障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

同时签署了关于成立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的决议。

根据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正式解体。

•作为一种指导美国“反恐”行动的军事战略,“先发制人”是指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支撑,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尺度,以绝对安全为目标,采取一种超前性和进攻性的战略态势,在恐怖主义势力和“敌对国家”对美国产生实质性威胁前将之摧毁。

克林顿时期,美国的对外战略。

“参与和扩展战略”有“一个目标”、“三个支柱”。

“一个目标”,就是在全世界巩固和扩大美国的“领导地位”,即美国的世界霸权。

为此,美国提出要防止潜在的战略对手和新的超级大国,控制西欧、东亚、西南亚和前苏联地区,重点遏制有那些有潜力成为全球大国的国家,如中国和俄罗斯。

“三个支柱”,是指经济安全、军事实力、民主人权。

其内容是:

①把经济问题放在对外政策的中心地位。

②突出美国外交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在外交中大力推行美国“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力图在全球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

③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应付新的安全挑战。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华政策一度摇摆不定,美国统治阶层陷入“遏制”还是“接触”中国的争论之中。

经过反思,克林顿政府确立了对华“全面接触”政策,即希望通过接触而不是对抗保证美国战略利益的实现;

通过与中国交往影响中国内外政策,改变中国;

通过吸引中国参加国际体系,约束中国,使之按美国倡导的国际规则、规范从事。

俄罗斯改变曾一度实行的向西方“一边倒”的方针,在对西方政策上趋向强硬,并重视发展同伊斯兰世界和中国等国家的关系,努力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争取恢复它的世界强国的地位。

调整后的俄罗斯的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是:

以西方为重点、东西兼顾,简称为“双头鹰”战略。

根据新宪法,日本建立了以天皇为象征的议会内阁制体制,采取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国会、内阁和法院执掌。

1955年,代表右翼保守势力的自民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过半数席位,成为执政党,代表左翼的社会党获得三分之一席位,成为最大的在野党。

这种局面一直延续38年,被称为1955体制。

1992年2月,欧共体成员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

条约由《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及货币联盟条约》组成。

条约决定成立欧洲联盟,规定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和安全防务政策,将西欧联盟作为欧共体与北约之间的联络机构,在司法和社会方面进行合作,扩大欧共体的权力,并分阶段完成经济与货币联盟,最迟在1998年建立欧洲中央银行,99年起实行统一货币。

1993年11月1日,该条约生效。

欧洲联盟由此产生。

欧共体是欧洲共同体的简称,是欧洲联盟(简称欧盟)的前身,它包括欧洲煤钢共同体(又名欧洲煤钢联营)、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3个相互独立的组织,于1965年4月根据《布鲁塞尔条约》合并而来。

其中以欧洲经济共同体最为重要。

欧共体创立于1957年3月25日,创始国为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6国。

后经过4次扩大,现已发展到包括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在内的15个国家。

1965年4月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又签署《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欧洲联盟(EuropeanUnion),简称欧盟(EU),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1992年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欧盟经过几次扩大,现有27个成员国和近5亿人口(2007年1月),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

它是东欧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使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指日本自民党上台后,其政客同政府官僚结成了密切的利害关系,主要是财界即金融、实业界上层,他们每年向自民党提供大量金钱,同时自民党利用金钱实惠收买选民,扩大派系,巩固自己的地位,并指使官员给予特定企业好处,从而形成“财界—官僚—政界”三位一体的政治体制。

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存在的联邦制多民族国家。

1922年12月30日,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正式成立。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12月25日晚,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

12月26日,最高苏维埃自我解散,标志着苏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正式停止存在。

苏联是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苏联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

首都为莫斯科

苏联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哈萨克、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亚美尼亚、摩尔多瓦、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15个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

即“和平过渡”“和平竞赛”“和平共处”,这是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外战略的主要内容。

其基本构想是:

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在和平竞赛中超过美国;

强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议会道路和平取得政权;

对社会主义国家强调一致性并谋求美国的认可;

对亚非拉地区则加紧渗透扩张,鼓吹通过和平过渡走非资本主义道路,以便把这些国家纳入自己的战略轨道。

这一战略的基本目标是谋求实现苏美合作主宰世界。

(1945年至1991年)即北大西洋公约冷战。

简单来说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之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

冷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开始,直到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为止。

它是美国主流文化的起源,最早是17世纪早期为躲避宗教迫害而来到北美的一批英国清教徒的理想。

在这种文化下,人们相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相信天定命运,崇尚自由、宽容、自律、契约以及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即追求进取和成功。

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内容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

三权分立制度的理论基础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洛克和法国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孟德斯鸠提出的分权学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