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式起重机检验表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4000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门式起重机检验表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门式起重机检验表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门式起重机检验表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门式起重机检验表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门式起重机检验表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门式起重机检验表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门式起重机检验表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门式起重机检验表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门式起重机检验表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门式起重机检验表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门式起重机检验表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门式起重机检验表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门式起重机检验表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门式起重机检验表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门式起重机检验表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门式起重机检验表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门式起重机检验表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门式起重机检验表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门式起重机检验表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门式起重机检验表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门式起重机检验表Word下载.docx

《门式起重机检验表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式起重机检验表Word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门式起重机检验表Word下载.docx

将主梁按检测条件摆好,用水准仪区分测量支腿座板中心处和有效悬臂端部上盖板的标高,那么上翘度F1

(2)=a1

(2)-h1

(2)

F1

(2)-左右端悬臂上翘度;

a1

(2)-左(右)支腿座板中心处上盖板标高;

h1

(2)-左(右)悬臂有效长度端部了盖板标高。

3

双梁门吊门架对角线差

≤5

以两根主梁中心线与支腿座板水平中心线的交点〔四个点〕作基准点,用钢卷尺区分测量两对角点之间的距离|a1~a2|即为对角线差值。

〔钢卷尺拉力值和修正值见附录〕

4

主梁水平旁弯

正轨及半偏轨箱形梁≤S3/2000最大不超越节0,当Ga≤50t时,只能向走台侧凸曲。

偏轨箱形,单腹板及桁架梁≤15〔S3-两端始于第一块大筋板的实测长度,在离上盖板约100mm处测量〕

在主梁两端第一块大筋板离上盖板约100mm的腹板处区分放一等高块〔高度h〕,拉φ0.49mm0.52mm钢丝,测量跨中三块大筋板处钢丝与腹板的距离,f=|H-h|(H-跨中三值中的最大值)

5

主梁腹板局部平面度

1M长度内,在受压区离上盖板H/3区域≤0.7δ其他区域≤1.2δ

用1M直尺紧靠在主梁腹板恣意位置和恣意方向,用塞尺测量平尺与腹板谷最低点的距离,即为平面度差值,如有凸出时,用塞尺测量平尺两端与腹板的距离,取平均值。

6

主梁上盖板平面的水平偏斜

≤B/300(B-上盖板宽度)在长筋板或节点处测量

将主梁按检测条件摆好,用水准仪测量跨中,两支腿座板,悬臂两端第一块大筋板处上盖板的标高,每处按断面对应相减所得数值即为该断面水平偏斜值。

或用直尺、水平尺、塞尺反省。

7

主梁腹板的垂直偏斜,

箱形梁≤H/200,单腹板及桁架梁≤H/300,在长筋板或节点处测量

将主梁按检测条件找平后,从跨中,两支腿座板中心、悬臂两端第一块大筋板5点吊垂线,用钢尺在离上、下盖板50mm左右处区分测量锤至腹板之间的上、下部距离a1、a2,那么腹板各断面的垂直偏斜h=(|a1-a2|/H1)H(H-腹板高度,H1-测量长度)

8

桁架梁杆件直线度偏向

0.0015a

用直尺〔善于杆件长度〕靠在杆件长度上〔或拉钢丝〕,测量直尺〔或钢丝〕与杆件弯曲距离

9

刚腿座板与主梁在跨度方向的垂直度偏向

H1/2000〔H1-座板高度〕

用水准仪校正主梁腹板中心线达水平,测量座板平面在跨度方向的水平偏斜,偏斜值即为垂直度偏向值

10

小车轨道接头处上下差

≤1

将钢尺一端100mm长靠在轨道接头处较高轨道的上平面,另一端悬于较低轨道上平面,用塞尺测量悬空距离,即为上下差

11

小车轨道接头处头部间隙

≤2

用钢板尺靠在轨道接头处轨面测量,或用塞尺拔出接头间隙处测量

12

小车轨道接头处侧向错位

将钢尺一端正100mm长度靠在轨道接头处突出的轨道正面,另一端悬于另一根轨道正面,且塞尺测量悬空间隙,塞尺厚度即为侧向错位值

13

正轨半偏轨箱形梁轨道接缝与筋板错位

≤6

用钢板尺测量

14

两端轨道最短长度

>1.5

m

用钢尺测量

15

小车轨道中心线对承轨梁腹板中心线偏向

δ≥12时≤(1/3)δ

δ<12时≤δ

在承轨梁侧的不同测量点处用钢板尺或深度尺区分测量从盖板边缘至腹板的距离X1和至轨道底部边缘的距离X2,那么|〔X1+δ1〕-〔X2+B1〕|即为偏向值〔δ1-腹板厚度之半,B1-轨道底部宽度之半〕

16

小车轨距极限偏向

正轨及半偏轨箱形梁,在跨端处±

2,在跨中处+7~+1,偏轨箱形及单腹板和桁架梁±

17

单主梁同一截面上主车轮和反滚轮轨道面间距离偏向

+6

-2

用序号16的方法测出不平尺下平面〔即小车轨道上平面〕至反滚轮轨道下平面的距离H1,|H1-H|即为偏向值〔H-名义距离〕同上测试点

18

与小车运转方向垂直的同一截面上两根小车轨道之间的上下差

K≤2m时≤3

2m<K≤6.6m

时≤0.0015K

K>6.6m时≤10

在同一截面线两端的盖板上放置等高支架,架上拉钢丝横跨两轨顶测量钢丝至两根轨道顶面间的距离a1和a2,|a1-a2|即为两根轨道的高度差值。

或用水准仪测标高法

19

小车两根轨道顶部构成的局部平面度误差

≤0.001Wc(或K)Wc与K那个值小用那个〔Wc-小车基距,K-小车轨距〕单主梁不考核

反映模拟小车放在小车轨道上沿全长移动,车恣意位置停下,用塞尺测量各轮踏面与轨道之间间隙

20

小车轨道侧向直线度误差

轨道全长范围内,≤b+0.2(L-10)且最大不超越去时10,每2m长度内≤1〔L-测量长度,单位m〕

将等高支架放置在主梁两端第一块大筋板处的轨道外侧,用φ0.49~0.52mm钢丝拉紧,用钢尺在全长分段测量钢丝至轨道侧的距离各减去等高块高度即为直线度误差.

2m长度内的测量用2m公用尺靠在轨侧不同位,用塞尺测量其间隙,测得值即为误差值.

21

主梁两支腿座板中心线跨度误差

±

1.5

用钢卷尺测量两座板实践中心线的距离尺寸A1,那么|A1-A|即为误差值(A-中心线跨度名义尺寸值)

22

主梁两座板上下差

先将主梁调平,再用水准仪测量两座板面的标高,两值之差即为上下差。

23

B

主梁座板平面底误差

≤1.5,且不许中间凹陷

直尺靠在平面恣意方向,用塞尺测量其间隙

24

同一截面上反滚轮轨距差

在主梁上盖板同一截面对应处置两等高块,上放不时尺并较平,反滚轮轨道边吊锤线贴轨面,测量主车轮轨道内正面至锤线的距离L那么|Lx+B/2-L|即为轨距差值,在跨中和两支腿座板处测三个截面,〔L-面义轨距,B-主车轮轨道宽度〕

25

小车轨道与盖板之间间隙

24kg轨≤1.5

>24kg轨≤2

用塞尺在大筋板处测量,以塞尺贯串轨底为准

26

主梁盖板平面底偏向

将1m直尺紧靠上板恣意位置和恣意方向,用塞尺测量,扫除焊缝增高影响

27

盖板对接焊缝和腹板对接焊缝错开距离

>200

28

盖板对接焊缝错开主梁中心距离

>2000

用钢卷尺测量

29

外观

板面规整、美观,不得有0.5mm以上的凸凹痕迹及焊疤、焊渣、飞溅物等

目测

门吊支腿金结构

30

两支腿高度差

≤4

用带弹簧称的钢卷尺区分测量两支腿的高度,卷尺拉力值勤150N,两支腿的实测值之差即为上下差值

31

支腿两座板平面与支腿中心线的垂直偏向

沿跨度方向≤1

沿行走方向≤1

用水准仪将支腿中心线校水平,从支腿两端中心线处吊锤线紧贴座板平面,测量座板上、下部平面与锤线之间的距离,每一座板上、下部的实测距离值之差的相对值即为该座板平面与支腿中心线的垂直偏向。

将支腿转90°

照此法测量另一方向。

32

上下座板中心线错位

沿行走方向±

用水准仪将支腿中心线校水平,再测量两座板中心线水平线的标高a1a2那么|a1-a2|-a即为错位值,〔a-中心线名义距离〕。

或以支腿中心线为基准,区分测量两座板中心线与支腿中心线距离,求错位值。

33

两座板+字中心线与支腿+字中心线改动距离

区分测量两座板+字中心线的各端点与支腿+字中心线在上、下盖板和腹板上洋冲眼的对应点距离,每块座板测得的四个值的平均值即为改动值

34

两座板不可配高度值

≤3

用钢尺测量两座板高度,盖值即为不可配高度值

35

两座板的平面度偏向

≤1.5

将直尺紧靠于座板平面的恣意位置恣意方向,用塞尺测量其间隙,间隙值即为平面度偏向值

36

单根支腿高度偏向

用序号1方法测量,实测值与公称值之差即为高度差

37

盖板水平偏斜

≤B/200〔B-盖板宽度〕

用水准仪校正两腹板中心线达同一水平,在盖板上置平尺上放水平仪,用塞尺高速水平仪达水平,那么塞尺尺寸即为水平偏斜值,在全长从两端起等距离测量五处

38

腹板的垂直偏斜

≤H/250〔H-腹板高度〕

先校平盖板,再从测量位置的盖板上往下吊锤线,用钢尺测量腹板与垂线之间的上下距离,二值之差的相对值即为垂直偏向值

39

支腿弯曲

≤H/200(H-支腿高度)

在支腿两端侧向置等高支架,拉φ0.49mm~0.52mm钢丝,钢丝一端固定,一端挂150N重锤,用钢尺在支腿两端和中部〔三处〕测量钢丝与腹板间的距离,两端头测值〔平均值〕与中部〔三处〕安测值之差即为弯曲值

40

以两座板为基准,按序号4的方法测量两座板+字中心线与支腿+字中心线的改动距离,再以两个改动距离值计算支腿的歪曲值

41

盖板及腹板局部平面度

≤0.2δ

将1m直尺紧靠于盖板与腹板的恣意位置及恣意方向,用塞尺测量其间隙。

每处间隙值即为局部不平度

42

盖板与腹板对接焊缝错开距离

门吊小车金结构

43

上平面平面度偏向

1m范围内≤3

将1m直尺紧靠于上平面恣意位置和恣意方向,用塞尺测量其间隙,扫除焊缝增高影响,实测值即为偏向值

44

两弯板与反滚轮+字中心线之对角线差

用钢尺测量装置反滚轮支架的+字中心线O点至两弯板中心线与弯板垂直面边缘交点的两对角线的长度尺寸,两尺寸之差即为对角线差

45

弯板90°

偏向

对角尺的间隙≤1.5〔必需是正值〕

将角尺一边紧靠于弯板水平面上,用塞尺测量弯板垂直面与角尺另一边的间隙,测得值即为偏向值

46

同一组两块弯板的水平上下差

将铁水平尺置于两块弯板的水平面上,在一块弯板平面上垫塞尺使水平尺达水平,塞尺厚度即为上下差值

47

自动端一组弯板对主动端一组弯板中心线之偏向

用钢尺测量两弯板中心线的距离a1,|a1-a2|即为两中心线的偏向值〔a2-两组弯板中心线的名义值〕

48

两组弯板距离差

用钢卷尺测量两组弯板之间的距离,实测值与名义值之差即为两组弯板距离差

49

两组弯板纵向中心线与水平反滚轮纵向中心线之间距离偏向

用钢尺区分测量装置反滚轮支架的+字线纵向线至两组弯板纵向中心线的距离值与名义距离值之差即为间距偏向值

小车架

50

小车架跨距偏向

以弯板内缘为基准,用钢卷尺停止测量实测值与名义值之差即为跨度偏向。

如出现二值不同时取平均值

51

对角线差

以两组弯板中心线与弯板垂直面边缘的交点〔四个点〕为基准点,区分测量两对角点之间的距离,两距离值即为对角线差

52

四组弯板共同水平高度差

在小车架调平的条件下,区分测量四组弯板的水平面标高,最大与最小值之差即为共同水平高度差

门吊下横梁金结构

53

下横梁歪曲

参照支腿歪曲检测或以弯板为基准测量座板横向水平偏斜

54

下横梁水

平弯曲

≤L/2000〔L-两弯板中心距〕

在下横梁腹板面拉钢丝〔两端垫等高架〕,测量两端靠弯板中心处和中部〔三点〕钢丝与腹板面之间的距离,两端距离的平均值与中部三点中的最大值之差即为水平弯曲值

55

≤B/250〔B-盖板宽度〕

盖板上置直尺上放水平仪,用塞尺调整直尺使水平仪到达水平,塞尺尺寸即为水平偏斜值

56

腹板垂直偏斜

用吊锤线法测量锤线与腹板之间的上下距离,上、下距离差即为垂直偏向

57

两组弯板平行高度差

将两组弯板调平,区分测量其标高,两标高之差即为平行高度差

58

用钢卷尺测量,测得值与名义值之差即为距离差

59

同一边两块弯板中心线与下横梁座板中心线偏向

1)将座板中心线引伸至弯板垂直面端部,直接测量

2)将下横梁侧放调整座板水平中心线达水平,再区分测量座板中心线和弯板中心线的标高a1和a2|,那么a1-a2|即为中心偏向值

60

两弯板中心线距离偏向

用钢卷尺测量,实测值与名义值之差即为偏向值

61

两弯板垂直偏向

调平两弯板水平面,吊锤线测量垂直面倾斜,两块的倾斜值之差即为垂直偏向,也可用角尺测量,用角尺一边紧贴弯板水平面,测量另一边与弯板垂直面距离,两值之差即为偏向值

62

两弯板水平偏向

先将水平尺放在一块弯板水平面上,用塞尺调水平,再将水平尺移至另一块弯板上用塞尺调水平,两块弯板所调水平的塞尺厚度之差即为两弯板的水平偏向

63

两组弯板歪曲

先将一组校水平,再测另一组的偏斜,偏斜值即为歪曲值

64

座板与弯板中心线错位

≤0.5

将座板中心线延伸至垂直穹板外缘用钢尺测量其与弯板中心线距离,实测值即为错误值,或将下横梁侧放,测量两中心线标高,差值即为错位值

65

座板平面度偏向

将直尺靠在座板平面的恣意方向,用塞尺测量其间隙,塞尺厚度即为平面度偏向。

66

对角尺间隙≤1.5〔取±

将角尺一边贴紧糨板水平面上,用塞尺测量另一边与弯板垂直面间隙

67

盖板与腹板对接焊缝错位

200以上

68

两根下横梁座板的相对高度差

在平台上停止检测,弯板下垫等高架,区分测量两座板的标高,差值即为相对高度差

门吊大车装配

69

传动链中各部件间联接同一轴线的偏斜

不大于所用联轴器允许的装置误差

用万能角尺测量偏斜角,或用百分表测量偏斜值

70

装配好的各机构转动状况

转动应灵敏无卡住等不正常现象

用手动制动轮使车轮轴或卷筒轴转一周停止观察

71

车轮的垂直偏斜

角型箱结构≤L/400,镗孔卸车轮轴结构-0.0005≤tga≤0.0025

1、在车轮基准面侧吊锤线,用塞尺测量线与轮面间上、下部的距离及测量长度,计算偏斜值。

2、将框式水平仪垂直面紧靠在车轮外端面上,下部垫塞尺使水平仪达水平,所垫塞尺总厚度即为偏斜值

72

车轮轴线在水平面的偏斜

采用角型箱结构四轮及四轮以上

在同一端梁两个车轮外端面下部贴紧轮缘用φ0.5-0.8的尼龙线拉紧直线,用塞尺区分测量两轮端面与拉线间间隙,并测出尼龙线在车轮端面范围的长度L,计算偏偏斜值。

任务级别

|P1-P2|

M1

≤L/800

M2-M5

≤L/1000

M6-M8

≤L/1200

同一轨道上一切车轮间≤L/800镗孔卸车轮结构

tgφ≤

四轮

四轮以上

0.0008

0.001

M2-M4

0.0006

0.0009

M5-M7

0.0004

73

同一平衡梁上的车轮同位差

用φ0.49-0.52的钢丝拉一测量基准线,测出各车轮端面与基准线之间的距离,距离差即为同位差

74

同一横梁下车轮在运动方向的同位差

两个轮时≤2三个或三个以上车轮时≤3

用拉钢丝或尼龙线停止测量

75

采用水平导向轮时,同一横梁下两组导向轮间距中心线偏向

76

左端自动轮端面园跳动

>

Φ250-Φ500,≤0.12

Φ500-Φ800,≤0.15

Φ800-Φ1250,≤0.2

用百分表测量,表触头触及车轮基准面的1/2处触头中心线垂直被测平面,用手平均转动车轮,一周指针的摆动范围即为跳动量

77

78

左端主动轮端面园跳

用百分表测量,表触头角及制动轮外缘并使其与被测切面垂直,用手平均转动投影动轮一周指针摆针摆动范围即为跳动量

79

左端主动轮端面园跳动

80

左端制动轮径向园跳动

Φ50-Φ120,≤0.08

Φ120-Φ250,≤0.1

81

右端制动轮径向园跳动

82

各种线管

弯曲半径5-6D不园度≤0.1D

弯曲半径用园规测量或量弦长计量不园度用游标悄或卡钳与钢板尺测量

83

空载试车

各机构运转无异常现象,绝缘电阻≥0.5MΩ

正反转各5min停止观测

门吊小车装配

84

传动链中各部件间的联接同一轴线的偏斜角

不应大于所用联轴器允许的装置误差

用万能量角器测量

85

装配好的各机构运转状况

应转动灵敏,无卡住等不正常现象

用手转动制动轮使车轮轴或卷筒轴转一周观察状况

86

从小车轮量出的轨距的极限偏向

≤±

用钢制带弹簧称的盘尺测量两车轮端〔一内端至另一外端〕距离L1那么L1+K1+LQ即为轴距偏向〔K1-盘尺修正值,LQ-轴轨距名义值〕

87

主车轮与反滚轮的轮距偏关差

在水平方向±

3,在垂直方向-3

用测量主车轮与反滚轮支架+字中心线O点距离控制,双梁不作考核

88

自动轮的垂直偏斜

角型箱结构L/400且上边应向外偏

镗孔卸车轮轴结构,单主梁tgα≤±

0。

0025双主梁-0.0005≤tgα≤0.0025

同大车装配

89

主动轮的垂直偏斜

90

左端车轮轴线在水平面的偏

角型箱结构

|P1-P2|≤

L/800

91

右端车轮轴线在水平面的偏

L/1000

M6-M7

L/1200

同一轴线上两轮倾向应相反,多于四轮者,同一轨道上的一切车轮间≤L/800采用镗孔卸车轮轴结构

tgф≤

92

各车轮与轨轮道接触点构成的平面度〔单主梁不考核〕

≤0.00067Wc〔或K〕

Wc-基距

二者取较小值

将装配好的小车放在规范轨道上,〔或在平台上放等高块替代〕用塞尺测量各车轮踏面与轨道之间的间隙

93

自动车轮端面园跳动

ф≤250时≤0.1

ф≤250-500≤0.12

ф≤500-800≤0.15

ф≤800-900≤0.12

94

主动车轮端面园跳动

95

制动轮径向跳动

96

97

各机构运轮无异常现象,绝缘电阻≥0.5MΩ

Mm

98

导向轮对自动轮的对称度

区分测量左右水平导向轮至自动轮的中心距L1、L2、|L1-L2|即为对称度偏向

99

小车轮跨距离距偏向

T≤2.5m时±

用钢制带弹簧称的盘尺拉到规则拉力,测量-车轮内端至另一车车轮外端的距离L1那么L1+K1+LQ即为跨度名义值

100

门吊焊接

同桥式起重机

101

吊吊司机空室金结构与电装

同桥式起来机

102

门吊油漆

同桥吊

构件下料

103

主梁腹板长度

契合工艺规范

104

主梁腹板高度

105

主梁腹板拱度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