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系统异常处理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5123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系统异常处理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污水系统异常处理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污水系统异常处理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污水系统异常处理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污水系统异常处理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污水系统异常处理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污水系统异常处理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污水系统异常处理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污水系统异常处理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污水系统异常处理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污水系统异常处理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污水系统异常处理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污水系统异常处理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污水系统异常处理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污水系统异常处理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污水系统异常处理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污水系统异常处理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污水系统异常处理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污水系统异常处理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污水系统异常处理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水系统异常处理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污水系统异常处理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系统异常处理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污水系统异常处理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虫大量繁值

如有污泥膨胀,其他症状参照膨胀对策

进水pH值过低,曝气池内pH≤6,丝状菌大量生成

提高进水pH值

沉淀池有大块黑色污泥上浮

沉淀池局部积泥厌氧,产生CH4、CO2,气泡附于泥粒使之上浮,出水氨氮往往较高

防止沉淀池有死角,排泥后在死角区用压缩空气冲或清洗

二沉池泥面升高,初期出水特别清澈,流量大时污泥成层外溢

SV30>90%,SVI>200ml/g,污泥中丝状菌占优势,污泥膨胀

投加液氯、次氯酸钠、提高pH值等化学法杀丝状菌;

投加颗粒炭、粘土、消化污泥等活性污泥“重量剂”;

提高DO;

间隙进水

二沉池泥面过高

丝状菌未过量生长,MLSS值过高

增加排泥量

二沉池表面积累一层解絮污泥

微型动物死亡,污泥解絮,出水水质恶化,COD、BOD上升,OUR运低于8mgO2/(gVSS.h),进水中有毒物浓度过高或pH值异常

停止进水,排泥后投加营养,有可能引进生话污水使污泥复壮或引进新污泥菌种

二沉池有细小污泥不断外漂

污泥缺乏营养,使之瘦小,

OUR<8mgO2/(gVSS.h);

进水中氨氮浓度高C/N比不合适;

池温超过40℃;

曝气过量使絮粒破碎

投加营养物质或引进高BOD的废水,使F/M>0.1,停开一台风机

二沉池上清液混浊,出水水质差

OUR>20mgO2/(gVSS.h)污泥负荷过高,有机物氧化不完全

减少进水流量,减少排泥

曝气池表面出现浮渣似厚粥覆盖于曝气池表面

浮渣中见诺卡氏菌或纤发菌过量生长,或进水中洗涤剂含量过高

清除浮渣,避免浮渣继续留在系统内循环,增加排泥

污泥未成熟,絮粒瘦小;

出水混浊,水质差;

游动性小型鞭毛虫多

水质成分及浓度变化过大;

废水中营养不平衡或不足;

废水中含毒物或pH值不适

使废水的成分、浓度和营养均衡化,并适当补充所缺营养

污泥过滤困难

污泥解絮

污泥脫水后泥饼松

有机物腐贩

及时处置污泥

曝气池泡沫过多、色白

凝聚剂加量不足

增加凝聚剂量

进水中洗涤剂过多

滴加消泡剂(机油、煤油等),水冲或在曝气池表面覆盖丝网控制泡沫外逸

曝气池泡沫不易破碎、发粘

进水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全,有起泡微生物(如某些诺卡氏菌)

降低负荷,将起泡微生物产生的浮渣引流到池外排除,投加化学药剂抑制起泡微生物的繁殖,水冲

曝气池泡沫茶色

污泥老化,泥龄过长,解絮污泥附于泡沫上

增加排泥

附3

水质测定结果异常现象及其分析

分析及诊断

解决对策

出水pH值下降

厌氧处理中负荷过高,有机酸积累

降低负荷

好氧处理中负荷过低,氨氮硝化产生

增加负荷

ESS升高

二沉池池表有一层浮污,污泥中毒;

污泥膨胀

污泥复壮

排泥不足,MLSS过高

作污泥膨胀处理

二沉池积泥,发生反硝化或腐败

出水混浊

负荷过低,污泥凝聚性差,污泥解絮

增加营养,投加营养物质或引进高BOD的废水,

污泥中毒

停止进水,污泥复壮

有机物分解不完全

出水色度上升

污泥解絮,进水色度高

改善污泥性状

SV30上升

污泥膨胀,或排泥不足

MLSS下降

回流量不夠,污泥大量流失

加大回流量,特别是污泥量

污泥灰分高大于50%

初沉池运行不隹;

进水中泥砂多

改善初沉池运行工况,排泥

曝气池DO低

进水过浓,负荷过高;

进水中无机性还原物质过多

减少负荷

曝气器、风机有故障

排故修复

出水BOD、COD升高

进水过浓

提高MLSS

进水中无机性还原物质过多(S2O2-3、H2S)

增加曝气量

COD测定时受Cl-干扰

排除干扰(做平行试验)

附4

氧在不同温度和氯化物浓度的水中饱和和含量表(气压101.3kPa)

温度

CS

△CS

mg/L

14.64

0.0925

20

9.08

0.0481

1

14.22

0.0890

21

8.90

0.0467

2

13.82

0.0857

22

8.73

0.0453

3

13.44

0.0827

23

8.57

0.0440

4

13.09

0.0798

24

8.41

0.0427

5

12.74

0.0771

25

8.25

0.0415

6

12.42

0.0745

26

8.11

0.0404

7

12.11

0.0720

27

7.96

0.0393

8

11.81

0.0697

28

7.82

0.0382

9

11.53

0.0675

29

7.69

0.0372

10

11.26

0.0653

30

7.56

0.03.2

11

11.01

0.0633

31

7.43

12

10.77

0.0614

32

7.30

13

10.53

0.0595

33

7.18

14

10.30

0.0577

34

7.07

15

10.08

0.0559

35

6.95

16

9.86

0.0543

36

6.84

17

9.66

0.0527

37

6.73

18

9.46

0.0511

38

6.63

19

9.27

0.0496

39

6.53

注:

①表中的栏2是氧溶解氧度(CS)。

以每升水含若干毫克氧表示:

在101.3kPa压力下。

纯水中含有带飽和水蒸汽的空气时,含氧量为20.94%(v/v)。

②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隨含盐度的增加而降低,其关系是线性关系,实际上水的含盐量可高达35g/L,含盐量以每升水中含多少克盐表示之,表中所列的△CS是进行校准时每升每克盐浓度要减去的数值。

因此,氧在含有mg/L盐水中的溶解度,要用对应的纯水的氧溶解度减去n△CS的数值便可求得。

附5

反映曝气池工况的指标

一、混合液悬游固体浓度(MLSS)

混合液悬游固体浓度是指曝气池中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后的混合液悬游固体数量,单位为(mg/L)。

它是计量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数量的指标,由于测定简便,往往以它作为粗略计量活性污泥微生物量的指标。

在推流曝气池中MLSS一般为1000~4000mg/L,在合建的完全混合曝气池中,MLSS约3000~6000mg/L,在所有污水厂中,空气曝气的MLSS很少有超过8000mg/L的。

这是因为MLSS过高,妨碍充氧,也使它难以在二沉池中沉降。

二、混合液挥发性悬游固体浓度(MLVSS)

混合液挥发性悬游固体浓度是指混合液悬游固体中有机物的重量(通常用600℃下的烧灼减量来测定),故有人认为能较MLSS更确切地代表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数量。

不过MLVSS中还包括非活性的不能降解的有机物,也不是计量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最理想指标。

在一般情况下,MLVSS/MLSS的比值较固定,对于生活污水,常在0.75左右。

三、污泥沉降比(SV%)

污泥沉降比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1000mL量筒中,静置30min后,沉淀污泥及混合液之体积比(%),SV可以反映曝气池正常运行时的污泥量,可用于控制剩余污泥排放,它还能及时反映出污泥膨胀等异常情况,便于及早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污泥沉降比测定简单,并能说明许多问题,因此成为曝气池管理中每天必须做的测定项目。

四、污泥指数(SVI)

污泥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相应的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即:

SVI=

SVI值能较好地反映出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和凝聚沉降性能。

良好的活性污泥SVI常在50~300之间,SVI过高的污泥,必须降低污泥浓度才能很好沉降。

测定SVI时应注意污泥浓度,在同浓度情况下测得的SVI才有相互比较的价值。

测定容器的大小对测定数值也有一定影响,需注意统一测量容器。

任一浓度的污泥,其SVI都存在一个最大值。

可以设想,如果污泥在量筒中一点也不沉降,则算得的污泥指数最大。

把各种浓度下最大可达到的污泥指数在座标图上连起来,就可得到最大可达到的污泥指数曲线(如图2-20),此曲线以上的部分是不可能出现的指数值。

对某一污水厂最大可达到的污泥指数曲线的数学式应为:

图2-20污泥指数曲线

化验室里备有这样一根曲线,可用于检查SVI测定是否正确,如果发现测算得的SVI在曲线上面了,则可以肯定测定或计算有误。

五、曝气时间

通常所指的曝气时间是指

,V指曝气池(包括再生池)总容积,Q指污水入流量。

是污水在池中的总停留时间。

对曝气时间的概念,常及混合液流动时间、再生时间、吸附时间等概念相混淆,为此,有必要加以深入分析。

图2-21 污水在池中的曝气时间

在图2-21中,流入曝气池的流量为Qr+Q,混合液在曝气池中的停留(流动)时间为。

显然混合液流动时间≠曝气时间

为什么通常以

计算曝气时间呢?

因为,入流Q中的有些污水质点经过曝气一次就从二沉池中出流了,但有些污水质点随回流污泥又进入了曝气池,个别质点可能在曝气—二沉系统中循环许多次,乃至无穷。

这样:

曝气池入流污水中每次流出二沉池的百分比为

一次回流的百分比为

二次回流的百分比为()2

三次回流的百分比为()3

﹕﹕

经第一次处理出流的水量

经第二次处理出流的水量

经第三次处理出流的水量

经第四次处理出流的水量

﹕﹕

式中:

是无穷级数,<1,该无穷级数的和为

由此可见,虽然污水在曝气池中的流动时间仅为,但因有些污水经过曝气池多次,它们的停留时间较长,污水经过曝气池的总时间仍为

以上明确区分了污水在曝气池的流动时间和曝气时间

的概念。

下面说一下再生时间和吸附时间:

再生时间:

吸附时间:

计算通常所说的曝气时间,仍认为是

,其中V=V1+V2。

理由及上述分析相同,因为有些人流污水将随回流污泥多次经过曝气池,并且这些污水也经过再生池。

普通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时间约6~12h,吸附再生法约4~6h,阶段曝气法约4~8h,而延时曝气法可达24h以上。

六、污泥负荷Bx

入流污水BOD5的量(食料)和活性污泥量(微生物)比值称为活性污泥的污泥负荷。

它可以代表食料及微生物比(F﹕M),它的常用单位是kg(BOD5)∕kg(MLSS)·

d.

污泥负荷对处理效果,污泥增长和需氧量影响很大,必须注意掌握。

一般来说,污泥负荷在0.2~0.5kg(BOD5)∕kg(MLSS)·

d之间时,BOD5去除率可达90%以上。

常用值掌握在0.3kg(BOD5)∕kg(MLSS)·

d左右。

污泥负荷=

由于初沉池出水中的BOD5数量决定于进厂水质,一般难以调节,调节污泥负荷的主要手段是控制曝气池MLSS,增加MLSS可降低污泥负荷,减少MLSS,则提高污泥负荷,增加或减少MLSS一般通过增加或减少排泥来实现。

七、污泥泥龄θ

污泥泥龄是曝气池中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及每天排放的剩余污泥量之比值,单位是d。

在运行平稳时,可理解为活性污泥在曝气池中平均停留时间。

污泥泥龄=

一般曝气池系统的污泥泥龄约5~6d。

当要达到硝化阶段时,污泥泥龄需达8~12d或更高。

污泥泥龄和污泥负荷有相反的关系,污泥泥龄长,负荷低,反之也然,但并不成绝对的反比例函数关系。

八、曝气池容积负荷Bv

曝气池单位容积每天负担的BOD5量称为容积负荷kg(BOD5)∕(m3·

d)。

容积负荷表示了建造该曝气池的经济性。

容积负荷和混合液浓度及污泥负荷有如下关系:

Bv=X·

Bx式中(X即MLSS)

附6

污泥膨胀发生的原因

1.废水水质及污泥膨胀

前已叙述,在不同微生物的混合培养系中,活性污泥膨胀可分为:

因丝状性细菌异常增殖导致的丝状菌性膨胀及因粘性物质大量产生和积蓄导致的非丝状菌性膨胀。

从这一事态可以明确,污泥膨胀或是直接由于微生物增殖造成,或者是由于代谢产物积蓄造成。

在一般情况下,和微生物增殖及代谢产物积蓄最重要的有关因素之一是微生物的培养基。

对于废水处理来说,培养基也就是废水的水质。

因此,本章拟就废水水质及污泥膨胀的关系加以叙述。

关于废水水质问题,下面就微生物在同化过程中作为能源及构成其菌体的主要有机物;

微生物增殖及代谢所需要的基本营养物质氮和磷;

以及对微生物生长或增殖具有很大影响的有毒性物质等,加以叙述。

生活污水处理,在一般情况下,产生活性污泥膨胀的现象较少,但如果运行管理技术水平不高也可能产生。

另一方面,工业废水处理是比生活污水处理易于产生膨胀现象的。

例如,即使处理装置的设计是出色的,而且运行管理技术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也会常常产生活性污泥膨胀现象。

用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根本不同点就回是废水水质。

如果从二者间污泥膨胀产生的频率来观察,即可看到,在膨胀的发生及废水水质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判明这一相关性,对制定膨胀的控制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1)有机物

活性污泥法处理,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因此,作为活性污泥法的处理对象,最好都是有机废水。

在这样的废水中,有机物是其主要成分;

而另一方面,活性污泥中大部分微生物是他养型细菌。

在这样的状态下,废水中哪种有机物及活性污泥膨胀具有关系呢?

如前所述,活性污泥膨胀还有许多不明确的地方,虽然关于其产生原因也曾有过一些报导,但恰当地说这些多是偏重于报导在生产装置上所取得的经验。

从经验中掌握的事实和情报,对生产装置的运行管理是特别重要的,也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

即使是从经验中所了解到的现象和情报,但如果把这些;

现象和情报积累一定数量,将其共同的部分加以归纳,那么就会得到有意义的经验规律。

因此,下面对于膨胀发生的原因,如果以这样的经验规律作为中心将论述加以引深,则在实际应用上是有意义的。

(1)碳水化合物含量多的废水易于发生膨胀;

而蛋白质则一般认为能改善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

本文所说的碳水化合物是指糖类,例如一般认为葡萄糖、蔗糖、乳糖等含量比较高的废水是经常发生污泥膨胀现象的。

但同样是碳水化合物,例如不溶性高分子的淀粉就没有那样的影响。

另一方面,这里所谈的蛋白质,是蛋白胨、蛋白朊等,一般认为是能够改善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的。

上述经验规律及下面的事实综合地加以考虑,则易于理解。

也就是被称为丝状菌性膨胀代表的致因微生物浮游球衣菌(Sphaerotilusnatans),如前所述,能将葡萄糖、蔗糖等单糖类直接作为能源加以利用,并易于增殖。

但是,对在利用之前,必须加以分解的高分子物质,例如淀粉等,分解速度就非常缓慢,所以也难于增殖。

被称为丝状菌性膨胀的另一个致因微生物贝氏硫菌(Beggiatoa),及浮游球衣菌完全相同。

此外,丝状菌性膨胀的其它致因微生物的蜡状芽抱杆菌覃状变种(Bacilluscereusvar.mycoides)和白地霉(GeotrichumCandidum)能够直接利用单糖类自不待言,就是对于复杂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也能充分地加以利用而进行增殖。

以下将对上述的经验性结论及高粘性膨胀的关系加以探讨。

在糖类等碳水化合物含量多的废水中,活性污泥能够很容易地将其生成高粘性多糖类。

因为这些高粘性多糖类,是导致非丝状菌性膨胀的原因,所以本节所叙述的经验性结论也适用于非丝状菌性膨胀。

2)含有大量可溶性有机物的废水易于产生活性污泥膨胀。

而以不溶性有机物作为去除中心的废水处理,则不易产生膨胀。

本文所提到的可溶性有机物,虽然也包括上述的单糖类、二糖类等,但一般所指的是低分子水溶性有机物。

另一方面,不溶性有机物,虽然包括上述的淀粉等,但一般所指的是不溶性高分子有机物。

含有大量可溶性有机物的废水,具体地说就是乳品生产废水、发酵废水、制糖废水等。

事实上,在这类废水的处理过程中是易于发生活性污泥膨胀现象的。

如上所述,一般丝状菌性膨胀的致因微生物,其对高分子物质的水解酶能力较弱,从这一点考虑,虽然也能够对这一经验性结论有所理解,但还有更适于理解这个结论的方法。

即据推测,及游离细菌相比较,活性污泥中的丝状菌更难于吸收不溶性物质,据此,能更好地理解上述经验性结论。

另一方面,以为活性污泥易于利用可溶性糖类,并迅速地产生高粘性多糖类,因此,上述结论对高粘性膨胀也是适用的。

3)活性污泥法处理陈腐的废水易于产生膨胀,而处理新鲜废水则不易产生膨胀。

据普派(Pipes)的论述,用活性污泥法处理陈腐的废水(stalesewage)和腐化废水(septicsewage)易于产生膨胀现象。

可以认为,处理陈腐废水时,废水长时间储存,受到微生物的分解,不溶性物质已经变为可融化物质,进一步向低分子物质转化的可能性增大,特别是在处理腐化废水时,由于厌氧菌的作用,不溶性高分子物质的分解也相当迅速。

此外,及此相关连的现象是当废水进行厌氧处理(沼气发酵)后,如将其上清液直接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则易导致膨胀现象的产生、在这种场合,如将上清液充分进行曝气后,再利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则膨胀就不容易发生了。

陈腐的废水或已经进行厌氧处理的废水,其中的含硫物质被分解,并在多数情况下是以硫化氢(H2S)的形式加以储存。

另一方面,丝状菌性膨胀致因微生物浮游球衣菌和贝式硫菌将H2S加以氧化呈丝状增值,并以元素硫的形式蓄于菌体内。

(2)氮和磷

活性污泥法是用微生物净化废水的方法。

因此,微生物为了增值,除BOD物质外,废水中还需要含有氮、磷、镁、铁和其他微量金属。

其中特别重要,而且需要量比较多的是氮(N)和磷(P)。

当考虑微生物增殖所需要的氮、磷时,氮和磷及碳水化合(C)或BOD物质的比例,即N/C和P/C是重要的因素。

索耶(sawyer)根据活性污泥的分子式,求定其理想比例为:

BOD:

N﹦17:

1和BOD:

P﹦90:

1。

此外,并通过实验确定,N和P的最少需要量是,BOD:

N﹦32:

P﹦150:

N和P不足的场合,一般认为是易于发生丝状菌性膨胀的;

此外,高粘性膨胀无疑的也会发生。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做如下解释:

由于丝状菌性膨胀的致因微生物,即丝状微生物,在一般情况下,比凝聚呈絮凝体状的微生物表面积大,所以易于吸收低浓度的底物。

因此,当N和P及BOD的比例不足时,丝状微生物比凝聚性微生物更易于利用底物,所以增殖比较迅速,但活性污泥中,在净化上起主要作用的凝聚性微生物,对N和P却得不到满足。

结果,凝聚性微生物衰退,在这样的条件下,仍然能够继续增殖的丝状微生物相对地却得到显著增加,于是发生了丝状菌性膨胀。

丝状菌性膨胀的致因微生物之一的白地霉,即使在N和P不足的废水中,也能比较迅速增殖,并将磷脂(lipid)积存于菌体内。

关于高粘性膨胀,下面用具体的工业废水处理实例加以说明。

为此,将淹口对面包酵母培养废液进行的试验研究结果,加以介绍。

面包酵母培养废液的分析结果列举于表4-1中。

在活性污泥法生产装置中,进行处理时,对这种废水约加以10倍稀释,其流程如图4-1所示。

废水(面包酵母培养滤液)的分析表4-1

编号

成份

A

B

C

D

平均值

BOD(mg/L)

COD(mg/L)

pH

悬浮物质(mg/L)

12500

19050

5.4

11000

16380

5.3

60

18300

5.5

40

14000

21200

5.0

18733

固体物(%)

有机物(%)

灰分(%)

4.7

3.3

1.4

4.3

3.0

1.3

4.5

4.55

3.22

1.33

总碳水化合物(%)

总氮(%)

0.61

0.071

0.70

0.08

0.77

0.06

0.67

0.07

0.69

在这种情况下,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非常不好,如图4-2所示,MLSS为3.500毫克/升,但SV30几乎不沉降。

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活性污泥中几乎没有发现丝状微生物,这就是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