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习题集 经典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4458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AD习题集 经典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CAD习题集 经典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CAD习题集 经典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CAD习题集 经典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CAD习题集 经典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CAD习题集 经典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CAD习题集 经典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CAD习题集 经典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CAD习题集 经典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CAD习题集 经典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CAD习题集 经典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CAD习题集 经典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CAD习题集 经典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AD习题集 经典Word格式.docx

《CAD习题集 经典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AD习题集 经典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CAD习题集 经典Word格式.docx

设置极坐标捕捉角度为30°

,设定自动捕捉类型为端点(END)、中点(MID)和交点(INT)。

【练习1-13】:

打开附盘上的文件“1-13.dwg”,用LINE命令并结合自动追踪功能(OTRACK)将图1-13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设定自动捕捉类型为端点(END)和中点(MID)。

画线时,依次在点

(1)、

(2)、(3)、(4)、

(5)、(6)、(7)处建立追踪参考点。

【练习1-14】:

利用极坐标追踪、自动捕捉及自动追踪功能绘制图1-14所示的图形。

,设定自动捕捉类型为端点(END)和交点(INT)。

1.5圆和椭圆

【练习1-15】:

打开附盘上的文件“1-15.dwg”,利用CIRCLE和TRIM命令将图1-15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绘制圆弧A、B时,可分别使用CIRCLE命令的“Ttr”和“3P”选项。

【练习1-16】:

打开附盘上的文件“1-16.dwg”,利用CIRCLE、ELLIPSE和TRIM命令将图1-15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练习1-17】:

绘制图1-17所示的图形。

利用ELLIPSE命令的“Center”选项绘制倾斜椭圆,其中心点可利用正交偏移捕捉(FROM)确定。

【练习1-18】:

绘制如图1-18所示的图形。

【练习1-19】:

绘制如图1-19所示的图形。

1.6矩形和正多边形

【练习1-20】:

用RECTANG命令绘制图1-20所示的图形。

利用RECTANG命令的“Fillet”选项画图中的大矩形。

【练习1-21】:

用POLYGON和CIRCLE命令绘制图1-21所示的图形。

【练习1-22】:

绘制图1-22所示的图形。

【练习1-23】:

绘制图1-23所示的图形。

1.7平行关系

【练习1-24】:

打开附盘上的文件“1-24.dwg”,用OFFSET及TRIM命令将图1-24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练习1-25】:

打开附盘上的文件“1-25.dwg”,用OFFSET及TRIM命令将图1-25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练习1-26】:

打开附盘上的文件“1-26.dwg”,用OFFSET命令将图1-26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可使用OFFSET命令的“Through”选项画平行线A。

【练习1-27】:

用LINE命令画图1-27所示的外轮廓线,再用OFFSET命令绘制此图的内部图形元素。

1.8垂直及倾斜关系

【练习1-28】:

打开附盘上的文件“1-28.dwg”,用OFFSET命令将图1-26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图中的

(1)点可利用延伸捕捉(EXT)确定。

【练习1-29】:

打开附盘上的文件“1-29.dwg”,用XLINE命令的“Ang”选项将图1-29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练习1-30】:

打开附盘上的文件“1-30.dwg”,用XLINE命令的“Ang”选项并结合延伸捕捉(EXT)将图1-30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练习1-31】:

用LINE命令画出图1-31所示的外轮廓线,用XLINE命令绘制与倾斜轮廓线垂直的直线。

1.9相切关系

【练习1-32】:

用CIRCLE命令的“Ttr”选项画圆弧连接线,绘制结果如图1-32所示。

【练习1-33】:

画较复杂的圆弧连接线,绘制结果如图1-33所示。

【练习1-34】:

利用CIRCLE命令的“3P”选项画相切圆弧,绘制结果如图1-34所示。

【练习1-35】:

画圆弧和光滑过渡的椭圆弧,绘制结果如图1-35所示。

曲线A是椭圆弧,点

(1)、

(2)分别是短轴、长轴的端点。

曲线B是椭圆弧,点(3)、(4)是长轴的端点。

1.10绘制均布几何特征

【练习1-36】:

创建矩形阵列,结果如图1-36所示。

【练习1-37】:

创建环行阵列,结果如图1-37所示。

【练习1-38】:

打开附盘的文件“1-38.dwg”,将下图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练习1-39】:

绘制图1-39所示的图形。

1.11绘制对称的几何特征

【练习1-40】:

打开附盘的文件“1-40.dwg”,用MIRROR命令将图1-40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要防止镜像文字被反转及倒置,应设置系统变量MIRRTEXT为0

【练习1-41】:

绘制图1-41所示的对称几何图形。

【练习1-42】:

绘制图1-42所示的图形。

1.12倒圆角和斜角

【练习1-43】:

打开附盘的文件“1-43.dwg”,将图1-43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1)对多义线倒圆角或斜角时,可使用FILLET或CHAMFER命令的“Polyline”选项绘制。

(2)A处的圆角可使用FILLET命令的“Notrim”选项绘制。

【练习1-44】:

绘制图1-44所示的图形

1.13画剖面线

【练习1-45】:

打开附盘的文件“1-45.dwg”,将图1-45中的左图修改为又图。

【练习1-46】:

打开附盘的文件“1-46.dwg”,将图1-46中的左图修改为又图。

第二章编辑命令练习

2.1移动对象

【练习2-1】:

打开附盘的文件“2-1.dwg”,用MOVE和MIRROR命令将图2-1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练习2-2】:

打开附盘的文件“2-2.dwg”,用MOVE命令并通过输入位移值来移动图形元素,使图2-2中的左图边为右图。

以“x,y”方式输入对象沿x,y轴移动的距离,或用“距离<

角度”方式输入对象位移的距离和方向。

当AutoCAD提示“Specifybasepointordisplacement:

”时,输入位移值;

当提示“Specifysecondpointofdisplacement”时,按Enter键确认,这样AutoCAD就以输入的位移值移动对象。

【练习2-3】:

绘制图2-3所示的图形。

操作步骤提示:

1.用LINE命令画出图形的外轮廓线,参见图2-4。

2.在很容易定位的地方绘制圆,正六边形和矩形等图形,参见图2-5

3.用MOVE命令将圆,正六边形和矩形等图形移动倒正确的位置,参见图2-6。

2.2复制对象

【练习2-4】:

打开附盘的文件“2-4.dwg”,用COPY命令将图2-7中的左图修改位右图。

【练习2-5】:

绘制图2-8所示的图形。

1.用LINE命令画出图2-9所示的图形。

2.绘制圆A,B,参见图2-10,圆心位置可利用正交偏移捕捉命令(FROM)确定。

3.将圆A,B分别复制倒C,D处,参见图2-11。

4.将左部分图形镜像,结果如图2-12所示。

【练习2-6】:

用LINE命令绘制图2-13所示图形的轮廓线,再用COPY命令形成图形内部元素。

2.3旋转对象

【练习2-7】:

打开附盘的文件“2-7.dwg”,用ROTATE和COPY命令将图2-14中的左图修改位右图。

旋转线框A时可使用ROTATE命令的“Reference”选项。

【练习2-8】:

绘制图2-15所示的图形。

1.首先画出图2-16所示的图形。

2.对图2-16的右侧部分进行镜像操作,镜像线时直线A,结果如图2-17所示。

3.对图2-17的左半部分进行旋转,然后倒圆角,结果如图2-18所示。

【练习2-9】:

绘制图2-19所示的图形。

2.4对齐对象

【练习2-10】:

打开附盘的文件“2-10.dwg”,用ALIGN命令将图2-20中的左图修改为用图。

【练习2-11】:

绘制图2-21所示的图形。

1.绘制图形的对称部分,在画出倾斜图形的定位线,参见图2-22。

2.在水平位置绘制倾斜图形A,参见图2-23。

3.用ALIGN命令将图形A定位倒正确的位置,参见图2-24。

4.创建环形阵列,结果如图2-25所示。

【练习2-12】:

绘制图2-26所示的图形。

2.5拉伸对象

【练习2-13】:

打开附盘的文件“2-13.dwg”,用STRETCH命令将图2-27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练习2-14】:

绘制图2-28所示的图形。

1.用命令画图形的外轮廓线,参见图2-29。

2.绘制线框A.B,参见图2-30。

3.将线框A.B分别复制到C.D处参见图2-31。

4.拉伸线框C.D,结果如图2-32所示。

【练习2-15】:

绘制图2-33所示的图形。

2.6比例缩放对象

【练习2-16】:

打开附盘的文件“2-16.dwg”,用SCALE和COPY命令将图2-34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可使用SCALE命令的“Reference”选项将线框A缩放到新的尺寸。

【练习2-17】:

打开附盘的文件“2-16.dwg”,用SCALE和COPY命令将图2-35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练习2-18】:

绘制图2-36所示的图形。

2.7改变对象的长度

【练习2-19】:

打开附盘的文件“2-19.dwg”,用LENGTHEN命令将图2-37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练习2-20】:

打开附盘的文件“2-20.dwg”,用LENGTHEN命令将图2-38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可使用LENGTHEN命令的“Total”选项将直线的长度修改位指定数值。

2.8连接对象

【练习2-21】:

打开附盘的文件“2-21dwg”,用OFFSET和EXTEND命令将图2-39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练习2-22】:

打开附盘的文件“2-22dwg”,用FILLET和CHAMFER命令将图2-40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当设定倒圆角半径或倒斜角距离为0时,就可使用FILLET或CHAMFER命令来连接线段。

2.9断开对象

【练习2-23】:

打开附盘的文件“2-23dwg”,用BREAK和DDMODIFY命令将图2-41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练习2-24】:

打开附盘的文件“2-24dwg”,用BREAK和DDMODIFY命令将图2-42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2.10关键点编辑方式

【练习2-25】:

打开附盘的文件“2-25dwg”,利用关键点编辑方式将图2-43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练习2-26】:

打开附盘的文件“2-26dwg”,利用关键点编辑方式的拉伸功能将图2-43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调整中心线的长度)。

打开正交模式,这样就能精确的沿水平或竖直方向进行拉伸。

【练习2-27】:

打开附盘的文件“2-27dwg”,利用关键点编辑方式将图2-45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练习2-28】:

绘制图2-46所示的图形。

3.1平面图形布局

【练习3-1】:

绘制图3-1所示的图形。

1.根据平面图形的大小设置做图区域为100X100,再设定单位为十进制,精度为0.0。

2.用LINE和OFFSET命令绘制图形元素的定位线A,B,C,D,E等,参见图3-2。

3,画圆,参见图3-3。

4,用LINE命令做圆的切线A,再用FILLET命令画过渡圆弧B,参见图3-4。

5,画平行线C,D及斜直线E,参见图3-5。

6,绘制过渡圆弧G,H,M,N,结果如图3-6所示。

7.修剪多余线段,再用DDMODIFY命令将定位线的线型改为中心线,结果如图3-7所示。

【练习3-2】:

绘制图3-8所示的平面图形。

【练习3-3】:

绘制图3-9所示的平面图形。

【练习3-4】:

绘制图3-10所示的平面图形。

3.2形成复杂的连接关系

【练习3-5】:

绘制图3-11所示的平面图形。

1.设定单位为十进制,精度为0.0,设置做图区域大小为150X100。

2.绘制图形元素的定位线A,B,C及端面线D等,参见图3-12。

3.画平行线A,B及圆C,D等,参见图3-13。

4.绘制圆R99,R86,R15,R30,参见图3-14。

5.画出圆的切线A,B及过渡圆弧C,D,并用DDMODIFY命令修改不适当的线型,结果如图3-15所示。

【练习3-6】:

绘制图3-16所示的平面图形。

3.3利用辅助线做图

【练习3-7】:

绘制图3-17所示的平面图形。

1,设定单位为十进制,精度为0.0,设置做图区域大小为150X100。

2,布置图形,绘制图形实体的定位线A,B,C,D,E,参见图3-18。

3,画图,参见图3-19。

4,绘制过渡圆弧A,B,C等,参见图3-20。

5,画出圆F及两圆的公切线E,参见图3-21。

6,修剪多余线条,并修改不适当的线型,结果如图3-22所示。

【练习3-8】:

绘制图3-23所示的平面图形。

【练习3-9】:

绘制图3-24所示的平面图形。

3.4布图技巧练习

【练习3-10】:

绘制图3-25所示的图形。

1,设定单位为十进制,精度为0.0,设置做图区域大小为120X100。

2,绘制图形元素的定位线A、B、C、D、E,参见图3-26。

3,画圆,参见图3-27。

4,画平行线A、C,再画水平线B及竖直线D,参见图3-28。

5,绘制过渡圆弧E、F及公切线H、G等,然后修改不适当的线型,参见图3-29所示。

【练习3-11】:

绘制图3-30所示的图形。

【练习3-12】:

绘制图3-31所示的图形。

3.5包含多种连接关系的平面图练习

【练习3-13】:

绘制图3-32所示的图形。

2,绘制图形元素的定位线A、B、C、D、E、F、G等,参见图3-33。

3,画圆,参见图3-34。

4,画过渡圆弧A、B、C、D等,参见图3-35

5,绘制平行线M、P及公切线N等,参见图3-36

7,倒斜角A及倒圆角B,再绘制过渡圆弧C、D等,然后修改不适当的线型,参见图3-29所示。

【练习3-14】:

绘制图3-38所示的图形。

【练习3-15】:

绘制图3-39所示的图形。

3.6复杂平面图练习

【练习3-16】:

绘制图3-40所示的图形。

1,设定单位为十进制,精度为0.0,设置做图区域大小为100X100。

2,绘制图形元素的定位线A、B及端面线C等,参见图3-41。

3,画平行线E及圆F等,参见图3-42。

4,画直线A、B及圆弧C、D等,参见图3-43。

5,画直线E、F和切线G及圆H等,参见图3-44。

6,绘制过渡圆弧A,并修剪多余线条,然后修改不适当的线型,结果如图3-45所示。

【练习3-17】:

绘制图3-46所示的图形。

【练习3-18】:

绘制图3-47所示的图形。

第四章图形绘制及编辑技巧

4.1用OFFSET命令生成图形细节

【练习4-1】:

绘制图4-1所示的平面图形。

1,设定单位为十进制,精度为0.0,设置做图区域大小为150×

100。

2,画出作图基准线A、B,参见图4-2。

3,用OFFSET命令平移直线A、B以形成图形细节E,参见图4-3。

4,平移直线A、B以形成局部细节F,参见图4-4。

5,用OFFSET命令平移直线C、D以形成局部细节G,然后用DDMODIFY命令修改不适当的线型,结果如图4-5所示。

【练习4-2】:

绘制图4-6所示的平面图形。

【练习4-3】:

绘制图4-7所示的平面图形。

4.2用LINE或PLINE命令生成图形细节

【练习4-4】:

绘制图4-8所示的平面图形。

1,设定单位为十进制,精度为0.0,设置做图区域大小为100×

2,打开正交模式,用PLINE命令画图形的外轮廓线,参见图4-9。

3,用LINE命令并结合自动捕捉OSNAP、自动追踪OTRACK功能绘制细节特征A,参见图4-10。

4,用PLINE命令并结合自动捕捉OSNAP、自动追踪OTRACK功能绘制细节特征B,参见图4-11。

【练习4-5】:

绘制图4-12所示的平面图形。

【练习4-6】:

绘制图4-13所示的平面图形。

从现有实体生成新图形

【练习4-7】:

绘制图4-14所示的平面图形。

1,设定单位为十进制,精度为0.0,设置做图区域大小为120×

2,绘制图形轮廓,然后用OFFSET和LINE命令画细节A、B,参见图4—15。

3,把图形A复制到C处,再将图形B复制到D、E处,参见图4—16。

4,用STRETCH命令编辑图形C,结果如图4—17所示。

5,用SCALE及STRETCH命令编辑图形D、E,结果如图4—18所示。

【练习4-8】:

打开附盘上的文件“4-8.dwg”,将图4-19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4.4用XLINE命令辅助绘图

【练习4-9】:

打开附盘上的文件“4-9.dwg”,用XLINE、OFFSET和TRIM等命令将图4-20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1.用XLINE命令的“Ang”选项绘制直线A、B、C,参见图4-21。

2.以直线A、B为作图基准线,用OFFSET命令形成图形细节E,参见图4-22。

【练习4-10】:

绘制图4-23所示的图形。

【练习4-11】:

用XLINE、CIRCLE和TRIM命令绘制图4-24所示的图形。

4.5快速修剪

【练习4-12】:

打开附盘上的文件“4-12.dwg”,将图4-25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1,用OFFSET命令画平行线A、B、C等,参见图4-26。

2,发出TRIM命令,然后用交叉窗口1-2选择对象,再指定“NOExtend”选项。

已选中的直线可作为修剪边又可作为被修剪对象,因而它们之间可以相互修剪,接下来用户只需仔细选取要裁剪的对象就可以了。

修剪结果如图4-27所示。

3,用OFFSET命令绘制平行线E、F等,参见图4-28。

4,设定圆角半径为0,然后用FILLET命令裁剪多余直线,结果如图4-29所示。

【练习4-13】:

打开附盘上的文件“4-13.dwg”,将图4-30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4.6绘制倾斜的图形实体

【练习4-14】:

打开附盘上的文件“4-14.dwg”,将图4-31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1,在水平位置绘制图形A、B,参见图4-32。

2,分别利用ALIGN和ROTATE命令将图形A、B定位到正确的位置,参见图4-33。

3,绘制直线C,直线C与D垂直,参见图4-34。

4,以直线C、D为作图基准线,用OFFSET命令形成图形细节E,参见图4-35。

【练习4-15】:

绘制图4-36所示的图形。

【练习4-16】:

绘制图4-37所示的图形。

4.7画有锥度和斜度图形的技巧

【练习4-17】:

打开附盘上的文件“4-17.dwg”,将图4-38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

绘制图4-34中的斜直线时,可使用命令,发出该命令后,首先找到斜直线上的点

(1),然后再输入另一点的相对坐标“@10,-1”或“@-10,1”

【练习4-18】:

绘制图4-39所示的图形。

`

4.8面域造型法的应用

【练习4-19】:

绘制图4-40所示的图形。

1.画出图4-41所示的图形,并将圆A、B、C及矩形D创建成面域。

2.建立圆B、C及矩形D的环行阵列,参见图4-42。

3.进行布尔运算,用面域A减去面域B、C、D等,结果如图4-43所示。

【练习4-20】:

利用面域造型法绘制图4-44所示的图形。

首先创建图4-45所示的矩形面域,然后将所有面域进行“加”运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