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基本术语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4725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基本术语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环保基本术语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环保基本术语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环保基本术语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环保基本术语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环保基本术语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环保基本术语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保基本术语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环保基本术语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基本术语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保基本术语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按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分为八类:

烷类、芳烃类、烯类、卤烃类、酯类、醛类、酮类和其他。

VOC的主要成分有:

烃类、卤代烃、氧烃和氮烃,它包括:

苯系物、有机氯化物、氟里昂系列、有机酮、胺、醇、醚、酯、酸和石油烃化合物等。

减排三大体系: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三大体系是指国家为了促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而建立的减排统计系统、监测系统和考核系统。

减排统计体系:

是指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和符合国情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统计分析、数据核定、信息传输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反映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和变化趋势。

减排监测体系:

是指建立一套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相结合的环境监测系统,能够及时跟踪测定各地区和重点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变化情况。

减排考核体系:

是指建立一套严格的、操作性强的和符合实际的污染减排成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真正做到责权明确、监督有力、程序适当、奖罚分明。

减排三大措施:

工程减排:

是上工程治理设施,处理污染物,让总量排放减少或回用的减排措施。

近几年的畜禽养殖企业的沼气项目即为工程减排措施。

结构减排:

利用行政或者法律的手段让企业关闭或关停,该企业排放的污染物从此不排放了,这就是结构减排。

管理减排:

也叫监管减排。

就是通过加强管理措施,有些上了治理设施的可能还达不到减排的最佳或最优化,通过加强对企业排污的监控、监测、监管,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即为管理减排。

2017年的减排目标任务和上年的基数:

今年市上拟下达我县减排目标任务是:

化学需氧量(COD)下降2.6%,氨氮(NH3-N)下降2.6%,二氧化硫下降3%,氮氧化物下降1.8%,挥发性有机物下降0%。

(正式文件尚未下达)

2015年我县各项污染物排放量为:

(单位:

吨)

化学需氧量

氨氮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挥发性有机物

8611.418

958.4087

3116.53

258.562

/

二、空气站的6项污染物:

PM10:

可吸入颗粒物。

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又称为PM10。

其粒径范围约为0.1-100微米。

有些颗粒物因粒径大或颜色黑可以为肉眼所见,比如烟尘。

有些则小到使用电子显微镜才可观察到。

通常把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

PM2.5:

细颗粒物。

又称细粒、细颗粒、PM2.5。

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

微米的颗粒物。

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二氧化硫:

上文有。

二氧化氮(NO2):

二氧化氮是一种棕红色、高度活性的气态物质,又称过氧化氮。

二氧化氮在臭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人为产生的二氧化氮主要来自高温燃烧过程的释放,比如机动车尾气、锅炉废气的排放等。

二氧化氮还是酸雨的成因之一,所带来的环境效应多种多样,包括:

对湿地和陆生植物物种之间竞争与组成变化的影响,大气能见度的降低,地表水的酸化、富营养化(由于水中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藻类大量繁殖而导致缺氧)以及增加水体中有害于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的毒素含量。

一氧化碳(CO):

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carbonmonoxide,?

CO)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

相对分子质量为28.01,密度1.25g/l,冰点为-205.1℃,沸点-191.5℃。

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极难溶于水。

与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2%。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严重时死亡。

一氧化碳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在冶金、化学、石墨电极制造以及家用煤气或煤炉、汽车尾气中均有CO存在。

臭氧:

臭氧(O?

)又称为超氧,是氧气(O?

)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

臭氧主要分布在10~50km高度的平流层大气中,极大值在20~30km高度之间。

在常温常压下,稳定性较差,可自行分解为氧气。

臭氧具有青草的味道,吸入少量对人体有益,吸入过量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

不可燃,纯净物。

氧气通过电击可变为臭氧。

三、空气质量评价指标:

▲AQI:

空气质量指数(AirQualityIndex,简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

空气质量按照空气质量指数大小分为六级,相对应空气质量的六个类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的情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直至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规定:

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对应于空气质量的六个级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

空气污染指数为0-50,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优。

此时,空气质量令人满意,基本无空气污染,各类人群可正常活动。

空气污染指数为51-100,空气质量级别为二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良。

此时空气质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对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较弱影响,建议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应减少户外活动。

?

空气污染指数为101-150,空气质量级别为三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轻度污染。

此时,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建议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

空气污染指数为151-200,空气质量级别为四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中度污染。

此时,进一步加剧易感人群症状,可能对健康人群心脏、呼吸系统有影响,建议疾病患者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练,一般人群适量减少户外运动。

空气污染指数为201-300,空气质量级别为五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重度污染。

此时,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着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普遍出现症状,建议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

空气污染指数大于300,空气质量级别为六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严重污染。

此时,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建议儿童、老年人和病人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

《西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按照重污染天气的发展趋势和严重程度,预案将预警由低到高分为4级,Ⅰ级预警为最高。

  Ⅳ级预警(蓝色):

预测西安将出现48小时重度污染天气(AQI>

200),或连续出现72小时以上中度污染天气(AQI>

150)。

  Ⅲ级预警(黄色):

预测西安将连续出现72小时重度污染天气(AQI>

200)

  Ⅱ级预警(橙色):

预测西安将出现连续72小时严重污染天气(AQI>

300)

  Ⅰ级预警(红色):

预测西安将出现24小时以上极重污染天气(AQI≥500)时发布。

▲降尘

降尘(DustFall)又称“落尘”。

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大于10微米的固体颗粒物。

大气降尘计量单位为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地表降尘量,表示为g·

cm-2·

d-1或者t·

km-2·

m-1。

四、重金属定义及及五种主要重金属介绍

重金属原义是指比重大于5的金属(一般来讲密度大于4.5克每立方厘米的金属),包括金、银、铜、铁、铅等,重金属在人体中累积达到一定程度,会造成慢性中毒。

对什么是重金属,其实目前尚没有严格的统一定义,在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主要是指汞(水银)、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着的重元素。

重金属不能被生物降解,相反却能在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下,成千百倍地富集,最后进入人体。

重金属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酶等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累积,造成慢性中毒。

汞:

汞是化学元素,元素周期表第80位。

俗称水银。

汞是银白色闪亮的重质液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酸也不溶于碱。

汞常温下即可蒸发,汞蒸气和汞的化合物多有剧毒(慢性)。

铬(Chromium):

化学符号Cr,单质为钢灰色金属。

三价铬对人体几乎不产生有害作用,未见引起工业中毒的报道。

六价铬对人主要是慢性毒害,它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粘膜侵入人体,在体内主要积聚在肝、肾和内分泌腺中。

通过呼吸道进入的则易积存在肺部。

六价铬有强氧化作用,所以慢性中毒往往以局部损害开始逐渐发展到不可救药。

经呼吸道侵入人体时,开始侵害上呼吸道,引起鼻炎、咽炎和喉炎、支气管炎。

铅:

其化学符号是Pb(拉丁文Plumbum;

英文lead),原子序数为82,是原子量最大的非放射性元素。

铅是柔软和延展性强的弱金属,有毒,也是重金属。

长期接触铅及其化合物会导致心悸,易激动,血象红细胞增多。

铅侵犯神经系统后,出现失眠、多梦、记忆减退、疲乏,进而发展为狂躁、失明、神志模糊、昏迷,最后因脑血管缺氧而死亡。

镉:

镉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熔点320.9℃,沸点765℃,密度8650kg/m3;

有韧性和延展性。

镉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长期暴露会造成嗅觉丧失症、牙龈黄斑或渐成黄圈,镉化合物不易被肠道吸收,但可经呼吸被体内吸收,积存于肝或肾脏造成危害,尤以对肾脏损害最为明显。

还可导致骨质疏松和软化。

砷:

俗称砒,是一种类金属元素,砷元素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共有数百种的砷矿物是已被发现。

砷与其化合物被运用在农药、除草剂、杀虫剂,与许多种的合金中。

其化合物?

三氧化二砷被称为砒霜,是种毒性很强的物质。

《两高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7年1月1日实施)规定:

排放、倾倒、处置含铅、汞、镉、铬、砷、铊、锑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

或者排放、倾倒、处置含镍、铜、锌、银、钒、锰、钴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十倍以上的;

构成犯罪。

我县“十二五”期间,被环保部列为国家重金属重点防控区域,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要求,2015年末应完成重点重金属排放量比2007排放量下降15%,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大量工作,此项任务已完成。

2015年省环保厅将我县列入“十三五”期间重金属防控区“拟退出区域”,2016年由于环保系统机构改革,目前重金属工作属于省环保厅固废处管理,正在重新摸底调查全县重金属排放量,目前尚无新的政策和要求。

五、水质评价标准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洛南县出境断面为洛河灵口断面,市上要求达到Ⅲ类标准,监测报告显示灵口断面一直长年稳定达到Ⅱ类及以上标准。

▲我县污水处理厂目前执行的出水标准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即如下图所示: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的目的是将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从一级B提升至一级A,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增加污染物的去除率。

六、工业和生活污水常见处理工艺

▲工业废水常用处理方法可按其作用分为四大类,即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

(1)物理处理法,通过物理作用,以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污染物质(包括油膜和油珠),常用的有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过滤法等。

(2)化学处理法,向污水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常用的有化学沉淀法、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包括电解)法等。

(3)物理化学法,利用物理化学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主要有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萃取法等。

(4)生物处理法,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性污染物质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

▲生活污水常见处理工艺

(1)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其池体狭长,故称为氧化沟。

氧化沟有多种构造型式,典型的有:

A:

卡罗塞式;

B:

奥巴尔型;

C:

交替工作式氧化沟;

D:

曝气—沉淀一体化氧化沟

  氧化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其规模从每日几百立方米至几万立方米,工艺日趋完善,其构造型式也越来越多。

其主要特点是:

进出水装置简单;

污水的流态可看成是完全混合式,由于池体狭长,又类似于推流式;

BOD负荷低,处理水质良好;

污泥产率低,排泥量少;

污泥龄长,具有脱氮的功能。

(2)A/O法

  即厌氧—好氧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其特点是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与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

  该法中微生物所需氧由鼓风曝气供给,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会因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此时,脱落的生物膜将随出水流出池外。

(3)MBR工艺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MBR工艺)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

它利用膜分离设备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住,省掉二沉池。

活性污泥浓度因此大大提高,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可以分别控制,而难降解的物质在反应器中不断反应、降解。

因此,膜-生物反应器工艺通过膜分离技术大大强化了生物反应器的功能。

与传统的生物处理方法相比,具有生化效率高、抗负荷冲击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占地面积小、排泥周期长、易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废水处理新技术之一。

  中空纤维膜组件置于MBR中,污水浸没膜组件,通过自吸泵的抽吸,利用膜丝内腔的抽吸负压来运行。

膜组件材质为聚乙烯。

膜组件公称孔径为0.4μm,是悬浮固体、胶体等的有效屏障;

中空纤维膜丝较细,有较好的柔韧性,能保持较长的寿命,即使有膜丝破损的现象发生,由于膜丝内径仅为270μm,可被污泥迅速阻住,对处理水质完全没有影响。

鼓风机曝气,在提供微生物生长所必须的溶解氧之外,还使上升的气泡及其产生的紊动水流清洗膜丝表面,阻止污泥聚集,保持膜通量稳定,设计气水比为20∶1。

MBR中产生的剩余污泥由气提泵定量提升至污泥浓缩池,污泥在其中浓缩,并使污泥减容,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MBR出水由自吸泵抽送至回用水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