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语文押题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4660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高考语文押题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南高考语文押题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南高考语文押题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南高考语文押题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南高考语文押题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湖南高考语文押题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湖南高考语文押题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湖南高考语文押题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湖南高考语文押题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湖南高考语文押题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湖南高考语文押题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湖南高考语文押题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湖南高考语文押题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高考语文押题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湖南高考语文押题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高考语文押题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高考语文押题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中三年,①我玩命儿地学习,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

此外,我还有广泛的兴趣爱好,②在文学、体育方面均有建树,③曾荣获市现场作文大赛一等奖,④并有多篇大作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发表。

我还取得过校运动会400米第一名的优秀成绩。

⑤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

我将加倍努力,力争成为贵校的优秀学子。

A.①③B.②⑤C.③

D.④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

翻译题10分)

杨云翼,字之美。

云翼天资颖悟,初学语辄画地作字,日诵数千言。

登明昌五年进士第一,词赋亦中乙科。

泰和七年,授东京路按察司事,因召见,章宗咨以当世之务,称旨。

  贞佑四年,大元及西夏兵入鄜延,朝议以蒲察阿里不孙为副元帅以御之。

云翼言:

“蒲察阿里不孙者,言浮于实。

用之必误大事。

”不听,后果败。

时右丞相高琪当国,人有请榷①油者,高琪主之甚力,诏集百官议,高夔等二十六人同声曰:

“可。

”云翼独与赵秉文、时戬等数人以为不可,议遂寝。

高琪后以事谴之,云翼不恤也。

兴定三年,筑京师城,役兵民数万,夏秋之交病者相籍,云翼躬自调护,多所全济。

军兴以来,入粟补官及以战功迁授者,事定之后,有司苛为程式,或小有不合辄罢去,云翼奏曰:

“赏罚国之大信,此辈宜从宽录,以劝将来。

  是年十一月,宗室承立参知政事,大臣言其不法,诏云翼鞫之,狱具,廷奏曰:

“承立

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

其功如此,而承立之罪如彼,愿陛下明其功罪以诛赏之,则天下知所劝惩矣。

自余小失,何足追咎。

”承立由是免官,合达遂掌机务。

   当时朝士,廷议之际多不尽言,顾望依违,浸以成俗。

云翼尝患风痹,至是稍愈,上亲问愈之之方,对曰:

“但治心耳。

心和则邪气不干,治国亦然,人君先正其心,则朝廷百官莫不一于正矣。

”上矍然,知其为医谏也。

  云翼天性雅重,自律甚严,其待人则宽。

其于国家之事,知无不言。

①榷:

专卖。

(选自《金史・杨云翼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章宗咨以当世之务,耶旨称:

符合

B.时戬等数人以为不可,议遂寝寝:

搁置

C.云翼不迎也恤:

顾及

D.至是硝愈稍:

稍微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章宗咨以当世之务  ②高琪后以事谴之

B.①蒲察阿里不孙者,言浮于实②入粟补宫及以战功迁授者

C.①则天下知所劝惩矣  ②其待人则宽

D.①廷议之际多不尽言  ②上亲问愈之之方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

B。

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

C.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

D.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云翼天资聪慧,刚学会说话便在地上写字,每天能诵读几千字的文章。

后来他考中了进士第一,词赋考试也中了乙科。

B.有人请求实行油料专卖,高琪竭力赞同,诏令聚集百官商议此事时,杨云翼等人却对此表示反对,高琪为此怀恨在心。

C.兴定三年,有数万士兵参与了筑建京师城,夏秋之交,很多士兵接连患病,杨云翼亲自调药护理,从而救活了许多人。

D.皇上让杨云翼去审问宗室承立。

云翼审问后奏报说,承立现在所犯的过失还不足以治罪,但皇上应追究他过去的问题。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0分)

①赏罚国之大信,此辈宜从宽录,以劝将来。

(3分)

②其功如此,而承立之罪如彼,愿陛下明其功罪以诛赏之。

(4分)

③治国亦然,人君先正其心,则朝廷百官莫不一于正矣。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晚步①

【清】历鹗

斜景忽已暝,流莺时一鸣。

水光知月出,花落见风行。

僻地非遗世,新畦欲耦耕。

孤吟少俦侣,发兴②自江城。

①此诗写于厉鹗因家贫租屋东园读书时,两年后,他考中举人。

②发兴:

激发意兴。

(1)简析颔联是怎样写出诗人散步时的环境的特点的。

 

(2)请结合后两联简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11.古诗文默写。

(5分,每空1分)

(1)山寺钟鸣昼已昏,。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2)______,____。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3)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

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

简答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唐宋转型中的思想突破

余英时

  ①韩愈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新儒学的先驱。

这种历史观建立得很牢固,以致去证明它的合

理性是多佘的,对它提出怀疑则是不明智的。

但我们必须对这可靠的观`点提个问题:

为什么是韩愈而不是别人开始新儒学的突破呢?

无疑,在这里要完全回答这个问题是不可能的。

以下所能做的仅是概观而已。

  ②韩愈的突破存在两个密不可分并内在关联的方面,站在反对一面对佛教(和道教)进行

批评,站在肯定一面复兴儒家之道。

在他那个时代,韩愈主要以反对一面出名,特别是他

819年的反佛谏文。

吊诡的是,现在的学者一般认为,他对佛教的批评十分缺乏原创性,他

所有的反佛言论都可在早期的反佛作品中找到,这些作品始于621年的傅奕上疏。

另一方面,

从一个严格的哲学观`点来看,也经常有人指出,韩愈对儒家之道的探索是不精细和不令人感兴趣的。

因此,我们怎么去证明他是新儒学突破的第一先驱者呢?

  ③我以为,韩愈的重要性既不在于批评的原创性也不在于其哲学上的深刻性,他的创造

在于他对反对与肯定两方面的综合。

这两方面为新儒学将“入世转向”推入新的历史阶段创

造了基础。

韩愈清楚显示了一条不抛弃来世而回向此世的道路。

引用儒家经典作为杈威,特

别是《大学》和《孟子》在他的《原道》和其他文章中试图显示,那些超现实的天理(或天

常)最终是为此世的政治和社会秩序服务的。

  ④在《原道》中,韩愈批评佛教的“治心”是为了“外天下国家”,并以儒家“正心”

作为最终“平天下”的精神基础来进行抗辩。

表面上,似乎他想在“心”的培植上直接对抗

新禅宗。

但事实上,那只不过是变形的模仿,因为完全相反的对抗也是一种模仿。

  ⑤在韩愈的《师说》中,禅宗影响的痕迹最明显不过。

在他那个时代,普通的儒学教

师一般被轻视,这在柳宗元和吕温的作品里可充分证明。

因此,韩愈很清楚,除非重建儒家

师道的尊严,否则复兴儒学将注定失败。

与此相反,禅师作为师在唐代后期得到无比的尊敬。

十分清楚,韩愈儒家之师定义中的术语“传道”、“解惑”仿自禅师。

“惑”甚至可能取自禅

宗语言。

《师说》中两个更重要的观点也值得评论:

第一,文章强调“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这特别适用于像慧能这样的禅师,他不仅地位低贱,而且有些弟

子年长于他。

第二,文章中含有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

这个观`点也有禅宗师徒关系概念的味道,正如禅师灵佑的格言:

“见过于师,方堪传授。

  ⑥一旦显示出韩愈的儒家之道的再阐述是源于新禅宗思想的流行,许多疑问也就消失

了。

事实上,他的诗和书信显示,终其一生,他与禅僧们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他对他们的

精神实践表示尊敬,但并不同情他们对现世的拒绝。

无论如何,有证据表明韩愈非常熟悉新

禅宗,他欣赏禅宗的教育方法并用到儒家方面来是可能的。

然而,他欣赏新禅宗的不是个别

思想或概念,而是禅宗突破过程的整个发展范式。

为了解扩展重建儒家社会的计划,韩愈将

始于新禅宗运动的“入世转向”推向极致。

在某种程度上,他为了重建儒家的道统仿照了新

禅宗的模式,他寻求完全不同于佛教的超越现实作为现世的基础。

确实,他在这两个领域内

实际的成就是很有限的。

但新儒学的突破,则是由他确立了方向,并为宋代的发展确立了基

本准则。

(选自余英时《唐宋转型中的思想突破》,有删改)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韩愈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新儒学的先驱,但证明它的合理性并不多余,对它提出怀疑并非不明智。

B.韩愈的新儒学突破表现在,对佛教(和道教)进行批评和对儒家之道的复兴。

C.韩愈以儒家的“正心”为“平天下”来抗辩佛教的“治心”为“外天下国家”,他在“心”的培植上直接对抗了新禅宗。

D.因为禅师作为师在唐代后期得到无比的尊敬,所以在韩愈那个时代,普通的儒学教师一般被轻视。

13.下列不符合文中“入世转向”含义的现象是()(3分)

A.先秦儒家学派崇尚“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伦理关系。

B.唐代“六祖慧能”的禅宗改革则在佛教界一声狮子吼,开启了教徒“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C,在道教的发展过程中,全真教提出了“打尘劳”,即“损己利物为行”,通过在尘劳中打滚受苦来修道。

D.宗教改革倡导者马丁・路德说: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14.根据文意,韩愈能够成为新儒学突破的第一先驱者的原因是什么?

(4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当玫瑰花开的时候

【智利】佩•普拉多

老园丁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的玫瑰花。

他像蜜蜂似地把花粉从这朵花送到那朵花,在各个不同种类的玫瑰花中进行人工授粉。

就这样,他培育出了很多的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也成了他心爱的宝贝,也引起了那些不肯像蜜蜂那样辛勤劳动的人的妒忌。

他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

因为这一点,他落得了一个自私、讨人厌的名声。

有一位美貌的夫人曾来拜访过他。

这位夫人离开的时候同样也是两手空空,没有带走一朵花,只是嘴里重复嘟哝着园丁对她说的话。

从那时起,人们除了说他自私、讨人厌之外,又把他看成了疯子,谁也不再去理睬他了

“夫人,您真美呀!

”园丁对那位美貌的夫人说,“我真乐意把花园里的花全部奉献给您呀!

但是,尽管我年岁已这么大了,我依旧不知道怎样采摘下来的玫瑰花,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命的玫瑰花您在笑我吧?

哦!

您不要笑话我,我请您不要笑话我。

老园丁把这位漂亮的夫人带到了玫瑰花园里,那里盛开着一种奇妙的玟瑰花,鲜红的花朵好像是一颗鲜红的心被抛弃的蒺藜之中

“夫人,您看,”园丁一边用他那熟练的布满老茧的手抚摩着花朵,一边说。

“我一直观察着玫瑰开花的全部过程。

那些红色的花瓣从花萼里长出来,仿佛是一堆小小的篝火喷吐出的红彤彤的火苗。

难道把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还能继续保持它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吗?

“花萼细嫩,慢慢地从长长的花茎上长了出来,而花朵则出落在花枝上。

谁也无法确切地把它们截然分开——长到何时为止算是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

我还观察到当玫瑰树根往下伸展开采的时候,枝干就慢慢地变成白色,而它的根因地下渗出的水的作用,又同泥土紧紧地结合起来了。

“结果我连一朵玫瑰花该从哪儿开始算起都不知道,那我怎么把它摘下来送给他人?

要是硬把它摘下来赠送给别人,那么,夫人,您知道吗,一种断残的东西其生命是十分短暂的?

“每年到了5月,那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蕾绽开了。

我竭力想知道玫瑰是在什么地方开始开花的。

我从来也不敢说‘我的玫瑰树开花了,’而我总是这样欢呼着‘大地开花了,妙极啦!

“在年轻的时候,我很有钱、身体壮实,人长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为人忠厚。

那时曾有四个女人爱我

“第一个女人爱我的钱财。

在那个放荡的女人手里,我的财产很快地被挥霍完了。

“第二个女人爱我健壮的体格,她要我同我的那些情敌去搏斗,去战胜他们。

可是不久,我的精力就随着她的爱情一起枯竭了。

“第三个女人爱我英俊的容貌。

她无休止地吻我,对我倾吐了许许多多情意缠绵的奉承话。

我英俊的容貌随着我的青春一起消逝了,那个女人对我的爱情也就完结了。

“第四个女人爱我忠厚善良。

她利用我这一点来为她自己谋取利益。

最后我终于看出了她的虚伪,就把她抛弃了

“在那个时候,夫人,我就像是一株玫瑰树上的四朵玫瑰花,四个女人,每人摘去了一朵。

但是,如果说一株玫瑰树可以迎选100个春天的话,那么一朵玫瑰花只能有一个春天。

我那几朵可怜的玫瑰花,就是因此而永远地凋零了

“自此以后,从来没有人在我的花园里拿走过一朵花。

我对所有到我这花园的人说“你什么时候才能不热衷于那些分割开来的、残缺不全的东西呢?

假如你真能把每件事物的底细明确地分清楚,假如你真能弄清玫瑰长到何时算作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的话,那么,你就到那玫瑰开花的地方去采摘吧!

15、作者在开头二段叙述了人们对老园丁的妒忌与讨厌,其用意是什么?

16、请对画线语句进行赏析。

(6分)

17、我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但老园丁为什么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呢?

请概述原因。

(5分)

18、作者为什么要写老园丁的爱情经历?

这篇哲理小说探讨了一种人生命题,也即“如何去爱”的态度和方法问题,请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100字左右)(6分)

六、选作题(12分,每小题6分)

注意:

选作题共3道小题,请任选其中2道作答。

19、阅读下列一段文字,

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出了为期3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站活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同学。

由于受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乘客寥寥,而无偿提供的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无人问津成了摆设。

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了伤心。

针对上述现象,你用100字左右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言之有理,观点明确。

20、孔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但也有人认为,懂礼节、有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因此,只要懂礼节,有礼貌就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观点的?

说说你的理由。

21、阅读下列文字,请根据问题作答。

唐朝著名禅师慧宗好种兰花。

一次出外讲经弘法,吩咐弟子看护好种在寺里的数十盆兰花。

弟子们深知师父酷爱兰花,莳弄特别小心。

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拔树掀瓦,砸坏了兰花。

几天后,禅师回家,弟子们忐忑不安。

得知原委后,禅师说:

“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弟子们如醍醐灌顶,大彻大悟。

(1)禅师慧宗“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那是为了什么?

(2分,不超过20字)

(2)弟子们大彻大悟,你觉得弟子们最大的彻悟应该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分,60字左右)

七、作文(本题满分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材料一:

流水会远去,时光会流淌,生命会消逝,存在的只有现在。

材料二:

辉煌的盛唐已逝,但伟大的诗魂永存;

古希腊城邦已经坍圮,但自由民主的星火依旧蔓延。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答案

注:

1——8小题每题3分。

1、B

2、D“眷恋,遗憾,叹息”语义成递进关系。

“精致的一段人文就此尘封。

”定语的顺序不当。

B项,句式混乱。

3、B

4、C①“玩儿命地学习”,可改为“刻苦学习”。

②“建树”用词不当,可改为“一些成绩。

”④“大作”改为“习作”。

⑤“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改为“如果贵校能录取我”或“如果有幸到贵校就读”。

5.D逐渐(注意:

上亲问愈之之方)考查考生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6.A介词,拿。

B项:

助词,表停顿/代词,者字结构,代人;

C项:

连词,顺承,那么/连词,转折,却;

D项:

助词,的/代词,这种病。

7.B

8.C“数万士兵”错误,原文为“役兵民数万”,数万是兵和民的总和,非数万士兵。

考查考生对选文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

9.①赏罚是有关国家信誉的大事,对这些人应该从宽录用,用来鼓励将来的人。

(“赏罚国之大信”,判断句,1分;

“劝”,鼓励,1分;

大意1分。

共3分)

②(合达的)功绩是这样大,而承立的罪过又是那样深重,希望陛下辨明他们的功罪,分别赏赐责罚他们。

(“承”1分,“明”1分,“以”1分,句意大意1分。

共4分)

③治理国家也是这样,做皇上的先端正自己的思想,那么朝廷百官就没有不统一在正道上了。

(前“正”,“使……端正”1分;

“一”,统一,1分;

后“正”,正道,1分,共4分)(第9小题共10分)

【参考译文】

杨云翼,字之美。

杨云翼天资聪慧,刚学会说话便在地上写字,每天能诵读几千字的文章。

明昌五年,杨云翼考进士得了第一,词赋也中了乙科。

泰和七年,任东京路按察司事,因此被召见。

章宗拿当时的政务询问云翼,他回答得很符合皇帝的心意。

贞祜四年,元和西夏的大军入侵揶延,朝廷商议用蒲察阿里不孙任副元帅来抵御敌军,杨云翼上言说:

“蒲察阿里不孙,是个言过其实的人。

用他必定要耽误大事。

”朝廷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后来果然战败了。

当时右丞相高琪执掌朝政,有人请求对油料实行政府专卖,高琪竭力赞同,诏令聚集百官商议此事,高夔等二十六人同声说:

“可以。

”只有杨云翼和赵秉文、时戬等几个人认为不可施行,这一建议于是被搁置下来了。

高琪后来拿其他事责备他,云翼并不放在心上。

兴定三年,在京师修筑城墙,役使士兵、百姓几万人。

夏秋之交,染病的人接连不断,杨云翼亲自给病人调药护理,保全救活了许多人。

自从战争开始以来,因交纳粮食补官或因战功而得以升迁的人,战事平定以后,有关机构设了许多繁琐苛刻的考核程序,只要稍有不合的,就会被罢免撤职。

杨云翼上奏说:

“赏罚是有关国家信誉的大事,对这些人应该从宽录用,用来鼓励将来的人。

这一年十一月,宗室承立担任参知政事,大臣们都说他不遵法令。

皇上下诏让云翼审查他,罪案己定,云翼在朝廷上奏报说:

“承立现在所犯的罪名都是小事,不足以治罪。

然而过去敌人大军入侵平凉以西,几个州都被攻破了,承立统领精锐的军队却远远观望不敢进兵。

守鄜延的完颜合达以一座孤城扼守军事要道,多次立下战功。

合达的功绩是这样大,而承立的罪过又是那样深重,希望陛下辨明他们的功罪,分别赏赐责罚他们,那么天下的人就知道朝廷鼓励的和惩罚的是什么了。

至于其他的小过失,有什么值得去追究呢。

”承立因此被免官,合达于是掌管了军机政务。

当时的朝臣,在朝廷商议大事的时候大多不把自己的意见说完,他们前顾后瞻,迟疑不决,渐渐成为一种风气。

杨云翼患了风痹病,到此时逐渐痊愈了,皇帝亲自询问他治愈这种病的方法,杨云翼回答说:

“只要治疗心就行了,如果心态平和,那么邪气就不能触犯了。

治理国家也是这样,做皇上的先端正自己的思想,那么朝廷百官就没有不统一在正道上了。

”皇帝听后感到震惊,知道他是用医道来进谏。

杨云翼天性高雅庄重,要求自己很严格,待人却很宽厚。

他对于国家的事,只要知道,就没有不说的。

10.

(1)答:

诗人采用了反衬(衬托)的手法写出了环境的幽静。

(2分)水面上泛起了粼粼波光,原来是月亮慢慢升了上来;

花朵悠悠飘坠,是因为有风儿在轻轻拂过。

(1分)诗人通过对景物细微变化的感知来突出了环境的幽静。

(1分)

(2)答:

诗人并没有因身处僻地而消极避世,依然是热爱生活,甚至饶有兴味的想享受农耕生活的快乐;

(2分)尽管缺少知己,无人赏识,但在黄昏的宁静中心情反而不平静,(2分)并激发了他的意兴,他志向远大,思想飞向了外面的广阔世界。

(2分)

注:

上边的情感分析,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

(第10小题共8分)

11、

(1)渔梁渡头争渡喧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3)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每空1分,共5分,凡出现错别字,该空不能得分)

12.B【解析】A,判断不当,原文“这种历史观建立得很牢固,以致去证明它的合理性是多余的,对它提出怀疑则是不明智的。

”C,原文“似乎他想”只是主观上的想法,而答案变成了客观上的事实。

D,强加因果。

13.A【解析】根据原文可知,“入世转向”是指“不抛弃来世而回向此世”。

A项中先秦儒家学说本身就是积极“入世”,所以不存在“回向”,而其他选项都表示了“回向此世”的意思。

14、【参考答案】

(1)韩愈把对佛教(和道教)的批评和复兴儒家之道进行了综合,为新儒学将“入世转向”推入新的历史阶段创造了基础。

(2)韩愈为了重建儒家的道统仿照了新禅宗的模式,为新儒学的突破确立了方向,并为宋代的发展确立了基本准则。

(每点2分,共4分)

15、表现人们对老园丁的不理解(2分);

为下文表现老园丁独特深刻的人生感悟与境界作铺垫(2分)

16、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采折玫瑰就如同将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一样,会断送玫瑰的生命与美丽这一道理(3分)运用反问,加强比喻说理的语气和力度(3分)

17、老园丁的人生经历告诉他“一种断残的东西其生命是短暂的”(2分)在他没有弄清“长到何时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命的玫瑰花”的时候,他不会去采折玫瑰(3分)

18

(1)由物及人(以物喻人),揭示小说哲理(1分)老园丁的感情生活没有圆满的结局是因为那些女人都只是看中了他的局部,却没有看上他的全部,因而他们的爱是不完整的。

(2)略,观点明确2分,言之成理,表达流畅2分。

(答案主要集中在“爱要完整”这方面)

19、评分标准:

(1)首先是亮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观点正确。

(2)结合社会现实针对当前学生的做法,做出准确的评判。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