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细胞的增殖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4814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细胞的增殖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细胞的增殖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细胞的增殖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细胞的增殖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细胞的增殖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细胞的增殖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细胞的增殖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细胞的增殖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细胞的增殖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细胞的增殖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细胞的增殖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细胞的增殖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细胞的增殖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细胞的增殖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细胞的增殖Word下载.docx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细胞的增殖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细胞的增殖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细胞的增殖Word下载.docx

B.若产生的某配子基因组成为aaXb,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造成的

C.若产生的G细胞基因组成为aaXb,则E、F细胞的基因组成依次为AY、Xb

D.减数分裂某时期的一个细胞中可能存在两个Y染色体

5、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分离的基因、自由组合的基因、交叉互换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分别是()

A.同源染色体上;

非同源染色体上;

同源染色体上

B.同一条染色体上;

姐妹染色单体上

C.非同源染色体上;

同一条染色体上;

D.姐妹染色单体上;

同源染色体上;

非同源染色体上

6、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C段和HI段都会发生着丝点分裂

B.AB段和FG段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C.DE段和GH段都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FG段和HI段都有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7、如图是果蝇某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每个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仅有EF段可发生基因重组

B.图中AB段和DE段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C.若发现某个精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则另外至少还有一个精细胞异常

D.若图中EF段的染色体分配错误,则该细胞产生的精细胞中有1/2异常

8、某二倍体动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如图为该动物正常雄性个体的精巢中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核DNA数的比值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精细胞形成的过程,则处于BC段的细胞中核DNA数均为4n

B.若该图表示精原细胞形成的过程,则处于BC段的细胞中核DNA染色体数均为4n

C.若BC段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则DE段会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D.若处于BC段的某些细胞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则其经过分裂最终形成的子细胞中核DNA数为2n

9、如图甲、乙、丙是某个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丁为某一时刻部分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细胞表示次级精母细胞,乙细胞内存在X和Y两条性染色体

B.若A基因在图甲1号染色体上,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a基因在5号染色体上

C.若丁发生在丙细胞形成的过程中,最终产生的子细胞基因组成有4种

D.若丁图表示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则①和②都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10、等位基因A与a、B与b在染色体上可能的位置情况如图甲、乙、丙所示。

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A、a都被标记为黄色,B、b都被标记为绿色。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下列有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A.同一个细胞中最多可观察到8个荧光点

B.通过观察1个四分体上荧光点的颜色和种类,可区分甲、乙、丙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荧光点的颜色有2种

D.黄色荧光点只有2个的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11、某哺乳动物(2N=20)的两个精原细胞(DNA的两条链均被32P标记),一个只进行有丝分裂记为A,另一个只进行减数分裂记为B,将这两个细胞均置于31P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待它们都进入第二次分裂中期,此刻各有一个细胞分别记为A'

、B'

A'

和B'

分裂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分别标记为A1、A2和B1、B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1和A2均有10条染色体含32P

B.A'

的每一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染色单体含32P,而B'

的20条染色单体都含32P

C.A1和A2中含2个染色体组,而B1和B2中有1个染色体组

D.A1和B2所含有的性染色体数目比为2︰1

12、图甲为一个精原细胞中两对等位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示意图,图乙为减数分裂产生的四种配子示意图(不考虑基因突变)。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若未发生交叉互换,则该精原细胞只产生①、②两个精子

B.若发生交叉互换,则该精原细胞只产生③、④两种精子

C.若发生交叉互换,则该精原细胞产生①、②、③、④四种精子

D.若发生交叉互换,则该生物体产生的精子中,③、④类型的个数等于①、②类型的个数

13、某研究小组用红眼雌果蝇(XAXa)和红眼雄果蝇(XAY)杂交,子代出现了几只白眼雌果蝇,观察到这几只白眼雌果蝇中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果蝇由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过程中,与眼色相关的基因可能发生了突变

B.乙图表示亲本雌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可能异常,产生了基因型为XaXa的卵子

C.丙图表示亲本雄果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

D.丁图表示亲本雄果蝇产生的配子可能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4、某AABb个体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AAb、Aab、B、B四个精子。

A.基因型为Aab异常配子产生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

B.配子产生的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

C.配子产生的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非姐妹染色单体进行了交叉互换

D.该精原细胞产生精子的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基因的显性突变

15、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是AaBbDd,三对等位基因分布在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ABd、ABD的两个精细胞可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

B.基因型为ABd、abD的两个精细胞可来源于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C.该雄性动物产生的精子在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过程可体现基因的自由组合

D.精细胞的形成过程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均可出现细胞质均等分裂的现象

16、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和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等植物的体细胞增殖的方式是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B.基因型为XaY的个体产生了基因型为XaY的配子,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C.T2噬菌体增殖时,需宿主细胞提供解旋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

D.将一个DNA分子(第1代)的一条链用15N标记转移到含14N的环境中复制到第n代,则第n代中只含14N的DNA分子数为2n-1-1

17、下列有关果蝇(染色体组成2N=8)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果蝇基因组测序,测定的是4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B.果蝇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可能含有2条X染色体

C.果蝇经正常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为2对

D.性染色体异常XXY的果蝇,其体细胞中有3个染色体组

18、如图为细胞增殖动力学图解,请回答:

(1)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3H-TdR)参与DNA的合成,发生在图中的期(用图中字母表示),该物质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的。

(2)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加倍和中心粒的复制(填“能”或“不能”)发生在同一时期。

能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填“一定”或“不一定”)都具有细胞周期。

(3)根据细胞群体是否进人细胞增殖周期可将细

胞分为增殖细胞和非增殖细胞。

图中区为增殖细胞和非增殖细胞的临界区,不进入细胞周期的部分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存在差异的实质是。

(4)S期的启动需要一种蛋白质作为启动信号,这种蛋白质在S期以前就已合成并存在于S期的全过程,若将G1期和S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进入S期的时间将(填“提前”或“延迟”)。

19、下图为人类产生配子时的细胞减数分裂结果。

1.根据图1写出细胞减数分裂的特征:

__________;

__________。

2.试在图3的坐标图中表示图1所示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核DNA数目与染色体(质)数目比例”的变化情况。

3.有些时候,人类在产生配子时,会出现不正常的情况。

如图2显示涉及一对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的不正常分裂情况:

①A配子和B配子的不同点有:

②异常配子A、B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③这种分裂异常也可能发生在性染色体上,一个B卵子与一个正常精子可形成不同的合子,如下图所示

如果XO合子可发育成一个个体,而YO的合子却不能,根据图示解释可能的原因。

20、研究发现,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分离与染色单体之间的粘连蛋白有关,粘连蛋白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主要是__________。

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会产生水解酶将粘连蛋白分解,而染色体上的其他蛋白质不受影响,说明酶具有__________。

粘连蛋白被水解的时期是__________。

3.细胞内有一种对细胞分裂有调控作用的SGO蛋白,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着丝点位置。

科学家研究有丝分裂时发现,水解粘连蛋白的酶在中期已经开始起作用,而各着丝点却要到后期才几乎同时断裂。

据图推测,SGO蛋白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如果阻断正在分裂的动物体细胞内SGO蛋白的合成,则图示过程会__________(填“提前”、“不变”或“推后”)进行。

4.粘连蛋白、SGO蛋白在细胞中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它们结构与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A错误;

在细胞分裂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核DNA—般不转录,B错误;

骨髓细胞群中不是所有的细胞都能进行分裂,细胞倍增时长不等于细胞周期时间,C错误。

化疗的原理就是利用化学药物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因此急件淋巴性白血病的化疗周期应根据其细胞周期制定,D正确。

2答案及解析:

结合题干信息,此种siRNA会导致细胞周期蛋白A的mRNA降解,使细胞分裂速度减慢,细胞周期延长,A正确;

siRNA是一种双链RNA,因为双链RNA中碱基互补配对,应该含有A—U碱基对,B正确;

细胞周期蛋白A可促进DNA的复制.而DNA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因此细胞周期蛋白A可能:

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C正确;

siRNA可以导致细胞周期蛋白A的mRNA降解.但并不影响细胞周期蛋白A的mRNA转录过程,D错误。

3答案及解析:

C

根据细胞壁的有无和星射线可以判断图甲细胞为动物细胞,图乙细胞为植物细胞,根据图甲细胞中有清楚的染色体,且中心体向两极移动,发出星射线,判断图甲细胞处于分裂前期,根据图乙细胞中细胞板的形成判断其处于分裂末期,A错误;

⑤聚集成为细胞板,而非赤道板,B错误;

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故C正确;

植物细胞的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的,D错误。

4答案及解析:

B

①表示从精原细胞到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发生了DNA分子的复制,A正确;

若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为aaXb,由于已知减数分裂过稈中只发生过一次异常,则配子中aa存在的原因是次级精母细胞中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进入同一极,即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B错误;

若G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则是由减数第一次分裂止常,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两个含a的染色体移向同一极进入同一个细胞中所致,因此F的基因组成为Xb,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配字的基因组成都为AY,C正确;

含有Y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以含有两个Y染色体。

5答案及解析:

A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A正确。

6答案及解析:

根据曲线图可知,BC段同源染色体对数开始加倍(由姐妹染色单体发生分离引起),HI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因此BC段和HI段都会发生着丝点分裂,A正确;

AB段和FG段分别包含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此时可发生基因突变,B正确;

DE段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GH段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C错误;

减数第一次分裂(FG段)和减数第二次分裂(HI段)过程中都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D正确。

7答案及解析:

分析曲线图,图示是果蝇某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每个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AC表示有丝分裂,DH表示减数分裂。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此图中仅有EF段可发生基因重组,A项正确;

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分裂间期的DNA分子复制时期,即图中AB段和DE段容易发生基因突变,B项正确;

若发现某个精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则与该精细胞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细胞也异常,即另外至少还有一个精细胞异常.C项正确;

若图中EF段的染色体分配错误,则该细胞产生的精细胞都异常,D项错误:

8答案及解析:

精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若题图表示精细胞形成的过程,则BC段表示减数分裂前DNA复制后的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各时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处于BC段的细胞中有些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有些细胞的染色体数为n,故处于BC段的细胞中有些细胞的核DNA数为4n,有些细胞的核DNA数为2n,A错误;

精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形成,若题图表示精原细胞形成的过程,则BC段表示有丝分裂DNA复制后的间期、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处于BC段的细胞中染色体数均为2n,B正确;

若BC段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则题图表示的是减数分裂,DE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而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错误;

若处于BC段的某些细胞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则题图表示的是减数分裂,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核DNA数为n,D错误。

9答案及解析:

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发生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此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该生物为雌性动物,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发生均等分裂,说明是极体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乙细胞是第一极体.不含Y染色体,A项错误;

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甲细胞中1号和5号染色体是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形成的,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应该含有相同的基因,B项错误;

若不发生交叉互换,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能形成2种基因型的子细胞,若发生交叉互换,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可形成4种基因型的子细胞,C项正确;

若丁图表示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则①和②都发生了基因重组,D项错误。

10答案及解析:

在间期DNA进行复制,经过DNA复制后的细胞中A、a、B、b基因各有2个,共有8个荧光点,即同一个细胞中最多可观察到8个荧光点,A项正确;

若A、a,B、b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即图甲所示,则1个四分体中只有A、a基因或者只有B、b基因,可观察到4个黄色或者4个绿色的荧光点,若A、a,B、b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即图乙和图丙所示,则1个四分体中有2个A基因,2个a基因,2个B基因,2个b基因,图乙、图丙均可观察到4个黄色、4个绿色的荧光点,该方法不能将乙与丙区分开,B项错误;

无论是甲、乙、丙哪种位置关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荧光点的颜色都有黄色和绿色,C项正确;

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细胞中每种颜色的荧光点数目减半,D项正确。

11答案及解析:

A细胞中20条染色体(DNA的两条链均被32P标记),进行有丝分裂,转到31P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可知,其第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每个细胞均含有20条染色体(DNA的一条链被32P标记,另—条链被31P标记),此时细胞再进行第二次有丝分裂,每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单体中只有一条染色单体含有32P,在其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会随机分配到两极,即最终形成的A1、A2中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目是随机的,最少为0条最多为20条,A错误;

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A'

细胞已经过两次DNA复制,此时每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中只有一条染色单体含32P,而B'

细胞只经过一次DNA复制,此时B'

细胞中的10条染色体上的20条染色单体都含32P,B正确;

A1、A2为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B1、B2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其染色体数目减半,染色体组数也减半为1个,C正确;

有丝分裂形成的A1中染色体数与初级精母细胞相同,性染色体为2条,减数分裂形成的B2中性染色体数已发生减半,为1条,即A1和B2所含有的性染色体数目比为2︰1,D正确。

12答案及解析:

若未发生交叉互换,根据题干可知,不考虑基因突变,则该精原细胞可产生两两相同的四个精子,其中染色体上基因的分布为①和②,A错误;

若发生交叉互换,则该精原细胞可产生四个精子,染色体上基因的分布为①、②、③、④,B错误、C正确;

该生物体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的概率较低,故该生物体产生的③、④类型的精子数远少于①、②类型的精子数,D错误。

13答案及解析:

红眼雌果蝇(XAXa)和红眼雄果蝇(XAY)杂交,子代雌果蝇的基因型理论上是XAXA、XAXa。

甲图表示子代雌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基因型为XaXa,可能是与眼色有关的基因发生了突变,A正确。

乙图表示子代雌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Y,表现为白眼,则其基因型是XaXaY,原因可能是亲本红眼雌果绳(XAXa)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向同一极,产生了基因型为的配子,B正确。

丙图表示子代雌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但是一个X染色体发生了片段缺失,造成了A基因的丢失,而不是发生了交叉互换,C错误。

丁图表示子代雌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O,基因型是XaO,则可能是由于亲本雄果蝇产生的配子没有性染色体,D正确。

14答案及解析:

基因型为AABb个体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基因型为AAb、Aab、B、B的四个精子,说明配子产生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且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A正确,B、C错误;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基因是由A基因突变产生的,属于隐性突变,D错误。

15答案及解析:

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题中一个精原细胞会产生基因型两两相同的4个精细胞,在产生基因型为ABD的精细胞的同时,还会产生基因型为abd的精细胞,即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Bd、ABD的两个精细胞不会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A错误。

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精细胞的基因型相同,B错误。

不考虑交叉互换。

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而不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时候,C错误。

精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的;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第一极体的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D正确。

16答案及解析:

通常认为,高等植物的体细胞的增殖方式有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A正确。

正常情况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X、Y染色体会分离,因此在配子中不会同时存在X、Y染色体,如果基因型为XaY的个体产生了基因型为XaY的配子,原因可能是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Y染色体未分开,B正确。

解旋酶可作用于氢键,使氢键断裂,进而使DNA双螺旋打开,C错误。

将一个DNA分子(第1代)的一条链用l5N标记,转移到含14N的环境中复制到第n代,第n代产生的DNA分子数有2n-1个,其中只有一个DNA分子含有15N,因此只含的DNA分子数为2n-1-1,D正确。

17答案及解析:

果蝇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对是性染色体(染色体组成为XX或XY),由于X和Y染色体作同源区段上的基因有差异,所以对果蝇基因组进行研究时,应测序5条染色体,A错误;

雄性果蝇(XY)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后,形成含X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和含Y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含X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形成2条X染色体,B正确;

果蝇经正常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同源染色体已经发生了分离,故染色体数目为4条,C错误;

性染色体异常的果蝇(XXY),其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三条性染色体,D错误。

18答案及解析:

(1)S细胞核

(2)不能不一定

(3)D基因选择性表达

(4)提前

本题主要考査生命观念素养中的结构与功能观。

(1)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DNA合成在S期进行,主要发生在细胞核。

(2)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中心粒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但细胞分裂的后期,染色体因着丝点分裂而加倍。

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故能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不一定都能连续分裂(如减数分裂的细胞),故能进行分裂的细胞不一定都具有细胞周期,(3)D区为子细胞离开周期开始分化(非增殖细胞)与再入下一周期的细胞(增殖细胞)临界区,不进入细胞周期的细胞开始分化,分化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G1期细胞与S期细胞融合,G1期细胞受到S期细胞中的S期启动信号的刺激后将进入S期,较C1期细胞自身进入S期的时间提前了。

19答案及解析:

1.1个亲代细胞可产生4个子细胞;

每个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

同源染色体分开并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中

2.

3.A配子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B配子中则不含该种染色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进入同一个细胞中;

X染色体较Y染色体大,可能含有更多个体发育所必需的基因

1.根据图1可以看出减数分裂的特点是1个亲代细胞可产生4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中。

2.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