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左东岭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4867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左东岭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左东岭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左东岭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左东岭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左东岭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左东岭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左东岭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左东岭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左东岭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左东岭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左东岭Word下载.docx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左东岭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左东岭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左东岭Word下载.docx

左东岭:

各位同学,应该说都是学弟学妹。

这个题目从研究生部来说,叫做如何成为一名优秀博士生,从他们的要求愿望非常好,但是从我这个角度认为这个题目没法讲,因为优秀从来不能批量消费,假设优秀能批量消费那就得打折扣。

1999年的时候,我获得了首届优秀博士论文以后,我的母校南开大学,研究生院曾经说过要回去跟研究生讲一讲,我坚决回绝了,为什么坚决不讲?

有两点原因,一个是我刚刚说的,优秀不是学校消费出来的,连我自己也决没有把自己当优秀博士生,优秀博士研究生不能用优秀论成败,我当时在学校一点不优秀,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拿到学位,我为之奋斗为之熬夜,为之不安就是能不能拿到博士学位,这是当时的真实想法。

当时我们的教师指导我们的时候,我们都觉得他布置的书读不完,可教师说想不想拿学位,想拿就得苦读。

拿得到拿不到学位对一个博士生是性命攸关的,能否得到优秀确实当时不在自己的考虑之内,所以也毫无经历可谈。

另外还牵涉到导师,学生应该感谢教师,教师费了很大的心血,很负责任,而且导师把我培养成了优秀博士生,当然证明了导师的严谨治学精神与较高学术程度。

可是学生没有获得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导师是否程度就不高或治学不严谨呢。

可只要一讲就容易造成这样的误解,容易引起导师之间的不平衡。

如今为什么要讲是因为首先导师之间没有不平衡,无论如何说我导师好,也不会引起我校教师的误解。

另外我想改一改题目,叫做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博士生〞,我觉得合格可以是一个标准,各方面都比较遵守规那么,各门成绩都到达了标准,外语也过了,论文辩论也通过了,这就是合格了,这是以标准为衡量,优秀是没有标准的。

在全国评比当中是不是因为你的优秀论文就写得比其别人程度都高,这就很难说,评奖过程当中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不是说你只要写好就能评上,我跟谁一说评上优秀博士论文,得到奖金,你很快乐吧?

我跟谁都说我评上感到很意外,评上不一定是最好的。

合格有一个大致的标准,但是合格来自方方面面,我觉得可能听起来比较枯燥,第一,浪费一晚上博士生珍贵的时间,已经非常不安了,就更不能再罗里罗嗦。

同时也不能讲得太技术化,这需要导师去讲,我在这儿想挑几个我自己觉得可以跟大家交流的经历,而且这种讲座方式我认为不是最好的方式,我想少用点时间讲,留更多的时间大家交流,有什么问题咱们都可以坐下来,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交流,这可能更实际一些,所以这不是什么讲座,大家可以做一个有效的交流。

我要讲哪三方面的问题呢?

我觉得要想成为合格的博士研究生,所有优秀博士研究生优秀博士论文都是在合格当中产生的,你可以去理解一下,哪个学科里合格得多,评上优秀博士论文的可能性就大,只要合格得多,就评上的几率更大一些。

比方南开大学,从我得了优秀博士论文,去年又得了一篇,就是中国文学思想史的,这一个学科在十年之间连续得两篇,这在全国很少,为什么能做成这样,在那儿读书非常非常辛苦,导师非常非常严厉。

学校对博士生的中期考核非常严厉,写论文并进展辩论,辩论通过继续写,辩论通不过回家,就严重到这种程度。

在这个学位点上读书确实是很辛苦,它有一个合格甚至严格的标准立在这儿,假设你没有到达这个标准就决不会幸运得到学位。

当时就觉得学术是认真严肃的事儿,要在这拿学位必须到达这样的水准。

我们点上有两位先生,他的话是什么样的话,有一位师范大学40岁的副教授要报考这儿的博士研究生,老先生就说这个算了,已经很难改变他养成的不良研究习惯了。

所以我认为一个学位点培养博士生,最重要的还是把好合格关,不苟且,不降低标准,维护学术的尊严。

有了合格当然才可能产生优秀,我觉得还是讲合格比较现实,在合格中产生优秀,这样更顺理成章。

我以为这样讲也符合本次讲座的要求。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方面,具有良好的学风和坚毅的精神。

第二方面,如何和导师处关系,和导师处关系是很重要的问题。

第三方面,如何写好博士学位论文。

特别是如何选择适宜的论题,什么样的论题可以成为一个比较好的论题,容易合格更容易得优秀,我想挑出这三个很重要的问题来谈。

第一方面,一个合格的博士研究生,他应该具有良好的学风和坚毅的精神。

我们一听学生的谈吐办事就知道是不是好学生,从做人方面应该实事求是,应该办事实在,应该为人诚恳,这是一个学者根本的素质,但凡说话落不到实处,但凡夸夸其谈,但凡有一分说三分,就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博士生,中国古人讲道德文章,包括两个方面,道德好了文章才能过关,尤其是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必须在做人方面先过关,这一点已经被很多事情所证明。

一位学者最后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关键就是看他是否具有高尚境界和严谨态度,大家写几篇文章,做一些实验这可能容易,但凡成为优秀学生,必须有良好的素养,也就是说高尚的境界和严谨的学风,而且如今道德内涵在扩大,如今假设说政治领域里面道德内涵在缩小,道德等于政治,那么在学术领域道德内涵在扩大,这个道德内涵不仅仅是学生的道德水准,而且还包括他的综合素质,或者用学养更准确一些,学养是包括道德、素质、水准等等综合因素的。

博士生当然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但一个好的博士生决不能只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这一点我的体验是非常深化的。

一个好的博士生他首先是一个专业人才,因为高级专科人才的培养途径越来越窄,领域越来越详细,但是它假设仅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很难成为一名优秀学者和优秀博士研究生,比方说一个做自然科学研究的学者,他不仅仅需要对科学史应该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就是假设不理解这门学科的历史,他要有很好的学养,这不容易做到。

而且还要有认识论方面的知识,做自然科学就需要把实验做好,把数据弄准,其实是不完全对的。

我读过一本书,这本书叫做?

人道主义的僭妄?

,是批评“人道主义〞的。

在中国五四运动以来科学和民主是两大课题,你读了西方学者这本书你会发现他谈的不是科学和民主的事情,他批评的是现代西方过于把人当作中心而无视其他因素,把人看得高于一切,一切为人效劳。

那么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不是我们最终追求的吗?

这本书不这样认为,作者认为人的最大问题是太看得起自己,把自然界所有东西都不在乎,最后人也受到伤害。

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几个世纪以来我们人类太狂妄自大,狂妄自大到什么程度?

认为人可以运用科学手段解决所有问题,结果导致核威胁、艾滋病和地球垃圾化,而最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将要消灭在人类自己手里,你说毁在老虎或者猴子手里是没人相信的。

北京晚报曾登载过一幅漫画,一大群狼说赶快跑,人来了,人要一来所有的动物都要面临危机,等所有动物都灭绝了,人也灭绝了。

这样的书读了以后,对自然科学的研究,首先要评估一下科学研究的价值,当你创造核武器的时候,想没想过有什么危机,科学家要评估研究对人类所做的奉献,对人类整体的意义,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个搞自然科学的人,应该在专业之外反思一下你所从事研究有没有真正价值,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而如今将科学开展观其实就是指得这个。

比方说当年跟我同一个寝室住的,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者,非常优秀的小伙子,他做的是生物学的艾滋病毒研究,他非常具备优秀学者的素养,他的书架上除了本专业的书以外,还有爱因斯坦的著作、西方科学史、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书。

他认为一个搞科学的人应该关注这些,他应该有思想。

如今大学里面,许多人只关心实验,只重视数据,这些当然是需要重视的,但你不能没有思想,不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实验,为什么写论文。

一个只会当工具的研究人员是很危险的,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自己来说都是很危险的。

根据我接触的这些人,我认为一个没有思想的科学家那不是真正的科学家。

搞人文科学的人更是这样,他应该读一读历史哲学方面的书,知道该如何认识历史。

假设我们研究历史只注意文献学,只注意如何把握对象,却没有历史哲学方面的修养,无论是搞文学研究还是搞历史研究,都不会到达自觉的状态,研究自然也就缺乏深度。

如今西方很重视历史哲学,而我们长时期在历史哲学方面,对于历史认识方式问题,其实是不太关注的,不太关注的人写文章容易流于一般化,外表化,不能把问题谈得更透,所以只有具有历史哲学方面的修养,然后才能让自己具有较为深化的思想和思辨问题的才能,你要加强思辨才能,要增加自己的考虑深度,我觉得历史哲学一定要关注。

其实也就说到一个博士研究生他应该有什么样的学养,文章最后写得好跟自己本身深度有关系,没有这样的深度就成不了好学者,这不用多讲,我们很多人有体会,我只是在介绍自己有这样一些体验,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治学应该具有一丝不苟的精神,也就是坚毅的精神,指的是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精神。

这种精神的表现就是决不人云亦云,决不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同时还可以持之以恒,有坐冷板凳的意志。

每个读书的人都知道,读书是苦差事,我们说读书太幸福了,那只是成果呈现以后才幸福,读书过程是很艰辛一个过程。

有人说做理工科的人读书少很幸福,但我深深体验理工科毕文科还辛苦,有的五点出去晚上十点回来,就吃面包,吃方便面,是靠什么样的东西坚持下来,我想就是坚持对学术的执著,拥有了这样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

做学术的人需要长期沉浸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不断考虑长期钻研,甚至梦里都在考虑自己关心的问题,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因为是持续性连续性考虑过程,没有长时间投入,那是不可的。

但这其中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或者是矛盾,这问题矛盾是什么呢?

虚心承受别人意见的矛盾,包括导师的指导,你觉得我想得是对的,一定要有自信,自信不是狂妄,自信和狂妄之间是有区别的。

我曾经给文学院的新生讲过一个故事,我想在这儿奉献给其他院系的同学,明代有两位学者争论如何可以成圣人,成圣人有什么条件。

其中有一个叫耿定理的说:

“自以为是不可以入尧舜之道〞,意思是批评对方遇事过于自信;

被批评的人叫做李贽,他答复说:

“不自以为是亦不可以入尧舜之道〞,这是批评对方缺乏坚决信念与自信心。

那到底是自以为是好,还是不自以为是好,妙处就在这二者之间,什么时候可以自以为是,什么时候可以不自以为是。

从道德方面来说,一名优秀博士生不能轻易受环境影响,这才能坚韧不拔,才能成大器。

比方说挣钱,比方说唱歌等等,最容易说三缺一,今天晚上赶快来一把,三缺一是个严重的问题,一个不去得罪三。

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他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谁也拽不走,你叫他干什么就是不去,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能不可以坐下来,能不能守得住,这是考量一个人的毅力和信心的时候,但凡能轻易被别人说动的人,大家所有人都夸他,这个人热心,这个人乐于助人,但这个人可能最后一事无成。

一个优秀博士生要不被环境所诱,坐得住,守得住。

但是同时你不又能成为脱离群体的怪物,一天到晚念念有词,也不能成这样,成这样的人学问做好了,人做傻了,最后女的找不着对象,男的找不着媳妇,也不行,这就是脱离群众。

以上所说的事并不是说绝对不可以做,而是要认真考虑什么时候可以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做。

比方说勤工助学,完全是可以做的事,有了钱可以补助生活,可以购置自己所需要的专业书籍,同时也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

但是我认为时间应该相比照拟集中,不能拖得时间太长,否那么就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学业。

同时最好可以和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既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也可以得到一些实际锻炼。

还有院系安排的勤工助学也可以做,比方给自己的导师当助教,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你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补偿,又帮了导师的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所以说不是说不能挣钱,也不是说不能打扑克,而是说你愿意打的时候,需要休息调整的时候,适当的娱乐完全是是可以的。

最重要的是不能被别人随意拖走,假设你经常被人拉走,整天忙于陪别人玩,这是不划算的,因为你正想看书,却被别人拉走了,他那时候正不想看书,所以才拉你去陪他。

假设你要走马灯似的陪玩陪聊,你就完了,你这三年别说优秀,合格也很难。

这样即使周围的人全都夸你助人为乐,说你是一个大好人,可你学业耽误了,甚至毕不了业,你能说你是一个合格的研究生?

有的人一看就有思想,有操守,不是说别人轻易可以撼动的,这样的学者就是好学者,这样的学者就比较容易成功。

假设说不是这样,经常被环境所迫,这样的学者是非常难做好学术的。

这就是说学养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一个学者要有良好的学风,要有坚决的精神是要落到实处的,这是要协调好的一种精神,要想做好就要修炼自己,我经常跟学生讲读书的过程不仅仅是增加知识与培养才能,同时也是进步修养的过程,说这个人读了博士学位以后,一看就不像博士,这就说没有可以做到变化气质。

当然一个人的气质不是装出来的,说走路和普通人有什么不一样,说话有什么不一样,穿衣服有什么不一样,即使你的外表和别人一模一样,但是就能看出来你比别人强,你的风度跟别人有区别,这个区别是骨子里面透出来的自信,这一点很重要,读了书读了学位受到高层次的培养,骨子里透着一种自信和坚毅,这是一个人优秀素质的表达,这是一方面。

我们做一个优秀的博士生,我们做一个合格的博士生,我们应该拥有这样的学养和人格。

第二方面,如何协调好和导师的关系。

除了奇才之外,但凡攻读博士学位的一般都读过硕士,很难相信一个和导师关系僵化的研究生,可以称得上是优秀博士生,跟别人关系不好也就算了,和导师不好,这会严重影响你的学业。

不同性格,不同出身的导师,拥有千变万化的特征,很难有一个固定形式和导师相处,假设谁告诉你固定形式,那肯定行不通。

我把导师和学生相处成为遇合,你跟哪个导师实际上是遇合。

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和偶然性,你本来想跟某个导师读书,可是当年他可能不招生,你也就不可能不跟他念书。

有时候你可能同时考了几所院校,可你最想去的那所院校刚好成绩不理想,最后不得不选择本来不太愿意去的院校。

总而言之有很多不偶然的因素,结果你跟了他,跟他是一种遇合,这里面充满偶然性,师生遇合好了皆大欢喜,遇合不好两败俱伤,导师费好大劲培养你,最后结果却不理想甚至没能毕业,你心里会抱怨导师,说是怎么培养我的,连培养我毕业都做不到,所以遇合不好真正是两败俱伤。

但是一般说来和导师相处有两个原那么还是要坚持,我认为不一定所有学科都适用,但是大家可以听一听,也许会有些帮助。

第一,要适应导师不能让导师适应你。

我在这儿给大家一个忠告一定要记住,要尽量去适应导师,不能让导师适应你。

导师是严厉的人,你要按导师要求做事,否那么会有很多烦恼。

比方说有位导师很严厉,很多同学跟他读书,真是受尽了委屈,吃够了苦头,文章怎么改都不对,他也不说什么是对的,一次不行改两次,还不行,又拿回去改,改完再拿回来说还是不行,到第三次就生气了,说我不要你这样的学生了,你走吧。

但我的文章到底哪不行,还是不知道,反正就是不行。

后来学生就想了一个举措,说咱们去研究生院告他,他老不让我们过关,还让我们走。

可是哥俩商量了一晚上说好似不行,后来这个方案没施行,就又准备逃逸。

到后来觉得跑了也不适宜,都读两年了,不要学位也不行,说我们俩怎么办?

别的出路没有,就回家好好写文章,别想其他,后来还是按照要求做,顺利地拿到了学位。

毕业后导师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说我就是要把你们训练成最厉害的人,逼着自己想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本领。

这种情况下要适应他,他是严厉的人,你必须适应他的培养方式。

假设导师是一个随和,甚至随意的人,你必需要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这是没有方法的事儿,教师一个学期不找你了,你可千万别不找他,你说他不找我,我躲他还躲不及,著不正好吗?

我该挣钱挣钱,该打牌打牌。

可你要是不找他,最后检验结果的时候后,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因此但凡随和的教师你要追着他,要让他给你辅导,写了文章就是要让他看,看完就得提意见,提了意见就改,不能他随和随意,你也随和随意,那最后吃亏受骗的是你自己。

所以说一定要适应教师,不能让教师适应你,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原那么。

第二,要防止导师的缺点。

也就是说人都有缺点,我曾经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讲,说咱们中国两大怪,一大怪是学问随着职位长,谁要做了处长、司长,学问肯定比一般人大;

还有学问随着职称长,到了博士生导师就什么都知道。

其实人的知识都有局限,人也都有缺点,导师也不例外,比方说暴躁、吝啬、爱贪小廉价。

别以为这些缺点只有同学当中有,所有人都有这样那样的小缺点。

这些小缺点假设出如今导师身上,本来也无碍大局,根本不影响他的学术才能与执教程度,而且作为成年人的导师也不大容易改变,你别指望导师六十岁了还可以把这些小缺点都改掉,假设不改你就站出来说,以后你酒少喝,再喝不当你学生。

那他会说不当拉倒,他既不容易改变,喝点酒也没什么。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作为弟子,你不可能改变导师,所以也不必批评导师,批评导师的人应该说效果都不会太好,这个效果表达在两方面,第一,导师不快乐,你不来之前喝三十年酒,你来我就要戒掉啊,但凡说导师不好首先就会伤到自己,无论在校内校外,千万不要说导师的坏话,无论你有多少理由,你有一千条种理由,说完以后人家说导师确实是坏导师,可返过来就会说,这学生也不怎么样,为什么?

这就是说中国传统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不能说导师,中国过去十恶不赦的罪名有一个叫欺师灭祖。

当然导师要真是有了恶习或罪过,那是不能屈从的,比方说他要偷人东西,他要出卖国家机密,那你干脆就退学不跟他读了,以后断绝师生关系都可以。

可是小缺点是无伤大雅的,你不必公开指出来,因为这样容易使师生关系僵化甚至恶化。

当然对于导师的缺点你更不能跟着学,你跟导师学的是治学方法,而不是要学他的缺点,你跟从导师是跟他治学,不是跟他生活,所以学他的治学方法和经历很重要,不必学他的缺点,你不必什么都像导师,你不必他爱喝酒你也一定爱喝酒,你不必他喜欢贪小廉价你也贪小廉价,这没有必要。

你可以做到洁身自爱,你要真正做到了洁身自爱他应该快乐,因为什么?

但凡属于缺点和嗜好都是因为他自己知道不好,他也抑制不了。

掌握些很重要。

第一条一定不要去让导师适应你,千方百计看导师他是什么样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学者,另外防止他的缺点,防止他的缺点,把这两方面结合好,我想就是一个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好就容易把书念好,就容易治学问,师生关系不好,有可能是一生遗憾。

只要你在他这儿拿学位,无论你走多远,这种关系永远改变不了。

你能把档案写死的东西忘掉吗?

那是不可能的。

学会跟导师处好关系,把它理顺这一点非常重要,当然千变万化,但凡能读到博士学位的同学都是智慧在中人以上的,我想这方面大家能体会得好,这是我讲的第二方面,就是如何和导师相处。

第三方面,要做好博士学位论文,这一点非常重要,你说我的精神可佳,我跟导师关系铁得很,就是论文没写好,打死我也不相信这会是一个合格的博士研究生。

前面所有的东西都是为了这个最后的环节,是为了把学位论文写好,这才是最关键的。

这个问题至关重要,还真得好好听好好想,怎么把博士学位论文写好。

我想有这样点需要注意,一个是选好题。

优秀的博士论文一定要注意它的选题,这个选题重要到什么程度?

它是一个前提,最后这篇论文能不能写好,能不能获奖,最重要的就是这个题目怎么样。

什么样的题目算是好题目,我想第一个最重要的是具有较大难度的选题,无论是什么样的专业,最后要获得优秀博士论文,选题是否适宜都是第一要素。

这个选题一定要有足够的难度,没有足够难度的选题,最后论文写得很严密,所有的东西都写得很顺利,标准也都符合要求,但是就是缺乏难度,选题价值不大。

什么样的难度是好的题目,我想你的选题应该在本学科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可以推动学科向前迈进一大步,这就是好选题。

另外这个选题是别人很长时期解决不了的问题,博士论文如今提倡原创性,原创性不仅仅指没人研究,还指这个选题对于这个学科意义重大。

你选了一个课题却是一个谁都不关注的问题,著不是好选题;

你说我选这个有原创性,但是难度价值不大,这个选题也不是好选题。

所以好的优秀博士论文,就是两个层面,第一是具有较大难度的选题,同时又能把难度解决得较为圆满的文章,首先第一层是难度很大,第二是把这个难度很大的难题解决得较为圆满,有了这两层可以说就是一个好的选题,就是说这个选题一定在你所从事的学科中占中心位置,解决这个难题就能使该学科研究向前推进一大步,别人从事这个研究的时候,绕不过去你的论文。

但凡别人以后再研究这类问题,可以不看你的文章,这样的选题一律不是最好的选题。

别人再从事你本领域的研究,一定要参考你这篇论文,不参考你的论文,他下面没法进展,这才是好的选题,这样选题是研究者长期考虑并具有完善知识准备的题目,最好和以前从事的研究有连续性,硕士研究生的时候研究什么东西?

要千方百计使它有延续性,假设不经过长时期的考虑和准备,不大可能提出这样重大的选题,所以在选题过程中,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最后落实到你,能不能评上,因素很多,但是这个题目有没有足够分量这应该是至关重要的。

刚刚说的是难度,如今再谈分量问题,这是第二层意义。

博士论文要有足够的分量,所谓足够分量这就包括阐述的系统性和深度,使用文献的严谨性和丰富性,足够的字数和良好的表达等内容。

首先是论题的系统性,系统性就是要把问题阐述得很完善,把方方面面都注意到。

另外还有深度,阐述这个问题不能是一带而过,不能打擦边球。

另外使用文献要注意严谨性和丰富性,这主要指人文学科的研究,尤其是具有史学性质的研究,诸如文学史、哲学史、思想史、经济史等等,理工科可能不太讲究这个,但总要讲究试验数据对准确。

所谓严谨性,就是你在使用文献的时候,不是随意拿来一段话和文字就能用,它的严谨性在于你网罗文献要很丰富,你网罗了20条材料,不必都写进去,是经过千选万选选出来,具有足够的代表性,这条材料背后有一大堆文献作为支撑;

另外它对你文章提出的观点应该是一个正面的阐述,而不是谈别的话稍带说这个话,然后你又随意拿来作为一个论据,这都不是很严谨的学术行为,严谨的学术他所使用的文献,一定具有很强代表性,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还有一个丰富性的问题,丰富性和系统性严密联络在一起,好的学术论文不管是文科、理科还是工科,一定要注意到科学性。

一般说来我们写文章搜集来的材料可以分成三类:

一类是支持你论点的,一类跟你的论点关系不大,还有一类不支持你的论点。

任何学术研究当中都会出现反例,什么是反例,对于你的观点有所冲突和矛盾,也就是不支持你的论点的材料就是反例。

如今的学术界有不少学者,甚至包括一些教授,在这方面都很不严谨。

不严谨到什么程度?

他把不利于自己论点的论据藏匿起来。

早在清代乾嘉学派那里就把隐匿证据者视为“大不德〞,也就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可是如今隐匿证据的人比比皆是,看他使用一大堆材料做论据,好似论据很充足,却不知道他把不利于自己观点的材料都藏起来了。

但是假设在评选优秀博士论文的时候,发现你把不利于你论点的材料隐匿起来了,那排只有一条这样的材料,那你这篇论文也就不行了。

那遇到反例怎么办?

严谨的学者在写文章时一定要学会消化反例,而不是把它藏起来。

什么叫消化?

就是把那些对于自己论点不利的证据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比方你进展一项增加工资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有90%的人有利于你这个调查,你很快乐,然后就说所有人都同意。

可是还有10%的人不同意呀,你不能对这10%的人视而不见,你必须对这10%做出说明,你把它消化了,你说为什么10%的人没有同意,你把问题都说明了,就会消化掉这些反例。

在如今学术研究当中混学位确实实不乏其人,在座的人都很清楚,我从这个阶段读书读过来,对这些东西我太清楚了,文科抄袭,理科造假数据,别人说你的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